最近武漢肺炎肆虐,很多網民以「武昌起疫」來描述這次疫症爆發的地點,很地獄梗,但這個雙關完全不對,無異於張飛打岳飛。
第一,現在的武漢其實不等於武昌,精確來說,武昌包含於武漢市,為其轄下的一個區,在長江東岸。第二,疫情的爆發點華南海鮮市場其實是在漢口,位於長江西岸,漢水以北的區域。漢水以南則稱漢陽,目前也是武漢市轄下的一個區。
從歷史脈絡來看,清代的行政區級別由上而下分別是:省>道>府(直隸州)>縣(廳、州)>鄉鎮。武昌起義之所以用武昌為名,源於此役發生的地點位於湖北省首府,武昌道、武昌府的江夏縣(當今武昌的舊稱),為武昌府的附郭城(不是郭富城,註一)。至於疫情爆發的漢口,則屬於漢黃德道、漢陽府的夏口廳(廳治漢口鎮),兩地從省以下的一級行政區就分屬不同單位。
時至1926年北伐軍興,革命軍打到武漢三鎮,曾經合併三者設立京兆特別區,預計作為首都使用。但北伐的進度格外超前。國民政府統一全國後奠都南京,京兆特別區旋於1929年析置漢口特別市,其他兩處則分置武昌市與漢陽縣,此制沿用到政府遷台。
即使當今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設立了副省級的武漢市,囊括三座城鎮,行政區的整併在歷史上也非絕無僅有,但武昌、漢陽、漢口無法互相描述,因為這三個市鎮的成立和發展有著迥然的歷史面貌,武昌是不能替代漢口的,就像我們不會因為北北基的地域劃分,就覺得基隆可以用來稱呼台北。
—————
#武昌
令人困惑的是,當今的武昌不是以前的武昌,以前叫做鄂州。今天的鄂州市是也不是以前的鄂州,是以前的武昌。簡而言之,鄂州與武昌兩處曾經互換過地名。至於是什麼時候互換地名的呢?並非在一個時間點發生的。
唐朝時,當今武昌被稱作鄂州,當今的鄂州被稱作武昌。直到元成宗大德五年,改鄂州路為武昌路,治所設在武漢武昌,而武昌縣(鄂州武昌)繼續保留,兩個武昌並立。明清兩朝也沿用舊制,只是把武昌路改成武昌府。
直至民國肇建,為了避免兩者混淆,鄂州武昌的地名迭經更改,從壽昌、鄂城到今日的鄂州市,才形成武昌、鄂州互換地名的局面。但不論誰是真 · 武昌,武漢武昌從唐朝以後,就漸漸取代鄂州武昌的地位,成為兩湖地區的政治、軍事中心。
#漢口
比起武昌,漢口的存在相對短些,僅有五百多年的歷史,他的誕生源於漢水改道。漢口原稱夏口,原本是漢水淤積出的一塊沙洲,直至1460年代(約明朝成化年間)漢水衝出一條相對筆直的河道,漢口的水文和地理範圍才大致定型,並漸漸發展成為商業中心,在明清時期與佛山、景德、朱仙並列四大名鎮,商賈發達。
#漢陽
漢陽早期的發展相對於前者又比較遲緩,在五代時由軍治,在清末才算是真正起家。肇因於列強侵略日亟,清廷推動洋務運動,胡廣總督張之洞開辦漢陽鐵工廠,於1894年建成投產,漢陽兵工廠也是極具前衛性的舉措,其所生產的漢陽造甚至影響著日後數十年的中國局勢,漢陽作為工業中心的地位也因此底定。
—————
武昌、漢口、漢陽,因此分別扮演著政治、商業、工業的角色,也無怪乎華南海鮮市場位在漢口,因為此地原是商賈麇集所在。總而言之,希望藉此簡述一下武漢的發展來歷,也期許大家不要以「武昌起疫」作為笑話,因於事實也遠遠不符,恐怕這樣的行為才要貽笑大方。
(下圖為1930年日本人繪製的武漢三鎮地圖,取自維基,武昌有明顯的城牆痕跡,可見是政治中心;漢口可以看到很多白色建築,是清朝的租界區;漢陽則樹立了很多煙囪管,顯示工業區相當密集)
註一:附郭城指的是治所同城,府治與縣治位在同一個城池之內,例如清朝廣州府的附郭有番禺縣與南海縣,廣州府的辦公廳舍與番禺縣、南海縣的辦公廳舍都在廣州城內。
同時也有3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2萬的網紅香港花生,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把花生留住,請付費支持:轉賬至滙豐銀行 023-280233-838,抬頭 HONG KONG INTERNET RADIO LIMITED 花生網頁: www.hkpeanut.com FB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hkpeanut/ (主持: 陶君行、Antho...
