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編心底話:透過「假裝」,讓自己度過倦怠期】
⭐Fake it , until make it
有時候,裝久了,就是真的。
—————
國考的準備來到最重要的後半尾聲,但也不少同學開始有些倦怠、疲乏;
這個時候,心態的調適顯得更為重要。
前幾天剛好有朋友詢問小編我考試心態的調適,本來只是隨口一說,沒想到他後來跟我說超級有用!😆
於是小編想著,似乎也可以分享給大家。
──────────
其實在準備國考後期的時候,小編我心裡其實讀書讀得有點疲倦、有點心煩、坦白說,有點抗拒。
即便坐到了書桌前,就還是會把手機拿出來滑,想東想西,就是不想打開書。
我知道這段期間很重要、也知道就是最後這一哩路了,但就是靜不下來。
而且這段時間的耍廢,會讓自己心裡更自責、更焦慮;
但或許是惡性循環,責備自己的同時,更不想打開書了。
反正也讀不完。😔
⭐後來我採用的方法,就是假裝。
先岔開一個話題,不知道大家喜不喜歡喝咖啡?
坦白說,小編我沒有喝咖啡的習慣,但偶爾還是會到咖啡店點上一杯,坐在靠窗的位置、或是外帶拿在手上,為什麼?
因為這樣看起來很文青XDDD(對原因真的是這個)
我「假裝」喜歡喝咖啡,我喜歡那個氣氛。
其實讀書也是一樣。
當我坐在書桌前,內心抗拒感又來的時候,
我就會告訴自己,那我先「假裝」我在念書好了。
先看個幾行,騙自己很認真。
重點是不要給自己壓力,用騙的,用哄的,讓自己「假裝」用功就好。😝
通常這種時候,當閱讀了一兩頁之後,就可以讓自己靜下心來,繼續看下去。
營造出自己努力、用功的氛圍,是舒服的;
想著自己又更接近目標一步了,是興奮的;
不一定一直要透過愧疚感讓自己前進,正面循環也可以,讀得下去就行。
這其實跟「原子習慣」一書提到的概念有些相似,藉由微小且具體的目標,讓自己有完成、有前進的動力,畢竟習慣的培養並非一朝一夕,重點是持續、是堅持。
考試亦然,所有的大考對同學都是心態上的磨練,今年更是。
📍與其逼迫自己要完成今日進度,不如「假裝」一下,讓自己開始今天進度吧!
有什麼心得、分享,或是想說的話,都歡迎在下面留言或是私訊給小編,小編會很開心的!
#小編心底話
#賴川祈明高宇的民商法教室
#陪你一起準備國考不孤單
📍順帶一提,
今天,是文章題庫班早鳥優惠,最後一天。
同時也有5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3萬的網紅蓋彼 Gabi SDK,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原始音樂故事影片看這裡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5g0BxKS3FTw 這次的單曲「斷尾求生」,可以與 Sony Music Taiwan CPOP 索尼音樂 合作,真的非常榮幸,非常感謝過程中索尼團隊專業的支援,讓這首歌更順利的產出。 而這首歌也是我與...
孤單 焦慮 在 徐老師的男宿育兒日記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認清現狀,尋求支援】
聽過徐老師上課或演講的朋友都知道,徐老師每天都會打開臉書的動態回顧複習鵝子們無比可愛的小時候。今天看著動態回顧裡11年前的自己寫著:「過去一周小寶在半夜都會起來討奶,嚴重缺乏睡眠的我連一點點美麗的力氣都沒有....好痛苦喔!」,下面回覆親友團詢問更寫著「半夜會起來四次」,哇!真不知自己是如何熬過來的…
每個媽媽都會覺得自己的記憶變差,那是因為生物本能要我們忘記這些育兒階段的生心理痛苦,才能繼續往前走(養),所以那些不堪回首的育兒生活早就被我的大腦藏到最深處,只有在閱讀動態回顧時才會浮現。
我常說,老大是滿月就睡過夜的天使寶,而老二是到兩歲才睡過夜的可怕生物,想當初真的是試遍所有方法仍總是和他一起看日出,這實在不浪漫啊~~~有沒有朋友現正身處這種地獄生活?趕緊喊聲讓徐老師知道,也讓你自己知道你並不孤單啊!
