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練琴:惱人的慣性應對姿態】
這一個禮拜天氣陡降,三三屢屢睡過頭,連上學都遲到了,也就沒空練琴。
週六一早,我要求三三練琴,因為一週沒練,手感生疏了,再加上練的是新曲目,三三練起來格外痛苦,不時發出哭泣和抱怨的聲音,不停的對我說著:「我不會,我為什麼要再一次,我不想練了。」
面對抱怨的情緒久了,我的語氣從一開始的「就是不會才要學,你已經會看譜了,慢慢算,總是會對的。」慢慢的,三三強大的負面情緒,惹的我的情緒不自覺的也上來了,於是我說:「要學琴,就得練琴,不然就不要學了,你一直哭一直叫,對學琴不但沒幫助,也惹的我很不舒服,搞的我現在很生氣!」
後來,我帶著川川和一一,下樓拿羊奶,留三三一個人在家裡練琴。
說也奇怪,我一離開,家裡就沒再出現鋼琴聲。
回了家,打開門一看,三三在畫畫。
我看著三三,問:「怎麼在畫畫?不是應該要練琴嗎?」
三三突然抬頭跟我說:「媽媽,我不想學琴了,所以我不用練了。」
面對三三的拒學,我的慣性姿態瞬間湧上腦門,把我的心思都佔據了,我善於反諷的激將,於是我說:「真的嗎?太好了!我終於可以不用再逼你學琴了!也不用累死人的再帶你去上鋼琴課,所以你真的想清楚了嗎?」
三三點點頭,表示她想清楚了。
當我發現我說的激將話術絲毫沒有動搖三三的意念,我氣惱的往上加碼,我說:「那你以後不能碰我的琴哦,因為那是要留給願意學琴的孩子的。」
一旁的川川立刻說:「媽媽我可以碰嗎?」我爽朗的回著「可以」。
在不停的往上加碼反諷和激將的過程,三三都只是噙著眼淚,壓抑著情緒,即使有小小的不甘心,但她始終壓抑著情緒,堅持著不學的決定。
過程中,我沒有覺察,只是不停的往上加碼反諷和刺激的力道,諸如:「鋼琴是留給學琴的孩子的」「沒去學琴的日子得去褓母家」等等。
等我覺察到自己的行為和語言應對時,我覺得自己真是糟糕,因為反諷式的激將法,是我過去慣用的應對姿態,一時情急下,我又走回老路了。
這場反諷的角力賽,我輸的徹底,不僅輸了孩子,更輸了對彼此的關愛與信任。
我嘆了一口氣,要說現在比過去好的地方在哪兒,可能是覺察的能力快上許多吧,但此時此刻我心情極度不好,所以還是得花上一些時間來沈澱一下。
我同三三說:「你不想學琴了,媽媽知道了。媽媽現在心情不好,得進房間休息一會兒,你和妹妹在客廳玩吧。」
回到房間,我細細審視自己的感受,在感受層次,我覺得我受傷了,因為我努力陪著孩子去學琴的時光都白費了,我彷彿看見我陪伴孩子的意義與自我價值趴在地上了。我在房裡感覺寒冷,那種冷就像失戀一樣的感覺,我覺得真是不可思議。但是我明白,我還是非常愛孩子的,不管她學不學琴,我都是愛她的,只是此刻我把學琴和愛她劃上等號了。
沈澱了一會兒,我決定把學琴和愛她這兩件事,徹底的獨立開來。
我喚了三三進房,我嘆著氣,說著剛剛媽媽說話不怎麼好聽,真是對不起,因為媽媽聽到你不學琴就心急了,其實媽媽是很希望你學琴的,但是媽媽知道,你不學,一定有你的理由,媽媽願意尊重你,你能告訴媽媽,妳為什麼不願意在學琴了嗎?
