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香港朋友都說:「香港精神就是獅子山精神」、「沒登過獅子山便不算來過香港」,居住香港即將邁入7年的貓兒,工作與生活早已深耕在地,但總覺得必須登上獅子山,才算跟本港文化完整融合。於是貓兒在施打完二劑疫苗(並休養一周後),帶著期待的心情與滿滿的活力,決定實現這個目標。在當地友人帶領下,我們從九龍黃大仙區的沙田坳道出發,先是步行好一段上坡柏油路,抵達獅子亭(在這裡可補充水糧),然後就進入「獅子山郊野公園」入口,展開攀登獅子山行程。
話說從獅子亭一路上山,主要以台階為主,對於攀登過泰山十八盤、華山五峰和峨嵋山金頂的貓兒來說,爬台階只是a piece of cake,不過炎熱的夏季午間高溫,才是艱辛的挑戰,只走了沒一會兒的路,貓兒就已經汗流浹背,所幸越往上攀登、視野越開闊,也越能觀賞到香港各區高樓矗立的獨特景緻(就連貓兒的住處都看得一清二楚);此時沿途開始有一些涼風,讓貓兒可以繼續打起精神,朝著獅子山頂前進。蜿蜒而上的山徑兩旁,滿是纖枝綠葉的矮樹叢,在陽光穿透的光影交織下,樹影搖曳婆娑,給人一種彷彿走著走著,就會穿越到異次元空間的迷幻感受。
#獅子山
經過了兩個多小時努力,我們終於來到獅子山頂(獅子山北側坡度較為平緩,但南面卻是陡峭非凡),遼闊的視野,讓貓兒瞬間忘卻了日曬與炎熱天氣導致的疲憊,深刻領略腳踏山頂的感覺;貓兒此時也與獅頭拍了幾張合影(一旁友人則多次提醒:獅子山頂周圍就是懸崖,拍照務必安全第一),心高膽大的貓兒,即使想拍美照,卻敬畏於大自然的天險,還是乖乖地坐在穩固的大石塊上,吸收天地靈氣與陽光的力量,同時也進行一場天然的岩盤浴,靠近香港天空的箇中滋味,確實妙不可言。
感受好獅子山頂的巍峨險峻,同時瞭望港島、俯瞰九龍暨新界景觀,貓兒與友人便準備步行下山,原本還想一路走到九龍水塘,無奈攜帶的飲水不足,只能選擇看一下望夫石,就由大圍的紅梅谷出山,結束了數小時的獅子山之旅。在貓兒挑戰過的群山之中,獅子山雖說不是最險,卻意義非凡,讓貓兒從高角度認識香港,也感受到這塊土地帶給貓兒這七年來的變化;世事無常,人生總有酸甜苦辣,然而這些經歷都像養份一樣,敦促著貓兒:無論未來如何,都要以開朗積極的心態,昂首闊步繼續向前邁進。
同時也有5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萬的網紅Tommy Chen's Ultra Adventure Official Channel,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百岳單攻訓練計畫 -【秀姑巒山】 海拔高度:3825m 總公里數:≒59km 百岳排名:6 備註資料:五嶽之一 所屬園區:玉山國家公園 所屬山系:山央山脈最高峰 百岳別名:馬霍拉斯山 2007年,正準備橘子集團 - 磁北極600km冒險計畫, 行前訓練,是我第一次重裝南二段的縱走, 從東埔登山口...
