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美好的一天🌞
【3/3 星期三】
◎一個在家裡連父母的的話都不肯聽的人,跑到外頭有可能聽別人的話嗎?一個人不肯聽別人的話,還有人願意教他嗎?沒有人願意教他,怎麼可能學得到東西?【日常師父法語】
🌸《一個樸素的願望》
好好珍惜你面對的那個人,希望他的生命因為有你在他身邊,多一些快樂,少一些憂悲苦惱;因為有你一起承受著生命的苦難,他會過得好一些。就是這樣很簡單、佷樸素的希望―凡是遇到我的人,我都想讓他更快樂一些,我要努力地為別人生命的離苦得樂奉獻自己。
出處〡《希望.新生》 62
希望新生法語 在 Le Plaisir du français 法語的歡愉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當東方遇到西方〕讀書會 - 法語談時事
歲末時際,迎接新年新氣象,請到薩支遠先生帶大家鑑往知來,由美國大選來談美歐以及臺美未來關係。除此之外,還會剝絲抽繭談英國脫歐以及巴黎氣候會議。
【講者】薩支遠先生
【日期與時間】2021年1月8日 19:00~21:00
【地點】師範大學博愛樓四樓師大法語中心
【主辦單位】中華民國台法學術暨文化經濟交流協會、【當東方遇到西方】讀書會
【共同合辦單位】中法比瑞文經協會、留法比瑞同學會
來自講者的溫暖邀請:
各位好友,又到了年尾回顧以往展望未來的時候。我們的兩場聚會,⼀是演講 二是法文國際現勢,學長們和主辦同學覺得不如兩個活動合而為一,用中文來看這幾個月的重要國際新聞。雖然不用法文,但是重要的詞彙還是會提醒大家法文如何說。重點,所談的事皆取材於歐洲的報導,還是屬歐洲觀點。今年大家關注的重點當然是美國大選,如今結果大致底定,到一月廿日拜登正式上任前,我們可以談談:
一、 拜登當選和川普落選的原因與背景、美歐未來的關係以及這個結果對我們有何影響?
二、 英國的脫歐。這件事其實與臺灣也有關,因為會影響歐洲的大局。下筆的時候 (十二月廿日) 距脫歐談判最後限期的十二月卅日還有十天。但現在看來可能是⼀個半硬半軟的脫歐,這裡面充分表現出英國拖拖拉拉的工夫。 然而,歐盟方面也不是省油的燈;個中情節滿有看頭。
三、 巴黎氣候會議 (COP 21)已經五週年了,紀念大會因疫情緣故,改為視訊方式舉行,也是十二月中的大戲。環保對地球是很重要的,細看這件事便可了解到國際運作的真實情形;著眼點是什麼?是如何運作的?能夠在疫情下國際間仍努力不懈,滿鼓舞人心的。
剩下如果還有時間,會報導⼀下冠狀病毒疫苗使用的進展。這件事又揭露出國際間的商業競爭和政治操作實情。再有時間就談談最後發生的重要國際新聞。希望這些議題能引發大家的興趣。
敬祝 新春愉快 ! 隨後還有農曆年,到時候可以再拜年了。
報名網址: https://www.beclass.com/rid=2443f065fe183d38b19b
*謹遵防疫新生活演講須知,請大家務必共同防疫!
