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買房買車測你『當下與未來』的財富表現】
買房與買車是許多人在漫長人生中,花最多錢的時刻,也最能考驗你看待金錢的方式,而如何看待金錢,則與你的財富表現息息相關哦,這次老師的測驗就要替你模擬一次買房買車的體驗,想知道自己現在和未來財運走勢如何,就趕緊來測測看!
一、如果你打算要買一輛新車,會怎麼規劃這筆買車基金呢?
a 存到至少車價的一半,才支付頭期款。
b 不會刻意存頭期款,如果剛好財運爆棚或身邊有閒錢,才會去買
c 盡可能用貸款的方式買車,像是把房貸增貸一些,當成買車頭期款使用
看
第
一
題
答
案
第一題測
你人生金錢觀的致富方式
a 花昨天的錢 苦幹實幹派
你的金錢觀,建立在強烈的不想欠債感,就算是可以分期付款買的東西,你也盡可能會存下多一些的預備金,若套用在工作上,你則是苦幹實幹的風格,不幻想一夕致富,更適合一點一滴的賺錢、存錢,像是呼吸一般的踏實,成為贏在終點的烏龜。
b 花今天的錢 找機會派
你一方面不喜歡欠債,但又不太能完全克制自己的慾望,折衷的方式就是用當下的皮包或戶頭來消費,偶爾會破壞存錢的計劃,但基本上財務不會出大狀況。套用在工作上,你為了提升享受的幅度,可能適合找尋額外的賺錢機會,像是下班後的兼差,總的來說,你的物質生活將比同級人舒服一截。
c 花明天的錢 用錢滾錢
對你而言,看待錢的方式是跨時間的,舉例來說,能分期付款的東西,你就會傾向分期,不僅僅是當下只要拿出一部分的金錢,而是能留更多的現金靈活運用,靠著投資等方式賺進更多錢,而你的存錢狀態可能會大起大落,比一般人有財富自由的機會,但也可能出現無法負擔的開銷。
二、你最近有買房或是高額消費的念頭嗎?
a 沒有
b 一直以來都有,已經排定存錢計劃
c 最近剛好萌生念頭,準備努力賺錢
看
第
二
題
答
案
第二題測
你的短期財富表現
a 先蹲後跳
近期的你或許會覺得工作上或是理財上進入停滯期,偶爾衝動購物或是跟朋友吃大餐更讓你對戶頭有些愧疚,但意識到問題的你,將默默地進入省錢模式,下意識的找尋更多賺錢的機會,等到時機正確將會先蹲後跳,荷包回血。
b 平穩表現
你還是照著一直以來的財務計劃在安排金錢的使用,最近可能在存錢上早已達標,或是稍有落後,但都跟設定的目標相去不遠,可以預期的未來也會持續運作下去,踏實的存錢、不過度的消費,不追求頂標,但贏過平均就已經是不錯的成績。
c 財運爆發
最近的你是否感覺財富的眼睛睜開了呢,比較容易想到賺錢的點子,或是看到投資的機會,或許怕怕得不敢去做,但投入了都能得到不錯的效果,接著可能會出現過度自信的情緒,導致賺錢績效小小下滑,但總的來說正處於財運爆發期。
三、好多人覺得房價頗貴,如果你要買房,會怎麼看待房子的價格
a 太貴只是因為自己賺錢能力不足,想自住還是會買
b 覺得太貴,希望在相對低點買進
c 用投資的角度來衡量,只要還有賺頭,就不嫌太貴
看
第
三
題
答
案
第三題測
你的長期財富表現
a 曲線向上
大家都幻想著自己的財富可以直線累積,但不墨守成規的你,願意花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嘗試職業生涯的各種可能性,財富表現則呈現起起伏伏,但隨著人生歷練增加,決策精度上升,你的長期財富表現將曲線向上,在焦慮與希望中成長。
b 厚積薄發
你的致富關鍵將是存錢的毅力,不喜歡耗費過多力氣開源,但有足夠的耐力節流,隨著職業生涯的成長,薪資提高、投資復利效果出現,輔以少少的開銷,你的長期財富表現看漲不跌。
c 大起大落
賺錢這件事可以憑著努力,到達不錯的成績,但這無法讓你滿足,在希望有更好物質生活的強勁動力下,你可能會忍不住進入高風險高報酬的賺錢領域,未來的財富表現將呈現大起大落,你的心智承受度則在過程中快速提升。
四、如果看上一輛車,身邊的錢勉強足夠,你會衝動購物,還是多方衡量性價比,甚至找尋車況好的二手車?
