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購第一台菲林相機 | 盧斯達 on Patreon】
久不久有網友問,未玩過菲林相機,如何選購第一台?近年在網絡上發現很多人談及「越來越多後生仔女玩菲林」,你要避免成為他們。最近的詢問是,如果 Budget 是五六千元如何?
1 避免全自動相機
如果這是你第一台菲林相機,當然你是希望體驗整個操作過程。所以不要貪方便,因為方便就應該玩電子相機或者智能手機。在8、90年代有很多全自動、口袋形式的小相機,全自動,自動對焦、自動測光、固定鏡頭。這個系列都有不少經典,像 nikon 28ti 、Minolta TC-1、Fuji 的 Natura、Klasse 系列、街拍神機 Ricoh GR21……說得上是經典,大部份已炒到接近一萬港幣水位。雖然機身小,畫質好,但貴,而且太過自動,不適合作為第一台。
2 SLR 還是好的
SLR 即單鏡反光相機,在日本統治的歲月,他們推出過很多 (甚至是供過於求) 的單反。Nikon、Canon、Minolta、Fuji、Pentax、Olympus,間間都出過很多。當年 Nikon 處於第一線,F系列、FM系列部部都厲害。Pentax 和 Olympus 也有不少精品。在市場上,兩三千元已經拿到一部非常好的半自動 SLR 。最重要是選手動對焦,但要有測光。自動測光亦可。
我會特別提及 Nikon F3,因為去德國旅行時用過,而且它的生產年份是 80 年代一直去到 2002 年。那個年代的 Nikon 還未偷工減料,全部 made in Japan,機器造工盡善盡美,已臻化境,也比較少聽到傳統 SLR 會故障。我也用過自動化的 F4,可能是電子組件較多,之後竟然自己壞掉了,所以不推介電子機。 Nikon 有大量二手手動鏡流通,非常便宜;其他牌子的鏡頭量不會那麼多,所以要多花心機找。
3 信譽
因為菲林相機不能即場試,你最多是試到各級快門 (其實都是盲估),鏡頭有沒有發霉、起霧,有時不是肉眼可以觀測。所以盡量找有信譽的賣家,聲稱自己近來有試過相的物品,會比較放心。買過一台 Leica 的古董機,後來才發現快門漏光,那就是賣家不老實。也要留意菲林的捲動結構和軸承是否有裂、不順,但實際上也很難現場測試。初次交易,總會掛萬漏一,像買股票要交很多學費一樣。
4 相機外型要靚
非常膚淺,但把玩無數的相機之後,這是最終結論。因為相機外型漂亮,你會更願意帶出去操作。如果它無法令人激動、愛不惜手,只會慢慢放在防潮櫃封塵。總之,選一個自己特別流口水的外型。
5 快門速度
最高快門速度,越高代表技術越進步。早期的相機可能最高只有 1/500 秒,也就是烈日當空的時候你可能會過曝,要收光圈或加減光鏡。好點就 1/1000 或 1/2000。還是 Nikon,號稱中端的 Nikon FM2 竟然有 1/4000。
6 機械快門和電子快門
上述的 SLR 通常是機械快門,如果是電子操作快門,電子組件壞了就會失靈。純機械快門的耐用程度通常較高。所以推薦「擁有獨立測光功能但基本上還是機械相機」的種類。
7 鏡頭焦段
據說最容易製作的鏡頭焦段是 50mm,一開始攝影的時候會覺得 50mm 太過 zoom,但通常光圈都可以很大,到 F1.4 的都很便宜。35mm更廣,據說適合街拍。75mm 就比 50mm 更遠望,如此類推。攝影圈一直覺得 50mm 是經典,35mm 又是經典,這兩個焦段基本上深不可測,易學難精。有人覺得廣角鏡適合拍風景、長焦適合拍人像特寫,其實都不一定。例如長焦也很適合拍風景。有錢不是罪過,但一次過買太多鏡頭,好像只會干擾自己。有太多鏡頭可以換,似乎也是會阻礙自己慢慢習慣並且拍到滿意照片的 learning curve。
8 菲林