三三怯懦的說:「我其實還是好想學琴,我也好想練琴,可是今天練琴一直被媽媽罵,我就不想練琴了。」
此時此刻,三三說出內在的恐懼和原因了,她把害怕被罵和學琴這兩件事情,綁在一塊兒了,其實她是想要學琴的呀,我應該更早就要幫她釐清的,而不是把時間浪費在激怒對方的言語上的。
確認好三三是真的想學琴的,我很快和三三討論,下一次,如果我們又在練琴的關卡上起了爭執,應該針對問題「媽媽很兇,希望媽媽溫柔一點教琴」以及「三三學不會,在抱怨之前,先告訴媽媽不會的地方是哪個音,而不是一直說不想學了」,直接闡明,而不拐彎抹角的把問題和另一件事情綁在一起,來行威脅的手段(其實三三說不再學琴,也是希望媽媽能在練琴時溫柔一點,但媽媽沒看見背後的語意,彼此錯失了溝通的機會)。
溝通很難,其實不是難在對方無法溝通,而是難在自己無法覺察問題核心在哪兒,釐清了問題,別綁架了其他的事物,因為威脅或激將的語言,只會把彼此逼向絕境。
惱人的慣性姿態,在我學習溝通的路上,會不時的回來找我,有的時候我覺察的很快,在問題開始前,就會察覺自己走偏了,但是有更多的時候,我覺察的慢,整條路都走歪了,我才發現自己怎麼又這樣!
還好,不論我什麼時候覺醒過來,我對孩子的愛永遠不變,愛的基礎穩固,覺察就永遠不會太晚,因為愛會一次又一次的把我和孩子的距離持續拉近。
==========================
更多教養文章收藏
詳見李儀婷親子教養部落格:http://sama321.blogspot.tw/
同時也有5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眼淚的重量:聽23位送行者說他們看到的人生故事」介紹 訪問作者:楊敏昇、芮朝義 內容簡介: 站在死亡面前,我看清了生命的意義。 畫下完美句點,才能迎來新生的契機! 她,是個一睡就叫不醒的睡美人,唯有聽到「要去接體了!」才會從床上彈起。生平最害怕手機不見,因為裡頭都是屍體照片。...
多 陪伴孩子的意義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本集主題:「眼淚的重量:聽23位送行者說他們看到的人生故事」介紹
訪問作者:楊敏昇、芮朝義
內容簡介:
站在死亡面前,我看清了生命的意義。
畫下完美句點,才能迎來新生的契機!
她,是個一睡就叫不醒的睡美人,唯有聽到「要去接體了!」才會從床上彈起。生平最害怕手機不見,因為裡頭都是屍體照片。
他,經營一家像極了深夜食堂的禮儀社,吸毒的、被家暴的、有學習障礙的人,都因他的善意而安定下來。「我從不開除員工,除非他們有更好的發展。」他說。
她和她,是棺材店長大的姊妹花。記憶裡,只要大人不在家,家中的「展示品」就成了孩子們玩躲貓貓的遊樂場,一點也不可怕。
他們不只是亡靈的送行者,對憂傷無助的家屬而言,更是不可或缺的陪伴者。
在生命殞落的幽暗谷底,他們為徬徨憂傷的人們點燃一盞盞照亮前路的明燈。
本書由一群生命閉幕式上的「魔術師(殯葬相關從業人員)」,以娓娓道來的敘事方式,將他們日常工作中觀察到的,許多不為人知、衰朽、破碎與傷感的人生百態,轉化為美好莊嚴的祝福文字。讓讀者可以從一篇篇動人的文章中,了解到是什麼原因讓他們如此熱愛一般人避之惟恐不及的行業,死亡伴隨而來的臭穢與醜惡為何不曾浸染他們溫柔炙熱的心。
作者簡介:楊敏昇
新竹地檢署法醫
CRT教育訓練團隊顧問
玄奘大學/元培醫大兼任助理教授
出身於司法人員家庭,原本攻讀放射、醫檢領域,最後卻「不務正業」改拿解剖刀,協助法醫研究所和檢察署調查各類爭議案件死者的死因,甚至成立遺體修復團隊,替死者維持生前的美好面容;也因此,旁人總說他很「特別」,但他卻說自己只是個站在不同角度看生死的平凡大叔,但這一看,就看了20年。曾協助處理921大地震、國華航空空難、陸軍空騎旅空難等大事件,也是台灣殯葬改革推手之一。著有《遺體處理學》、《拼圖者的生命觀察》等書。
出版社粉絲頁: 台灣東販
#李基銘 #fb新鮮事 #生活有意思 #快樂玩童軍
#漢聲廣播電台
YouTube頻道,可以收看
https://goo.gl/IQXvzd
podcast平台,可以收聽
SoundOn https://bit.ly/3oXSlmF
Spotify https://spoti.fi/2TXxH7V
Apple https://apple.co/2I7NYVc
Google https://bit.ly/2GykvmH
KKBOX https://bit.ly/2JlI3wC
Firstory https://bit.ly/3lCHDPi
請支持六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Fb新鮮事新聞報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fbnews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多 陪伴孩子的意義 在 米米瘋ViViFunTV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越玩越好玩,玩過才知道小孩好聰明!
