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04紐約時報
*【紐澤西驚人颶風多人死在汽車裡】
艾達颶風侵襲下,紐澤西州有25人的死亡,人數比其他州都高,其中至少有三分之一是被困在車輛中淹死的人。該州人口稠密,以其汽車文化、混亂的高速公路、郊區通勤城鎮和有限的公共交通而聞名。鑑於超強風暴可能更頻繁地發生,但官員們尚未有新措施來保護該州。
https://www.nytimes.com/2021/09/03/nyregion/new-jersey-ida-deaths.html
*【在經歷了一個夏天的災難之後,立法者認為是採取氣候行動的時機】
國會正在考慮幫助社區應對極端天氣和減少導致氣候變化的溫室氣體的法案。但是否能通過並不確定。
https://www.nytimes.com/2021/09/03/climate/climate-change-congress.html
*【阿富汗內部的撤離:搶搭的航班,擁擠的帳篷,充滿了希望和混亂】
拜登總統堅持認為,喀布爾的撤離是盡可能有效的。但《紐約時報》獲得的關鍵檔表明情況並非如此。卡達杜哈的高級外交官和軍官通過電子郵件發送了一份標有“敏感但未保密”的每日局勢報告,據描述,杜哈的情況很糟,將近15000名阿富汗難民被塞進了烏代德空軍基地的飛機庫和大帳篷裡。229名無人陪伴的兒童被關在基地附近,其中許多欺負年幼兒童的少年,還有需要醫療照 顧的孕婦,難民中“胃腸道問題”的報告也越來越多。
https://www.nytimes.com/2021/09/03/us/politics/afghanistan-evacuation.html
*【與美國有聯繫但現在無法離開的阿富汗人生活在恐懼中】
數千人沒有登上美國的軍事撤離航班。他們中的許多人現在躲藏起來,擔心他們的安全和未來。塔利班完全接管喀布爾以來,加強了對那些為美國軍隊或政府工作的人及其家人的控制,他們是潛在的目標。
https://www.nytimes.com/2021/09/03/world/asia/afghanistan-taliban-airport-evacuation-refugees-asylum.html
*【美國在阿富汗的戰爭已結束,但圍繞塔利班財政爭奪才剛開始】
數十億美元的國際儲備和外國援助該如何處理,這是塔利班統治阿富汗未來的關鍵,數百萬阿富汗人面臨塔利班制裁的扼殺,可能帶來的附帶損害。隨著人道主義危機迫在眉睫,拜登政府正在審查如何調整其制裁計畫,以不加重對阿富汗人的傷害。
https://www.nytimes.com/2021/09/03/us/politics/treasury-taliban-sanctions-afghanistan.html
*【Delta變異病毒影響,美國8月就業放緩】
由於變異病毒造成的新一波疫情,迫使雇主減少引領就業市場復甦行業的招聘,美國經濟8月份再陷困境。美國勞工部報告最新就業人數增加了 235,000 ,遠低於經濟學家的預期,8月成為開始復甦以來,就業最疲軟的月份之一。
https://www.nytimes.com/2021/09/03/business/economy/august-2021-jobs-report.html
*【美衛生官員建議白宮暫時縮減加強劑計畫】
據知情人士透露,聯邦高級衛生官員已通知白宮縮減本月向公眾提供冠狀病毒加強劑的計畫,稱監管機構需要更多時間收集和審查所有必要資料。F.D.A Janet Woodcock博士和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的負責人Walensky警告白宮,他們的機構會在未來幾周內決定是否只向輝瑞的接受者推薦加強劑,但可能只是其中一些人開始。
https://www.nytimes.com/2021/09/03/us/coronavirus-booster-shots.html
*【白宮提出650億美元計畫防範未來的大流行病威脅】
拜登政府發布一項650億美元的計畫,在未來七到十年內,用以防範未來的大流行病威脅,並將這份宏偉計畫比作當年的阿波羅登月任務。拜登呼籲國會立即投資至少 150 億美元。
https://www.nytimes.com/2021/09/03/health/biden-pandemic-preparedness-apollo.html
