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會過去,但美國大學的學生會再回來嗎?》
COVID-19疫情重創美國,幾乎各行各業都受到影響,
美國大學也不例外。
一些美國家長或準備上大學的學生可能選擇延遲上大學。
更有許多國家經濟受創或鎖國,國際學生人數勢必減少,
American Council on Education (美國教育理事會)致函美眾議院議長佩洛西,
稱預估下學年度大學新生人數將下降15%。
Moody’s已將大學教育前景的評等從穩定下修到負面,
並預測像哈佛大學或史丹佛大學擁有
雄厚的捐贈和現金流的學校可以挺過這次疫情,
但規模較小的學校就不妙了。
芝加哥大學(UC)和賓大(UPenn)不約而同的宣布
凍結招聘丶暫停新的資本項目和非必要的支出等緊縮措施。
學生人數的下降,尤其支付全額學費的國際學生的減少,
將導致許多大學財務狀況受到嚴重的衝擊,似不可避免。
申請大學入學人數下降,
唯一的好處是可能更容易進入自己的夢想學校或從後補名單進入正取,
對於負擔得起全額學費的國際學生將更有利。
#www.ampac-visa.com,
#美國生活,#美國留學,#美國工作,#移民美國,
#綠卡,#EB3c非技術性勞工移民,#EB5投資移民,
同時也有94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8萬的網紅公視新聞網,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大學考試入學分發在今天放榜,錄取率有97.98%,是指考開辦18年新高!除此之外,未錄取登記考生,也就是落榜人數有7百人,也創下10年新低。不過今年有20所學校、缺額2千7百32人,比去年的51人增加53倍。 詳細新聞內容請見【公視新聞網】 https://news.pts.org.tw/arti...
大學入學人數 在 吳達偉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撒幣一時爽,一直撒幣一直爽?!】
*更新:我們團隊事先查證不夠詳盡,謝謝網友補充,前瞻計畫當中已經將票務系統規劃進去,可以在前瞻計畫的網站上找到。
李佳芬被問「萬一學生出國不還學貸怎麼辦?」她回答:「政府就吞了吧,反正幾千億元都在浪費了。」
哈哈哈哈哈很荒謬吧?
告訴你,還真的就有這麼荒謬。
錯誤的政策比貪污還可怕。就像我們18年前就能從新生兒人數,估計今年的大學入學人數;明明看見出生人口逐年降低,結果教育方針卻是廣設大學,你就知道這個政策一定有問題。
今年三月拍板的 #前瞻基礎建設 有4,241億要花在「軌道建設」,包括高鐵台鐵連結、提速、電氣化、地下化等等。聽起來好棒棒,但請別忽略了,前瞻建設不僅僅是中央的8,800億預算而已,還需要各地方政府也拿出 #地方配合款 才能完成,而地方配合款事先舉債。有趣的是,此次地方配合款以桃園市最多,要1,200億,台中市810億,高雄780億。而這三個直轄市的年度預算都是赤字。也就是說,在沒有前瞻計畫之前,這些地方政府每年財政就入不敷出,更遑論要消化這麼大筆建設預算。
好吧,舉債建設並不是壞事,其實就是借錢投資,只要建設完之後,有能力透過稅收或租金效益回收就好了。但是,這些軌道建設真的能有收益嗎?尤其是未來十年的台灣將成為人口漸少的高齡化社會,這些軌道的建設剛需真的會增加嗎?
關於這4,000多億,公開資訊只能找到交通部的幾頁簡報與QA,我附在文末,有興趣的人可以參考看看。先提醒大家,這兩份文件當中,針對軌道能帶來的公眾效益評估,可說是 #介於寫了跟沒寫之間 。
如果中央政府和各地方政府都沒有辦法就舉債、還款、收益的效應說清楚,那軌道建設就閉著眼睛先做再說嗎?所以等到錢花下去萬一回不來,「#政府就吞了吧」是嗎?
説回交通建設,現在鐵路最迫切需要的大概不是軌道;西部幹線因列車不夠,造成過度擁擠,民眾寧可開車也不願搭火車。另外又如建置先進票務系統、改善乘客購票取票流程等等,只需要4,000多億的一個零頭,就能帶來很大加值效果,我們卻不願意先做?
建設經費不是天下掉下來的,是人民辛苦的納稅錢。如果這些問題都沒有說清楚,請問當初通過預算的國、民兩黨的立法委員在幹嘛?
*更新註記:
有好心網友 @Oscar 提醒我們資料有誤,建置先進票務系統、改善乘客購票取票流程已經在編入預算之內。他也提醒我承載的是眾人的信任,不可像藍綠兩黨為了鬥爭而只給予片面資訊。感謝他的提點,我們把資料更新在文末,包括 17 項已核定計畫的評估報告。
我們還是沒能找到前瞻計畫在編列預算時,所提供的成效、收益評估報告。
前瞻為什麼是8,800億?為什麼有些在沒有精準的收益評估和可行性報告之前,就先編預算補助特定對象,事後再申請預算的時候才寫計畫書?
