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日本政治看女權】
一「痛訴自己遭町長性侵 日本草津町唯一女議員被公投罷免 - 國際 - 自由時報電子報」
【【國際蘋道/日本】許仁碩:一顆喉糖,揭露日本女性從政困境】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1868433603296710&id=584986081641475
「因為交不到女朋友就覺得全世界對不起他的人,會怎麼對待他的另一半呢?」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1691647660917497&id=100002168395737
【賴天恆/第一次「仇女」就上手】
https://opinion.udn.com/opinion/story/6685/2894184?from=udn-referralnews_ch1008artbottom
仇女懶人包: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10156522111729508&id=633434507
社會頭條一寶 2.0:許多男人在網路上肆意發表不負責任的厭女留言,其實就是一種在網路世界對女性施加暴力的表現。
這些人總是可以很輕易地說出一些惡毒的話來攻擊女人,現實生活中是如此,網路世界也是如此。
多一點同理心,不要讓自己成為殺人兇手。
#厭女
一
竺宥璋:看了令人心碎的一則新聞⋯
哥只想說,多一點同理心,永遠不要輕易論斷人!
我們永遠不知道我們躲在螢幕後打出來的酸言惡語,會對別人帶來什麼樣的傷害⋯
謹言慎行啊⋯
#新聞連結在一樓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265377834316289&id=178614532992620
制裁「壞女人」的方式很多。這當中當然包括比較「溫和的提醒」,像是說教、揶揄、嘲笑;到比較「直接的手段」,像是羞辱、醜化、譴責、公審,甚至訴諸暴力、脅迫、性騷擾、性侵害。
https://www.plurk.com/m/p/mtv07t
「仇恨言論說出的當下便確認了誰該來接收。它本身並不描述任何傷害,更不是在說完後產生傷害的後果。說出仇恨言論本身就執行了傷害,它確認了社會中哪些人是比較低等的。」
Judith Butler,
〈Excitable speech: a politics of the performative〉,1997。
「網路上的仇恨言論從來不是「開玩笑」而已,無論是非自願性處男對俊男美女的叫囂,或是針對女權、針對男同志的嘲諷,文字會傷人,而敘述久了、多了,傷人的就可能不只是文字了。」
來源: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10157728657161164&id=663261163
那些塑造或好玩跟風仇女風氣的人其實全部都是共犯
因為他們散播女生就是母豬下賤活該被殺的觀念
根本邪惡源頭
這世界是很多智障的
他們會打從心裡相信這種觀念
然後付諸行動
https://twitter.com/SaloNyx/status/1008626234287255552?s=19
有些暴力是孤絕至極的產物。
情/殺:「情感」不是暴力的動機,控制才是
https://sosreader.com/n/user/@haveyouheard/article/5a8ea384eceaedde8df7ddec
白黴菌:滑ㄌ五分鐘臉書:
社會新聞三寶年輕男人中年男人老男人的新聞:
【年輕男人因女方不是處女,將她分屍後畏罪自殺。】
【中年男人因覺得妹妹過太好,他過不好,持刀到妹妹工作的牙醫診所,卻找不到妹妹,便砍王姓醫師和二位護理師洩恨。王醫師死亡。】
【老男人因拿不到妻子千萬房產,分屍離婚妻子死不認罪】
留言替兇手辯稱男人因有精神疾病或邊緣型人格才會殺人,一定有苦衷。女方一定有錯才引發殺機。怪女人怪法官怪廢死。
關於女人的新聞:
【美國愛荷華州即將通過全國最嚴格墮胎法,一有心跳則不可墮胎】
【愛爾蘭墮胎合法通過新聞底下:『墮胎的女人是屠夫冷血殺人!』】
以後會持續提醒這些事。
每天發生不缺題材。
仇女社會會繼續包容這些死巨嬰,放任男性巨嬰們到處傷害他人,最後怪女人同性戀性少數司法身上。
#巨嬰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1676273802409043&id=100000793172163
