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了就扣七天假!爸媽心中最怕的大魔王-EP.10
Podcast收聽|Youtube觀看:https://taplink.cc/doctor16543
大魔王的名字大家都不敢說,不管自己家寶貝得到,或是班上有同學得到,家長都如臨大敵,就怕班上要停課。#腸病毒 其實是一群病毒的總稱,寄居在人類的腸胃道,再經由口水、噴嚏、糞便散播出去,傳染力相當強。
【#不是腸胃炎】
腸病毒有6、70種,但跟造成腸胃炎的病毒不同,所以不會有嘔吐、拉肚子等腸胃症狀。常見的症狀一開始是發燒,以及手足口病、疱疹性咽峽炎,但也由於感染病毒種類的不同,每個人有不同症狀。
【#不怕酒精】
酒精對腸病毒沒用,消毒需要用氯系的漂白水稀釋(氧系的無效),消毒時不需要大規模噴藥噴灑、只需針對常接觸物體表面(如:門把、課桌椅、餐桌、樓梯扶把、玩具、遊樂設施、寢具及書本)重點消毒即可。
【#注意重症前兆】
如果孩子感染了腸病毒,回家除了環境消毒,就要密切觀察是否有以下四個症狀的其中一項,不須集點,只要有任何一項就應該立刻帶去醫院進一步檢查。
1. 持續嘔吐
2. 肌躍型抽搐
3. 嗜睡、精神、活動力不佳
4. 心跳加快、呼吸變急促
【#大人要更注意消毒】
不只是小朋友,大人從外面回到家中也要用肥皂徹底洗手,更換外出衣服或是洗個澡再抱小朋友。如果家中有兩個小朋友,爸爸媽媽盡量一人照顧一個,避免互相傳染。#爸爸媽媽辛苦了
#腸病毒 #發燒 #嘔吐 #酒精 #消毒 #嬰兒 #幼童 #學童 #小學 #幼稚園 #寶寶 #泰德 #貝兒 #podcast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14的網紅醫聊543,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大魔王的名字大家都不敢說,不管自己家寶貝得到,或是班上有同學得到,家長都如臨大敵,就怕班上要停課。#腸病毒 其實是一群病毒的總稱,寄居在人類的腸胃道,再經由口水、噴嚏、糞便散播出去,傳染力相當強。 【#不是腸胃炎】 腸病毒有6、70種,但跟造成腸胃炎的病毒不同,所以不會有嘔吐、拉肚子等腸胃症狀。常...
「寶寶發燒呼吸急促」的推薦目錄:
- 關於寶寶發燒呼吸急促 在 醫聊543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寶寶發燒呼吸急促 在 兒科女醫艾蜜莉-歐淑娟醫師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寶寶發燒呼吸急促 在 賴俊維醫師 - 赤子之心臨床隨筆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寶寶發燒呼吸急促 在 醫聊543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寶寶發燒呼吸急促 在 [寶寶] 該不該送急診.小兒三角評估法教你判斷- 看板BabyMother 的評價
- 關於寶寶發燒呼吸急促 在 小兒急診室常遇到家長很緊張地抱著發高燒的小朋友問: 「醫師 的評價
- 關於寶寶發燒呼吸急促 在 發燒呼吸急促心跳快的推薦評價,親子天下、PTT 的評價
- 關於寶寶發燒呼吸急促 在 先天性心臟病作祟?寶寶發燒、呼吸急促別大意 - 媽媽經 的評價
- 關於寶寶發燒呼吸急促 在 《寶寶呼吸好快像喘不過氣小心是先天性心臟病》【育兒大解密 ... 的評價
- 關於寶寶發燒呼吸急促 在 [寶寶] 發燒(夯)睡覺時呼吸急促| BabyMother 看板 - My PTT 的評價
寶寶發燒呼吸急促 在 兒科女醫艾蜜莉-歐淑娟醫師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近期的感冒不簡單—攻擊小寶寶下呼吸道的呼吸道融合病毒(RSV)】
今天(11/17)是世界早產兒日,歐醫師來跟大家分享一個對早產兒來說相當危險的呼吸道病毒。
#呼吸道融合病毒流行中
這隻病毒主要在秋天、冬天和早春流行,現在正是疾病好發的高峰期。
從十月份以來疾管署監測發現,0~6歲嬰幼兒感染「呼吸道融合病毒」的比例攀升,高峰甚至比兩年前還要更高。
我在門診也發現不少兩歲以下的幼兒,感冒症狀伴隨著 #痰多且容易咳到吐,恐怕也是感染了這隻病毒。
#症狀嚴重度不一
感染了「呼吸道融合病毒」的症狀跟一般感冒很像,不過在小小嬰幼兒身上,除了咳嗽、流鼻水、喉嚨痛,這隻病毒特別會 #侵犯到下呼吸道,容易造成孩子發燒,也可能引發呼吸急促、呼吸喘*,嚴重的話可能會造成呼吸衰竭,需要插管急救!