「張五岳維基」的推薦目錄:
- 關於張五岳維基 在 劉昱佑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張五岳維基 在 劉昱佑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張五岳維基 在 林生祥 Lin Sheng Xiang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張五岳維基 在 香港花生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張五岳維基 在 香港花生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張五岳維基 在 香港花生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張五岳維基 在 【央廣】張五岳的兩岸人生(上集)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張五岳維基 在 中國國民黨KMT - 林智堅第二,蔡適應成為「抄人兄弟2.0」 ... 的評價
- 關於張五岳維基 在 台灣官方網站在PTT/MOBILE01上汽車保養配件評價分析- nba ... 的評價
- 關於張五岳維基 在 台灣官方網站在PTT/MOBILE01上汽車保養配件評價分析- nba ... 的評價
張五岳維基 在 劉昱佑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最近武漢肺炎肆虐,很多網民以「武昌起疫」來描述這次疫症爆發的地點,很地獄梗,但這個雙關完全不對,無異於張飛打岳飛。
第一,現在的武漢其實不等於武昌,精確來說,武昌包含於武漢市,為其轄下的一個區,在長江東岸。第二,疫情的爆發點華南海鮮市場其實是在漢口,位於長江西岸,漢水以北的區域。漢水以南則稱漢陽,目前也是武漢市轄下的一個區。
從歷史脈絡來看,清代的行政區級別由上而下分別是:省>道>府(直隸州)>縣(廳、州)>鄉鎮。武昌起義之所以用武昌為名,源於此役發生的地點位於湖北省首府,武昌道、武昌府的江夏縣(當今武昌的舊稱),為武昌府的附郭城(不是郭富城,註一)。至於疫情爆發的漢口,則屬於漢黃德道、漢陽府的夏口廳(廳治漢口鎮),兩地從省以下的一級行政區就分屬不同單位。
時至1926年北伐軍興,革命軍打到武漢三鎮,曾經合併三者設立京兆特別區,預計作為首都使用。但北伐的進度格外超前。國民政府統一全國後奠都南京,京兆特別區旋於1929年析置漢口特別市,其他兩處則分置武昌市與漢陽縣,此制沿用到政府遷台。
即使當今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設立了副省級的武漢市,囊括三座城鎮,行政區的整併在歷史上也非絕無僅有,但武昌、漢陽、漢口無法互相描述,因為這三個市鎮的成立和發展有著迥然的歷史面貌,武昌是不能替代漢口的,就像我們不會因為北北基的地域劃分,就覺得基隆可以用來稱呼台北。
—————
#武昌
令人困惑的是,當今的武昌不是以前的武昌,以前叫做鄂州。今天的鄂州市是也不是以前的鄂州,是以前的武昌。簡而言之,鄂州與武昌兩處曾經互換過地名。至於是什麼時候互換地名的呢?並非在一個時間點發生的。
唐朝時,當今武昌被稱作鄂州,當今的鄂州被稱作武昌。直到元成宗大德五年,改鄂州路為武昌路,治所設在武漢武昌,而武昌縣(鄂州武昌)繼續保留,兩個武昌並立。明清兩朝也沿用舊制,只是把武昌路改成武昌府。
直至民國肇建,為了避免兩者混淆,鄂州武昌的地名迭經更改,從壽昌、鄂城到今日的鄂州市,才形成武昌、鄂州互換地名的局面。但不論誰是真 · 武昌,武漢武昌從唐朝以後,就漸漸取代鄂州武昌的地位,成為兩湖地區的政治、軍事中心。
#漢口