例如基隆輕軌,台北市長柯文哲就幾次直言連終點站、路線都還沒有確認,就把預算編列好了。高雄市長也在申請經費時被前瞻計畫書退回,在計劃完善之前,就提前設定補助計畫,像這種前瞻計畫,真的是「前瞻」,真的是「計畫」嗎?
如果我們這麼重大的計畫,我們可以先編預算再畫靶,那麼多出來的預算是不是又要盡量消化完呢?少的預算是不是要再追加呢?地方配合款的預算哪裡來?如果要舉債的話,要如何達到平衡?
我認為編審預算是國會議員最重要的職責之一,希望這些事情都能給人民一個清楚的交代。
#閉著眼睛做
施展 #相信我之術
#藍綠不在乎的我在乎
#板橋立委票投達偉
[交通部簡報] 前瞻基礎建設計畫-軌道建設
https://pse.is/MFB3A
[交通部] 軌道建設Q&A
https://pse.is/MRQ7N
[行政院施政成果]
https://pse.is/LV2AJ
-\-\
【線上捐款】http://bit.ly/z9donate
【募款專戶】銀行:臺灣銀行004 板橋分行
戶名:109年立法委員擬參選人吳達偉政治獻金專戶
帳號:027-0012-06269
匯款後請來信給會計 pon8813@gmail.com索取收據
大學入學人數 在 吳達偉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撒幣一時爽,一直撒幣一直爽?!】
*更新:我們團隊事先查證不夠詳盡,謝謝網友補充,前瞻計畫當中已經將票務系統規劃進去,可以在前瞻計畫的網站上找到。
李佳芬被問「萬一學生出國不還學貸怎麼辦?」她回答:「政府就吞了吧,反正幾千億元都在浪費了。」
哈哈哈哈哈很荒謬吧?
告訴你,還真的就有這麼荒謬。
錯誤的政策比貪污還可怕。就像我們18年前就能從新生兒人數,估計今年的大學入學人數;明明看見出生人口逐年降低,結果教育方針卻是廣設大學,你就知道這個政策一定有問題。
今年三月拍板的 #前瞻基礎建設 有4,241億要花在「軌道建設」,包括高鐵台鐵連結、提速、電氣化、地下化等等。聽起來好棒棒,但請別忽略了,前瞻建設不僅僅是中央的8,800億預算而已,還需要各地方政府也拿出 #地方配合款 才能完成,而地方配合款事先舉債。有趣的是,此次地方配合款以桃園市最多,要1,200億,台中市810億,高雄780億。而這三個直轄市的年度預算都是赤字。也就是說,在沒有前瞻計畫之前,這些地方政府每年財政就入不敷出,更遑論要消化這麼大筆建設預算。
好吧,舉債建設並不是壞事,其實就是借錢投資,只要建設完之後,有能力透過稅收或租金效益回收就好了。但是,這些軌道建設真的能有收益嗎?尤其是未來十年的台灣將成為人口漸少的高齡化社會,這些軌道的建設剛需真的會增加嗎?
關於這4,000多億,公開資訊只能找到交通部的幾頁簡報與QA,我附在文末,有興趣的人可以參考看看。先提醒大家,這兩份文件當中,針對軌道能帶來的公眾效益評估,可說是 #介於寫了跟沒寫之間 。
如果中央政府和各地方政府都沒有辦法就舉債、還款、收益的效應說清楚,那軌道建設就閉著眼睛先做再說嗎?所以等到錢花下去萬一回不來,「#政府就吞了吧」是嗎?
説回交通建設,現在鐵路最迫切需要的大概不是軌道;西部幹線因列車不夠,造成過度擁擠,民眾寧可開車也不願搭火車。另外又如建置先進票務系統、改善乘客購票取票流程等等,只需要4,000多億的一個零頭,就能帶來很大加值效果,我們卻不願意先做?
建設經費不是天下掉下來的,是人民辛苦的納稅錢。如果這些問題都沒有說清楚,請問當初通過預算的國、民兩黨的立法委員在幹嘛?
*更新註記:
有好心網友 @Oscar 提醒我們資料有誤,建置先進票務系統、改善乘客購票取票流程已經在編入預算之內。他也提醒我承載的是眾人的信任,不可像藍綠兩黨為了鬥爭而只給予片面資訊。感謝他的提點,我們把資料更新在文末,包括 17 項已核定計畫的評估報告。
我們還是沒能找到前瞻計畫在編列預算時,所提供的成效、收益評估報告。
前瞻為什麼是8,800億?為什麼有些在沒有精準的收益評估和可行性報告之前,就先編預算補助特定對象,事後再申請預算的時候才寫計畫書?
