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懼的解藥是自由
有散播恐懼的人,就有停止恐懼擴散的人。有情花,就有斷腸草。
奧地利神經學家Viktor Frankl有幾句話,叫人特別入心入肺:
“Everything can be taken from a man but one thing: the last of the human freedoms — to choose one’s attitude in any given set of circumstances, to choose one’s own way”。
大時代看,特別應景。很多人,無力得消沉。
外在因素,客觀環境,可以剝奪人的東西很多,但你用什麼態度去面對,是別人永遠搶不走的個人選擇,是一個人最後的自由。你行使,就有。
恐懼的解藥,是自由。
不是人人都辦得到,能破解的人,比誰都自由。
史匹堡有一齣奧斯卡得獎作大家可能走漏眼,他監製的紀錄片《The Last Days》,關於納粹德軍屠殺猶太人,幾位奥斯威辛集中營的匈牙利倖存者之故事,今年於Netflix經remastered後再上架。好看,慘痛,勵志,充滿歷史教訓......//
難題前,懷疑人生不會解決問題。
別問人生出了什麼問題,去為人生找答案。
還有,多謝斷腸草。
#畢腦作 #限時post
#一個人的明釆
#瘟疫下的自由
#發瘟有好多種
#theLastDays
恐懼的解藥是自由
👉https://www.patreon.com/posts/56042488
成長與家長
👉https://www.patreon.com/posts/55763268
六個字 一個故事
👉https://www.patreon.com/posts/54901480
-------------------------------------
👉🏼https://www.patreon.com/budming
謝謝你的訂閱,讓我不必學習光合作用,可以繼續創/寫作、分享知識
奥斯威辛集中營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二戰期間,一名馬戲團小丑被送進了納粹集中營。渾身表演慾的他,看見這裡的猶太孩子總是愁眉不展,決定重拾小丑本色。泯滅人性存在的所在成了馬戲團舞台,他帶給了這裡的孩子歡笑,乃至希望⋯⋯。
.
是不是覺得劇情與羅貝托.貝尼尼(Roberto Benigni)的《美麗人生 Life Is Beautiful》(1997)有點像?雖然精神有些雷同,但這其實是一部早在1972年就完成的電影,名叫《小丑哭泣的那天 The Day the Clown Cried》,由美國喜劇泰斗傑利.路易斯(Jerry Lewis)自編、自導、自演。
.
只不過當年完成之後,傑利.路易斯便將之雪藏,所以實際上根本沒有人看過這部電影。
.
隨著《美麗人生》在1990年代末期征服全球觀眾,終於開始有人想起了它。雖然大家也都是「聽說」而已。也是從那個時候開始,《小丑哭泣的那天》變成了一個傳奇,傑利.路易斯對此反倒覺得很難為情,對外表示:「你永遠不會看到它,沒有人會看到它,因為這是一部令我感到尷尬的拙劣之作。」
.
端看《小丑哭泣的那天》的劇情,便已經可以看出它完全具有成為偉大電影的潛力。首先,它是影史上最早對集中營的生活進行戲劇性處理的作品。結局的處理也無比動人。小丑最後淪為納粹利用的工具,請他安撫一批準備被送進毒氣室的孩童。他知道孩子們會感到害怕,自願走進去陪他們「淋浴」。在孩子們被集體毒殺的最後一刻,他依然不忘帶給孩子歡笑。
.
為了讓這部電影更完美,傑利.路易斯親自造訪了奥斯威辛集中營與達豪集中營進行調查,瘦身16公斤飾演主角小丑。作品完成後,一度有入選坎城影展的消息。但後來因為種種版權爭議,發行計畫就此耽擱。其中編劇的杯葛尤其致命性,他們主張路易斯未經允許擅改劇情,揚言會盡一切所能阻止這部電影上映。
.
就這樣,《小丑哭泣的那天》的發行計畫一路耽擱,甚至一度被歷史所遺忘,就連傑利.路易斯自己本人也不願再去面對這部作品。後人常常論起,如果這部電影當時真的在1972年上映,可能會引發什麼迴響?
.
以《美麗人生》為例,大家都知道這完全不是一個寫實的故事。貝尼尼其實是有意識性的將布景陳設的宛如劇場,也刻意忽略集中營裡的殘酷場面,如果現實生活中真有一個爸爸跑上去假冒翻譯、偷用廣播設備,早已被公開處刑。但這終究是一個以療癒為目的、以兒童視角去理解父親的愛的故事,所以編導刻意以一種童話的角度來創造這個世界,淡化了暴力場面。
.
既然事件與觀眾已經有了距離,許多受難者已經作古,人們對納粹集中營的認知也都有了一定的共識。《美麗人生》這種創意的戲仿與重現,自然不太會引起太多爭議。
.
但劇情精神相同的《小丑哭泣的那天》,卻要在二戰結束不到30年就做出這樣的嘗試,便無疑面臨許多風險。在當時,納粹集中營的倖存者許多人都還在世,他們是否會同意自己的悲慘故事被一個小丑代言?更最重要的是,納粹滅絕猶太人的事實在當時也並不是「常識」,學術界也幾乎沒有對大屠殺的研究,世人對集中營的了解遠不如現在。
.
