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厄齊爾退出國家隊:童話是怎麼結束的]
其實昨天一看到就很想寫些什麼了,但因為一來事情實在太多
而且一看才發現:靠杯裡面有太多故事好寫啊啊啊!!
所以拖到今天才終於發第一篇
.
不過首先要先來個免責聲明!
這基本上只是我的所見所聞,而
不是專業的政治或體育評論
如果有什麼解讀錯誤的地方,就.....來聊聊囉😆
.
童話要從2006年開始說起。
這一年德國世界杯,導演松克·沃特曼拍攝了一部當年德國隊的紀錄片,
名字就叫做《德國:一個夏日的童話》(Deutschland. Ein Sommermärchen)
然後到了2013年,這導演又接下德國足協的一個商業廣告案。
畫面上一開始是一個溫馨的夏日烤肉趴,黑人出來迎接一個戴著頭巾的婦女,旁邊是一個白人在烤肉
眾人喝著香檳和啤酒,一邊享受夏日的悠閒氣氛
然後大家一起到客廳看足球,
接著旁白開始說話了:「這些人有什麼共同點?
.
.....他們的兒子,都在德國國家隊裡踢球。」
然後很諷刺的,這部廣告的名字就叫「融合」。
.
所以昨天德國球員厄齊爾宣布退出國家隊,
而且講明了竟然還是因為遭受種族主義及歧視退隊,基本上把德國足協的臉都打飛了。
但其實整場世足賽只要去看看德國新聞,就可以感受到媒體隱隱約約有點不懷好意:在小組賽提前出局的那一晚
許多媒體不約而同的在出局的標題上搭配厄齊爾的照片。
我原本以為只是我想太多,想不到之後真的也有其他人注意到,
在之後出現一則插畫,題目是「世足賽出局,剛好到處都是厄齊爾。」
.
然後在世足賽結束以後,厄齊爾消聲匿跡了一陣子
直到22日平地一聲雷,一口氣發佈了三頁聲明
整份聲明字字血淚,完全可以感受到厄齊爾遭受的不公跟憤恨:
.
「2010年我曾經獲得『斑比獎』,他們認為我是融入德國社會的成功範例。
2014年我又獲得德國聯邦頒發的『銀葉桂月獎』(德國國內最高級別的體育獎項);
2015年我又當選德國足球大使,然後我現在不算德國人了……?」
.
「難道我身上有什麼地方沒有達到成為德國人的標準?我的朋友波多斯基和克洛澤從來沒被稱為『德國波蘭人』,而我就要被稱為『德國土耳其人』?這是因為土耳其,還是因為穆斯林?
.
「Bernd Holzhauer(一名德國政客)曾經侮辱我為「山羊的人」。不僅如此,德意志劇院主席Werner Steer還讓我「滾去安那托利亞」,安那托利亞是土耳其境內一個移民聚集的地方。」
.
「曾經有球迷對我罵道『厄齊爾,你這個土耳其傻逼、土耳其豬,快滾吧』」
.
「種族歧視永遠、永遠都不能被接受。」
.
但是這一切到底是怎麼發生的?一個足球員為什麼會遭到千夫所指的命運?
當然,很多有在關心足球的人就會立刻脫口而出「因為他跟獨裁者合照啊~~」
.
這指的是今年五月,厄齊爾跟土耳其總統艾爾多安合照事件。
的確,艾爾多安把數百名異議份子關進監牢
獨裁政策讓很多民主人士看不慣,而他又把得土關係弄得非常糟糕,也惹火了不少德國人,這也變成厄齊爾點火上身的理由。
.
他們認為,一個德國國家隊的足球明星不應該成為獨裁者競選的武器。
「這根本不是兩顆心的問題,而是一個生長在民主國家,
卻傾心獨裁體制的問題。」
.
總之就是「不管辣跟獨裁者合照就是支持獨裁政體啦啦啦」之類的言論,但是這樣的說法很快就被洗臉
主要原因是因為出現了神救援:德國隊史上最佳巨星洛塔爾·馬特烏斯(Lothar Matthäus)
這個史上第一位世界足球先生,竟然在厄齊爾被轟爆親近獨裁政體時
跑去跟普丁握手!
