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信大家都知道七巧板吧?不要跟我說這是七年級生的產物!(明明就是5年級生就有的)
七巧板常常出現於幼兒學習開發的時,市面上看到的通常都是木製或是塑膠質地的七巧板!
-
來我跟你們大家介紹:N次貼幼教 七巧板恐龍組合
N次貼七巧板便條磚,榮獲親子天下2020 STEAM玩具桌遊百大精典20選!
可以利用便條磚來貼出不同的組合,跟孩子一起激發想像力!沒創意靈感的父母也不怕,組合包裡面有範例可以參考!(94me)
-
還有一些範例圖卡可以讓孩子拼拼貼貼,訓練小小手指,專注力以及觀察力。
也可以在紙上貼出恐龍的形狀再搭配彩色筆畫出恐龍的眼睛跟牙齒!最簡單還可以貼出一間小房子,畫扇窗戶和門就是個可愛又溫馨的家❤️
產品功能特點
✔每顆便條磚有150張,可將每一次創作紀錄起來!
✔好撕、可再貼、不殘膠
✔表面可隨意塗鴉
這邊買:https://bit.ly/2ZrtuNb
@stickn_for_kids
#N次貼幼教
#StickN_FOR_KIDS
#七巧板便條磚
#親子天下STEAM經典20選
#孩子貼畫創意的N次方
幼兒觀察紀錄範例 在 鄰家野原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從生活小事畫出心智圖】-心智圖的起步練習
因為昨天有粉友在呼喊心智圖的起步
剛好小子已經畫好暑假計畫
所以我就一起寫
原諒我這次用手寫的,因為昨晚無法用筆電
畫太醜最後還是用寫的當範例
(小子叫我不要勉強畫,不然別人看不懂….好 是我生的)
✅心智圖是對事物歸類、分類再延展的一種結構圖
可以是 #放射狀 #樹枝狀 #魚骨狀
第一次練習
#建議先從生活上的事開始
為什麼不是先從課本
而是生活上
因為
#大多數孩子聽到課本就不開心了
這樣畫一次很難後面還會有行動力
附圖中我有寫下🔖初練習的四種起步方式,可以任選一種先練習
大班、小一,建議都先用畫的再用文字輔助
#先畫再寫
用畫的對小孩來說比較簡單
先畫完各項東西,再用圈圈和線串連起來
如果已經會寫國字,不想用畫的,可以逐步寫下來,不拘泥哪種方式練習
1️⃣畫出家附近的店或景
目的是
✅讓孩子由家為出發點,把相關實體建築物或店串聯
✅同時也訓練 #觀察力 #空間感 #順序性
2️⃣畫出一件事的順序
✅先找孩子平常能做,且步驟較少的事情開始練習
很多ADD、ADHD孩子,
甚至臨界ADD、ADHD邊緣的孩子(成人ADD、ADHD也是)
不擅長安排事情的先後順序, #工作順序 這項指標是偏低的
✅練習將事情步驟畫下,也是讓孩子邊回想邊練習每項動作的先後順序
✅心智圖上有時各細項的串聯,串聯上也會有主/副、先/後的順序關係。
3️⃣完成一項料理要準備的食材
小子很小開始我就讓它參與廚房的工作
中班開始會讓他開始做一些簡易的料理
煎蛋、炒蛋、炒飯、炒青菜……
這些料理要準備的食材很較少,孩子很容易去回想要準備那些東西
畫下來
✅中心就是料理名字,往外放射狀發散,就是食材和調味。
✅透過這項練習,可以讓孩子先練習 #歸納
4️⃣選一天假日,畫出當天要完成的事情
目的,同上一條,也是練習 #歸納
✅中心是日期,也可以是那天最主要的家庭活動
✅往外放射狀發散,就是要做的事情的細項。
例如:中心:露營
細項:玩水、丟飛盤、找螢火蟲
以上幾個會是🔖初練習的四種方式
家長也可以自己先跟孩子討論,今天要練習的主題
主題定出來以後,孩子如果還很茫然
家長可以先畫一次
讓孩子再自己畫一次,有的孩子可能就會有新的想法出現了
就讓孩子創作吧!
