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心的創傷,得被踩到才會發現】
大約一兩個月前的某天晚上,輪到我做飯。蕃茄和傑克在客廳那邊的地板上玩,我在廚房覺得有點浮躁。等我把菜都燒好,東西都端到餐桌上,喊了「晚餐好了可以來吃」以後,逕自坐下來等。
傑克跟蕃茄還在用樂高玩數學,嘰嘰喳喳講個沒完,等了一陣,覺得亂無趣一把的,我就自己吃了起來。
吃沒幾口,一大一小一邊聊一邊往餐桌這邊過來,蕃茄很顯然還陷在話題裡,雖然坐下來了,但是腦袋轉個不停。
「5+15是20吧?再問我一題!」
「15+15呢?」
「嗯⋯⋯等我一下唷!」
蕃茄離開座位,到地板上拿了一把樂高回到餐桌,開始排來排去不知道在幹嘛,手肘動來動去,隨時有機會把碗或餐具掃到地上去。我皺起眉頭,把碗跟餐具都移動到遠處,覺得很煩。玩具根本就不應該拿到餐桌上的。
「這樣是5+15⋯⋯這樣是5+17⋯⋯爸爸你看!」
我沒好氣地出聲制止。
「可以不要玩這些東西嗎?吃飯就專心吃。」
蕃茄嘆了一口氣把樂高推到旁邊,終於拿起筷子夾了一片蘑菇,正要送到嘴裡,突然又放下來。
「1+2+3+4+5也等於15嗎?」
「對喔。」
夾了東西準備吃,想到什麼要講就又停下來,傑克回應他之後,蕃茄就更開心,腦袋又繼續轉,回頭夾起剛剛的菜要吃,又放下來講新的數字⋯⋯。就這樣不斷循環不斷循環不斷循環,兩個人你一言我一語越來越投入,我心裡的火也開始越燒越旺越燒越旺越燒越旺。
莫名其妙這什麼吃飯的規矩,都坐下來十分鐘了連一口都沒吃,老是讓小孩養成這種習慣,邊摸邊玩邊吃是要吃到什麼時候?每隔一陣子就要來一次真的是煩死了!
「55是1加到10嗎爸爸?」
「可以專心吃飯嗎?」
「爸爸,55是1加到十嗎?」
我極度不爽地瞪著傑克,示意要他快點阻止這個小鬼繼續囉唆下去,沒想到傑克扒了兩口飯,說了「我想一下喔」,就站起來從旁邊拿了紙筆回來,要在餐桌上算給蕃茄看。
「啪!」
我的理智瞬間斷線,直接從傑克手上搶走紙筆,重重放在旁邊桌上。
「你幹嘛啊!」
「還好意思問我幹嘛???他就已經沒在吃了,你還拿紙筆來是什麼意思??再算下去是要吃到什麼時候????吃個飯可不可以專心一點不要在那邊東摸西摸搞一堆有的沒的????」
我氣到大聲尖叫。傑克看著我好一陣子。
「我是覺得你之前就開始在生氣了。」
「有可能啊!我就累了你們還在那邊囉囉拉拉胡說八道,煩死人了!隨便你們啦,你們愛弄到幾點就弄到幾點,愛怎麼吃就怎麼吃,不要拖我在這裡!」
小孩沒規矩就算了連大人都加進去胡鬧是怎樣?我把剩下的幾口飯「唰唰唰」一口氣全吞掉,摔下碗筷,頭也不回走進房間,關門。
***
我個人認為,在理解「為什麼會造成創傷」之前,比這更重要的事情是「辨認出創傷反應」。所謂的「創傷反應」的意思是,這個人現在處在一個特別的狀態下,他的傷口被掀起來了,所以他整個人的思考跟反應都亂掉了,不能跟平時的狀態相比。
類似當你左手臂上有一個傷口,結果朋友從旁邊走過來隔著袖子「啪」地一聲就拍下去,你只能「幹!!!!!!」,然後抱著手臂蹲下來好半天都說不出話來的狀態。
當我們心裡的傷被碰到的時候,我們是會有類似的強烈反應的。但是這個反應藏在我們的日常生活當中,如果對於「創傷反應」的表現沒有概念,我們會誤以為「我/這個人的個性本來就這樣」。
