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帽子狂魔再現
除了髮型,不同帽子穿搭,
也可以讓自己呈現不同風貌喔
最近發現這個韓牌旗下商品
#MLBKoreaTaiwan 帽子和連身T質感還挺不錯
售價也應該是亮粉妹妹們能消費得起吧
#亮粉來訊問
Q.可否請姐分享創業歷程?
A.其實我原本是一個完全沒有事業心的女人(只求有個安定的工作)
15年前,和威廉出差到德國慕尼黑參觀美容&食品展時發現,有一家講求天然無添加的原料商,台灣也有該德法原物料進口商,配合生技廠也會跟他們進原料;再根據您的預算,透過專業研發調配出你覺得最適用的保養品...
從自備款100萬(家人沒有資助半毛錢)和前同事小梅兒兩個人一起成立了亮亮女神事業部(外子當時還在其他公司任職)..只有兩個明星商品...中間換過兩次辦公室,裝潢完全付現...到如今第11個年頭了,已有20多個自家商品及歐洲保健品代購,增加新品速度之慢...終於在第六年營業額破億~呼~(重點通路只有一個:只有在自己的官方網站銷售)!至今沒有虧損過...
於是姊開始狠下心來,趁僅存的青春歲月投資自己展現自己...比起不少網紅從25~30歲就開始拿鉑金包...姊算客氣的了!雖然我35歲時就有能力買給自己(但當時寧願投資在年幼的兒子身上)實在捨不得買一個價值20萬以上的身外之物!
直到看見某知名商業鉅子:你不趁這個時候犒賞自己、難道你要等人老珠黃了皮膚都皺了再穿...也不會有人把注意力放在你身上。
沒錯!
唯有心裡住著小星星,生活才能亮晶晶✨
旅行已經不是現階段最期待的事情了
必須自行找方法轉換.讓動力持續吧
1.追好劇/讓人心情變好
2.擦保養品/吃膠原蛋白維持青春活力
3.讀好書/正能量勵志
4.保持赤子之心/少女心態
5.發揮真善美潛能/施比受更有福
這幾年一直有理專不斷的電話詢問:要不要投資什麼什麼什麼上面...想想錢放在銀行,還不如趁房市低迷的時間點,在2017年買了第二楝屬於自己的房子!(房子花費含裝潢不能超過4500萬,部分現金又要留著進貨周轉呀!)
如何一邊創業一邊雲遊四海吃喝玩樂逛買?並不是化妝品好賺(化妝品雙重課稅之重)同質商品在網路最多賣1800好了,在美容Spa沙龍可以賣到18000!(當然售價包含技術層面及廣告費用,好比簡單的做臉療程有人收600/堂課,有的收費三千的道理)如此微利又很多細節眉角的網路事業,是如何堅持到現在...並持續完成人生的夢想一個接著一個...
#說真的我的野心只有這樣
#從來不會想要搞連鎖或是專櫃
#不想成為一個滿腦子只有生意經的老闆
#我的目標是做一個健康又精緻的女人
#讓所有問題肌膚的朋友找到最適合自己的保養方法
🎉此時此刻最驕傲的就是...
亮亮女神保養品事業邁入第13年
~很不簡單吧!
#周年慶優惠開跑囉
有亮粉會員最愛的三件保養福袋
名額各剩下不到30組了
👉 https://bit.ly/2XOJWc0
【即日起全館免運費】
亮亮女神熱銷第13年
只給您溫和有效的凍齡保養
由內至外,
都要讓您散發女人自信光采!❤️
拍攝地點:#北投亞太飯店
同時也有85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5的網紅林郁晉,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MoCA Video【籠罩下的巨大哀愁】藝術家訪談 Part.6 蔡傑 -------------------- 藝術家簡介 -------------------- 擅長以較為多樣化的角度觀看/檢視/梳理所企圖要詮釋的對象及物件乃至於現象到架構。 在表現 手法上傾向於帶有較為濃厚的詩性和文學...