很多孩子應該昨晚就開心到不行
因為暑假了
不管暑假有沒有參加夏令營
建議可以先來個短期計畫
畢竟每週狀況不一樣
一下就排一個半月的行程孩子也會鬆弛
如果已經有畫過心智圖
有點概念的孩子
這次暑假計畫可以練習畫下來喔
#有畫出來的也可以留言在底下
鼓勵更多孩子練習喔!
畫完圈起來的線繞來繞去打結,也沒關係
只要小孩自己看得懂就好
=============
小子的本周計畫是先畫在紙上
再放在硬質資料套裡,外面用白板筆圈起來和連起來,還有標記
(裡面的紙就能重複用或留下來)
小子的計畫表這周要做的事情分為:
「運動、練習寫、讀、家事、好玩的」
再往下細分。
好玩的因為還有一項他想過幾天再加上,所以他只有拉線,還沒寫
有完成的紀錄方式
會以正字標記
好玩的,因為是小子的開心時刻,一週的扣打只有三項
所以就不用正字標記了
#心智圖 #小學 #幼兒園
相關文章:
【讓國語課文像閱讀繪本般的有趣】
👉https://reurl.cc/rx2e9O
幼兒觀察紀錄範例 在 遜媽咪交換日記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遜媽咪的聊天室:那些媽媽說不出口的怒氣】
淑婷,你好:
我沒有想過我自己有一天會當母親,也沒想到我的孩子權祐,在一般群體裡那個特殊就不是那麼甜美與討人喜歡的了。
權祐的語言發展遲緩卻又太早上幼兒園,他在學校會忽然出現像野獸一樣的吼叫,停不下來的用手到處東碰西摸,或是把某個玩具教具給用力拆掉,無法講出完整句子的他,在發怒後咬同學咬老師表達他的不滿,咬到其他家長都讓自己的孩子穿長袖上學,我們只好去看兒童身心科,從過動到亞斯、從語言障礙到情緒障礙跟精神障礙........,每個檢測都略超標,最後醫生問我要不要給孩子吃藥?掙扎到小一終於給權祐吃了藥,結果孩子變得呆呆的,一個星期後說:「媽媽,我怎麼覺得我被甚麼關起來了?」
我大哭了一晚上,毅然決然停了藥,把我手邊所有的特殊兒教養方式書籍都丟到社區的資源回收箱,我受夠了,這幾年我白天帶孩子看身心科,晚上先生再帶我看我自己的身心科,我得了憂鬱症,心裡一汩汩的眼淚都流到某個看不見的黑洞,一個不管多少痛苦丟進去填都填不滿的黑洞。我照著那些育兒書籍,處處柔聲關心權祐的身心狀況,勉強自己把他調整成一個「正常」的孩子,然後腦袋裡不斷檢討自己:今天花了多少時間陪權祐?跟他講了多少話?又有多少次失控對他大小聲?那些年在這種無限的循環裡簡直找不到生路。
我慢慢去觀察,權祐,是一個跟道理的年齡認知永遠有差距的人,就像半獸人,他常會做出一些匪夷所思的事情,有的我們覺得可以原諒,有的因為具有危險性,我們就會不客氣的教訓他。
權祐讀中年級時,有天老師打電話給我,說權祐篡改了期中考的自然科考卷,從95分偷改成96分.........,但改的手法太粗糙而老師又有原本分數紀錄,所以一下就被發現,雖然只有多一分,但還是算作弊,是嚴重的操行缺失問題,權祐已經被抓到教務處去,也必須通報家長。
其實我很想笑,多一分是改個甚麼鬼,他那略懂略懂的數學只有考60幾分他都沒改,電話裡其實老師也笑出來,這次的操行問題真的是比較像是一個半獸兒童鬧出的笑話,腦袋簡單、目的簡單的愚蠢犯罪。
那天權祐回家後滿臉害怕,我問他知道錯了嗎?他說他知道了,我就不再多說甚麼。隔了幾天我問他為甚麼要改考卷,他才說他最喜歡自然科,有一題他一直猶豫躊躇在兩個答案裡,最後他填了其中一個,考卷發下來他發現正確答案其實是他拿不定主意的另一個,他心裡充滿了不甘心跟怨恨,一氣之下就把失掉的那一分改到總分上了。
