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之前是在外拍團拍人像的,我拍照的原則就是:「幹你娘ISO開到爆」
沒錯,就是幹你娘ISO開到爆,老子才不管大太陽下什麼鬼的,每張拍的照片都是1/8000s ISO 51200,自然光拍成過期底片,亮部暗部細節全都要,夜景先送你十個銀河,跟把整個相機最屌的動態範圍送給你沒兩樣。
我還記得,我那個月拍的ISO加總可以繞地球32圈,麻豆跑來問我,為什麼我臉上有這麼多麻花和雜色,你有頭緒嗎?
我他媽的怎麼會知道。
#新年廢文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5萬的網紅小餅BinG,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小弟我想和大家簡單分享一些基本的攝影設定和攝影經驗~ 希望有幫助到剛加入攝影的朋友們 :) EI 沒有命摸到底片或Arri QQ 好像會影響到明暗的動態範圍 有經驗的朋友可以在下面留言跟大家分享~...
底片 動態範圍 在 小餅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晚安 咪那桑~
這個不是直播 XD
終於上新片啦~
這次想和大家簡單分享一些
基本的攝影設定和攝影經驗~
希望可以幫助到剛加入攝影的朋友們 :)
底片 動態範圍 在 黑夜與白天的影像紀事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拍攝使用 HIGRACE ZERO GND R0.9、GFX 50S、32-64
"動態範圍"大家有一個的誤解:(感光元件的動態範圍)等於(影像的動態範圍),其實感光元件的動態範圍範圍並不等於最後影像的動態範圍。
感光元件的動態寬容度,只能幫最後的影像提供20%的幫助,最主要的80%完全取決於:
1. 前置 ( GND或黑卡 )、測光
2. 曝光傾向決策 (曝光技巧+、-EV)
3. 後製:後期軟體處理、RAW轉JPG。
< 四個反差控制的重點 >
1. RAW沒有紀錄的資訊,再強的軟體也無法無中生有!
2. 高光過曝到死白與暗部欠曝到全黑,都屬於無效資訊。
3. 假設
"A"代表:高光未過曝到死白,
"B"代表:暗部未全黑;
A與B兩個數值間可以連動的影像訊號,就是高光與暗部間能提取的細節,就是拍攝時需要的動態範圍寬容度。
4. 符合自然光線原則
一個使用錯誤曝光技巧或曝光不良的照片,就會降低照片的動態範圍,如果你真的很關心照片的畫質,買了再高動態範圍的相機,也一樣要專注在測光與曝光的關係上,善用各種"前置"的反差控制技巧與後期的RAW檔調控技術。
拍攝時!讓最多的資訊寫入相機,最後加上RAW調控工作與完整輸出影像。
一個高寬容度的感光元件,並無法真正滿足各種環境狀況或光線的動態範圍。照片的動態範圍的真實增加,歸功於測光的運用與曝光技巧的互相搭配與工作。
甚至於包圍曝光、HDR、疊圖處理或是灰度蒙版,無論是那種軟體後製技巧也都要注意拍攝時的曝光值與曝光分區,反差控制與動態範圍的延展對這些後製軟體有益無害。
高動態範圍的感光元件固然可以提供曝光時的一點幫助,但是!拍攝時增加動態範圍的擴展是最重要的學習方向,其要義是在於如何降低反差、增加拍攝影像寬容度的觀念與技巧,而非侷限於感光元件的有限寬容度。
對攝影與動態範圍的誤解,會將寬容度的問題限制於相機硬體的性能。其實無論換什麼感光元件與相機器材,目前為止最高的寬容度的攝影器材還無法完整應付環境裡可能出現的動態範圍。
熟悉與了解你自己手中相機的高光特性與暗部細節,「根據各家CMOS硬體規格與演算法的差異,Nikon的優勢在於暗部細節的豐富性,而Canon則強調亮部細節的保留,如同底片時代負片與正片的相反調性」。至於!您的機身高光可以過曝到哪不會死白?暗部可以拉亮多少還有細節?就算同廠牌、不同機型的相機都不一樣,這都要靠您自己拍攝RAW檔去調控與了解。
如果您拍攝的是JPEG那上面所談的都是空談。但是就算只拍攝JPEG!一個對攝影有正確認知的人,一樣要注意並主動去處理的還是高光過曝問題,構圖時注意畫面裡面可能的過曝區域,試著去避開它(或利用它),如果無法避開,則必須保留主題主體的正確曝光,犧牲過曝區域;或是選擇把曝光值降低以求消除過曝,這之間取捨也是寬容度的運用。
正確的觀念引導拍照的思考,再加上適當的技巧,動態範圍不只侷限於你的機身,學習光線的觀察、練習構圖的運用、透過測光與輔助器材的幫忙,會讓你手中最好最新的相機更好,甚至讓你老舊的相機跟最新的相機一樣好!
#中片幅拍攝一樣需要反差控制 (藍幕時刻、天黑前拍攝)
底片 動態範圍 在 小餅BinG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小弟我想和大家簡單分享一些基本的攝影設定和攝影經驗~
希望有幫助到剛加入攝影的朋友們 :)
EI 沒有命摸到底片或Arri QQ
好像會影響到明暗的動態範圍
有經驗的朋友可以在下面留言跟大家分享~
底片 動態範圍 在 膠攝現場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近年不少廠商重推本身已停產一段時間的菲林,證明市面已經回復有更多人使用菲林拍攝。不過拍攝過後,要把底片數碼化在電腦和互聯網上使用,過去不但費時失事,出來質素也不比直接使用菲林的好。但原來Phase One有一個專業翻拍方案,利用超高質素感光元件將菲林中影像極緻地「拍攝」下來,並以其15級的動態範圍讓用家可以RAW的形式在電腦中再「重新執相」。究竟事實有多強,今集我們兩位主持會親自到Phase One香港總部親身試試!
如果欣賞我們《膠攝現場》請Bookmark、訂閱及Like我們的網站、Youtube頻道同facebook Page啦!
網站:https://plasticphoto.hk
Youtube:https://www.youtube.com/plasticphoto
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plasticphot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