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在 講客廣播電臺 主持的「#世界異家來作客#」節目,星期六晚上23:00pm 在FM 105.9 頻道。今天在我們的「 #異家好滋味# 」這個單元,我們邀請到住在台灣的 #印尼# 朋友「尤繼富」,要帶領我們在空中為大家解密他的家鄉印尼的好滋味。
【播出時間】
全台收聽頻率如下:
FM105.9 台北 新北 基隆 高雄 屏東
FM105.7 桃園 新竹
FM101.5 苗栗 台中 彰化 南投
FM104.3 雲林 嘉義 台南
FM106.9 花蓮 台東
FM102.9 宜蘭
每星期六晚上23:00pm-24:00pm
【網路收聽】
https://www.hakkaradio.org.tw/program/view/id/77
【節目內容介紹】
隨著台灣多元文化的融合,再加上海外旅遊的興盛和政府「南進」政策的推廣,過去這十年來,台灣人對於位於東南亞的「印尼」其實並不陌生。然而透過網路大調查和街頭訪問的實測中,發現到台灣人對於印尼穆斯林的宗教文化,以及海外客家人的足跡之瞭解,熟悉度遠遠高過其他的生活文化面向。特別是對於印尼的「飲食文化」,則大部份的受訪者皆表示不熟悉和不能接受!因此,今天在我們的「異家好滋味」這個單元,我們邀請到住在台灣的印尼朋友「尤繼富」,要帶領我們在空中為大家解密印尼的好滋味。特別是曾經被美國CNN評為「世界第一美味」的超級代表性美食?還有「巴東菜餐廳」為什麼一入座,也不用點餐,服務人員便會在桌上疊上好幾大盤的各式菜餚呢?他們是如享用?又是如何計算價格呢?印尼的飲食文化很有趣,千萬不要錯過喔!
#播放歌曲#
1)印尼傳統民謠 「舢舨歌 dayung sampan 」
2)客家歌曲:有時有日/黃宇寒
3)客家歌曲:Ding Dong/曾雅君
#溫士凱玩樂廣播節目#
#廣播#
#客家#
#講客電台#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00萬的網紅Taiwan Bar,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一想到客家節慶我就想到桐花祭...欸?!桐花祭到底從哪裡來的?客家的傳統節慶呢? 上一集『沒嘗過客家菜也想當吃貨?』http://bit.ly/2dgHTBo 客客客棧 節目全集 http://bit.ly/hahahakka - 客家最為大眾所知的節日,大概就是桐花祭了。但這個從2002年才蹦出來...
「客家民謠代表歌曲」的推薦目錄:
- 關於客家民謠代表歌曲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客家民謠代表歌曲 在 紫丁香婦幼關懷協會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客家民謠代表歌曲 在 地下電影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客家民謠代表歌曲 在 Taiwan Bar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客家民謠代表歌曲 在 Taiwan Bar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客家民謠代表歌曲 在 一生有幾多客家流行歌曲台灣Hakka music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客家民謠代表歌曲 在 客家民謠歌曲、客家山歌介紹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的評價
- 關於客家民謠代表歌曲 在 客家民謠歌曲、客家山歌介紹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的評價
- 關於客家民謠代表歌曲 在 『羅茵茵』原名羅筱蕓,桃園新屋客家人,為台灣女性客語配音員 的評價
客家民謠代表歌曲 在 紫丁香婦幼關懷協會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走讀台灣--
【他們的時代,我們的歌:鄧雨賢的黃昏愁】
山陽國小 王派仁校長
「四月望雨」之外
客家子弟的鄧雨賢先生(1906年七月二十一日)生於桃園市龍潭區。一生創作近百首的作品,有「台灣民謠之父」的封號,經典代表作「四、月、望、雨」,指的便是他作品中的「四季紅、月夜愁、望春風、雨夜花」四首台語歌謠。