*【Covid-19實時更新】
#CDC 研究發現,隨著 Delta 的激增,兒童住院人數急劇增加。一項新研究發現,從 6 月下旬到 8 月中旬,美國兒童和青少年的住院率增加了近五倍,但仍略低於 1 月的峰值。接種疫苗還是有效,研究人員發現,在今年夏天的疫情期間,未接種疫苗的青少年的住院率是接種疫苗的青少年的 10 倍。
#加拿大衛生官員警告說,“迫切需要”為年輕人接種疫苗。根據《紐約時報》數據庫,68% 的加拿大人已全面接種疫苗,75% 的人至少接種了一劑疫苗。相比之下,只有 53% 的美國人完全接種了疫苗,62% 的人至少接種了一劑。在有資格接種疫苗的加拿大人中,年齡在 12 歲及以上的人中,77% 已完全接種疫苗。然而,對於20-30歲的人來說,這一比率要低得多。
#英國2019冠狀病毒疾病疫苗監測機構,拒絕對12至15歲的所有兒童進行注射疫苗,建議政府的健康益處僅“略大於潛在的已知危害”,價值不大,無法支持這個年齡段的通用COVID-19疫苗接種。”
#自大流行開始以來,醫生發現感染 Covid-19 病重的人經常會出現腎臟問題,而不僅僅是作為疾病標誌的肺部損傷。
#阿斯特捷利康與歐盟就疫苗交付延遲問題達成和解。
https://www.nytimes.com/live/2021/09/03/world/covid-delta-variant-vaccine?type=styln-live-updates&label=coronavirus%20updates&index=0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5萬的網紅有話好說 PTSTalk,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機師 #Delta #疫苗 #武漢肺炎 #新冠疫情 #突破性感染 📢關注議題,開啟對話 💪陪我們繼續,做不一樣的政論節目~ ▎訂閱《有話好說》:https://bit.ly/34xc9Vh ▎按讚有話 FB|https://www.facebook.com/PTStalks/ ▎追蹤有話 I...
「幼兒危機處理」的推薦目錄:
- 關於幼兒危機處理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幼兒危機處理 在 羅寶鴻 老師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幼兒危機處理 在 Maple的探索樂園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幼兒危機處理 在 有話好說 PTSTalk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幼兒危機處理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幼兒危機處理 在 早安健康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幼兒危機處理 在 王宏哲教養、育兒寶典- 一個孩子的團體社交能力非常重要 的評價
- 關於幼兒危機處理 在 幼兒學習精選| 健康與體育| 小心陌生人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幼兒危機處理 在 社會震撼教育的學習,請多和孩子討論危機對應 - 媽媽經 的評價
幼兒危機處理 在 羅寶鴻 老師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歲孩子貓狗嫌!什麼都不要什麼都要堅持!怎麼辦啊??】😭
媽媽: 「兒子現在2歲半,我們發現他似乎很喜歡『挑戰』爸媽,叫他不要做的事情,往往只要大人一不留意,他又會偷偷做,提醒他好幾次後,他一發起脾氣來就會大喊『不要!不要!』……難怪人家說『2歲孩子貓狗嫌』,真的很傷腦筋啊……」
羅寶鴻老師: 「1歲半∼3歲的孩子正處於『自我認同危機期』,當他想做一件事被成人阻止,就會有強烈的反抗行為,也開始會跟成人說『不要』,來切割自己與成人。」
⭕️ 蒙特梭利教育觀點
媽媽辛苦了,看來你的孩子正值「自我認同危機期」,在這年紀開始會慢慢瞭解自己是獨立個體,尋求自我認同,藉由對大人說「不要」,來展現自己與成人的切割。
