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文哲選前就提出 2 萬戶公共住宅政策,上任後則表示將再 4 年花 1300 億台幣完成目標。如今,北市府已規劃 46 處公宅基地,但興建過程卻遭受層層阻礙。反彈最嚴重的信義、文山居民認為大量公宅會衝擊周圍交通、房價和治安,昨天都發局到東園國小召開青年營區公宅基地說明會時,不滿民眾甚至以撒冥紙的方式抗議公宅。而就在今天,藍綠議員也共同連署,認為未來市府若要蓋公宅,須得到周邊直徑一公里內過半居民 i-Voting 同意,否則不得推動。
其實,不只柯文哲要蓋公宅,蔡英文也提出了 8 年蓋 20 萬戶作為當時競選口號。政治人物都很清楚台灣受高房價所苦,而和國外相比,我們的社會住宅嚴重不足,只占占全國住宅存量不到 0.1%。就算不和社會福利先進的國家相比(荷蘭有超過三分之一的住宅是出租式的社會住宅),也僅是日本韓國的 1/80。要解決高房價問題,特別是讓年輕人能「住得起」,公宅是一個解答。
誰願意,為了公共利益犧牲眼前的權益?
然而,大家都明白台北市居住問題的嚴重,卻沒有人願意公宅蓋在自己家旁邊。公宅集中的信義區、文山居區居民反彈的最厲害,尤其是信義區的廣慈博愛開發案。北市議員王鴻薇指出,郝龍斌時代原先規劃 1 千 4 百戶公宅,柯市府上任後卻倍增到 2 千 8 百戶,公宅將引進的人口數相當於 3 個里的人口加總,由於道路、學校都沒有增加,暴增的人口數會讓當地居民生活品質嚴重下降。
除了信義區之外,議員質疑北市府在文山商圈蓋公宅,卻沒有預先作交通預估,文山區恐怕會變成第二個內湖。而對於文山區和信義區的反彈,柯文哲表示會繼續作好溝通,政策都能再作修正。以交通議題來說,未來他在興建公宅之前,一定會優先考慮交通問題,並依據文山區產業需要,設計當地工作人需要的公宅。
對於交通問題林洲民則回應,全世界沒有一個國家是要先解決交通問題,再來蓋公宅。他反問,北市過去 60 年交通哪一天有解決?交通應該是越來越理想、循序漸進,這不會是問題。不過他也坦言,公宅政策剛開始的確會有密度不均勻的情況,但未來有更多戶數時,各行政區的均勻是可以想見的。
公宅還沒真正蓋下去,柯市府團隊也再三表示政策都能再修正,強調社會住宅對台北的重要性,但居民甚至議員的反對卻越演越烈。昨天都發局到東園國小召開青年營區公共住宅基地說明會時,就遭到居民拉白布條、撒冥紙的「招待」。居民不滿的是北市府在興建青年段公宅動工後,緊接著青年營區興建公宅,認為一次引進過多人口,會導致生活品質嚴重下降。
公共住宅=貧民窟?
在這群居民眼中,對公宅的想像可能就和貧民窟沒兩樣,會引進一堆找不到工作的邊緣年輕人。有民眾在說明會上指出,萬華區是北市吸毒、販毒最氾濫、治安不好的地方,不該再蓋公宅。現場一位鄧先生甚至認為柯市府應該去解決台北車站、龍山寺和萬華區的遊民問題,不要只會跟著別縣市的流行,在公宅問題上作秀。
公宅興建不只在萬華區受阻,上個月於文山區召開說明會時,甚至有人質問政府,「現在社會上的治安問題不是都是年輕人發生的嗎?你有看到老人家去殺人家嗎?」他們理直氣壯的表示,萬一未來因興建公宅而再度引發類似「小燈泡」的隨機殺人事件時,難道可以跟政府申請國賠嗎?
治安不好,才更需要興建公共住宅
從這些居民的回應中,我們可以得知一個事實;那就是人人都知道年輕人買不起房子會造成嚴重的社會問題,卻鮮少有人願意為改進問題犧牲一些自身權益。有房階級的人眼中看不見居住正義,只看到失業又危險的年輕人,以及會拉低房價貧民公宅。萬華是台北治安最差的地方,所以就不該蓋公宅了?但,反過來思考,這不就代表這邊特別多負擔不起房價的底層階級,需要政府興建公宅來援助嗎?