例如基隆輕軌,台北市長柯文哲就幾次直言連終點站、路線都還沒有確認,就把預算編列好了。高雄市長也在申請經費時被前瞻計畫書退回,在計劃完善之前,就提前設定補助計畫,像這種前瞻計畫,真的是「前瞻」,真的是「計畫」嗎?
如果我們這麼重大的計畫,我們可以先編預算再畫靶,那麼多出來的預算是不是又要盡量消化完呢?少的預算是不是要再追加呢?地方配合款的預算哪裡來?如果要舉債的話,要如何達到平衡?
我認為編審預算是國會議員最重要的職責之一,希望這些事情都能給人民一個清楚的交代。
#閉著眼睛做
施展 #相信我之術
#藍綠不在乎的我在乎
#板橋立委票投達偉
[交通部簡報] 前瞻基礎建設計畫-軌道建設
https://pse.is/MFB3A
[交通部] 軌道建設Q&A
https://pse.is/MRQ7N
[行政院施政成果]
https://pse.is/LV2AJ
--
【線上捐款】http://bit.ly/z9donate
【募款專戶】銀行:臺灣銀行004 板橋分行
戶名:109年立法委員擬參選人吳達偉政治獻金專戶
帳號:027-0012-06269
匯款後請來信給會計 pon8813@gmail.com索取收據
大學入學人數 在 公視新聞網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大學考試入學分發在今天放榜,錄取率有97.98%,是指考開辦18年新高!除此之外,未錄取登記考生,也就是落榜人數有7百人,也創下10年新低。不過今年有20所學校、缺額2千7百32人,比去年的51人增加53倍。
詳細新聞內容請見【公視新聞網】 https://news.pts.org.tw/article/542603
-
由台灣公共電視新聞部製播,提供每日正確、即時的新聞內容及多元觀點。
■ 按讚【公視新聞網FB】https://www.facebook.com/pnnpts
■ 訂閱【公視新聞網IG】https://www.instagram.com/pts.news/
■ 追蹤【公視新聞網TG】https://t.me/PTS_TW_NEWS
■ 點擊【公視新聞網】https://news.pts.org.tw
#公視新聞 #即時新聞

大學入學人數 在 公視新聞網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大學考試入學分發今天放榜,錄取率97.98%,是指考開辦18年來新高。此外,未錄取登記考生人數,也就是落榜人數為700人,也創下十年新低;不過今年有20校缺額,共2732人,比去年的51人大增53倍。
詳細新聞內容請見【公視新聞網】 https://news.pts.org.tw/article/542492
-
由台灣公共電視新聞部製播,提供每日正確、即時的新聞內容及多元觀點。
■ 按讚【公視新聞網FB】https://www.facebook.com/pnnpts
■ 訂閱【公視新聞網IG】https://www.instagram.com/pts.news/
■ 追蹤【公視新聞網TG】https://t.me/PTS_TW_NEWS
■ 點擊【公視新聞網】https://news.pts.org.tw
#公視新聞 #即時新聞

大學入學人數 在 朱學恒的阿宅萬事通事務所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九月一號預計各縣市中小學高中吧
都要開學了
可是開學這些年輕人都沒有疫苗可以打
教育部的政策是什麼
現在教育部原本的政策是說
九月一號開學之後
如果你施打疫苗還沒滿14天
可能是你八月十五或十六號吧
看他們怎麼切齊的
那你如果在十五十六號之前你沒有打到疫苗的老師
你開學之後你就必須要出具你的快篩證明
你可能三到五天要做一次快篩
你才有辦法進入學校
教育部這個東西是學德國
可是德國有經過政府認可的快篩站
我今天如果是台灣
快篩要怎麼拿官方證明
你知道就跟驗孕棒一樣
驗孕棒如果你去掛門診
然後讓他照了超音波確定妳有小孩
他可以幫妳出具證明
可是你現在快篩都是在家裡做的時候
沒有快篩證明
我可以去跟人家買用過的快篩棒
他是陰性我就拿來給大家看
這個是教育部沒有想通的地方
就是我們當時其實確實也收到蠻多地方的
學校教師的陳情
他們就是跟我們講說
第一個是他們因為造冊的關係
造冊其實就是教育部造冊完
就是地方政府造冊完之後
