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總召捲入馬王政爭時說了句名言:「能笑到最後的才是贏家。」#為求連任 #修改遊戲規則 的眾 #政客們,為了「于右任、吳三連、趙麗蓮、伍子胥」的政治續命,顯露出 #權力慾望 的 #醜陋嘴臉;林智堅的這場 #大新竹 豪賭, #利用民主偽裝術,巧妙變身成了修改權力遊戲的人,想用偷吃步贏在起跑點,仍難保能成為「笑到最後」的那一位!>
師父,是指傳授技藝的人。#新竹市長 #林智堅 的政治師父,政壇說是 #民進黨 #立院黨團總召 #柯建銘。最近林智堅在第二任期結束前甘冒大不韙,大膽倡議大新竹合併,還宣稱要留下參選大新竹市長,展露了「#司馬昭之心」。林智堅為求連任市長發起修改遊戲規則,讓林智堅脫不下魔戒的師父,真的只有柯建銘這位?
林智堅第一個政治師父,應該是 #中國國家主席 #習近平。習近平2012年上任來加緊集權、反腐立威、個人崇拜、箝制輿論,打破了鄧小平立下「#集體領導」、「#隔代指定接班」的政治繼承潛規則,已牢牢掌握黨政軍大權的「習核心」還不滿足,2018年3月修憲取消國家主席的 #連任限制,為 #政治續命。習近平的國家主席連任屆滿是2023年,中共在2018年修改憲法,提前五年修改遊戲規則,為「#終身主席」鋪路。林智堅連任新竹市長7年間對此按下不表,悄聲無息,到了明年即將地方選舉的此刻,突然倡議新竹縣市合併,修法時間如此緊迫,難怪被批 #吃相難看。
林智堅的第二個政治師父,要算 #俄羅斯總統 #普丁。最早任職於蘇聯國家安全會議(KGB)的普丁,1999年獲時任總統葉爾欽任命為總理,隨後贏得2000年總統大選,並連任2屆至2008年。之後受到憲法任期限制,普丁與親信梅德韋傑夫輪流出任總統與總理,任期屆滿後雙方再「交換」。2012年普丁再度競選連任,隨後修改憲法,將總統任期由4年延長為6年,2018年又順利連任,普丁的任期將於2024年屆滿。但普丁今年4月簽署一項法案,允許自己卸任後再度連任2屆,為掌權至2036年鋪路。屆時他將是84歲,任期超越執政長達29年的前蘇聯獨裁者史達林。
林智堅的第三個政治師父,是# 日本前 #首相 #安倍晉三。安倍從2012年9月當選自民黨總裁,日本首相是行政職,沒有任期限制,但作為自民黨的總裁,任期就有上限。自民黨黨章規定,原本僅允許總裁2連任,也就是連續2屆擔任6年總裁;但在自民黨幹事長二階俊博主導下,自民黨於2017年3月修改黨章,讓總裁可三連任,也就是連續3屆擔任9年總裁。因此經修改黨章,安倍能在2018年連續3度出馬角逐總裁並獲勝,成為日本連續任期中擔任最久(8年)的首相。
林智堅的第四個政治師父,是 #南韓 總統 #文在寅。文在寅2018年3月提出「#總統四年連任制」修憲草案,現行南韓總統任期5年且不得連任,若是修憲成功,再連續2次大選中獲勝的話,就會形成「5年、4年、4年」,最長可以長達13年的執政時間,無疑為自己 #長期執政鋪路。韓媒當時有兩派爭論,一派全面抨擊文在寅想學習近平當「帝王式總統」;另一派則是同意修憲,認為文在寅 #連任 也拿不到任何好處。當年5月,在野黨強力杯葛下致使修憲失敗,但文在寅已惹了一身腥。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5萬的網紅Matzka,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如果人生是一份工作,我們就是生活的社畜。 Matzka 瑪斯卡 負面勵志單曲《社會動物》 嘲諷技能全開,點破明規矩、潛規則 為廣大社畜人生,找到自我超渡的出口 「吃苦當作吃補」是句朗朗上口的勵志名言,但比起做個滿口正能量的勵志歌手,Matzka 瑪斯卡卻覺得「今天吃苦,明天吃土」更符合自己觀察...
大迫傑名言 在 我是產業隊長 張捷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大家週六愉快😁
#產業隊長教你看對主流產業選飆股
東奧冠軍怎麼為國爭光的?是比賽那天?還是平常的練習中?
