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太陰肺經】
《靈樞·經脈》:「肺手太陰之脈,起於中焦,下絡大腸,還循胃口,上膈屬肺,從肺系橫出腋下,下循臑內,行少陰、心主之前,下肘中,循臂內上骨下廉,入寸口,上魚,循魚際,出大指之端:其支者,從腕後,直出次指內廉,出其端。」
「肺主皮毛,肺主一身之氣」,肺掌管著身體的氣,使身體有抵禦外來的邪氣與病氣的能力,且可透過皮膚排出體內的毒素,讓肺部有健全的功能,從而有乾淨的空氣。
「手太陰肺經」是身體十二經脈其中之一,也是十二經脈的起點。為何說是起點?因為有「氣」,各個臟腑才能運作,所以掌控呼吸系統的「肺」是十二經脈之始。
肺主宰一身之氣,為人體經脈循行的起始,不僅主治呼吸道方面的疾病,並且連通大腸經,與腸、胃、脾等消化系統互相影響。
清晨的 3-5 點,血氣正流注於「手太陰肺經」,因此通常肺不太好的人,症狀會在此時顯現出來。像是過敏性鼻炎、咳嗽、氣喘、皮膚疾病等症狀會比較容易發作。
肺經不通的人,沿肺經所過部位有腫痛、麻木、發冷、酸脹等異常感覺,一般出現在鎖骨上窩、上臂、前臂內側上緣,也就是拇指方向,並且易有以下症狀:
胸悶、心悸
小便的顏色異常
口乾舌燥
咳嗽氣喘、氣短、胸部脹痛
常感冒、咳嗽
呼吸短促
肩背寒冷、疼痛
可能有頸根部疼痛,手臂至手腕部位疼痛、麻痺、燒灼感
平時可順著肺經敲打做肺經的養生保健:
讓手自然下垂,手心向前,手握空拳,從肩窩的位置稍用力的敲打,沿著手臂偏外側,一直敲打到拇指指端,能幫助補肺氣養肺經。或是按摩肺經上的幾個重要穴位
手太陰肺經一側11穴,9穴分布於上肢掌面橈側,2穴在胸前外上部。分別為中府、雲門、天府、俠白、尺澤、孔最、列缺、經渠、太淵、魚際、少商。
肺經的腧穴主要治療喉、胸、肺及經脈循行部位的其他病症。
中府穴:秉承了中焦之氣聚於肺經的起始穴,它是宣肺理氣、平喘止咳的重要穴位, 具有增強肺功能的保健作用。
雲門穴:在胸上部,如肺氣出入的門戶。主治理氣止痛。主治咳嗽、氣喘、胸痛、肩痛、肩關節內側痛等。
天府穴:天,天空,指上而言;府,處所。本穴是肺氣聚集之處。主治止咳化痰。主治咳嗽、氣喘、鼻塞、上臂內側疼痛等。
俠白穴:俠,通「夾」;白,白色屬肺。主治寬胸和胃,宣肺理氣。主治咳嗽、氣喘、乾嘔、肋間神經痛。
尺澤穴:尺,指尺部(腕至肘之前臂);澤,沼澤。穴在尺部肘窩陷中,脈氣流注入此,如水注沼澤。主治清瀉肺熱,通絡止痛。主治氣管炎、咳嗽、咳血、咽喉腫痛、過敏、濕疹、肘臂痙攣疼痛、膝關節疼痛。
孔最穴:「孔」,孔隙的意思;「最」,多的意思。此處穴位是肺經之穴,故名「孔最穴」。治療清熱止血,潤肺理氣。主治氣管炎、咳嗽、咳血、咽喉腫痛、肘臂痛、痔瘡。
列缺穴:古人稱雷電之神為「列缺」,寓意為「天上的裂縫」,而肺經也正是從列缺穴這裡分支進入陽明經脈的,所以列缺穴中經氣很凌厲。 「頭項尋列缺」,由於列缺通於陽明,所以主治頭面部疾患,可防治咽喉腫痛、口眼喎斜、半身不遂、牙疼、咳嗽氣喘等。
經渠穴:經,經過;渠,溝渠。經脈通過的渠道。宣肺平喘。主治咳嗽、氣喘、咽喉腫痛、牙痛、無脈症。
太淵穴:通達十二經脈的交會穴,猶如如水流匯聚一樣,太淵穴能夠清咽潤肺,通暢經絡, 可以防治肺部、咽部疾病,對於咳嗽、咽干有較好的療效。
魚際穴:手掌拇指側肌肉肥厚,其形似魚,穴位位於它的邊際。主治發熱、咳嗽、咽喉腫痛、咳血等熱邪所致的疾病。