然後還很開心說他太太是俄國人,「所以我有一半是俄國人優~~~」
.
如果跟艾爾多安合照是傾慕獨裁政體,
那跟普丁整個抱在一起總不會是覺得普丁西裝好軟好好摸想問是哪個牌子的柔軟精吧?
事實上,艾爾多安事件頂多只是一個導火線
而整個事件的源頭,其實從厄齊爾爸爸的談話中就可以看出端倪。
.
他指出,土裔德籍社群的狀況,從2015年就開始每況愈下
這也給了我們一個線索,事實上厄齊爾事件並不是單一事件
而是反映300萬土裔德國人在難民浪潮下
兩面不是人、越來越艱困的生存現實。
(待續)
#好想把整個故事寫完啊啊啊
#其實德國隊輸球後梅克爾才因為難民問題遭遇執政生涯最大危機
#那時甚至有預測梅克爾兩週內下台
#幸好梅克爾又贏了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萬的網紅Henry 羅寶鴻老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這位爸爸或許不知道,其實他現在的表現與感受,正是小時候自己的投射。或許在他成長過程裡,也曾被大人如是怒目相視地責備過,而在當下他感受到害怕與委屈。 當年的他不知道如何應對大人,只能壓抑自己,咬緊牙關地度過生命成長的傷痛。但他一定不會想到,現在他的兒子,原來正重演著的他當年的故事,扮...
好想把整個故事寫完啊啊啊 在 Henry 羅寶鴻老師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這位爸爸或許不知道,其實他現在的表現與感受,正是小時候自己的投射。或許在他成長過程裡,也曾被大人如是怒目相視地責備過,而在當下他感受到害怕與委屈。
當年的他不知道如何應對大人,只能壓抑自己,咬緊牙關地度過生命成長的傷痛。但他一定不會想到,現在他的兒子,原來正重演著的他當年的故事,扮演著他當年的角色。
」- 羅寶鴻
………..
講座結束時,我如常地邀請在座朋友發問。
最後一位提問者,是一位爸爸。他拿著麥克風時,帶著靦腆的語氣說,他是五個孩子的父親。在場觀眾聽到他這麼講,都給予掌聲鼓勵他的勇敢與堅強。
他說,家裡其中一位哥哥寫作業特別地慢;每次他晚上下班都快十一、二點,但回到家裡卻還是看到這孩子還沒睡覺、拖拖拉拉地在寫作業。他發現,自己這時候都會用不好的方式來跟兒子互動。
他想問,要怎麼改善。
於是,我慢慢走到這位父親的面前,詢問這位爸爸,當他這麼晚回到家裡,看到孩子還沒睡、還在寫作業,心裡面的感受是什麼?
爸爸想了一下,慢慢地說:「我覺得...他應該要把作業寫好才對。」
但他回答我的是他的期待,而不是他的感受。我更相信我的判斷了,這位爸爸是一位很愛孩子的父親,卻也是一位不太善於表達自己、感受自己的成人。
但懂得「感受」,在人與人互動上非常重要;試問一個不善於感受自己、表達自己的人,又如何能感受別人,同理別人,改善自己與別人的互動呢?
所以,我就再重複當時的事件,並詢問爸爸當他很晚回家,看到兒子還在寫作業時,心裡有什麼感受,請他用兩個字的形容詞來描述。
他又想了一想,勉強地說出:「...會生氣吧。」
當下我感到,要一個已經不習慣感受自己的人說出自己的感受有多難,但很欣喜這位爸爸在語言引導下,慢慢進入自己冰山了。
我問他除了生氣還有其他感受嗎?他想一想,回答我「沒有」。
我好奇地問他,會有「不捨」嗎?他想一想,說有。
這是我刻意想要他覺察的;就是因為對孩子有著關愛,所以看到他這麼晚還沒寫完作業,才會感到不捨,但這點爸爸似乎沒有感受到。
於是我問他,當他感到不捨與生氣時,會對孩子怎麼表達?他又想了一下,慢慢地說:「...會把眼睛睜很大地看著他吧。」
於此,我確認了他在當下對孩子的應對姿態,我就跟他說讓我們來做個角色扮演,讓我演他,他演自己的孩子。
會這麼做的原因,是因為他已經辨識到自己感受了,現在也讓他瞭解孩子的感受。唯有體驗到孩子,我們才有可能幫助到孩子。
於是在現場,扮演開始。我演著這位爸爸開門回到家裡,看到孩子這麼晚還沒寫完作業,我把眼睛睜大,生氣地瞪著他...
