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直率 #更一致 #尼采也會諮商
#坦率地面對情緒 #才有辦法消化它
.
只要感覺自己所感覺到的,並且對自己說出那些感覺就好。越是這麼做,我們就越能了解自己,也越能在現實生活中表達自我。但說起來很簡單,實際上我們無法這麼容易做到。這是為什麼?是不是因為我們每個瞬間都在找個名分、找個理由,都費盡心思想尋求專家的見解、權威人士的評價?於是錯過了看見真實自我的機會,扭曲自我、再度汲汲營營於他人的標準。
.
有鑑於此,心理學家羅哲斯主張,個人的心、想法與表達必須一致;換言之,他十分看重「一致性」。簡單來說,一致性可以說是直率。我的心與我的想法一致,便不會有扭曲介入的餘地。我與我之間沒有扭曲介入,就表示我能更準確的看清自己。所以唯有追求一致性,才能夠看見真正的自己。
.
尼朵也是以「一致性」,完成他的主要工作。他的冷静睿智,其實源自於他對自我內心驚人的坦率觀察,尼采的哲學是不斷且徹底地使自己的內在與想法一致的成果。尤其在《人性的,太人性的》中,他直率揭露人類內心的二重性,可以說是對扭曲的警告。也因此,我們每個瞬間都必須檢驗自己真正的情緒、真正的想法,必須努力讓這兩者維持一致。
.
實際上,追求一致性非常簡單。每當產生幼稚的心理,就承認這樣幼稚的情緒;感到丟臉,就認知並承認丟臉的心情;若有了害怕的感覺,就正視這種情緒存在的事實。
.
以下,讓我們來看看「嫉妒的情緒」這個例子吧!
.
A與B都經營餐廳。A的料理技巧出眾,餐廳的客人較多。某天B打出「樂活餐飲」的口號開始吸引關注,不僅上了電視,更透過地區頻道打廣告,搖身一變成為連鎖餐廳大獲成功。
.
A看到這樣的B感到很不是滋味,覺得實力比自己差的人竟然更成功,讓他感到十分委屈。A想「奇怪,餐廳最重要的當然是味道,說什麼樂活啊?這種包裝過的行銷用語根本都是假的,是不實廣告吧?」造假的B固然有問題,但被這種言詞迷惑的大架也讓A感到失望。於是每遇到一個人,A便大肆批評B,並且感嘆大眾太過愚蠢。
.
如果這時A對自己的情緒更坦率,他很快就能察覺這是在嫉妒,承認自己是個會嫉妒的人,進而正視每個人都可以有不同的生活方式,絕對沒有誰對誰錯。如果A能夠坦率面對自己的情緒並正視這個狀況,或許就能像B那樣用新的觀點改變自己的餐廳,燃起欲望開發更優秀的餐點。
.
相反地,他也可以正視B打太多廣告,有廣告不實的風險這件事,並承認B願意承擔這個風險,而他只是選擇了穩定的生活,並對這樣的自己感到滿足。
.
重要的事情是,不要浪費太多時間去扭曲自己、批評他人。當然,可能有人會在這裡提出反對意見。被嫉妒蒙蔽雙眼、開始批判他人的人,怎麼可能有閒情逸致去覺察自己的情緒?被嫉妒這種負面情緒所淹沒的人,真的能夠只靠「我是我、你是你」這個簡單的想法,就承認嫉妒心作祟嗎?
.
並不是所有人都能在那樣的狀況下承認自己的想法。即使想大聲承認「嫉妒又怎樣!」,也會因為難以看見那藏得太過嚴密、太過扭曲的嫉妒心,而無法坦然說出口。所以我們將意外地發現,許多人會扭曲自己的情緒,並且錯過好好排解情緒的機會。
.
然而不可否認的,這就是我們的現實,也因此我們必須進步。這是為了讓理性有介入的空間、是為了消除情緒扭曲的可能性,也是為了清除那些與坦率作對的力量。而情緒扭曲、與坦率作對等現實問題的解決之道就是「身體」。尼采認為身體才是更巨大的理性,比理性更值得信賴。
.
因此,想要正確理解情緒時,就必須觀察對情緒做出反應的身體,這樣一來理性便會失去扭曲的力量。因為無論理性再怎麼試圖說謊,身體都會如實的反映出情緒。
.
被嫉妒吞噬的A若觀察自己的身體,就會發現身體正在產生一些反應。有句話說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的確很有可能會產生不是滋味的感受,也可能會覺得心裡哪個角落不太痛快、莫名感覺不舒服等等。這些都是身體對該狀況的抗拒反應,只要靜靜觀察這樣的身體,很快就會意識到這是嫉妒心所引起的問題。
.
感到恐懼便會毛骨悚然、冷汗直流;感到憤怒便會雙頰泛紅、心跳加速;感到厭惡便會覺得反胃;墜入情網時會心跳不已。當然,每個人遇到這些時刻的身體反應都不一樣。不過若能仔細觀察身體對這些事情的明確反應,就能意識到自己身上確實產生了某些情緒,可以更輕易接觸「真正的情緒」「真正的我」。當我們獲得想法與身體的一致性之後,就能開始遇見真正的我,也能更冷静地看待現實。
.