崖 柏 側 柏 在 遠見雜誌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遠見時光機】#蘇花公路 的險峻與浪漫
👉時光機FB:https://bit.ly/3jAEGOr
🥳IG追起來:https://bit.ly/3lf85ii
蘇花公路在 #雪山隧道 出現以前,一直是 #宜蘭 往 #花蓮 重要的交通道路之一,依山傍海的美景和險峻的地勢,令許多經過此地的遊客都念念不忘,沿途開車還能欣賞湛藍美麗的大海,彷彿能令人忘卻所有煩憂。
蘇花公路 #1932年 5月通車,直至 #1990年 10月才改為雙向通車,因此早年行經蘇花公路時,因為沒有柏油和隨時有落石的危機,那陡峭的地形可是非常恐怖的事。
蘇花公路北起 #宜蘭縣蘇澳鎮 白米橋,南迄 #花蓮縣花蓮市 中山中正路口花蓮中山路郵局前,在蘇花改出現之前,全長118公里。
全路段大致依海岸線修築,或蜿蜒進入平坦河口三角洲腹地。沿路可看 #太平洋 海景與峭壁山色,為世界著名的 #景觀公路。
早年單線通車時期,南下北上車輛均需在各管制站依管制規定放行,從北往南設有 #蘇澳、#東澳、#南澳、#谷風、#和平 和 #崇德 共六處管制站。此時車隊多為日間通行,頭車必為公路局 #金馬號 客車,行經斷崖路段,車中旅客往往無法看見狹窄道路的邊緣,僅見低處海色藍白,駕駛車行左旋右迴,讓人驚恐不已。
路已如此陡峭,更遑論當年 #開鑿 的狀況有多麼艱辛。早年的道路開鑿是日治時期由工人一鑿一斧修築而成,再於山壁鑿出的小洞中埋入炸藥,由引線引爆而成。
由於石塊的密度和炸藥的程度難以拿捏,崩塌的事故導致意外時有所聞。像是路段中著名的 #殉職碑,位在大清水服務站北側清水橋畔,原碑立於1922年11月,就是紀念 #日治時期 不幸殉職的51位築路工人。
也許,未來還有機會行經此路段時,可別忘了感念當年 #築路的先人,也正是因為他們,我們才有如此方便的交通。
圖片提供/國家文化資料庫
關於【遠見時光機】
《遠見》全新企劃,以劃時代的歷史照片,勾勒當年你我已漸漸淡忘的時光——那些年的報導、那些歲月的回憶,相信能在時間的洪流中,抓住一絲絲美好的感動。
崖 柏 側 柏 在 新‧二七部隊 軍事雜談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泰國和柬埔寨為了一千年歷史的神廟「柏威夏寺」(Preah Vihear Temple),在2008到2011年爆發邊境衝突,由於這座神廟位在懸崖邊,且位於泰柬邊境一帶,具戰略價值,導致兩國對於神廟主權問題槓上國際法庭,甚至多次爆發衝突
柏威夏寺是11世紀高棉帝國時期,由蘇耶跋摩一世創建,供奉婆羅門教神祇,後由佛教徒使用,但在19世紀末開始法國佔領高棉後學者探索和畫製地圖時,發現這座被遺忘的神廟,開始與暹羅王國長期以來的紛爭
1904年法屬印度支那政府與暹羅王國劃定界線,將柏威夏寺劃入法國一側,但1954年柬埔寨獨立,法國離開後,泰國強行佔領神廟,引起柬埔寨的抗議,兩國長期在法庭上爭論後,1962年判決神廟需歸還給柬埔寨,但1970年代柬埔寨爆發內戰,紅色高棉控制全國,但是神廟依然在柬埔寨的皇家武裝力量控制,赤柬部隊曾多次企圖佔領都未成功過,直到越南進攻紅色高棉後才被佔領
2008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審核為世界文化遺產,但泰柬兩國多次在該區域爆發武裝衝突,雙方互嗆對方開火,經國際法庭多次審理,2013年宣佈,神廟的附近土地屬於柬埔寨,任何仍在該地區的泰國部隊都應離開
