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預作準備,防疫戰爭早已開打!】五個防疫生活的提醒。
武漢瘟疫蔓延,根據醫學及SARS的經驗,今天的情況,早已經預料會發生,早或晚而已。
既然如此,也不必恐慌。因為防疫戰爭早已開打,不是現在才開始。
那麼,我們要尋求的,就是「如何在這種狀況下能夠保持生活的節奏」。
第一點:警告那些「不怕死」的親朋好友:重症肺炎不是讓你瀟灑離開人世,而是慢慢溺斃,呼吸不到空氣、一動就喘的痛苦。
話講得重,是為了要讓鐵齒的人信服。我曾遇過不只一位親友,故作瀟灑也好、不如歸去的態勢也罷、甚至有的激動鐵齒地說:「真的被感染就算了,死就死,沒在怕。」、「眼睛閉上,一走了之,反正我也活夠了。」
這種話,聽聽就好。有時候這種消極,確實帶點攻擊性,讓聽的人不舒服。
但是他們不知道,從醫師的觀點:死一半是最痛苦的。
什麼叫死一半?
肺炎發展成重症,需要插管治療。除此之外,肺部因為病毒感染而充滿黏液,因為免疫反應而逐漸纖維化。總之,原本透氣的肺葉變得黏糊糊又不透風,人明明喘大口氣,卻感覺吸不到空氣,甚至像緩慢溺水的感覺。
一走了之?恐怕不會死得那麼輕鬆:肺不好,心跳就得費力加班。心肺不好,人就虛弱。
免疫惡化,冷熱失調。明明在發燒,你可能畏寒到發抖。明明開冷氣,卻發燒滿頭大汗。溫度計上的體溫不能代表內在真實的感覺。
意識明明清楚,身體卻如此痛苦。
想喊痛、叫救命?抱歉,你喉嚨插著一根管子通到肺,咳也咳不出來,更不用想能夠講話。
就算你比手畫腳在病床上掙扎,你孤身一人在負壓隔離病房裡頭,誰能回應你呢?
恐怖嗎?
講得太恐怖,目的是為了要讓鐵齒的人信服。
如此恐怖,何不當初「做好感染控制,避免被傳染」呢?
為什麼狂妄到以為用人的意志力,就可以殺死病毒,百毒不侵呢?
第二點:趕快戒菸。
我看過太多人感冒的時候,也不肯戒菸。
明明一直咳,希望醫師開立止咳化痰藥物,問他菸有沒有戒,只是賴皮地回說「最近有抽少一點。」
戒菸有三大時機:孫子大到會講話、太太懷孕、自己重病時。
孫子大到會講話,一句話「阿公菸味好臭!」掙脫著不要抱抱,很多愛心阿公趁這時候就決心戒菸。
第二時機就是太太懷孕,沒什麼好說的,就字面上的意思。但效果不如第一項。(苦笑
第三時機就是自己生重病的時候。順著第一點的提醒:何必等到重症時才來後悔呢?
現在就可以戒菸了啦!馬上!(有開始勝過一切,大不了之後重來,屢敗屢戒
第三點:多運動。
要知道,全身上下密佈著細小的微血管。而這些微血管「平常都是關閉的」,要用的時候才會打開來。
想像你身體是一座巨大的農場,大血管就是主要的灌溉水管,當作水流的主要幹道。微血管就是澆灌的噴頭,滿佈農場,但有需要的地區才會灑水。
如果身體缺乏運動,那麼這座巨大農場,就只有常用的幾個區域的噴頭會灑水。有灑水到的區域,有綠葉蔬果生長。沒灑水的大片區域,則土乾龜裂,草木枯萎。
若能趁這時候多多運動,那麼整座農場各區的噴頭都會被開啟,生機盎然,一片欣欣向榮。
這代表著身體循環改善,血球在微血管中跑得比較快,免疫力也隨之增加。
第四點:感冒症狀宜盡快控制下來。(不只針對武漢肺炎)
很多人不喜歡吃藥,輕微感冒打算等待自己痊癒,然後到處打噴嚏。
事實上,當有感冒症狀時,代表體內病毒量已經上升,靠著噴嚏、咳嗽、飛沫、鼻水等發散出去,傳染給其他人。
就算只是症狀治療,但少流些鼻水、少打噴嚏咳嗽,就減少散播體液、病毒的機會。
好吧,若你還是怕醫院診所更毒,忌諱就醫也有道理,那麼就要:更嚴格地執行戴口罩及洗手,包括在家裡住處。不然擤鼻涕的衛生紙到處丟,揉完鼻子又摸餐桌沙發,更容易一人感冒、全家中鏢。
第五點:若非得上餐廳,請集中預算,去好點的餐廳。
好點的餐廳,衛生條件好些,桌子沒那麼擠些,食材衛生好些。
員工若有感冒症狀,大餐廳的老闆比你更怕,會儘早讓員工休息,避免感染,這是小店比較做不到的。
有預算的人,去好點的餐廳。
這樣,小餐廳就稍微空下來,預算少些的也有小餐廳可去,達到分流的效果。
這是沒辦法中的辦法。
不然就多在家煮飯吧,最安心。
還有漫長的路要走,大家一起努力前行~
喉嚨一直有痰武漢肺炎 在 威力醫師的育兒週記-王韋力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你也會自己停藥嗎?