難怪電影裡常演的特務被刑求的方法之一就是剝奪睡眠,這真的是很容易讓人喪失理智和其他能力。
此時就慶幸在兩犬小時候,不僅有婆婆在白天會來幫忙帶著老大去公園晃晃去鄰居家串門子、不定時還會帶出門過夜,還有朋友們也會來外帶小孩去外頭玩耍,更重要的是生父回家後幾乎接手所有育兒瑣事,讓媽媽我不至於落到崩潰邊緣。
所以徐老師在月子中心最常詢問媽媽們的問題就是:「回家後是自己一個人顧小孩還是有家人一起呢?」,因為這關係著媽媽們的生理負荷和心理壓力是否會超標。如果是自己一打一或一打二顧小孩,請務必要找方法讓自己適度放下重擔;如果有家人同住或可以幫忙,請媽媽們別客氣別害怕試著讓自己有離開孩子喘息的機會;如果有親朋好友正身處這樣的艱困,請試著關心並伸出援手,因為這對媽媽來說真的太重要!
有沒有過來人姐妹可以分享之前自己是如何度過這段可怕的地獄生活?讓正在受苦受難的姐妹知道自己並不孤單~~~歡迎大家一起來緬懷過去🤣🤣🤣!
#8個月大的鵝紫真是可愛
#但每到晚上就是媽媽我焦慮的開始
#無論地獄多可怕一定會爬出來
#徐老師爬了兩年妳一定也可以
孤單 焦慮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我是一名讀大學的男生,我其實很困擾我喜歡男生還女生,性向是可以改嗎?
老實說,我看男生的成人片會有反應,當下也會覺得很興奮,但同時我每次看完後心裡會產生一種強烈的自責和罪惡感,因為我其實很不希望自己是男同性戀,甚至不喜歡我跟男同性戀的標籤沾上邊,我也不知道為甚麼,但可能從小傳統文化給我們的觀念也有關吧!我一直覺得男生喜歡上男生,甚至跟同性做愛是一件很不"正常"的行為,比如說,上天不是就是配對一男一女才有可能發生傳宗接代這件事嗎?那如果男生喜歡男生,他們怎麼生出小孩?我覺得我很在意我腦中的想法,但同時又對男同志的影片著迷⋯⋯
在每次看完男男影片並自慰後的罪惡感,就會讓我覺得很焦慮,想著很糟糕的事,比如說,這封信就是在做完這件事後寫的,我會想要找點東西來補償內心的空虛感和悔恨感,例如:我還會一直看YOUTUBE的影片,想解除內心的空虛,但每次就像滾雪球,罪惡感和自責感就愈來愈大,導致我就浪費了很多寶貴的時間,生活也過得很亂,然後可能有好幾次做完這件事後心情真的很差,我就會暴飲暴食再催吐⋯⋯
我想知道,如何在看完男男成人片並自慰完後解除自己的焦慮與自責並回到原本的生活?」
——風無
有時候我們最大的敵人是自己。
明明理性上面知道某個想法會讓自己產生困擾,但是卻無法停止地會被這個想法給困住(我討厭自己是男同志),同時身體又會做出和想法相違背的反應(可是我喜歡看男男的成人片),於是就會產生認知失調:我腦袋裡面希望我自己成為的人,和我實際上面的渴望與行為不一致。
#認知失調的解套
那該怎麼辦呢?
一般來說,當認知失調出現的時候,有兩個常見的路徑,一個是改變想法(在這個例子當中,是接受自己喜歡男生這個事實),另外一個是改變行為(停止讓自己再看男男的成人影片)這兩條路徑背後的邏輯都是一樣的:讓你的想法跟行為一致。
但有些時候,改變行為非常困難(例如對某件事情已經有慾望、習慣或成癮),改變想法又幾乎不可能(在這個例子當中,就是把「討厭男同志」的想法改成「喜歡男同志」,或是至少不要討厭),這兩條路都行不通,難道沒有第三條的可能嗎?