當我們把「創傷反應」誤認為「個性」的時候,我們就很容易認為「我好好的」,或者是「這個人好好的」,只是個性需要改一改而已。這樣的後果就是,我們一直以為被體罰或是被辱罵的孩子們都「好好長大了」。我們辨認不出來自己或者是周遭親友身上留下來的後遺症,所以摸不出怎麼跟彼此相處,也不知道該如何去溝通。
這種情況下,我們也很容易認為「創傷」是那些受到虐待或是性侵的人才會有的遭遇,而錯失了讓我們療癒自己,或者是調整自己教養方式的機會。
對我而言,「療癒」,還有「成為跟父母不一樣的家長」這兩件事情,是必須先從「清楚看見自己身上的傷痕」開始的。
在《創傷的智慧》紀錄片的官方網站上,除了幾位專家的對談之外,Dr. Gabor Mate還提供了12段影片詳細談論「創傷」。在第一個單元《了解創傷》裡,他有幾段描述我覺得非常精彩。因為他是口述,有時語句會有些重複瑣碎,以下是我精簡過後的翻譯:
『「創傷」這個詞彙來自於希臘文的「受傷」。所以創傷是一種傷害。如果你用傷害的譬喻來思考,一個傷口的自然特徵是什麼?也許你可以說,創傷有兩種特徵。一個是當傷口被劃開,還很燒灼的時候,他是非常敏感的。所以如果你去碰它或者是他被什麼碰到的話,是非常非常痛的。所以從這個概念去理解,創傷其實是一道還沒癒合的傷口。
舉例來說,在現在這個當下,有人不理解你,你感受到心痛。其實,「有人不理解你」這件事本身其實沒什麼讓人痛苦的事。如果你能理解自己,「有人不理解你」就沒什麼大不了的。如果我現在對著你說匈牙利語,或者倒過來說,如果你現在對著我說芬蘭話,或者保加利亞語或阿拉伯文或希伯來文或俄文,我根本沒辦法理解你,對吧?但是這不會讓你覺得很心痛。你只會認為,喔這個人不會說這些語言。「有人不理解你」這件事本身不會讓人心痛。
然而,在人生當中,有一個時期,不被了解是非常痛苦的。當你是一個幼小的孩子,你需要被理解,但是沒有發生,而這樣的狀況傷害了你。於是現在有人不理解你的時候,真正被碰觸到的是那個傷口。所以才會這麼的敏感。因為在你的心裡,有一個傷口,還有不被理解的恐懼。這就是我所謂的傷口的敏感性。你只是碰了一下然後就「唉唷」,痛死人了!但是我們感受到的這些痛苦,他們跟當下沒有關係。他們其實跟過去有關。而這裡真正的教導是,我們在當下感受到的痛苦,其實是來自過去的傷口。我們背負著這些創傷而他們被當下的事件碰觸到了,所以我們覺得很痛。接下來我會讓你看見,幾乎每次你在感到不舒服的時候,都跟當下的事件無關。這跟過去有關。跟你的創傷有關。
所以第一件事,是他的敏感性。第二件事情是,他感覺很像是裂開來一樣。當我們身上有傷口的時候,會形成疤痕組織。疤痕組織負責保護傷口,他會用某些比較堅硬,比較厚實的組織來替換原本的組織,把傷口周圍的組織重新密合起來。這樣一來身體就可以繼續運作。但是疤痕組織的天然特性是什麼?他確實有保護作用,但是他同時也非常的堅硬。當你觸碰它的時候他非常不敏感,幾乎沒有什麼感覺,因為疤痕裡沒有神經末梢。同時它也毫無彈性。僵化。他是束縛性的。
所以「創傷」既是一個未癒合的傷口,同時也是疤痕組織。這個部分讓我們過度敏感,過度反應,相對於當下的刺激來說。但是這個部分也同時很僵化、堅硬、遲鈍、讓我們毫無感覺,無法成長。疤痕組織無法繼續生長。疤痕組織不具有彈性。」
我從Dr. Mate這一段的描述當中理解,就是因為「創傷」的保護性,會讓我們某部分的自己變得遲鈍和僵化,所以我們沒有辦法坐在沙發上捧著一杯熱咖啡,輕輕鬆鬆地回想自己的童年,用這樣的方法去摸索我們的心理是否有留下創傷,因為他已經被傷疤遮蓋住了,我們會自動跳過,覺得「很好啊都沒問題」。