就是要你 愛 上 我 拍攝地點 在 我是賀禎禎 - 攝影教學 & 自助旅行 & 數位生活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想攝影142] 細說分鏡 Vol.19
🎥 影片時間連結:https://youtu.be/3XpWY8Xbe5U?t=260
🖍真正勾起共鳴的絕不是表面,而是隱含在照片中,那些不為人知抉擇的密秘
🖍那才是照片的靈魂、故事與含意
🖍了解過後,才足以激起我們心中的感動的共鳴
前面說了很多「照片、故事、照片故事背後的故事」,特別是「照片故事背後的故事」,也許會有人認為,那不就是「創作動機」嗎? 其實不是,我認為創作動機,是整個我們自己生命中的一個「火花」,有點像是「靈機一動」「天外飛來一筆」的感覺,又或著是抱著特定的觀點拍下的作品,說說這觀點與照片的關係如何一同呈現,所以我認為「創作動機」跟「照片故事背後的故事」是不同的觀念。 這一篇,我們來談談這點
🟥旅行攝影與攝影旅行
「旅行攝影」與「攝影旅行」是完全不同的攝影觀念,也同是完全不同區旅行方式,他們都是一種旅行,但整個目的完全不同。
🔹旅行攝影,我的定義是「在旅行中所見、所拍」,這一次旅程看到什麼,在你的眼裡覺得有趣而拍下這些照片,看起來每一張照片都是獨立的,但攤在你的旅程時間軸上,照片的順序也就是旅途的痕跡。
攝影旅行則是「為了攝影所規畫的旅行」,為了照片目的,而規畫的旅行,包含出發、經過、抵達、等待,路途不見得順,但就為了那張照片最好的時候,所規畫的行程。🔹
「為了等待從傍晚進入深夜」,在一景點足足待了近 2 個小時,哪裡也去不了,因為我曾看過他人的作品,那景點、那景觀傍晚日落的照片真是迷人,算好差不多時間前往該處,然後一等就等上好段時間,就為了拍攝那 2 個小時光線與色溫的變化。
但就旅行的角度就不見得如此,旅行規畫上,通常是以「效率」「方便」為主,數個點都要一一的 「Check」,達成,那麼在有限的時間下,安排好路線、交通、用餐、住宿很重要,儘管不是每個人都是抱著這樣子的方式旅行,也有些人是「隨意」,到了再說,反正都要去那幾個地方,不如就看心情、看天氣做決定,而這一路拍攝的照片,自然也就是旅行的記錄。
「因為旅行而攝影,與為了攝影才旅行」,這二種心情我都有過,帶給我二種截然不同的攝影與旅行的心得體驗,前篇文章說到「唯有真的站在不同立場」,我們才有機會用不同的角度,來看待同一件事情。
🟥何時的念頭
何時產生這念頭? 那就要談談幾年前我自己辦過一場「旅行攝影」分享會的故事講起。
那天分享會後結束,在回程路上,心裡在想今天的分享會的心得,像是哪張投影片覺得不錯,哪個點可以做的更好,每一次的分享會我都會這麼簡單的自己檢討一下自己表現好不好,同時旁邊一位人,曾與我一同自助旅行的朋友問我一些事情,他問我說他即將自己前往義大利,在找尋交通票券資訊上,網路的資料很亂,每個人說的都不大一樣,問我該怎麼辦?
🔹「這很正常呀」,我說,因為寫這些旅行分享的人,他們自己也很可能第一次去,在旅行過程知道要介紹交通票券資訊給人參考,由於他們是第一次,遇上什麼、就拍下什麼、記下什麼,有時照片沒拍到,忘了細節而交代不清是很正常的,另一方面有時年代久遠,交通資訊需要更新…,種種因素下你看的網路資料都有可能不完全正確,但可以當作背景知識,隨機應變,除非是特定地點,不然大多數的原則都是通用的。🔹
其實我也是呀,我也寫了不少相關的旅行介紹的文章,也寫過一些旅行交通、票券的使用方式,經常都是「第一次」到某個國家,解決交通問題,除了參考別人的資訊外,自己也會特定的「拍下」特定的照片,像是「車站、車票、置物櫃」等等,再配合文字來搭配解說,因為有此經驗,回答起朋友的問題就顯得自然。
爾後在捷運站門口彼此告別後,我一個人往回家路上思考今天分享會的問題,以及剛剛與朋友互動的過程,突然才覺得「啊,不對」,今天的主題根本就與心中說的內容完全相反,今天的分享會是屬於「旅行攝影」 - 分享旅行中的照片,但我最想說的,其實是「攝影旅行」,是為了要分享「照片故事」以及「照片背後的故事」,而由於今天的主題是「旅行攝影」,自然投影片的內容順序,是以「旅行的順序、痕跡」做安排。
也正因為心裡很想說的是「攝影旅行」,也難怪為何某幾張投影片,我覺得應該順序調換,或是「併在同一頁說」會比較洽當一點,但一這麼做,就覺得講起來不大有順序,時間順序就會彼此交錯,讓觀眾覺得…,怎麼一會說今天拍的照片,一會說後天、一會說昨天照片的感覺。
過去自己辦了數場,以「旅行攝影」為主的分享會,每次說完心裡感受都隨著現場觀眾互動不同,感想也不同,但覺得始終…,離我心裡想分享的「故事」有一些落差,卻無從說起,直到這一天晚上,我才找到心中那塊最想說的天地。
🔹「我最想說的,是為了攝影作品,所追求的旅途,無論甜蜜與否,那才是一張照片我挑選出來最單純的念頭,正因為是為了追求那張照片的結果,所有的準備規畫都是以「它 – 照片」為出發點思考;但如果是旅途中所看到、見到所拍下的照片,好像我只是過客,順手一拍,除此之外 – 沒了,這種照片並不是好不好看問題,而是缺乏一點…,我心裡最在意的事情,在分享過程總有點不是那麼踏實的感覺」🔹
🟥抉擇與密秘
「我也想聽聽,別人的分享一張照片背後的抉擇與密秘」,除了拍照技巧外,同時也希望聽出這些拍照技巧,是如何抉擇出來的? 是唯一的答案嗎? 還是在許多答案中,選擇最適合當下的?
