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在 #基進黨 和 #陳柏惟 眼中連一部卡通都是統戰工具!那看 #喜羊羊與灰太狼 的幼兒要不要通通都抓去關好了?阿蔡媓看 #甄嬛傳 #林楚茵 看 #愛奇藝 要不要也批鬥一下?不過連 #掃地機器人 都會當成 #中共間諜 這種立委還不罷喔?>
朱學恒昨(1日)在政論節目《新聞大白話》上表示,台灣是一個民主國家,有言論自由,但是「沒有人可以限制我笑你很笨」,他沒想到一個台灣的國防外交委員居然在擔心卡通「無敵鹿戰隊」會危害台灣的國安,嚇死人了,「我花了那麼多納稅錢,居然養這樣一個立委」。
朱學恒指出,基進黨這場記者會根本沒有做功課,卡通「無敵鹿戰隊」的確是由北京愛奇藝公司製作,但是和美國維亞康姆旗下尼克兒童頻道合作,做全球的推廣,所以基進黨説卡通「無敵鹿戰隊」是統戰工具,那維亞康姆和尼克兒童頻道不就成為協助統戰工具的介面?
朱學恒譏諷,如果陳柏惟真的認為卡通「無敵鹿戰隊」有統戰台灣的意味,那就要說清楚有何負面影響,例如陳柏惟走上路上,被一個小孩子拿著啾啾槌打了一下説,「可惡,我因為受了無敵鹿戰隊的洗腦,要攻擊你」!
朱狠酸,這樣就嚴重了,他更強調,如果基進黨要稱卡通「無敵鹿戰隊」很危險,「我絕對同意,因為那是言論自由,但是請用邏輯來說服我,不要跟上次掃地機器人一樣,説掃地機器人要偷我國資安,問是不是小米,基進黨還稱爆料人說不是,記者問是哪一家,又不敢講」。
陳柏惟瞎扯大陸卡通成統戰工具 記者反應曝光
https://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210402001169-260407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72萬的網紅老外看中國、老外看台灣 | A Laowai's View of China & Taiwan | 郝毅博 Ben Hedges,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喜羊羊與灰太狼」與「熊出沒」這兩部中國動畫,日前在央視新聞聯播中被點名「暴力、粗俗」的新聞,引發網友熱議,簡簡單單一個電視尺度的問題為何會在中國引起如此大的爭議?請看新唐人電視台《老外看中國》英國主持人郝毅博的最新分析。 按讚加入主持人郝毅博Facebook,一起討論中港台時事新聞! https...
喜羊羊 與 灰太狼 美 羊 羊 在 無影無蹤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中國動畫泰斗胡進慶於昨日辭世,享壽83歲。他自1980年代起為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執導一系列水墨剪紙動畫短片,享譽國際。早期代表作《鷸蚌相爭》(1983)獲得了柏林影展最佳短片銀熊獎殊榮。而他現在最為人所銘記的作品則是動畫影集《葫蘆兄弟》(1986)。
.
