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有洞天的巴黎Apple Store
這幾天沒有更新照片,因為法國米和我去了一趟維也納,他受邀參加奧地利的數學與物理研究中心,我則是趁機去了期待很久的維也納之行。其實研討會本來是去年夏天舉辦的,因為疫情延到今年夏天
我在維也納拍了很多照片和影片想跟你們一起分享,因為維也納真的太美,同樣作為帝國的首都,我偷偷地覺得巴黎輸了(笑)
就在我一邊上網學怎麼剪輯影片,一邊使用軟體的同時,陪伴我多年的iMac 先是慢慢發出風扇喘氣聲,後來尖叫起來告訴我,它已經沒辦法處理這麼大量的運算速度了(🖥:我盡力了😌😌😌)
我只好趕忙跑去巴黎歌劇院旁的Apple Store ,蘋果公司其實在世界各大都市的旗艦店都是有特別選址和建築物本體的,我一直覺得巴黎歌劇院這間除了地點在巴黎歌劇院之外,外表中規中矩的奧斯曼建築物沒什麼太大的看點😌,室內空間也不大,比起香榭麗舍大街的Apple Store,歌劇院的總店,有點,嗯,保守(無趣)。大概就是想待在加尼葉歌劇院旁(笑)
後來才發現是我太天真了,賈柏斯從來都不知道「將就」兩個字怎麼寫!真正的看點在地下室啊❤️
Apple Store建築物前身其實是一家銀行,旁邊兩旁沿著華麗鑄鐵樓梯扶手往下,先是馬賽克拼貼的地磚,牆面是巴黎地鐵特有的白瓷磚,再用藍色磁磚拼出像地鐵站名「Opera」字樣,最最最特別的是它保留了當時銀行地下室的保險庫柵門,上面用金字寫下「金庫」(是怕小偷迷路嗎?)
完全是19世紀後半銀行的氣派和新藝術時期建築特色,你們下次去巴黎歌劇院或是老佛爺百貨公司時,一定要去沾沾財氣😆😆,非常特別的Apple Store❤️
最後我想我需要你們的幫忙😅,搞得懂量子力學的法國米,卻永遠無法搞懂電腦的ram、ssd🤦♀️,薛丁格的貓確定無法存活!(😤)
想請問你們有熟悉蘋果電腦的朋友嗎?
1. 我的老iMac 是2012年 27寸的型號,它可以作為最近期的m1筆記型電腦的外接螢幕嗎?
因為Apple Store 店裡的天才小哥跟我說iMac 完全不行當外接螢幕,但是明明官網是寫可以的,不過需要是2019年前的電腦,我在網路上搜尋看到有的人說可以接2020年m1的筆電,有的說不行,你們有人成功嗎?
如果不行
2. 今年出版的iMac 24,用Final cut pro 剪片順嗎?會卡卡的嗎?天才小哥跟我說:這台剪輯影片不行,因為它是定位在文書機,讓我等等下半年的發表會,會有高性能的機型,可是我又看到新聞今年不會出新的桌機了,就想請問你們的建議,或是使用經驗
我打算用來剪1080p的影片就可以,當然可以有更高解析度會更好,先謝謝你們❤️
我之前有寫過香榭麗舍大街的Apple Store 也很有看頭,要記得繞進去看一下喔!https://reurl.cc/qgMXAq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549的網紅Sunny Pang 英倫光影,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Bonne Année ! Happy New Year ! 新年快樂 ! ?? 終於完結美好的 2017, 新的一頁打開,2017的最後時刻我們在巴黎??️的香榭麗舍大道,臉向著凱旋門跟萬人等待,今年凱旋門再次用了投影方式和藝術圖案/動畫來呈現我們踏入2018第一分鐘的時間?,倒數前的20分鐘開...
巴黎地鐵站新藝術 在 林穎孟 台北市議員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市長專案報告捷運施工計畫,我針對南環線質詢市長。
我以巴黎地鐵為例,從站體鋼架、牆壁藝術、入口等等,比方地鐵巴士底站,壁畫是法國大革命的歷史;GARE DELYON1號線,內部是工業風的鋼架設計;協和站擇友人權宣言的文字;羅浮宮站,有相關歷史文物的擺設;PONT NEUF7號線,則有附近錢幣工廠的裝置藝術;而地鐵站外面入口,也有新藝術的表現形式,讓許多人都因此駐足。最後是高雄美麗島站,天頂有圖像把高雄脈絡呈現出來。
我告訴市長,台北市有太多文資被消失,木柵有百年歷史,有神明和嘻哈文化,特別是南環線Y2A站有兩個古碑,因此捷運局施工時務必要將這些文物納入保存和規劃展示。並且將南環線木柵區域作為站體藝術化示範區,將城市與歷史美學都一併納入施工規劃裡面。
市長對此表示同意,允諾將會辦理。
巴黎地鐵站新藝術 在 無影無蹤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最近在讀賈樟柯的早期著作,其中包括早期他為《南方周末》寫的一些電影專文。結果被下面這篇震撼了,內容談到他在2000年與2001年間,對楊德昌《一一》、王家衛《花樣年華》與李安《臥虎藏龍》三部2000年出品之作的感想,其反思現在看來依然擲地有聲。
.
