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習成員不同,課程討論範圍與開外掛程度也不同,常常讓我覺得很有趣。
台灣學生一向對海頓較不熟悉,昨晚備課時順便翻了翻海頓的譜,覺得有趣極了(結果今天上課忘了講),不自覺心中大喊,#大家怎麼可以看不懂海頓~~ 海頓的幽默與樂趣難道在大家心裡只能成為「聽說」嗎?
你在求學時期,常被說 #古典彈的不像古典、#巴哈彈的不像巴哈、蕭邦很不蕭邦嗎?被教授說的當下,腦袋是否不自覺閃過「那...巴哈是怎樣」、「怎樣才叫做彈的像古典...?」
其實還是有許多眉角的☺️,今天在課間我們聊了點古典與巴洛克、浪漫樂派基本結構與聲響(觸鍵、踏板)上的主要差別,再談了莫札特與海頓的風格差異。
畢竟,要建立「辨別」能力,往往還是得來自於「比較」。
雖說海頓奏鳴曲有三冊,莫札特有兩冊,但台灣科班學生要彈到海頓的機會相對來說很少,以至於對海頓的認識不多;莫札特常常又是很小的時候彈,導致後來也忘了。雖然進國高中音樂班,大部分學校會要求第一年期末考自選曲必須為古典樂派,但多數人都彈貝多芬。
#海頓奏鳴曲前兩冊,其實非常、非常適合坊間小孩彈,從小奏鳴曲接到奏鳴曲,許多時候海頓奏鳴曲是適合承接的,尤其適合不愛練琴的小孩,因為曲子比較短。然而有個最大的問題是,老師必須要懂得講解,不然很容易陷入「#很無聊、#不知道在彈什麼」,以及平時是否幫學生建立「處理節奏」的習慣。
蕭邦莫札特相對「好像」比較簡單,比較讓人「有感」,其實是在於「旋律好跟」,例如蕭邦夜曲,其音色控制與藝術性其實難到爆炸,但因為本身旋律極其優美,所以不論彈奏者或聽者,往往只要跟著主旋律,其他就算亂彈,至少覺得(以為)自己聽的懂,畢竟有東西可跟;莫札特旋律線條長,相比於海頓,也顯得容易跟,彈奏者不見得是真的懂,但陶冶身心自我陶醉是沒問題的。
巴哈、海頓,及所有古典時期的慢板,多數人遇到的最大問題,其實還是來自於分句,傳統上無意識八分音符斷奏、沒分清楚句子節拍就彈裝飾音及所有連斷,這些都容易讓樂句七零八落,難以簡單陳述句子。
當然還有觸鍵上,音質必須整齊、平均、乾淨(蔡老師常講的:影響深遠轉手指😂),踏板的使用也需要非常小心,練習時不踩踏板也是必需的。
大家彈莫札特、貝多芬時,會聽哪個鋼琴家彈?(我的學生必聽Fazil Say的莫札特)
📍【培養愛樂者】📍
教學時通常會希望能培養學生認識鋼琴家,現在孩子資源多,上Youtube一搜即滿滿音樂可聽,但他們遇到的最大問題是,#即便聽過也忘了這人是誰,亦 #無法分辨誰是名家、#誰是路人甲。
通常我的方式是:要求學生練某首曲子時,在譜上空白處寫下聽的三位鋼琴家名字,並且勾出最喜歡誰彈的。然後我會告訴他,哪幾個名字你必須記住,哪幾個是路人甲我也沒聽過。
久而久之,他們會開始認識誰是席夫,誰是巴倫波因、誰是阿格麗希、誰是趙成珍,否則永遠會是「那個有點老老的頭禿禿的外國男的」。就算上一首曲子早就聽過同一鋼琴家彈的,也忘了,因為反正都是「外國男的」。
聽多了同一位鋼琴家彈,就會開始知道此鋼琴家的彈奏風格,從分辨風格中找到樂趣。
📍【莫札特奏鳴曲】📍
當學生練莫札特奏鳴曲時,我會建議他們去聽莫札特的鋼琴協奏曲,隨便挑幾首聽,有可能看莫札特歌劇的話,也看一點。
我自己開始對莫札特有感,來自於在美國曼哈頓音樂院念書時,鋼琴作品研究的課間裡,老師口沫橫飛的講著莫札特協奏曲裡鋼琴與樂團間如何的對話,當時我覺得很新鮮、有趣極了,原來可以這樣看音樂!