崖 柏 側 柏 在 Tommy Chen's Ultra Adventure Official Channel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百岳單攻訓練計畫 -【秀姑巒山】
海拔高度:3825m
總公里數:≒59km
百岳排名:6
備註資料:五嶽之一
所屬園區:玉山國家公園
所屬山系:山央山脈最高峰
百岳別名:馬霍拉斯山
2007年,正準備橘子集團 - 磁北極600km冒險計畫,
行前訓練,是我第一次重裝南二段的縱走,
從東埔登山口進入,進入八通關古道後,
看見許多歷史遺址、駐在所、駁坎、酒瓶、獵人的子彈,
沿路聽著嚮導大哥講解清代、日治歷史後,
我彷彿像是回到歷史一樣,在古道中想像著過往的生活,
仔細地記下每一刻,用心去感受山中的風景,
對我來說所有一切都是全新的體驗和學習,
踏上歷史的印記,興奮著想知道更多台灣故事
路徑越來越小,左側是山壁、右側是斷崖,
也稍為緊張著,這樣的路線大家是如何行走的,
沿路有許多崩塌的山徑、落石,路段地基相當不穩,
嚮導、協作大哥們,冷靜的判斷,高繞、下切,
把路基踩穩,確認路線安全後,便告知快速通過,
我上了一課,不是有體力就衝,在山中要判斷考量許多因素,
有時,可以前進,
有時,需要等待,
有時,必須撤退,
一切都是已安全下山為第一優先考量,
繼續通過許多坍塌、倒木、坍方、落差、攀爬路段,
我在後方隨著大哥們前進,像是海綿般不斷吸收各種觀念與技術,
直到我爬到了八通關山,第一次站在3335m,看著壯麗的山景,
也是我第一座百岳,越來越喜愛在爬山中,自由的感受
「秀姑巒山更有獨特的美喔!」嚮導說著,
「秀姑巒」,一個詩情畫意又非常女性化的名字。
相傳鄭成功的妹妹喜歡攀高越嶺,有天爬到秀姑坪一帶,
遇到寒流,因衣物和糧食帶不夠,隨行名叫「林秀鸞」的一位婢女,
將自己的衣服解下,給了鄭成功的妹妹禦寒,自己卻凍死了。
後人為紀念她的義行,稱她「秀姑娘娘」,
遇難地點是個風口地形,稱「秀姑坪」,
附近的高山則稱「秀姑巒山」。
如山名一般,山容秀麗婉約,像是一位小家碧玉的淑女,
不像南湖大山和玉山般的帝王之勢。
世居附近山區的布農族原住民,
稱秀姑巒為「馬霍拉斯」,意為「白髮」,
形容冬季時分的積雪山頂有如白髮老人,
秀姑巒,對我來說,就像神秘般的存在
好幾次在八通關訓練後,對路線狀況較為熟悉,
知道秀姑巒距離是最遠的,將出發時間提早一些,
抵達許多崩塌地形時剛好日出,視野較佳較為安全,
戴上頭燈,照亮了夜晚,
我帶頭,與筱瑜姐開始進入山中,
快步的前行,更要小心腳邊的踩點,
推判著公里數與身體的感受,
一切都照進度中進行,感覺相當不錯,
兩人有默契地前進,不時確認彼此的狀態,
我滿心期待著,日出時,看見黃金的八通關大草原與群山圍繞,
「啊!」筱瑜姐叫了一聲,我以為她踩空,
趕緊回頭看,原來是登山杖斷了,剩下一支可用,
但不影響,我們繼續前行,路段變的相當窄,
八通關古道,已經沒像以前一樣那麼好走,
多次颱風侵襲,已有數處崩塌、沿線吊橋部分損壞都須小心,
常常有落石坍塌,舊有步道受損,需高繞或下切
來往訓練幾次,沒有一次路徑是一樣的,
「喀啦!、喀啦!」我聽到左邊有聲音,
聲音越來越大,崩塌處有落石,
我們趕緊抱頭緊貼左邊山壁,準備要後退時,「啪!」
一個小落石打到我的左胸口,還好有水袋擋住,
「撤!」、「快撤!」
我們趕緊後退遠離崩塌地區,
等待了一陣子,落石聲音斷斷續續,時大時小,
也剛好天亮了,開始觀察任何可能的路線,
高繞、低繞、踩路基前進?