心理上的傷口,只有在被一腳踩上去的時候,我們才會發現原來這裡有一個很深的洞。
也就是說,如果發生了某一件事,這個人,或是我們自己做出來的反應,激烈到不成比例的時候,就表示這很可能是一個「創傷反應」。我們會這麼激動,就是因為這是一個「幹!!!!!!」的時刻。
聽起來好像很抽象,但是生活當中其實隨處有例子。
我第一個想到的是幾年前一個很大的新聞,花蓮有一個檢察官,因為懷疑女兒在幼稚園被霸凌,帶著警察直接衝進女兒的學校。當時我對「創傷」還不是很理解,但是內心裡有一個強烈的直覺:「這個爸爸很有可能自己曾經被霸凌過。」因為他自己有過那樣的經歷,一想到女兒可能會遇到相同的事,他的情緒就完全失控了,淹沒自己的理智。
另外就是在DCard或者批踢踢上,時不時會看到有人求助,說自從有了小孩之後,發現配偶原來脾氣非常容易失控,一些小事就對孩子大吼大叫。雖然事後都會表現得很懊悔,也知道自己不應該這樣,但是還是一直發生。
以上的兩個例子,我都看到網路上許多強烈批評的留言,認為他們太誇張,這麼大的人了還不知道怎麼控制情緒,也不少人認為這種人就是應該要「放生」,讓們知道沒人有義務忍受他們這種爛脾氣,尤其他們還傷害小孩。
我同意他們的反應過度,也同意他們的行為會傷害到孩子,但是我不同意任意下結論這些人是「不知道怎麼控制情緒」或是「判斷能力有問題」。他們有可能是因為心理的傷被踩到了,所以失控了,指責他們管理自我的能力,等於是在要求一個人被打到鼻梁的時候自我控制露出微笑一樣。
同時,一個人的傷口會被碰到,是因為跟別人的距離很近。也就是說,如果一個人沒有想要跟別人的內心靠近的時候,他內心的傷口是不會被掀開的。為什麼這些情緒很失控的人總是「欺負」身邊的人?或者為什麼我們有些雷總是只會被身邊的孩子或者配偶踩到?因為我們很想靠近他們。但是在接近的時候,就是會有傷口被撞到的風險。
當我們理智斷線的時候,我們是否有能力可以看清,觸發我們的究竟是什麼?真的是我們以為的「我就是受不了孩子吃得桌面亂七八糟」、「我就是無法忍受小孩說話沒禮貌」、「先生/太太就是想要故意氣死我」嗎?
***
回到開頭的故事吧。
當天我氣呼呼地回到房間之後,心情依然極度惡劣。我確實覺得我的反應很大,但是想來想去也沒什麼頭緒,就以「應該就真的是太累了」作結,不再去鑽研什麼了。
幾天之後,我跟傑克一起看完《創傷的智慧》記錄片,我一邊估狗Dr. Mate的個人經歷,一邊跟傑克聊天。
「欸,剛剛電影裡不是說,有『成癮行為』的人都是因為心裡有一些痛苦需要轉移嗎?」
「嗯嗯,是啊。」
「這裡有一句Dr. Mate的話很有趣,他說『90%的人都有成癮問題,剩下10%的人是在欺騙自己。」
「那不就全部的人都有了?」
我想了想,坐直了身子問。
「如果這句話是真的,你覺得你對什麼事情上癮?」
「呃,我不是很確定。晚睡算嗎?我對晚睡上癮。」
「好像是耶,你真的一直都很晚睡。」
「那你呢?」
「我喔,我覺得我好像對聊天上癮。」
「有,我覺得有。你最近聊得滿誇張的。」
我安靜下來,開始思考。我最近確實在網路上聊個不停,有的時候還會帶ipad進去廚房,邊聊邊煮飯。雖然我知道這樣很危險,也無法專心,可是,我就是沒有辦法停下來。如果這個真的是我的「上癮」,那我是在轉移什麼樣的痛苦呢?