不過,與其說老師講的內容有趣極了,不如說我記得的是老師口沫橫飛講述的畫面、是老師對音樂的熱情。因為老師課堂上講什麼我早忘了,但老師敘述音樂的模樣我印象深刻。🥰
對古典音樂不熟的人來說,協奏曲是一個非常好入門的形式。希望學生接觸歌劇,是因為莫札特的音樂往往脫離不了戲劇,歌劇性格在鋼琴作品裡出現很正常,只將莫札特與「甜美,恬靜」畫上等號,稍嫌狹隘。
至於海頓,我的啟發也來自於幾個故事,有機會再說更多,我的專輯裡可是有收錄一首海頓呢~😎(竊笑)
/
🌟如果想follow蔡老師 IG : https://www.instagram.com/pchuan18/
#教師研習 #古典專題 #古典觸鍵與聲音 #莫札特奏鳴曲
同時也有7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49萬的網紅GEM鄧紫棋,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Stream/Download the song here: https://GEM.lnk.to/CityZoo 由 G.E.M. 鄧紫棋 作詞譜曲抒情新作〈很久之後〉,全曲以清脆琴音貫穿,慢板節奏搭配鄧紫棋悠然而平穩的唱述,為一段已逝的愛戀暗暗增添說不出的傷感。全曲在弦樂團合奏將歌曲帶至高潮,...
好久不見鋼琴譜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非科班、科班主副修畢業的、國外留學回來的一起上研習課,難道程度的落差,不會對程度好的來說太簡單,對程度淺的太難?
如果只是把音彈出來,當然會有程度之差,但其實我們習琴與教琴過程中,大家有些共同問題:
📍 一、#理論與鋼琴譜裡沒有連結
雖然念科班時都上過曲析課,但曲析課的內容沒有在鋼琴課裡做連結,所以容易出現樂理考試一百分,但看到鋼琴譜還是傻傻逐音看,即便很認真將曲析課裡上的內容寫在鋼琴譜裡做分析,也只是知識上知道,#難以明白它在詮釋上扮演的角色與意義,因此對於彈奏上的思考,難有幫助。
一般的鋼琴課,多在「修曲子」(老師幫你修成一個比較漂亮的樣子),較少講解。比較是學生之所以彈得好,是因為老師幫你想好,不見得是學生有比較理解音樂,所以對於「怎麼看」曲子,各程度的人,都有不少改善空間。
很多概念,建議在鋼琴課裡教。鋼琴課裡的邏輯很重要,對於練琴或對樂曲的理解都很有幫助。但不需要用很複雜的曲式分析去寫出每個和聲,會讓學生挫折老師崩潰。其實偏向清楚架構、了解語句,明白樂句的意思與陳述方式即可。有了判別依據,才能開始有想法,而漸形成自己的觀點。
(所以同學在上完研習後會有「學了這麼久,第一次覺得看懂譜」之感,樂譜有層次、變立體💡)
📍 二、#會彈不等於會教
這概念大家清楚。好的選手,不一定會變成好的教練;好的教練,Performance的狀態不一定比選手好,因為鍛鍊時間減少或年紀漸大,自然不在狀態內,但通常得要曾經也是程度不錯的選手,才能看出問題的眉角、給出策略,並且比選手更提早看出選手的狀態。
有些老師彈得不錯,但他是「#憑感覺會彈」或者在很小的時候就受了很好的教育,早已忘記小時候遇到問題的當下,是怎麼扭轉、解決的。
學生會有的問題,不見得是老師遇過的問題,然而,我們小時候只有學怎麼彈,沒有學怎麼教,當角色轉換成教學者時,角度不一樣,很多時候也能重新思考,幫助到自己的彈奏。
「#講述」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要先很清楚自己想表達什麼,但有時即便清楚欲表達的內容,卻講的不明確,學生便不易理解。講述,是需要經過思考與練習的。
我分享了幾個方式讓大家練習,在學員講述時,提醒「用詞」,給些建議,基本上,用詞可以不同,但不能邏輯不正確。不只是在講述思考邏輯上,解決學生技巧與音色彈奏層面亦是如此。
教學最重要的是「深入淺出」,講複雜,不僅學生不易懂,容易有挫折或放空,主要也因為:後面真正難的東西還很多啊~🍵
📍 三、#流水帳學琴,#流水帳教琴