就像記者訪問發明燈泡的愛迪生,「你是如何知道要用那東西來做出燈泡的?」,愛迪生回答說「我不知道什麼可以達到,我只是找到 99 種失敗的方法,最後一個才成功」,雖然真實歷史故事並非那麼簡單,但這過程也與我們追尋一張照片過程,有一些雷同可以參考的點。
任何一張照片,拍攝方式、技巧與手法,說明出來原理很簡單,比如用什麼相機搭配多少鏡頭焦段,快門光圈感光度的組合、是否使用濾鏡等其它工具輔助,天氣是如何預測,又什麼時間點下拍攝,這些都是我們最後知道的「結果」,這些資訊若能在攝影分享會一一的提及,非常實用。
但如果真的對一張照片更「細細的切入多問二句」,就知道結果背後都有一些故事,礙於分享會的主題、時間有限下,那些故事通常都會被忽略掉,而這才是我最想聽到的部分,因為我知道如果我也去了相同的地點,採用了相同的拍攝方式,假設天氣狀況也相同,我也不見得拍出相同的作品,經常如此,人人都有類似的經驗,此時不免會覺得「他人總是留一手絕活」,確實有些人是如此,但有些並不是這樣。
🔹就好比聽人說…,看一個成功的人,不要只聽他成功的故事,要看看他遇過什麼樣的失敗、如何失敗、失敗的過程是什麼,因為成功無法複製,但失敗可以盡可能的迴避。
攝影也是一樣,光是聽著他人如何拍出成功作品,不代表你就能複製他人的成功,他一但在過程中遇上挫折與失敗,那我想人人都很有可能遇上相同的情況,那麼單單聽如何拍出這張照片「成功的要素」,是無法滿足我的好奇心,而背後不知失敗多少次、等待多久,準備多少才能達到,就算同一點蹲上好幾回,每一次的天時與地利也都不同,最成功的照片不見得是「天時與地利」最好的搭配,可是在那一次如何配合天與地,做出照片不同的抉擇,那才是最有趣的部分。🔹
🟥讓聽眾共鳴
「共鳴」是很難的,我談了 100 張照片,能讓底下的聽眾、學生產生共鳴的照片,若有 10-20 張有共鳴的話,我覺得對我來說就是件不容易的事情,這往往是我不斷編排講義參考的點。
要解釋一個抽像的概念,並且透過具體的圖、文、口語表達,讓底下的讓聽眾有「共鳴」那才是最棒的照片例子,而這樣子的照片是有的,但要一試再試,才知道同一張照片,在數場課程中是否經得起「共鳴的考驗」,也就是在課堂中,這個例子能吸引學生目光,數次都能達到那層效果,我才確定這組照片能讓他人達到心中的共鳴,這樣子的照片,我會用一個簡單的名詞稱乎他 - 「哇照片」。
🟥「哇照片」
「哇照片」不好找,真的,為了讓講義更加精采,我經常在改裡頭的例子,無論是在過去的照片裡翻找,或是重新拍新的,都不是件簡單的事情,有時反而越改越糟糕,再將之前的例子放回來也是常有的事情,但經過幾年的經驗下來,我漸漸覺得…,這個「哇照片」其實存在我電腦硬碟裡許久,而且還不少,只要我放慢速度,放鬆心情,好好的欣賞一些照片,想想當時這麼拍的理由,再看看這張照片能否在課堂上傳達得清楚。
🔹但如何確定課堂上我能否傳達清楚呢? 我會用單純一點的標準,這一張照片已是好段時間前拍的,在看這張照片,是否能讓「脫離拍照當下的我」,重回現場、感受它,如果可以訴說更多「照片故事以外的事情」,讓我自己回想更多這張照片以外值的事情,包含當時的天氣、心情、身體狀況、遇到的大小事等等,如果可以讓我自己,在看自己的照片回想起這些事情,通常成為我心中的「哇照片」機率就高多了,最後挑選出來在課堂上分享,往往會有不錯的效果。 (當然,有的自以為不錯的 “哇照片”,反而產生反效果,下次這例子拿掉就好)🔹
🟥站在台上,心在台下
任何主題的演講、分享,台上的講者應該不時的留意聽眾的情緒,是否對你的內容理解、投入,而不該自顧自的一股腦的說完每一張投影片,趕在時間內講完它,有些是「為了講完而講完」,有些則是「講不完就算了,跳過」,看看一位講者是否是熟練,從整個分享過程,除了時間的掌握,聽眾情緒拿捏得當宜,整場聽下來掌聲如雷,意猶未盡,那就是一場完美的分享。
