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眼之間,我結束約四年全職媽媽的生活|
今天是110年9月1日,兩個孩子一起手牽手入學
哥哥升上了中班,而妹妹開始第一次的學校生活
早上送孩子上學,因疫情關係不能陪同入校,就在校門口大聲說『媽媽愛你們喔,要乖乖上課』
幾個一起到校的孩子背著重重的書包跟著老師後頭往教室走去。看著哥哥突然牽起妹妹的手,左邊的中班小姊姊也牽起妹妹,那一幕讓我好安心
突然恢復單身,我一如往常開車去菜市場買菜,但下車後,少了妹妹在一旁意外輕鬆的步伐卻有些不自在。採買後回家用過早餐又馬上出發市區找朋友面交以及話家常。
聊著聊著手機響起,來電顯示幼兒園時,心裡一震,孩子是不是受傷了,是不是怎麼了。
原來妹妹不願意吃午餐,她說要跟媽媽一起吃。
和老師聊了一下請老師與她溝通的內容,若依然不願意,那就飯菜倒掉吧,少了一餐,其實不會怎麼樣,畢竟她有吃早餐、點心,午睡後一樣還有點心,我相信孩子餓了就會開口吃。
至於心裡,只能等回家再和她溝通。
除了妹妹之外,哥哥也有用餐問題,每個點心時間都能因為焦慮而吃到吐。媽媽我一次被告狀兩個孩子,也是挺頭大,尤其哥哥小班時一點問題都沒有,怎麼疫情開始後,他真的變了一個人,連老師都覺得孩子變了。
下午特地在放學前10分鐘就在校門等待,想讓孩子一走出來就能看見媽媽在等待他們回家。
但是,我第一名到校,卻是最後一名回家。
因為兩個孩子的點心時間又有問題,和老師談了半小時,確定彼此的想法與希望的作法。
晚餐時老爺說,被老師告狀你也很煩吧。
是啊,我很煩,但我在反省我自己,反省我的各種行為與情緒,反省我的言詞與態度。
#孩子是父母的鏡子
我常反省為何孩子會突然大聲對我說話?
我思考為何自己的孩子不是文質彬彬說話輕聲細語?
因為我們很少這樣輕聲細語交談
我們所謂的溝通,其實也只是把自己認為正確的強壓在孩子身上。
然後再跟他說:我在跟你溝通,你都不能溝通嗎?!
今天老師說,某幾次她下指令時,妹妹會問為什麼?
回家後,我跟他們說:在學校要乖乖聽話,老師說什麼就乖乖做什麼。
這句話其實有很大的問題,但我想不出更好的說法。
我希望他能按照老師指令做事,但是孩子問為什麼這也沒有錯,她需要知道她為什麼而做。
甚至,老師說的一切都是對的嗎?我們傳統的教育就是填鴨式教育,老師說一就是一,抹煞孩子思考的能力。
另外,「性侵犯」「性騷擾」這也是一個問題。
我們教孩子「老師說什麼就做什麼」
如果現在是一個危險的事情,孩子還是得乖乖聽從老師所說的?!他們是否能有判斷是非對錯的能力?!
孩子入學的第一天,媽媽恢復單身的第一天,心情很複雜,也相當沈重。
#生孩子不難_難的是如何教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獻給家有小孩的父母:這些看不見的能力,比成績更重要!」新書介紹 專訪編輯:何喬 內容簡介: 你,決定好怎麼教養孩子了嗎? 當你具體想像孩子長大後的樣子,就能很容易的找到自己所要的育兒目標! 當孩子長大成人後…… 能不能完成他的夢想?做他想做的事? 會在什麼樣的公司...
孩子是父母的鏡子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孩子是父母的鏡子,照見我們生活的態度和言行舉止;
父母是孩子的樣板,演示他們學習的內容和模仿對象。
當父母做好了,孩子就學好的,
為了變成孩子的好榜樣,父母都努力的學習中,
是孩子讓父母,變成愈來愈好的人。
跟朋友們分享,新上線的文章。
孩子是父母的鏡子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游泳池過敏反應
子鈞從年後開始天天皮膚發癢,即使口服成藥、擦AD乳膏、濕疹藥膏等都無法根治,後來才想到,男子組天天要游泳,保持運動習慣的堅持,游泳池裡的消毒藥水,也許是過敏原?
在皮膚科拿口服藥與藥膏,也聽從醫師建議:洗澡水不過熱、更換溫和清潔劑、洗澡後儘快塗抹乳液,保持身體濕潤,在維持運動習慣的前提下,讓孩子脫離過敏反應。
孩子是父母的鏡子,Choyce也是過敏長大的(從食物過敏、轉換到皮膚過敏,現在變成空氣塵蟎過敏)
看來過敏體質也會跟著子鈞一起長大。只能讓孩子多運動自己產生免疫力了。
#最不想送給孩子的禮物
#子喬卻完全沒有過敏原
#過敏症狀隨年紀增長轉換
孩子是父母的鏡子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本集主題:「獻給家有小孩的父母:這些看不見的能力,比成績更重要!」新書介紹
專訪編輯:何喬
內容簡介:
你,決定好怎麼教養孩子了嗎?
當你具體想像孩子長大後的樣子,就能很容易的找到自己所要的育兒目標!
當孩子長大成人後……
能不能完成他的夢想?做他想做的事?
會在什麼樣的公司任職?組成什麼樣的家庭?
你是不是時時刻刻懷著興奮的心情想像孩子的未來呢?