我們從小總流水帳練琴,若老師流水帳的教,我們長大以後,也易複製流水帳教學,憑感覺彈,也憑感覺教。台灣學生習慣把音找齊「再給老師修就好」,若沒有老師就不知如何處理、音樂該怎麼做,其實是因為譜上的依據與練琴方法沒有被建立起來。
記得跟大家分享過以前在美國念書時,曾有個樂段我就是聽不懂想不通,於是我就「等老師修」,課堂上我什麼也沒說,但鋼琴家老師聽完我彈非常生氣的說:「你剛剛那裏根本什麼想法都沒有,只是把音彈出來,你是等著我來告訴你嗎?」老師的語氣明顯覺得這樣的行為也太羞愧(只差沒講shame on you)😂。
這讓我在日後教學,更重視幫學生建立思緒,看懂樂譜框架,直到他們明白、能運用。看懂基本題,才有可能做應用題。
/
將課程設計為「連貫式」,是因為有實作才會有感,畢竟聽老師講都是容易的,在自己實作跟討論的過程,才會產生許多疑問。
課堂選的教材從不長的開始,例如創意曲跟徹爾尼三十:皆邏輯清楚、教學常用,大多只有兩頁。會看了,再看古典奏鳴曲,古典的曲子看不懂,浪漫派更難以理解,浪漫派是應用題,後浪漫樂派是超級應用題。
技巧也是,訓練及修正基本技巧或觸鍵,建議 #在短小曲子裡學_在長曲裡應用。
/
當然,我並非只重視理性層面(邏輯與技術),藝術層面(感覺、文化與音樂的想像)也非常重要。以前常在教兒童時用音樂說故事,或讓他們在樂譜裡填上旁白。
只是 #邏輯與技術 較易系統化,#藝術層面 則較抽象,需要更多時間醞釀,「想像」是透過感染,「文化」則是需要長時間潛移默化。前者適合開課,後者只適合分享。
簡單來說,基本邏輯是最前端的工作,手上技術會花你不少時間,而藝術層面是終端(在你背譜完的很久很久以後才會完成)。
-------------------
📍【#巴哈創意曲】專題(線上zoom)
🌟7/27- 8/31 (每周二) 早上10:00-12:30 共六週。
🌟課程綱要與報名表單:https://forms.gle/aXPwiGxT7xd4Jrcn8
🌟〔更新〕港澳或其它海外朋友若想用Paypal 付款,請以 #台幣 轉帳至:https://paypal.me/PianistPei
📍【#古典專題-#莫札特】( 舊生優先)
🌟7/22- 8/26 (每周四) 早上10:00-12:30 共六週。(下週四開始喔哈哈)
*匯款完成才算完成報名,欲報名者請加蔡老師line (ID: pchuantsai)
🌟如果想看上過同學的課後心得請見蔡老師 IG : https://www.instagram.com/pchuan18/
/
#學鋼琴 #鋼琴老師 #教師研習 #鋼琴 #音樂班 #音樂系 #在職進修 #學音樂很有趣
好久不見鋼琴譜 在 許榮哲 × 小說課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坐牢十五年的賭約】
今晚要分享的短篇,是契訶夫的短篇作品〈打賭〉。
如篇名,故事要從一場賭約說起。一位銀行家和年輕的律師,打了個「坐牢十五年」的賭。他原先以為律師不可能熬下來,然而......
來看看這場看似荒謬的打賭,最終會如何吧。
-
打賭 / 契訶夫
一個黑沉沉的秋夜。老銀行家在他的書房裡踱來踱去,回想起十五年前也是在秋天他舉行過的一次晚會。在這次晚會上,來了許多有識之士,談了不少有趣的話題。他們順便談起了死刑。客人們中間有不少學者和新聞記者,大多數人對死刑持否定態度。他們認為這種刑罰已經過時,不適用於信奉基督教的國家,而且不合乎道德。照這些人的看法,死刑應當一律改為無期徒刑。
「我不同意你們的觀點,」主人銀行家說,「我既沒有品嘗過死刑的滋味,也沒有體驗過無期徒刑的磨難,不過如果可以主觀評定的話,那麼我以為死刑比無期徒刑更合乎道德,更人道。死刑把人一下子處死,而無期徒刑卻慢慢地把人處死。究竟哪一個劊子手更人道?是那個幾分鐘內處死您的人,還是在許多年間把您慢慢折磨死的人?」
「兩種刑罰同樣不道德,」有個客人說,「因為它們的目的是一致的──奪去人的生命。國家不是上帝。它沒有權利奪去它即使日後有心歸還卻無法歸還的生命。」
客人中間有一個二十五歲的年輕律師。別人問他的看法時,他說:
「不論死刑還是無期徒刑都是不道德的,不過如果要我在死刑和無期徒刑中作一選擇,那麼我當然選擇後者。活著總比死了好。」
這下熱烈的爭論開始了。銀行家當時年輕氣盛,一時興起,一拳捶到桌上,對著年輕的律師嚷道:
「這話不對!我用兩百萬打賭,您在監牢裡坐不了五年!」
「如果這話當真,」律師回答說,「那我也打賭,我不是坐五年,而是十五年。」
「十五年?行!」銀行家喊道,「諸位先生,我下兩百萬賭注。」
「我同意!您下兩百萬賭注,我用我的自由作賭注!」律師說。
就這樣,這個野蠻而荒唐的打賭算成立了!銀行家當時到底有幾百萬家財,連他自己也說不清,他嬌生慣養,輕浮魯莽,打完賭興高采烈。吃晚飯的時候,他取笑律師說:
「年輕人,清醒清醒吧,現在為時不晚。對我來說兩百萬是小事一樁,而您卻在冒險,會喪失您一生中最美好的三、四年時光。我說三、四年,因為您不可能坐得比這更久。不幸的人,您也不要忘了,自願受監禁比強迫坐牢要難熬得多。您有權利隨時出去享受自由──這種想法會使您在監牢中的生活痛苦不堪。我可憐您!」
此刻銀行家在書房裡踱來踱去,想起這件往事,不禁問自己:
「何苦打這種賭呢?律師白白浪費了十五年大好光陰,我損失了兩百萬,這有什麼好處呢?這能否向人們證明,死刑比無期徒刑壞些或者好些?不能,不能。荒唐,毫無意義!在我這方面,完全是因為飽食終日,一時心血來潮,在律師方面,則純粹是貪圖錢財……」
隨後銀行家回想起上述晚會後的事。當時決定,律師必須搬到銀行家後花園裡的一間小屋裡住,在最嚴格的監視下過完他的監禁生活。規定在十五年間他無權跨出門檻、看見活人、聽見人聲。允許他有一樣樂器,可以讀書、寫信、喝酒和抽菸。跟外界的聯繫,根據契約,他只能通過一個為此特設的小窗口進行,而且不許說話。他需要的東西,如書、樂譜、酒等等,他可以寫在紙條上,要多少給多少,但只能通過窗口。契約規定了種種條款和細節,保證監禁做到嚴格的隔離,規定律師必須坐滿十五年,即從一八七0年十一月十四日十二時起至一八八五年十一月十四日十二時止。律師一方任何違反契約的企圖,哪怕在規定期限之前早走兩分鐘,即可解除銀行家支付他兩百萬的義務。
在監禁的第一年,根據律師的簡短便條來看,他又孤獨又煩悶,痛苦不堪。不論白天,還是夜晚,從他的小屋裡經常傳出鋼琴的聲音!他拒絕喝酒抽菸。他寫道:酒激起欲望,而欲望是囚徒的頭號敵人。再說,沒有比喝著美酒卻見不著人更煩悶的了。菸則熏壞他房間裡的空氣。第一年,律師索要的都是內容輕鬆的讀物:情節複雜的愛情小說、偵探小說、神話故事、喜劇等等。
第二年,小屋裡不再有樂曲聲,律師的紙條上只要求古典作品。第五年又傳出樂曲聲,囚徒要求送酒去。那些從小窗口監視他的人說,整整這一年他只顧吃飯,喝酒,躺在床上,哈欠連連,憤憤不平地自言自語。他不讀書。有時夜裡爬起來寫東西,寫得很久,一到清晨又把寫好的東西統統撕碎。他們不止一次聽到他在哭泣。
第六年的下半年,囚徒熱衷於研究語言、哲學和歷史。他如饑似渴地研究這些學問,弄得銀行家都來不及訂購到他所要的書。在後來的四年間,經他的要求,總計買了六百冊書。在律師陶醉於閱讀期間,銀行家還收到他的這樣一封信:
親愛的典獄長:
我用六種文字給您寫信。請將信交有關專家審閱。如果他們找不出一個錯誤,那麼我請求您讓人在花園裡放一槍。槍聲將告訴我,我的努力沒有付諸東流。各國歷代的天才儘管所操的語言不同,然而他們的心中都燃燒著同樣熱烈的激情。啊,但願您能知道,由於我能瞭解他們,現在我的內心體驗到多麼巨大的幸福!
囚徒的願望實現了。銀行家吩咐人在花園裡放了兩槍。
十年之後,律師一動不動地坐在桌旁,唯讀一本《福音書》。銀行家覺得奇怪,既然他在囚年裡能讀完六百本深奧的著作,這麼一本好懂的、不厚的書怎麼要讀上一年工夫呢?讀完《福音書》,他接著讀宗教史和神學著作。
在監禁的最後兩年,囚徒不加選擇,讀了很多的書。有時他研究自然科學,有時要求拜倫和莎士比亞的作品。他的一些紙條上往往要求同時給他送化學書、醫學書、長篇小說、某篇哲學論文,或者神學著作。他看書就好像他落水後在海中漂浮,為了救自己的命,急不可待地抓起沉船的碎片,或抓住另一塊浮木!