這個不容易,真的,但也不難,同一個主題講上數十次,任何人也都能練習到一定的程度,而這一切的開始就從「講稿、投影片」的設計心態開始,熟練的講者,在一開始投影片準備心態,就不是以「張數」來思考,而是如同書寫一篇文章,簡單的「起承轉合」結構,帶著聽眾慢慢進入你的世界的前提下,規畫每一場分享,這點確實不容易,即使再熟練的講者,面對全新的主題,頭幾次也不見得都能做到這點。
🔹我覺得最好的「講者」,應該具備一種能力「人站在台上,心留在台下」那種能力,同時也是一種境界,要如何讓自己分享內容,能一次比一次好,這種能力非常重要,不為了時間、投影片張數而趕工、拖戲,而是與觀眾一同享受這個過程,畢竟人是站在台上,無法用第三人稱看待自己的表現,但講者的「心眼」可以時時看看自己,觀察聽眾,內容是已經固定了,但盡可能改變節奏,搭配音調調整、肢體動作、不時插穿其它故事、笑話,來讓整場分享更加成功,才能記下此次的失敗,下次做的更好。🔹
我想抱著「人站在台上,心留在台下」的心態,努力的改進分享的過程,每次一都比前一次更好,讓 100 張照片分享,能張張讓人感動,心中產生「共嗚」。
🟥攝影旅行、共嗚與「哇照片」
讓我找到最多「哇照片」,在數萬張照片堆裡,往往是在「為了攝影而去旅行」的照片裡得到最多的可能,因為一張「哇照片」通常挑選標準,都是對一張照片非常深切的感觸,我才會挑選出來。
🔹「一張照片真的勝過千言萬語」,這句話是對創作者自己才成立,對於底下的聽者,我則是將照片背後的千言萬語,精挑細選整理出來,如此一來才能讓聽眾,了解一張照片「如何拍攝」「背後故事」,以及「如何達成與失敗」,使得一張照片,無論是對拍攝者,或是其他聽者,更有其生命、靈魂與含意,讓大家產生共鳴,在這空間裡不斷的繚繞講者的語話,以及聽眾的笑聲、掌聲。🔹
📷📷📷📷
7 堂攝影入門課 🙆♂️終生看 ⏱隨時看 🎞線上看
#報名連結:https://go.hojenjen.com/3p2g6n
👉9/30 前早鳥價~~ $4990🔹🔹
就是要你 愛 上 我 拍攝地點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首次參加品牌活動 ] 2019/8/16 YOKOHAMA
人生頭一回體驗不是在台灣而是在日本,2019年8月人在日本旅行時,恰巧丹神也在日本出差,就詢問胖編是不是有空去參加一場品牌活動,因為地點剛好在橫濱,離我居住的地方約四站,查詢了一下是位於大倉山駅步行約15分鐘的地方,當然就一同去冒險了!
(疑...不是參加活動嗎?)
因為出發前一晚我跟日本親戚說要去大倉山那邊參加活動時,親戚說那邊都是住宅居多,也不會有遊客哪會有什麼活動,我就看一下 google 地圖,發現還真的很住宅區。如果以台北來說,我想大概就是從板橋搭火車到山佳站,然後要參加一場品牌聯名活動的意思吧!心裡也是充滿著問號。
想說丹神是不是想帶胖編去什麼無料體驗之類的(誤)
-
當天就帶著一顆困惑的心前往大倉山駅赴約,人在異地可以遇到好友總是讓人期待,我們約在摩斯漢堡會合後就往活動會場出發,一路上看著路上行人越來越稀少,再加上40度左右的高溫,而且完全沒有什麼商家,還真的有點懷疑人生,心想這裡真的會有活動嗎?走了一段斜坡後我跟丹神早已滿身大汗。
過了15分鐘左右看到了一間 7-11,我倆二話不說趕緊衝進去吹冷氣(瞬間恢復生命力),活動會場剛好就在便利商店旁邊,但明明是日本品牌 TENBOX 與 Boogie-Woogie Works 的聯名活動,照理說現場應該會看到跟我們相似的人類出現才對,可是只有稀疏的居民會走進便利商店購物外,還真的沒有外地人出現。
後來慢慢有人出現時,而且看了一下穿搭,100% 肯定是來參加活動的人,這時又更讓我疑惑了,真的會有人特地來這地方買品牌聯名的服飾?這裡不是澀谷、原宿那種流行時尚的區域,這邊是超級純樸的住宅區耶,不要說便利商店,連投幣式賣販機都幾乎不見蛋...