#東京奧運
還記得交易心法七龍珠嗎?這次來聊 #心法6
「重複的事情用心做 勤學研究才能進步」
「操千曲而後曉聲,觀千劍而後識器。」這段話出自《文心雕龍.知音》,也就是說,掌握很多首樂曲之後才能懂得音樂,觀察過很多劍後才懂得如何識別劍器。投資也是累積的行業,就算1天只進步1%,滴水穿石,累積起來也會很可觀。讓自己成為1 位勤學的投資人,這不只是第6個心法,也是我勉勵大家邁向財富自由的重要心法。
投資的市場裡,知道與不知道,先知道比晚知道、一知半解與全盤了解,就是取決於勤學與否。簡單地說,資訊的落差、腦袋深度的落差,就是口袋與財富的落差,而且失之毫釐,差之千里。沒有人會因為學習而一貧如洗、傾家蕩產,但一定會有人因為學習而改變人生。陶淵明也曾說:「勤學如春起之苗,不見其增,日有所長。」
我曾在2019年看過一篇報導,NBA球星雷.艾倫(Ray Allen)長達18年每天固定時間起床,提早4 小時到球場,滴酒不沾,規律練習。他說過:「你不是在比賽那一天贏得冠軍,你是在每天的練習中成為冠軍!」
我在入行13 年以來,實行「666 法則」,就是每天6點起床、每天工作16小時、1週工作6天,早上從看報紙、電子時報、券商晨報、整理國際資訊,擬定交易策略。開盤後,負責操盤、拜訪公司;拜訪公司結束,再整理成報告;另外每週除了大量閱讀產業報告外,各大雜誌及各類型的書皆不放過。多思考、體驗生活、尋找飆股,每個部分都孜孜不倦。
每個成功都不是偶然的,我最常分享的名言就是:「當所有工作都發生在準備,奇蹟才會發生在完成。」
股票市場裡,挑困難的做,賺錢才會變簡單。像華倫.巴菲特(Warren Buffett)一輩子醉心於財報分析、價值型投資;喬治.索羅斯(George Soros)研究貨幣、利率、政治與經濟;安德烈.科斯托蘭尼(André Kostolany)致力研究交易心理學;彼得.林區(Peter Lynch)由下而上尋找隱形冠軍;傑西.李佛摩(Jesse Livermore)專注於強勢板塊操作。那麼,普通的投資人,想要學大師賺錢,為
何總想從輕鬆容易地開始學?我反而建議投資人從產業分析與個股基本面開始深入,一段時間累積後必有小成。
很多人會說工作與生活忙碌,沒有時間學習或是研究產業趨勢。事實上,時間用在哪裡,成就就在哪邊。事有緩急之分,你是否把不重要的事情塞滿了生活,然後把沒空當作藉口?生活中所有事情都可以按急迫性、重要性,做簡單的分類(詳見圖1);其中,「勤學」(累積專業知識)是重要,但不是急迫的事情,可以慢點做,但不能忘了做。
如果覺得自己沒空,又想在投資上有所斬獲,或許你所需要的是先把自己1天、甚至1週的行事曆列出來,並用圖1的方式分類在不同的象限,或許會發現運用時間更有效率的方法。
簡單的事情重複做, 會成為專家; 重複的事情用心做,才會是贏家。英國神經學家丹尼爾.列維廷(Daniel Levitin)說過,人類腦部需要1萬小時這麼長的時間,去理解和吸收1種知識或技能,然後才能達到大師級水準。
因此,在通往財富自由的路上,只有2種方法,1種是在勤學與努力的過程中,被幸運女神找上,例如中樂透,這是幸運;另1種是因為勤學與努力,而遇見幸運女神。
瑞典傳奇導演英格瑪.柏格曼(Ingmar Bergman)說:「只有準備充分的人能夠即席表演。」我更要強調,梅花香自苦寒來,認真的人改變自己,堅持的人改變命運。滴水穿石的研究實力累積,是投資必經的過程,平時做好準備,才不會錯過重要的產業趨勢,大行情來時亦能游刃有餘地應對。(本文摘自第5章)
好書這邊買👇🏻👇🏻👇🏻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55137
大迫傑名言 在 誠品書店 eslite bookstore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日本設計時鐘Lemnos!寵粉企劃 #文末有彩蛋
這是博物館都收藏及販賣的,精品設計時鐘品牌!