老銀行家回憶這些事後想道:
「明天十二點他就要獲得自由。按契約我應當付他兩百萬。如果我付清帳款,我就徹底破產了,一切都完了……」
十五年前,他不知道自己到底有多少個一百萬,如今卻害怕問自己:他的財產多還是債務多?交易所裡全憑僥倖的賭博、冒險的投機買賣,直到老年都改不了的急躁脾氣,漸漸地使他的事業一落千丈。這個無所畏懼、過分自信的、傲慢的富翁,現在變成一個中產的銀行家,證券的一起一落總讓他膽戰心驚。
「該詛咒的打賭!」老人嘟噥著,絕望地抱住頭,「這個人怎麼不死呢?他還只有四十歲。不久他會拿走我最後的錢,然後結婚,享受生活的樂趣,搞證券投機。我呢,變成了乞丐,只能嫉妒地看著他,每天聽他那句表白:『多虧您,我才得到幸福,讓我來幫助您。』不,這太過分了!擺脫破產和恥辱的唯一辦法,就是這個人的死!」
時鐘敲了三下。銀行家側耳細聽:房子裡的人都睡了,只聽見窗外的樹木凍得嗚嗚作響。他竭力不弄出響聲,從保險櫃裡取出十五年來從未用過的房門鑰匙,穿上大衣,走出房去。
花園裡又黑又冷。下著雨。潮濕而刺骨的寒風呼嘯著颳過花園,不容樹木安靜。銀行家集中注意力,仍然看不見土地,看不見白色雕像,看不見那座小屋,看不見樹木。他摸到小屋附近,叫了兩次看守人。沒人回答。顯然,看門人躲風雨去了,此刻正睡在廚房裡或者花房裡。
「如果我有足夠的勇氣實現我的意圖,」老人想,「那麼嫌疑首先會落在看門人身上。」
他在黑暗中摸索著臺階和門,進了小屋的前室,隨後摸黑進了不大的過道,劃了一根火柴。這裡一個人也沒有。有一張床,但床上沒有被子,角落裡有個黑糊糊的鐵爐。囚徒房門上的封條完整無缺。
火柴熄滅了,老人心慌得渾身發抖,摸到小窗口往裡張望。
囚徒室內點著一支昏黃的蠟燭。他本人坐在桌前。從這裡只能看到他的背、頭髮和兩條胳膊。在桌子上,在兩個圈椅裡,在桌子旁的地毯上,到處放著攤開的書。
五分鐘過去了,囚徒始終沒有動一下。十五年的監禁教會了他靜坐不動。銀行家彎起一個手指敲敲小窗,囚徒對此毫無反應。這時銀行家才小心翼翼地撕去封條,把鑰匙插進鎖孔裡。生銹的鎖一聲悶響,房門吱嘎一聲開了。銀行家預料會立即發出驚叫聲和腳步聲,可是過去了兩三分鐘,門裡卻像原先一樣寂靜。他決定走進房間裡。
桌子後面一動不動坐著一個沒有人樣的人。這是一具皮包骨頭的骷髏,一頭長長的女人那樣的鬈髮,鬍子亂蓬蓬的。他的臉呈土黃色,臉頰凹陷,背部狹長,胳膊又細又瘦,一隻手托著長髮蓬亂的頭,那模樣看上去真叫人驚嚇。他的頭髮早已灰白,瞧他那張像老人般枯瘦的臉,誰也不會相信他只有四十歲。他入睡了……桌子上,在他垂下的頭前有一張紙,上面寫著密密麻麻的字。
「可憐的人!」銀行家想到,「他睡著了,大概正夢見那兩百萬呢!只要我抱起這個半死不活的人,把他扔到床上,用枕頭悶住他的頭,稍稍壓一下,那麼事後連最仔細的醫檢也找不出橫死的跡象。不過,讓我先來看看他寫了什麼……」
銀行家拿起桌上的紙,讀到下面的文字:
明天十二點我將獲得自由,獲得跟人交往的權利。不過,在我離開這個房間、見到太陽之前,我認為有必要對您說幾句話。憑著清白的良心,面對注視我的上帝,我向您聲明:我蔑視自由、生命、健康,蔑視你們書裡稱之為人間幸福的一切。
十五年來,我潛心研究人間的生活。的確,我看不見天地和人們,但在你們的書裡,我喝著香醇的美酒,我唱歌,在樹林裡追逐鹿群和野豬,和女人談情說愛……由你們天才的詩人憑藉神來之筆創造出的無數美女,輕盈得猶如白雲,夜裡常常來探訪我,對我小聲講述著神奇的故事,聽得我神迷心醉。在你們的書裡,我攀登上艾爾布魯士和勃朗峰的頂巔,從那裡觀看早晨的日出,觀看如血的晚霞如何染紅了天空、海洋和林立的山峰。我站在那裡,看到在我的上空雷電如何劈開烏雲,像蛇般遊弋;我看到綠色的森林、原野、河流、湖泊、城市,聽到海妖的歌唱和牧笛的吹奏;我甚至觸摸過美麗的魔鬼的翅膀,它們飛來居然跟我談論上帝……在你們的書裡我也墜入過無底的深淵,我創造奇跡,行兇殺人,燒毀城市,宣揚新的宗教,征服了無數王國……