白黴菌:沒有什麼比仇女者心態好分析了,他們講話愈是詆毀,其實反映愈是內心的自卑。
例如,
仇女者常說:
『女權主義者通常又肥又醜,不然為什麼正妹都不屑女權?』
教徒眼中的正妹之所以是正妹,跟外表沒太大關係,跟她們是否溫順聽話有關。
一旦正妹開始展現自主性,想法不再輕易被男人左右,不再無條件迎合男人喜好,那她就轉職成一個人人可欺的超級婊子了。
同理,仇女者會這麼痛恨女性主義者,是因為女性主義者不把他們當作宇宙中心奉承。
得不到的,就要把他批評得一文不值讓自己心理好過點:『哼,不是對方不選我,是我不屑要,女權主義者鐵定又肥又醜!』
這就是,傳說中的酸葡萄心理囉。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1662254200477670&id=100000793172163
陳紫吟:在解釋為什麼不應該以「洗碗機」代稱女生的那篇文章裡,其實完全沒有說玩遊戲被雷不能抱怨,只是要說「洗碗機」這個詞是帶有「要女性閉嘴」意涵的蔑稱
有些人認為,那個留言之所以稱女生「洗碗機」是因為這是在講遊戲,而玩遊戲特別容易碰到讓人不高興的狀況,所以講話比較難聽也是正常的。今天那篇文突然湧入很多要我閉嘴或甚至還有拿我臉書的個人資訊來性羞辱「球經不就是肉便器」的留言(#你要的性別不平等證據在這裡),其實從這些留言就能發現,以下這件事並不符合事實:以「洗碗機」代稱女生(或其他歧視)的情況只會發生於玩遊戲的時候,因此不會造成「這種用詞會傷害女生的平等地位」的結果
我不認為「人可以事先任意主張自己將於特定情況傷害他人,而後若傷人行為發生就不算數」,這應該可以分成兩點來看,首先是我不覺得人會只在特定時刻傷人,其他時候都能控制好,其次是,假設退一步來說,有人真的只會在特定時候有糟糕行為,比如玩遊戲時特別容易發表歧視言論、酒後就容易家暴、開車時就容易生氣並找人吵架、當市長時就容易失言,假如有人真的有類用於以上的情況,那他也沒道理要求其他人在這些「特殊情況」發生時原諒自己,而是應該自己想辦法克制,或乾脆不要玩遊戲、不要喝酒、不要開車、不要當市長
-
一直想看曼恩的《不只是厭女》但卻一直還沒看的人(畢竟書有點厚,前三章又比較難讀)可以考慮去看那篇貼文裡的某串留言,在那串留言裡充分顯示了厭女機制是如何運作的:將女性區分好壞,懲罰壞女人(罵他們)獎勵好女人(不罵他們),藉此達到規範女性行為的效果,並將「好女人」拉入鞏固父權體制的陣營。不過那個留言在比較前面的部分,在看到之前,你需要先略過一堆大喊洗碗機的留言 #溫馨提醒:請不要因此遷怒你家的任何家電產品
-
附帶一提,多虧那整串留言裡的其中一個人,讓我發現 #好好保護自己 這個相簿的其他功能,原本這個相簿是專門放一些噁男留言,以方便在意的人預先封鎖(相簿名稱來自檢討受害人的金句,但當然不代表我認同這句話)不過今天發現還有個附加功能是:假使你就是噁男(雖然你可能不一定有這個認同,但總之相簿裡的留言你每個都很喜歡)可以嘗試向他們寄送交友邀請。開場白可以用:我在女權份子的臉書看到你,感謝加友,你好帥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1897360907070646&id=584986081641475
喊涵電子報 在 Openbook閱讀誌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有聲書要怎麼做 #沒人教過你對吧 #這邊有線上課程啦
疫情之下,實體的人際互動減少,有聲內容提供的陪伴與知識含金量,在未來可能會更形重要。但若想投入實際製作,往往欲入無門、欲喊無聲?沒問題大家,因為富有有聲內容製作經驗的 #漫遊者文化總編輯李亞南 與 #遍路文化執行長吳巧亮 決定要雙雙同開線上課程啦。
Openbook在2020年度論壇即有邀請兩位黃金陣容分享經驗與故事,記得那時李亞南總編曾說:「如果不是疫情,或許我們不會這麼快看到音頻、有聲市場這麼具體且巨大的崛起。我們可以分享的心得是:未來是沒辦法被等待的,要做才有未來。並不是誰在等誰,而是市場已經在推動,隨時可能一觸即發。」
本次遍路文化推出的線上課,匯集他們700多個日子以來的實戰經驗,由雙講師一同分享製作有聲書的完整流程、實際操作時可能遇到的難題與應對方式。猜想對於有興趣的讀者,絕對能少走許多冤枉路~詳細資訊請見下,歡迎有興趣的讀者朋友參考:
────
🎙#有聲書開發製作術☆#線上開課啦🎙
想開始錄有聲書,卻不知從何選書、選聲嗎?