比起武昌,漢口的存在相對短些,僅有五百多年的歷史,他的誕生源於漢水改道。漢口原稱夏口,原本是漢水淤積出的一塊沙洲,直至1460年代(約明朝成化年間)漢水衝出一條相對筆直的河道,漢口的水文和地理範圍才大致定型,並漸漸發展成為商業中心,在明清時期與佛山、景德、朱仙並列四大名鎮,商賈發達。
#漢陽
漢陽早期的發展相對於前者又比較遲緩,在五代時由軍治,在清末才算是真正起家。肇因於列強侵略日亟,清廷推動洋務運動,胡廣總督張之洞開辦漢陽鐵工廠,於1894年建成投產,漢陽兵工廠也是極具前衛性的舉措,其所生產的漢陽造甚至影響著日後數十年的中國局勢,漢陽作為工業中心的地位也因此底定。
—————
武昌、漢口、漢陽,因此分別扮演著政治、商業、工業的角色,也無怪乎華南海鮮市場位在漢口,因為此地原是商賈麇集所在。總而言之,希望藉此簡述一下武漢的發展來歷,也期許大家不要以「武昌起疫」作為笑話,因於事實也遠遠不符,恐怕這樣的行為才要貽笑大方。
(下圖為1930年日本人繪製的武漢三鎮地圖,取自維基,武昌有明顯的城牆痕跡,可見是政治中心;漢口可以看到很多白色建築,是清朝的租界區;漢陽則樹立了很多煙囪管,顯示工業區相當密集)
註一:附郭城指的是治所同城,府治與縣治位在同一個城池之內,例如清朝廣州府的附郭有番禺縣與南海縣,廣州府的辦公廳舍與番禺縣、南海縣的辦公廳舍都在廣州城內。
張五岳維基 在 林生祥 Lin Sheng Xiang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我的吉他老師黃中岳
{{ 參. 談談編曲實務經驗 }}_14
----------------------------------------------------------
開始構思這一週的文章主題時,正是自己五十有一的生日前後;在生日的這個日子,懷念自己甚早離世的母親,應該也算是人之常情。
我的母親是一位『中文打字員』。
?
當你現在每天的生活中,不論是電腦或是手機或是這一類的3C行動裝置,都有著帶有中文注音符號的英文鍵盤,而你不論是用手寫輸入、拼音輸入,或是字型輸入,來鍵入任何你想溝通的訊息給任何你想溝通的對象,這整件事已經快要像是呼吸一樣的自然、一樣的微不足道;我常常看到新世紀的年輕朋友們用任意的大拇指組合、飛快地在自己的行動裝置上用可能等同於說話的速度來鍵入文字,即時迅速地與另一端的對象交換著資訊,我總是覺得……這世界變化得真是太快了!
請讓我們去翻找一下任何一種在『電腦』普及之前的中文出版物,不論是報紙、雜誌或是真正有厚度有重量 (這是一個雙關語) 的書籍,你有沒有想過:這些出版物是怎麼被完成編輯、印刷而出現、存留在我們這個維度的時空裡的?
『中文打字員』。
我的母親是一位中文打字員,從我有記憶以來,我的青少年期之前的家庭生活中,總是有一種單調而重複的機械聲,用一種緩急不一的速率,迴響在室內的廳堂間。那是我的母親,憑藉著她在年輕時就讀於嘉義的專科學校所學會的技術,協助著我那辛勤工作、但月薪不多的正直父親,用以增加收入、補貼開銷的一種本事。我回想著:當我還是國小的年紀,每天課後在巷弄間,與鄰居小孩們撒野完畢、回到家裡吃過晚飯、潦草應付了功課、就要沈沈睡去的時刻,似乎每一晚,我都是在那種單調而重複的機械聲中,就不知怎麼地在第二天早晨、被母親在廚房準備早餐的聲音給喚醒。
我從來不知道我的母親為了拉拔家中三個小孩,每天面對著那台看起來就有點兒年紀的中文打字機,究竟是工作到幾點才真的能夠休息。
我只知道我的母親在四十九歲那一年,因為長期疲累所導致末期的肝癌,在還沒能看到過她所擔心的小兒子在她所擔心的生命軌跡的選擇上做出任何她可以不擔心的成績之前,就離開了這個世界。那是民國七十七年冬,我完成『河岸留言』音樂創作發表會的五個月前。
那台中文打字機在父親的房間裡保留了很久,我知道父親看著那台打字機的所有心情。他沒對我說過,我也沒對他說過。
生命,來了、去了,似乎一切都很清淡,也似乎什麼都沒改變過;但,它改變了我所有的事情,雖然,我也從來沒對我的母親說過。
----------------------------------------------------------