胸口突然一陣糾結,想起那天蕃茄滔滔不絕邊算數邊吃飯的那個晚上,我看著他跟傑克熱烈的互動,渾身不自在,內心的火焰越燒越烈的刺痛感。我以為我是因為蕃茄吃飯不專心所以被惹毛了,但是其實我是因為他們兩個人好熱絡,把我晾在一旁的情境,把我的創傷喚醒了。
從小我在家裡就是比較笨的那個,因為我擅長的是沒有用的文科,就算我功課不錯也沒有用。弟弟從小就數學腦,高中還進數理資優班,腦袋跟爸爸一樣好。每次吃飯談到課業,我就只能坐在那裡埋頭吃自己的東西,聽爸媽不停稱讚弟弟,吃飽以後默默離開。
現在我長大了,我不怕你們了!我不接受這樣的對待了!我可以摔碗筷不用忍耐了!!你們不敢再這樣對我了吧!!!
當下的我根本沒有發現,眼前的人早就已經不是爸媽和弟弟,是傑克跟蕃茄,他們只是聊天聊得很開心,他們沒有不在乎我,也不是故意要忽略我。
「創傷」就是像這樣隱藏在我們生活中的細節裡,難以察覺。必須要刻意往自己的內在探索,才能逐漸辨識出來。
不過,只要記得Dr. Mate說過的:「幾乎每次你在感到不舒服的時候,都跟當下的事件無關。這跟過去有關。跟你的創傷有關。」用「驗證看看這句話是不是真的」的想法來讓盛怒下的自己停下來,觀察「現在的我到底在氣什麼」。就算沒有辦法當下就釐清,(我也一樣沒有辦法),都是在累積一個重要的線索,幫助我們一步一步摸清楚自己的內心。
先說到這裡,下回再繼續分享!
--
歡迎到以下連結匿名留言:
https://padlet.com/tomatogreenlife/5njdu44phvgf6rrn
同時也有6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7萬的網紅我是小馬 A Man in his Cave,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瑞典阿爸 *嗨,大家好,我和太太安娜為海外孩子的中文學習專門設計了一個好玩的「Fun Box」,想了解更多的,可以點我▶ https://funandco.net...
「孩子說話說不停」的推薦目錄:
- 關於孩子說話說不停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孩子說話說不停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孩子說話說不停 在 Dr.李薇復健與生活頻道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孩子說話說不停 在 我是小馬 A Man in his Cave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孩子說話說不停 在 Crispy 脆樂團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孩子說話說不停 在 跟著2K爸媽走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孩子說話說不停 在 [寶寶] 有人的小孩也ㄧ直講話嗎(5歲- 看板BabyMother 的評價
- 關於孩子說話說不停 在 小孩愛插嘴、太愛講話,爸媽要教四件事!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孩子說話說不停 在 幼兒教育| 別人家的寶貝1歲多就說話說個不停?我家 ...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孩子說話說不停 在 天才領袖- 《小孩愛講話,有時不能不教!》...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孩子說話說不停 在 兩歲還不會說話有問題?醫:7歲前講話不流利都算正常 - 媽媽經 的評價
孩子說話說不停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失學的三子如常的學習,只是在家學習而已。我多上外國教育網站,本來已有很多學習材料,只是中文一科,有點頭痛,網上教材不足,閱讀材料又沒有英語學習這般有系統,中文字較英文難記難寫。我用了優質教育基金的校本語文教材《童心悅讀》,作為 6 歲孖仔中文學習的其中一樣教材。內裡有篇章和教案活動。
我們閱讀的第一篇課文是《狼來了》,學習了字詞意思、朗讀了課文幾遍後,我們討論一下故事內容,又玩了一個小遊戲,每人輪流限時講出:如果你是小牧童,放羊的時候感到很悶很無聊,可以做些甚麼事打發時間。
孩子說,可以在大草地上跑來跑去、睡個午覺、帶一本書去閱讀 ⋯ 如是者,大家提出了很多點子,開始感到困難時,誦仔說:「溝女!如果有女仔行山嘅話,就可以溝女喇。」這時三個孩子(包括在旁邊做數學題的正仔)都大笑,我問誦仔,你在哪裡學到這詞,他卻只管大笑。然後 6 歲的孖仔開始討論「溝女」這話題,弦仔還補充說:「大學生都 『溝女』㗎,佢哋會喺學校攬攬錫錫。」不知道他們哪裡學到這個詞語,不知道他們哪裡來的資訊,但其實「溝女」二字已經老土都不行,還有人說嗎?