濫觴於1950年代末的水墨剪紙動畫,融合了傳統國畫、皮影戲與剪紙藝術的技法,被認為是中國文化獨有的動畫表現形式。胡進慶起先也是與萬氏兄弟等動畫名家一同創作,歷經三十餘年,見證了這門手藝的式微。取而代之的,是電腦2D動畫《喜羊羊與灰太狼》或3D動畫《熊出沒》,這類商業製作的畫面質感和形式特色顯然完全無法與舊日經典相比。
喜羊羊 與 灰太狼 美 羊 羊 在 胡言亂語股票討論區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今天是母親節
#談點不一樣的
人具有愛屋及鳥的情感,對於文化的提供者是很難給與厭惡的情感。
#我們不一樣
#下一代永遠跟上一代不一樣
【在 2010 年之後出生的台灣人,我認為可能反轉過來,成為天然統世代。當然,2010 年出生的孩子到現在不過 8-9 歲,若你認為我這說法過於荒謬,也是合理。但不妨聽聽我的論點。】
【我的看法是,隨著台灣主流媒體式微、台灣流行文化影響力大跌,在華人圈的話語權不再,同時間中國互聯網產業蓬勃發展,帶動 #影視音動漫遊 六大流行文化,透過開放的 Youtube 、台灣代理、或中國 OTT 影視平台與 App 傳播,漸漸成為佔有顯著份量的新文化內容,伴隨這群年輕人長大,而消費中國內容的比例將在他們建立對社會跟國家觀念時,達到高峰。】
【對 2010 年後出生的這批年輕人來說,他們透過 Youtube 或其他平台看中國央視、湖南電視台、或愛奇藝、騰訊、優酷等製作出品的內容的比例,將遠超過看台灣自製的內容。他們從小就在幼稚園跟著老師跳小蘋果或左手右手,聽「生僻字」跟 TFBoys,跟同學討論巴拉拉小魔仙、喜羊羊灰太狼、小伶玩具的影片......對他們來說,中國產製的內容夠精緻,而且也是成長階段唯一可大量接觸的內容。】
【而且他們的家長大多是 3C 不離身,傾向於用手機跟平板來打發小孩,讓自己暫時清靜的一批。他們跟父母消費的內容完全不同,而且父母也極有可能完全不了解他們在消費哪些內容。跟上一個還會一起全家一起看電視的世代完全不同。】
我仔細看了「2019 兩岸媒體人北京峰會 台灣媒體參訪團完整名單」,發現有幾位認識的朋友跟前輩。
我不敢說跟他們熟識,但大致上知道他們的政治立場。他們的確不是鐵桿獨派,而且由於工作的關係,密切與中國的企業合作,但從我的角度來看,他們也遠遠不是「舔共」之輩,如最近許多看到名單的人所批評的那樣。(其他我不認識的我就不確定了)
名單請見:https://hackmd.io/s/BJepntX3N
我自己也參加過幾場冠上「兩岸」的論壇,例如海峽兩岸科普論壇、海峽兩岸沙塵暴防治研討會之類的。我也主辦過好幾次邀請中國創業者、專家來賓來台分享的活動,也去中國各地,以類似身份參加過幾次由中國政府官方或企業主辦的活動,另外還有更多我受邀但沒去的活動邀約。老實說,由中國官方主辦的活動,基本上都可以視為「統戰」的一環,就是要籠絡台灣各個領域裡的關鍵人物,讓與會者覺得「兩岸一家親」。
如果要說跟這場備受討論的「2019 兩岸媒體人北京峰會」有什麼差異,我認為是中國全國政協主席汪洋的致詞言論「非常非常非常」直接跟粗暴,跟我過去感受到的節制與慎微完全不同。
在我參加過的活動中,中國官方的對口單位、代表或領導,基本上都會避免談「統一」這麼敏感的議題,頂多就是「同胞」、「多交流」、「兩岸一起」、「炎黃子孫」...... 而至於被邀請來參加的中國專家、來賓、企業人士,則是完全不會公開發言中提到這些用詞,幾乎都認真地分享知識乾貨。私底下若稍微聊到,他們頂多就是說說自己的看法,也沒什麼興趣深入,畢竟那不是他們的 KPI,而是官方的。
而當看見汪洋的言論直接粗暴到這種程度,儘管我自認沒有太強的國家意識,身為一個不在現場的台灣公民,我也是覺得很不舒服,但更感到好奇的是:到底為什麼如此高層級的中共官員發言會那麼直接粗暴,而且明明就知道這樣的言論會被台灣人聽到?他到底是要講給誰聽呢?他希望造成什麼後續效應呢?