剛玩菲林相機最不習慣,是感光度 ISO。菲林通常以 ISO 100 起跳,越高 ISO 就越貴 (痛),而且越高速,顆立就越明顯,當然有些人會喜歡。ISO 1600 的彩色菲林,本來富士有出一隻,但已經停產。Kodak 和 Fuji 當然是兩大巨頭,基本上還生產的都是好,沒甚麼好擔心。中國也有出菲林,雖然便宜,但我就不敢試。黑白菲林就比較複雜,因為每一隻牌子和種類,都有不同的灰階、顆粒、是非常大的學問。黑白菲林就比較多廠商生產,除了兩大巨頭,捷克的 Fomapan、意大利的 Ferrania、德國的 ADOX、英國的 ILFORD 都好,質素穩定。
上淘寶買菲林如何?單價可能便宜,但因為香港被視為境外地區 (多麼不愛國),要加運費,到頭來可能跟你在香港門市買差不多。而且淘寶 (或任何網購) 的賣家,儲存菲林的態度比較參差。有些存放得不好或過期的照賣給你,拍出來又偏色又這個那個,還是本地消費比較穩妥。
9 正片 / 負片
菲林一般分為正片 (slide) 和負片 (Negative),前者沖出來,就是相片本身,可以直接觀看,也可放幻燈機投影出來,但現在恐怕很少人這樣做。負片就是色彩反轉的,掃瞄入電腦之後才會「正常顯示」。正片已經很少,不斷停產,所以很貴。不過 Kodak 近年復興了 Ektachrome 100,非常好;要沖洗正片,要有特殊的沖劑,總之就是貴,而且通常沖洗店需要更長時間處理。負片就比較好,沖洗便宜,一般一至兩日都可以收到檔案。
10 沖印店
講明是入門,我們當然不會自己沖菲林。最重要是不要交給 X圖美,因為大家都說質素很差。近年好像崛起的昭和,我也會用,但有人說他們沖得麻麻。個人推介位於深水埗的 Megatoni Production 以及太子的 ClassicalCameraShop.hk,他們都幫我沖過很多菲林。尖沙咀的 DOT-WELL 就好老字號,是我第一間光顧的沖洗店。不過他們也被譽為菲林界的牛奶公司,服務態度有時很有性格。
11 旁軸相機
旁軸相機就是 Leica M、Contax G、Fuji 某些中輻相機等等。結構就不多談,但他們的特點是所見非所得,可以看到取景範圍以外的東西,好像對街拍十分有幫助。旁軸相機是不是需要更高技術,其實習慣了都是差不多。不過通常機身較小、較貴、快門震動比較小。有 budget 也可以購入,而且市場需求大,玩過又賣出去其實都不會蝕很多,甚至有錢投資可能還會升值。幾年前入手過一台 Leica M5,好像是五六千元,現在見二手市場開價八千元上下。(投資涉及風險……)
12 免責聲明
攝影我是不明白的,對於器材我還略知一二。如果在RPG 遊戲,我想做賣武器給勇者的 NPC 多一點。
【訂閱我的 patreon:https://www.patreon.com/lewisdada】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萬的網紅膠攝現場,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20190210 Q&A - 單反用家轉富士問鏡頭推介 (00:10) - Sony 24~105mm還是老蛙15mm好 (04:07) - 菲林的ASA代表什麼 (06:09) - m4/3與FF拍出來什麼分別 (14:50) - 問A7III一機三鏡旅行選擇 (16:57) - 神牛V860II...
單反菲林相機推介 在 無待堂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選購第一台菲林相機 | 盧斯達 on Patreon】
久不久有網友問,未玩過菲林相機,如何選購第一台?近年在網絡上發現很多人談及「越來越多後生仔女玩菲林」,你要避免成為他們。最近的詢問是,如果 Budget 是五六千元如何?