「自我認同危機期」(Crisis of Self-Affirmation)是孩子在1歲半歲開始到3歲、從前幼兒期(0 ∼3歲)過渡到後幼兒期(3 ∼6歲)的轉折時期。在這階段,孩子在心理上開始瞭解自己是獨立的個體,而不是主要照顧者的一部分。他會開始想確認「我」的存在與價值,尋求自我認同。所以當他想做一件事時如果被成人阻止,他會有強烈的反抗行為。在日常生活上,他也開始會有意無意地常跟成人說「不要」,來展現自己與成人的切割,來證明自己是「獨立」的。
父母都會覺得這時候的孩子,想要用情緒來控制整個世界,而且怎麼講都講不聽,非常難搞。因此,西方文化稱這階段的孩子為“Terrible Two”(因為孩子的反抗會從2歲開始越來越強烈),東方文化則有「2歲孩子貓狗嫌」一說,也有人稱這段時期為孩子第一個「叛逆期」。
「自我認同危機期」何時結束呢?到了大概3歲,當孩子開始說出「我」這個字的時候,就代表他對自我的統整過程已經完成,這轉折期要接近尾聲了。
❌ 不要用處罰或責備回應孩子的「不要」
這年紀的孩子一直跟你表示「不要」的時候,是他生命發展在確認自我的重要歷程,不是他「越大越不聽話」。所以不要以處罰或責備的方式回應他!其實這時期的孩子是很可愛的,因為你都可以預測到,他絕對不會聽妳的話。😂
我常跟家長提醒:「沒有一個孩子是天生喜歡被規範的;他會反抗是理所當然的事。」這也是孩子開始探索成人規範、挑戰規範的時期(你說不行做的他就越要做)。我們必須要瞭解人類與生俱來就有「探索、適應、挑戰、征服」環境的潛力,他也需要經過探索規範,才會適應規範。所以,當他挑戰我們規範的時候,我們要瞭解他正在「展現人類偉大潛力」,而非「故意不聽大人的話」。
透過打、罵的方式讓孩子服從,孩子在當下可能會聽你的話,但打罵有太多潛在的負面教育效果,所以不建議使用。
❌ 修理完等他不哭了,再好好跟他講道理
「有些家長會說:『我不會不理孩子,雖然我在孩子不乖的時候會罵他、處罰他,但我都會在心情平復後再跟他好好講道理,讓他了解剛才被罵、被處罰的原因,讓孩子知道是非對錯。
相信不少人都覺得這種教育方式很不錯。打罵完只要跟孩子講道理,讓他知道自己為什麼被打罵就好了,何必還要這麼麻煩,學一大堆所謂的正向教養呢?
如果你也這樣覺得,不妨試想一下:
你的伴侶都用處罰、打罵的方式來對待你。但等到心情平復後,都會好好再跟你講道理,告訴你剛才處罰、打罵你的原因。這樣,你是否會覺得『這個人對我實在太好了,我在他身邊充滿歸屬感與價值感』呢?遭受家暴的人會覺得自己有價值嗎?答案當然是否定的。既然如此,為什麼我們反而認同打罵孩子是可以被接受的教與方式呢?」——《羅寶鴻的安定教養學》
⭕️ 深深的同理、淡淡的處理
當你覺得孩子「怎麼講都講不聽」的時候,請記得在提醒兩次無效以後,就不要再提醒(因為我們往往會越提醒越生氣),可以用行動來代替語言,溫和且堅定地執行該做的事情。例如:孩子在玩具店一直不肯不走說要買玩具,提醒兩次無效,就和善堅定地把他帶離,不在那邊做無謂的抗戰;又或是孩子在電梯裡面一直跳,提醒兩次無效,就和善堅定地把孩子帶離電梯,不讓他影響到其他人。
孩子在這樣的情況下,當然很可能會有情緒。這時候,建議爸爸媽媽記得用「深深的同理、淡淡的處理」的策略,當下用包容接納去面對孩子的哭鬧,不要一直解釋、說明、講道理(往往我們越講越他就會哭得越大聲),而是陪伴孩子把情緒宣洩完、慢慢恢復穩定。因為,你的道理其實在剛才好好提醒兩次的時候,已經清楚說明了。孩子未必是聽不懂,而是在當下因為某些原因,讓他想要挑戰。
在孩子在情緒時,若成人內在是安定的,孩子也會比較快穩定下來,所以當下我們要思考的不是「怎麼讓孩子停止哭鬧」,而是「自己要怎樣才能夠安穩陪伴」。
更多應對孩子情緒的說明,可以參考留言區的以下兩個影片,來應對孩子的情緒:
#羅寶鴻的安定教養學
#羅寶鴻的安定教養繪本
幼兒危機處理 在 Maple的探索樂園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閣林文創童書和汪汪隊滿額禮超優惠
#套書推薦好品格冒險樂園13折超殺團起來
💓心動直接下單➰ https://groupbuyforms.tw/9zupf
📹開箱實錄限動➰ https://www.instagram.com/chin0423maple/?hl=zh-tw
閣林早在去年就已經默默購入好幾本書,這次開團把大家全部排在一起擺拍好壯觀,但唯獨這一套可說是我們家的新寵兒!!