你們的書給了我智慧。不倦的人類思想千百年來所創造的一切,如今濃縮成一團,藏在我的頭顱裡。我知道我比你們所有的人都聰明。
我也蔑視你們的書,蔑視人間的各種幸福和智慧。一切都微不足道,轉瞬即逝,虛幻莫測,不足為信,有如海市蜃樓。雖然你們驕傲、聰明而美麗,然而死亡會把你們徹底消滅,就像消滅地窖裡的老鼠一樣,而你們的子孫後代,你們的歷史,你們的不朽天才,將隨著地球一起或者凍結成冰,或者燒毀。
你們喪失理智,走上邪道。你們把謊言當成真理,把醜看作美,如果由於某種環境,蘋果樹和橙樹上不結果實,卻忽然長出蛤蟆和蜥蜴,或者玫瑰花發出馬的汗味,你們會感到奇怪;同樣,我對你們這些寧願捨棄天國來換取人世的人也感到奇怪。我不想瞭解你們。
為了用行動向你們表明我蔑視你們賴以生活的一切,我放棄那兩百萬,雖說我曾經對它像對天堂一樣夢寐以求,可是現在我蔑視它。為了放棄這一權利,我決定在規定期限之前五個小時離開這裡,從而違反契約……
銀行家讀到這裡,把紙放回桌上,在這個怪人頭上親了一下,含淚走出小屋。他一生中任何時候,哪怕在交易所輸光之後,也不曾像現在這樣深深地蔑視自己。回到家裡,他倒在床上,然而激動的眼淚使他久久不能入睡……
第二大早晨,嚇白了臉的看門人跑來告訴他,說他們看到住在小屋裡的人爬出窗子,進了花園,往大門走去,後來就不知去向了。銀行家帶領僕人立即趕到小屋,證實囚徒確實跑掉了。為了杜絕無謂的流言,他取走桌上那份放棄權利的聲明,回到房間,把它鎖進保險櫃裡。
好久不見鋼琴譜 在 GEM鄧紫棋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Stream/Download the song here: https://GEM.lnk.to/CityZoo
由 G.E.M. 鄧紫棋 作詞譜曲抒情新作〈很久之後〉,全曲以清脆琴音貫穿,慢板節奏搭配鄧紫棋悠然而平穩的唱述,為一段已逝的愛戀暗暗增添說不出的傷感。全曲在弦樂團合奏將歌曲帶至高潮,情感的流瀉更加豐沛直接,喚醒每個人內心裡的這位「曾經」。
〈很久以後〉描述的是一段沒有結局的感情。分手後,就算時隔許久才與舊情人再度相見,兩個人的問候也換了意義。開始一段愛情需要兩人剛剛好的默契,但只需一個人的轉身,就能結束一段愛情,這樣的分手不容易叫人接受,卻仍因必須面對,更為心如刀割。當理性凌駕於感性之上時,也許只能像隻貓,就算受傷也只能偷偷地自行躲在角落舔拭傷口,因為知道怎麼做都是無濟於事,於是只能故作堅強,相信一切都會漸漸變好,如果再見,微笑點頭。
鄧紫棋分享,自己很多時候都是藉由音樂在治療自己的傷口,其中「感情」是最打擊她的東西,她也忍不住在新歌發表會上落淚坦言,〈很久以後〉這首歌讓她想起了一段過去受傷的戀情。「錄這首歌對我非常不容易,想起了很多過往。」鄧紫棋透露,這首歌一共花了兩天錄製,因為錄製期間「就一直在哭!」鄧紫棋不諱言自己面對感情時很像貓,其實受傷了,卻不願意告訴別人自己有多受傷,於是在人前歡喜,卻暗自不斷舔傷,甚至到失去對方的時候都還在自我欺騙,告訴自己「這不是什麼了不起的事情,這點失戀算什麼」,但因沒有誠實面對傷口,讓自己的情緒壓抑太久,她也笑著自嘲,就是因為這些對世界的感受或是感情經歷的長久累積,促使自己能在 7 個月內完成《摩天動物園》這張專輯。
歌曲〈很久以後〉同為療癒系暢銷作家肆一散文改編電影《可不可以,你也剛好喜歡我》主題曲,由億萬編導林孝謙與呂安弦等人編劇,台灣新銳導演簡學彬執導,集合台灣青春實力派新星曹佑寧、陳妤、林映唯等人共同演出的校園純愛故事,這首歌也為電影中甜而微酸的初戀情懷畫龍點睛,讓影像和音樂做了完美的結合。
《很久以後》
作詞:G.E.M.鄧紫棋
作曲:G.E.M.鄧紫棋
也許是不甘心 也許是可惜
也許無法相信 突然身邊再也不是你
能給的都已經給你 能做的都用盡全力
也許遇見你是種幸運 分開卻是天意