Lemnos的設計時鐘,為日本當地經驗豐富的工匠全程【手工製】【完全靜音】不打擾生活!而且【常在婚禮上當作禮物】,是由新郎新娘贈與來賓的,以紀念寶貴的時刻並珍惜相聚的時間。
由於Lemnos大部分的產品皆與國際知名設計師合作,故產品上不常印製品牌LOGO,為質感居家空間更增添品味與設計感。非常適合現在長時間在家,更想提升居家美感的各位。
「時鐘不只是告知時間,他是結合【設計和工藝】的完美傑作,他不會退流行,他是永恆的」品牌創始人高田博
這次下重本寵粉,底下回覆問題,有機會獲得知名設計師的時鐘商品!
-
🎁#答案就在括號裡
▎ QA Time,關於Lemnos
1. 每個時鐘都是設計大師創作,且具備什麼特色?
2. 商品嚴選高品質材質,以什麼方式製作?
3. Lemnos商品常於日本什麼場合做為贈送禮物?
4. 品牌創始人高田博的名言:時鐘不只是標示時間,它是結合什麼的完美傑作?
5.(無標準答案)在誠品的Lemnos產品裡,
哪一款設計時鐘最能提升你家中的氛圍?
▎活動方式
1.即日起~6/14在留言區回覆上述5個QA的答案,答對5題即可參與。
2.商品隨機贈送如下,共六款(六名)恕不挑款
3.隔日6/15公布解答與名單
※主辦有修改活動的權利
▎商品六款
★日本雙人設計團隊〔Studio Surume〕作品
• Lemnos Perch時鐘/ 瓢蟲 ($4,800) ×1名
• Lemnos Perch時鐘/ 燕尾蝴蝶 ($4,800) ×1名
• Lemnos Perch時鐘/ 紋黃蝴蝶 ($4,800) ×1名
★誠品獨家!國際設計大師〔奈良雄一〕作品
• Lemnos硅藻土桌鐘/ 淡黃 ($3,800) ×1名
• Lemnos硅藻土桌鐘/ 粉紅 ($3,800) ×1名
• Lemnos硅藻土桌鐘/ 淡綠 ($3,800) ×1名
▎迫不及待!點我直接入手>> https://bit.ly/34Wc7G7
▍防疫補給站>> https://bit.ly/3hMt7qj
-
#誠品線上 #浪漫精明學
單筆滿$1,200即贈100元!
滿8次再享超值好禮四選一
▍百大浪漫商品>> https://bit.ly/3ed84eb
▍活動優惠詳情>> https://bit.ly/2SoVfVH
#生活 #居家生活用品 #桌鐘
大迫傑名言 在 Matzka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如果人生是一份工作,我們就是生活的社畜。
Matzka 瑪斯卡 負面勵志單曲《社會動物》
嘲諷技能全開,點破明規矩、潛規則
為廣大社畜人生,找到自我超渡的出口
「吃苦當作吃補」是句朗朗上口的勵志名言,但比起做個滿口正能量的勵志歌手,Matzka 瑪斯卡卻覺得「今天吃苦,明天吃土」更符合自己觀察到到社會現況。這說法聽來悲觀,但對他來說,這叫「負面勵志」。
「負面勵志」並不是教人放棄人生。相反的,那是換個角度思考,如果生活不盡如意,而最糟的狀況你已經想過,是不是更能釋懷、找到解脫之道?所以《社會動物》像是社畜人生的一盞明燈。當太多潛規則、太多儀式性的壓迫,逼得人與人之間只剩下格式化的互動。你想做一隻溫馴的羊?或者超渡一切、放飛自我,去衝破形式的規範、走自己的路?也許聽歌的你也可以在其中得到答案。
📌線上立即聽
https://umg.lnk.to/MATZKASA
10/16跟著Matzka一起《回到原點》
---
〈社會動物 Social Animals〉
作曲 Composed by:Matzka瑪斯卡
作詞 Lyrics by:啓兒
唱 Vocal by:Matzka瑪斯卡
製作人 Produced by: Matzka瑪斯卡
監製 Executive Producer:荒井十一
編曲 Music Arranged by:Matzka瑪斯卡
貝斯Bass by:FergusChow貢多傑
鍵盤 Keys by:FergusChow貢多傑
和聲編寫&和聲 Backing Vocal Arranged and Performed by:Matzka瑪斯卡
主唱錄音 Vocal Recorded by:李兆陽 @白金錄音室
音樂編輯 Music Edited by:曹洋 @C-Voice studio、林克昶 @ELEVENZMUSIC
製作統籌 Coordinated by:許夙 @ELEVENZMUSIC