最後,在旁邊一邊做練習一邊偷聽我們上課的正仔,主動提出幫弟弟以兩句說話總結這篇課文,他說:「村民知道被戲弄,最後殺了小童牧。」然後三位哈哈大笑。正仔這兩句說話,較我剛才教的任何字詞都被孖仔記得更深刻,這幾天不停重複着這兩句。
孩子說話說不停 在 Dr.李薇復健與生活頻道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盲道
我從小就記得盲人摸象的故事,可是卻無法想象他們身處黑暗時的恐懼。我有時候嘗試過閉眼凝思,想著自己再也睜不開眼睛,那種空間與感觸的封閉感讓我心跳加快,血壓上升。我趕忙睜開眼睛,我是又看見了,可我望著周圍的環境,無數盲道四通八達,我雖然可以看見,但是我發現寂靜無人時,閉上眼,跟著盲道走,我心裡的安全感落實了。
每次門診的病人很多,如果說如柴米油鹽醬醋茶也不為過,我總以所學的醫術去醫治他們的身體,卻有時能或無能的改變他們的心態,或者被他們改變,那天我遇到了一個盲人,他眼睛看不見,可心裡十分明亮。
「醫師您好,我的腳好像抽筋的痛,這兩天出了點小事情,一時間沒處理,這兩天更疼痛了。」我看著面前戴著名牌墨鏡的女人,她衣著質樸,眼鏡反而顯得很突出。我大致查看了一下她的腳,有些紅腫瘀傷,「X光有看到腳踝骨裂,應該減少活動,如果需要長時間走路,建議穿護踝固定,之後會再安排追蹤X光,骨頭沒有癒合的話,就在受傷部位治療……」「如果情況變得更嚴重疼痛的話,那我會做其他檢查。」我看了看,覺得讓她在醫院東奔西走也怪可憐的,一邊想一邊把她腳踝上的血跡用棉花棒擦去,接著塗上抗生素,包紮一下,聯絡了職能治療老師準備做固定護踝。
「小姐,你一個人自己來嗎?都沒有人陪你嗎」護理師問道。
這個盲人在我們包紮時說起了她的故事:「這傷也怪我,那天我在導盲黃磚道上走,前面就是車站,打算送我弟弟上學去。因為人多,我就走的慢點,誰知道一個孩子玩輪滑從一邊滑到盲道上來,結果我想靠邊閃躲,導盲棍掉地上了,那男孩正好踩滑了,我倆撞一起了,我尋思著不能讓孩子受傷,抱住孩子的上半身摔地上了,結果孩子她媽媽以為我打她家孩子,我捱了結結實實的一巴掌。可誰叫我是個瞎子,罵就罵吧,嫉恨就嫉恨吧,可我又在乎什麼呢?一會人家走了,我在地上摸索著,才發現墨鏡都無意間壓壞了。我坐在地上緩了半天,弟弟沒等到我便找了回來,扶起來之後,就拉著我去買墨鏡了,弟弟不喜歡說話,我坐在眼鏡店屋裡的沙發上,弟弟選了好一會,把眼鏡在我臉上試了又試,終於買下來了。弟弟沒有做上那班車,這不陪我這個瞎子來醫院看看,在外面等著呢。」
我望了望視窗,一個小年輕在門口來回轉悠,像熱鍋上的螞蟻一樣。
「那你挺好的啊!有個孝順又肯讀書的弟弟,不錯了!」我只能安慰著她。
「是啊,瞎子不中用了,之前開了一個盲人按摩店供弟弟上學,現在叫人舉報無證給封了,但弟弟說他找到了工作,不缺錢了,我也就放心了。」盲人摸了一下她那個擦的嶄新的墨鏡。
「人生就像這盲道,看得見有看的見的路,看不見也有看不見的路,看得見未必不是好事,眼不見心不煩,我知足了。」我停下了治療的工作,盲人感到意識到他該離開了。
我聽著她說,也感覺她跟她好弟弟感情如此深厚。我扶著她走出門診的屋子,門外的弟弟不停的感謝我,像日本人一樣90度身體彎腰往前鞠躬,他從口袋裡拿出一些帶盲文和正常手寫的紙片,翻出來兩張遞給我,激動地說:「這是我和哥哥電話,我以後要去上大學了,短時間回不來。以後如果他的腳需要康復治療,就還請麻煩您了,謝謝您。」
