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念日記。享受每一刻的甜蜜美好。瑜伽舒緩釋放。
8/4
來到美國一樣居家防疫,瑜伽跳舞讀書,多了庭院散步、爬樹、樹下讀書。沈澱的時刻也是充電的時刻。
靜靜的聆聽鳥兒歌頌自由崇高,輕輕的感受微風輕捧我的雙頰。正念呼吸著當下,陽光擁抱的綠葉,光影重疊之下,清新舒爽,十分純淨,十分美好。
從容自在的林間美地。
老樹下閱讀,慢慢讓理解滲入心靈的土壤,學習澆灌正向的種子,修習的樹上盛開花朵,讓生命的每個時刻都以智慧與慈悲綻放。
沒有任何恐懼,我們是自由的。 訓練自己活在當下,覺察念頭想法未必真實也未必等於自己。擁抱、深觀並且轉化,通往幸福的道路。
8/3
成功就是起點,
失敗就是經驗,
過程就是結果,
現在就是全部。
(引述自聖嚴法師。)
特地凌晨三點半起床參與德中老師的八週遠距教學志工,回歸到呼吸,回歸到覺察自我。有什麼input,就會有什麼output。散亂的思緒慢慢拾起,只要記得回來就好。
朋友週間勤於上班,得到一支筆一張紙一書墨的我,踏上自由道路:D
#正念 #瑜伽
回歸光影頌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東奧64真相:Tokyo Olympiad (東京オリンピック)】
今晚東京時間八時(香港七時)舉行東京奧運揭幕禮,與之前歐國盃一樣,在這個像被疫情停頓了般的世界時空,名義上仍稱2020年東奧,世人卻身處2021年,與其自欺說是new normal,實是有種身不由己,失去自由的感覺。至今晚還有半天,介紹大家趁這幾小時上網觀看這部當年東奧特別找名導演市川崑拍攝的官方紀錄片,get in the mood 吧!
市川崑固然是上世紀日本最著名導演之一,但據說日本奧委會當時首選導演是黑澤明,不過,黑澤大導要求完全百分百創作自由,東奧委會怕了,找了市川崑,不過市川大導「俾面」都只是多些少,畢竟他自己成名作品中不乏爭議題目之作,這次亦不是為了拍一部歌功頌德、集中勝利者的祝賀式紀錄片,而是從人性角度,把這「東奧64真相」,呈現出來。
結果,紀錄片得到一致讚賞,甚至被後世列為「1001部一生必看電影」[1] 中少數紀錄片之一,不過,多年來亦曾被剪輯為多個不同版本,有些cut了幾乎一半,當中最方便大家今天找來看的,可以在奧委網站的原裝超過2小時45分鐘的原日文版,或在YouTube官方奧運頻道上的英文2小時版本。我推介日文版,原汁原味但數碼修復,有多國語言字幕,而英文版除了cut短,旁述似乎亦被簡化,略去不少。
日文版:https://olympics.com/en/video/tokyo-1964-official-film
英文版:https://www.youtube.com/watch?v=WHt0eAdCCns
市川大導從片中第一個shot,已經有他的話兒要說。好一個白色太陽在一個紅色背景上,似是代表日本「日出之國」,但顏色卻把日本國旗反轉了,鏡頭一轉,變成一個黑色大鐵球wrecking ball,把一棟一棟的舊建築物破壞、擊毀、拆除,片中最先出現的人,不是奧委會主席,不是日皇,不是運動員,是一個表情茫然的建築工人。當鏡頭一直破壞,旁白卻「正經」而且抽離地,逐一讀出每屆奧運會主辦城市的名字。
這短短一幕,令我不禁想起之前為大家介紹過的柳美里作品 《JR上野駅公園口》(Yu Miri: "Tokyo Ueno Station") [2] ,這本呼應1964和2020東京奧運會,描寫弱勢社群的小說。
鏡頭再轉,全球聖火傳遞由希臘雅典開始,片段包括途經香港,而當聖火在飛機上飛向日本第一站的廣島,首個影像就是廣島原爆圓頂樓(廣島原爆ドーム,Genbaku Dōmu),也許是表達和平、反戰,和重生?