少商穴:少,幼小、微小之意;商,古代五音之一,屬金,屬肺。少商,是商的高音,言為金氣所止或為金氣初生之處也。能清熱、利咽、開竅,是人體的急救,六之一,對於發熱、昏迷、休克、咽喉腫痛、 流鼻血有較好的防治作用。
保養肺經可搭配一些入肺經的中草藥,例如魚腥草。魚腥草味苦,性微寒,入肺經,具有清熱解毒、利尿通淋的功效,內服可治肺熱咳嗽、咳吐膿血痰等症。
肺經與皮膚關係密切,肺經經氣異常可導致皮膚改變,如過敏性皮膚病、色斑、無光澤等。所以愛美的女生,一定要保持肺經的保養,也要保持排便通暢,因肺與大腸相表裏,肺經與大腸經相通,會互相影響。肺經和肺、大腸、喉嚨等器官聯繫密切,肺經暢通,也就保證了這些相關器官的功能。
大脾內側神經痛 在 包子兒的十萬伏特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嘿!我又來做岩盤浴了
包子決定每個禮拜來做2~3次
聽說這樣可以瘦身!😂
所以我要每次來都會打卡紀錄 一個月後
大家期待我的成果吧!😁😁
🌹包子今日體驗的項目:
貴婦能量舒壓課程
(岩盤浴40分鐘+能量美體舒壓兩大區塊)
名字看起來就超貴婦的哈哈
🌹第一項岩盤浴40分鐘
岩盤浴功效想必大家都很了解
躺上40分鐘所消耗的熱量相當於跑步10公里的熱量,還有排毒功效!
詳細介紹包子會在發一篇文章給大家了解岩盤浴的好 哈哈
🌹第二項能量美體舒壓
包子這次選的課程 可以三區塊 背部、腹部、下半身
選兩個
我稍微看了一下簡介
👉🏻下半身主要針對提臀消水腫😍
👉🏻腹部主要針對月宮調理 與 小腹雕塑
👉🏻背部..對不起 我忘了 哈哈我的注意力都被消水腫跟雕塑吸引走了 哈哈
下次我去時 在選背部 在來詳細介紹
因為做完後 包子很好奇
在按摩時怎麼會熱熱的
所以就問了一下美容師
美容師說 那是《能量鐳球》
能量鐳球按摩小腿很重要!
當然不同部位功效也不同,
不但可以消除腫脹,還可以有效地改善各種慢性病症。
🌹小腿肚內側
改善便祕、肝臟指數異常、月經不順、更年期障礙、賀爾蒙失調、老年人排尿困難等。
🌹小腿肚中央
對於壓力大、失眠、心悸、焦躁、頭痛、呼吸困難、坐骨神經痛、腰痛、水腫、膀胱炎、胸痛等都有減緩作用。
🌹腹部
疏通便祕 & 調整腸道 & 加強&腸胃酵素活性化
我們的腹部內有肝、膽、腸、胃、脾、腎及膀胱等,而肚子會增大(女生懷孕除外)有三種可能:
1.大腸內有宿便未排出 #便祕
2.肚子內充滿脂肪
3.肚子內積水(#水腫)
那包子我一定是第二項...
甚麼?你問我怎麼會記那麼清楚?
因為很多人想知道功效 哈哈 我偷偷查了資料 問美容師時 還偷做筆記😁
======
以上包子的小抄做完了 接下來要說說我的體驗心得
躺岩盤浴時 我真的覺得超無聊 哈哈
好險 妃凰有在岩盤浴前方設置電視
我可以邊看邊躺
躺的過程 美容師先幫我的臉部做簡單的清潔
在幫我敷上負離子面膜
一段時間後 美容師來詢問我溫度是否ok
我表示沒問題後 美容師幫我把負離子面膜拿下
在幫我擦擦汗 然後在敷上
生物面膜(製作一片需要七天的頂級面膜)+負離子能量面具(幫助吸收提升30%~40%)
在躺一下 40分鐘就過了
過程中美容師ㄧ斷時間就會來確認我的身體狀況是否可以 起身時美容師也會先把冷氣調高 並幫忙擦掉腿上的汗 避免感冒 讓我覺得很貼心❤️
在來移動房間做能量美體
對不起...我...睡著了...