這樣正視自己真正的情緒與身體、接觸到真正的自我,同時認同這就是自己之後,我們便能慢慢接受、接納真正的自己,進而迎接真正的改變。
.
--
.
本文摘自《#讓尼采當你的心理師:學習用最快樂的方法享受痛苦、成為超人,從此不再被情緒左右》,作者朱賢成為韓國人文學出版社編輯,有十多年的出版經驗,企劃過許多人文、青少年領域的相關書籍。從學生時期就深深著迷於尼采和存在主義,進入大學後主修社會福利學,並同時開始接觸社會學與心理治療。
閱讀更多:https://reurl.cc/ze29xy
存在主義治療人性觀 在 林伟贤老师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偉賢老師和您一起複習M&Y》改變、自主和選擇,是我們的天賦人權;每個人生而平等,都有這三項權利,有些人堅持使用而一路成功;有些人自我放棄而一事無成;一切掌握在自己手中,完全怪不了人!
改變、自主和選擇,讓自己的生命變得更有意義,也是我們內心最大的自由,完全不會被剝奪,除非自己志願放棄!Viktor Frankl 是存在主義心理分析的創辦人,他的名作《人尋找意義》已經售出900 萬冊。1905年,Frankl 在奧地利出生,自幼積極探索生命的意義,16 歲時寫信給弗洛伊德討論人性問題,被弗洛伊德高度賞識和評價。1923 年Frankl 在維也納大學讀醫,畢業後留在大學教書。
1938 年德國入侵奧地利,Frankl 因為是猶太人,被納粹關押在集中營,受盡折磨,慘絕人寰;他的父親、母親、妻子和兄弟都先後死於集中營。唯獨Frankl 因醫生身份而倖免於難。在集中營,有人堅持反抗,有人沮喪凋謝;Frankl 逐漸發現,堅強積極的人,都是找到生存的意義。相反,沮喪絕望的人,最終幾乎死青光。啟發Frankl 探索背後的深層意義。
二次大戰結束,Frankl 創辦了意義治療法(logotherapy),指出只要找到生命的意義,我們就能面對任何困難;否則,一旦失去生存動力,身體和情緒容易出事,或轉向追求名利權色作為補償。
Frankl 在集中營最痛苦時候,會想起妻子,每想起妻子,就有力量活下去。他說:「人類經由愛而得到救贖。即使一無所有,只要體驗到愛,便能堅持下來。當我明白為何而活,就能夠承受一切苦難。」
即使在集中營,所有東西都被剝奪,連尊嚴都沒,仍可堅強不屈,因為沒人可以奪去我們內心的自由,Frankl 認為,這是終極自由,就是賦予意義的自由。
Frankl 提醒我們,即使無法改變外在環境,只是能夠為逆境創造意義,就有力量活下來。人類的責任,就是自我超越,找到比自己生命更大的意義,因為事物意義,不是客觀存在,而是被人賦予:「令我們痛苦,永遠不是外在環境,而是失去內心的意義。」
改變可以改變的,做好生命的主人,把握選擇的權利;善用這三項老天爺給予我們的自由,內心堅持存在的意義,創造出人生最大的價值!一起加油!(7-33)
存在主義治療人性觀 在 實踐家商學院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偉賢老師和您一起複習M&Y》改變、自主和選擇,是我們的天賦人權;每個人生而平等,都有這三項權利,有些人堅持使用而一路成功;有些人自我放棄而一事無成;一切掌握在自己手中,完全怪不了人!