活動會場則是很像一間隨意在馬路旁會看見的小廠房,平時路過應該只會覺得這是一家木工或榻榻米店家,沒想到裡頭竟然藏著一個小U型池,大家都知道日本房子挑高都比較矮,這U型池就更顯得特別了,畢竟喜愛滑板的玩家也蠻多是 TENBOX 的愛好者。
而活動主理人也去買了啤酒來招待我們,這高溫真的很需要啤酒來降溫,趁丹神在跟主理人交際時,我就查詢一下品牌的資訊,畢竟這是一個胖編未知的領域,正所謂活到老學到老..(遙望)
當現場的黑膠唱片機播放 Red Hot Chili Peppers 的《by the way》時,我整個人都沸騰了起來,因為這是胖編的愛歌之一,尤其當日剛好是 Summer Sonic,當年有嗆辣紅椒的演出啊啊啊啊啊!沒票聽現場的我聽到歌曲時,內心真的是感動到泛淚~~~
過沒多久,這波聯名商品就售完了,而丹神也完成了訪談以及拍攝,結束這段讓人印象深刻的品牌活動。
更詳細的專業文章都可以到 Keedan 網站搜索「Whosdandan 」、「TENBOX 」。
胖編只是寫篇鄉巴佬來參加活動的廢文,以此紀念。
-
你有沒有聞到一種古着的味道? x 虎市丹丹隨手寫 2.0
雙林出動!
接下就是帶著丹神去旅行之橫濱走到腳殘之旅…
從 元町中華街>山下公園>象の鼻パーク>横浜赤レンガ倉庫>WORLD PORTERS>横浜駅西口>家系総本山 吉村家。
兩個人差點走不回家,完全就是搏命逛街,辛苦丹神了!
-
事後回想,如果我辦一個古著活動在偏遠的地區,可以像這次品牌一樣成功,我想除了做夢應該很難實現吧~只能說有夢最美了~
-
#tenbox #日本 #東京 #japan #tokyo #fashion #style #ootd #travel #穿搭 #設計 #潮流 #時尚 #流行 #design #boogiewoogieworks #yokohama #橫濱 #橫浜 #山下公園 #赤レンガ倉庫 #你有沒有聞到一種古着的味道 #blogger #fashionblogger #streetstyle
就是要你 愛 上 我 拍攝地點 在 林郁晉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MoCA Video【籠罩下的巨大哀愁】藝術家訪談 Part.6 蔡傑
--------------------
藝術家簡介
--------------------
擅長以較為多樣化的角度觀看/檢視/梳理所企圖要詮釋的對象及物件乃至於現象到架構。
在表現 手法上傾向於帶有較為濃厚的詩性和文學性,作品內容及其狀態呈現的語境思辨迴路上不論是發 想的動機還是到完成皆含有相當大的成分是為戲謔甚至嘲諷的意味在。
在處理的題材選擇上從帶 有個人感受性抒發/家族記憶/世代作用於個體或群體後所產生的聚合物/文本的再現及詮釋/族群 種族/宏觀事實的辯證。
--------------------
作品介紹
--------------------
「塵埃微粒在暗示內的一束陽光柱中旋轉。」魯克瑞修斯
「再來看一眼這個小點。就在這裡。這就是家。這就是我們。在這個小點上,每一個你愛的人,每一個你認識的人,每一個你聽說過的人,每一個人,無論他是誰,都曾經生活過。我們所有的快樂和掙扎,數以千萬自傲的宗教信仰、思想體系觀念意識,以及經濟學原理教義,每一個獵人或征服者,每一位勇士或是懦夫,每一個文明的締造者或摧毀者,每一位君王或農夫,每一對陷入愛河的年輕伴侶,每一位為人父母者,所有充滿希望的小孩,發明家或探險者,每一位靈魂導師,每一個腐敗的政客,每一個所謂的『超級巨星』,每一個所謂的『最偉大領袖』,每一位我們人類史上的聖人或是罪人……我們的一切一切,全部都存在於這樣一粒懸浮在一束陽光中的塵埃上。」卡爾薩根
-----------------------------------------------------------------------------------------------------------------------
【籠罩下的巨大哀愁 The great sorrow under the shroud】
日期 Date|2021/08/7-09/12
地點 Location|台北當代藝術館 MOCA Taipei
藝術家|Artist
王鼎曄 Wang Ding-Yeh
吳柏賢 Wu Bo-Sian
陳嘉壬 Chen Chia-jen
黃彥超 Huan Yen-Chiao
黃淑蓮 Wong Shu-Lian
蔡傑 Tsai Jie
鄭爾褀 Zheng Er-Qi
鍾知庭 Chung Chih-Ting
影片拍攝與製作 Film production | Shane 影像工作室
音樂製作 Music production | 黃柏諺 PKG
動畫製作 Animation production | 羅悅慈 Lo Rax
設計 Design|蔡傑 Tsai Jie