在我瞪著這位爸爸的當下,我覺察到他身上散發的氣質突然「縮小」了;我觀察到他眼神的細微變化,從平靜到現在帶著點恐懼。我感到他內心的不知所措。
於是我繼續瞪著他,問他現在的感受是如何。他有點勉強地說:「...緊張吧。」
緊張是比較粗糙、未被辨識的情緒,我再問他在緊張裡還有什麼,他慢慢感受著自己,說出「害怕」與「委屈」。
他或許不知道,其實他現在的表現與感受,正是小時候自己的投射。或許在他成長過程裡,也曾被大人如是怒目相視地責備過,而在當下他感受到害怕與委屈。
當年的他不知道如何應對大人,只能壓抑自己,咬緊牙關地度過生命成長的傷痛。但他一定不會想到,現在他的兒子,原來正重演的他當年的故事,扮演著他當年的角色。
我問他,在當下害怕且委屈的他,希望爸爸可以怎麼對待他?(這正是他問我的問題)
他說:「希望...爸爸可以溫柔一點吧...」
我又問他希望爸爸溫柔地跟他說什麼呢?
他想一下,說不知道。同時,我感受到他當下內在的一點混亂。
我嘗試以語言給予他一些引導。我說如果你希望爸爸是溫柔的,希望他說一些關愛你的話語,你會希望他說什麼呢?
他又想了一下,說「... 不知道。」
於是我好奇地問他,現在家裡五個孩子,一家人有沒有常說些關愛對方的言語?
他搖搖頭、小聲地對著麥克風說:「...沒有。」
我再問,那在他從小到大的過程裡,家裡的大人習慣跟他講一些關愛的言語嗎?
我感到他內心變得更往下沉,更小聲地說:「..很少... 幾乎沒有。」
我瞭解了。
我們不能給予孩子我們沒有的。
這就是為什麼,這位爸爸一直無法改變自己的原因。
心裡悸動著,我心裡做了一個決定。
我看著這位當下感到無助的爸爸,用我的內心與他連結,對他說:
「...沒關係的,我以前也不會說關愛別人的話,也是這幾年才慢慢學會的。如果是我的話,我可能會跟我兒子說:
「孩子啊,你還在寫作業啊?」
「你怎麼這麼晚,還在寫作業呢?」
「是不會寫嗎? 有遇到困難嗎?」
「如果是遇到困難,你想要跟爸爸說嗎?」
「還是,不是不會寫,是因為心情不好?」
「最近,在學校發生什麼事了嗎?」
「如果是,你想跟爸爸說嗎?」
「如果現在不說,也是沒有關係的,你可以等到想跟我說的時候再跟我說。」
「我只是想跟你說,我這麼晚下班回到家,還看到你在寫作業,其實我心裡面,是很心疼你的。」
「我不知道你發生了什麼事,所以很擔心你。」
「我會擔心你,是因為,爸爸很愛你啊。」
我看著這位爸爸的眼睛,跟他講著這些話。
這位父親,眼眶紅了。彷彿這些話語進入了他的內心,療癒了他當年小時候的自己。
在當下,整個會場也充滿著感動的氛圍。(昨天與大樹老師分享這故事,他說這是「心流」)
而我想要給這位父親的答案,其實並不是答案,而是一份「被關愛」、「被接納」的體驗。當他體驗到,就慢慢知道要怎麼跟孩子應對了。
最後,我邀請在場的朋友,給這位勇敢、堅強的爸爸掌聲鼓勵。
在講座結束簽名時間,我突然想到我可以請這位爸爸把這些話寫下來,讓他可以自己多練習,再跟孩子使用。無奈,他已經離開了。
所以,我決定把這故事寫下來,也把這故事在youtube用影片記錄下來,希望這位有緣的爸爸能看見。
回程在高鐵,想著與這位爸爸美好的對話,心中充滿感動與感謝。
………….