這種心態就像樂透差一個數字你就中頭獎了,一定不甘心啊,但半獸人的解決方式,就是不想後果的,我知道那不是真使壞,而學校也已經對他做出處份,他也知道這種行為不可以,所以我不再做任何責罰。
但上次梅姬颱風來的時後,宜蘭大停電,我們身處的深溝村也停了將近兩天兩夜,沒有燈不能看書玩耍的兩個孩子,晚上已經都睡飽了,下午趁著父母午睡時,權祐居然用拖車拖著妹妹跑去外面玩水,才出門就被巡災的農友伙伴看到,氣到叫他們馬上回家,如果不是被發現,實在無法想像這兩個孩子可能會遭遇到甚麼樣的危險。
那天兩個孩子被我用愛的小手各揍了五下。
權祐已經十歲,他並非不知道事情的嚴重性,但他的好奇與對自然天生的挑戰,讓他忍不住要出去試試颱風的風雨威力,這種不是不懂道理、而且涉及自身與他人安全的事情,我採取的方式就是體罰。我欣賞兩個孩子的勇氣,以及權祐把妹妹包在拖車裡的防雨設計,但要這種太過危險的事,後果連我們大人都無法承擔,我無法好好再講甚麼道理,也認為兩個孩子必須知道父母的情緒。
我知道現在兒童人權越來越受到重視,我在進書訂書的時後,很多熱銷書大多與這樣的育兒有關,各種國家的教養方式都成書讓父母參考借鏡,然而就我自身那段親身的體驗裡,卻少人提起父母的心理慰藉以及精神狀況,我相信很多人跟我一樣在無數的日子裡,被不知名的聲音問著怎樣算是一個好媽媽?不打不罵、或是忍不住發怒卻又被自責悶到痛哭,母親的情緒跟心理衛生又該怎麼處理發洩?
那幾年那些育兒教條與完美範例給了我很大的壓力,覺得不做到那樣就不配稱為稱職的母親,但權祐是沒辦法太講道理的,『你的道理不是我的道理』這句話是這個半獸人講出來的,改編火影忍者主角說的『這就是我的忍道』,他有他自己的想法,譬如他會為了保護小花園土的雞母蟲把自家養的雞踢開,最後搞到他追雞我追他,直到我追他到後踢了他一下屁股,跟他說到時後兩隻雞腿都留給他,他想了一下才停止這種行為。
你的孩子應該自己最清楚,他是顆怎樣的種子該怎麼種,不會有單一複製的方法,跟孩子相處教養的種種細節,卻是不斷在磨合裡練就出來的,就好像我們種菜種米,有一定的大方向,但每塊土每塊田的狀況不一樣,每個農夫可以做到的程度也不一定,要如何調整只有自己最清楚,而不是看著別人的豐收或榮景就一股腦的照本宣科,那只會讓人持續不下去而已。
怎樣才是個好媽媽,我認為沒有標準答案,我到現在還是個很遜的媽媽,但是權祐也了解我了,我去菜園,他下課回來會自己騎腳踏車去找我;他知道我高血壓的藥放在哪,當我因血壓高而身體潮熱時,他會自動拿冰枕幫我舖好;甚至他現在早上自己煮飯捏飯糰當早餐時,會多捏一個給我當早餐。我想權祐是來告訴我,是做你原來的自己就好,因為孩子也想真真切切的做他自己啊。
我不會教孩子,我的教養方式也不是很可取,但是對權祐來說,以後不管他在哪裡,他心裡偶爾會想到這個媽媽像他小時候一樣讓人掛心,打通電話回來就好。
孩子很神秘很好玩,欣賞他氣惱他,有哭有笑有氣有喜,讓孩子的情緒跟自己的情緒慢慢理解調和,誰都不要太委屈誰的本性,是我的孩子給我的生命課題。
顯惠
(宜蘭小間書菜店主)
淑婷的回信: https://goo.gl/5lSIOL
幼兒觀察紀錄範例 在 幼兒園專業發展輔導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玩中學獨立、學自理是德國幼兒教育的必修課,不論老師或父母都非常願意等待,不會因為趕時間、嫌麻煩,就剝奪孩子學習的機會和樂趣。 而德國父母把孩子送到幼兒園,離開前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