這套好書你可能很陌生,但也可能比我還早認識~~
但不論如何,真心推薦給大家一起來認識這套 #好品格冒險樂園 ,這是開團後跟著群友購入後才分享的開箱心得~(群裡已默默開團一週你們也不要錯過唷)
這是一套本本都精彩的經典好書,搭配上有聲導讀CD和雙語動畫DVD,讓整套套書的內容變得更精彩!
#情緒EQ #人格養成 #心靈成長 #潛能開發 #危機處理
總共5大主題,每個主題各4本!
每一本繪本最後還有 #成語小教室 #小創作 #觀察力遊戲 以及 #名家導讀,讓家長有更明確的引導方向,讓育兒之路可以輕鬆一點!每本都有省思的主題和內容,有時候看著故事中的角色會突然發現,這不就是孩子常有的行為或是遇到的問題嗎?有些事不好跟孩子溝通的時候,透過繪本也是很好的選擇!
閱讀培養從小開始,從每天三分鐘、五分鐘、十分鐘進階到30分鐘,專注力的提升也會明顯增加!Maple現在四歲,可以配合著導讀CD自己翻書閱讀,Maggie 在耳讀目染之下,偶爾也會自己拿書要我翻閱。
好品格冒險樂園原價9900,團價超殺13折只要$1280!!這可是我好不容易才爭取到的優惠,千萬不要錯過!!另一套最受歡迎的是 #未來領袖 !兩套不管選哪套都是直接免運再送滿額禮,真的超划算!
⚠️滿額禮不累贈
Q:好品格冒險樂園適合年齡?
A:3歲以上可以配合CD導讀,6歲以上可以自行閱讀,上國小還可以當閱讀心得的參考書來使用!DVD任何年齡都適合,注意觀看時間長短即可!
Q:表單的書都可以跟團嗎?
A:當然可以,因為書多到介紹不完,Maple媽先介紹最經典最高CP值的套書!而且13折真的就在這一團,下單還直接免運,再送滿額禮!!
Q:此團最推薦書單
A:套書推薦
NO1>好品格冒險樂園$1280(原價$9900)
NO2>未來領袖$990(原價6000)
NO3>情緒管理小學堂(CD內容生動活潑)推5🌟
NO4>驚奇立體酷百科
Q:單本推薦(其實每本都很讚,但口袋不夠深)
A:如果沒有整套購買習慣,推薦可以選擇補充家裡沒有的主題,也比較不會有重複性!
✔️幼兒園秘密互動遊戲書(上學前引導好書推5🌟)
✔️驚奇趣味翻翻書
✔️HOW酷立體科學大百科
✔️樂遊小百科(有聲書1歲以上就可以)
❤️購書方向
從Maple孕前買書到現在四年,默默找到自己挑選方式,除了畫風和內容,接著會儘量錯開重複性,不同畫風可以讓孩子有不同的美感刺激。這次介紹書單都是三歲以上 #學習 #認知 #科普 #邏輯 這些為選擇依據!!對於 #一歲以上開始啟蒙書,我特別請廠商新增書單 #觸摸有聲書 。以前看直播直接買書,現在我會更懂得看實體書再決定,只能說孕前買的套書現在才發現不值得啊!!
🔺團購網址➰ https://groupbuyforms.tw/9zupf
🔺團購優惠➰ $899免運
▪️$699 贈 汪汪隊鉛筆盒
▪️$1399 贈 汪汪隊數字油畫
▪️$2000 贈 汪汪隊兒童雨傘
▪️$3000 贈 汪汪隊禮包(墊板/胸章/雨衣)
買書贈文具用品超划算~只有跟團才有!!這時候不跟要什麼時候,再不跟絕版也買不到!
🔺把喜歡的書丟購物車,滿900免運,分開下單禮物通通收集起來!
⋯⋯⋯⋯⋯
🎁M媽團書加碼抽下單禮數份
🔜下單後,入社團登記!
