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媒體指稱哈薩克斯坦占據中國領土 引發輿論爭議
近日,中國一家擁有3500萬活躍用戶的網絡媒體“今日頭條”發布一段“哈薩克斯坦占領中國領土”的視頻,引發爭議。哈薩克輿論認為,這是中國試圖占據哈薩克斯坦的一個信號。與哈薩克斯坦文化聯系緊密的土耳其也就此予以報道關注。
擁有3500萬活躍用戶的中國網絡媒體“今日頭條”不久前發出一段視頻指,“薩克斯坦國占據中國領土,中國一直沒有收回”。
該段視頻近期被哈國民眾發現後舉國轟動,紛紛譴責中國政府借此向民眾灌輸哈薩克斯坦是中國領土的信息。
這段長度為1分38秒的視頻稱:中國的國土出現大動蕩時期,就是清朝末年。由於清政府的腐敗無能,加上西方國家的野心侵略,中國成了這些國家的盤中之物。為了得到中國的領土,這些國家開始發動戰爭,致使中國簽署不平等條約,將中國的領土拱手讓人。
視頻中說:“其中有一個國家,自始至終沒有對我國發動國戰爭,卻始終占領著我國的大量領土,這個國家就是哈薩克斯坦。為何哈薩克斯坦沒有對我國發動戰爭,還占領著我國大量領土呢?還得從19世紀,俄國占領中國西部領土為沙俄和清政府簽訂的《中俄勘分西北界約記》說起”。
該視頻稱,由於1991年12月隨著蘇聯的解體,原本作為蘇聯加盟共和國而存在的哈薩克斯坦獲得獨立。沙俄侵占中國的44萬平方公裡的領土就這樣成了哈薩克的領土。如今這些領土中國一直沒有收回來,一直處於哈薩克斯坦境內。
哈國一位研究該國歷史的學者20日接受自由亞洲電台記者采訪時表示,上述視頻近期被翻譯成哈薩克文後,引起國民強烈質疑,認為中國是在有意向百姓灌輸哈薩克斯坦是中國領土的信號,有侵占該國領土的企圖:“這個視頻首先是在中國的網站發布的。哈薩克人發現了它,好多哈薩克人看到中國對哈薩克領土擴張的野心。中國當局利用這種視頻放在自己的網站裡面,就是給中國的百姓產生哈薩克巴爾喀什湖以東應該是中國的領土(的印像)”。
另一位要求匿名的哈薩克人稱,中國政府試圖通過這類視頻影響年輕人。近期,哈薩克斯坦有眾多民眾譴責中國政府這種擴張領土的動機。
他說:“這在哈薩克社會引起了很強烈的譴責聲音。因為哈薩克人對領土的敏感度是很強的,他們歷來都是為領土與中國人打過無數次仗。最後的300年被俄羅斯人慢慢的統治,大批的領土被俄羅斯割讓。恰恰這個時候,中國的‘頭條新聞網’公布了這種視頻”。
另外,在本台報道新疆哈薩克族人護照和綠卡被當局所謂的“代為保管”後,觸發旅居哈薩克斯坦的哈薩克人強烈反彈。與哈薩克斯坦文化聯系緊密的土耳其一家電視台6月19日,對此做了頭條報道。一位旅居哈薩克斯坦的居民告訴記者,西方及土耳其媒體的報道令他們大受鼓舞。他們將陸續披露新疆哈薩克族人的各種遭遇。
特約記者:喬龍 責編:石山、何平 網編:郭度
本新聞由自由亞洲電台提供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萬的網紅Dd tai,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克拉瑪依獨山子區向南30餘公里處,有巴音溝風景區,屬烏蘇林場管轄。這裡礦藏豐富,有煤、金、石油、天然氣、玉石等10餘種。旅遊資源得天獨厚。這裡景色絢麗多姿,雪山、草原、牛羊,自然景觀迷人,處處都充滿詩情畫意。實為避暑勝地。巴音布魯克草原:舊稱裕勒都斯草原、珠勒都斯草原、尤魯都斯草原,因為主要位於新疆...