(*呼吸時有「胸壁凹陷」等呼吸窘迫症狀)
#呼吸咳嗽咻咻咻
也因為末端的支氣管受到侵犯,特別是2歲以下的小小孩,他們的呼吸道尺寸比較小、比較狹窄, #咳嗽的聲音很容易會有咻咻聲,很像是氣喘發作時的呼吸聲,也有家長會描述孩子的呼吸/咳嗽聲音『怪怪的』。
兩歲以上的兒童如果本身是氣喘體質,感染RSV之後,可能反覆氣喘發作,會需要花更多的時間治療,才能逐漸緩解。
#高度傳染力
除了飛沫傳染之外,呼吸道分泌物還會直接造成接觸傳染,甚至是間接接觸傳染。大人也可能被孩子傳染,近日門診中有不少全家都感冒的。
#預防之道
✔️餵母乳
✔️勤洗手
✔️戴口罩
✔️RSV單株抗體
除了母乳中有抗體,另外有一種很昂貴的、針對呼吸道融合病毒(RSV)的抗體針劑,特殊早產兒才需要打這針,一般健康嬰兒不用。
#秋冬病毒很活躍
#防疫措施別鬆懈
漸漸地北半球溫度轉涼,且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還在持續創新高,我們必須勤洗手、戴口罩、力挺防疫措施,才能面對未知的疫情變化💪
#世界早產兒日 #呼吸道融合病毒 #RSV
#抵抗力 #秋冬 #疫情 #氣喘
#歡迎提問:)
照片:運動也是增強抵抗力的好方法!
寶寶發燒呼吸急促 在 賴俊維醫師 - 赤子之心臨床隨筆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呼吸道融合病毒大流行,未滿2歲孩童注意!】
最近呼吸道融合病毒感染住院的病童非常多,
感染人數可以說是一個爆炸性的成長。
以最近我自己的住院病人來舉例,
十個住院的孩子裡面:
八個都是感染呼吸道融合病毒~!
一個感染腺病毒,
剩一個急性腸胃炎。
此外,感染呼吸道融合病毒的孩子,
有將近一半同時合併感染細菌性肺炎!
三歲以下多是肺炎鏈球菌,
三歲以上多是黴漿菌。
常常會治療很久還不容易好⋯⋯
*什麼是呼吸道融合病毒(RSV)感染?
這是一種傳染方式和感冒一樣的病毒,
藉由飛沫傳染及接觸感染,
感染後的潛伏期為 2~8 天,
喜好在人類呼吸道細胞繁殖並破壞,
造成發炎反應使細支氣管水腫及黏液阻塞。
2歲以上的孩子感染症狀可能像一般感冒,
但比較容易發燒,痰多。
而未滿2歲的寶寶感染就會比較嚴重,
症狀常常就像是氣喘!
很咳、很喘、痰很多、呼吸急促,
可聽到像是氣喘發作的咻咻聲,
還會高燒!
嚴重時甚至會有呼吸窘迫的症狀。
由於傳染力很強,
最近很多看不好轉來我門診看的孩子,
都是感染這個病毒。
*家長們該注意什麼?
預防勝於治療!
「勤洗手、戴口罩」
是最有效且最重要的感染控制方式,
可以減少接觸到病毒的風險。
也要注意環境的衛生清潔及通風,
盡量避免帶嬰幼兒出入人潮擁擠、
空氣不流通的公共場所。
*什麼時候需要緊急返診就醫呢?
未滿2歲的寶寶,
最容易造成較嚴重的急性細支氣管炎和肺炎!
如果出現高燒不退、呼吸喘,
或脫水、精神差、幾乎不進食等狀況,
就要趕快帶回來看醫生喔!
