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見疫情下的教育與不平等
#借鏡他國遠距教學經驗
#花蓮與台北市大安區的第一線教學現場實況初步蒐集
#數位落差不只是硬體
#監督各部會局處整合改善
疫情警戒期間,我辦公室收到來自老師、家長、校方等各方許多意見,反應因應「停課不停學」的 #遠距教學 問題。例如老師必須緊急應變、準備、進修、處理軟硬體設備;學生家裡網路頻寬不夠、家長必須邊工作邊協助小孩上課蠟燭多頭燒;學校擔心有學生學習進度落後等等。
但其實遠距教學不光是因應疫情而來,已是數位科技快速成長下的各國趨勢。自去年上任以來,我便持續透過質詢及預算審查,要求教育部完善遠距教學的各項準備,當時的重點在保障 #弱勢或偏鄉學生 的學習權益。
七月警戒期間,我請我辦公室在花蓮與台北市大安區服務的同仁柯青余、王格致和徐邱宜婕,請教多位校長、教師及家長在教學現場的實際狀況,以下重點整理跟大家分享。
📊 #花蓮縣 遠距教學實況整理
共訪問:11位校長5位教務主任1位老師4位家長(涵蓋11所小學、7所國中與1所高中)
➡到課率
學校間差異頗大,有學校到課率為百分之百、也有學校的到課率和實體一樣、還有學校的到課率變為60-80%。有趣的是,還有一所學校表示,到課率比以往實體上課時高。
➡數位硬體資源
有超過三分之一的學校有告訴我們比較明確的狀況,他們表示,硬體部分沒有問題,缺少部分學校都已想辦法補及借給學生。有提到借用數量的學校,通常學生出借平板率為2%到5%;有兩間學生人數較少的學校出借平板率為20%。
➡教學現場實況
① 除了兩間學校表示出席率幾乎百分之百外,不少學校都有零星缺席狀況,並表示。比實體上課時差,需要老師加倍努力克服。包括打電話提醒學生上線,像有受訪者提到,有時學生是睡過頭,老師電話提醒後就會上線。四所學校表達他們有事前演練過,其他則未告知演練狀況。
② 一所缺課率高達20-40%的學校的校長提到,過去實體上課時,出席率其實非常好。他認為遠距學習會造成高缺課率,主要因為該學區位於都市與鄉村的交界,許多家長已另外花錢將學生送往都市學校就讀;留下的學生多數來自隔代教養家庭或社經弱勢家庭,部分家長較不重視學生數位學習,但許多則是因為家中無人照顧小孩,只好將小孩帶到工作場所,到田裡或到工廠,導致學生無法專心遠距上課。
③ 針對線上缺課部分的彌補:
部分受訪校長認為,學校的老師都已經非常盡力去叮嚀與家訪,但要改善家長的重視還是很難;但,學校已經準備規劃實體補課,希望可以彌補線上學習不足的地方。也有受訪老師及校長表示,老師已針對少數缺課學生特別聯繫家長,透過家長手機進行個別補課。
④ 有些老師和校長提到,部分學生表現比實體上課時好,更能發表意見;但也有些校長認為遠距數位學習效果並不好,只能是過渡作法,希望能早日回到實體上課。
⑤ 有家長擔心無法進行實體考試,會影響未來升學。也有家長反應,老師之間數位能力落差相當大,效果很不一。也有家長建議,希望讓北部都市的老師與花蓮進行數位交流,交換課程,讓學生透過多元師資幫助學習。
📊 #北市大安區 遠距教學實況整理
受訪者:20位校長、1位主任、1位老師、6位家長(分布於21所公立國中小學)
➡到課率
所有的受訪者中,有三分之一的受訪者知道、也願意提供比較具體的狀況,他們提到學生到課率95%以上、幾乎百分之百(有些睡過頭就沒辦法到課;或是低年級有家長因防疫把小孩送到鄉下阿公阿嬤家,比較沒在管。)
➡數位硬體資源
所有的受訪者中,有一半的受訪者有回應數位軟硬體資源的部分,他們表示硬體設備上沒有問題。其中有四所學校的受訪者很具體的提到,全校需要借平板或網卡的只有一兩位或個位數。
➡教學現場實況
① 有三所學校提到事前演練過,多數學校表示在調整後,整體教學狀況良好。有些國小因低年級注意力較難集中,會以非同步教學方式進行或在晚間上課,因為需要家長陪同。有些老師和校長提到,遠距效果沒有實體好,期待早日回到實體上課,因為前一兩週新鮮感降低後,學生專注力容易下降。
② 帶給家長的挑戰與機會:
部分受訪者提到,家長都很配合,只是過去實體上課時老師負責的課堂管理,會移轉成為家長與學生間的衝突。但,也提供了機會,讓有些家長更了解孩子狀況,與老師更緊密合作。
③ 對體育藝能等課程的挑戰很大:
部分受訪者提到,體育課與表演藝術課等過去很靠實體互動的課程,受到很大影響,非常依賴老師能否找出新方法,例如利用互動軟體來保持學生興趣。
④ 評量方式的公平性:
有些家長相當擔心評量方式能否公平;也有家長擔心,學生上網時間過久,變成網路成癮。
