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美親美都是中國人,一路走來始終如一,嘴巴說不要身體倒是很誠實。
一「「美國幫不上忙」 馬英九:美國不會幫台灣打仗的」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1288172774656132&id=584986081641475
一「江啟臣:國民黨從來都是親美的!」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1232818343524909&id=584986081641475
【斯卡羅】
一「重現150年前福爾摩沙樣貌 公視「傀儡花」啟動增資計畫」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2072367736236628&id=584986081641475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遺民之懷—溥心畬藝術特展 專訪:蔡耀慶 研究員 台灣地區繪畫發展,四十九年後渡海來台的書畫家帶來不同於以往閩、浙的氣象,這群書畫家中,溥心畬先生獨具面目,影響後世甚遠。溥先生逝世至今逾半世紀,國立歷史博物館特別精選館內典藏及徵集海內外藏品二百六十件,匯集先生所作詩、文、書、...
奕訢 在 自由時報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斯卡羅真實歷史文件曝光。
#斯卡羅 #瑯嶠 #羅發號
奕訢 在 馮智政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火燒圓明園之前】#先自聲明我談的是清不是PRC 細細個讀火燒圓明園,總會問點解係圓明園,可以燒故宮可以燒平房,但偏偏要揀圓明園?又點解火燒,火燒要花費燃料,見財搶掠我明白,但火燒要造成傷害,應該選擇燒軍事設施或燒糧倉,燒一個皇室花園為乜?
#可能不會再教的中國歷史
唔知以後中學中國歷史,還會不會教到反思與疑問,但當年我學中國歷史的時候,對好多歷史敍事,老師都不會介意我問點解。
今次我想談的事,第一次火燒圓明園(1860,第二次是八國聯軍的1900)
1860年,英法聯軍與大清帝國發生第二次鴉片戰爭。聯軍已經佔領天津,英方派高級專員額爾金伯爵(James Bruce, 8th Earl of Elgin)為公使去作為和談代表。說起Earl of Elgin,香港中環的伊利近街,就是命明紀念他 。除和談之外,額爾金伯爵還要向大清帝國討回被俘的外交官及隨行記者,這些非戰鬥人員。
佔領北京後,清國派恭親王奕訢談判,談判時釋放被僧格林沁俘虜的文官。伯爵見33人被俘,只有18人生還,屍體又乾又傷,生者又被打得不似人形。官員外,隨行的英國泰晤士報(The Times) 記者Thomas William Bowlby一直緊貼報導戰況,為英國著名記者。不過,清國人那會吃這一套,記者也好,外交官也好,都是洋人敵軍。清國人有清國式虐待,那會理會英法規範。(記者呢家嘢,我估大清都唔知係乜,外交官以恭親王類比,也即是敵軍之一)Bowlby也因此被虐打至死。
額爾金伯爵的秘書羅亨利男爵(Baron Loch)及翻譯官巴夏禮爵士(Sir Harry Parkes,九龍佐敦的白加士街命名紀念)比較幸運,得恭親王親自介入而不致虐死。
額爾金伯爵知道這慘劇之後,決定火燒圓明園報復。為什麼不燒故宮呢?有說,額爾金伯爵認為宮是中國政府機關,他要向貴族報復,而非全清國。
當然
今日中國不是清。
英法入侵清國都是錯的
談清也無關近日中美外交會談
我是全心全意支持中國外交部的
#中國歷史
#中史教育
Bowlby 日記
https://www.thetimes.co.uk/article/thomas-william-bowlby-lost-diary-war-correspondent-tortured-death-china-qmmfkw5t6

奕訢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本集主題:遺民之懷—溥心畬藝術特展
專訪:蔡耀慶 研究員
台灣地區繪畫發展,四十九年後渡海來台的書畫家帶來不同於以往閩、浙的氣象,這群書畫家中,溥心畬先生獨具面目,影響後世甚遠。溥先生逝世至今逾半世紀,國立歷史博物館特別精選館內典藏及徵集海內外藏品二百六十件,匯集先生所作詩、文、書、畫作品,以「遺民之懷」為題,辦理溥心畬藝術特展,回顧其藝術成果。
溥儒,字心畬。民前16年(1896年)出生於北平,民國52年(1963年)逝世於台北。這位著名的書畫家、詩人、文人,誕生於恭王府,曾祖父為清宣宗道光皇帝,祖父是恭親王奕訢的舊王孫,堂兄為宣統皇帝溥儀。自幼在皇宮中勤讀詩書,奠定其深厚文學修養基礎,筆下所揮灑、體會的世界,足堪玩味。在清王朝風雨飄搖時期,不待王孫夢醒,恭王家族特權便隨著清王朝的滅亡一去不復返。從其一方常用印,印文曰:「舊王孫」,幽默中雜以辛酸,自豪中帶點自嘲,足以想見其人生經歷的波瀾起伏。
所幸先生不在意家道破落,潛心學習詩文、書法、文學藝術,隱居於北京西山戒檀寺,讀書習畫,寄情於山水之間。期間又以詩文、書法為功底,悠閒平靜地臨摹了不少宮廷和王府珍藏的收藏,詩、文、書、畫等四藝均能有所發展。由於對歷代名家都能學習與尊重;對技法的深研與繼承;對文化核心價值的融會與昇華,先生各種畫科都能兼備發展。山水、花卉、人物、草蟲、仕女、鞍馬、走獸、神怪、菩薩、翎毛,無不精擅,亦足為當世之宗主。這樣的創作,不是以批判傳統、斷裂過往為代價,乃是在熟稔傳統後,匯集個人的理解加上生活的滋養,逐漸演化、蛻變成的個人面貌。來台之後,先生並未擔任官方職務,而是應當時師大美術系系主任黃君璧的聘請,講授國畫課程,開始設帳授徒及售畫維生。他古文學造詣極深,有詩集與四書經義集體,毛詩經等十餘種學術專著行世,其中《寒玉堂書畫論》正是他研究繪畫的感悟,
此次特展以「遺民之懷」四字為題,取自先生在台時期寫給友朋的信箋詩稿,不難想像此四字應該有著特殊的意義。「遺民」二字,起源甚早,周代,武王克殷之後,有伯夷、叔齊,因不食周粟而餓死首陽山。宋朝養士最厚,南宋滅亡後,許多讀書人不仕,以侍奉蒙古人為恥。明代知識份子階層亦是以重氣節為人格標準,許多明代學者亦以侍奉滿清為奇恥大辱。對古之後裔、亡國之民,原鄉與他鄉之間,究竟「何處是故鄉」?既是前朝的皇家子民,又是離開故土的飄盪之身,對先生而言,或許傳授經學書畫,延續此精緻文化,不以世俗之利為求,才是安身立命之道!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xCCk0SsVGSg/hqdefault.jpg)
奕訢 在 奕欣電化商品有限公司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奕欣 電化商品有限公司. Shopping & Retail. Like. Liked. HomeAboutPhotosReviewsCommunity. About. 台北市羅斯福路五段258號, Taipei, Taiwan 116. Get Directions.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