嘗試用各種方式想安全通過,
停留了將近2個小時,依然無法通過,
正準備再嘗試一次時,落石的面積滑動更大了,
強烈的第六感告訴我,應該要停止前進,
手杖斷、落石打到胸口,也許是一個跡象,
加上我們是單攻裝備,不能冒任何的風險,
估算停損點時間、氣候變化後,不該再貿然前進,
評估多方考量後,為了安全,做出撤退的決定,
下山後問在地的人,才知道前天崩塌的很嚴重,
有一隊登山隊卡在山上回不來,到隔天清晨才下山,
還好有做出撤退的決定,如果回程崩塌嚴重無法通行,
可能也會比較棘手一點,也再次學到許多經驗
「山永遠都在,別因為渴望,把自己一步步推入危險之中,
做好所有準備,平安下山,才是最重要的,而不是山頂。」
️秀姑巒山 - 高級登山路線
⛰五嶽距離最遠的一座山
⛰需具有3000公尺以上、3天以上長程縱走經驗
⛰難度較高,體力、基本技能、應變能力有一定要求
⛰滿佈圓柏、箭竹、白木林及高山杜鵑,景色獨特。
⛰以上參考網路資料、歷史文獻
#登山技巧
#百岳
#秀姑巒山
#秀姑巒山單攻
#單攻
#百岳單攻訓練計畫
#紐崔萊
#山也行GOMT
---------------------------------------------------------------------------------------------------------------------
喜歡我的頻道『請記得"訂閱"彥博的頻道,並開啟小鈴噹的"所有通知"功能』唷!
這樣就能每週準時收看我的教學影片唷!
▶記得訂閱我的youtube並開啟小鈴鐺的"所有通知"功能!
https://www.youtube.com/tommychenpo?sub_confirmation=1
▶追蹤我的IG
https://instagram.com/tommychen1986
▶追蹤我的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tommychen0610
#登山技巧
#Runfordream夢想工作室

崖 柏 側 柏 在 ゆーすけのダンス講座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こんにちは。千葉県柏市・茨城県牛久市でダンススクールを運営しているインストラクターです。今回は「オンラインレッスン VS ユーチューブ収益化」どちらが仕事になるかをダンスビジネスを専門にしている者の視点からお伝えします。コメ欄にも大事なことを書きました。
ダンススタジオを運営されている事業者さんや、そこでクラスを担当しているインストラクターさんなど同業者をはじめ、現在はダンスを習っていて、将来的にダンサーやダンス講師になることを目標にしている人も、次の時代をどう生きるかを考えるきっかけに繋げてください。
こちらでも回答を伝えておきますが、ダンスのオンラインレッスンは現場が使えない時期を乗り切るための一時しのぎと捉えた方が無難でしょう。多くのダンススクール関係者は、生徒がオンラインレッスンを受け入れていると考えがちですが、生徒が情で付き合ってくれてサービスを買ってくれている場合もあるでしょう。
現場で得ていた金額と同じ費用をオンラインで獲得できるとすれば、現場で習う必要はナシという水準まで価値を高められた場合ですが、現状のツール的にも、そしてダンスという習い事的にも、自宅での練習環境がダンススタジオと同等になるかにはかなり多くの難点をクリアしていく必要があります。おそらくそんなこんな研究を重ねている間に社会が回復し現場が使えるようになっていくでしょう。
ユーチューブ動画は無料で広く一般公開されています。ユーチューブにもライブ配信や有料販売などの機能がありますが、一般的にはコンテンツをデータ投稿し一般公開し、広告収入で収益を得る仕組みになります。
僕の結論はユーチューブ収益化が多くの理にかなっているという答えです。特に連動ブログを書き、ブログも収益化するセットアップが一押しで、僕はこのやり方で毎月60~80万の収入をネット上から得ています。なおこの収入もコロナによる経済打撃で大なり小なり下がると予想します。
僕のダンススクールは一旦廃業にする告知をさせていただいていますが、現場をポンと辞められるのも地域活動とネット活動の両立にあります。今は社会の流れを見て、またスクールを起業する計画です。しばし無職生活を送る羽目にはなってしまいますが。。。
ほとんどのダンススクールがオンラインレッスンに移行、またはその準備を着々と進めています。あとコロナによる経済打撃でこれからどういう社会に変わるかも予想ができていないように見受けられます。このままだと全国的に多くのダンス教室が一旦は廃業を余儀なくされてしまうかもしれません。
大切な事は、新型コロナウイルスへの対応で世界的に大きな変化が起こること受け入れ、「順応」していくこと。これはダンスビジネスだけでなく、ほとんどの業種に共通していえることですし、ダンスを習っている側の人たちも、このままオンラインでのレッスンを続けるか、現場での営業活動を再開させているスクールに身を移すか、はたまた自粛を続けるか、自分なりに1つの答えを出すタイミングがやってきます。
もちろん、オンラインレッスン VS ユーチューブ収益化の判断は視聴者次第です。僕の回答が全員に当てはまるかといえば、人にもよるでしょう。ユーチューブへの動画投稿だって、観てもらえなければ収益化システムをONできるボーダーに届かないこともあります。ダンス事業関係者でコロナ社会への対策・行動が分かれ始めました。どの道を選んだ者が最後に1番ステップアップできているか、今後の行方を見守っていきましょう!動画の視聴ありがとうございましたー!