🔜贈 閣林情緒書籍
#閣林文創 #翡冷翠文創 #親子共讀 #親子繪本
#情緒繪本 #科普書 #品格繪本
幼兒危機處理 在 有話好說 PTSTalk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機師 #Delta #疫苗 #武漢肺炎 #新冠疫情 #突破性感染
📢關注議題,開啟對話 💪陪我們繼續,做不一樣的政論節目~
▎訂閱《有話好說》:https://bit.ly/34xc9Vh
▎按讚有話 FB|https://www.facebook.com/PTStalks/
▎追蹤有話 IG |https://www.instagram.com/pts.talks/
▎有話,用聽的|https://link.chtbl.com/ptstalk
▎本集Podcast|https://link.chtbl.com/ptstalk-2021-09-06
👤 來賓:
陳蓓蓓(桃園市機師職業工會常務理事)
何美鄉(中研院生醫所兼任研究員)
洪子仁(新光醫院副院長)
林氏璧(前台大感染科主治醫師)
00:00 開場:機師突破性感染 新北幼兒園群聚
07:34 邊境嚴管+社區監測,定序後進一步研判
17:34 機師個人違規?機組防疫指引模糊?
28:07 加強採檢+修訂風險分級,防境外Delta
39:38一劑疫苗,防不了感染但防得了重症
45:11 疫苗政策改變!第八輪開放高風險第二輪!
51:09 等不到莫德納二劑?安全前提下開放混打?
💬 週一到週四晚間八點,歡迎到臉書收看直播,參與線上討論,有閒來坐!
🚩 感謝交大陳信宏校長帶領的自然語言處理團隊,提供 AI 中文字幕與校對服務。軟體開發初期錯誤難免,也請網友協助訂正幕錯字,提供 AI 更多學習機會,謝謝!
___
更多新聞與資訊請上👇
▎有話好說官網|http://talk.news.pts.org.tw/
▎公視新聞網 | http://news.pts.org.tw/
#PTStalks #有話好說 #陳信聰
#PTS #PTSNEWS #公視新聞 #公共電視 #公視

幼兒危機處理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本集主題:「覺察孩子的焦慮危機:咬手、拔頭髮、猛眨眼……從辨識警訊開始,讓孩子學會紓解焦慮,安定成長」介紹
訪問作者:王意中 心理師
內容簡介:
老愛啃指甲、考試流手汗、上學肚子痛、上臺就口吃、分離焦慮、社群憂慮、別人被罵他卻哭、分組就想逃、不斷洗手的強迫行為……
{{焦慮,需要被懲罰嗎?}}
→焦慮無法完全消失,但學會辨識、彈性思考、適切表達,大人跟孩子都一定能與焦慮和平共處。
◆◆◆
●市面少見,專門解決兒童、青少年焦慮的臨床心理專書。
焦慮是警訊,提醒我們:
孩子內心在受苦,無法解決,需要我們更細膩去觀察、去瞭解、去協助。
孩子不說,不表示沒事。
●焦慮未好好處理,將成為跟著孩子一生的噩夢!