⑤ 部分受訪者提到,原本資訊能力較弱的老師特別辛苦,需要自學或學校資訊小組的協助。當然,資訊能力強的老師,對學校幫助也很大;例如,龍門國中因為有老師資訊能力特強(被稱為龍門國中唐鳳),還自行開發了軟體,成立「龍門雲端聯絡本」,讓學生家長與老師透過這個系統互動。
【#數位落差 不是只是硬體】
相比其他國家因為疫情超過一年以上的遠距教學,台灣的教學受到影響的程度相對較小,且也有較多的準備時間,但,我的團隊蒐集到的訊息顯示,準備的仍然很不足。特別是,硬體的電腦、平板或網卡相對仍比較容易快速補足,可是,數位學習高度挑戰家庭的支持能力,因為家庭空間環境、家長職業或家庭照顧支持系統不足所導致的學習上的落差,卻沒有解決。
自去年上任以來,我便持續透過質詢及預算審查,要求教育部參考國外經驗來完善準備,包含網路建置、強化頻寬、充實載具及設備、軟體與數位平台的支援,特別是教師的數位能力以及教育的整體思維等各面向;我尤其強調必須要保障各類弱勢學生的學習權益,不能讓數位落差成為他們的學習阻礙。
但可惜的是,即使教育部都有努力,但,這次停課不停學開始後,實務現場的狀況看出還是準備的不夠好:教學使用的軟體、硬體及教學方式等各面向,規劃應變多半只能靠學生、教師、家長、行政人員自己,辛苦測試執行;不少學生學習也因此中斷,根據民間團體調查,全班皆能在家線上學習的國高中小學生僅佔50%(之前記者會訊息)。
【疫情下的教育與不平等:借鏡他國】
經濟合作及發展組織(OECD)以及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所蒐集的各國資訊顯示,疫情下的停學以及遠距教學,會使得原本就存在的教育上的不平等,更加的擴大。
也因此,這些國際組織建議政府增加教育資源,優先關注如何彌補學校停課或改為線上教學時,學習機會受到較大影響的弱勢學生。另一個重點建議則是,全面協助教師培養數位能力。教師的數位能力不是只是會技術操作電腦與軟體,還包括如何更為彈性地結合數位與實體教學,以及,有能力依學生個別差異而調整的教學方法。最後,各國教育政策都相當關注學生以及老師在疫情期間及之後的心理健康與情感支持。
【重返學校後該做的事】
📍彌補不平等與跟上計畫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建議政府以鼓勵課後輔導,以及鼓勵建立學生的同儕教練網的方式,讓所有的學生都能在核心課程跟上。OECD也認為建立學生彼此教導的關係,有助於同時幫助學生的學習與社交。
法國政府去年就宣布增加教師額外150萬小時的財務支持,讓老師能在課後輔導落後的學生。荷蘭政府則額外拿出244百萬歐元幫助學校彌補covid-19帶來的影響,主要也是補助各校舉辦假期中與課後的補課活動。
📍支持老師們發展數位能力、共學交流,以及安全的數位平台與教學軟體
政府應拿出資源協助老師們學習如何專業地將數位工具與教學整合,並支持老師們建立共學網路,交流並發展創新的教學方式。
此外,政府也有必要,開發或提供能夠保護個人資料安全的平台以及教學軟體,確定所有的學習者都能安全地使用。
📍關注與提供學生心理與情緒支持
疫情期間,許多學生在家庭中,以及缺乏社交活動,往往面臨更高的心理壓力或情緒沮喪,恢復上課後,非常多國家提供了更多的心理諮商支持以確保學生的心理健康。例如,韓國與希臘決定聘用更多的學校醫護人員以及心理諮商人員。
【監督教育部 如何全面縮小數位落差 讓每一個老師與學生都被培育】
去年審查前瞻三期預算時,我已提案要求教育部應加快培育 #教師數位教學能力 以及 #學生數位學習能力。
近期,綜合以上第一線實況以及國外經驗,我在紓困4.0預算審查中,持續針對遠距教學及停課提出4個提案,包括教育部應先全面盤點居家線上學習實際執行現況(特別是針對資源不足之偏鄉、弱勢及特殊需求的學生)、針對遠距教學進度落後的學生提供 #補救教學、針對遠距學習常遇到加倍困境的 #特教生 須成立專門小組處理,以及停課期間學校仍應提供學生 #通訊關懷與輔導諮商 。
目前教育部已執行:
❶ 公告放寬學習扶助要點結餘款的繳回條件,讓受疫情影響學習進度的學生可以獲得補救教學。
❷ 正在推動編纂 #各類特教生線上學習參考指引。
❸ 發佈「嚴重特殊傳染性疾病期間各級學校及學生輔導諮商中心通訊關懷與輔導諮商參考原則」,確保學生輔導支持不中斷,接住上萬學生。
保障學生受教權,特別是弱勢學生,一直是我最關注的議題之一,我會持續追蹤。最後,數位教學,並不會如同許多師長認為的,只要回到「正常」生活,就不用再面對。從國際組織的趨勢看到,數位學習勢必是會成為這個時代的教育趨勢。我們如何幫助老師在能力與思維上準備好,也才能將其整合到教育中,真的是未來的重中之重啊!