過去の関連動画
多くのダンススクールがオンラインレッスンで失敗する理由を解説 崖っぷちで最後に残された選択は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F3ZXo...
オンラインレッスンで失敗したダンス教室から生活をかけた営業再開が起こる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WQsmE...
ダンススクールが生きるか死ぬかの緊急事態 世間が感染防止に努める中、営業に踏み切るとどうなるか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tqSQH...
新型コロナウイルス × どうなるダンススクール(再生リスト一覧)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

崖 柏 側 柏 在 Dd tai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頤和園是清朝的皇家行宮和大型皇家園林,位於中國北京市海淀區西北,占地290公頃(合4400畝)。頤和園修建於清朝乾隆年間(原名清漪園)、重建於光緒年間,曾屬於清朝北京西郊三山五園之一。頤和園素以人工建築與自然山水巧妙結合的造園手法著稱於世,是中國園林藝術頂峰時期的代表。1998年,頤和園被評為世界文化遺產。頤和園以萬壽山和昆明湖為主,昆明湖占頤和園總面積的四分之三。除了湖山,還有殿堂景區、耕織圖景區。重要建築集中在萬壽山南北中軸線上。萬壽山分為前山、後山兩部分,前山自東向西有養雲軒、無盡意軒、介壽堂、排雲殿、清華軒、寶雲閣、共一樓、聽鸝館、畫中游等知名景觀。後山南北中軸線為規模宏大的漢藏風格寺廟殿宇,包括四大部洲、須彌靈境、香岩宗印之閣等等,周圍點綴以數座小型山間園林,有蘇州街、寅輝城關、花承閣、賅春園、繪芳堂等建築。昆明湖中有三座島嶼,分別名為南湖島、藻鑒堂島、治鏡閣島。昆明湖由一條西堤將大湖一分為二,光緒時建立圍牆,修築起了東堤。
頤和園的主要區域可包括六個部分,分別是殿堂景區(是帝後料理朝政和住宿所在)、萬壽山景區、昆明湖景區、耕織圖景區(獨特的農牧色彩)、長廊景區和中軸景區(起於前山雲輝玉宇牌樓,止於後山慈福慧因牌樓)。作為一座知名園林博物館,擁有豐富制式的園林建築和景觀營造手法,涵蓋了中國傳統名著中的亭台樓閣,軒榭台堂。
東宮門:為頤和園的正門。門前有兩隻銅獅,是清漪園遺物。宮門前的雲龍石階是圓明園安佑宮遺物。門額上「頤和園」三字為光緒帝御筆親賜。宮門前有大廣場,南北兩側為朝房,前有大影壁。