以下是我敘述這故事的youtube影片連結,歡迎收看。也希望這有關父親角色的文章影片,能多分享給愛孩子的爸爸看:
https://youtu.be/HTui3BeRyR8
..........
【寶鴻的安定教養學】購書連結:
●博客來:https://cplink.co/yab6nz9d

好想把整個故事寫完啊啊啊 在 永安的心情二胡 YungAn's Erhu Fantasy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霍尊 #卷珠簾 #二胡
霍尊-卷珠簾 二胡版 by 永安
Huo Zun - Roll the Beads Curtain (Erhu Cover by YungAn)
http://blog.xuite.net/wangan/njb/194086871
2014年1月4日晚央視首播的《中國好歌曲》中,青年創作者霍尊帶來的《卷珠簾》不僅讓劉歡流下了熱淚,也打動了千萬華人。據霍尊介紹,這首歌中國風歌曲的創作靈感來自一部具有北歐情懷的動畫片,片中淒美的愛情故事深深觸動了他。創作的初衷是想寫一首愛爾蘭情調的曲子,但是寫完後才發現,似乎更偏中國風。霍尊找來朋友商量,朋友出主意先把詞填上再看看,於是兩人一起填詞,結果,這首歌整個兒被中國風拐跑了。霍尊乾脆把題目定為《卷珠簾》,整個創作過程只花了三天。
這首歌旋律優美,配上霍尊空靈的嗓音,堪稱經典。它在極短的時間內紅遍了中國,一天內就被轉發六萬餘次。下面就讓我們先來欣賞Youtube上的節目錄影:
http://youtu.be/mQykDuIetUQ
這麼美的歌曲,第一次聽就愛上它了,所以一定要介紹給大家用二胡玩玩!這首歌是C調,是二胡的基本指法,相信大家應該都很熟悉了。演奏時注意右手的運弓,盡量拉出歌唱性,其實這也是二胡演奏最困難的一部分。另外,霍尊的唱腔在很多地方都契合二胡特有的裝飾音、滑音。所以,我們左手的按弦要盡量把唱腔表現出來,這部分大家可以自由發揮,我就不記在簡譜裡了。這首歌聽起來簡單,但要拉得好真心困難 ,所以各種不足,還請各位朋友繼續多多包涵指教囉!
讓我們拿起二胡,看著下面的簡譜,一起演奏這首帶有濃濃中國風的《卷珠簾》吧!( ´ ▽ ` )/
========================
霍尊-卷珠簾 二胡版
原唱:霍尊
作詞:LUNA
作曲:霍尊
原曲發行:2014年1月4日
二胡錄製:2014年1月8日
簡譜:永安
二胡:永安
http://blog.xuite.net/wangan/njb/194086871
1=C
鐫刻好 每道眉間心上
632 17 6 6 532
畫間透過思量
15 #4323
沾染了 墨色淌
356 532
千家文 都泛黃
123 211 656
夜靜謐 窗紗微微亮
56 617 53 216 6
拂袖起舞于夢中徘徊
632 17 6 6 532
相思蔓上心扉
15 #4323
她眷戀 梨花淚
356 532
靜畫紅妝等誰歸
123 211 656
空留伊人徐徐憔悴
56 617 53 216 6
啊 胭脂香味
56 5 #43#436
卷珠簾 是為誰
71 15 #4 32 123
啊 不見高軒
56 5 #43#43 32
夜月明 此時難為情
326 32 656
細雨落入初春的清晨
632 17 6 6 532
悄悄喚醒枝芽
15 #4323
聽微風 耳畔響
356 532
嘆流水兮落花傷
123 211 656
誰在煙云處琴聲長
56 617 53 216 6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