我想,你應該不會知道『中文打字機』是多麼複雜而奧妙的機器,所以,我一定要請你多知道這件事情:https://zh.wikipedia.org/…/%E4%B8%AD%E6%96%87%E6%89%93%E5%A…
維基百科的那張圖片,給了我今天所有多愁善感的理由:那幾乎就是從我腦海深處翻出來的活生生的、像是昨天還看到的物件。它的描述也重新喚醒我對這臺機器 --- 甚至是它的味道的所有記憶。是這樣的:那個平台的『字盤』上,縱、橫排列了上千個小小的長條狀『鉛鑄』字型,每一個字型都是左右反寫、而且擺放時是上下倒置的,那個意思是說,先不管上千個鉛字的顏色看起來根本都長得一樣,你就算把其中任何一個鉛字拿到眼前來仔細端詳,你的大腦都需要轉兩次才有可能分辨這是什麼字。而像我母親這樣的中文打字員,她們會記憶每一個鉛字是被擺放在字盤縱橫條列的哪一行、哪一個位置,當她們看著要打印的文字 --- 通常都是誰誰誰手寫的筆稿,她們的左右手會自動配合著左右滑動、上下移動,像是有雷射導航裝置的那樣,在字盤中找到那個字,然後慎重地打印上文件。
那到底有多複雜呢?我們不妨看看這篇文字裡所附的影像,來大概揣摩一下這整個流程是怎麼回事:http://history.bayvoice.net/…/190215.htm%E5%8F%A4%E8%91%A3%…
如果可以,我還想請你再看看這一篇比較詳細的介紹:http://www.cim.chinesecio.com/hbcms/f/article/info…
我其實對於母親在操作那台打字機的整個動作中,印象最深刻的地方是:當她的記憶導航到那個『要打的字』的位置時,她會下意識地用百分之十左右的『觸鍵』力度,像是要與誰確認的那種狀態,很快地、重複地先輕輕地按壓著那個打字柄,這時候,整個機件會將那個字先稍稍帶起來、但還不會碰觸到滾筒上的文件紙上,然後,像是突然下了決心的那樣,她才用百分之百的『觸鍵』力氣,將那個字真正地打印上去。這樣的動作以每個字二至五秒左右的時間感、速率持續進行著。
而為什麼會有這種下意識的動作呢?
因為如果你不慎打錯了一個字,在那個年代的那樣的『科技』條件下,你要『更正』那個錯字,你不會知道究竟有多麼多麼麻煩!
維基百科描述:打字機是用『色帶』來打印文字,這與我的記憶完全不同,我記得『色帶』這種方式,是比較英文打字機的路線。那時候我的母親所打印的文件,是環繞在滾筒上的、一種深藍色的『蠟紙』,一旦你打錯了一個字,你必須將整張蠟紙從滾筒上取下來,用一種類似『立可白』而我始終不知道是什麼厲害東西的修補工具,在那個錯字的地方細心地塗抹上去,讓它自然風乾,然後再把蠟紙重新鋪回滾筒上 --- 困難的地方來了:你必須非常非常仔細地去校正整張蠟紙原本所在的位置,因為,即便只有一根頭髮那樣的差距,在當年那樣的科技技術之下,你下一個更正的字就會偏離原本字跡的縱橫相對位置, 即便只有一根頭髮那樣的差距,你打出來的『字裡行間』,看起來就是歪斜不齊的,那甚至可能會因為訂正一個錯字、但造成的行列歪斜,你必須將整張蠟紙的內容重新再打過一遍 --- 不論你原本已經打到什麼樣的完成度了!
你知道為什麼在臺灣、或者說漢文化的傳統中,對於書寫、印刷著文字的紙張,會必須懷抱著非常崇敬的心情,不可任意踐踏、毀棄,而甚至有『惜字塔』(https://zh.wikipedia.org/wiki/%E6%83%9C%E5%AD%97%E5%A1%94 ) 的這種習俗嗎?因為自從『活字印刷』以來,任何被『印刷』而出版的文字、以及它的載體,都是非常非常得來不易的;你所能閱讀的典章書籍,在你看不到的背後,都有像我母親那樣的工作者,兢兢業業、仔仔細細地對待著她們要呈現給閱覽者的一切用心。
然後,電腦普及了。有許多了不起的工程師開發了各種形式的中文輸入方式,它普及到你生活中任何一種3C產品,它讓你可以不必假手他人,自己就可以完成所有你想表述的文字內容,就像我現在用著我的 Mac 電腦書寫這篇文字一樣;如果不小心打錯了一個字、一句話,刪掉重打就得了,真的沒什麼了不起的。
所以發生了什麼事?