只記得美容師不時的會詢問力道是否可以
然後稍微講一下 每個部位按摩的功效
然後我就 舒服的進入夢鄉了😂😂😂😂😂
最後結語
岩盤浴大爆汗 超舒爽
能量美體舒服進入夢鄉
最後感謝美容師們一直被我騷擾問東問西 哈哈
對了 妃凰的粉絲團在這唷👇🏻
妃凰美妍館-岩盤spa
現在現場都有活動促銷唷❤️
快點去體驗體驗吧!
男士們可以孝敬娘親
也可以帶女友去 包準女友開心
追求對象愛上你😂😂
#幫分享 #岩盤浴 #美體雕塑 #消水腫 #瘦身 #排毒 #只限女性唷
大脾內側神經痛 在 煲湯媽咪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經過數千年的鑽研和沈淀,穴位養生的神奇療效受到越來越多人的追捧。中醫認為,人體經脈上有361個穴位,如果再加上經脈之外的穴位,就有上千個。具體掌握這些知識,對於普通人來說十分困難,因此穴位養生似乎離人們的日常生活還有點遠。中醫院推拿康復科副主任醫師總結出便於大家記憶的十個養生要穴,平時按揉幾下,可助您強身健體,祛病養生。
常按10個穴位永遠不生病
一、明目醒腦穴:風池
中醫講“頭目風池主”,就是因為風池穴能治療大部分風病。風池穴位於後頸部,後頭骨下,兩條大筋外緣陷窩處,與耳垂齊平,常與攢竹穴、太陽穴、睛明穴、四白穴等配合,治療眼部疾病,緩解眼部症狀。按揉以上穴位,同時配合頸椎矯治,對治療近視眼有很好的療效。此外,按揉風池穴和周圍肌肉,可以有效地緩解頸椎病、外感風寒、內外風邪引發的頭痛,以及長時間低頭工作導致的頸部疲勞。工作間隙,輕叩風池穴,可起到提神醒腦、消除疲勞的作用。
二、養胃穴:中脘
中脘穴在腹部正中線上,胸骨下端與肚臍連接線中點處,按壓時會有酸痛感。胃不好的人可以常按中脘穴。急性胃刺痛患者可點按中脘穴,用手指按壓10秒,鬆開,再壓,如此反复,三五分鐘就可緩解症狀;慢性胃不適患者可按揉中脘穴,用手掌輕揉,可促進消化;急性胃腸炎患者在按揉中脘穴的同時,還可以按揉天樞穴(位於肚臍旁2寸處)、大巨穴(位於臍下2寸旁開2寸)配合治療。
三、補腎固元穴:關元
肚臍以下3寸(約為除拇指外四根手指併攏的寬度)處就是關元穴。按揉關元穴可補充腎氣,延緩衰老。對男性來說,按揉關元穴可以緩解腎虛、腰酸、掉髮等問題。對女性來說,按揉關元穴可以治療和緩解很多婦科病。按揉關元穴前,要先搓熱手掌,將掌心對準腹部的關元穴做搓揉的動作,由輕到重,直到感覺發熱。
四、養護心臟穴:內關
伸開手臂,掌心向上,握拳並抬起手腕,可以看到手臂中間有兩條筋,內關穴就在離手腕距離兩個手指寬的兩條筋之間。按揉內關穴有助於血氣暢通,用大拇指垂直往下按,每次按揉3分鐘左右,直至局部感到酸麻。除了保護心臟,內關穴還是個救急的穴位,在病人突發心髒病時,先讓病人平躺,在等待急救期間,配合按揉內關穴可起到緩解疼痛的效果。此外,按揉內關穴還能緩解頭疼、口乾、嗓子疼、頸椎病、肩周炎、腰部疼痛等病症。
五、清熱止痛穴:合谷
合谷穴又稱虎口,位於拇指和食指合攏後,隆起肌肉最高處。合谷穴有清熱解表、鎮靜止痛的作用,對頭面部疾病,有很好的緩解和治療作用。由於風熱感冒引起的頭痛發燒、上火牙疼,吃了藥不能馬上見效,均可通過指壓合谷穴來緩解,力道以感到酸、麻、脹為宜。如果伴有發燒,可用瓷湯勺刮頸後部皮膚或用手指揪拉周圍皮膚,直到發紅發紫,有助於排出熱毒,較快退燒。