這次的節目當中提到了一個特別的方法,就是接受兩者都存在。在上面這個例子當中就是:喜歡看男生跟男生的成人片,並且會感到興奮,不一定是男同志。異性戀的男生,甚至是各種不同性別認同的人,都可能因為看男男的成人片而感到興奮。重點是這個影片,是否呈現出情慾的元素,並且勾起你的慾望。
#接受矛盾的存在
還有有一個方法非常好用,就是接受矛盾的存在。在這裡講一個小故事。
前陣子去 Taromak 部落探索 ,Lravorase Lra-madaralrae 在林道裡分享的一段話我覺得很有趣:「你看這個姑婆芋,它其實已經被污名化了。大家都覺得姑婆芋有毒。什麼是有毒呢?就是人吃了之後會中毒、對人類的身體不好。但是這個山裡的姑婆芋,山豬會來吃,尤其是牠腸胃出狀況的時候,這是牠的藥。所以,有些東西是毒也是藥。」
「有些東西是毒也是藥。」最後這段話我老闆講過很多遍了,但我倒是第一次看到姑婆芋本芋,用它的葉子來包食材、做地悶石料理,也是第一次看見上面停放的玉帶鳳蝶蛹(這次運氣很好,分別看到了幼蟲、鳳蝶本蝶來吸食我們烹飪好的地瓜、還有像鐵甲蛹的蝶蛹)。
真正花時間好好端詳姑婆芋,與它學習相處之後,才發現真正可怕的並不是姑婆芋本芋,而是我們腦袋裡面對於姑婆芋的印象。這個方法適用於所有你恐懼的東西——當你凝視惡龍,就會發現惡龍並沒有你想像可怕,可怕的是你的想像。
而接受矛盾的存在是指,你可以同時接受它有毒,也接受它對山豬的腸胃病有幫助。你還可以利用它的葉子包裝食材。就像任何的東西都有不同的面向一樣,你可以接受光明跟黑暗都在同一個人身上存在,不因為你看到黑暗的部分多了,就代表它是不好的。
#接受感覺如實存在
回到這則信箱,在台灣多元性別平權、同志伴侶也合法的今天,很多「恐懼」或者是「害怕」同志的人,還有另外一種更特別的擔心是「覺得自己不應該恐同」,或者是「雖然我各種表現和喜好像同志,但是我希望我的性向可以改變」,這樣的感覺本身並沒有什麼對錯(畢竟很多恐懼是由許多社會文化、過去經驗所累積而成的,很難瞬間調整改變),你只要單純接受這個情緒「是真實的」就可以了。換言之,你可以試著承認自己有一個情緒是:「我看男男的成人片會有罪惡感,我害怕自己是同志,這個感覺是真的」。
像是一雙溫暖的手一樣,把這個感覺捧在手心裡,讓這個感覺不要孤單。
性別的自我認同是一條漫長的路,有時候光是接受自己「和原先的自己想的不一樣」,或者是承認自己「隸屬於一個從來沒有想過的身分」,就要花好幾年、甚至好幾十年,走一趟認同的旅程。此外,有些時候你「好不容易接受的認同」,會隨著時間有所改變。
就像有些人一開始認同自己是異性戀,後來發現自己喜歡同性別的比較多,漸漸認同自己為同性戀,甚至後來發現自己在性取向上面有更多複雜多元的狀況,於是開始跳脫出兩個向度光譜的性別認同框架,採無性戀或者是其他性別認同,所所以才會說這是一條漫長的路。
矛盾本來就是人生的日常。
或許終其一生重要的並不是你喜歡男生或者是女生,而是你有沒有辦法成為自己本身。當你真實地先接納自己的情緒,你也會慢慢地成為自己。
p.s.對性別認同我了解也有限, 更多資源可以到 同志諮詢熱線 詢問,也歡迎大家留言補充。
#今天的節目這裡聽
https://bit.ly/3i2aGNi #海苔熊心理話 #同志 #自我認同 #性別認同 #海苔熊信箱
孤單 焦慮 在 蓋彼 Gabi SDK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原始音樂故事影片看這裡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5g0BxKS3FTw
這次的單曲「斷尾求生」,可以與
Sony Music Taiwan CPOP 索尼音樂 合作,真的非常榮幸,非常感謝過程中索尼團隊專業的支援,讓這首歌更順利的產出。
而這首歌也是我與音樂圈的多年好友JerryC的首次跨界合作,過程中他一直用非常專業的態度在跟因為太久未進錄音室,焦慮到像吉娃娃的我耐心溝通,真的非常感謝他的耐心。
JerryC創作過許多感動過大家的好歌,如【HEBE的小幸運】,以及【徐佳瑩的真的傻】..等,都是出自於他之手。所以說能夠與他合作真的也是完成一個夢想🦭
這次會想要創作這首歌,主要是蓋彼希望能為感情中感到孤單無力的女生們發聲,希望男生們能因此多多關注自己的女朋友的需求,多溝通傾聽,不然哪天女生一旦決定「斷尾求生」一段感情就會這樣沒有緣分了。
一旦認定對方,努力將雙方頻率調到同一個象限上,是必然的課題,不然一遇到摩擦就開始比較其他人的優點,真的會比到老都比不出個結果。
希望大家都可以到音樂串流平台收聽,支持蓋彼有下一個音樂故事的誕生。而蓋彼的動畫,將永遠陪伴你跟妳的感情路 : )
KKBOX收聽
https://reurl.cc/3avW8L
其他平台收聽
https://lnk.to/Gabi_CML
斷尾求生
詞曲 JERRYC 蓋彼
演唱 蓋彼
[V1]
已不知道 走到這裡 是靠誰在撐
重複受傷 終結成痂
猜你到底有多愛我 重複的流程
行李收了幾次 又放回幾次
[V2]
在你眼裡 都是威脅 跟無理取鬧
你說是我 選擇要離開
以為你的孤單 只有我懂
所以使命感太重
跌入我挖的洞
[Ch]
提分手的人 有最撕裂的靈魂
看似劃下句點俐落結束
卻翻著訊息到凌晨