當年的奧運會,原來是在「雙十」十月十日當地下午二時舉行開幕禮,是十月,而非現在的夏季奧運會的七、八月。下午二時,也許是因為晚上燈光照明未及現在高明,要在天黑前完成典禮吧,而當年電視尚未普及,而奧運一向亦不特別遷就美國主要電視直播市場的時區,事關日本下午二時,北美東岸是半夜一點。不過今年的日本晚上八時,香港固然方便,對歐洲時區還好,美國東岸卻是早上七時,西岸更是半夜四時,不利收視了。
從片中看到開幕禮出場運動員的衣服設計,蠻是有趣,因為多數西方國家的女子制服,很像當年的航空公司空姐啊!而當年仍以歐美國家代表團人數最多,普遍都是白人面孔,一些非洲國家代表團只得幾個人,但有趣的是,東、西德原來早已聯合參賽(雖然德國在1990年才真正統一),這早已忘記了(冷知識,原來德國聯隊協調用上的「國歌」是貝多芬第九交響樂!);另外,鏡頭出現「台灣」數十人代表團(英文卻是ROC),還有「南越」(不是越南)和南韓(可惜卻沒有播出北韓當年首次參加奧運代表的片段)。當年祖國和黨還在忙別的事情,沒有參加,可以理解。
再想今晚的開幕禮,人數因疫情將大幅減少,實在可惜。
奧運是運動會,紀錄片當然花最多的時間和片段介紹各項比賽,而佔最多篇幅的,不意外是田徑部分。男子100米美國選手以十秒正完成,平了世界紀錄;英國美少女選手Ann Packer意外地在最後段後來居上勝出800米跑,過終點後直衝向她的未婚夫兼隊長擁抱親吻(兩人今天已八十歲)....日文版的確比較原汁,片段較完整,包括多些選手受傷和落敗者的片段,應該也是導演原意。十月天時,有些項目要在雨中比賽,只得攝氏十多度,而導演在鏈球雨中比賽用上黑白菲林拍攝,捕捉獨特氣氛。導演後段在拳擊部分亦用上黑白菲林,像後來馬田史高西斯的經典拳擊電影《狂牛》,也許是英雄所見略同吧!
田徑後有體操項目,當年仍是白人選手為主,亞洲體操運動員中,除了日本男子隊,尚未上位,就是游泳項目片段中,還是美國代表為首,而當澳洲選手勝出時,當年播出的國歌,仍是採用英國國歌「個個揸住個兜」。其他出現的賽事片段,還有舉重、摔角、劍擊、射擊、馬術、足球、曲棍球、籃球、水球、划艇、風帆、競步等。
此外,較特別的還有穿過美麗日本郊外田野的公路單車賽,和男子柔道決賽,6'5"的荷蘭選手擊敗了「細一個碼」5'9"的日本選手,在日本柔道主場擊敗日本選手,固具特別意義,但這位荷蘭冠軍獲勝後仍保持頭腦清醒,鏡頭見他走向場邊揮手示意,原來是叫隊友們守日本規矩,不要踩上柔道蓆慶祝,以示尊敬,可敬。
不知道是否導演總有點偏心,播出美國選手勝出的最多,雖然他們當時亦是獎牌榜之首,但實在比第二位的蘇聯出鏡多太多,美國國歌也播多很多次了。日本當年在獎牌榜排第三,以主辦國而言導演主要只在體操等對他們落墨較多,另外就是首次成為奧運項目的女排決賽,日本對蘇聯,當然是瘋魔一時的東洋魔女最後勝出!
導演最後花上較多時間在最後的比賽項目,當然是馬拉松!那個閉幕前又熱又潮濕的下午,跑手經過橋底時,頭上還有火車經過,而萬人空巷的東京街頭,不乏分別身穿小黑帽和水手服的制服男女中學生,看得有趣。而在比賽部分,導演特別描繪不支退出比賽的選手的失望和痛苦、落敗選手在完成後脫下跑鞋的傷勢。
紀錄片中段有一段關於非洲小國乍得(Chad)選手的特寫,是日本版才有,在英文版被剪走的部分。喜歡電影的,欣賞本片時會留意導演拍攝手法的流暢、取鏡角度的多元、配樂的細緻、氣氛的掌握,他應該在have fun,我們觀眾也enjoy!
最終,一如傳統,閉幕禮各國選手「撈亂」進場,可惜今屆又是因為疫情可能只找些代表算了。本片中,紅日落下,1964年的選手閉幕派對,銀幕打出SAYONARA,天上煙火,奧運火焰熄滅,好樣我們預先重溫這今屆可能將會的失落。
結束前,導演分享了以下詩句:
(英文版)
"Night,
And the fire returns to the sun
For humans dream thus only once
Is it then enough for us
This infrequent, created peace?" (英文有點怪)
(日文版中的英文字幕)
"The sacred flame returns
Humans share a dream every four year
Is it enough for this peace
To be merely a dream?"
(我嘗試綜合翻譯)
「晚上,
聖火回歸太陽
人們四年才一次同夢
這和平足夠嗎?
還是不過一場夢?」
最後一個shot,是個空空如也的場館,場中剩下最後一人的工作人員。市川大導,最後都要玩一玩嘢,幽奧委會一默。
最後一提,今屆東奧找了近年多部傑出作品的女導演河瀨直美(《甜味人間》、《光》、《晨曦將至》等)執導2020東奧的紀錄片,珠玉在前,但要表達這沒有觀眾的奧運,又要反映疫情下的困境、無助、希望、重生,挑戰極大,亦令人格外預望!