改變、自主和選擇,讓自己的生命變得更有意義,也是我們內心最大的自由,完全不會被剝奪,除非自己志願放棄!Viktor Frankl 是存在主義心理分析的創辦人,他的名作《人尋找意義》已經售出900 萬冊。1905年,Frankl 在奧地利出生,自幼積極探索生命的意義,16 歲時寫信給弗洛伊德討論人性問題,被弗洛伊德高度賞識和評價。1923 年Frankl 在維也納大學讀醫,畢業後留在大學教書。
1938 年德國入侵奧地利,Frankl 因為是猶太人,被納粹關押在集中營,受盡折磨,慘絕人寰;他的父親、母親、妻子和兄弟都先後死於集中營。唯獨Frankl 因醫生身份而倖免於難。在集中營,有人堅持反抗,有人沮喪凋謝;Frankl 逐漸發現,堅強積極的人,都是找到生存的意義。相反,沮喪絕望的人,最終幾乎死青光。啟發Frankl 探索背後的深層意義。
二次大戰結束,Frankl 創辦了意義治療法(logotherapy),指出只要找到生命的意義,我們就能面對任何困難;否則,一旦失去生存動力,身體和情緒容易出事,或轉向追求名利權色作為補償。
Frankl 在集中營最痛苦時候,會想起妻子,每想起妻子,就有力量活下去。他說:「人類經由愛而得到救贖。即使一無所有,只要體驗到愛,便能堅持下來。當我明白為何而活,就能夠承受一切苦難。」
即使在集中營,所有東西都被剝奪,連尊嚴都沒,仍可堅強不屈,因為沒人可以奪去我們內心的自由,Frankl 認為,這是終極自由,就是賦予意義的自由。
Frankl 提醒我們,即使無法改變外在環境,只是能夠為逆境創造意義,就有力量活下來。人類的責任,就是自我超越,找到比自己生命更大的意義,因為事物意義,不是客觀存在,而是被人賦予:「令我們痛苦,永遠不是外在環境,而是失去內心的意義。」
改變可以改變的,做好生命的主人,把握選擇的權利;善用這三項老天爺給予我們的自由,內心堅持存在的意義,創造出人生最大的價值!一起加油!(7-33)
存在主義治療人性觀 在 存在心理治療【國考教甄心理師】初複試自介的帖子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Yalom發展一套存在主義取向的治療,焦點放在四個人類的終極關懷:死亡、自由、存在的孤獨、無意義感。 貳、主要概念 一、人性觀 1. 存在主義的立基點:對個人的尊重、 ... ... <看更多>
存在主義治療人性觀 在 是什麼學派?|完形治療5-1|【心理小學堂#22】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 茲‧波爾斯Fritz Perls 00:14:05 Perls的想法和貢獻00:22:26 Perls與完形 治療 00:28:23 勞拉‧波爾斯Laura Peals 00:32:57 完形 治療 的 人性觀 00:39:38 ... ... <看更多>
存在主義治療人性觀 在 Re: [疑問] 請益:存在心理治療- 看板PSY 的推薦與評價
※ 引述《leisureman (費盡心情,總把流光誤。)》之銘言:
: 各位板友們好:D
: 小弟最近閱讀了幾本羅洛˙梅的書
: 對存在主義精神分析很感興趣 可是卻有幾個地方弄不太清楚
: 在此想請教板友們~~~ (我會把自己的理解放在問題後 方便板友參考與指正)
: 1.存在主義精神分析和佛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的差別在哪?
: 我的理解:精神分析只是方法 存在主義或者夢的解析(抱歉對佛洛伊德不熟>"<)
: 則是方法的預設基礎
簡單的說 存在主義治療主要專注於幾個人類都會遇到的問題,
死亡,無意義, 自由, 孤獨, 焦慮 羅洛梅的博論 "焦慮的意義" 台灣立緒有翻譯
前面四項 亞隆的存在主義心理治療都有一個個做討論
精神分析的話 強調潛意識的運作,以及治療中的移情關係, 透過自由聯想讓潛意識
的內容浮出意識層面, 來讓症狀緩解,
精分界和存在治療一樣愛引用希臘神話故事
個人的觀察
愛用排行榜第一名 伊底帕斯[弒父娶母] 第二名 納西西斯[自戀的水仙花]
: 2.存在心理治療相對於心理實證主義(行為主義)的缺點在哪?
: 我的理解:實證主義對生理方面有深入的研究
: 存在心理治療所
最大的缺點 就是缺乏治療技術 我大學時看羅洛梅的書
後來發現 他有許多技術都與精神分析 完形 等其他治療有關
似乎沒有"純"存在治療所發展出的治療技術
但另一方面就以他的理論來說也很困難,這與其強大的哲學
與文學內涵有關
[不過意義治療的法蘭可倒是有幾個技術]
但相對其他心理治療學派而言真的相對弱了些
行為主義治療 的好處就是操作化 治療者只要跟著
技術的步驟做就好了 既簡單又明瞭 but 在這樣的觀點下
人也就失去了自由 跟一般動物一樣了
記憶中羅洛梅不喜歡行為治療
: 3.存在主義是否能夠獨立於佛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和
: 實證心理學外,成為治療病人的學科?
: 我的理解:差不多一片空白...應該不行吧 直覺上覺得太獨斷了
存在主義治療所關注的議題, 幾乎存在於每個心理治療中
只是有沒有被標籤出來而已
而這些主題也給了治療師一個思考的方向與可能
至於有沒有可能變成治療病人的學科. 嗯. 個人認為難度很高
一個原因 前面第二點有說明, 技術是個問題
另外, 羅洛梅的東西 有許多是引用文學名著.希臘神話
還有些哲學思想等 有得時候讓人感覺到偏哲學
: 4.台灣是否有以存在心理治療為導向的大學或研究所呢?
: 事實上 心理學不是我的本科
: 不過在看過Rollo May的書後 實在引起我濃厚的興趣
: 所以有意再多深入一些 ~
: 希望還請板上網友們 多多不吝賜教啊~~~~~~
目前沒有聽說喔. 但有些學校有開課就是了 要查
[我不清楚,抱歉]
我第一次po文, 如有錯誤 還請指證 謝謝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2.116.31.1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