連續假期到了,
開始變天,
又一波寒流到來,
除了可怕的冠狀病毒,
家中有過敏咳嗽氣喘的小朋友,
也要特別注意啊!
威力醫師最近發現因為武漢肺炎的關係,
很多本來應該回診拿藥的過敏病人都突然消失了,
結果這幾周聽到好幾個慘案。
有過敏兒的爸媽因為疫情不敢來醫院拿藥,
幫小朋友自行停藥一個月,
剛好一次感冒發燒,
就喘了起來,
這種非常時期發燒又呼吸困難,
基本上一去醫院就準備住院了
一共住了七天才回家。
還有家長最近很聰明地把過年前拿的藥
一天一次改成兩天一次,
說這樣可以用比較久,
不用常跑醫院,(其實也才一個月一次)
結果小朋友剛開學,
一上體育課就咳嗽,
咳到老師都不敢靠近...
或是上下學時刻,
其他家長看著一直卡痰清喉嚨的孩子,
那種詭異又驚恐的眼神,
讓孩子宛如過街老鼠,
明知道孩子只是過敏沒用藥的父母,
只好一放學又帶著孩子衝來醫院...
威力醫師提醒大家,
天氣還很不穩定,
過敏氣喘沒控制好,
呼吸道表皮受損的話,
更容易受病毒感染,
免疫力更差,
更容易變成嚴重肺炎喔~
該好好回診治療的病人,
一定要記得按時拿藥喔!
PS.話說威力醫師在粉絲鼓勵下,開了IG帳號,大家會想追蹤嗎?
我的IG: https://www.instagram.com/willy.wang.1024/
喉嚨一直有痰武漢肺炎 在 轉運達人依玲老師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玲語錄522
遇事冷靜,才能化險為夷
各位親愛的粉絲好友,請大家照顧好自己。共體時艱。請大家仔細看完這篇。
這兩星期在全省各地分送物資,送給弱勢(無自主能力)的家庭與個人。(酒精、口罩、高單位B群及日常用品時),發現人心惶惶,大家活在恐懼中。
現今網路發達,事件的過度反應,導致人們受到恐懼,使日常活動陷入困境。
全球健康和流行病學專家表示,傳染病與恐慌的蔓延是非常不同的機制,在傳染病暴發的早期階段,很多恐慌是來自對未知的恐懼。
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要能夠沉著應對,冷靜處置。了解事實,並照顧好自己(自我衛生管理最重要)。
不害人,不傷己。
1.感染新型冠狀病毒,症狀像流感?
一開始的症狀跟流感類似,例如發燒、發熱、咳嗽、有痰、喉嚨不適,嚴重一點會出現呼吸困難、肺炎等症狀。
2.感染武漢肺炎,也可能無症狀?