**感謝花蓮縣與台北市大安區這些願意受訪的校長、老師與家長們的寶貴意見,讓我們對遠距教學的現況與問題,有了更深入的認識。
#實質監督
#提出解方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8萬的網紅公視新聞網,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印度疫情延燒,過去一天之內新增超過35萬例確診,有3千多人死亡。而且因為疫情攀升,壓垮醫療能量,就算氧氣槽車在全國運送,新德里也啟用第一座製氧廠,但國內氧氣、床位和醫護人力依然缺乏。因此官方延後了醫護證照考試,讓他們直接投入抗疫工作。而我駐印度代表處累計已有五人確診,全體員工今天起居家辦公直到14日...
居家照服員考試 在 陰陽眼的灰姑娘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7月底陰陽沈香預訂開始「請看完文章再預定」
(只要這期間私訊預訂的我都會回,需等候)
即日7/29(四)~9月30(四)日止
#僅粉絲專頁私訊訂購(目前唯一訂購途徑)
預購方法:
要私訊提供「登記」資料喔
——————————————
☑️姓名:
☑️電話:
☑️地址( #含郵遞區號 )
運費統一80元
——————————————
上次提早結束預定
所以居家療癒還有50組名額(售完為止)
#居家療癒款:( 組)單位:一組/2瓶
附上一個「非賣品」香香療癒瓶(精油+水晶)
例:買一組居家療癒款「贈瓶香香療癒瓶*1」
「此次香香瓶為大自然蟲鳴鳥叫氛圍」
適合:小朋友安定不歡必把、婆家不尊重(4月回饋後新增)、老公不尊重(4月回饋後新增)沒有安全感的人、夫妻常常口角的人、時常呼吸急促的你、說話常常被曲解的你、降低懼怕感、常常登山(露營)的你、外送服務業、電信業、有關電子業的人、喜歡一個人獨處的你更不能錯過這一款。
✔️陰陽最愛獨處,獨處是平衡自身能量的最好方式。
#目標達成款:( 組)單位:一組/2瓶
適合:提高財運氣息、想成功又怕東怕西的人、考公務員(4月回饋後新增)能夠減少自我矛盾的心、房仲業、保險經紀人、壓力大的人能夠深層放鬆心情、經營網路店面、想拿到合作案子、開店的能量高維持、內心不安感消除、團隊合作的工作、櫃哥櫃姐、剛被裁員的、想找到自己喜歡的工作,對於升職/考試/讀書/正職兼職財運都具有能量修補。
✔️自己變成受人歡迎的好能量
#好人緣款:( 組)單位:一組/2瓶
適合:公司負責人、老闆、旅遊業、接案子、表演者、全職媽媽、標案、八大、旅行者背包客,需面對面銷售人員、保險業務、經營實體需要人潮的店面、準備告白的你皆可以嘗試。
✔️人緣好了財就來了(會隨機加入水晶)
此次無限量供應(陰陽把這款升級為經典款)
#黃色紫色鈦晶瓶數:( )單位:1瓶
適合:淨化空間磁場、久無住的房子需要淨化、新住處需淨化、新公司需淨化、新車淨化、車有擦撞後淨化、車子有到過山區海邊後淨化、提高(人/空間)能量、財運喚醒、老闆本人或是另一半幫忙使用、有業績壓力的業務工作者、想要放鬆好睡的人、在醫院或是特殊工作者需要淨化自身能量的人。
此款為淨化空間磁場為主要
✔️財運好了選擇朋友的權利我在自己手中
看自己需求訂購不要盲買😉
怎麼訂?