翻譯 Translation | 黃文 Huang Wen
策展人|Curator
林郁晉 Lin Yu-Chin
協同策展 | Co-curator
黃鼎鈞 Huang Ding-Jun
感謝贊助|Sponsors
厭世會社The Misanthrope Society
果拾 Pick Up
特別感謝|Special thanks
台北當代藝術館 MoCA Taipei
掀牆藝術聚落 Open Wide
打開藝術工作站 OCAC
嘖嘖 Zeczec
張喬翔 Shane
陳小乖
劉柏承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5xSqDEuYhsY/hqdefault.jpg)
就是要你 愛 上 我 拍攝地點 在 果籽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不少主人在走失寵物後,都會利用社交平台發放尋貓尋狗消息,認為社交平台覆蓋範圍廣闊而可以增加成功機會。不過其實在「黃金48小時」內,寵物極有可能仍然在該區徘徊,因此迅速地讓區內的人得知走失寵物的消息才是最為重要。為了針對這方面的困難,動物保護機構「救狗之家」的義工Mimi於是自資開發手機應用程式 「協尋寵物 Lost and Found Pets」 ,希望提高尋找失貓失狗的效率。
把握黃金48小時貼街招
Mimi是一位刺繡老師,大約五年前在朋友的介紹下認識了救狗之家,更成為了義工並參與尋狗的工作。與寵主們的處理方式不同,當得知有領養人走失狗隻的時候,他們會首先製作街招到該區張貼:「把消息放到社交平台的確是有它的作用,但如果要集中在某個地區(傳播消息),我們則會馬上製作街招並在該區張貼,也會去做做街訪。因為很多時候保安員、管理員、附近的地盤工人,尤其是清潔工人是在大清早工作,而狗隻就是在清晨或者半夜這些時間出來找東西吃。」又指其實香港真的有很多好心人,他們都樂意以電話或者WhatsApp報料。Mimi又憶述曾經有次在大埔汀角路協助尋找失狗,當時已過了十多天仍毫無進展。直至十多日之後,失狗終於走出顯眼的馬路,並從汀角路走向大尾督方向。當牠沿路走去的時候,不少途人都馬上拍下照片報料,Mimi的電話和WhatsApp於是便止不住地響起。「我想說的,就是街招的重要性,而且你須要讓所有區內的人知道那個消息。」
設攝影機和籠子通宵守候
Mimi直言等待消息的過程非常煎熬,可說是尋狗過程中最困難的部份。「我覺得你要等人家見到牠,然後再確認那隻是你要找的寵物,這件事是最困難的。因為很多時候(報料人)都是沒有提供照片和影片。我們以前也試過選擇相信,因為每個人都總是十分肯定地說『就是那隻狗』。但當我們去到那邊後,才發現原來不是。」因此當收到有關失狗的消息,並從報料人以照片或影片確認了位置後,Mimi就會設置攝影機以再度確定是否他們正在尋覓的狗隻,同時會擺放食物和水在該位置希望可以把狗隻留在該範圍。當用攝影機確認了是目標狗隻之後,Mimi和其他救狗之家員工就會嘗試設籠。其實來到這個步驟已經是成功的一大半,不過有時仍然需要花好幾天甚至整個星期來等待狗隻走進籠子裏。「我們也會放置數個攝影機拍攝籠子,因為我們要知道牠有否進去,或者如果是其他野豬或者貓走進去,我們要即時放牠們出來。我們不是設置了籠子就離開,我們會有最少兩至四個人在現場通宵留守,有時更可能要待至清晨六時多七時。」
自資開發手機應用程式
說了這麼多,其實尋找失貓失狗的要訣還是要在黃金48小時內,迅速地讓區內的人得知走失寵物的消息。為了針對這方面的困難,Mimi於是自資開發手機應用程式 「協尋寵物 Lost and Found Pets」 ,希望提高尋找貓狗的效率。「其實這個應用程式是想不論有沒有飼養寵物,只要你有心去幫忙留意,都可以下載來使用。有飼養寵物的人可以先下載登記,把寵物的資料和相片上載到應用程式。萬一你的寵物真的不幸地走失了,就可以很簡單地點撃數個按鈕以及填寫走失的資料,即可在一兩分鐘之內即時發佈給其他同樣有下載這個程式而有留意這個地區的人。如果使用者有剔選這個地區,他就會收到你的發佈通知。」除此之外,這個應用程式更可自動生成街招,幫助焦急的寵主把握時間到區內張貼街招;而想幫忙出力的有心人亦可以開啟GPS定位功能,留意身處地區有沒有仍在尋找的走失的貓狗。
每天接到三至四個走失個案
其實Mimi在開始參與尋狗的兩年後已經有以上的構思,不過因為各種原因而擱置。「直至去年暑假有隻狗走失了,我們花了很多心機和時間去尋找。那隻狗找了三個星期有多,發現牠的時候已經很虛弱。我們收到消息後,馬上派人在半個小時內過去看牠,但是牠已經離世了。這隻是我找的十多隻狗當中,唯一能找回但是離世的狗。牠還很年輕,只有一歲左右,離開的時候身上有很多傷痕,你會不敢想像牠在走失了的三個多星期當中是受了多少苦。其實當時我正在上班,也忍不住走進洗手間哭完才繼續工作;那晚回到家中,我也……瘋狂似的哭了;直至牠走了之後,每當我駕車經過那個街口,我也會很不開心。」Mimi又指,香港失貓失狗的情況頗為嚴重,應用程式推出以來每天都都有三、四隻失貓失狗的資料上載發佈。「這只是知道這個應用程式的三千多人當中的個案而已,其實可能有很多寵主還沒知道這個應用程式,你會看到其實情況真的挺嚴重。」Mimi又希望有更多人下載和使用這個應用程式,當每個地區達至相當的下載量時,便可發揮真正的功效。