提分手的人 有最痛苦的旅程
反覆心裡說好的 斷尾以求生
卻放任思念闖空門
想要留下 美好的我們
[V3]
其實知道 走到這裡 是靠我在撐
專屬的笑 誰又嘗得到
以為你的古怪 只有我懂
所以得失心太重
最後終於失控
[Ch2]
提分手的人 有最撕裂的靈魂
看似劃下句點俐落結束
卻翻著訊息到凌晨
提分手的人 有最痛苦的旅程
反覆心面說好的 斷尾以求生
卻放任思念闖入空門
這樣的我 你或許會心疼
[bridge]
在你懷裡 失溫不眠
隨時像失戀 你卻在身邊
就好像 等待變厭倦
[Ch3]
提分手的人 有最撕裂的靈魂
看似劃下句點俐落結束
卻翻著訊息到凌晨
提分手的人 有最痛苦的旅程
反覆心裡說好的 斷尾以求生
卻放任思念闖空門
這樣的我 你或許會心疼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5an5nDzn0FQ/hqdefault.jpg)
孤單 焦慮 在 DeerDeer米鹿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社交恐懼症不孤單生存指南: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93373
* 作者/ 譯者: CLAIRE EASTHAM /黃佳瑜
* 出版社:漫遊者文化
1:11
贈書活動
在留言區留言「有米鹿不孤單」
就有機會抽中〈社交恐懼症不孤單生存指南〉電子版x1 實體版x1
感謝:漫遊者文化 提供
1:25 米鹿自己的失眠症狀
3:17 睡好睡滿tips1:幫助睡眠的保健食品
4:18睡好睡滿tips2:運動
5:39 睡好睡滿tips3:拒絕容易讓你失眠的食物
6:36 睡好睡滿tips4:幫助睡眠的食物
6:50 睡好睡滿tips5:芳香療法
7:34 睡好睡滿tips6:失眠應急包
8:54 睡好睡滿tips7:認知療法
9:56 睡好睡滿tips8:遠離雜音的勇氣
-
🦌記得訂閱米鹿YT🦌 https://www.youtube.com/user/jamiedeermusic
🌟米鹿IG🌟 deerdeer_milu
🦌米鹿FB🦌 https://www.facebook.com/deerdeermilu/
🌟米鹿Line官方帳號🌟 @deerdeermilu
🌟業務合作請洽🌟 deermilu@capsuleinc.cc
-
#兩性 #戀愛 #分享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lXKCdpkeydU/hqdefault.jpg)
孤單 焦慮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本集主題:疫情下的親子相處
訪問:王意中 心理師
王意中心理治療所所長、臨床心理師、教育部部定講師、《親子天下》嚴選部落客、《Baby Home》駐站專欄作家、《未來Family》數位專欄「過動的美好天地」作家、《國語日報》專欄作家。
於宜蘭成立宜蘭縣第一所經衛生主管機關合法立案之心理治療所,目前演講場次已超過2000場,是許多家長與老師心中極為信賴的心理師。
國內因為疫情三級警戒,大人、小孩彼此在家時間變長後,親子之間自然會有更多的相處與衝突,身為家長的我們,如何用正確的心態與方式來面對與化解,王老師將提供一些具體的建議與方法。
2018年-不讓你孤單:破解亞斯伯格症孩子的固著性與社交困難
訪問影音連結:https://bit.ly/36hpTE1
2019年-陪伴孩子的情緒行為障礙
訪問影音連結:https://bit.ly/3ywJ4Ge
2020年-選擇性緘默症─不說話的孩子
訪問影音連結:https://bit.ly/3hmC09c
2020年-化解孩子的「對立反抗」
訪問影音連結:https://bit.ly/3hGCea7
2021年-覺察孩子的焦慮危機
訪問影音連結:https://bit.ly/3hjVQ4Q
出版社粉絲頁:寶瓶文化
粉絲頁: 王意中心理治療所
#李基銘 #fb新鮮事 #生活有意思 #快樂玩童軍
#漢聲廣播電台
YouTube頻道,可以收看
https://goo.gl/IQXvzd
podcast平台,可以收聽
SoundOn https://bit.ly/3oXSlmF
Spotify https://spoti.fi/2TXxH7V
Apple https://apple.co/2I7NYVc
Google https://bit.ly/2GykvmH
KKBOX https://bit.ly/2JlI3wC
Firstory https://bit.ly/3lCHDPi
請支持六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Fb新鮮事新聞報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fbnews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Aq6akg1hm3U/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