倒不是我沒聽過這樣的論調,事實上更直接粗暴的說法,每天在臉書上也都看得到,甚至我的很多親友也是抱持同樣的立場。
但因為他們是我的親友,我知道他們都是超級好的人,我也知道他們抱持這樣的立場有各種原因,甚至我也可以想像我要是唸大學之後沒有處在新的環境,立場可能也會跟他們一致,每天也在臉書上發表跟汪洋言論差不多的文章。
雖然我非常不認同汪洋的言論,但我個人不會因為這些台灣媒體高層跟代表在台下聽汪洋那番言論時不予以反駁、甚至迎合鼓掌,而太過生氣。除了因為我認識其中少數幾位以外,另一個原因是,我認為要是坐在台下的是我,我也大概就是沈默以對,不太可能大動作反駁。
之後我還是會以他們經營的媒體內容產出、以及他們的實際作為來評判他們。不過即使在這次事件之前,我對這些媒體的評價,絕大多數就已經是超級低分了,也沒什麼分數可以扣了。
反過來看,我也不會認為沒在那張出席列表上的媒體,就安全可信、善良又真心愛台灣。一樣,得靠自己觀察、自己思考、自己評價。
---------------
把這些媒體跟媒體高層、經營者全部封鎖,並不難。事實上,會對這份名單感到反感的人,可能早就在心理上封鎖了他們。至於不會對汪洋的言論,或這份名單特別反感的人,就算你我再生氣,也不會有什麼影響。(我不是說就不用溝通了,而是要設身處地,長期陪伴、深度對話。對,我知道很難。)
我比較在乎的,其實是抖音、愛奇藝、微信、微博、B站、無數手機遊戲、Youtube 上的中國內容、網紅頻道......這些台灣人愛用、想用、甚至願意翻牆去用的中國網路服務跟內容。對我來說,這些服務對台灣人的影響,遠比那份參訪團名單上的台灣媒體更強而有力。
2017 年,我曾經寫過一篇文章〈天然統世代〉:
https://medium.com/…/%E5%A4%A9%E7%84%B6%E7%B5%B1%E4%B8%96%E…
以下容我稍微改寫一下,作為對這個議題的延伸闡述。
我得坦承,會有這樣的想法,的確是因為我很相信文化與傳播的力量,這跟我的人生、學習與工作經歷有關,是一種偏見的產物。
我認為,所謂的「天然獨世代」在台灣,大約是 1985–1995 這十年間出生的人。我認為這十年間出生的台灣人對台灣獨立的認同應該達到 95 %。往前,例如我(1981 年生)大約僅 70 %,或更低。如果沒有什麼大變化,1995 年之後出生的人對台灣獨立的認同再往上提升,也是很「天然」的事。
(注意:上述數字並沒有研究支持,完全是我個人感受。)
但我認為情況正在反轉。
我的假設是,1987 年台灣解嚴之後,逐漸出現了一批受到日本與美國流行文化影響的台灣人,並在後來引爆台灣流行文化的黃金時代,而天然獨世代就是受黃金時代影響最長、最深的一代人。
他們在學習民主運作與公民角色的同時,也沈浸在台灣、美國、日本強盛的流行文化影響下,並接觸到中國嚴重的人權侵害跟打壓台灣的種種負面事蹟。加上美國跟日本與中國的關係始終比較有距離,而中國的流行文化在這群台灣人人格成長階段還遠談不上精緻,因此在文化上,天然獨世代是很難認同中國的。
不過,在 2010 年之後出生的台灣人,我認為可能反轉過來,成為天然統世代。當然,2010 年出生的孩子到現在不過 8-9 歲,若你認為我這說法過於荒謬,也是合理。但不妨聽聽我的論點。
我的看法是,隨著台灣主流媒體式微、台灣流行文化影響力大跌,在華人圈的話語權不再,同時間中國互聯網產業蓬勃發展,帶動 #影視音動漫遊 六大流行文化,透過開放的 Youtube 、台灣代理、或中國 OTT 影視平台與 App 傳播,漸漸成為佔有顯著份量的新文化內容,伴隨這群年輕人長大,而消費中國內容的比例將在他們建立對社會跟國家觀念時,達到高峰。