「我警告你,如果你偷書被我抓到,你就完蛋了!」
書店老闆隨口一聲警告,卻在男孩心裡烙印上巨大汙點,引發害怕犯錯的無盡壓力。從此,他寫字一定要用尺才覺得工整,而寫錯字、數字有錯……任何小瑕疪都會立刻喚出創痛,爆發焦慮。
但是無論再痛,他從未對大人說。
那個小男孩,就是王意中心理師。他決定成為兒少心理師,正是因為傷痕累累地走過,更能體會:
●孩子內心焦慮,往往說不出口,但表現於外在行為是求救:「幫幫我!我想要擺脫痛苦!」
焦慮是很常見的情緒,說來就來,無法控制,更不能說停就停。焦慮不只表現在一處,可能同時有不同狀況。
壓制、懲罰和責罵無法解決焦慮,只是硬逼孩子壓抑情緒,但是焦慮的「源頭」沒有好好處理,孩子將一輩子受影響,失去自信,人際、學習與生活受挫。
本書針對從幼兒到青少年的常見焦慮狀況,協助大人先冷靜自己,同時提出具體、周全的方法,陪伴孩子舒緩當下的緊繃,進而學會當焦慮來襲時,更有能力跳脫情緒困境,出聲呼救。
【深呼吸,以靜心傾聽取代怒氣責罵,讓我們成為孩子生命中最重要的安定力量。】
作者簡介:王意中 臨床心理師
王意中心理治療所所長、臨床心理師、教育部部定講師、《親子天下》嚴選部落客、《Baby Home》駐站專欄作家、《未來Family》數位專欄「過動的美好天地」作家、《國語日報》專欄作家。
於宜蘭成立宜蘭縣第一所經衛生主管機關合法立案之心理治療所,目前演講場次已超過2000場,是許多家長與老師心中極為信賴的心理師。
高雄醫學院行為科學研究所第一屆碩士畢業,曾擔任振興復健醫學中心復健醫學部臨床心理師、中華民國過動兒協會諮商師及國軍八○二總醫院精神科臨床心理師,並曾於實踐大學家庭研究與兒童發展學系、經國管理暨健康學院幼兒保育系擔任兼任講師。
合作經歷,包括臺北市、新北市、基隆市、宜蘭縣校園系統(輔導諮商及特教服務)、臺北市家庭暴力暨性侵害防治中心、幸夫愛兒園、中華民國發展遲緩兒童基金會、社團法人台灣赤子心過動症協會、財團法人赤子心教育基金會及伊甸社會福利基金會等,提供心理專業服務。
於網路上,經營「王意中部落格」,分享早期療育及兒童青少年心理衛生等資訊,部落格的參觀人次已突破四百萬!
作者粉絲頁: 王意中、 王意中心理治療所
出版社粉絲頁: 寶瓶文化
YouTube頻道,可以收看
https://goo.gl/IQXvzd
podcast平台,可以收聽
SoundOn https://bit.ly/3oXSlmF
Spotify https://spoti.fi/2TXxH7V
Apple https://apple.co/2I7NYVc
Google https://bit.ly/2GykvmH
KKBOX https://bit.ly/2JlI3wC
Firstory https://bit.ly/3lCHDPi
請支持六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新聞報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twnews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幼兒危機處理 在 早安健康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我們知道吃魚有許多好處,不只味道鮮美,還含有豐富的營養價值。衛福部食藥署2017年首度訂定「魚類攝食指南」,
針對鮪魚、旗魚、油魚、鯊魚等屬於海洋食物鏈頂端的大型魚類,訂出建議攝食量,只是這些魚類有什麼問題?又為什麼吃多對身體不好呢?
根據衛福部食藥署、農委會漁業署的監測發現,深海大型魚類體內有較高濃度的重金屬物質「甲基汞」。
林口長庚醫院毒物科主任顏宗海醫師指出,魚當中含有許多omega-3脂肪酸,多吃能夠預防心血管疾病,還能抗癌,對身體是好的,
只是有某些深海大魚,例如:鯨魚、鯊魚、旗魚、油魚、鮪魚等,牠們在海中存活10~20年,又是食物鏈的頂端,
加上現今海洋工業汙染嚴重,就可能有甲基汞汙染的問題。若是吃太多深海大魚,讓血液中甲基汞的含量增高,將影響身體健康。
甲基汞對身體的影響?
顏宗海醫師指出,甲基汞具大腦神經毒性,要盡量減少暴露。而在醫學上,汞有分為「元素汞、有機汞及無機汞」三類,而甲基汞屬於有機汞,
在臨床上是沒有解毒劑的,因此政府建議民眾,要吃深海大魚沒問題,只是一個50公斤的人,一星期只能吃「半個巴掌大」,大約80公克的魚類。
顏宗海醫師更進一步指出,衛福部建議以下兩種人不適合食用深海魚:
孕婦:影響胎兒健康。
嬰幼兒:由於嬰幼兒大腦發育未完全,甲基汞會影響到其大腦組織神經的發育。
林口長庚紀念醫院臨床毒物科護理師譚敦慈表示,孕婦及嬰幼兒若要食用魚類,建議可以吃放在盤子中能夠看得到頭尾、完整的小型魚類。
大型魚怎麼吃才能避開毒物?