寶寶發燒呼吸急促 在 醫聊543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大魔王的名字大家都不敢說,不管自己家寶貝得到,或是班上有同學得到,家長都如臨大敵,就怕班上要停課。#腸病毒 其實是一群病毒的總稱,寄居在人類的腸胃道,再經由口水、噴嚏、糞便散播出去,傳染力相當強。
【#不是腸胃炎】
腸病毒有6、70種,但跟造成腸胃炎的病毒不同,所以不會有嘔吐、拉肚子等腸胃症狀。常見的症狀一開始是發燒,以及手足口病、疱疹性咽峽炎,但也由於感染病毒種類的不同,每個人有不同症狀。
【#不怕酒精】
酒精對腸病毒沒用,消毒需要用氯系的漂白水稀釋(氧系的無效),消毒時不需要大規模噴藥噴灑、只需針對常接觸物體表面(如:門把、課桌椅、餐桌、樓梯扶把、玩具、遊樂設施、寢具及書本)重點消毒即可。
【#注意重症前兆】
如果孩子感染了腸病毒,回家除了環境消毒,就要密切觀察是否有以下四個症狀的其中一項,不須集點,只要有任何一項就應該立刻帶去醫院進一步檢查。
1. 持續嘔吐
2. 肌躍型抽搐
3. 嗜睡、精神、活動力不佳
4. 心跳加快、呼吸變急促
【#大人要更注意消毒】
不只是小朋友,大人從外面回到家中也要用肥皂徹底洗手,更換外出衣服或是洗個澡再抱小朋友。如果家中有兩個小朋友,爸爸媽媽盡量一人照顧一個,避免互相傳染。#爸爸媽媽辛苦了
#腸病毒 #發燒 #嘔吐 #酒精 #消毒 #嬰兒 #幼童 #學童 #小學 #幼稚園 #寶寶 #泰德 #貝兒 #podcast
Podcast收聽|Youtube觀看:https://taplink.cc/doctor16543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LoiN4eXD2o/hqdefault.jpg)
寶寶發燒呼吸急促 在 小兒急診室常遇到家長很緊張地抱著發高燒的小朋友問: 「醫師 的推薦與評價
其實,人類只要體溫上升,不管是原因是外來的(泡溫泉) 或是內生的(發燒),都會使心跳和呼吸速率變快,這是正常的生理反應,所以要評估一個小孩實際的心跳呼吸,至少需要 ... ... <看更多>
寶寶發燒呼吸急促 在 先天性心臟病作祟?寶寶發燒、呼吸急促別大意 - 媽媽經 的推薦與評價
別小看寶寶發燒和呼吸急促的症狀,可能是先天性心臟病作怪。台大醫院新竹分院日前收治一名出生7天的女寶寶,因發燒、呼吸急促住院治療,在身體理學 ... ... <看更多>
寶寶發燒呼吸急促 在 [寶寶] 該不該送急診.小兒三角評估法教你判斷- 看板BabyMother 的推薦與評價
部落格: https://evalife.cc/baby-in-hospital-03/
最近分享的文章都是自己帶孩子住院後,覺得自己對嬰幼兒醫療經驗的匱乏
所以寫文跟大家分享,之前的分享也都有板友來信表示有幫助到他們
至少知道會經歷什麼事情,比較不會緊張
新手爸媽沒有育兒經驗,容易遇到寳寳異常狀況就過度緊張,但我必須說緊張是件好事,
總比你沒有經常觀察嬰幼兒的身體變化來的好。尤其在周末或是半夜,診所沒有看診的
情況下,大家第一個想法就是送急診。
Eva在這分享在送急診前,你可以獲得的幫助,也許你就可以安心一點。
此篇參考黃琮寧醫師及陳俊佑醫師的建議。
想送急診前,可以先打急診電話
我在新手媽媽時,遇到任何症狀我都會去翻書,有時候就比較知道疑似是什麼疾病,或是
要注意是否還有其他症狀來幫助醫生判斷,也避免自己或家人亂擔心。像是發燒可能是玫
瑰疹、病毒疹、但也有可能是會影響心臟的川崎症。因此這本書可以幫助爸媽們先判斷,
然後一定要告訴大家的是:醫院都有24小時急診專線(請勿濫用),家人或是另一半想送
小孩去急診時可以先打電話確認是否必要,或者是需要先做哪些措施,要不通常等早上去
診所看病就可以了。但如果寳寳有以下狀況,我會建議送急診。像之前大寶番茄就是在周
末喘加發燒,送急診就被診斷是細支氣管炎,收入住院了。
急診是改善現況及脫離險境,非找到病因
急診是給急症或是重症病人使用,沒事真的少去急診,常會碰到車禍或是重大疾病的病患
,耽誤醫師救援以及佔病床。有經驗的爸媽應該知道,急診通常就是先進行呼吸、體溫、
抽血、驗尿、X光、超音波等等的檢查。通常隔天巡房醫師來,才會告知病因,並且判斷
是否需要留院觀察。此外,急診室通常不會有兒科專業醫師,因為他們主要處理緊急疾病