我笑著接過一張紙片,上面標著凹凸的盲文和鋼筆寫下的:「希望不會因為我的缺憾給您帶來壞心情。」
我感覺這個弟弟很細心,但他卻說這些都是姊姊做的,他只是不希望自己的不便給別人照成麻煩。也許是出於讚歎,我送他們走後,在視窗望著對面的馬路,不知道是角度的問題,感覺陽光總是在盲道上照耀的更多。
我們的親情常常如此唾手可得,雖然我們擁有更多,但我們卻不如他們珍惜彼此。
先天的我們每個人都是光明的,自帶的光斑瑕影也從不是我們屈服生活的理由。
孩子說話說不停 在 我是小馬 A Man in his Cave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瑞典阿爸
*嗨,大家好,我和太太安娜為海外孩子的中文學習專門設計了一個好玩的「Fun Box」,想了解更多的,可以點我▶ https://funandco.net

孩子說話說不停 在 Crispy 脆樂團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我在黑暗的盡頭求婚了。」
2020年9月13日,華山1914文創園區華山劇場,
Crispy脆樂團十週年演唱會,
最後一首歌,〈黑暗的盡頭〉。
👦🏻Skippy視角:
「只要握緊了就覺得不虛此生」
我記得寫出這句歌詞的時候,我好像就看見了那個畫面。
演唱會的最後一首歌,
最後一段歌詞,
只對著一個人唱。
結果,中間發生了好多好多事。
2020年是一個無法規劃的一年,
一直到十週年演唱會前幾個禮拜,
焦頭爛額的籌備期間,
我都沒有把握一切能完美地進行。
但我知道,
沒有比這個更完美的時機了。
十年的重量,傾注一切的戶外演唱會,
每一個你們的見證。
因為知道丁喜歡水獺🦦🦦🦦
然後對一般戒指一定毫無興趣,
找遍了網路與店家,才終於在一次凌晨聯絡到「野室設計」的設計師,以他設計的水獺戒指當作原型,特別訂做了「抱著鑽石的水獺君」!(中間還一直被很多店家笑,因為看起來太荒謬)
最後一次練團,趁著一次空檔偷偷跟經紀人玫芸說了這個計畫,我還記得他驚愕的表情。把戒指交給了他,跟他說「黑暗的盡頭的間奏交給我。」
剩下的,都在影片裡了。
「準備好了嗎?」我用麥克風問大家,其實在問自己,一陣手忙腳亂終於摸到戒指。
「準備好了喔」
滿滿的華山大合唱著,
那場雨真的一直沒有下下來。
「黑暗的盡頭,是你和我」
單膝跪下,手顫抖著。
感覺像是一輩子,又像是一瞬間的擁抱,
第一次在台上的吻,賭上每一分青春。
然後我就在家裡醒來了。
一樣的天花板,一樣的冷氣聲,
昨天的一切沒有一絲絲真實感。
直到看見身旁熟睡的臉,
才發現這不是夢,這一切都不是夢。
—
🧒🏻丁丁視角:
〈黑暗的盡頭〉唱到尾聲,最後一個段落我低頭彈琴,卻感受到盧羿安熱切注視的視線。
心裡想著:「哇!竟然要這麼煽情地做endingㄇ?」於是也邊彈邊唱不時邊抬頭和他視線相對。
「相信會有一雙手,只要握緊了就覺得不虛此生。」唱到最後一個音結束,我就有點鼻酸,眼淚已經奪框而出,能和這麼多人共度今夜,想著這樣的Happy Ending,心已滿足。
但左方那個人卻沒有轉回面向觀眾。
「其實,有件事情沒有跟你說,〈黑暗的盡頭〉是一首情歌。」
「!?!?」
幹嘛!現在要幹嘛!他要幹嘛??