不管孩子未來選擇哪條路,都希望他能為人正直、內心善良、誠實待人,希望陪他度過人生另一半的,是個溫柔體貼、會照顧他的人……。
看不見的能力,比成績更重要!
本書不是教導你養出一百分的小孩,而是教你如何不讓孩子成為無法適應社會的「魯蛇」。為了實現這個目標,本書介紹孩子身上常見的36個壞習慣,以及這些習慣對孩子未來造成的影響,接著再告訴你「讓孩子立即戒除」的訣竅,可說是教導孩子不會成為媽寶男、公主病、阿宅、啃老族的36計。例如:
想上廁所卻忍著不說:遇到問題時,習慣以「壓抑」來解決問題、度過難關,但是出社會後遇到困難,光憑忍耐、壓抑是無法解決問題的。
爸媽請這樣做!上廁所雖然是小事一樁,卻不能因為是小事而忽視。你更應該要鼓勵孩子勇敢的對老師說:「我想上廁所」。
不會稱讚自己:總是認為自己不夠好、不敢認同自己優點,看重別人對自己的評價,遠比自己對自我的判斷及看法重要,最後會導致「沒自信」。
爸媽請這樣做!當有人稱讚孩子時,你就在一旁替孩子向對方說聲謝謝,坦然接受對方的讚美!
經常讓爸媽送東西到學校:因為「反正爸媽會送到學校」,而養成孩子不認為「把東西準備好」跟自己有關的無所謂心態,最後導致孩子養成「怪東怪西,千錯萬錯都是別人的錯」的壞習慣。
爸媽請這樣做!當孩子上學忘了帶東西,父母要忍住不要幫他送去學校,讓孩子藉由忘記帶東西的體驗,學會負責。
喜歡逛超市或便利商店的試吃區:一看到試吃區,就會忍不住跑去試吃、一聽到是新商品、限量品就招架不住,長此以往孩子容易養成無法分辨「想要與需要」的花錢習慣。
爸媽請這樣做!告訴孩子,花錢要有計畫,有時候不拿免費的東西,反而才是賺到!
決定孩子未來的人生高度,是習慣與品格!
你認為壓抑自己的夢想,比聽大人的話、努力用功讀書更正確?你是不是在不知不覺中,讓孩子變成「不是做自己想做的事,而是聽從父母的話,為了別人的理想而努力」的人?別忘了,我們也是這樣走過來的。父母和老師對我們的期望,就像無形的遙控器般,讓我們照著他們「想要」的樣子被教養長大,然後照著他們的期望「工作」,把想做的事與喜歡的事拋諸腦後。
若換做以前,大學畢業也許能謀得一份不錯的工作,甚至是主管職,但是現在無論碩士或博士畢業,都不見得能有這樣的機會,未來可能更不適用,因為社會不需要言聽計從的人。雖然「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是每個父母追逐的目標,但是現在社會講求人際關係及做事的態度與能力,而非成績。
所以,身為父母的你,必須知道好成績不代表人緣好、能力好,高學歷不等於高成就、高收入,當大學生、高學歷「滿街跑」,畢業證書成了一張「繳費證明」後,除了在乎孩子的成績,你更應該教育孩子比讀書和成績更重要的事情:養成良好的習慣,斷絕壞習慣。
俗話說,孩子是父母的鏡子,父母在斷絕孩子壞習慣的同時,也要改正自己的壞習慣。從現在開始,改變教養,不管是幾歲的孩子,都來得及!
作者簡介:田嶋英子
• 親職教育專家
• 1961年出生,畢業於廣島大學教育學院。已婚,育有3子,皆進入一流國立大學就讀(東京大學1人,神戶大學2人),親自實踐並驗證心目中理想的教育方式。
• 大學畢業後,至廣島縣內的高中服務,因懷孕生子離職。之後轉任大型補習班,負責模擬考業務並教授古文、國文科,輔導學生進入國立大學或私立名校。
• 2006年對只有考試的教育產生疑惑,於是辭去補習班的工作,開始從事協助為人母者強化教育子女的能耐。
• 2010年展開全國巡迴演講,與民眾深入討論教育議題,2011年擔任株式會社未來創造力的專任訓練師。
• 現為教育問題、家庭問題的專家,從協助解決孩子翹課、學習不佳、不良行為等煩惱,提供兼顧家庭與職場的建議以及如何子女長大成人後重返職場?如何創造生活的意義感?夫婦之間如何溝通等等,從女性所扮演角色的各種需要出發,給予強大的支援。
• 著有《如何讓孩子說出口、動起來?》

孩子是父母的鏡子 在 子女是父母的鏡子,父母是孩子的榜樣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影片來源:正能量家庭教育方式很重要☆寵出來的 孩子 --危險☆捧出來的 孩子 --霸道☆慣出來的 孩子 --任性☆嬌出來的 孩子 --脆弱☆打出來的 孩子 --逆反☆罵 ... ... <看更多>
孩子是父母的鏡子 在 孫子給奶奶出頭對質老爸!孩子是父母的鏡子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孫子給奶奶出頭對質老爸! 孩子是父母的鏡子 ,可別將來後悔呀!【快乐父子】哈嘍,大家好,這裡是【快樂父子】在YouTube的官方頻道一對父子的日常生活 ... ... <看更多>
孩子是父母的鏡子 在 黃瑽寧醫師健康講堂- 分享:孩子是父母的鏡子...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分享:孩子是父母的鏡子「孩子總是像一面鏡子,反應著大人們的一舉一動,無論是想法、情緒或行為舉止。」教養最困難之處,就在於爸媽能否從與孩子的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