,短時間內幫病患減輕痛苦,脫離險境這也是為什麼會在急診室通常不會告知病因,可能
會掛完點滴沒事了,就叫你隔天門診,或是醫師覺得很嚴重,就住院了。。
參考小兒三角評估法,30~60秒內可作出初步評斷
這是我找到彰化基督教醫院小兒急診科主治醫師陳俊佑的報導,方便大家按步驟,確認寳
寳是否需要緊急急救。
一:外觀檢查
精神渙散/沒精神
通常新生兒醒時,手腳會亂動,會哭,眼睛會亂看。如果一個月以下的新生兒醒著的時候
精神很差,要立刻送醫。嬰幼兒階段的孩子,如果不哭不笑,眼睛只盯著一點看,全身軟
趴趴無力,不管有沒有發燒,都需要馬上急診。(嬰幼兒都是很有活力的)
嘔吐超過兩天
如果只是單次吐奶,可以多觀察。但是連續嘔吐兩天以上,除了感冒也有可能是其他疾病
。建議趕快帶去看診,避免小孩無法攝取營養或是脫水。
排泄物異常
沒有尿尿,或是出現尿結晶(橘色尿),表示水分攝取過少,有脫水的可能性。嚴重時,
可能有血尿排尿會痛,有可能是泌尿道感染。大便有黏液或血絲,如果只有ㄧ次還可以在
觀察,有可能是便秘或是腹瀉,但多次就要去醫院檢查。
碰觸喊痛
如果一碰孩子的肌膚,他就喊痛或是尖叫,可能是腦膜炎。如果壓肚子會痛或是覺得很硬
,也有可能是腹膜炎,需要趕快送急診。
流口水
過了發牙時期嬰幼兒,如果突然有流口水,不能吞嚥的狀況。可能是吞嚥困難,或是口咽
疾病,像是腸病毒,嘴巴會破洞潰瘍。父母親要趕快帶孩子就醫。
囪門隆起/凹陷
嬰兒頭頂有一塊軟軟的區域,可以感覺到脈搏跳動,也就是家有喜事周星馳被鳥蛋砸到昏
迷的地方。如果囪門隆起,有可能是腦壓上升的關係,腦壓升高的原因包括:腦炎、腦膜
炎、顱內出血、腦瘤、水腦等。但是哭的時候隆起,是正常的。囪門也有可能因為進食不
足或長期嘔吐、腹瀉所造成的脫水引起。囟門要到1歲半才閉合。若有發現囪門隆起或匆
門凹陷的狀況,要趕快就醫。
二:呼吸觀察
觀察呼吸是否會費力,鼻孔會不會張很開(想多吸空氣的感覺),呼吸是否有變慢或是變
快,是否有被異物噎到。呼吸是否會胸痛。
呼吸有喘鳴聲
如果呼吸有哮吼聲,或是咻咻的喘鳴聲,要快去看診。如果體溫正常,但呼吸大於60次
/分鐘,呼吸急促,唇色發紫,胸肋凹陷時,也要趕快就醫。像皮卡這次就是呼吸有喘鳴
聲,主要是肺部有痰的感冒呼吸道疾病,但是一旦發燒,就變成很嚴重的細支氣管炎/肺
炎,大家一定要小心注意。
三:循環觀察
心跳異常
如果心跳急速,每分鐘超過100次以上或心律不整,需緊急送醫。
抽搐
一般嬰幼兒睡覺時也會有抽動,所以要看小孩有沒有感染腸病毒、流感等疾病。發生嚴重
抽搐,家長通常是嚇壞了。這個時候可能是熱筋攣或是腸病毒重症前兆,要保持呼吸道暢
通,趕快送醫。
年齡小於三個月的嬰兒發燒
Dr. E小兒急診室日誌 有提到,年齡小於三個月的嬰兒,如果有發燒,不管他是否有活力
或是食慾正常,一定要馬上看診,就算是半夜也要立刻掛急診。因為這階段的嬰兒發燒,
可能是跟很多嚴重疾病相關,病情變化也非常快速,一定要多加注意。
發燒三天以上
如果嬰幼兒連續發燒三天以上或高燒39.5度以上,且不燒時活動力不佳,嗜睡,不管怎樣
一定要帶去看醫生。
急診後處理
急診後的處理通常有三種,根據嚴重程度分為:住院、留院觀察、返家。
住院
如果疾病需要24小時以上的評估治療,例如有嚴重肺炎、痙攣現象,醫師就會建議你住院
治療。但有看過急診後,醫師建議要住院,結果爸媽還拒絕的。是的,你也可以拒絕入院
,但是責任自負阿。
留院觀察
如果急診室醫師判斷疾病在24小時內可以穩定,像是腸胃炎、一般感冒發燒、脫水等,可
能在急診室打完點滴及做完需要的檢查後,就會請你回家,再幫你掛號回診檢查。回診時
,醫師才會跟你講解檢查狀況及改善狀況。
返家
如果生病跡象穩定,不需要密集監測或治療,僅需要口服藥物,像一般感冒或是腸胃道疾
病。醫師可能就會請你返家照護,之後再回診追蹤。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60.248.5.133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abyMother/M.1512013922.A.A66.html
這些意見超棒,謝謝你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