不是不能面對 又不是十八歲
愛過你的年歲 心裡至少真的不後悔
也許會不捨會落淚 但得不到也許才珍貴
也許再等等就有人會 比我們匹配
很久很久很久以後
當我抱著別個他的時候
是否我就能夠 對你笑著揮手
好久不見的朋友 換個角色 對你問候
誰還記得我們 曾多奮不顧身
失去你的人生 我像一棵樹被拔了根
如果只能依賴自己 我只能逼自己更獨立
雨再大過了總會天晴 不過時間而已
很久很久很久以後
當我抱著別個他的時候
也許我就能夠 對你笑著揮手
也許會釋然分手 是個出口
很久很久很久以後
當你牽著別個她的時候
我們這個傷口 也許不再難受
好久不見的朋友 祝福你們 直到永久
只是怕可能 以後愛別人 無法像愛你那麼深
但愛到了盡頭 哭有什麼用 也只能接受
愛情裡一切莫須有
很久很久很久以後
時間會把回憶慢慢偷走
此刻承受的痛 會慢慢變得虛構
不過就換了一雙 執子之手
很久很久很久以後
你我都各有所愛的時候
我們這個傷口 再也不會難受
好久不見的朋友 如果再見 微笑點頭
製作人 Producer : G.E.M.鄧紫棋 / T-Ma 馬敬恆
編曲 Arranged by : G.E.M.鄧紫棋 / T-Ma 馬敬恆
鋼琴 Piano by : Doug Petty
低音吉他&電腦編程 Bass&Programming by : T-Ma 馬敬恆
弦樂編曲 Strings Arranged by : T-Ma 馬敬恆
弦樂 Strings Performed by : 靳海音弦樂團
和音 Bvox : G.E.M.鄧紫棋
錄音 Vocal Recorded by : T-Ma 馬敬恆 @ Avon Recording Studios
音頻工程 Audio Engineered by : T-Ma 馬敬恆 / G.E.M.鄧紫棋
混音 Mixed by : Brian Paturalski
母帶 Mastered by:Randy Merrill @ Sterling Sound
訂閱我的頻道!!! Subscribe to my channel !!!??????
https://www.youtube.com/gem0816
Instagram: @gem0816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G.E.M.Official
Weibo: http://weibo.com/gemtang
#鄧紫棋 #很久以後 #可不可以你也剛好喜歡我

好久不見鋼琴譜 在 信Shin官方音樂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信 Shin官方臉書粉絲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shinmusicofficial/
信 Shin 官方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shin_new2018/?hl=zh-tw
全專輯數位收聽:https://orcd.co/alchemy_album
要怎麼把破銅爛鐵的廢墟,變成一座金碧輝煌的聖殿?
以剛強的信念、以不切實際的執迷還是以無比樂觀的天真?愚公移山,精衛填海,唐吉軻德舉起長矛奮力對抗風車,煉金術士收集廢鐵要煉鐵成金……。這些別人眼中看似耽溺幻想、脫離現實的傻子,他們站在命運巨人的面前,選擇對峙,即使徒勞,也要對生命表態。
即使徒勞,也要在時間的流沙中,試圖攫取留住些什麼。
這是面對不可逆的浪漫逆襲,這是在流變之河裡保有不變的初心。時間最是多情也最無情,它讓每一個煉金術士有了幻覺,以為時間就是一切,只要一試再試、硬氣地堅持下來,虛幻終將成為現實,愛一個人愛久了就可以愛成永遠。
打造一張專輯不也就像是一場煉金的過程嗎?