仁壽殿:在頤和園東宮門內,是慈禧太后、光緒帝夏天住在頤和園中臨朝聽政,接受恭賀,以及接見王公大臣和外國使節的地方,這裡也曾經是光緒皇帝頒詔實行變法維新的地方。始建於乾隆十五年(1750年)命名為勤政殿,意為不忘勤理政務。咸豐十年(1860年)遭到英法聯軍焚毀,光緒十二年(1886年)慈禧太后重建時,改為現名,意為施仁政者長壽之意,是頤和園聽政區的主要建築。殿為東向,面闊九間,單檐卷棚歇山頂,兩側有南北配殿,前有銅麒麟、壽星石,以及銅龍銅鳳的雕像,排列在仁壽殿外。是皇帝,皇后在舉行朝會大典時會點燃檀香。在中國古代龍就是皇帝的象徵,鳳就是皇后的象徵。按照慣例是龍在上,鳳在下,但是自慈禧太后掌權之後,就將龍,鳳的位置給顛倒變成鳳在上,龍在下,藉此來顯示出慈禧太后的權威。殿外懸掛著「大圓寶鏡」的匾額,意為當政者的智慧如同大圓寶鏡一樣,能夠洞察一切。殿內則是高懸著「壽協仁符」的金字匾額,意為仁與壽君子兼而有之。正殿內設置慈禧太后,光緒帝召見王公大臣時的寶座,寶座是用上等的紫檀木雕刻而成,椅背上刻有九條金龍,寶座的旁邊設有掌扇,鼎爐,鶴燈。東為仁壽門。殿北有水井「延年井」,殿後為巨大的獅子林假山,仿蘇州獅子林,堆山所用的劍石、石筍為圓明園正大光明殿後假山遺物。
玉瀾堂:在仁壽殿西,始建於乾隆十五年(1750年),咸豐十年(1860年),光緒十八年(1892年)重建,成為皇帝在頤和園中處理政務和居住的地方。正殿即玉瀾堂,堂名是取自晉代詩人陸機的詩句「玉泉甬微瀾」當中的「玉」和「瀾」二字合併而成。內設有御案寶座。原為一四通八達的穿牆殿,光緒皇帝曾經被慈禧太后囚禁於此,因此殿北的後門用磚牆砌死。前院東配殿名霞芬室,西配殿為藕香榭,兩殿的門內亦可見圈禁光緒帝的圍牆,是一處重要的歷史遺蹟。正殿地磚上原有坑窪洞痕,為光緒帝被囚禁時用手杖擊地發泄而成。玉瀾堂西側另有夕佳樓,樓西為鄰水過道,蜿蜒曲折,稱為「九道灣」。
宜芸館:在玉瀾堂北面,乾隆時是藏書之所,光緒年間改建為光緒皇帝的皇后隆裕的居所。院門為垂花門,稱宜芸門,門內側牆壁上有10塊石刻,是乾隆帝摹寫的名家法帖,原藏於惠山園內,重建時移此。正殿為宜芸館,東配房稱道存齋,西配房稱近西軒,均沿用乾隆時舊名。戊戌政變後,玉瀾堂與宜芸館之間的通道也被磚牆切斷。宜芸館北門有飛閣復道通至德和園戲台。
德和園大戲樓:頤和園中看戲的地方,原為乾隆時期的怡春堂。樓高21米,三層,結構與圓明園同樂園清音閣和避暑山莊清音閣相同(與紫禁城暢音閣不同的地方在於其外形是卷棚頂,且覆灰瓦),是清朝最大的戲樓之一,三層舞台間有天地井相通,南部有兩層的扮戲樓,北部為看戲用的頤樂殿。德和園之東為「東八所」(壽膳房、壽茶房、壽藥房)、養花廠和武備院等服務性院落,現被隔出頤和園,改為頤和安縵酒店。
樂壽堂:是慈禧太后在頤和園中居住的地方,始建於乾隆十五年(1750年),咸豐十年(1860年)遭到英法聯軍燒毀,光緒十三年(1887年)重建。門外有水木自親碼頭,有牌坊,是清宮中最早安裝電燈的地方之一。院子分為三路,中路樂壽堂為慈禧太后的居所,中部為起居空間,裡面設有用上等木材紫檀木雕刻而成的「御案寶座」後面放著十五折的玻璃屏風,兩側設有羽毛掌扇,羽毛掌扇不但裝飾精美,也可以顯示出慈禧太后的威儀。西間為寢宮,東間為更衣室。堂前陳列銅鹿、銅鶴、寶瓶,取「六合太平」諧音。寢宮內的文物有用珍珠、瑪瑙、翡翠製成的花籃,用金銀和各種寶石鑲嵌的四季花卉壁畫等。樂壽堂前有明代米萬鍾遺留的「青芝岫」巨石,院中栽培玉蘭、海棠、牡丹,取「玉堂富貴」之意。後院原有乾隆時期遺留之古玉蘭樹,2005年枯死移除。東跨院後半部稱「永壽堂」,為太監總管李蓮英住所。西跨院北部有假山,以及坐落於山上的扇面殿「揚仁風」。揚仁風院落西南角即長廊入口。