▶️私訊陰陽(需等待回覆)
限量的可以幾組?(不限制)
▶️因為前幾次好多人都沒有訂到所以可以接受代訂,皆售完為止。
每個月都可以訂嗎?
▶️沒有!一年最多開放三次預購。
我上次有買過要再留資料嗎?
▶️需要
為什麼都不公開訊息需要私訊
▶️因為我要您真的了解了再買,不是隨便買一買丟在一旁,所以需要適度溝通過您再思考,需不需要這個東西。
我上次有買過,可以直接匯款嗎?
▶️不能哦!不能哦!不能喔!
要先跟陰陽確定!
已預留的何時匯款?
▶️已確定的隨時可匯,記得一樣先告知要匯款才可以匯喔。匯好後留下後五碼與寄送資料。
晚上可以點嗎?
▶️可以,請注意用火安全。
點香會招來好兄弟嗎?
▶️不會!已經凌晨試過好多次了(無論是肉眼、電子眼都試過了),沒看見什麼東西被招來。(好處是夏天也沒有什麼蚊子)
陽台可以使用嗎?
▶️可以的,因為太多人希望在陽台使用,所以這次所有款式有加強能量(未來也會比照辦理),製作時間已經拉長,符合大家的需求。
可以在民宿使用嗎?
▶️依民宿老闆規定。
搬到新住處需要用哪一款淨化?(請小心用火安全)
▶️建議黃色紫色鈦晶款,請每個角落都淨化一次(只要是轉角都需要)
*如果是搬到新店面請使用(每年7月/12月開放目標達成款)使用方式依照黃色紫色鈦晶款。
可以供佛嗎?
▶️可以的,請依照供佛程序使用。
可以多款混在一起使用嗎?
▶️建議分開點!感受比較強。
如果您還是想要混在一起比較方便,或是您喜歡混搭的氣味也是可以,但是感受可能沒有單一來的強大。
我點了之後多就可以看到效果?
▶️每個人的感受都不同,我會先跟您說:有疑慮就先不要預訂,我不希望讓您買到失望。
特別提醒大家
如果另一半不希望你點香(或是家人)
我希望您考慮清楚再使用
不需要因為點香而有爭執
使用時可能會有這樣的感受:一開始沒感覺,過幾天可能感受分岔路(好/不好),有人會有好運提升有人會有遞減的感覺,這叉路每個人有所不同,但相同的是,最後都是平行美好。
為什麼一開始會有不好的感受?
因為平時你總愛往壞處想,或是壓抑自己往好處想(陰陽沈香皆由心想事成為出發點)讓自己樂觀並不是要你失去危機意識。
*身體負能量出現是好事,只要是整理體內巨大的負磁場都會先有感受不舒服的現象。(皆可私訊問陰陽)
為什麼直接感受到好運提升?
因為你雜念稍少,平時容易情緒來得快去得快,情緒沒有囤積太多負磁場,所以好能量的共振會很快讓你有感受。
目標達成是經由大家提供的意見所製作的
可以幫助到大家的才會製作
所以你要我製作歸me款(俗稱搶別人老公老婆)或是壓榨員工款佔老闆便宜款的話(請你趴著等可能比較不累)
在這幾個月大家從一開始使用到現在的改變,陰陽很開心你們的變化還有情緒上的舒壓,謝謝你們與我們分享快樂,看到你們的喜悅,真的是我們每日開心的來源。
有些粉粉還會介紹給他的客戶來使用,也都聽到(我不知道搶不搶得到)這句話,陰陽與王子只要疲勞或是不舒服絕對不會碰觸製作也不會讓能量處於低的人或是情緒波動較不穩定的人碰觸與注視,所以我們的量真的很少。
#不是預訂水晶而是沈香
香吸飽了能量,藉由燃燒釋放出能量
陰陽還在持續養水晶
#水晶能量#日月能量#下次預訂時間約為202112
如果太快售完
會再重新發文告知(視情況加量製作)除了居家款
#再跟大家確認一次
如果有疑慮就不要預訂了
*比如朋友跟你說:哎呦,你臉書的東西也在買,都不怕是假的嗎?沈香這麼貴,你這價錢肯定是假的。
*比如有人私下跟我說:你這價錢我可以買更多,你也太貴了吧!然後還跟我訂2組(當然!陰陽沒有接受)
以上!