1 避免全自動相機
如果這是你第一台菲林相機,當然你是希望體驗整個操作過程。所以不要貪方便,因為方便就應該玩電子相機或者智能手機。在8、90年代有很多全自動、口袋形式的小相機,全自動,自動對焦、自動測光、固定鏡頭。這個系列都有不少經典,像 nikon 28ti 、Minolta TC-1、Fuji 的 Natura、Klasse 系列、街拍神機 Ricoh GR21……說得上是經典,大部份已炒到接近一萬港幣水位。雖然機身小,畫質好,但貴,而且太過自動,不適合作為第一台。
2 SLR 還是好的
SLR 即單鏡反光相機,在日本統治的歲月,他們推出過很多 (甚至是供過於求) 的單反。Nikon、Canon、Minolta、Fuji、Pentax、Olympus,間間都出過很多。當年 Nikon 處於第一線,F系列、FM系列部部都厲害。Pentax 和 Olympus 也有不少精品。在市場上,兩三千元已經拿到一部非常好的半自動 SLR 。最重要是選手動對焦,但要有測光。自動測光亦可。
我會特別提及 Nikon F3,因為去德國旅行時用過,而且它的生產年份是 80 年代一直去到 2002 年。那個年代的 Nikon 還未偷工減料,全部 made in Japan,機器造工盡善盡美,已臻化境,也比較少聽到傳統 SLR 會故障。我也用過自動化的 F4,可能是電子組件較多,之後竟然自己壞掉了,所以不推介電子機。 Nikon 有大量二手手動鏡流通,非常便宜;其他牌子的鏡頭量不會那麼多,所以要多花心機找。
3 信譽
因為菲林相機不能即場試,你最多是試到各級快門 (其實都是盲估),鏡頭有沒有發霉、起霧,有時不是肉眼可以觀測。所以盡量找有信譽的賣家,聲稱自己近來有試過相的物品,會比較放心。買過一台 Leica 的古董機,後來才發現快門漏光,那就是賣家不老實。也要留意菲林的捲動結構和軸承是否有裂、不順,但實際上也很難現場測試。初次交易,總會掛萬漏一,像買股票要交很多學費一樣。
4 相機外型要靚
非常膚淺,但把玩無數的相機之後,這是最終結論。因為相機外型漂亮,你會更願意帶出去操作。如果它無法令人激動、愛不惜手,只會慢慢放在防潮櫃封塵。總之,選一個自己特別流口水的外型。
5 快門速度
最高快門速度,越高代表技術越進步。早期的相機可能最高只有 1/500 秒,也就是烈日當空的時候你可能會過曝,要收光圈或加減光鏡。好點就 1/1000 或 1/2000。還是 Nikon,號稱中端的 Nikon FM2 竟然有 1/4000。
6 機械快門和電子快門
上述的 SLR 通常是機械快門,如果是電子操作快門,電子組件壞了就會失靈。純機械快門的耐用程度通常較高。所以推薦「擁有獨立測光功能但基本上還是機械相機」的種類。
7 鏡頭焦段
據說最容易製作的鏡頭焦段是 50mm,一開始攝影的時候會覺得 50mm 太過 zoom,但通常光圈都可以很大,到 F1.4 的都很便宜。35mm更廣,據說適合街拍。75mm 就比 50mm 更遠望,如此類推。攝影圈一直覺得 50mm 是經典,35mm 又是經典,這兩個焦段基本上深不可測,易學難精。有人覺得廣角鏡適合拍風景、長焦適合拍人像特寫,其實都不一定。例如長焦也很適合拍風景。有錢不是罪過,但一次過買太多鏡頭,好像只會干擾自己。有太多鏡頭可以換,似乎也是會阻礙自己慢慢習慣並且拍到滿意照片的 learning curve。
8 菲林
剛玩菲林相機最不習慣,是感光度 ISO。菲林通常以 ISO 100 起跳,越高 ISO 就越貴 (痛),而且越高速,顆立就越明顯,當然有些人會喜歡。ISO 1600 的彩色菲林,本來富士有出一隻,但已經停產。Kodak 和 Fuji 當然是兩大巨頭,基本上還生產的都是好,沒甚麼好擔心。中國也有出菲林,雖然便宜,但我就不敢試。黑白菲林就比較複雜,因為每一隻牌子和種類,都有不同的灰階、顆粒、是非常大的學問。黑白菲林就比較多廠商生產,除了兩大巨頭,捷克的 Fomapan、意大利的 Ferrania、德國的 ADOX、英國的 ILFORD 都好,質素穩定。