看
第
四
題
答
案
第四題測
你在金錢上做決定的謹慎程度,可以測出你如何看待自己的負載,選擇衝動購物者,可能會不小心背負大的債務,緩慢償還,愈謹慎擇愈能衡量自己的經濟能力,快速的還清負債。
五、如果今天朋友跟你借車,卻不小心在停車時刮到你的愛車,事後他表現出沒有發現這件事的模樣,你會怎麼做呢?
a 委婉的跟他說,不會直接談到維修金額
b 直接跟他說並提出維修金額
c 借車前就會考量這種可能性,為了不發生這樣的事情寧願不借。
看
第
五
題
答
案
第五題測
如果借人錢,是否能收回來?
a 可以,但覺得痛苦
借人錢,本來就應該要回收,而你不喜歡造成別人的困擾,往往會覺得催人還錢,搞得像是自己有錯一般,但基於你更不喜歡造成自己錢包的困擾,最後都還是會狠下心催債,告訴自己不要再輕易借人錢。
b 可以,一切照規矩來
理性的你,能夠輕易地忽視無謂的情感,至於借錢還錢,是天經地義,你可以不帶感情的催債,也不會因此破壞跟對方的關係,你會讓對方知道事情一碼歸一碼,按時還錢,大家就還是好朋友、好家人。
c 不行,覺得借人錢就是送人錢
你習慣避免心理的困擾,也傾向於不要把金錢帶入人際關係,因此基本上你不愛借人錢,如果對方真的來求你,你寧願衡量一筆自己能夠負擔的金額,然後當作把錢送給他,當然你也不是散財童子,借太多次可是不行的。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10的網紅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如何 委婉的 借 錢 在 尚瑞君之愛‧傾聽‧解讀心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如何理直氣柔的拒絕不合理的要求或推銷
有一次在離開大賣場前,聽到一個中年婦女對著服務人員大聲咆哮:「叫你們經理出來!」因為她的聲音不但大,說話也又氣又急,所有附近的人,都知道她是因為要兌換雷神索爾的錘子不成而發怒。
還原事發經過,她昨天中午時要兌換,但因為點數還不夠,今天她又進場消費,集到了點數,卻沒有貨了,所以她當場理智線斷鍊而爆發脾氣。
孩子們弄懂前因後果後,也沒興趣看結果,我們就搭電梯到停車場準備回家。
只是這樣的狀況,在服務業是很容易就遇到吧?客戶只要有什麼不滿,通常都會要求高層出面解決,但是,只要有不爽,就要找高層,那基層員工要做什麼呢?要如何理直氣柔的拒絕別人不合理的要求或推銷呢?
一、先接受對方的情緒
當客戶帶著怒氣而來,要接待人員接受他的情緒,其實是很大的考驗與磨練,因為面對生氣的人,我們自己的壓力也很容易上升,往往也會變得心情不好、脾氣不好,但是,你只能接受情緒,才可能消化與轉化情緒,之後才有可能解決問題。
二、保持冷靜與理性
情緒很容易彼此感染,如果你想讓客戶靜下來聽你說,你就不能隨著對方的情緒起舞,只有保持冷靜與理性,才可以接住對方的問題,並且想辦法解決。
三、示弱表達願意幫助,但必須符合規定
在接受對方的情緒,也保持住自己的理性與冷靜之後,要傾聽對方的問題與需求,並示弱表示願意提供協助,但是對方的需求要符合規定。
四、如果真的沒有協助的空間,讓對方期待未來的參與,引領對方轉向思考
有些客戶喜歡貪小便宜或是就是喜歡殺價,總是希望自己可以得到一些優惠或是福利,即便知道不可行,他還是想問問。面對這樣就是想凹的人,不需要在金額上面鑽牛角尖,只要微笑的說:「不管是誰報名,都是一樣的價格,希望你會很喜歡我們的課程,在日後覺得物超所值。」把對方引導到期待未來的參與上,而不要在現場僵持。
五、給對方軟釘子而不是直球對決
拒絕也要讓別人不受傷,感覺舒服,說明自己的立場,也替對方著想,才是成功又溫暖的拒絕。
之前有位長輩買新車,有一個朋友想向他借車,他委婉的說:「我兒子想開,我都沒有讓他開。」
長輩沒說出口的話就是:「我跟你交情再好,也沒有比兒子親吧!」對方自然知難而退。
有一個朋友的保母想向她借錢,她委婉的說:「我婆婆說不要借錢給別人,有金錢借貸不好。」