巴爾喀什湖 在 知史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古人與地理大發現|遊必有方|18 >
「不過電視劇常常轉個鏡頭就到目的地了,所以也就沒放太多心思在包袱上吧。」小熊聳了聳肩。
「這也是不合理的地方!」阿佳不自覺提高了聲音:「中國幅員遼闊,人少地廣,怎麼可能半天就到啊。若是住得偏僻點,還得攀山涉水呢!」
「是呀,看一些古籍就知道,中國地勢複雜,各種地貌都有,有時候還要爬過雪山穿越沙漠。」
------------------------------------------------------------------------------
上路,便會有發現。無論是有意還是無意。令人驚異的是,在古人旅行路上的眾多發現中,還有地理、地貌、地域,使原本寂寞無聞的世界,煥發異彩。在此我們擷取幾位,僅作代表。
旅行地:新疆交河故城
旅行家:張騫·漢
「車師前國,王治交河城,河水分流繞城下,故號交河。」《漢書·西域傳》中這句對於交河故城的最早記錄,來自於張騫出使西域的所見所聞。這次起始於公元前138年的旅行,意在說服大月氏合力夾擊匈奴,卻最終因為大月氏無意與匈奴為敵,以失敗告終。不過,張騫一路的意外收獲——對西域各國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的發現,卻讓漢武帝如獲至寶。張騫不僅親自訪問了位處新疆的諸多邦國和中亞的大宛(今費爾幹納盆地)、康居(今巴爾喀什湖和鹹海之間)、大夏(今阿富汗巴爾赫附近)等,而且從這些地方又初步了解到西亞以至安息(今伊朗的呼羅珊地區)、印度諸國的位置、特產、人口、城市、兵力等。對這些沙漠中繁盛城邦和綠洲資源的認知與利用,在漢王朝隨後的西擴戰役中護佑著漢家大軍,使他們「知水草處,軍得以不乏」並最終取得勝利,將西域納入版圖。
旅行地:廣西石林
旅行家:範成大·宋
公元1172年,當在朝為官的「宋代四大中興詩人」之一——範成大得知自己即將被調往廣西赴任靜江府知府時,頓感絕望。儘管嶺南地區,早在秦朝時就已經被納入中國版圖,但一直到宋代,都是人人聞風色變的「蠻荒之地」。嶺南最神秘恐怖的威脅莫過於「瘴氣」,傳言遇之斃命。原本抱著必死決心的範成大一到桂林,卻欣喜地發現,這裏並不似傳聞中的蠻荒之地,反而山清水秀,而且即使自己多次出入叢林,也並未因瘴氣致命。後來,在《桂海虞衡誌》中,範成大大膽公佈了自己的旅行心得:「瘴者,山嵐水毒與草莽氣,鬱勃蒸熏之所為也」,說瘴氣不過是濕熱之氣鬱積的產物。範成大在嶺南之行中,對於瘴氣的意外認識,較早科學地總結出了瘴氣的成因,也否定了「瘴氣致病」的說法,消除了世人對深入嶺南地區的一大顧慮。六個多世紀以後,英國醫生巴德,與科學家巴斯德通過現代醫學的研究,進一步證明,所謂的「瘴氣」並不能傳染疾病。以前那些被認為死於瘴氣的病人,其實大多是由微生物感染引起的傷寒病致死的。
旅行地:海南三亞
旅行家:蘇東坡·宋
元代以前,如果說人們認識中的嶺南地區是不可想象的極南之地,那麼海南則根本已經脫離了「寰宇」的範圍。對於未知的恐懼與想象,一度使得人跡罕至的海南成為了「貶謫聖地」。公元1097年,62歲的大文豪蘇東坡被貶至海南儋州時,甚至寫了一份遺書,交待親友「首當作棺、次當作墓、死則葬海外」。而實際上,海南島對蘇東坡來說又是一個新的天地。在這片「無冬夏」「多鹿豬」的奇異土地上,他興致勃勃地觀摩海南土著夜半圍獵的人文景觀;遍嘗各種聞所未聞的熱帶水果,更盛贊海南特產椰子汁為生平沒有嘗過的「美酒」。蘇東坡在海南的種種奇遇見聞,都化作了他的一首首詩文——《和陶戴主簿》 、《記海南風土》 、《椰子冠》……隨著這些詩文遊記被不斷傳頌,海南的風土人情逐漸被內陸的百姓所知曉。此後,伴隨著大量文人墨客與被貶黜官員的陸續到來,中原文明之風也吹向了這片孤懸海外的國土,繼而使它真正融入了華夏文化圈。
旅行地:青海黃河源
旅行家:都實·元
元代以前,人們對於黃河源頭的探尋要麼局限於天馬行空的神思遙想,要麼僅僅是戎馬倥傯的解鞍稍駐,或因缺乏實踐,或因行色匆匆,曆經千年仍難有定論。直到一位叫做都實的女真人,踏上了他的旅程。這次受命於元世祖忽必烈的探源之旅,沒有參考前朝任何一種既有的猜測,而是采取了一個最為辛苦也最為穩妥的「笨方法」,即沿著黃河一路向西走,逢山開路,遇水搭橋。經過四個月的艱辛跋涉,都實來到了吐蕃朵甘思西部(西藏自治區昌都地區)。繼而越過阿剌腦兒(紮陵湖和鄂陵湖)再往西,群流奔湧的大河突然變得平靜起來,寬闊的河面漸漸分成幾十股涓涓小溪,而小溪的源頭則直指前方一片開闊地。這個被當地人稱作「火敦腦兒」,也就是星宿海的地方,被都實認定為黃河源頭。現代研究表明,黃河的真正源頭位於星宿海西南的卡日曲。不過,都實旅行考察的結果已經相當接近真相了,大大推進了時人對黃河源的認知。
