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環經濟逐步深化,資源循環正夯,永豐餘推沼氣發電、零燃煤鍋爐(09/08/2020 自由時報)
(記者羅綺/台北報導)循環經濟議題在全球備受討論,國內造紙大廠永豐餘也跟上資源循環潮流,利用製程排放水中的有機物進行沼氣發電,並將有機製程餘料取代化石燃料,成功將廢棄物轉化為能源與經濟效益。
環保署長張子敬今日參觀永豐餘新屋廠的沼氣發電設施及零燃煤鍋爐,永豐餘投控董事長何奕達介紹,新屋廠的沼氣發電系統是透過厭氧菌種培育技術,將製程排放水中的有機物轉化為沼氣,由內燃機轉為熱能,進而推動發電機產生電能。
何奕達說,目前這套系統可日產沼氣2萬8,000立方米、甲烷純度超過80%,發電效率為40%。除了現有的第一期2,400kW的發電系統,永豐餘也規劃第二期2,812kW的發電系統,將於10月完工,屆時沼氣日產量將增加至3萬2,000立方米,年發電量將達4,200萬度,相當於1萬2千戶家庭年用電。
另外,由於永豐餘的厭氧菌種培育良好,活性指標高達73至78%,較業界平均55%更優異,吸引化工廠、食品廠、光電廠等買家前來購買菌種;不但達成節電目的,更意外吸金。
在資源循環部分,永豐餘近期也建置了使用衍生燃料的零燃煤汽電共生系統,零燃煤汽電共生系統每小時可同步產生70噸的汽與9500度的電,待順利運轉後,該廠的能源自給率將提高到近100%。
環保署長張子敬表示,固體再生燃料(SRF)具有低環境衝擊、低燃料成本及可應用於高能源效率鍋爐及燃燒設施3大優勢;為推動固體再生燃料的使用,環保署研訂「固體再生燃料製造技術指引與品質規範」。
張子敬表示,使用符合規範的SRF不但可將廢棄物中適燃性物質燃料化,減少化石原料及燃料開採及降低空氣污染物等功能,更因其中含有生質物組成,使用替代化石燃料具有降低溫室氣體的排放效益。
張子敬指出,經估算,使用SRF燃料的環境衝擊約為煤的1/6至1/5。再者,依據歐盟及日本的使用經驗,使用SRF產出相同熱量的成本僅為燃煤的58至79%。
張子敬進一步指出, SRF可應用於高能源效率的鍋爐,並可依照不同需求製造不同品質與規格;以發電為例,廢棄物於焚化爐發電效率僅為19-20%,若製造成為SRF並於專燒爐燃燒發電,其發電效率可高於30%,更具能源與經濟效益。
完整內容請見:
https://ec.ltn.com.tw/article/breakingnews/3285490
♡
Search
固體再生燃料製造技術指引與品質規範 在 臺灣生質能技術發展協會, profile picture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環保署公告】事業廢棄物清理計畫書審查作業參考指引(第3次修訂版)發文函及指引內容 ... 清理計畫書審查加強注意事項及附件四、固體再生燃料製造技術指引與品質規範。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