她沒說出口的話就是:「婆婆說的話要聽,不然媳婦會難為﹗」對方也是為人媳婦,自然識趣不再強求。
很多員工拒絕加班或是要請假,都是因為配偶、子女或是要陪伴父母等因素啊!因為找家人當擋箭牌比較好用,上司也比較能理解和接受。
給對方軟釘子碰,總勝過直球對決,只是難免遇上另外,大家要隨機應變。
六、遇到酸言惡語,學著關閉耳朵
我們努力保持冷靜與理性,但還是難免遇上不理性或非善意的對待,要學著關上耳朵。我們能做的只是察覺自己的情緒並且做轉換,還有管好自己的嘴巴,其他的只能順勢而為。
七、拒絕推銷最好的方式,就是告訴對方不想浪費你的時間或東西
常常會接到推銷的電話,讓人不勝其擾。如果你不想貸款、不想買保險、不想買健康食品等,就直接跟對方說:「謝謝您打電話告知我這項訊息,但是目前我不需要,不浪費您的時間了﹗謝謝您﹗」說完就可以直接掛電話,不要再糾結。
要理直氣柔的拒絕別人的請求或推銷,其實並不容易,因為人是情感的動物,很容易受到情緒左右,所以要常常練習,才可以隨機應變、隨遇而安。
如何 委婉的 借 錢 在 聲音訓練專家-周震宇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沒時間」、「忙」、「不太懂」或假裝沉默都是一種暗示,不過對方可能沒有聽出來,也可能根本故意假裝聽不懂。面對這種死皮賴臉的糾纏,如果不採取強硬一點的措施,可能會一直都無法擺脫麻煩。
通常在一些比較重大或違背原則,或是可能會害自己惹上大麻煩的事情上,如果不想幫忙,就一定要鄭重的予以回絕,而且強硬不僅要表現在態度上,也需要顯示在每一句話的內容裡,拒絕的口氣一定要堅定、強烈,甚至可以帶一點批評的語氣,像是:
「這件事情你不能這樣處理。」
「不行,雖然我們是朋友,但這是原則問題。」
「這件事的風險太大,我不想蹚這個渾水。
「這件事我辦不到,你找別人幫忙吧。」
「對不起,你的要求太過分了,我無法做到。」
「這件事不是要不要幫你的問題,而是我根本無從幫起。」
上面幾種說法雖然聽起來有些不近人情,但在一些麻煩的情況下,由於直接、簡單,往往能省下不少力。
取自《別讓好脾氣害了你》
……………………………………………………………
各位朋友,晚安:
有朋友提到,其實想拒絕,但不知道可以怎麼說。所以我想趕快先分享這篇文章,說不定看完就馬上可以用。
當面說,有時壓力太大,傳訊息、寫line,也不錯。但我說實話,不是這些句子難,是我們長久的慣性要調整很難。譬如說,我不知道各位朋友願不願意相信,有人拒絕他人請求的時候,手還會發抖?
「多時候無原則、無條件的幫助他人反而是在踐踏自尊」
這一點,我想多提醒自己幾遍,或許能讓自己有多些能量堅定。幫助別人的時候,要常常問自己:我喜歡這樣幫忙人嗎?幫了人之後,我內在的能量是更飽滿,還是更匱乏?
慢慢來,還是有人一直調整不過來,給自己時間。畢竟長久的制約,一時半刻難改。給自己機會,十次裡面,講得出一次,就給自己肯定。
我們也得明白,話講得再難聽,再怎麼清楚拒絕,還是會有人不輕言放棄。很多時候我們要以行動回應,對方才能喊停。
祝願您,勇於拒絕,讓自己看得起自己!
.
ps. 歡迎參與贈書活動
https://www.facebook.com/Psychologist.Hung/posts/3859944437355171
……………………………………………………………
學會拒絕才不會拖垮人生
【文/ 周維麗】
有人會把「做好人」當成責任,而這個奇特的責任意識會促使他們在心理上認
定自己應該負全責,無論對方提出什麼要求、做了什麼不好的事情,他們都會選擇無條件接受,並且認為自己的名聲就建立在這份責任感上。在某些時候他們會很有自覺,而別人也會認定這些人說到做到,可是這種樂善好施往往讓人力不從心。
很多知名的NBA球員都擁有一張千萬美元的大合約,即便是一些板凳球員每
年也能拿到幾十萬到幾百萬美元的薪資。這麼多錢對於一般人來說,根本是天文數字,已經足夠生活,但諷刺的是,多半NBA球員在退役後面臨破產,大家甚至都無法想像,這麼多的錢究竟去了哪裡?