我們對於我們的『文字』越來越不在意了。
在一句話裡打錯、選錯了一、兩個字?『哎呀!那個…看得懂就好了吧?』,用了不正確的語法、文意?『哎呀!…我覺得你有一點故意找碴喔!』,用符號、火星文來表述狀態?『啊…不然你有什麼更好的建議?』,直接使用注音符號『的縮寫』?『……我確定你真的是上一個世紀的!難怪你有五十以上了!』。
所以,我們的中文使用能力越來越不需要精確,我們的新聞越來越不需要求證,我們的資訊…有個大概就好,我們的一切,生活的、政治的、文化的、美學藝術的,越來越沒有什麼了不起的。
那些方便了我們的一切美好發明,我們使用得越來越隨便了。
知道嗎?只要你願意、你想要,你一咬牙,就可以把類似上一週我所推薦、你應該建構起的編曲基本音色都買下來,而那個時候,你所使用的音色,會與像是臺灣最好的編曲家鍾興民先生一樣 --- 其實,你甚至可以與全世界最傑出的編曲音樂家一樣,用著一模一樣的音色,用著一模一樣的編曲軟體,用著一模一樣的錄音器材,一模一樣的一切完成音樂所需要的所有美好發明。
這些發明、或說研究,原意就是希望能讓音樂的生產越來越方便,我猜想這些音樂工程的研發人員,就和那些研發了中文輸入的工程師一樣的偉大!
然後,發生了什麼事呢?那才是我真正想說的:
[三. 關於編曲開始前應該要會的幾件事]_03 敬重你所使用的每一個音符。
以上。
----------------------------------------------------------
後記:我的母親沒有對我說過她對我的擔心,她不用說,我都知道。我只是很希望能有一天,我終於可以對她說:『媽媽~您千萬不用擔心呀!』--- 無論是在什麼維度,會是在什麼樣的另外一個世界。
張五岳維基 在 香港花生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把花生留住,請付費支持:轉賬至滙豐銀行 023-280233-838,抬頭 HONG KONG INTERNET RADIO LIMITED
花生網頁: www.hkpeanut.com
FB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hkpeanut/
(主持: 陶君行、Anthony、阿禧、Joe Sun)
第1節:閃靈Doris唔撐熱血公民被恐怖式洗版,熱狗網民同孫楊fans有乜分別?

張五岳維基 在 香港花生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把花生留住,請付費支持:轉賬至滙豐銀行 023-280233-838,抬頭 HONG KONG INTERNET RADIO LIMITED
花生網頁: www.hkpeanut.com
FB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hkpeanut/
(主持:陶君行、Anthony、阿龍、吳博 )
第4節:本土思潮來襲左翼失語,左翼一舖清

張五岳維基 在 香港花生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把花生留住,請付費支持:轉賬至滙豐銀行 023-280233-838,抬頭 HONG KONG INTERNET RADIO LIMITED
花生網頁: www.hkpeanut.com
FB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hkpeanut/
(主持:陶君行、Anthony、阿龍、吳博 )
陳雲以神棍慣技笑對論壇;毛哥勸陶伯不再談放棄慢必,鄭家富老屈陶伯建議撐譚香文,好鬼!

張五岳維基 在 中國國民黨KMT - 林智堅第二,蔡適應成為「抄人兄弟2.0」 ... 的推薦與評價
33%,甚至抄錄維基百科、大陸百度百科! 比對結果清楚擺在眼前,蔡適應面對質疑 ... 第143頁,抄襲張五岳「台灣朝野政黨如何因應兩岸關係新局勢」並無引註資料來源。 ... <看更多>
張五岳維基 在 台灣官方網站在PTT/MOBILE01上汽車保養配件評價分析- nba ... 的推薦與評價
倒是淡江大學兩岸關係研究中心主任張五岳認為,台灣目前產業是ICT為主, ... 維基百科NBA NBA中國官方網站簡體NBA台灣官方網站參考資源編輯吳崇旗莊鎮安20 經營灣籃球 ... ... <看更多>
張五岳維基 在 【央廣】張五岳的兩岸人生(上集)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張五岳 教授,國立政治大學法學博士,淡江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所長。 今天節目中, 張五岳 教授,談他為何會選擇兩岸關係中國大陸研究這個領域做為終身的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