製作助理 Production Assistant by:林克昶 @ELEVENZMUSIC
混音Mixed by:Matthew Sim
混音助理 Mixing Assistant:Jonathan Sim
母帶 Mastered by:Alex Psaroudakis
---
歡迎來到這個社會主題樂園
排好隊伍收好一堆個人意見
先照鏡子再決定要怎樣表演
想要成功畢竟最後還是看臉
想打電話call 119
媽咪不在電話那頭
隨時提醒自己話就不要亂講
別想太多你就乖乖當一隻羊
現在氣溫攝氏三十八度
快點裝酷不然會被超渡
現在氣溫攝氏三十八度
快裝酷 不然被超渡
社會動物
每天吃苦當吃補
明天還要吃土
社會動物
只管話說得漂亮
誰管心裡怎麼想
社會動物
不管誰對或誰錯
都要先認錯
社會動物
第一時間要先hold
情緒它一發作就沒救
記得隨身攜帶幾款招牌笑臉
不翻白眼說好絕對不准打臉
不敢七嘴八舌搞得風向太亂
出了事還可以靠在一起取暖
想打電話call 119
媽咪不在電話那頭
每次提醒自己話就不要亂講
別想太多你就乖乖當一隻羊
啊U哇 衝破四十二度
快點裝酷不然會被超渡
啊U哇 衝破四十二度
快點裝酷不然會被超渡
社會動物
每天吃苦當吃補
明天還要吃土
社會動物
只管話說得漂亮
誰管心裡怎麼想
社會動物
不管誰對或誰錯
都要先認錯
社會動物
第一時間要先hold
情緒它一發作就沒救
---
●更多活動詳情請上●
●Matzka 官方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matzka.offical
●Matzka 官方微博●
http://tw.weibo.com/matzka
●特別感謝●
文化部影視及流行音樂產業局
#Matzka #瑪斯卡 #社會動物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Y4s2Cb6xLAE/hqdefault.jpg)
大迫傑名言 在 伊格言Egoyan Zheng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破案神探》(Mindhunter,或譯「心靈獵人」)是一齣美劇,背景設定於1978年,聯邦調查局FBI剛剛成立「犯罪行為科學」研究部門。曾是人質談判專家的主角霍頓‧福特訪查了全美已入獄服刑的連環殺人犯,從他們的口述生平,解析心理動機和行為模式;並試圖藉由這些資料,對類似的案件,找出破案線索。
☞Instagram|http://www.instagram.com/egoyanzheng
#破案神探 #網路霸凌 #正義魔人
─────────
☞〈深淵也凝視著你〉全文連結:https://www.egoyanzheng.com/single-post/2019/11/11/%E6%B7%B1%E6%B7%B5%E4%B9%9F%E5%87%9D%E8%A6%96%E8%91%97%E4%BD%A0
☞請記得按讚、分享、訂閱、小鈴鐺喔。
───
《破案神探》(Mindhunter,或譯「心靈獵人」)是一齣美劇,背景設定於1978年,聯邦調查局FBI剛剛成立「犯罪行為科學」研究部門。曾是人質談判專家的主角霍頓‧福特訪查了全美已入獄服刑的連環殺人犯,從他們的口述生平,解析心理動機和行為模式;並試圖藉由這些資料,對類似的案件,找出破案線索。
這「行為科學研究部門」很快獲得上司支持,並協助各地州警成功偵破了數起懸案。霍頓‧福特探員也因此擒獲了「現代福爾摩斯」的美譽,運籌帷幄,自信滿滿。直到有一天,他遭遇了職業生涯中第一道個人難題:他發現了一名小學校長的不當行為。羅傑‧韋德校長,年約五十多歲,服務於榭蒂蘭恩小學數十年,辦學有聲有色,春風化雨,頗獲好評。然而他長期有個怪異行為:他喜歡搔癢小孩的腳底。每當小朋友們打架、不聽話或假裝腳痛不想上學時;韋德校長便把他們叫進校長室,搔癢腳底作為處罰;事後還給他們五分錢做為獎賞。這些孩子們完全沒有不舒服的感覺,而且往往是笑著離開的──因為會癢嘛,而且那又有點好玩。這看來頗具創意,但同時卻又如此可疑。對,校長把微罪懲罰給「遊戲化」了,藉此減輕被懲戒者的受辱感;但依舊保留了「懲戒」這個名目。但有少數老師和家長質開始心生疑竇:這外表看來一本正經、且素來受人景仰的校長大人,該不會是個變態蘿莉控或正太控吧?