上淘寶買菲林如何?單價可能便宜,但因為香港被視為境外地區 (多麼不愛國),要加運費,到頭來可能跟你在香港門市買差不多。而且淘寶 (或任何網購) 的賣家,儲存菲林的態度比較參差。有些存放得不好或過期的照賣給你,拍出來又偏色又這個那個,還是本地消費比較穩妥。
9 正片 / 負片
菲林一般分為正片 (slide) 和負片 (Negative),前者沖出來,就是相片本身,可以直接觀看,也可放幻燈機投影出來,但現在恐怕很少人這樣做。負片就是色彩反轉的,掃瞄入電腦之後才會「正常顯示」。正片已經很少,不斷停產,所以很貴。不過 Kodak 近年復興了 Ektachrome 100,非常好;要沖洗正片,要有特殊的沖劑,總之就是貴,而且通常沖洗店需要更長時間處理。負片就比較好,沖洗便宜,一般一至兩日都可以收到檔案。
10 沖印店
講明是入門,我們當然不會自己沖菲林。最重要是不要交給 X圖美,因為大家都說質素很差。近年好像崛起的昭和,我也會用,但有人說他們沖得麻麻。個人推介位於深水埗的 Megatoni Production 以及太子的 ClassicalCameraShop.hk,他們都幫我沖過很多菲林。尖沙咀的 DOT-WELL 就好老字號,是我第一間光顧的沖洗店。不過他們也被譽為菲林界的牛奶公司,服務態度有時很有性格。
11 旁軸相機
旁軸相機就是 Leica M、Contax G、Fuji 某些中輻相機等等。結構就不多談,但他們的特點是所見非所得,可以看到取景範圍以外的東西,好像對街拍十分有幫助。旁軸相機是不是需要更高技術,其實習慣了都是差不多。不過通常機身較小、較貴、快門震動比較小。有 budget 也可以購入,而且市場需求大,玩過又賣出去其實都不會蝕很多,甚至有錢投資可能還會升值。幾年前入手過一台 Leica M5,好像是五六千元,現在見二手市場開價八千元上下。(投資涉及風險……)
12 免責聲明
攝影我是不明白的,對於器材我還略知一二。如果在RPG 遊戲,我想做賣武器給勇者的 NPC 多一點。
【訂閱我的 patreon:https://www.patreon.com/lewisdada】
單反菲林相機推介 在 無待堂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香港製造
【#夜冷|100% Made in HK的線下instagram:Holga膠機】
http://www.refract.world/2018/03/holga/
香港製造,除了「痴膠花」、玩具之類低端玩意,其實還有香港製造的——相機。很多大學大樓都會出現的「黃克競」,是60年代知名的工業家。他曾經成立過「寶源基業大限公司」,是一間相機公司,旗下相機品牌叫作「HALINA」。這個血統純正的香港品牌,曾經生產當時流行的雙反、旁軸相機,主要的模仿對像是日本相機,但用料和光學技術扎實,並不是Toy Camera。
▍Toy Camera就是那些年的instagram
另一個香港製造的Toy Camera,更加出名,衝出世界,那就是Holga相機。只要你走入那些「文青感覺」的相機店,一定會看見幾台。Holga被定義為玩具相機,它的特點便宜,膠機,連鏡頭都是膠,所以光學上很多瑕疵,但這些瑕疵卻是缺憾美。顏色強烈、畫面懷舊、風格化、各種漏光、黑角特效……
其實大家玩Instagram的各種特效,靈感就是來自老相機、玩具相機所產生的特殊畫面,與現代講求「完美」的數碼相片分庭抗禮。Holga在歐美都十分受歡迎,被視為「Hipster(文藝青年)相機」、「Cult機」,講銷量一定不是最多,但擁有一班忠心的愛好者。
▍進軍歐美,贏埋攝影獎
Holga的製作者,是正宗香港人李定武,按資料推算,今年已88歲。就像當年很多香港人,他都是從事輕工業,做過原子粒收音機、閃光燈,最後到Holga相機。Holga在歐美也大獲讚賞,是俄國Lomo機以外另一支最主流的lofi-photography利器。
不要以為用玩具相機好容易,因為Holga的光圈和快門是固定的,你只可以選擇不同ISO的菲林去遷就。你要在重重限制下慎思如何拍攝這一張相。相比之下,現代相機甚麼自動模式都有,按快門就是了,看來還更像玩具相機吧?