然而,這次筆者要來向大家介紹他的另外一首比較不為人知的《蕃社の娘》的相關故事。〈蕃社の娘〉或許多數人很陌生,但是如果講到由文夏將之改編而成的〈十八姑娘〉,或許就能朗朗上口。
〈蕃社の娘〉的創作背景
鄧雨賢在二十七歲時(1932 年)於文聲唱片以「大稻埕行進曲」而嶄露頭角,次年獲古倫美亞(Columbia)唱片公司所賞識,獲聘為專屬作曲家,開始他專職創作的音樂人生,更為台灣人譜出一首首傳唱至今的「台灣歌」。
只是好景不常,隨著日本在各地發動戰爭,台灣也進入「皇民化時代」,台語歌謠的創作也遭到諸多嚴格的限制,鄧雨賢甚至以「唐崎夜雨」的日本筆名創作。昭和十四年(民國二十八年,西元1939年)1月,鄧雨賢受古倫美亞唱片負責人栢野正次郎推薦,前往株式會社日本蓄音器商會東京總社尋找創作的機會。他先後創作了〈鄉土部隊の勇士から〉及〈月のコロンス〉兩首歌。
因為市場反應不錯,鄧雨賢接著將《黃昏愁》(昭和十一年3月由周添旺填詞)曲譜改編成為〈蕃社の娘〉,而這首日文歌曲是為佐塚佐和子(サワ・サツカ)所量身打造。
霧社事件的遺兒
昭和十年(民國二十四年,西元1935年)2月28日的台灣日日新報,有一篇以〈霧社事件遺兒〉為標題的新聞,主角是從東洋音樂學校以第一名成績卒業的佐塚佐和子。她的父親為霧社事件(昭和五年發生在臺中州能高郡霧社的臺灣原住民武裝抗日事件)時殉職的霧社分室主任佐塚愛祐警部,母親是泰雅族白狗群總頭目泰木 ‧ 阿拉依的長女亞娃依 ‧ 泰木。
大正2年(1913)生於台灣霧社的佐塚佐和子,自臺中高女卒業,在「台灣糖業之父」新渡戶稻造博士的資助下,進入日本東洋音樂學校就讀,畢業後成為古倫美亞唱片公司的專屬歌手。
佐塚佐和子在聲樂上的優異造詣很受鄧雨賢的肯定,才將早先創作的高難度〈黃昏愁〉歌譜,交給日即作詞家栗原白,栗原白也於是參考佐塚佐和子年少時的生活環境,將泰雅原住民的生活環境、部落文化寫入歌中。
昭和 14 年(1939)由古倫美亞公司正式發行,為了介紹這首新作〈蕃社の娘〉,還在台北公會堂(中山堂)舉辦新歌發表會。鄧雨賢的公子鄧仁輔還記得父親帶著全家到公會堂去聆聽這首歌曲。鄧雨賢婉轉、清純的旋律,由歌聲迷人的歌曲主角親自來詮釋,才一推出,就轟動臺日兩地,也為佐塚佐和子贏得了「運命の歌姬」之稱。
他們的時代,我們的歌
在皇民化的時代下,鄧雨賢以唐崎夜雨之名創作的歌曲,加上佐塚佐和子的特殊身分,都不免讓人感到唏噓,多年後我們再唱這首歌,就又回到那個遙遠而令人感嘆的時代…
#婦女專欄
#走讀台灣
#鄧雨賢
#黃昏愁
(全篇完)
--------------------------------------
更多文章與新知~請上紫丁香官網:
https://new.lilac.org.tw/
客家民謠代表歌曲 在 地下電影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金曲31專題】
上週末金曲獎頒獎典禮結束,排灣族女歌手阿爆(阿仍仍)不負眾望拿下年度專輯、年度歌曲、最佳原住民專輯,魏如萱拿歌后也是眾望所歸,整體來看,這份名單相當漂亮。但在激情過後,不出意外的,金曲獎長年為人詬病的困境又被翻上檯面,以「語言分類」競賽就是其中的熱議話題。
此議題是我今年在『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策畫的金曲專題中詳談的困境之一。說是困境或許有點嚴重,但肯定是值得討論與深思的議題。
金曲獎以「語言」作為獎項主要分類,有「最佳台語專輯」、「最佳客語專輯」、「最佳原住民語專輯」、「最佳國語專輯」以及其他分下來的歌手獎項等等。
基本上使用「語言」分類音樂獎項是一件吊詭的事,音樂評比從「曲風」切入較為合適,或許金曲獎一開始設立「語言」的用意,是為了要保護弱勢語言在音樂創作上的能見度,但從典禮本身以及長期積累的刻板印象來看,金曲獎和各大媒體長期將台、客、原住民語邊緣化,獨尊「國語」成為必然趨勢,而這當中誰的「國」、誰的「語」,從過往歷史下的政治語境下解讀,當然也值得思量。
在「國家語言發展法」生效的時刻,金曲獎是否要持續保有「語言分類」不合時宜的獎項制度?這是一道音樂與政治密不可分的題目,很難,但必須去討論。
金曲獎「語言」分類的窠臼這題,請到我在金馬影展亞觀團的朋友「CY」撰文,他長期關注金曲獎,「語言」也是他的研究方向。
針對此題,我們專訪了三位創作者,分別是今年抱走最佳客語專輯、客語歌手的米莎Misa,以排灣族身份入圍本屆最佳台語男歌手獎的曾瑋中,最後則是以客家文化做為音樂代表的羅思容(可惜阿爆太忙訪不到),分別問以下兩題:
1.以你的表演經驗而言,是否有使用母語或非母語歌曲表演的經驗?若有,使用母語(或個人最常使用的語言)創作、詮釋歌曲,與使用非個人熟悉的語言詮釋歌曲的最大差異是什麼?