顏宗海醫師說明,無論是重金屬或是戴奧辛、多氯聯苯等環境荷爾蒙等,全都容易累積在「內臟」,因此他建議盡量只吃「魚肉」就好,
避免魚頭、魚皮、內臟及脂肪等部位,就能盡量降低吃進有毒化學物質的機率。
對此,譚敦慈老師也分享,自己在家中煎魚都會去皮,過去林杰樑醫師也曾表示,美國有研究指出,煎魚時去掉魚皮能減少40%左右的重金屬。
除了部位的挑選要注意外,「烹飪方式」也很重要。顏宗海醫師指出,要避免過度高溫的烹調!
雖然魚類本身很健康,但透過像是油炸的高溫方式處理,例如英國人流行吃的「炸魚薯條」,這樣就可能破壞營養,反而不健康。
用「銀粉」補牙會汞中毒嗎?
除了大型魚類暗藏甲基汞危機外,早年補牙所用的「銀粉」,因為成分內含「元素汞」,是否也有汞中毒的風險?
對此,顏宗海醫師分享臨床案例,曾有一位病患,整口幾乎一半以上都補銀粉,一直很擔心自己會不會中毒,
但透過抽血及尿液檢驗後,濃度數值都是正常狀態。
顏宗海醫師說,根據現行醫療準則銀粉無需移除,加上元素汞有揮發性,若是在拿出來的過程揮發至空氣中,
被我們吸進身體裡反而可能造成毒害,因此建議患者不用移除,與銀粉和平共處就可以。
日光燈打破別用吸塵器清潔
顏宗海醫師回應,日光燈中含有「元素汞」,若在家中不小心打破的話,千萬不要使用「吸塵器」處理,
避免元素汞受擾動揮發至空氣中,吸進人體影響健康。若不小心將日光燈或水銀溫度計打破,醫師建議可以用掃把輕輕地掃,
再把玻璃碎片及水銀集中在袋中丟棄。
此外,顏宗海醫師補充,在醫院常看到患者因服用來路不明的草藥,導致汞中毒,此點也要特別注意。
譚敦慈吃魚小撇步
選擇巴掌大的小型魚(放在盤中可看到頭尾)
不吃魚頭及內臟
生魚片最好每周不超過6片
魚以清蒸為佳
煮魚湯則湯愈少愈好
避免高溫油炸烹調
選擇台灣新鮮盛產的魚種
魚油含量高的魚:鯖魚、四破魚、竹筴魚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media_article/560
【相關影片】
安全、美味!中秋烤肉健康攻略【翁正昊醫師/譚敦慈的防毒教室】
https://youtu.be/G-IAJtAw9LQ
十大死因都與它有關!每年造成全球700萬人死亡【蘇一峰醫師/破解健康密碼】
https://youtu.be/mZDO7dxSFg8
除濕機這樣用才對!譚敦慈公開最強除濕術
https://youtu.be/WUXFsB6I_Qo
【相關文章】
汞中毒會傷害腦部和中樞神經!孕婦補充營養前慎選4食物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article/14809
大骨湯真補鈣?毒物科主任:洋蔥可替代,3招遠離毒害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article/11346
顏宗海:吃隔夜菜不會致癌!反而這件事才更要擔心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article/11834
#譚敦慈 #顏宗海 #汞
----------------------------------------------------------------------------------
早安健康網站: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
早安健康FB:
https://www.facebook.com/Everydayhealth.Taiwan
早安健康Youtube:
https://www.youtube.com/c/EverydayhealthTw

幼兒危機處理 在 幼兒學習精選| 健康與體育| 小心陌生人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學習面對陌生人時的應對及 危機處理 。 ... <看更多>
幼兒危機處理 在 社會震撼教育的學習,請多和孩子討論危機對應 - 媽媽經 的推薦與評價
靖娟兒童安全文教基金會執行長林月琴亦提供孩童自保「叫、轉、跑、說」四步驟,「叫」,孩子遇到歹徒時,眼神看向歹徒後方,高揮雙手大叫爸爸、媽媽、老師 ... ... <看更多>
幼兒危機處理 在 王宏哲教養、育兒寶典- 一個孩子的團體社交能力非常重要 的推薦與評價
這套「兒童危機處理學習卡」,是我用心設計,幫助父母教孩子,如何去分辨「被欺負」,並學習自我保護的教材,能讓孩子更快樂的團體融合。快來下載吧!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