關於這首歌,他寫出來的時候,我當然知道,歌詞裡許多字眼描繪的是我們的故事。demo初期,我用筆電喇叭播放聲響的雛形,仍有些恣意生長的稜角,沒有我的聲音,只有他在那裡唱著,但那是擁有靈魂深深注入在裡面的。
看著對話視窗裡的歌詞,我已經淚流滿面。
我總以為關於「我們」只佔了歌詞的一角落。角落以外偌大的空間是他對於人生,更大更遼闊的理解。現在我才知道,是剛剛好相反的。
求婚這樣的事情,我從來沒有想過會以如此形式發生。即使腦中開玩笑地想像,但準備整場show已經耗費我們太多心神,就這樣把念頭掃到最邊邊的「最不可能的區塊」的牆角縫隙裡。
於是當下沒有任何預兆的,
我愣在那裡,
不停流淚。
我們在舞台上,台下有上千人,他在說話,他們在尖叫,感官變得很奇異,燈光熱熱亮亮的,我站在那裡。
他說了一些話,以一個我沒有看過的姿態,這些話是什麼,我不確定我是看了影片才印在腦子裡還是當下就鐫刻在那裡。
用一個我看過他最認真的眼神,投出了一道膜,圈住我們,阻隔周遭的嘈雜。
接著拿出深色的小盒子。
😱
😱
😱
關於這樣子大人的東西,一直都不會出現在我們生活當中的,因此當小盒子出現的時候,一切都變得太不真實,像是他手裡握著神秘的魔法石,擁有太深遠的力量,他也不知所措。
不知所措卻下定決心似的。
膜裡的空氣膨脹著,時間被延展拉長,我繼續流淚,應該是邊笑邊哭,滿腔的情緒熱熱辣辣地卡在喉頭,流成密度很高而透明的淚水。
「黑暗的盡頭,是你和我,
丁律妏,我愛你,你願意嫁給我嗎?」
接著他單膝下跪,把小盒子打開。
周圍人群的歡呼聲又傳進耳朵裡,嚇爛的我想說到底要說「好」還是什麼,結果選擇了最符合問句語法的...