2.金曲獎長年將歌手和專輯獎區分成國、台、客、原住民四種語言分類,對你而言,這是否實質有助於台灣母語(多元語言)音樂創作的推廣?或是你對這樣的分類有什麼想法?會成為另一種變向的阻礙或刻板印象嗎?
直面音樂創作者,會是金曲獎「語言」議題的看法之一,這三位創作者也在文章中給出了正反兩面的論述,相當精彩。
文章全文點此👉https://bit.ly/2F11uZl
至於提到獎項制度,金曲獎以語言分類遭人抨擊,但其實以「曲風分類」的著名獎項在台灣也早就存在,是今年走到第 11 屆的金音獎。金音獎就是以「最佳搖滾」、「最佳民謠」、「最佳電子」等類型做為評比與給獎。
但如果金曲獎未來決定要以「曲風」分類,那麼金音獎該怎麼定位?再從這兩大音樂獎項近年的給獎狀況來沿伸,於是有了「金曲獎金音化」與「金音獎是否會邊緣化」的討論。
而從台灣目前的音樂生命力來看,過往所謂的「獨立音樂」紛紛躍上金曲檯面,草東沒有派對、茄子蛋、LEO王等人相繼鍍金,金曲與金音的「主流」、「非主流」路線該怎麼走?再者,音樂藝術真有所謂的「主流」、「非主流」嗎?
金曲、金音的矛與盾,邀請本屆金曲評審,也在金音擔任過評審的「陳玠安」撰文。從一開始的題目到最後的標題等細節,都花了時間、下了功夫討論。這道題目寫得非常精彩,發人深省。
文章全文點此👉https://bit.ly/3jw6KDu
最後,金曲獎的困境,從「語言」、「金音獎」,要談到國語歌手「陰盛陽衰」。每年的最佳國語女歌手的入圍者都很精彩,長江後浪推前浪,無論是明星、唱將等等,都有令人眼睛一亮的人選,匯聚成入圍名單。但最佳國語男歌手稍嫌疲弱,似乎找不到真正接棒的下一代,無論人氣與實力都與女歌手差距一截。
男女歌手發展不均的問題,請到資深樂評人「胡子平」撰文,他從台灣社會的價值觀去討論,並側寫了這二十年唱片業者的變化,試圖從選秀節目、音樂數位化、傳統大唱片公司的失能等面向去討論結構性問題,在撰文過程中,不厭煩地修改我需要的東西。文章全文點此👉https://bit.ly/3lfYbNr
以上這三題加上入圍分析和賽後評論,就是今年關鍵評論網的「金曲專題」,比起女明星紅毯穿著、濁水溪公社代領人穿爆乳裝瞎講感言等諸多八卦、花邊鳥事,我認為這些議題更值得在金曲獎中被看見。
🎼專題點此👉https://bit.ly/3ivcSuo
上個月花費相當大的心力在金鐘和金曲,雙金打完,就剩金馬。
圖片來源:文化部
#金曲獎 #2020金曲獎
#這裡有關注金曲獎的人嗎
客家民謠代表歌曲 在 Taiwan Bar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一想到客家節慶我就想到桐花祭...欸?!桐花祭到底從哪裡來的?客家的傳統節慶呢?