---------------------------------------------------
更多精彩故事|
「知史」網站: www.mychistory.com
關注微信公眾號: mychistory
追蹤 Instagram: mychistory_ig
巴爾喀什湖 在 龍應台 - Lung Yingtai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今晚8:22分
它常常經過,但通常都在我們的睡夢時。
今晚8:22,西北西出,西南離;劃過天幕一分鐘。
如果能找到一個黑暗的空曠,早點去靜靜等候,躺下來先把天空的顏色、氣息、它靜默的深邃,看夠看飽。
5月31日,太空站拍下了一個瞬間,從400公里的上空看見陽光射進巴爾喀什湖的那個瞬間。
伊犁河、卡拉塔爾河、阿克蘇河的水都流入這個面積18,428平方公里的湖,剛好半個台灣島。巴爾喀什湖源自韃靼語、哈薩克語,意思是「沼澤地中的草叢」。李白活著的時候這湖叫做夷播海。
從四百公里之外看地球上的生死喧鬧,自然是不一樣的。
巴爾喀什湖 在 Dd tai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克拉瑪依獨山子區向南30餘公里處,有巴音溝風景區,屬烏蘇林場管轄。這裡礦藏豐富,有煤、金、石油、天然氣、玉石等10餘種。旅遊資源得天獨厚。這裡景色絢麗多姿,雪山、草原、牛羊,自然景觀迷人,處處都充滿詩情畫意。實為避暑勝地。巴音布魯克草原:舊稱裕勒都斯草原、珠勒都斯草原、尤魯都斯草原,因為主要位於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和靜縣西北的巴音布魯克區境內,亦稱巴音布魯克草原,在裕勒都斯河流域。它是天山山脈中段的高山間盆地,四周為雪山環抱,海拔約2500米,面積23835平方公里,是中國第二大草原,僅次於內蒙古額爾多斯草原。巴音布魯克 蒙古語意為豐泉——“豐富的泉水”,草原地勢平坦,水草豐盛,是典型的禾草草甸草原,也是新疆最重要的畜牧業基地之一。那裡不但有雪山環抱下的世外桃源,有“九曲十八彎”的開都河,更有優雅迷人的天鵝湖。伊犁將軍,全稱總統伊犁等處將軍,是清代乾隆年間平定準噶爾和大小和卓之亂後設立的新疆地區最高軍政長官。駐伊犁惠遠城(今霍城縣惠遠鎮)。伊黎河(哈薩克語:Іле)是中國水量最大的內陸河,也是新疆水量最豐富的河流。伊黎河主源特克斯河發源於汗騰格裡峰北側,由西向東流,在東經82°左右折向北流,穿過喀德明山脈,和鞏乃斯河匯合,又折向西流,在伊寧和喀什河匯合,穿越國境,進入哈薩克斯坦,最終進入巴爾喀什湖。霍爾果斯口岸是位於中國新疆伊犁哈薩克自治州霍爾果斯市一個陸路口岸,與哈薩克斯坦隔霍爾果斯河相望。精伊霍鐵路、連霍高速公路、312國道和中國-中亞天然氣管道在這裡結束。1983年11月16日,口岸恢復開放。1992年8月,中哈兩國政府同意該口岸向第三國開放。2002年口岸出入境人員14.68萬人次,出入境運輸工具2.9萬輛次,進出口貨物34萬噸。賽裡木湖,古稱「淨海」,位於中國新疆博爾塔拉州博樂市境內的北天山山脈中,緊鄰伊犁州霍城縣,是一個風光秀美的高山湖泊。湖面海拔2071.9米,東西長30公里,南北寬25公里,面積453平方公里平均水深46.4米,最深處達106米,蓄水量210億立方米。「賽裡木」為哈薩克語音譯,意為「祝願(絲綢之路行人平安)」,也有蒙古語「山脊樑上的湖」音譯之說。又名三台海子,因湖東岸的三台(即清代設立的鄂勒著依圖博木軍)而得名。賽裡木湖位於雪峰環抱之中,湖水湛藍,綠草如茵。雖然地處高山,但卻位於古今交通要道上,古代的絲綢之路北道、如今的烏魯木齊-伊犁公路、奎屯-賽裡木湖高等級公路就從湖邊經過,因此賽裡木湖很早就以其優美的風光而聞名於世。宋代丘處機即有「天池海在山頭上,百里鏡空含萬象」之詩。元代耶律楚材、清代林則徐等諸多途徑此地的文人墨客都曾留下題詠。湖區還有有岩畫、烏孫國古墓群、寺廟遺址、鄂博、碑刻、古代驛站遺址等歷史遺存。如今的賽裡木湖被譽為「天山的明珠」,已成為一個著名的旅遊景點,2004年被列入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Nqn-w9LzutU/hqdefault.jpg?sqp=-oaymwEZCNACELwBSFXyq4qpAwsIARUAAIhCGAFwAQ==&rs=AOn4CLB8NLDGzhxojSKHyx688GOM9rhK5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