而現在,這股對公宅的反動之力逐漸升溫,今天一共就有藍綠加起來 49 名就連許多議員議員聯署,要求市府未來蓋公宅,要先以 i-Voting 得到以基地為中心,周邊直徑 1 公里內過半居民的同意,否則不能執行。議員王威中痛批,該提案是「惡意」提案,會實質杯葛公宅政策。他認為,使府推動公宅就要有較強的行政裁量權,若透過如此強加門檻的方式,最後結果就是被民粹綁架、被地方民代綁架,公宅永遠不要想蓋出來。
公宅,是解決台灣高房價和年輕人居住問題的出路,然而對於某些台北人而言,寧可接受建商繼續興建貴得嚇死人的豪宅,也不願見到政府興建便宜的公宅,原因就在有太多利益油水糾結在內。誰又願意放下甜頭,放下自視甚高的階級意識,來解決公共問題?下從居民、里長,上到議員,從興建公宅引起的阻礙來看,台灣離真正的公民社會,仍有很大一段距離。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10的網紅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山居 蘭 園 房價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14年1月9日 國際要聞
今天,美國前國防部長蓋茲出書指責歐巴馬的新聞,成為全世界媒體競逐的焦點,因為,他披露了歐巴馬政府對戰爭的決策過程。
紐約時報的報導值得參考,紐約時報認為蓋茲對歐巴馬有褒有貶,蓋茲稱讚歐巴馬的膽識,當初派海豹部隊狙殺賓拉登,是歐巴馬獨排眾議的決定。但是,蓋茲在歐巴馬政府對阿富汗的戰爭決策,非常不高興,書中指出白宮繞過國防部,直接指揮戰地指揮官,說歐巴馬”控制慾”強,還揭露歐巴馬曾在祕密會議裡質疑美軍指揮官不適任,更糟的是,希拉蕊和歐巴馬都曾向他坦承,雙方決定要不要向阿富汗增兵,完全是出於國內政治考慮,再說白一點,因為選戰對手反戰或主戰,所以自己就站在另一邊,自己得到多少選票才是最重要考量。
這本書的書名叫《责任:一个战时部长的回忆录》(Duty: Memoirs of a Secretary at War),意思很明顯,覺得白宮不負責任,不管是在戰場上的美軍士兵,還是被殺死的恐怖份子,蓋茲認為,都不是白宮關心的焦點,歐巴馬急著想撤兵,但蓋茲認為,太急於撤軍,導致區域不穩,將付出代價。這本書還沒上架,就已經引起渲然大波,因為前國防部長的爆料批評,勢必會對美國國內政治和外交軍事策略上,激起一連串的後續效應。
華爾街日報對此報導的標題是:美國前防長蓋茨回憶錄揭10大“內幕”
附圖是蓋茲的新書封面
全球新聞
斯諾登揭示出資本主義新隱憂
中俄南極被困船隻沖出重冰區
國際太空探測論壇總結文件或將提出載人探測火星
美洲新聞
美國前防長蓋茨回憶錄指責奧巴馬
美國前防長蓋茨回憶錄揭10大“內幕”前美防長蓋茨出書揭奧巴馬阿富汗決策內幕
美國前防長出書怒批奧巴馬 書未上架已驚動全美
前委內瑞拉小姐在搶劫案中被槍殺
《紐時》無意與中國商人洽談收購
奧巴馬向默克爾發出訪美邀請
奧巴馬:2014是突破之年
美國舊金山法院提訊中國領館縱火案嫌犯
美國前防長蓋茨批評奧巴馬阿富汗戰略
一架美海軍直升機在弗吉尼亞沿海墜毀
美延長國際空間站使用期至2024
加拿大出現北美首個H5N1死亡病例
亞洲新聞
李泰祥:除了音樂,我的人生並無可取
美國將增加駐韓美軍人數和裝備
羅德曼遭美各界山呼海嘯批評:被朝當宣傳工具