文稿用唸的常常聽不懂,一堆代名詞、括號怎麼辦?
而且,發現製作的時間、成本都比想像中多好多!
.
👂#遍路文化 課程亮點👂
☆豐富的實戰經驗:從無到有!業界先行者無私分享
☆手把手特訓攻略:Step by Step!只要有看就一定會
☆錄音軟體入門教學:新手必學!搞定音檔萬事OK
☆精準的商品策略:鎖定受眾!選書決定成敗的關鍵
☆實用的市場分析:提升業績!了解通路平台的特殊性
☆不藏私的成本管理:攤開成本表!直接算給你看
.
👂#出版者工作技能LevelUp必備👂
《編輯開外掛!有聲書開發製作術——從選書、選聲、改稿、錄製到上架的10堂實戰課》
💖線上課:
原價1280元,同業分享價只要☆666元☆!
5/28-6/21預購優惠中:https://ontheroad.today/course/53
6/22正式開課!
💖線上課 + 8/4直播解惑課
套組優惠☆999元☆!
實際製作時遇到問題怎辦?課程講師遠端面對面為您解答!
滿6人開課,限額30名。
詳情請見:https://ontheroad.today/course/54
💖加碼!FB私密社團
購買該課即可加入Facebook社團,不限加入期間。
社團內可針對課程內容、有聲書的製作提問;主辦單位會不定期分享中文有聲書新訊,平時也歡迎學員間互相交流,分享有聲書製作之路的酸甜苦辣。
👉如有任何其它疑問
歡迎聯繫 遍路文化•線上課程
或寫信至遍路文化客服信箱:info@ontheroad.today
|#有聲書|漫遊者文化 AzothBooks|遍路文化•線上課程|#線上課程|
────
📖延伸閱讀📖
🎙聲音跨界沙龍》100個聲音內容Q&A:從有聲書、Podcast、Clubhouse、配音、法律到平台經營
https://reurl.cc/XW454e
🎙年度論壇3》找朗讀者真難,我只想到梁朝偉:有聲書製作與Podcast數據大公開
https://reurl.cc/vqemej
🎙聲音跨界沙龍》從影視表演到聲音表演:女演員連俞涵×遍路文化吳巧亮談有聲書
https://reurl.cc/VEjRDY
────
👇更多報導內容👇
👉訂閱電子報,收信掌握本刊完整報導:https://lihi1.com/EbuBe
👉追蹤Openbook IG:https://goo.gl/Enkzy3
喊涵電子報 在 柔伊插畫 Zoe Chuang Illustration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日常murmur |
有一陣子沒有在臉書發文了啊!
因為流量流量越來越少,
近期都流連在Instagram,
還順便跟上了clubhouse的潮流,
大家有玩的話可以順便follow我,
clubhouse帳號是@zoechuang,
雖然偶爾還是會上來臉書除個草。
慢慢結束了年前的課程,
身心上都進入了一個準備放假的狀態,
所以如果回覆訊息的速度變慢了,
請多多包涵(笑)
特別喜歡近期人物課的示範草圖,
可能因為心情上的放慢,
下筆有越來越『鬆』的趨勢,
十分滿意。
同學常有的問題是,
為什麼老師的線條都畫得特別直?
我的回答總是:
要常常畫常常練習,
線條就會越來越好看!
當然,手腕肌肉放鬆也是很重要的一件事情啊!
今年開始編寫電子報,
多多分享畫畫、心情、工作等等大小事。
計畫每個月都會寄送想要訂閱的朋友,
而今天也編寫好了2月的電子報,
明晚會寄出,
有興趣收到的朋友,
也都歡迎留言處喊聲:yo!
我會私訊各位詢問電子信箱的!
-----
btw,
課程也還在報名中,
歡迎大家報名加入畫畫的行列!
人物繪插畫課 進階班 色鉛筆篇 /系列四堂 /(週日班)
✎上課日期:03/07, 03/14, 03/21, 03/28 (2021/03週日上午)
上課時間:1030-1230
✎ 報名網址:https://reurl.cc/Q77Q02
人物繪插畫課 基礎 /系列四堂 /(週三晚)
✎上課日期:04/07, 04/14, 04/21, 04/28 (2021/04週三晚上)
上課時間:1930-2130
✎ 報名網址:https://reurl.cc/L00G9X
✎上課地點:台北市中山區吉林路77-1號3F
(C&C ART Studio 捷運松江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