長廊:東起樂壽堂西院,西至石丈亭。長廊長達728米,共273間,其間點綴以留佳、寄瀾、秋水、清遙四座亭子,以及魚藻軒、對鷗舫兩座對稱的點景建築。長廊背山面水,平面呈展翅蝙蝠形狀(取福字諧音),不僅把各處景點有機地串聯起來,本身也是頤和園中一處最有名的景觀,長廊上有西遊記、三國演義、紅樓夢、西湖風景、二十四孝、中國古代詩歌和神話故事(如張敞畫眉、牛郎織女、張良納履等)、山水花鳥等圖畫,共計一萬七千餘幅。
排雲殿:在萬壽山前山中部的建築中軸線上,原址為大報恩延壽寺,1892年重修,是慈禧太后做壽時接受賀拜、舉行慶典的地方。「排雲」二字出自晉朝人郭璞「神仙排雲出,但見金銀台」的詩句。排雲殿正門為排雲門,門前有雲輝玉宇牌坊,兩側有十二屬相石。排雲門和二宮門之間有方形的蓮池,池上架金水橋,兩門內分別有紫霄、玉華、芳輝、雲錦四座配殿。排雲殿正殿為頤和園內等級最高的建築,建在九級漢白玉台基上,七間五進,重檐歇山頂,黃琉璃瓦,左右兩側有耳殿,各殿之間有復道相連,橫列共計二十一間。排雲殿之後為德輝殿,再後為高42米的石砌高台,沿台前八字樓梯「朝真磴」可向上通往佛香閣。排雲殿東為介壽堂,西為清華軒,清朝時均為命婦退居之所,現被頤和園作為別墅出租,不對遊人開放。介壽堂內有連理柏和紫玉蘭各一株,頗為名貴。
佛香閣:位於萬壽山前山正中位置,為鐵力木修建的八角形三層樓閣,高41米,上覆綠剪邊黃琉璃瓦,是頤和園內體量最大的建築。閣內供奉接引佛,每月朔望,慈禧太后在此燒香禮佛。佛香閣原為九層佛塔延壽塔,修築到第八層時乾隆帝下令拆毀,仿武昌黃鶴樓改建閣樓。
智慧海:位於萬壽山山巔,為無梁佛殿,全部為五色琉璃磚砌成,色彩絢麗,圖案精美,壁面嵌有1000多尊佛像。外牆下半部琉璃磚上的佛像頭部在文化大革命中被悉數鑿毀。殿內觀音像為乾隆時所造。殿前有琉璃牌坊,其上石額構成「眾香界」、「祗樹林」、「智慧海」、「吉祥雲」四句偈語。
萬壽山昆明湖碑:在排雲殿之東,碑上有乾隆御書「萬壽山昆明湖」六字,碑後是乾隆所撰《昆明湖記》,講述修建清漪園的理由。碑左右各有一座亭子,亭內有「轉輪藏」木塔,塔中有軸,推之使其轉動。此處仿杭州法雲寺藏經閣而建,不對遊客開放。
寶雲閣:在排雲殿之西。又稱「銅亭」。建於乾隆20年(1755年),高7.55米,重41.4萬斤,蟹青冷古銅色仿木結構,樑柱、椽瓦、斗拱、門窗、對聯全部用銅鑄成。門窗原被八國聯軍掠走,在1980年代由海外華人購得,捐給頤和園。
石舫:清晏舫,原名石舫。是一半入水的兩層石舫,長96米,上原有中式艙樓,1860年被焚,光緒重建時改為木製仿西洋大理石艙樓,並在石舫兩側加造明輪。石舫西北為小島,島上原有西所買賣街,兩岸仿揚州瘦西湖景色。
聽鸝館:在萬壽山前山西部。內有兩層戲樓一座,在修建德和園大戲樓前,這裡是慈禧太后聽戲的主要場所。館內古柏參天,館外有杏樹和翠竹。聽鸝館現為聽鸝館飯莊,經營仿清宮廷菜餚,內設貴壽廳、福壽廳、壽膳廳等十個餐廳。