希望新生法語 在 奶媽 Naima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未來女王的日常: 19 歲比利時公主的「菁英教育」,你做得到嗎?】
昨天,是比利時公主伊莉莎白的 19 歲生日,她將會成為未來比利時史上第一位女王。
是的,你沒看錯,這位棕髮碧眼、笑容可掬的美麗女孩,就是未來女王。
只是,我們不能光看光鮮亮麗的一面,畢竟在伊莉莎白華麗轉身的背後,除了勤奮不懈地努力,她所受到的「菁英教育」,更令人大呼不可思議。
這才恍然大悟:實習女王的日常,原來這麼不簡單。
---
伊莉莎白出生自2001年10月25日,天蠍寶寶一枚,是國王菲利普和王后瑪蒂爾德的第一個女兒。
由於比利時早在 1991 年就已經更改王室繼承法,將原本「男性」才能繼承的條規,修改成了「長子」就能繼承,於是早在伊莉莎白呱呱墜地的那天起,她的身上就已經扛下了整個國家重擔。
在她出生當天,按照王國傳統,於王宮對面花園放了 101 響禮炮,聲音傳遍整個布魯塞爾城。
比利時身處多語系國家的交界,人民操著不同語言,伊莉莎白從 8 個月開始會說話,父母就輪流用英語、法語、荷蘭語、德語和她交談,連中文都難不倒伊莉莎白,12歲就能用流利中文和別人聊天。
10歲,伊莉莎白初次公開亮相,父母用她的名字為一家兒童醫院命名。活動上,伊莉莎白梳著公主頭、穿著粉色洋裝,落落大方地上台致詞:「希望這家醫院的成立,能幫助每個和我一樣的孩子獲得幫助。」全程完全沒看稿。
13歲,適逢第一次世界大戰紀念日,伊莉莎白用英、法、荷三種語言進行演講,聲線柔美,字句間的抑揚頓挫掌握得也很好,再度讓人民印象深刻,很有觀眾緣。
演講結束,當地知名媒體 Het Belang van Limburg 做了市調,顯示有 90 % 比利時民眾很期待伊莉莎白坐上王位的那一天,對她期望甚至比她的爸爸菲利普還高。
---
身為王室法定繼承人,伊莉莎白的童年都在無數家教課程中度過,除了基礎的數理語文,她也去學習鋼琴、芭蕾、繪畫,父母認為只有投入在藝術中,女兒就可以比起其他人看起來更加具有人文氣質,也能拓寬她對文史哲的思維。
國王王后都喜歡打網球,於是伊莉莎白尚在學步之時,就已經擁有一個專屬網球拍。待她年齡漸長,不單是網球,連高爾夫、滑雪、馬術、帆船等等,她通通擅長。
伊莉莎白很清楚自己未來的角色,且自帶使命感,不辦私人 Facebook,沒有 Instagram,拒絕對外透露家族內部隱私。
15歲,伊莉莎白申請到英國 UWC大西洋學院就讀,該校是德國教育學家庫爾特哈恩於1962年創立,學院中有來自全球90多個國家和地區,共計350名學生在此求學。
學生身份各有不同,有的是難民,有的王室,有的是中產階級的子女,校內人人平等,且都要學習不同國家的宗教、文化、歷史和價值觀。
在校期間,伊莉莎白就會自動報名志工到開發中國家訪問,試圖理解和她生長環境南轅北轍的世界。此外,伊莉莎白定期會關心國內輟學兒童、老人、街友的日常,適時給予物資援助。
2019年6月初,伊莉莎白和媽媽瑪蒂爾德代表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出訪非洲肯亞,演講期間,王后瑪蒂爾德看著台上女兒越來越有女王架勢,難掩激動情緒落淚。
---
有時想想,年僅 18 歲就參與各種外交演講、展現社交手腕,伊莉莎白態度從來都是從容不迫的,這過程想必已經歷經各種難以想像的練習,外加本身個性的堅毅、自律以及負責。
據報導,即將就讀比利時皇家軍事學院的伊莉莎白公主,首先就得參加4週新生訓練,學習射擊、架設野戰帳篷、戰術訓練、駕駛飛機、跳傘,科目種類繁多,主要讓未來女王能提高野外求生的能力。
光看課程安排,可以想見伊莉莎白未來的軍校生活,想必又是一連串苦日子吧?
然而,回望她的女王養成之路,18年走來似乎都是這麼艱苦,樣樣都得學,且樣樣都要學好。
就連外型打理,伊莉莎白同樣不馬虎。
母后瑪蒂爾德是波蘭名門出生,擁有不凡的時尚品味,在媽媽潛移默化的調教下,伊莉莎白每次的出鏡打扮,身上都不會超過三種顏色,連私服都好看,是一個行走的衣架子。
---
這個世界本來就不公平,有些人天生就贏在起跑線,擁有更多資源去學習。
但是如果個性不積極、不負責任,整天只知道坐吃山空跟靠關係,縱使最終結果不見得會差到哪去,但我難免會為這種人感到可惜,可惜他打爛一手好牌,沒有藉此趁機發揮自身全部的潛力。
縱然伊莉莎白訪談不多,但從媒體對她成長經歷的敘述,顯而易見,她並沒有浪費父母給予的菁英教育。
雖然我們不見得清楚伊莉莎白的真實想法,但她的確每件事情都做得很好、懂得自發性學習,已經完整開發了她的學習潛質。
帶著比利時人民的盼望,我願意相信:伊莉莎白會成為一個有擔當的女王。
原文刊載至:
https://www.adaymag.com/2020/10/23/who-is-princess-elisabeth-duchess-of-brabant.html
希望新生法語 在 福智文化- 《希望新生》141則更新. 持戒是最深的回饋... 的推薦與評價
出處〡《希望.新生》四季法語... ... 法語如何陪伴你的生活日常修行,請留言跟小編分享喔! 《希望.新生》 ▻ https://goo.gl/JDF3dK. ... <看更多>
希望新生法語 在 希望新生法語---憶念師恩篇- 福智文化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