2016年年底推出《大爺門》專輯之後,相隔兩年半,信加盟新東家何樂音樂,帶來全新作品《煉金術》。
這張新專輯收錄8首歌,首支單曲〈煉金術〉與專輯同名,也揭露了這些歌共同的主題:在夢想與現實的虛實穿插、交替中,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我們在反覆循環的過程中,猶如身在幻覺地帶。會更好嗎?還是更壞?我們總是期望、失望,再期望,卻依然奮不顧身全心投入,又有誰能斷言這樣執迷的人生是更踏實或是更虛空?像一個煉金術士般無視世界的瞬變,在虛妄的土壤開一朵想像的花。這是不信天命的叛逆、是煉鐵為金的執著,也是對生命流變的義無反顧。
〈煉金術〉由李格弟作詞,黃韻仁、施勤譜曲,以鋼琴展開的編曲,詩意地鋪陳了一個光閃影動的世界,信收斂起他標誌性的狂放演唱,以讓人驚豔的溫暖音色,隨著層層堆疊的編曲,展現他層次豐富的細膩詮釋。我們在沉溺的過程中淬鍊,在無從確定的生命中,追逐著永恆的誓言,即使最終的結果一如〈煉金術〉歌詞所唱,只是一場「煉金術士的幻覺」,也要全部投入。像是沒有明天般地投入,沒有比這更重要的事情了。
#信 #煉金術
煉金術
詞Lyricist:李格弟
曲Composers:黃韻仁/施勤
時間那虛幻的臉
無動於衷與你纏綿
青春靈光的消滅
你換了科幻的假面
重組之後再破碎
光影千騙萬騙
他煉金度日如年
守護一個古老的承諾
再見再也不見
時間的流變
一夜夜的失眠
明明就在旁邊
卻要經過 遙遠衛星
去讀你的留言
再說再也不說
少就是多嗎
太喧囂的沉默
怎麼每個路口
都有人在 搜集問卷
答案只能有一遍
破銅爛鐵的廢墟
金碧輝煌的聖殿
煉金術士的幻覺
以為時間就是一切
絕望到死的半夜
第二天再活一遍
煉金術煉鐵為金
煉也不成不變的心
不變是個流言
永恆是謠言
戀人們的偏見
明明遠在天邊 卻像近前
就像每天
以為就是永遠
再見再也不見
再見太驚險
恍惚抱歉的臉
怎麼每個路口
都有人在 宣佈誓言
一遍一遍不厭倦
(一遍一遍在留連)
詞Lyricist:李格弟
曲Composers:黃韻仁/施勤
OP:Warner/Chappell Music Taiwan Ltd
OP:Funkie Monkies Publishing Pte Ltd.
SP:Warner/Chappell Music Taiwan Ltd
製作人/編曲/和聲編寫/所有樂器除了鼓
Producer/Arranger/Backing vocals Arranger/All instruments except drums:黃韻仁 Eric Ng
配唱製作人Vocal Producer:陳磊LCkickAsS
鼓 Drums:Adam Shah
和聲 Backing vocals:吳周爍 Joshua Goh (Funkie Monkies Productions)
錄音室 Recording Studios:Funkie Monkies Recording Studio 齊天音樂錄音室 (所有樂器/和聲/混音 All instruments/Backing vocals/Mixing)/Lights Up Studio (臺北)
錄音師(鼓)Drum Recording Engineer:Jaydos (齊天音樂製作Funkie Monkies Productions)/Vocal Recording Engineer:蔡周翰
混音師 Mixing Engineer :Frank Lee
ISRC:TWAK11800026

好久不見鋼琴譜 在 SLSMusic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神木村十萬回饋來啦!是大家狂點的101、還有好久不見的吉他手呢!
————-——
致,那些年,我們一起玩的楓谷
神木村 Leafre https://youtu.be/DdcO6Y26BS4
維多利亞港 Lith Harbor: https://youtu.be/o4g8SaGaQzA
綠水靈洞 Missing You: https://youtu.be/LN0zY6FV1uQ
弓箭手村 Henesys - Floral Life: https://youtu.be/kFl7Xvokb1A
──────
ORflower - Guitarist
Youtube: https://goo.gl/8Bo4Zo
♫ 每週發佈影片,快訂閱吧!Subscribe ➡️ https://bit.ly/SubscribeSLS
♪ 來逛逛官網 ➡️ https://www.slsmusic.net
♬ 打開小鈴鐺,不錯過任何搶頭香的機會!
歐付寶贊助 ► https://www.bit.ly/DonateSLS
PayPal贊助 ► https://www.paypal.me/SLSMusic
- 追蹤我們 Follow Us ﹣
臉書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slsmusik
推特 Twitter: https://twitter.com/slsmusictw
IG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sls_music/
* 全曲為即興演出,目前尚無任何樂譜。
* 全曲は即興演出ですから、楽譜がまだありません。
* The performance was full of improvisations so there's no any sheet music of it ye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