#TokyoOlympiad #東京オリンピック #市川崑
#東奧1964 #東奧2020
#光影評 #影評 #電影 #電影介紹
Note:
[1] https://en.wikipedia.org/wiki/1001_Movies_You_Must_See_Before_You_Die
[2] https://www.facebook.com/CharlesMokOffice/posts/348050616677454
回歸光影頌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小盒子帶你跟著時尚精品一起去旅行DAY5
#與CHANEL一起享受南法的藍天曙光
#別懷疑這小盒子就是你手上的手機
我們回到法國,這趟旅程的最後一個景點要帶大家前往艷陽高照、有著蔚藍海岸的的南法「普羅旺斯」,也是我懷念的地方。先確認一下手機電量是否充飽飽,讓我們用最舒服的姿勢一起迎接浪漫的南法香頌。
#CHANEL
2021/22 Cruise 度假系列時裝秀— 香奈兒大秀
https://youtu.be/ybcwFo3vO4s
Carrières de Lumières,原名為『Carrières du Val d’Enfer』的採石場遺址,位於法國南部普羅旺斯地區的雷柏村(Les Baux-de-Provence)。停止開採後雷柏村決定遺跡再造,將天然的石灰岩地形化為名畫展場,梵谷、莫內、夏卡爾等大藝術家的作品以投影方式呈現,觀者得以在洞窟內沉浸式體驗名畫的美與震撼。CHANEL藝術總監 Virginie Viard 將本次度假系列選址於此,儼然是將白色採石場視為一塊畫布,而香奈兒的作品則是一道道光與影的投射,恰巧呼應了這一季選址與創作的靈感來源─Jean Cocteau 執導兼演出的電影《 奧菲的遺言 The Testament of Orpheus》。Virginie Viard 說道:「我很喜歡 Jean Cocteau 《奧菲的遺言》這部電影,特別是有一幕戲:一位全身黑的馬頭人步入光影採石場,背後的白色牆面更突顯了他的身影。」 整體概念更是與品牌經典語言:黑與白相互輝映。
定睛細看每一套造型,裡頭包含網襪、皮革流蘇、Choker、雙C唇扣、金屬色瑪莉珍楔形鞋、印有模特兒 Lola Nicon 肖像的T恤,連具代表性的假珍珠都變為鉚釘狀了,完美地揉合60年代龐克搖滾風潮於其作品,摩登高雅中隱約流露冷豔不羈的野性張力。度假早春系列中更不乏品牌標誌性符碼:Gabrielle Chanel 女士喜愛的獅子、鹿、馬爾他十字架…等元素向這位傳奇女性致敬同時,也以手繪星星、鴿子象徵與Jean Cocteau之間的友誼。
一如受到 Jean Cocteau 黑白電影那簡約俐落的敘事手法啟發,Virginie Viard 將這一季設計的簡潔精準仍不缺詩意,黑白對比的極端現代感在柔燈照射下,高雅脫俗中發散出一股「漫不經心的率性」。
謝幕,models排排坐在一塊兒,暮光穿透山壁落在砂石上打出鮮明光影對比,分不清是拂曉還是黎明,給整個畫面增添了三分暖與七分寫意,Virginie Viard 現身後,她們將手中的和平鴿放逐天際,鴿子振翅飛向無垠藍天,畫面結束在仰望天空的視角,彷彿告訴觀者:永遠不要放棄希望,向上看。
CHANEL2021/22 Cruise 度假系列無疑是當今時態下最撫慰人心的一場秀,這是裝載於螢幕內的一場「度假」、一趟說走就走隨興的旅行,帶領意識、思想、靈魂遠離都市塵囂,去看夜晚的星辰、岩石峭壁、空寂幽谷,藍天與曙光。
感謝我們生在科技發達的年代,即使不出門也能憑藉網路得知此時此刻的疫情狀況,過去一年裡政府與前線醫護人員嚴謹地操持把關,在全球各地紛紛陷入病毒恐慌之下我們得以過上還算安穩的日子。安穩與安逸僅一線之隔,一直以來我們好像遲緩被動地在面對危機,甚至鬆懈了? 讓我們輕輕撕下標籤,放下互相指責的手,同心協力共同抵抗疫情。回歸自由的一日終將到來,那一日來臨前我們所能做的就是安分守己、互相信任、面向陽光。
(圖片擷取自網路)
#別放棄希望我們一起度過
#StaySafe
☑️只有成為Y字群才能看到社團內容,現在就加入 👉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395865080880027/
☑️立刻追蹤我的IG看更多美圖與即時動態 👉 www.instagram.com/yougunlee
CHANEL
#CHANEL #CHANELCruise #Fashion #Style #Fashionshow #Runway #Travel #Journey #HighFashion #Stylist #FashionDirector #YouGunLee #李佑群老師 #佑群老師 #李佑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