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都覺得好累時間不夠用的夫妻😅
兩人一起待在書房的時間越來越多
好需要妙麗的時光器項鍊
仍堅持上傳一週一影片(雖然快片荒了XD
2021已經過了20天
日子還是跟2020一樣
泰憲哥自己報名考試卻沒時間唸書
我則在家躲肺炎搞翻譯搞蝦皮搞YT
只要稍微閒下來就覺得自己很廢
這是病還是天生勞碌命😂
#專頁觸及率好像越來越低
#想知道頭號粉絲們都到哪了
#我們的YouTube頻道追了嗎
用韓國不倒翁即食咖哩包做日式燒咖哩
👉https://youtu.be/TNYH1J1chlI
.
.
.
.
.
.
.
.
.
.
🔸我們的YouTube頻道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0ZgGVmab13NjQULGYDaVXA...
🔹我們的蝦皮賣場
shopee.tw/koreanow
🔸我們的購物社團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2378216592272129/?ref=share
妙麗時光器項鍊 在 銀狐的碎碎唸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每個人的時間是有限的。我們不是七龍珠裡的孫悟空有精神時光屋,也不是哈利波特裡的妙麗有時光器項鍊,因此在工作無限時間有限的狀況下,就要學著將時間用在最重要的事情上。
銀狐是從遊戲企劃轉職為製作人的,原本以為製作人的工作和遊戲企劃差不多,實際做下去才發現完全不同。因為自己喜歡遊戲企劃的工作,所以在剛轉職為製作人時手上還是抓著部份的遊戲企劃工作不放,然後再堆上製作人的相關工作後自然就爆炸了。在快要崩愧前,終於領悟到自己要學著控制時間,把時間用在最重要(非你做不可)的事情上。至於那些不是非你不可的事情,該授權就授權,該交辦就交辦,這樣才能妥善的利用時間。
現實中,銀狐也常看到一些轉職後的製作人,在原本擅長的工作與製作人的工作之間擺盪的狀況。有些人是因為製作人的工作壓力很大,所以躲回原本擅長的工作,想躲在舒適圈裡讓自己喘息一下;也有的是不放心其他人,覺得自己做得比他們好所以不願意把工作轉交給團隊的成員,所以抓著那些不是非要製作人該去做的事不放。這些人如果不學著放手,不學著退到實作的第二線,以監督、指導的方式帶著團隊成員做,那麼是很難繼續走下去的。
擔任遊戲製作人,就要學著運用你有限的時間。
#銀狐的碎碎唸
#遊戲製作人
#遊戲企劃
妙麗時光器項鍊 在 一本好小說的誕生(拿起筆就能寫)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如果能重來~】布萊克.克勞奇《記憶的玩物》
布萊克.克勞奇(Blake Crouch)《記憶的玩物》(Recursion)實際上是《人生複本》(Dark Matter)的變形與延伸,從人心中未解的憾恨未消,由此開展多重宇宙人生複本的生命變化,以滿足人內心貪嗔痴妄卻未得圓滿的各式想望。
不過特別有趣的是,兩書雖然同樣立基於相同的題旨核心-歷史(悲劇)是可以被改變嗎?人生(故事)能不能重來?
但《記憶的玩物》更添新意的以真假記憶來混淆人生與宇宙穿梭的時地感,箇中的關鍵,便是偽記憶症候群FMS(False Memory Syndrome)作為情節翻轉與人心所望的層次變化。
所謂的偽記憶症候群FMS,學理上本是一種精神或心理上的疾病,將使人本身所信所思所想與自身實際情況不符,這種以記憶困難或各項失效引發的意識不清與身份認同混淆,在世界暢銷推理當中,實屬常見,如德國心理驚悚天王費策克《病人》也是這樣的寫作技法。
可在《記憶的玩物》裡,所謂的偽記憶症候群FMS,乍見倒是像是一種神秘未知,不知如何轉傳的疾病,患者的共同特徵是,他們依稀彷彿有另一段顏色鮮活的生命記憶,如栩如生,但後來不知怎地,卻一轉為黑白,假的!不復存在。
患者的記憶於是產生斷片,參差不齊,即便生命重新接續改寫,人的存在卻由此變得真假參半,如夢似幻又混淆錯亂,最終使人無意識如飛蛾撲火本能,前仆後繼邁向滅亡。
本書故事雙線以「喪女失婚人生由此陷落泥濘的紐約警察巴瑞」偶然轉入謎樣想旅館遭遇神秘事件,與「孝順阿宅科學家海倫娜」為救垂垂老矣並罹患阿茲海默症的母親,研發產品卻開了外掛-回想標誌記憶,即可時光回溯,回到過去。
可惜人算不如天算,人的生命十之八九盡不如意,是以即使毫釐之差微調差距,也將引發後續不盡的蝴蝶效應,牽一髮動全身,遑論那些等同毀滅的人生悲劇。
於是人的命定遭一改再改,但命運之神的心機佈局,終究會在原本的頓點,試圖將一切導回正軌,可憐無法辨明真假的人生畫面,無以遏止的狼子野心最終吞噬人類。
最後人們只能在看似直線卻無限循環的世界裡,沒完沒了,不停品嚐自身所為的惡果再現,卻不知何時才能到達終點。
另外,布萊克.克勞奇《人生複本》與《記憶的玩物》二書中另開人生複本的萬千種可能,立基點較偏屬於科幻部門,宇宙物理學說的展演。
但其實,若以生物演化論的觀點述說,人類作為生物之一的基因變化,演化過程也隨時會面對錙銖必較的隨機與突變,將使得數百萬年的生物變異史,有億萬計的排列組合。
這也是詹姆士.霍根(James P. Hogan)《星辰的繼承者》三部曲(Inherit the Stars Trology)對平行演化系統學說,亦即「兩組各自獨立的演化序竟能得到完全一樣的終端產物」(78)抱持不可能的論點,有興趣的讀者歡迎另外參考。
以奇幻之門的時光回溯,或許也不等我多說,讀者腦海中變有《哈利波特》(Harry Potter)妙麗格蘭傑的時光器項鍊,但最接近布萊克.克勞奇《記憶的玩物》的人生屢屢試煉然後再次重頭的平行宇宙開展,在臺北地方異聞工作室《說妖 卷二 修羅妄執》也可得見,類似一種存檔破關再來的概念?
至於時間跳躍,還有朱恆昱(Wesley Chu)《斷裂2097》(Time Salvager)(最近出續集了),不過《斷裂2097》著重世界末日情境,只得被迫前往災變前,掠奪資源以補給貧瘠荒涼的現在未來,但必須是在不更動過去的前提下進行。
《記憶的玩物》以人生黑白與彩色的差別,非單只是科技的作用能為,而是人感官的瞬息萬變,穿越時空抵達定點,由此完納電影《星際效應》(Interstellar)或華裔美籍作家姜峯楠(Ted Chiang)《妳一生的預言》(Stories of Your Life and Others)過去現在未來迆邐相連的一生預言。
布萊克.克勞奇(Blake Crouch)《記憶的玩物》(Recursion),臺北:寂寞,2019。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317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