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信報專欄
香港是我們的家. 這個家最特別的地方是中不中, 英不英; 又或者可以說是又中又英.
香港的’又中又英’文化是好過瘾的, 過癮的地方是她混得剛剛好, 你看全世界有幾多個地方, 又中又英, 混在一起可以像香港那樣的有型有款? 東南亞好多國家, 例如星加坡就混得有點老土了.
香港是的本土文化就是一種雜種文化, 廣東最早, 後來又加入一些上海, 還有南洋的, 當然少不了英美文化 .越混越強, 你中有我, 我中有你, 就是香港.
所以要保存香港本土文化就是不要讓一方獨大, 也不要封鎖自己, 要繼續開放.
但是文化保存最大的敵人之一就是後繼無人. 香港一直在保留中華文化方面比大陸都做得好, 因為我們沒有經過文革的洗劫, 英國殖民地政府亦沒有清洗過我們的文化肌理, 但是現在中華文化面對最大的敵人是年輕的一代對它失去興趣.
嶺南大學 與香港藝術學院過去三年, 在賽馬會的支持下, 舉行了” 非物質文化遺教育計劃” . 什麼是香港的非物質文化遺? 包括 紮作、長衫製作、剪紙、吹糖、 麵塑、木傢俱製作技藝. 今年會再加入三個新項目, 包括廣彩, 白鐵, 蒸籠製作技藝. 計劃糅合傳統工藝與當代藝術創作, 讓工藝大師與藝術家攜手進入校園, 向中學生以及成人學徒直接傳授手藝, 分享經驗和心得. 目的當然是希望吸引更多年輕人入行.
總結過去三年的經驗, 這個計劃已成功為九個特選非遺手工藝項目合共培訓了45位成人學徒, 而且在中學開辦了有系統的傳承課程, 讓超過7,200名青少年透過體驗式學習親身經歷傳統手工藝的製作過程.
所以賽馬會, 香港藝術學院和嶺大確是做了一件大功德, 把傳統手藝modern化, 為中華文化的保存出了很大的力 @hongkongartschool
#ICHplus #賽馬會傳創非遺教育計劃 #廣彩 #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中心 #香港藝術中心 #HongKongArtsCentre #傳統工藝大師x當代藝術家 #LivingICH #活著非遺
Search
廣彩 製作技藝 在 #廣彩技藝工作坊 - Explore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廣州磁彩簡稱「廣彩」,廣彩是將花紋圖案繪畫在白磁上的加工工序,製作過程包括畫線、上色和燒瓷等。由文化葫蘆舉辦的【廣彩技藝工作坊】剛於上星期日結束,一眾參加者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