對 2010 年後出生的這批年輕人來說,他們透過 Youtube 或其他平台看中國央視、湖南電視台、或愛奇藝、騰訊、優酷等製作出品的內容的比例,將遠超過看台灣自製的內容。他們從小就在幼稚園跟著老師跳小蘋果或左手右手,聽「生僻字」跟 TFBoys,跟同學討論巴拉拉小魔仙、喜羊羊灰太狼、小伶玩具的影片......對他們來說,中國產製的內容夠精緻,而且也是成長階段唯一可大量接觸的內容。
而且他們的家長大多是 3C 不離身,傾向於用手機跟平板來打發小孩,讓自己暫時清靜的一批。他們跟父母消費的內容完全不同,而且父母也極有可能完全不了解他們在消費哪些內容。跟上一個還會一起全家一起看電視的世代完全不同。
當然,就流行文化來說,美國跟日本,以及如今超強的韓國都不遑多讓,台灣本地的內容也還是有鄰近性的優勢,但只有中國產製的內容是量大,多元,而且從小就可以直接看懂、聽懂,最能產生親切感的。同時,中國的整體內容水準還在繼續進步,品質看齊美日韓,但對小孩跟年輕人來說,中國產出、可近用的量則將遠遠超過美日韓,原因包括較低的著作權保障,以及對上一代的叛逆。
對他們來說,上一代的天然獨就像是老頑固,有點像是天然獨這一代看他們的上一代。如果美中貿易戰跟包圍體系沒有扭轉這個趨勢,那麼我認為,這一批台灣年輕人將成為 #天然統。對他們來說,唸書、長大、看中國電影、戲劇、動漫、玩中國遊戲,然後去中國工作,都是非常天然的事情。
倒不是說他們會很想跟中國統一,或是以加入統促黨、新黨、或愛國同心會為潮流,而是他們會很難對中國產生惡感,會比較不去糾結中國的惡行跟惡意,就像我這一代對美國跟日本很難產生惡感,也不太會去糾結美國或日本過去的惡行跟惡意一樣。
再重複說一次:我並沒有數據跟研究佐證,這只是個人的感受(事實上就是偏見),若你認為我上述說法過於荒謬,也是合理的。
然而也就是因為我有這樣的偏見,所以我才一直希望、也一直努力想要為台灣創造自己的內容、並鼓勵台灣其他單位自己創作的內容。但這不只是因為國族意識,更是我認為文化多元性跟生態多樣性一樣重要,一樣值得我去努力,以留下更多的可能性,給下一代去選擇。
自由,對我來說,就是能夠保有盡量多的可能性跟選擇,這是我喜歡的價值,必要時,我會為這個價值而站出來、甚至爬出來。
#謝謝我的上一代留給我這一代很多可能性跟選擇
#我不想輸給他們
--------------------
誠摯邀請你花個幾分鐘的時間,填一下這份調查問卷,為了幫助我決定是否要繼續寫下去,我有幾個問題,希望能收集到你的回答。
>>> https://forms.gle/aDLRkJcRBzCjSdRG9
喜羊羊 與 灰太狼 美 羊 羊 在 老外看中國、老外看台灣 | A Laowai's View of China & Taiwan | 郝毅博 Ben Hedges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喜羊羊與灰太狼」與「熊出沒」這兩部中國動畫,日前在央視新聞聯播中被點名「暴力、粗俗」的新聞,引發網友熱議,簡簡單單一個電視尺度的問題為何會在中國引起如此大的爭議?請看新唐人電視台《老外看中國》英國主持人郝毅博的最新分析。
按讚加入主持人郝毅博Facebook,一起討論中港台時事新聞!
https://www.facebook.com/benhedgesntd
訂閱《老外看中國》頻道,觀賞最新精采有趣影片!