六、解腰背酸痛穴:委中
委中穴位於膝內窩膕窩處中點。中醫講,“腰背委中求”,長期久坐、姿勢不當造成腰背和肩膀不舒服的上班族或常感腰酸背痛的老年人,常按委中穴可以通暢腰背氣血。按揉委中穴時,力度以稍感酸痛為宜,一壓一鬆為1次,一般可連續按壓20次左右。值得提醒的是,腎虛引起的腰痛還是要以補腎為本。
七、舒筋活絡穴:陽陵泉
陽陵泉在小腿上,找它的時候要端坐不動,用手摸腿,膝關節外下方有一個突起,叫腓骨小頭,腓骨小頭前下方的凹陷就是陽陵泉的位置。平時按揉陽陵泉,再配合活動肩膀,可以緩解肩膀周圍的疼痛。此外,陽陵泉還對乳房脹痛、兩肋脹痛,肋間神經痛有緩解作用。
八、“全能”穴:足三里
民間一直有“常按足三里,勝吃老母雞”的說法,足三里的位置在外膝蓋窩下方3寸。中醫有“肚腹三里留”的要訣,說的是,如果我們有肚腹部的疾病,如慢性胃腸炎、慢性腹瀉、胃寒等,都可以按揉足三里。另外,足三里對高血壓、冠心病、肺心病、腦出血、動脈硬化等心腦血管疾病也有很好的預防作用。白領和亞健康人群,每天按壓足三里10分鐘,能減輕工作壓力,緩解疲勞。
九、滋陰養顏穴:三陰交
三陰交被稱為女人的穴位,位於小腿內側,腳踝骨的最高點往上3寸處。按揉三陰交,有助於打通人體淤塞,保養子宮和卵巢,還有調月經、除斑、祛皺、祛痘,治療皮膚過敏、皮炎、濕疹的作用。從經期前三天開始,每天按揉三陰交,堅持三個月,可以緩解月經不調、痛經等問題。按揉時,將拇指直立放在穴位上,先向下按壓再揉,每次1分鐘左右,停歇後再揉。因為按揉三陰交有調暢人體氣血運轉的作用,所以不適合孕婦。
十、安神健體穴:湧泉
湧泉穴為腎經之首,位於足底,在足掌的前1/3、彎屈腳趾時的凹陷處。民間有“三里湧泉穴,長壽妙中訣;睡前按百次,健脾益精血”的說法。每天洗腳後,用雙手大拇指摩搓兩足底湧泉穴10分鐘左右,有助睡眠。神經衰弱的人,可將時間延長為半個小時。天氣轉暖後,可赤腳或穿襪在鵝卵石路上散步,刺激湧泉穴。
最後,專家提醒,平常按揉穴位可以治療和緩解疾病,有養生保健的作用,但並不意味著包治百病。除了局部按揉外,還要調整全身的狀況。值得注意的是,穴位按揉雖然簡單有效,也並不是人人適合,尤其是孕產婦和體弱者要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不要隨意嘗試。
大脾內側神經痛 在 腹股溝(大髀罅)痛不用怕!伸展幫到手! [Eng Subtitles] Groin ... 的推薦與評價

今次汪家智註冊脊醫(脊骨 神經 科醫生)為大家為講解腹股溝(大髀罅)痛的原因。其實真的是令人擔心的痛症。但透過拉筋運動就可以幫助拉鬆內腿肌肉及腰 ... ... <看更多>
大脾內側神經痛 在 H9大腿前側與內側肌肉激痛點按壓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一壓就痛? · How to Fix One Sided Back Pain at Home · How to get rid of muscle knots in your neck, traps, shoulders, and back.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