上夜店、買豪宅名車及各種奢侈品、投資等等,但另外還有一個原因也很致命,那就是有些人對朋友過度的重義氣與大方。尤其有些NBA球員來自貧民窟,欠缺理財知識,對朋友幾乎有求必應,揮霍無度的結果,再多資產最終也是一場空。
很多人會將「有求必應」當作重要的人格表現,大度、心軟、富有同情心是他們的標準配備。這些人有一個很明顯的特點,那就是非常渴望擴大自己的交友圈,總是希望與更多人交朋友,處處避免被排擠在外,因此無論什麼樣的人找上門提出要求,他們都來者不拒。
由於不希望有人受到傷害,或是因為某一件事而破壞彼此之間的和諧關係,他們多數時候都在扮演大善人的角色,一旦有人求助,就會表現出義氣風範。雖然分享是有必要的,但並不是就應該無條件接受他人的剝削,很多時候無原則、無條件的幫助他人反而是在踐踏自尊,因為這是在肆意的增加自己的負擔。
還有一些人則是因為不知道該如何擺脫麻煩,他們對於親友接二連三的請託,甚至是一些無理的要求早就感到無比厭煩,但問題在於他們並不想把關係弄得太糟糕,或是礙於情面不好意思直接開口拒絕。有時候他們會給出一些暗示,像是委婉的推託:「我有時間的話就幫你看看」、「我現在有點忙」、「你說的這些東西我也不太懂」,一些人則是乾脆保持沉默。
「沒時間」、「忙」、「不太懂」或假裝沉默都是一種暗示,不過對方可能沒有聽出來,也可能根本故意假裝聽不懂。面對這種死皮賴臉的糾纏,如果不採取強硬一點的措施,可能會一直都無法擺脫麻煩。
通常在一些比較重大或違背原則,或是可能會害自己惹上大麻煩的事情上,如果不想幫忙,就一定要鄭重的予以回絕,而且強硬不僅要表現在態度上,也需要顯示在每一句話的內容裡,拒絕的口氣一定要堅定、強烈,甚至可以帶一點批評的語氣,像是:
「這件事情你不能這樣處理。」
「不行,雖然我們是朋友,但這是原則問題。」
「這件事的風險太大,我不想蹚這個渾水。
「這件事我辦不到,你找別人幫忙吧。」
「對不起,你的要求太過分了,我無法做到。」
「這件事不是要不要幫你的問題,而是我根本無從幫起。」
上面幾種說法雖然聽起來有些不近人情,但在一些麻煩的情況下,由於直接、簡單,往往能省下不少力。
此外,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瑣事也經常讓人頭痛,在面對這些瑣事的時候,拒絕的壓力可能更大。比如有鄰居是單身漢,不懂得照顧自己的生活起居,連基本的生活用品也不齊全,經常上門來借糖、借鹽、借鍋子,次數一多難免讓人不想再借。又比如有同事總是在上班時間跑來請求幫忙,一下子要幫他整理表格,一下子又要幫他做會議記錄,一下子檔案列印出問題,即便這些原本都是簡單的事,但是接二連三的小事就會打亂自己的工作節奏。
無論是對發出請求的人還是接收資訊的人來說,以上這些都不過是一些生活和工作上的小事,但這些小事容易積少成多,如果不能以堅定態度痛快拒絕,小事情也會沒完沒了。
為了杜絕無休止的糾纏,我們必須學會快刀斬亂麻,直接打醒對方:「這個月我已經幫你第三次了,你不能每次做不完就找我幫忙,這次是我最後一次幫你了」、「這些事情並不難,你完全可以自己解決」、「如果我有時間,幫你一下還可以,但是現在我真的沒空」。
對於那些樂善好施的人來說,需要明白三點:第一,個人的時間、精力、財富都是有限的,不可能事事都為別人考慮;第二,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生活和工作,任何幫助他人的行為,都必須建立在能力所及且不會影響到自己生活和工作的基礎上;第三,伸出援手是有限度的,不要滿足他人無止境的要求,以免讓對方對自己產生過度依賴的心理。要知道,毫無原則的幫助別人,只會給自己招致更多的麻煩。
.
以上文字取自
別讓好脾氣害了你
博客來:https://pse.is/V645C
誠品:https://eslite.me/REZ5Q
金石堂:https://pse.is/VE5DZ
Momo:https://pse.is/UKLQ8
@發光體文化 Luminous Publication
https://www.facebook.com/luminouspublication
.
已額滿8/29_板橋免費公益講座_你還在獨自生悶氣嗎?--示弱的勇氣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339616727062187/
9/6桃園公益免費_2020心理健康月電影賞析_厭世媽咪日記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320966672649379/
已額滿9/7 台北公益免費講座_尊重且具體的要求孩子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813594242797945/
9/13桃園公益免費_2020心理健康月電影賞析_網癮小爸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303444434218085/
9/27桃園公益免費_2020心理健康月電影賞析_全境擴散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3193538510767410/
已額滿11/7 三重免費公益講座_樂讀親子共學系列講座_以善意應對青少年情緒人際問題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189917322447609/
相信自己是夠好的媽媽:是犧牲,還是責任?是妥協,還是平衡?放下對母愛的執著,恢復你的生命彈性,重新找回愛自己的方式
博客來:https://bit.ly/2vhVD9s
讀書花園:https://bit.ly/2GEA9dH
誠品:https://bit.ly/2W4E3Sq
金石堂:https://bit.ly/2vhQ6j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