美國喜劇演員大衛.克羅素(David Cross)便直言,《小丑哭泣的那天》的概念完全是走在時代最前沿,「如果他(傑利.路易斯)再等上25年,那麼就是他從座位上跳過去,搶下奧斯卡獎」。(註:當時貝尼尼就是從座位上「跳過去」領獎的。)
.
但傑利.路易斯的堅持也有他的道理,基於這部沒人看過的《小丑哭泣的那天》已經快要被捧成影史經典。他無奈地說:「《小丑哭泣的那天》的名氣已經變得如此之大,以至於它要麼比《大國民 Citizen Kane》(1941)還好,要麼就是史上最爛的電影。」事實上,也真的有不少人聲稱自己看過《小丑哭泣的那天》的粗剪等版本,但評價也是完全兩極。這反而為本片更添傳奇性。
.
2015年,傑利.路易斯終於軟化立場,同意將他保有的《小丑哭泣的那天》拷貝捐贈給美國國家圖書館,但他也提出了一個但書,那就是這部電影在2024年六月之前不得放映。距離未來的這個時間點,僅剩不到三年。而傑利.路易斯本人也已經在2017年辭世。
.
在看見《小丑哭泣的那天》之前,不妨先來重溫羅貝托.貝尼尼的《美麗人生》吧!
.
.
《#美麗人生》 myVideo 影音隨看 線上看:https://www.myvideo.net.tw/details/0/334757
#RobertoBenigni #TheDaytheClownCried #JerryLewis #小丑哭泣的那天
奥斯威辛集中營 在 Alfred Chan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議席388比59、投票率過7成、人數294萬。昨晚,是值得開香檳的。戰勝了DQ、種票、蛇齋餅糭,突破已經維持多年的局勢,這不單是階段性勝利,而是最終權力逆轉的前奏。區議會和立法會的選舉制度雖然不一樣,單議席單票制的大獲全勝不會直接反映在立法會上,但對香港政治的實質影響力還是十分巨大。特別是117個特首選舉委員會席位,未來將會左右大局。
多年前,我曾到波蘭拍攝奥斯威辛集中營Auschwitz Birkenau,也就是二戰期間,德軍惡名昭彰的滅絕營。這段黑暗歷史橫跨了5年,分了幾個階段。集中營一開始是用來囚禁政治犯、知識分子、戰俘,並勞役他們,獄卒隨意毒打、虐待囚犯,大量囚犯被虐至死。後來,在「最終解决方案」下,德軍進行猶太人大屠殺,用火車把一批又一批猶太人送到集中營的毒氣室謀殺,估計有110萬人遇害。
1939年,德國揮軍佔領波蘭。面對囚犯,德軍擁有不容反抗的強大武力及權力,這種至高無上的權力,加上高層洗腦和縱容,前線軍官在集中營幹下種種傷天害理、泯滅人性的暴行。那時他們以為德國會以軍力稱霸全球,他們就代表著法律,他們打人、虐待人甚至殺人,都不需要負上責任,戰事上的優勢衝昏了納粹黨衛軍的頭腦,讓他們變成了惡魔。那時的他們不知道,歷史上,從來沒有一個權力,特別是暴政,能夠千秋萬世。
1945年,蘇聯紅軍解放奥斯威辛。同年,紅軍攻入德國柏林,集中營最大的罪魁禍首希特拉Adolf Hitler,服毒及開槍雙重自殺,二戰結束。及後,789個集中營的軍官在世界各地被捕,包括集中營第二任指揮官Arthur Liebehenschel等人,多人被判死刑及終身監禁。第一任指揮官Rudolf Franz Ferdinand Höss,更被判於奥斯威辛集中營問吊,下圖(右下)正是當年行刑的絞臺。
集中營的黨衛軍,身上可沒有名牌或編號,更不會向猶太人出示委任證。事隔幾十年,我們還是可以清楚知道這些戰犯的姓名,做過什麼壞事,這叫遺臭萬年。何況是全民皆記者、網上資訊發達的2019年?權力一旦逆轉,真相就會被揭露,所有違法行為,都要面臨審判。不是不報,時候未到;到時候面對控方律師提問,就不能像現在4點鐘er er er這樣輕鬆了。
奥斯威辛集中營 在 奥斯威辛集中營(Auschwitz)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奥斯威辛集中營 (Auschwitz) by 一個背包浪跡天涯Raytourtheworld 這不是個好的旅遊景點,但是個值得一訪的地方。 This was not a good place to visit, ... ... <看更多>
奥斯威辛集中營 在 [2023年波蘭奧斯威辛集中營] - 交通、訂/購票、入館時間及參觀 ... 的推薦與評價
大部分的人因行程安排會從克拉科夫(Kraków)過去,不過其實從卡托維兹(Katowice)更快~ 且每天有數班火車直達奧斯威辛站,如下圖: 抵達奧斯威辛站後, ... ... <看更多>
奥斯威辛集中營 在 世界最殘酷的地方!她實地走訪奧斯維辛集中營心痛淚訴 的推薦與評價
民視快新聞】影音中心/吳恩昀報導二次大戰時期,猶太人慘遭德軍迫害的歷史相信許多人都聽過,但位於波蘭的奧斯維 辛集中營 你去過嗎?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