如果有疑慮又不問我,訂前請三思!
太貴或太便宜因個人認知而異,點了才會知道,你要便宜請多比價,你要買頂級請多參考。
陰陽的沈香是點出能量,這就是不同於一般的地方。
此次無「新年款」
居家照服員考試 在 新北市議員李余典粉絲團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今天指考登場
雖然因為疫情而延後
但相信各位考生已經做好充足準備
阿典祝福各位考生都能得到好成績
-
❗考生注意事項❗
🟠記得帶文具、入場識別證、有效證件(身分證、有照片健保卡)
🟠全程戴口罩、全面量體溫、不開放陪考
🟠每間試場考生降至20人、間距1.5公尺
🟠原試場開放休息及用餐使用「防疫隔板」
-
📌考場防疫重點📌
🟢如考生發燒將引導至「防疫試場」應試;另設「隔離試場」,安排居家隔離、居家檢疫及自主健康管理等類型考生應試(每間5人)
🟢試場開冷氣關閉前後門、開窗維持通風,並加強清消工作
🟢除身心障礙、重大傷病或突發傷病經考區試務會同意者,不開放親友陪考
🟢學校組成「考生服務隊」協助考生需求,安心應試
🟢管制考場進出場動線,落實社交距離
-
⚠特別注意⚠
考試須全程戴口罩,除監考人員查驗核對身分要求拿下,其餘時候不得脫下口罩,若屢經勸導仍故意不配戴,該科將不予計分
-
#新北市議員李余典祝福各位考生 #金榜題名
居家照服員考試 在 公視新聞網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印度疫情延燒,過去一天之內新增超過35萬例確診,有3千多人死亡。而且因為疫情攀升,壓垮醫療能量,就算氧氣槽車在全國運送,新德里也啟用第一座製氧廠,但國內氧氣、床位和醫護人力依然缺乏。因此官方延後了醫護證照考試,讓他們直接投入抗疫工作。而我駐印度代表處累計已有五人確診,全體員工今天起居家辦公直到14日。
詳細新聞內容請見【公視新聞網】 https://news.pts.org.tw/article/524593
-
由台灣公共電視新聞部製播,提供每日正確、即時的新聞內容及多元觀點。
■ 按讚【公視新聞網FB】https://www.facebook.com/pnnpts
■ 訂閱【公視新聞網IG】https://www.instagram.com/pts.news/
■ 追蹤【公視新聞網TG】https://t.me/PTS_TW_NEWS
#公視新聞 #即時新聞
-
看更多:
■【P sharp新聞實驗室】全媒體新聞實驗,提供新一代的新聞資訊服務。 (https://newslab.pts.org.tw)
■【PNN公視新聞議題中心】聚焦台灣土地環境、勞工司法、族群及平權等重要議題。 (https://pnn.pts.org.tw)

居家照服員考試 在 Humans Offshore Podcast離島人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社會穩定發展的條件除了經濟健全、政治安定之外還有什麼?
今天邀請到九州地方創生的觀察者:唐玉。
唐玉畢業於東海社會工作系,現在在日本九州鹿兒島、攻讀社會福利碩士。除了在台灣時擔任社會工作與居家督導等相關事務,現在也非常關心日本地方創生及長期照顧相關發展狀況。
歡迎大家來聽聽這週的離島人播客節目,
來聽聽 唐玉分享她在九州的學習經歷,以及參訪日本國內NPO組織的經驗。
-----
🎙Ep084- 九州地方創生的觀察者:唐玉
#唐玉 #地方創生 #社會工作
🏆經歷
- 台灣 有限責任高雄市育成照顧服務勞動合作社 居家服務督導員
- 台灣 映晟社會工作師事務所 社會工作師
- 台灣 社會工作師國家考試合格
🎓學歷
- 日本 鹿兒島國際大學福祉社會學研究所
- 日本 和歌山YMCA国際福祉専門学校日本語科
- 台灣 東海大學社會工作學士
-------------
🎧離島人們的經驗交流播客平台
A podcast platform, shares experiences of those who are offshore.
🎬 Youtube | https://bit.ly/ho_youtube
🎙 參與錄音 | http://bit.ly/humansoffshore_interviewform
🎧 收聽 on Spotify | http://bit.ly/podcast_humansoffshore
👉🏼 Follow us on Instagram | http://bit.ly/humansoffshore_ig
👉🏼 Follow us on Facebook | http://bit.ly/humansoffshore_f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