這篇文章刊出於2001年,當時賈樟柯的太太仍是北京電影學院的同學朱炯,不過兩人聚少離多。他在文中也透露了自己陪著趙濤看電影的過程,還爆料她最愛的電影是《獅子王》,兩人的關係似乎也頗值得玩味。
.
附上賈樟柯全文,已進行繁體化,並將內容改為台灣習慣使用的譯名,並搭配英文原名與年份。僅供學術交流分享,如果涉及版權問題,隨時下架。推薦大家網購《賈想1996—2008:賈樟柯電影手記》,內容相當精彩。
.
標題:〈誰在開創華語電影的新世紀〉
.
去年威尼斯電影節結束後,我和《站台》(2000)的女主角趙濤一起輾轉法國,準備去多倫多影展做宣傳。在巴黎逗留時,我從《解放報》上看到了楊德昌新片《一一》(2000)公映的廣告,畫面上是一個小孩兒的背影,他正在拾階而上,攀登紅色的高高樓梯。
.
單從廣告上看,我以為楊導又在重覆以前電影中的毛病。他從前的作品不太敢恭維,即使是最出色的《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1991)也多意氣而少控制。楊導喜歡弄理念,我不喜歡這種氣味。
.
趙濤聽說是華語片便想去看,我陪她坐地鐵一路擁擠去龐畢度藝術中心附近的影院買票。沒想到電影院外排著長隊,細雨中等待入場的觀眾極其安靜。我被這種觀影氣氛感動,頓時覺得電影聖潔,有歐.亨利(O. Henry)小說中流浪漢路過教堂時聽到風琴聲的意境。
.
但我還是暗自在笑。小趙曾經說過,她最喜歡的電影是《獅子王 The Lion King》(1994),便想她肯定無法接受老楊這部長達兩小時四十分鐘的「哲學電影」。想想自己也不是楊迷,便有了中途退場的心理準備。
.
但電影開演後,我一下跌進了楊德昌細心安排的世俗生活中。這是一部關於家庭、關於中年人、關於人類處境的電影。故事從吳念真飾演的中產階級擴展開去,展示了一個「幸福」的華人標準家庭背後的真相。我無法將這部電影的故事一一道出,因為整部影片彌漫著的「幸福」真相讓人緊張而心碎。結尾小孩一句「我才七歲,但我覺得我老了」更讓我黯然神傷。楊德昌的這部傑作平實地寫出了生之壓力,甚至讓我感覺到了疲憊的喘息。我無法將《一一》與他從前的電影相聯繫,因為楊德昌真的超越了自己。他可貴的生命經驗終於沒有被喧賓奪主的理念打斷,在緩慢而痛苦的剝落中,裸露了五十歲的真情。而我自己也在巴黎這個落雨的下午看到了2000年最精彩的電影。
.
影院的燈亮以後,我發現趙濤眼圈微紅。我沒想到像她這樣喜歡卡通片的女孩會看完這麽長的電影,也沒想到滿場的法國觀眾幾乎無一人退場。大家鼓起了掌。面對銀幕,面對剛剛消逝的影像,我們都看到了自己。做舞蹈教師的趙濤問我大陸為什麽看不到這樣的電影,我無法回答。我們的電影不尋找真相,幸福就可以了,幸福沒有真相。
.
轉眼到了9月,《站台》要在釜山影展做亞洲首映,我和攝影師余力為前往參加。《花樣年華》是這次影展的閉幕電影,余力為也是《花樣年華》(2000)的第二攝影,但還沒有看過成片,等待閉幕的時候一睹為快。
.
在酒店碰到王家衛,墨鏡後一臉壞笑,說要去北京一起喝酒。談下去才知道他非常得意,《花樣年華》在大陸已經獲准通過,我知道這是他真心的喜悅,想想自己的電影公映遙遙無期,多少有點惆悵。釜山到處彌漫著「花樣年華」的氣氛,年輕人手裡握著一個紙筒,十有八九是《花樣年華》的海報。我沒有參加閉幕式便回國。據說閉幕那天突然降溫,《花樣年華》露天放映,幾千個觀眾在寒風中享受流行。
.
流行的力量是無窮的,我中午一到北京,下午便買到了《花樣年華》的VCD。當王家衛的敘事中斷,張曼玉和梁朝偉在高速攝影和音樂的雙重作用下舞蹈般行走時,我突然想起了古代章回小說中承接上下篇的詩歌。原來王導演熟諳古代流行,一張一弛都露出國學底子。不能說是旗袍和偷情故事吸引了中年觀眾,但王家衛拍出了一種氣息,這種氣息使中年觀眾也接受流行。
.