http://www.youtube.com/Laowaikanzhongguo
哈囉!各位觀眾朋友們大家好!歡迎收看老外看中國,我是郝毅博。前陣子中共的官方媒體發佈了一則可能讓中國的小朋友們不太開心的新聞,就是央視在新聞報導裡指出,有20家動畫機構倡議不製播含有暴力、低俗、危險和粗俗語言的動畫。同時央視也特別點出「喜羊羊與灰太狼」還有「熊出沒」這兩部動畫存在著暴力和語言粗俗的問題,正在修改。
這個消息一出馬上引發了大陸網友們的熱烈討論,「熊出沒」我們就不談了,基本上就是裡面有個看起來滿神經質的小光頭會拿著電鋸衝來衝去。
「喜羊羊」被點名就讓大家比較吃驚了,因為如果這個動畫主角不是小羊,是個叫「草泥馬」的動物,那大家可能會覺得確實存在語言粗俗的問題,那這個可愛的小羊到底出了什麼問題?我看到網路上有個數據說,灰太狼被平底鍋砸過快1萬次、喜羊羊被煮過8百多次、被電過1千7百多次。
我知道台灣的鄉民、網友們有「鍵盤柯南」這個名詞,不過我說大陸的網友更厲害,根本是「鍵盤劉伯溫」,未卜先知,大家看看幾年前網友找到這張有點像六四坦克人的照片,還說喜羊羊會被和諧掉,現在真的應驗了!
不過據媒體報導,現實生活中確實也因為喜羊羊而發生了一起不幸的事件,有小朋友因為模仿灰太狼「烤羊」的橋段,把對方綁在樹上點火,結果兩個人都嚴重燒傷。發生了這件事,中國以外的朋友們可能就會想,都發生了這樣的事了,聽起來好像整頓一下也是挺合理的,為什麼大陸網友們會有這麼多反對的聲音?我想其實主要還是來自於人民對於政府的不信任。
因為在經過了中共這麼多年來,這種很高壓、很畸形的洗腦統治手段,年輕人透過翻牆也好,透過對各種不公事件的不滿也好,對於公共事務的思辨能力,其實都是越來越高的。換句話說,他們不相信央視的這個批判是真正出自於對人民的關懷。
另外也有網友提到,可以效法國外的電視分級制度,舉例來說,大家看到這個 The Simpsons 的卡通,左上角有個PG的符號,意思是Parental guidance,建議在家長指引下觀看,因為裡面可能有少量暴力等等的不適當行為,那這個框框的邊緣是楓葉,代表是加拿大的分級制度。
另外滿有意思的是,有些日本動畫到了美國等西方國家,也有可能因為各種原因而做出修改,比如說抽菸、流血或是太暴露的畫面、還有可能會引起種族歧視的劇情,對,所以他們把這個小黑人漂白了。文化差異也可能造成修改,大家注意到嗎?日本的飯糰到了美國變成像熱狗麵包的東西。
那對於這件事情我的看法是什麼?其實我覺得分級制度是個不錯的方法,畢竟不是每個卡通都可以帶給小朋友比較良善的訊息,比如說這個天子傳奇的漫畫,打人打到像胸口碎大石這樣,可能就不一定適合年紀太小的小朋友看了。
但是另一方面,如果要推行分級制度,大家真的可以相信曾經連孔子、岳飛曾經都被打成限制級的政府嗎?薄熙來今天這麼壞,難道是因為他小時候看了喜羊羊嗎?肯定不是。所以說,有些媒體認為這是中共政府要進一步做思想箝制、控制媒體的一種手段,大家對比一下這個最近的新聞,中國記者明年換證要考馬克思主義,感覺起來是不是這種說法也有他的道理。
最後想跟大家分享我最近看了「進擊的巨人」以後的感想,雖然故事的整個架構是完全不同的,不過裡面的人物們裝著動力裝置飛越高牆,還要一邊抵抗巨人的劇情,總是讓我想到大陸翻牆的網友們,然後裡面的有一種膜拜高牆的宗教也讓我想起了支持中共封鎖網路的5毛、或是被洗腦太深的民眾。我覺得有句話說得很有道理:「幸福的秘密是自由,而自由的秘密是勇氣」!希望大家都能像艾倫和Mikasa他們一樣,帶著勇氣,乘著自由的風,追尋屬於自己的幸福!我是不是有點太宅了?好的,今天就到這裡,我們下次,再見!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lri4gQ8o_wc/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