根據自己訪談眾多殺人者的經驗與直覺,自信滿滿的福特探員斷定:愛對孩子搔癢的韋德校長,顯然就是個變態,他的不當行為正預示著他「即將」犯下重罪──儘管此刻除了少數老師與家長的主觀憂慮外,沒有任何明確犯罪跡證。福特探員堅持向教育主管機關告發此事。這導致韋德校長火速遭到革職,被迫離開教育界。然而事後,校長太太找到福特探員,聲淚俱下指控他催毀了韋德校長的清譽與人生,平白毀了韋德一家的幸福生活。一名橫遭剝奪一生摯愛之志業的教育家,一夕之間淪為過街老鼠。比起陷入的經濟困境,無形損失更為可怕:好友疏遠了他們,外出採買時承受無止盡的竊竊私語和懷疑的目光,再也沒有人願意和校長一家說話。
羅傑‧韋德真是個變態嗎?福特探員的「預測」或「防患未然」,是正確的嗎?直至第一季結束,劇中情節尚未帶來確切的答案。
然而伊格言說,這現象正像是尼采的一句名言:當你凝視深淵,深淵也凝視著你。伊格言解釋:容我們稍稍「偏移」或「延伸」一下這句話的涵意──福特探員對連環殺手的訪談,正是站在正義、科學、法律的彼岸在凝視這些深淵。然而凝視的過程,卻也難免被深淵「回視」。有時候,當深淵裡的罪惡太過龐大、恐怖,乃至挑戰人類良知與文明之底限,作為一名研究者,想要對它產生「理解」和「同理」(就像片名:Mind Hunter:一邪惡變態心智之獵取者,「心靈獵人」),往往必須親身涉險,仔細揣想這些人類極惡者的心智。而付出的代價或許正是──讓自己變得跟他們很像......
────
伊格言,小說家、詩人,《聯合文學》雜誌2010年8月號封面人物。
著有《噬夢人》、《與孤寂等輕》、《你是穿入我瞳孔的光》、《拜訪糖果阿姨》、《零地點GroundZero》、《幻事錄:伊格言的現代小說經典十六講》、《甕中人》等書。
作品已譯為多國文字,並於日本白水社、韓國Alma、中國世紀文景等出版社出版。
曾獲聯合文學小說新人獎、自由時報林榮三文學獎、吳濁流文學獎長篇小說獎、華文科幻星雲獎長篇小說獎、中央社台灣十大潛力人物等;並入圍英仕曼亞洲文學獎(Man Asian Literary Prize)、歐康納國際小說獎(Frank O'Connor International Short Story Award)、台灣文學獎長篇小說金典獎、台北國際書展大獎、華語文學傳媒大獎年度小說家等獎項。
獲選《聯合文學》雜誌「20位40歲以下最受期待的華文小說家」;著作亦曾獲《聯合文學》雜誌2010年度之書、2010、2011、2013博客來網路書店華文創作百大排行榜等殊榮。
曾任德國柏林文學協會(Literarisches Colloquium Berlin)駐會作家、香港浸會大學國際作家工作坊(IWW)訪問作家、中興大學駐校作家、成功大學駐校藝術家、元智大學駐校作家等。
香港文匯報專訪:
http://paper.wenweipo.com/2019/09/02/...
香港明報專訪:
https://news.mingpao.com/pns/副刊/artic...
────
小說是什麼?我認為,好的小說是一則猜想──像數學上「哥德巴赫的猜想」那樣的猜想。猜想什麼?猜想一則符號系統(於此,是文字符號系統)中的可能真理。這真理的解釋範圍或許很小,甚至有可能終究無法被證明(哥德爾的不完備定理早就告訴我們這件事);但藝術求的從來便不是白紙黑字的嚴密證明,是我們閱讀此則猜想,從而無限逼近那則真理時的智性愉悅。如若一篇小說無法給我們這樣的智性,那麼,它就不會是最好的小說。
是之謂小說的智性。───伊格言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ow-onuxqBj0/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