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險公司委託資產管理公司的全權委託帳戶有個特點,叫做”每月提撥”、”或是每月資產撥回”。
不同公司不約而同都是每月每股配0.04167美金。
為什麼是0.04167?這個數字是怎麼來的?
它的由來是這樣:
假如一年要有每股0.5塊的配息,那就是一個月0.04167。(0.5/12)
為什麼要設定每年0.5?
因為淨值每股10元的話,一年配0.5,就是5%的”配息率”。
這造成許多銷售人員在推銷這種保單時,說這種產品保證每年5%的收益率。
請特別注意,這是一種嚴重誤導。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分析:
這種每年固定某個百分比的配出金額,英文叫Payout,不是股票的股息,Dividend。也不是債券的債息,Yield。它不是你持有股票或債券之後所產生的孳息。
Payout,有相當成分來自投資人自己投入的本金。
這些全權管理帳戶的說明單張,其實也講得很清楚。叫”資產撥回”。是把你的資產撥回給你,不是你賺到的錢。
假如帳戶中的投資組合本身一年只有1.5%的自然配息率,那麼不足的3.5%就是來自你的本金。
假如投資組合一年沒有任何現金配息,0%。那麼這一年5%的”配息”就全部來自於你的本金。
我們可以看個假想情景。譬如你把100萬元交給某位有金融專業的鄰居管理。一年後,鄰居這年撥給你5萬,然後你的帳戶價值剩95萬。請問你獲利5%嗎?
不。這年的獲利是0%。
千萬不要以為買一個有每年5% Payout的產品,就是每年有5%的保證配息,或甚至以為是5%的保證獲利。
假如有金融行銷人員這樣跟你講,要不就是代表他不懂這個產品的運作原理,不然就是他以為你不懂。
再來,沒有保證每年都會有一樣金額的配息。
以為買這種產品就可以不論市場起伏,都一樣有穩定配息的人,恐怕會驚恐的發現,在市場大幅下跌時,帳面出現嚴重的資本損失時,這個產品的”配息”也同步停止了。
最後,不要推導出一年5%,所以只要滿20年就可以”回本”的結論。
就如之前所說,這種帳戶並沒有保證可以連續給你20年5%的Payout。它更沒有保證,發行保單的保險公司可以安然度過下一個金融危機。
就算你真的花了100萬投入,20年後拿回剛好100萬。在每年3%的通膨下,20年後的100萬只有當初54萬的價值。(100*0.97^20=54)
就算你花了100萬投入這種帳戶,20年市場表現很好,這段期間不僅每年都有5%,帳戶價值還增長,你要想想機會成本。就是上一篇文章提到,你自行用低成本投資工具去參與市場,會拿到更好的成果。
總結來說,保險公司發行連結全委帳戶的類全委保單,等於是在高費用共同基金之外,再成功的加上一層高費用。
保險公司的收費、全權委託帳戶的收費、基金的收費,這三者加總所形成的超高費用負擔,幾乎可以確保帶來落後低成本指數化投資工具的成果。
每月配息,一年5%提撥的機制,其實是一種為了行銷的設定。讓比較沒有耐心的投資人,以為每月都有固定進帳,不必再理會市場起伏。甚至以為一年有保證5%的獲利。許多行銷人員也用這作為行銷說詞。錯誤解釋,反而成為慣例說法。
總結來說,類全委保單是一種獲利機制。
不要搞錯,是保險公司與基金公司的獲利機制。不是你,保戶的獲利機制。
完整討論與圖表,可見今天文章:
https://greenhornfinancefootnote.blogspot.com/2020/09/2.html
基金配息率英文 在 基金黑武士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新增神之卡標的
瑞萬通博基金-新興市場債券基金
這檔基金用名稱看會以為是"新興美元債",必須要仔細看英文名稱" Vontobel Fund-Emerging Markets Local Currency Bond",才會發現原來他是一檔新興本地債,所以近期回檔,對本地債有興趣的投資朋友,可以列入比較的標的物。
基金連結如下:
https://www.moneydj.com/funddj/ya/yp010001.djhtm?a=VON31
目前神之卡有以下4檔:新興本地債-南非幣級別
1 柏瑞環球新興市場當地貨幣債券基金:配息率壞了,總報酬不變。
2 先機新興市場本地貨幣債
3 路博邁新興市場本地貨幣債券基金
4 瑞萬通博基金-新興市場債券基金
待會公布誰是『究極青眼白龍』!
基金配息率英文 在 基金海賊傑克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賣出選擇權的投資策略
看來綠角這個文是衝著收益成長來著,我還是覺得這位只有批評沒有建設,批評容易建設難。
有操作台股的投資人大概都知道,選擇權的高手很多都是做"賣出選擇權"的操作策略,如果大家把選擇權當成是一種保險,請問買保險的人會賺錢,還是賣保險的人會賺錢?
回到他的文章,sell call(賣買權)到底是不是一個好的策略?我的答案依舊是"沒有絕對"。這世界上的投資本來就沒有一個絕對的事情,現在美股在一個相對高點,做sell call的策略上方虧損有限,下跌有保護,我覺得沒什麼問題。但是新興亞洲股票作sell call的策略,那問題就很大,因為新興亞洲有很大的上漲潛能,做sell call等於是作繭自縛。
所以基金公司可以推出各種不同的產品供投資人選擇,每個人都有選擇的自由,不喜歡可以不要投資。問題是出在很多腦粉投資只看配息率,而不在乎投資的本質,這才是問題的關鍵,sell call不是、他只是操作手法的一種而已。所以應該再教育的是散戶投資人,還有 #訐譙龍。
今天我得到了一個啟發,就姑且稱某位網路名家為 #訐譙龍 好了!
我可沒說誰啊,請大家不要對號入座,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