教育部還會做一個審核
審核完之後會配發專案疫苗
我們要知道打疫苗會有兩種管道
一種是預約1922預約系統來的
一種是專案造冊來的
那地方政府就會看到這個
教育部核可的造冊有這麼多人
假設比如說五萬人
然後中央配發的疫苗有多少
然後他就要去打
但是現在地方政府就遇到一個問題是
他專案疫苗的配發量其實跟他造冊的人數
其實是有差距的
比如說你專案
隨便舉例譬如說五萬
結果你專案中央只給了兩萬五
那另外的兩萬五怎麼辦
就是地方政府要嘛你就是要想辦法挖東牆補西牆
就從其他地方挖過來
那就會造成說有一些老師在施打上
他就沒有辦法趕得及在開學前14天
他可以打到疫苗
所以當時我們接到的陳情就是
老師們覺得心情很不開心
就覺得又不是我的問題去沒打到疫苗
而是你政府的疫苗不夠 不夠我打
結果你現在要懲罰我
就是開學之後你要求我要自費做快篩
所以我當時就是有一個記者會就是在幫忙
去跟教育部還有衛福部反應這件事情
所以後來當天下午馬上陳時中就說
好那快篩的部分我們就都補助
但是補助是補助給學校錢去買快篩
再拿快篩發給老師是這樣子的
結果呢下一個禮拜就發生一件事情更好玩
就是說他就說現在有疫苗了
老師們趕快去打
結果是高端
就是要求他們要去打高端的疫苗
這一波就是高端沒有別的疫苗
我覺得這個東西其實有一個問題
他做這種要求我不能說完全不合理
而是你必須要讓人民有選擇
第一個你要嘛打疫苗要嘛做快篩
快篩如果是因為你疫苗不夠
或者是人民沒有足夠的疫苗可以選的話
那你這個快篩就是要政府出啊
那現在教育部我跟你講
教育部真的是所有單位裡面動作最慢的
你不給他選擇又要他自費
我跟你講之前最多老師反應的是要自費
很不爽
他說他一個月如果做PCR要花到一萬五一萬六
做快篩也大概要兩三千至少
這個就是多的消費
因為你開記者會跟很多人反應之後
教育部說撥了多少錢來
三億多
全台灣所有的國中小老師都要打
這個你覺得三億多會夠嗎
三億四百四十四萬是還有包含一些什麼
隔板啊口罩啊酒精這些防疫物資
可能還有額溫槍也算
這個都算的話你就會出現一個問題
就是那為什麼我們講白了
就是為什麼所有的東西都用這一筆錢出
而大家會覺得快篩這個錢夠
請注意快篩是一周要做一次這個是消耗品
就是跟口罩是用完就要丟是一樣的道理
那講白了這個錢不夠
你怎麼算都知道不夠
全台灣有多少國中小老師
我跟你講大學老師本來還問說可不可以造冊
或者是做快篩
結果教育部說大學不用
因為老師可以遠端教學
你看有沒有超棒
因為這個分下去我跟你講
平均一個學生一百塊
裡面又有隔板又有消毒又有酒精
又有測量體溫然後又要給老師買快篩劑
我真的覺得會不夠
虹安你們就這麼輕易的被政府給說服過去
是也不是說輕易而是說因為這些預算基本上
我們要開議之後才有辦法拿到他的預算書
就是我們上次不是有講嘛
就是現在
你其實去問他的不管是說你是用索資的方式
或是發函的方式其實他們在休會期間
所以要看他的心情來決定他要不要回覆我們
但如果開議之後
我們想說九月一號就是下一個會期開始之後
他們就會變成是有固定的質詢或者審預算的時候
到時候我們就可以看到他預算編列的方式
那我記得我去年就是在第一次登上質詢台
人生中第一次質詢的時候
其實我那時候就講
我記得我那時候
那一天第一次質詢就還蠻多新聞是講
我記教育部部長醜一
就是有這個新聞
當時就是因為他整個紓困防疫的預算裡面
教育部竟然就是編的錢非常非常的少
項目非常非常的少
所以當時就讓我覺得他在防疫這一塊
其實真的就是沒有很用心
然後我沒有想到的是今天捲土重來
第二年了你編的預算
還是就是用這樣的方式在帶過
所以看下個會期如果真的可以拿到預算書
應該進到下個會期的第一件事情就會是
要排預算的相關審查
因為這一次追加的預算還沒有完全用完
還有一千六百億
他不是要拿來發五倍券嗎
對對對五倍券目前他們規劃是一千三百億
但是相關的預算也都還沒有送過來
所以我想等到會期開始運作的時候
我們立法院跟行政院的互動
應該會比較偏向正常一點
直播日期:0823
直播YT連結: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TuSiaYPOpog
直播題目:
高虹安下午剛從新竹回來,不知道有沒有買貢丸,所以我們立馬連線她,看看最近到底在忙甚麼啦!高端疫苗,五倍券,國事如麻忙不完哪!ft.民眾黨不分區立委 高虹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