影片:
【我是南丫島人】23歲仔獲cafe免費借位擺一人咖啡檔 $6,000租住350呎村屋:愛這裏互助關係 (果籽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XSugNPyaXFQ)
【香港蠔 足本版】流浮山白蠔收成要等三年半 天然生曬肥美金蠔日產僅50斤 即撈即食中環名人坊蜜餞金蠔 西貢六福酥炸生蠔 (果籽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Fw653R1aQ6s)
【這夜給惡人基一封信】大佬茅躉華日夜思念 回憶從8歲開始:兄弟有今生沒來世 (壹週刊 Next) (https://youtu.be/t06qjQbRIpY)
【太子餃子店】新移民唔怕蝕底自薦包餃子 粗重功夫一腳踢 老闆刮目相看邀開店:呢個女人唔係女人(飲食男女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7CUTg7LXQ4M)
【娛樂人物】情願市民留家唔好出街聚餐 鄧一君兩麵舖執笠蝕200萬 (蘋果日報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e3agbTOdfoY)
果籽 :http://as.appledaily.com
籽想旅行:http://travelseed.hk
健康蘋台: http://applehealth.com.hk
動物蘋台: http://applepetform.com
#狗義工 #狗狗 #尋狗 #協尋寵物 #寵物離世
#果籽 #StayHome #WithMe #跟我一樣 #宅在家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UmfXFbQ76RI/hqdefault.jpg)
就是要你 愛 上 我 拍攝地點 在 烙野孩imyeahhi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本片於疫情爆發前拍攝,防疫期間,請帶好口罩、勤洗手、減少外出,防疫工作大家一起來。"
#Zenfone8 #剛好更好
本集由ASUS Zenfone 8贊助播出
購買連結:https://store.asus.com/tw/category/D5991
第八十八部影片,台灣地圖隨機地點旅遊企劃,花蓮縣玉里鎮
拍攝於2021.05.08-09
烙野孩FB粉專:https://www.facebook.com/%E7%83%99%E9%87%8E%E5%AD%A9-108421374001542/
烙野孩IG:https://www.instagram.com/im_yeah_hi/
這次,要做一件刺激的事-隨機地圖旅行!
想過要拍這種企劃很久了,這次就來執行吧!特別買了比較大張的地圖,地點要能更精確一點,希望能真的到達我們隨機打到的點位,不是只到那個縣市附近。
打地圖的過程只拍一次,一鏡到底,最後打到了”石公瀑布”......
這到底是哪啊?!聽都沒聽過!
後來查了一下,石公瀑布就是鐵份瀑布,但還是沒聽過。鄰近玉里鎮,附近還有很喜歡的溫泉-安通溫泉,剛好沒泡過,真是太棒了,這次可以泡到了,在加上一樣沒吃過的玉里臭豆腐,這行程真是太讓人期待,地點太剛好了。
這次出門沒有特別找住宿,吃的喝的也是到了再說,不要準備太多,讓旅程多一點驚喜!
花蓮縣玉里鎮,離我們住的高雄有很長一段距離,早早就出發,從楓港往東,經南迴公路到達台東,呼~在新景點台九遇到愛休息,這裡最近做了一點裝置藝術,長長的礫石海岸很適合拍照,海浪打在石頭上滾動的聲音特別好聽,與沙岸是不一樣的感覺。拿出Zenfone 8,把一望無際的海岸錄起來,使用Zenfone 8的8K錄影錄了一段,再用4K60p測試防手震,故意跳動一下,防震很夠,一般步行錄影沒有問題,最後幫Amber拍了幾張照,廣角功能可以把後面的海都拍進去,構圖美多了~
繼續往花蓮移動,但......我們還沒有找住的地方!!!隨機找了一個鄰近的露營區-東豐露營區,很順利有位置,老闆娘也很客氣,殊不知這是晚上恐怖的開始XD
終於,下午3點到達了露營區,嗯......一個人都沒有,有一種會包場的預感,不管了,先搭帳再說,營區廁所算乾淨,熱水是投幣式的,水電都充足,有好多個三角屋頂高架木棧板,可以遮陽又通風,Amber一手拿著輕巧的Zenfone 8紀錄,一邊幫忙搭帳棚,很快的,晚上的家已完成,去吃期待已久的臭豆腐吧!