2月9日,台灣新增第18例確診個案,為國內首例無症狀感染者,對此,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應變監測官莊人祥表示,在經過專家會議討論之後,針對確診個案的親密接觸者、尤其是家人,即使沒有症狀也要加強採檢。
無症狀的感染者,大多來自家人互染。(一起共桌吃飯生活,飛沫感染)今天(2月25日)第31例新冠肺炎確定病例(為案27的孫子、案28的兒子),案31年僅11歲,大家都要注意要小心無症狀的感染者。越親密共住一屋,感染機會最快。所以,一定要學會自我保護,自我管理。
武漢肺炎和流感的共同症狀:
1.發燒(大於38度)
2.喉嚨痛、喉嚨腫、咳嗽、痰液很多、呼吸急促、疲倦、全身無力。
3.有部分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者首發症狀只有腹瀉。
專家在感染者大便和肛拭子中已發現病毒核酸。
建議自主管理:
1.與其他人保持至少1米距離的安全線
2.建議每天至少兩次開窗通風,並注意保暖
3.正確佩戴口罩
4.蔬菜、肉、水果買回家後先用流水清洗
5.建議新鮮蔬菜、水果不要放置太久再吃,暫時不食用的肉類要冷藏、冷凍,千萬不要生食,蔬菜、肉類應炒熟吃。
(水果儘量削皮)
6.勤洗手,尤其飯前便後洗手,預防病毒經消化道傳播。
21世紀,冠狀病毒就靠著SARS,震驚了全世界。
這次的武漢肺炎,致病原也是冠狀病毒,當然這是一種新型的病毒,被稱為「2019 新冠狀病毒(2019-nCoV)」。
這一期的美國醫學雜誌刊出關於武漢肺炎的臨床報告,感染比例,並不是「單一個」超級傳播者把病毒傳給其他人,而是一直互相傳染導致的。
目前我們對新病毒的認知
新型冠狀病毒的潛伏期平均5.2天,但也有推估到2星期(14天)。被感染到旦還無症狀之際就可能傳播給其他人,但多數還是有症狀者才會造成傳染。
多數人的症狀以發燒和乾咳為主,有些人還會喘不過氣。少數患者則表現肌肉痠痛、頭痛、喉嚨痛、拉肚子。本身有糖尿病、高血壓等慢性病的人更容易會病情惡化。要特別保護自己。
治療方式多為「支持性療法」,根據SARS 和MERS的治療經驗,目前已有抗病毒藥進入臨床試驗。
疫情走到現在,從開始的戴口罩、勤洗手,到目前愈來愈多人可能要取消旅行,延後上工,或日常生活就醫時被量體溫、問旅遊史而搞得很煩,有些人就會問:「死亡率沒那麼高,為什麼要為了這隻病毒而限制我的生活?
因為目前我們對於這個新型的冠狀病毒會造成什麼傷害還不夠清楚,且目前相對還在病毒散播的早期。因此隔離、檢疫這些舉動的可以爭取更多時間,找到治療方式,
或是研發出避免人類感染的疫苗,疫情爆發到怎樣的程度,還是與我們如何反應有關。及時做出反應行動的,還是能改變疫情。
當患病人數相對少,醫療系統還能負荷時,治療成果也會比較好。當醫療系統崩盤,就會帶來相對變高的死亡率。因此在能防堵疫情時,全民還是得一起努力!
所以大家不要抱怨量體溫,我們一起配合,才能改善病毒破壞的軌跡。
生病者要戴口罩,除非要就醫,否則盡量不外出。
配合檢疫、隔離政策,若有旅遊史與接觸史,請配合。這是利人利己的行為,我們社會需要這樣願意配合的心態,疫情才不會擴大。
大家也要趁機改變習慣,平常其實就是多洗手。一般大眾若沒有症狀,就不需要一直戴著口罩,瘋搶口罩不會促進個人健康,這時擠去人多、排隊的地方更不好。
不要渲染隔離者、確診者的資訊,形成對立無濟於事。
這場瘟疫正籠罩著我們。每一天,大家的心情都跟著新聞、網路的各種消息起伏。當下當瘟疫已然不只是身體的疾病,更變形為恐懼、憤怒、政治角力⋯⋯等等的型態,滲透到生活中。即便是身體健康的人們,也難免感染上焦慮。
值得注意的是,集體恐懼所反映出的人性,直衝我們的黑暗面。我們看到一些人產生巨大的分別心。在一些地方,生病的人被視為瘟神,有如過街老鼠,人人避之惟恐不及;或是民眾為了爭搶物資,不顧別人死活,做出許多原本的他們不會做得出的事。
地球正在極速的轉化提昇中,舊的業力正在脫落,新的秩序正在悄悄建立。。
所有的不幸都是在提昇的過程中必需經歷的路,雖然苦難與恐懼看起來如此真實,但是責怪他人所產生的分別心,會削弱我們的力量。
當我們對事物具備豐富的經驗與正確知識與冷靜的內心,這樣,無論在什麼情況下做事,都不會慌了。
保持心理與身體健康,一定要學會如何面對、處理和戰勝恐懼,不畏疫情,轉化恐懼,從容應對恐懼,思考如何共好,直面人生,才是最成熟方式。
台灣醫療是很強大與健全的。居住在台灣是我們的幸福。
將眾人之力匯聚在一起。團結與愛,將是一切的答案。
唯有團結,才能讓美麗的國家更加強大。疫情早日結束。
祝福全球所有人,平安,健康,喜樂。
喉嚨一直有痰武漢肺炎 在 想請問大家,目前確診第8天,頭幾天是發燒喉嚨痛 ...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請問有人確診是喉嚨卡卡有痰,可是不會喉嚨痛的嗎? ... 我家3歲多小朋友確診目前第兩天了,一直有吃西藥,昨天就痰很多,還不會咳痰,結果今天早上聲音卻沙啞了,想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