很多事情想著想著就錯過了,做著做著就成功了!今天要來分享一款讓我們全家動員、玩心大開的 #親子桌遊👍
回想我們童年小時候是不是有和家人一起玩撲客牌或是玩大富翁,這也是外國人最重視的家庭親子時光,媽媽小時候還玩過復古存錢筒小瑪利麻仔台、打彈珠、套圈圈、賓果機,吃色素芭樂、色素棉花糖就很開心😃
現在手機遊戲興起,最怕看到一人一支手機各自玩,明明同在客廳還玩線上遊戲,對著手機聊天,人就在旁邊,莫名其妙!忘了和家人一起互動的寶貝時光。
相信大家家裡或多或少都有幾套桌遊,但傳統桌遊小零件小卡片收納不易,常常玩沒幾次就缺件,敲冰塊、做甜點、大富翁、拼圖玩到最後,如果媽媽一個閃神沒立馬收拾,後果大家可以想像,媽媽們秒懂~
最近開箱的「TACTO數位親子桌遊」
共有 #經典桌遊、#程式語言、#雷射光學、#西洋棋 四款不同的遊戲!
除了全家一起放鬆享受桌遊趣,它還以 #STEAM學習 為出發,可以邊玩邊學習程式邏輯和光學原理,不是被動的接受知識,而是應用知識的生活,讓孩子的創意腦大爆發。
💡各款好玩&學習亮點:
📍【經典桌遊】
最推薦給幼稚園小朋友的休閒款遊戲
裡面有逗趣可愛的人偶可以選角
APP的遊戲有骰子遊戲、圈圈叉叉、跳棋
能給小小孩輕鬆動腦的遊戲時光!
📍【程式語言】
坊間的兒童程式課動輒幾萬元
所以買這款在家玩真的覺得很超值!
讓小孩練習用電腦的邏輯去思考
遊戲中會遇到不同的障礙,這時就要動腦去思考遇到不同 #條件 時,要給予什麼 #指令,才能過關。
邊玩邊建立程式邏輯的概念,錯誤卡關時也可修正再挑戰。
推薦給低年級的小朋友
📍【雷射光學】
這款是我們家小學生最愛
有偵探辦案的遊戲情節,考驗觀察力
還有要使用雷射槍+反射鏡一起破關的小遊戲
雖然看起來是平板遊戲,但有很多動手實際操作的部分,互動性很高、很棒!
📍【西洋棋】
趕上熱門影集后翼棄兵的風潮
可以兩人互鬥、或是單人和電腦對戰
即使是新手也不用怕,因為內有教學模式
是不是又省下一筆學西洋棋的才藝費了~
📝總結一下體驗心得:
TACTO不只耐玩,還能給小孩動腦,提升生活應用及問題解決的能力,跟上時代潮流、虛實結合、深入淺出的遊戲,父母陪伴一起玩,不需要一定要當老師,因為我們有既有的框架,放手讓孩子自行探索,讓孩子的螢幕時間變得更有意義,玩過才發現小孩好聰明喔!
