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有故事的美。
白牆黛瓦,淡墨輕嵐,舊時尋常巷陌間,綠水輕舟已惘然。這是吳冠中筆下的舊時江南。
建築設計師孟凡浩近期在微博刋出東梓關村(杭州及富陽市之間)的一組照片,驚艷眾人。
吳冠中筆下的水墨江南,如童話走進現實。
這是別墅還是民宿?
建築師的回答卻令人震驚:這既不是別墅,也不是民宿,是當地政府委託農民的回遷安置房。
隨著官方保護歷史文化古村落的政策推進,一批年久失修的老房子被回購收回,統一代建46戶安置房。
村民只需補與原來住房的面積差,每坪米1376人民幣。
37歲設計師孟凡浩為首的建築設計團隊,完成了這個農村社會住宅安置童話。
為了清楚村民的訴求,他們與村民開了3次座談會,發放調查問卷,走訪調研中,設計團隊發現:多數農民還保留著在院中洗衣服,用土灶做飯的生活方式。
團隊因此決定用設計解決農民的實際問題,而不是將建築師的想法強加於使用者。尊重村民的生活方式,創造適合他們的飲食起居空間,不是加上城裏年輕人的酒吧咖啡館,實際需求,比什麼都重要!
從農民的真實需求出發,實地調查研究、問卷採集信息,再結合各戶的年齡結構,找出村民的共性需求,最後遵循當地「堂屋坐北朝南,院落由南進入」的習俗。
前院開敞,內院靜謐,後院私密,
一個「公共-半公共-私密」的空間序列由此確立。
然後以吳冠中的美學為範本,色調白牆綠瓦,中間一些灰色的磚,壓頂的線條,像極了吳冠中的畫,很抽象,沒有具象的符號。
孟凡浩建築師說:這才能勾勒出江南的俊秀。
為了喚醒村民的記憶,設計團隊還特意在村落中心遷移了一幢老房子,作為鄉村圖書館。
還在村口設計了一個公共村民活動中心,用於鄉村展覽及交流活動,希望未來這裡動靜皆有,老少皆宜,其樂融融的生活場景,成為整個村落的活力源泉。
從設計到竣工,兩年時間。不久前,全中國第二批田園建築優秀實例,場口鎮東梓關村還被評為二等優秀實例。
--取材自《藝非凡》
府前院別墅 在 飽島不藏:美食與旅行郭銘哲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澳洲91
行行出狀元 / 人人得尊嚴
這天隔壁剛搬進來的韓國室友布萊恩把自己反鎖在房門外,
在無備份鑰匙下,幫他試了各種方法還是打不開,他趕著去上班,於是我幫他叫了鎖匠。下午4:50,一個樣貌年輕、且穿著時髦的大男生開著車帥氣地彎進前院,車子上不時傳來震耳欲聾的電子音樂。
他俐落地從工具箱拿出吃飯傢伙,"喀喀"不到十秒,門把的喇叭鎖就應聲彈開!這短短十秒的服務,換算當時的澳洲匯率約要價新台幣3200元,同樣一筆錢我在澳洲要賺4小時才賺得到。
閒談之下知道他高中畢業後就決定投入這項專業領域,
這是份人人敬重的職業,按照澳洲政府每年公布的「技術性職業別清單」(Skilled Occupation List,簡稱SOL〉,鎖匠(Locksmith〉也一直是被認定缺乏的技術人才項目之一。
而且他五點準時下班,也就是說我如果再晚個十分鐘,想找他開鎖,請等隔天,如果找他開更複雜的好比車鎖等等,那行情價是從新台幣6500元起跳。
這讓我想起了來到澳洲後所做的第一份工作 – 屠夫,工廠內澳洲籍同事有極大比例都在高中畢業後就投入這份工作,穩定的升遷、不錯的薪水,供得起車房,我的主管不僅擁有豪華別墅當作住所,庭院裡停了一艘私人遊艇,每到六日休假他就出海放鬆享受。
在這裡你完全可以真正的體會出甚麼叫做「行行出狀元」,而狀元其實是個非常虛渺的名詞,因為每個人都不該被別人的價值觀所定義,但許多人都需要有具象化的東西來當成追逐目標,因而形塑出社會價值觀長年共同累積出的某種群體意識,因為沒有對比,很多時候也只能深陷其中,而這也正是出發去旅行,在遭遇的人事物中得到刺激與思考,所能帶來的意義之一吧!
西澳 布隆姆(Broome)_
順利開鎖後,休假日布萊恩邀請我到他們韓國朋友聚居的地方一起吃韓式烤五花肉。
#打工度假 #旅行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