「我願意!」
天啊!我的聲音!怎麼這麼像蠟筆小新!眾人在歡呼,接下來要幹嘛?戴戒指嗎?!根本不知道要戴哪隻手、哪根指頭,而且他手好抖。
原來求婚戒要戴進左手中指,左手靠近心臟,連通心的血脈。
一直覺得我們像落入大人世界裡的兩個孩子,赤腳奔跑在殘破的廢墟之中,對抗世界的險惡。幸而能攜手,留下的步伐似乎能讓荒蕪生花。
十年來我們在彼此心裡生長著,枝枒延伸成彼此的一部分,早已從兩個人,變成像一個人。
謝謝你,
我愛你,
遇見你早已不虛此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影片拍攝:韋中、阿雲

孩子說話說不停 在 跟著2K爸媽走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停课不停学(suspending classes without suspending learning),瞬间成为全球教育界的流行。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最新统计(截止21/5/2020),全球超过150个国家实施 #全国停课,导致全球80% 学生无法继续学业,停课人数达到11亿9千8百53万。这数字必须说的完整,是因为我知道很多爸爸妈妈很紧张孩子都待在家没得上课,内心会焦虑担心孩子赶不上进度,你这数字听下去后,你会明白。。。。。。
?更多影片???喜歡請分享。
?親子漫遊 系列 | https://bit.ly/2UdKxyf
?育兒日常 系列 | https://bit.ly/2HwPbSK
?節日家聚 系列 | https://bit.ly/2ZRbJ7P
?教養育兒 系列 | https://bit.ly/2PlC9hk
?媽媽日常 系列 | https://bit.ly/2PlMppS
看過我們不同系列的分享視頻了嗎?最喜歡哪一個呢?還有其他想看到內容?歡迎留言建議唷!
還沒訂閱的朋友,記得先Subscribe哦!
youtube.com/c/跟著2K爸媽走
░ 更多小馬&秋月與Kobe&Kayden請追蹤
‣ FB fb.com/dj.moonwong/
‣ FB fb.com/dj.xiaoma/
‣ IG instagram.com/dj.xiaoma/
‣ IG instagram.com/djmoon1003/
‣ 合作Mail moonwong1003@gmail.com

孩子說話說不停 在 小孩愛插嘴、太愛講話,爸媽要教四件事!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孩子 愛插嘴、太愛講話、不會看場合,一定要從小教,否則長大變白目、看不懂臉色,甚至影響到社交人際關係。快進來聽原因及方法. ... <看更多>
孩子說話說不停 在 幼兒教育| 別人家的寶貝1歲多就說話說個不停?我家 ...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嬰幼兒 說話 | 為什麼別人家的小孩1歲、2歲就會講話講 不停 ,我家的小孩卻只會把拔馬麻?好像語言發展比較慢?這是不是語言遲緩?這個問題很重要許多家長 ... ... <看更多>
孩子說話說不停 在 [寶寶] 有人的小孩也ㄧ直講話嗎(5歲- 看板BabyMother 的推薦與評價
因為家裡有事,幫女兒請了一個禮拜的假
今天是第7天了,我都是1打1
從放假的那天起她整天說話沒有停下來過,
我都盡量冷靜以對,她是心情很好的那種說話
可是她說一整天,中間休息不超過15秒
只有我騎腳踏車載她時,會安靜個3分鐘
其餘時間還是一直講
內容大概是,媽媽妳看那個人,媽媽好像要下雨了 媽媽我們要去哪裡啊 然後天南地北的
聊
媽媽我真的好開心 然後從1數到100......
媽媽我們等一下怎麼回家,媽媽坐電梯比較慢我們坐手扶梯吧 媽媽紅燈了紅燈了,紅燈
停綠燈行,老師說要走斑馬線,媽媽我現在5歲了我是中班,中班變大班,大班變國小,
國小變國中,然後國中變什麼?
吃飯跟洗澡的時候也ㄧ直講,
睡前也是,我有跟她說休息一下,等一下再講
但她差不多停個5秒又繼續,
請問大家的小朋友也是這樣嗎
今天我有讓她在家畫水彩,
我以為畫畫她會專心ㄧ點,結果也是一直講
紅橙黃綠藍靛紫,彩虹彩虹畫畫紙
作息很正常,9點睡到早上8點
然後每天都會出門,去公園或買菜,百貨公司
買晚餐,或是親子館
有天有帶她去海邊玩沙踢海浪,
請問這樣很正常嗎,她是不是真的太開心了阿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7.246.11.95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abyMother/M.1528615735.A.106.html
問我有沒有聽到
--------------------------------------
看到大家回覆我就放心了,我本來真的想說是不是太誇張了,
※ 編輯: ciceoo (27.246.11.95), 06/10/2018 15:47:38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