--
🥳TACTO 數位親子桌遊
透過虛實結合,讓孩子玩得更有意義。
現在 #嘖嘖 募資專案進行中:
❤限量早鳥優惠|4 款全包 65折‼️
😍現省 $3720
點這裡搶優惠👉 https://wesmilegood.cc/LMNcb/vivifun
越來越好玩環保無紙的 #TACTO #數位親子桌遊 開箱
爆笑遊戲試玩實測 #益智遊戲推薦
YouTube👉 https://youtu.be/uvdf3pt9sEw
--
TACTO數位親子桌遊 台灣總代理
👉 GoSteam 開心玩出學習力
#TACTO數位親子桌遊 #開箱 #遊戲試玩實測 #益智遊戲 #Steam學習 #數位桌遊 #ItsTactoTime #兒童程式語言
#隱適美微笑小隊長 #AngelaQ
多 陪伴孩子的意義 在 媽咪~爸比~快樂孕兒、育兒教養經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湘湘、淇淇現在是1歲8個月
開始訓練她們自己上廁所
戒尿布的時機真的很重要!
不要強求才比較容易成功~
今天分享的戒尿布訣竅
希望可以減低大家一些焦慮感喔!
▶ 詳細文字版 https://mummy.com.tw/archives/21319
-
💙感謝 小樹屋 贊助拍攝場地
https://mama.mummy.com.tw/o4ApR
-
▶ 本集重點
00:11 開場
00:44 戒尿布時機1.約一歲半到兩歲之後
01:18 戒尿布時機2.感覺到尿意和便意
01:35 戒尿布時機3.如廁後會和爸媽說
01:52 戒尿布時機4.了解尿尿、便便的意義
02:11 戒尿布時機5.會自己穿拉上即拉下褲子
02:54 如廁訓練訣竅1.唸如廁訓練相關繪本
03:40 如廁訓練訣竅2.統一如廁說法
04:13 如廁訓練訣竅3.模仿學習
04:36 如廁訓練訣竅4.選擇適合的小馬桶
05:09 如廁訓練訣竅5.初期想上再帶去小馬桶
05:56 如廁訓練訣竅6.穿寬鬆的褲子
06:30 重點統整
06:57 Q&A時間
-
▶ 寶寶照顧資訊 影片推薦
零到三個月:https://mama.mummy.com.tw/50at7
四到六個月 寶寶照顧資訊:https://mama.mummy.com.tw/zAUDU
七到九個月 寶寶照顧資訊:https://mama.mummy.com.tw/2lNLg
十到十二個月 寶寶照顧資訊:https://mama.mummy.com.tw/PLn1d
一到兩歲 兒童照顧資訊:https://mama.mummy.com.tw/boJG2
三到四歲 兒童照顧資訊:https://mama.mummy.com.tw/ClrPG
五到六歲 兒童照顧資訊:https://mama.mummy.com.tw/Rwh74
▶ 想看更多懷孕/育兒資訊 手刀訂閱 Youtube 👉 https://mama.mummy.com.tw/kv7bn
▶ 創業系媽媽婉翎 個人粉絲專頁👉 https://mama.mummy.com.tw/TIBIP
#戒尿布 #如廁訓練 #尿布
-
💌合作邀約請寄信至:comi520520@gmail.com
別忘了訂閱我們這個頻道喔!^^
媽咪~爸比~快樂孕兒、育兒教養經粉絲頁▶ https://mama.mummy.com.tw/xXqq4
媽咪~爸比~快樂孕兒、育兒教養經網站▶ https://mama.mummy.com.tw/4lFYJ
🥣加入副食品 親子料理社團👦:https://mama.mummy.com.tw/1zWQt
📔加入親子共讀社團👶:https://mama.mummy.com.tw/FpHde
🤰加入媽媽手冊社團🤰:https://mama.mummy.com.tw/LosfE
🙆♀加入快樂孕兒育兒社團🙆♀:https://mama.mummy.com.tw/WRkw6
👨 加入親子旅遊分享區👧 : https://mama.mummy.com.tw/ZfBF0
🛍加入嬰幼兒 媽咪寶貝二手 買賣中心🛍:https://mama.mummy.com.tw/Zyht9
托嬰中心 保母 保姆 討論交流分享區:https://mama.mummy.com.tw/R2T8A
媽咪來炫肚 愛現寶寶分享社團:https://mama.mummy.com.tw/G4h9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