橋頭臭豆腐,這是第一次吃,完全顛覆我們兩個想像,一開始看到一大盤,又塞了蘿蔔絲、泡菜,看起來很擠,真的會好吃嗎?一口咬下,外酥內嫩,皮薄,會酥,豆腐本身最厲害,湯汁非常多,不會過鹹,口感軟嫩,不會膩,是很好吃的臭豆腐,跟平常吃到的都不一樣,大家有機會記得來試試,人多,會需要排一下隊哦~
吃完點心,傍晚天氣慢慢變涼了,前往安通溫泉泡湯剛剛好,這是第二次來到這裡,前一次來是夏天,並沒有下去泡溫泉。安通溫泉區,一下車就能聞到溫泉味,溪邊的水也是溫熱的,溪畔有做三個公有的溫泉池,很大。
當地人的默契是在中間池淋浴,沖洗乾淨後,到旁邊兩池泡湯。溫泉出水口達60度左右,無法直接浸泡,要放涼,在地人很聰明,會接上蓮蓬頭,讓水與空氣接觸降溫,續下來的水就可以直接泡了,在用Zenfone 8錄影的時候,Amber直接開水,淋了我一身,還好手機有防水,影響不大。這一次泡到安通溫泉的感覺非常棒,以後經過還要再來。依當天的經驗,傍晚到天黑前,在地人多,入夜後外地遊客比較多。
晚上,回到玉里市區,簡單吃個飯,時間還早,隨機找了一間店,吃吃點點,喝茶小酌,沒想到隨機找的店,會是讓我們為之驚艷的地方,外觀看起來普普通通的老房子,老闆有一隻老柴犬,這裡是寵物友善的空間,Allen要開車,點了一杯薄荷茶,Amber點了一杯小酒,再一個鬆餅,每一樣都有老闆的手藝,不是在外面店家點的到的東西,加了海鹽的甜點鬆餅,鹹甜鹹甜的滋味特別好吃,鬆餅也扎實,嗯~推薦給大家。
晚了,回到營區,真的一個人都沒有!一個人都沒有!是連營主也不在的一個人都沒有!
暗矇矇的,自己開了4盞燈,加上帳棚的串燈,溫馨了一點,可以來睡了,明天還要去瀑布。睡前看一下手機電量,還不錯,Zenfone 8用了一整天,拍照、錄影加導航,電力還有10%呢!
結果!這裡的蚊子超勤奮,工時超長,到半夜3點還在加班,大概半夜3點到早上7點沒有蚊子,我們也大概只睡了這個時間。
帳棚收好,前往鐵份瀑布,也是我們地圖打到的地方。要到鐵份瀑布的路不難,停車的地方以前是露營區,現在沒人管了,停車空間大。下車走10分鐘就到瀑布了,途中要攀過一個小小的攔沙壩,Allen拿著Zenfone 8邊錄邊爬,輕巧的機身單手可以掌握,很適合戶外活動使用。攀過攔沙壩後,到達瀑布,比想像中還要高大,可惜現在是枯水期,水少、流動慢,夏天豐水期來,會是很漂亮的一個地方,期待下一次豐水期來這裡玩~
隨機旅行很有趣,不做過多的準備,調整心情,是一整遇到什麼就接受什麼的心情,用這種方式出去玩,去約會,是不一樣的感覺,可能夠接觸到跟平常出遊,不一樣的人事物。如果不是這樣,我可能很久以後才會前往玉里,可能不會到鐵份瀑布這個祕境,更找不到這樣一個特別的小酒管。
特別的旅行,希望大家也喜歡
山裡的狀況也每年都不一樣,出發前記得做好功課。
離開時要帶走垃圾,最好可以帶袋子幫忙撿垃圾。
對影片有問題可以在下方留言,有幫助的話🙇懇請按讚訂閱分享。
台九遇到愛(台九420k)
:https://goo.gl/maps/Rp8eH9bJZjpBNqph6
東豐露營區:https://goo.gl/maps/atgSNinF5fnDetJf6
玉里橋頭臭豆腐:https://goo.gl/maps/Ch2xfb3UNh8GubW87
安通溫泉(公有池):https://goo.gl/maps/GB5GVpSzp47DWtfA6
玉里橋頭麵:https://goo.gl/maps/8K8zMrqcie7o3pMF7
Our老房子咖啡屋(木職人工作坊、甜點烘焙在後方吧台)寵物友善:https://goo.gl/maps/qxiGAzY3cF9zUbLg8
鐵份瀑布(停車處):https://goo.gl/maps/dsdE8mgBbs5vgbhN8
#Taiwan#台灣#玉里
#溫泉#hotspring#瀑布#waterfall
#Outdoor#戶外#旅遊
#烙野孩#imyeahhi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47Hn0jrFntY/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