朝鮮將舉行最高人民會議代議員選舉
泰國上萬軍警部署曼谷防暴力衝突
外媒稱羅德曼訪朝籃球隊系一群瀕臨破產者
菲在中業島湊齊陸海空三軍 企圖“監控南海”
羅德曼稱朝鮮之行有助打開朝鮮大門-\-\CNN
臺灣增強海上軍力
羅德曼訪朝言論引發強烈批評
臺灣總統月底出訪友邦 展開魅力攻勢
美國在韓再部署800士兵並警告朝勿挑釁
朝鮮三月舉行最高人民會議代議員選舉
在台協會證實「馬英九本月底將過境」
透視中國:中日外交官在英國報紙上較量
羅德曼為朝鮮領導人金正恩唱歌祝壽
日本新聞
東京地檢特搜部受理豬瀨資金事件控告書
土耳其總理就和歌山居民救助土遇難軍艦致謝
日官房長官稱將堅持向韓方說明歷史問題立場
詳訊:日本前厚生勞動相舛添要一將競選東京都知事
北海道202人因食用阿克力冷凍食品出現不適
自民黨活動方針草案刪除“不戰誓言”
日本醫師會對中國公司進行新型產檢表示擔憂
日本官房長官表示與中韓首腦會談並非當務之急
日本防衛省將整編7個師旅團組建快速機動部隊
日本殺蟲劑污染食品事件受害人數過千
中國新聞
人民網推出打貪腐網絡遊戲
購《紐約時報》遭拒 "標哥"壯志依舊
中國政府承諾進一步減少行政審批事項
中國改革陣痛或將開始
英國《衛報》網站在中國被遮罩
30萬北漂燕郊安家每日跨省上班:房價再漲也漲不過北京
美媒:中國要求進入南海外國漁船要經過批准
中國海軍去年至少17艘軍艦入列 南海艦隊最多
國務院:今年7400余萬退休人員養老金提高10%
習近平:堅決清除政法隊伍害群之馬
香港《經濟日報》:邵逸夫散財種善因 成富豪典範
中國31省份立“軍令狀”治理大氣污染
習近平評毛澤東功過,党媒盛讚
六成中國企業:中日交惡 無法同日商做生意
陳遊標收購“鬧劇”背後的外媒困境
《衛報》“被牆”:都是“伏地魔”惹的禍?
香港真普選聯盟提行政長官選舉三軌方案
陳光標現身美國 收購紐時計劃受阻
「台諜介入港佔中『匪夷所思』」
社科院建議恢復「五一黃金周」
英國《衛報》:網頁在中國被封鎖
全球煙民接近10億 中國佔3億
民調:過半中國企業家稱難同日企合作
中國將靖國神社之爭訴諸聯合國
歐洲新聞
談判破裂,法國輪胎公司員工綁架老闆
俄中南極被困船舶成功破冰突圍
美媒“歐洲病夫”論惹火法國 作者遭法網友謾駡
舒馬赫妻子懇請媒體勿打擾醫生和家人
美軍一架直升機英格蘭墜毀四人遇難
調查人員:舒馬赫出事時偏離滑道
德國八旬老翁被指控參與二戰大屠殺
阿拉伯新聞
沙特在敘利亞的反什葉派「聖戰」
反腐調查危機致土耳其員警隊伍遭清洗
美國軍用直升機在英格蘭東部海岸墜毀
敘利亞首批化武離港
敘高官稱敘利亞民眾希望阿薩德參加總統選舉
以國防部長譴責猶太定居者施暴
上百名土耳其警官被調職
為避戰火 上萬伊拉克家庭逃離家園
卡塔爾世界盃延期「還未最後確定」
非洲新聞
安倍將出訪中東和非洲 謀求加強資源合作
南蘇丹城鎮班提烏居民逃避政府軍攻擊
能源新聞
煤炭的未來:污染防治新規抑制燃煤電廠
國際油市:美國原油由六周低點反彈,接近每桶93美元
EIA庫存週報:美國上周原油庫存連續第六周下降,汽油餾分油庫存大增
美國原油因庫欣庫存增加收低1美元
中國去年油氣產量創新高 2030年有望翻番-\-\國土部
中國:風能源的「強勁」推廣者
氣候
散佈粒子抗暖化 可能破壞熱帶
環境新聞
河北空氣髒 全年才4個月達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