再次回到巴黎已經到了10月底,巴黎地鐵站都換上了《臥虎藏龍》(2000)的海報。市政廳的廣場上立著一面電視牆,電視裡周潤發和章子怡在竹林中飛來飛去,看呆了過路的行人。我猜他們正在回憶自己的力學知識,琢磨著中國人怎麽會擺脫地心引力。這是《臥虎藏龍》的電影廣告,精明的法國片商將片名精簡為了「龍和虎」。我從初二開始看港台武打片,這些意境早在胡金銓的《空山靈雨》(1979)和《俠女》(1971)中有所見識,但神秘的東方色彩還是迷住了觀眾。因為美國還沒有上片,便有紐約的朋友來電話,讓我寄去盜版「龍和虎」。
.
幾天後在倫敦見到李安,全球的成功讓他疲憊不堪。大家在一家掛滿安迪.沃荷(Andy Warhol)作品的酒吧聊天,我懷疑空調都會把他吹倒。談到《臥虎藏龍》時他說了一句:不要想觀眾愛看什麽,要想他們沒看過什麽。我把這句話看做李安的生意經,並記在了心中。
.
楊德昌、王家衛、李安的電影正好代表了三種創作方向:楊德昌描繪生命經驗,王家衛制造時尚流行,李安生產大眾消費。而這三種不同的創作方向,顯現了華語電影在不同模式的生產中都蘊藏著巨大的創作能量,呈現了良好的電影生態和結構。今天我們已經無需再描述這三部電影所獲得的成功,在法國,《一一》的觀眾超過了三十萬人次,《花樣年華》超過了六十萬人次,而《臥虎藏龍》更高達一百八十萬人次。了解電影的人都應該知道,這基本上是一個奇蹟。而這個奇蹟使華語電影重新受到人們的關注。日漸低落的華語電影聲譽被他們挽回。我自己也在得益於他們三位開拓的局面,《站台》賣得不錯,也就是說會有觀眾緣。
.
然而我們會發現,這三位導演兩位來自台灣,一位來自香港。電影作為一種文化,廣闊的大陸似乎已經沉沒,而拯救華語電影的英雄卻都來自潮濕的小島。從90年代中期開始,我們的國產電影就失去了創作活力和國際市場信譽。那些國際大導演其實早在幾年前就幾乎沒有了國際發行,靠著媒體炒作裝點門面。而那些以為自己有觀眾的導演也只能操著京腔模仿阿Q。巨大的影像空白呈現在我們面前。我看?我們能看什麽?
.
我們看到楊德昌、王家衛、李安三個導演在開創華語電影的新世紀,而其中大陸導演的缺失似乎並未引起從業人員的不安。他們的這種「從容」,讓我確信一個新的時代必須馬上開始。
.
《南方周末》(2001年2月16日)
巴黎地鐵站新藝術 在 Sunny Pang 英倫光影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Bonne Année ! Happy New Year ! 新年快樂 ! ??
終於完結美好的 2017, 新的一頁打開,2017的最後時刻我們在巴黎??️的香榭麗舍大道,臉向著凱旋門跟萬人等待,今年凱旋門再次用了投影方式和藝術圖案/動畫來呈現我們踏入2018第一分鐘的時間?,倒數前的20分鐘開始播出小動畫,帶動整個氣氛和快速介紹了法國不同的東西,連續幾年在倫敦跨年,今年決定跑到別的城市感受,雖然心還在倫敦,但巴黎的氣氛確是一樣的熱烈和瘋狂,最難忘的也許會是離開的時候,混亂的狀況?會使人畢生難忘,遇見抓手?,爭先恐後的地鐵入口?,極為讓人心慌但又感到神奇 XD 最後用走路大概一小時去到一個比較人少的地鐵站,順利逃出人海返回平靜的世界 XD 充滿氣氛的大都會確是跨年的好地方,不過看來明年我會選擇去沒有人的地方跨年比較適合(昨天講到不如就去北極圈裡對著雪山和極光過年就是最好的了)也很感恩順渡極為忙碌的2017, 新的一年希望所有知音好友都有更美好的景況,和意想不到的收穫 ^_^ Happy New Year ~!!
巴黎地鐵站新藝術 在 法國巴黎【FV旅遊頻道017】龐比度中心攻略3分鐘搞掂現代藝術 的推薦與評價
... à Huîtres- 4:55 布朗利河岸博物館- 5:59 新藝術 風格@ 巴黎地鐵站 - 6:24 聖斯德望堂(又譯:聖艾蒂安教堂)- 7:04 香榭麗舍大道法國之旅壓軸行程... ... <看更多>
巴黎地鐵站新藝術 在 法國O' Bon Paris - 初到巴黎的人看到地鐵的標誌有些是M 的推薦與評價
其實這些標誌統統除了是能代表巴黎地鐵站的出入口指標外,還顯示了巴黎地鐵各個 ... 新藝術(Art Nouveau)」字型「Metro」或「Metropolitan」,隨著時間演化,巴黎地鐵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