專頁攝影師David Burnett在2001年美國大選期間,用Holga拍攝了戈爾的競選時的一張黑白照片,這照片更得到當年的白宮新聞攝影獎項。證明最老套的觀念,攝影師的雙眼和技術,重要過器材。
▍近來還出數碼版……
現在一部全新的Holga大概要價數百元,用120或135菲林;近年出了數碼版,不過REFRACT小編推介菲林版,那才有風味啊。2015年,代工生產Holga的國內工廠結業,有指Holga將會停產。
不過市面上早就有大量新舊存貨,起碼可以用幾十年。而且Holga的結構實在太簡單,一定可以用很多年;而且現在有了眾籌經濟,將來肯定會有Hipster和Lomo發燒友集資設計其他有Holga精神的玩具機。
http://www.refract.world/2018/03/holga/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EFRACT開Group了,地方的群組需要成員呢!
大家快來加入吧 :3
INCIDENT RAY - REFRACT's hot-wired Network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150267825691675
單反菲林相機推介 在 膠攝現場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20190210 Q&A
- 單反用家轉富士問鏡頭推介 (00:10)
- Sony 24~105mm還是老蛙15mm好 (04:07)
- 菲林的ASA代表什麼 (06:09)
- m4/3與FF拍出來什麼分別 (14:50)
- 問A7III一機三鏡旅行選擇 (16:57)
- 神牛V860IIc是否不能用在富士或Sony機上 (23:06)
- 閃燈設定為TTL輸出時怎固定ISO值 (24:49)
- 第三台相機鏡頭應該怎選擇 (27:54)
- 求A7III用鏡頭群選擇 (30:49)
- 燈飾人像打燈問題 (33:43)
如果欣賞我們《膠攝現場》請Bookmark、訂閱及Like我們的網站、Youtube頻道同facebook Page啦!
網站:https://plasticphoto.hk
Youtube:https://www.youtube.com/plasticphoto
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plasticphoto/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XM-mhTewtPs/hqdefault.jpg)
單反菲林相機推介 在 ANTON 安東妮亞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尋寶 】 去日本東京買二手鏡頭 ?|攝影愛好者必去的相機店
係中學既時候我買左人生第一部相機
佢係Nikon 既D3000,係一部單鏡反光相機黎~
差唔多十年前的產物,所以淨係得最基本既功能~
而佢枝鏡頭都一早壞壞地
隨住我擁有既相機越來越多
哩部相機慢慢咁畀我遺忘塵封係櫃底。
直至今次去東京旅行 ~
我興起左要買一枝鏡頭既idea
於是就畀我搵到一間叫FUJIYA- CAMERA 既鏡頭店
其實佢有中古鏡頭,都有新既鏡頭
高度推介鐘意攝影既大家去行下~
下次去我都會想再去買翻枝新鏡頭/FM2~
Fujiya Camera
地址: 5丁目-63-5 Nakano, 中野区 Tokyo 164-0001日本
https://www.fujiya-camera.co.jp/
我買既鏡頭
Nikkor QC Auto 135mm f2.8
一枝中距離既鏡頭~
顏色寫實 散影都靚 仲內藏螺旋式遮光罩~
Filmed and edited by Antonia
-----------------------------------------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1nOpsmTi9po/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