畫中游:在萬壽山西部,依山而建,中為八角形兩層樓閣,東西為兩樓兩亭,東樓名「借秋」,西樓名「愛山」。各建築間有爬山遊廊和石洞相通,錯綜複雜,猶如迷宮。站在亭上四周環顧,有置身於畫中之感。
前山東部:有景福閣、自在莊、含新亭、養雲軒、意遲雲在、千峰彩翠、無盡意軒、寫秋軒、國花台等點景建築。無盡意軒和自在莊清朝為命婦退息之所。景福閣為慈禧太后觀賞雨景、月景之地。
前山西部:有邵窩殿、雲松巢、湖山真意、山色湖光共一樓、石丈亭等點景建築。邵窩殿之名取南北朝時宋朝邵康「安樂窩」典故,雲松巢取李白「吾將此地巢雲松」詩句,兩殿現均為頤和園工作人員休息處。
長廊西端,石丈亭北有一組院落,稱「西四廳」,戊戌變法失敗後,慈禧太后移居頤和園時將珍妃囚禁於此。西四廳西北有貝闕,又稱宿雲檐,乾隆時是清漪園的西門,上供關帝銀像。貝闕向北有並列的石橋兩座,東橋低平,西橋為拱橋。清漪園時期園牆從兩橋中間穿過,西橋在園外,東橋在園內。
後山
蘇州街:又稱買賣街。乾隆二十七年壬午(1762年),乾隆帝下江南,到蘇州遊歷唐代白居易修建的七里山塘,回京後在頤和園後湖仿照七里山塘的模樣修建了蘇州街。1860年被英法聯軍焚毀,光緒時期重建頤和園時未修復,1988年復建。
諧趣園:位於頤和園東北角。此園是乾隆於乾隆十六年(1751年——下江南時,看了無錫惠山腳下的寄暢園,仿其意而建,自然保有江南園林之美。諧趣園原名惠山園,1811年曾經改建並改為現名,為萬壽山東麓的園中園。這座園有「到門唯見水,入室盡疑舟」之美譽。園內水多橋多,最著名的橋是知魚橋。此橋橋身低平,貼近水面,能讓遊客觀賞魚群在水中來回穿行。橋坊上有乾隆皇帝命題的詩句。諧趣園的北部是正殿涵遠堂,此堂原為慈禧太后在此水池釣魚時休息之用,殿內裝飾精美雅緻,在頤和園里可說是上乘之作。另外,環繞水池的遊廊是一條景色多變的的遊覽路線,隨著每一轉折,必有新的景色出現在眼前。
四大部洲:位於後山中部中軸線上,仿照西藏扎囊縣的著名古寺桑耶寺,為漢藏風格的宗教建築群,居中為漢式建築香嚴宗印之閣,內供藥師、如來、阿彌陀三尊佛像,香嚴宗印之閣四周環繞藏式的四大部洲殿、八小部洲殿、日殿、月殿、四色塔。承德避暑山莊外八廟中的普寧寺布局與此相似。香嚴宗印之閣下原為須彌靈境殿,1860年被焚毀,未修復。須彌靈境殿前為松堂,是一座長方形廣場。
花承閣琉璃塔:位於後山東部,原為半圓形高台建築,1860年被焚毀,現存琉璃塔一座,太湖石及漢白玉浮雕海獸台基一座,以及柱礎、石階遺蹟。琉璃塔下部的佛像頭部被紅衛兵鑿除。
賅春園遺址:位於後山西部,為乾隆時修建的一處小型園林,園內最大建築為清可軒,是乾隆帝的書房,依崖而建,以石崖為其南牆。西隔桃花溝為丁香院,院南山崖上有香雲窟石洞,洞內有乾隆題詩和石座,洞西有十八羅漢摩崖石刻。賅春園1860年被焚毀,僅存園門一座,但台階、殿基和部分圍牆保存完好。
綺望軒遺址:位於後山西部山腳下,後湖旁。為乾隆時修建的一處小型園林,構造巧妙,地面隱蔽處有山洞,向下可直通湖邊石岸碼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