上一集『沒嘗過客家菜也想當吃貨?』http://bit.ly/2dgHTBo
客客客棧 節目全集 http://bit.ly/hahahakka
-
客家最為大眾所知的節日,大概就是桐花祭了。但這個從2002年才蹦出來的節日,為什麼今天「好像」成為客家人的代表節日了呢?!客家人自己的傳統節慶到底有哪些,而桐花祭的存在,對於客家文化的發展到底是有幫助還是有傷害呢?
本集關鍵字:客家文化、傳統節慶、桐花祭、雲火龍節、天穿日、山歌
-
更多臺灣吧的節目請看這邊!
「動畫臺灣史第二季」節目全集 http://bit.ly/taiwan-history-s2
「木擊者」節目全集 http://bit.ly/123voter
訂閱臺灣吧頻道 http://bit.ly/subscribe-taiwanbar
臺灣吧粉絲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taiwanbarstudio
臺灣吧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taiwan_bar
臺灣吧線上賣場 http://bit.ly/TaiwanBarShop
合作邀約 taiwanbarstudio@gmail.com
-
改編歌曲:
採茶歌 (客家民謠)
桃花開 (客家民謠)
十八摸 (客家小調)
參考資料:
顏建賢、曾宇良,〈結合地方休閒產業共創節慶活動價值之研究─以三義鄉客家桐花祭為例〉,《鄉村旅遊研究》,第5卷第2期,頁15-30,2011。
客家委員會全球資訊網:客家節慶 http://festival.hakka.gov.tw

客家民謠代表歌曲 在 Taiwan Bar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一想到客家節慶我就想到桐花祭...欸?!桐花祭到底從哪裡來的?客家的傳統節慶呢?
上一集『沒嘗過客家菜也想當吃貨?』http://bit.ly/2dgHTBo
客客客棧 節目全集 http://bit.ly/hahahakka
-
客家最為大眾所知的節日,大概就是桐花祭了。但這個從2002年才蹦出來的節日,為什麼今天「好像」成為客家人的代表節日了呢?!客家人自己的傳統節慶到底有哪些,而桐花祭的存在,對於客家文化的發展到底是有幫助還是有傷害呢?
本集關鍵字:客家文化、傳統節慶、桐花祭、雲火龍節、天穿日、山歌
-
更多臺灣吧的節目請看這邊!
「動畫臺灣史第二季」節目全集 http://bit.ly/taiwan-history-s2
「木擊者」節目全集 http://bit.ly/123voter
訂閱臺灣吧頻道 http://bit.ly/subscribe-taiwanbar
臺灣吧粉絲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taiwanbarstudio
臺灣吧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taiwan_bar
臺灣吧線上賣場 http://bit.ly/TaiwanBarShop
合作邀約 taiwanbarstudio@gmail.com
-
改編歌曲:
採茶歌 (客家民謠)
桃花開 (客家民謠)
十八摸 (客家小調)
參考資料:
顏建賢、曾宇良,〈結合地方休閒產業共創節慶活動價值之研究─以三義鄉客家桐花祭為例〉,《鄉村旅遊研究》,第5卷第2期,頁15-30,2011。
客家委員會全球資訊網:客家節慶 http://festival.hakka.gov.tw

客家民謠代表歌曲 在 客家民謠歌曲、客家山歌介紹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的推薦與評價
台灣防疫有成效,客家公共傳播基金會,在周五(3/19)晚間,首次舉辦「客家流行創作歌曲音樂會」,由9位歌手輪番獻唱,18首自創和經典的客家流行歌曲... 客家歌本曲譜- 龍 ... ... <看更多>
客家民謠代表歌曲 在 客家民謠歌曲、客家山歌介紹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的推薦與評價
台灣防疫有成效,客家公共傳播基金會,在周五(3/19)晚間,首次舉辦「客家流行創作歌曲音樂會」,由9位歌手輪番獻唱,18首自創和經典的客家流行歌曲... 客家歌本曲譜- 龍 ... ... <看更多>
客家民謠代表歌曲 在 一生有幾多客家流行歌曲台灣Hakka music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 過河一生有幾多就像紙落火係你也係捱爭到病死正知非我事事難料是非又多人心不足全為自我日月水風貴賤不分修得善心日日好過更多 客家歌曲 http://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