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快樂,大家有沒有吃甜吃暖?
我最愛的是沙鹿的包肉鹹湯圓
但今天吃的是基隆全家福的芝麻甜味😋
⋯⋯⋯⋯⋯⋯⋯⋯⋯⋯⋯⋯⋯⋯⋯⋯⋯⋯⋯
繼續昨天提到的 🔥#華泰名品開箱🔥
我逛的店不算非常多,但每一家都有細細看
(outlet本來就是要撈寶,還要比價!)
這次推薦清單短短整理如下👇
🔺 UGG
以前我都從國外或找代購,這次在單一特價買了母女共三雙,價格不到我請代購買的 #一雙😥
而且大紙盒、品牌提袋都包的美美的給妳,不怕國際運送都為了省郵資都只能收裸鞋⋯小朋友的雪靴我看到好多大概就是一雙運動鞋的價格,最近天冷有需要的很適合(感覺比雨靴便宜了)。
🔺 converse
喜歡星星標幟或是經典帆布鞋的可以去繞繞,這次幫Q寶買到一雙黑色拼她很愛的獨角獸🦄️圖案,我以為一千出頭結果$760,而且買二雙可以再打折這樣 ,可惜朋友在不敢讓她等 #不然老娘肯定厚臉皮去找人湊省錢
🔺 Balenciaga
國際知名品牌我只逛到這家(因為其他都要排隊),裡頭氣氛比較高端😂我也不好意思拍照,但發現機車包(含mini,而且黑色金釦),打完這價位根本比代購低!一件差點手滑的連帽洋裝還 #便宜代購現在價格9000‼️另外老爹鞋跟超好穿的襪鞋,滿多很熱門款的商品都有。
年終想給自己買包的可以去逛逛 #或等我二手包喇
🔺Lee
對,不是老王是我們從小到大熟悉的老李⋯
是我這次💰噴最多的地方,一開始是因為一件牛仔襯衫(我很喜歡買這種),看到居然$790先打包(後來看官網還要$3184😱),又幫Q買了吊帶褲,開始試穿牛仔褲後回不去 #因為買一送一然後滿五千五再折五百‼️
牛仔褲因為可以試穿關係,每一件我都刻意的去挑那種追打小孩很方便的超彈性,#實在有夠好穿!而且花色款式實在多到炸,我們每個人至少帶四件回家🤷♀️
好了,最近在準備斷捨離 (結果看起來並沒有)
所以每一家店以我+女鵝這樣3人份
買單還是很可觀🥲
#是不是準備來清一下我的包包跟衣櫥了?
如果有去逛的別忘了也跟我分享
#喇低賽我們下次見👋
同時也有5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4的網紅借問一下_台灣人的 FAQ,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背景音樂「無魂有體親像稻草郎...」 嚇到吃手手!😯 怎麼搞得我們瘋癲隨性的假abc Tony Wu 也有低潮 中猴還中邪?🤔 居然敞開了心扉和百萬聽眾傾吐自己生活的低氣壓 這集讓一起拆解撞牆,找到枷鎖和面對問題🕵️♂️ 內化韌性、👆排出困頓才是成長與改變的開始 細細抽絲剝繭這位大叔🧓 這...
「喇低賽我們下次見」的推薦目錄:
- 關於喇低賽我們下次見 在 我們這一家-貝貝媽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喇低賽我們下次見 在 借問一下_台灣人的 FAQ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喇低賽我們下次見 在 A力地方媽媽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喇低賽我們下次見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喇低賽我們下次見 在 [心得] 【桌球喇低賽】桌「球」的變革- 看板tabletennis 的評價
- 關於喇低賽我們下次見 在 《Weird But Good》未成年也可以狂喝的啤酒 ...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喇低賽我們下次見 在 阿辰師- 講Joy哥- Chef Chouchou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喇低賽我們下次見 在 喇低賽意思-推薦/討論/評價在PTT、Dcard、IG整理一次看 的評價
- 關於喇低賽我們下次見 在 喇低賽意思-推薦/討論/評價在PTT、Dcard、IG整理一次看 的評價
- 關於喇低賽我們下次見 在 Mobile01: 首頁 的評價
- 關於喇低賽我們下次見 在 工作報到第一天ptt 2023 - arses.online 的評價
喇低賽我們下次見 在 借問一下_台灣人的 FAQ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背景音樂「無魂有體親像稻草郎...」
嚇到吃手手!😯
怎麼搞得我們瘋癲隨性的假abc Tony Wu 也有低潮
中猴還中邪?🤔
居然敞開了心扉和百萬聽眾傾吐自己生活的低氣壓
這集讓一起拆解撞牆,找到枷鎖和面對問題🕵️♂️
內化韌性、👆排出困頓才是成長與改變的開始
細細抽絲剝繭這位大叔🧓
這回兒是中年危機還是過太爽
討論人生哀莫大於心死🙍♂️
別苟活無魂有體親像稻草人🌾
來聽假abc 他(強說愁)的憂鬱
開導水瓶男百年難得一見的撞牆期 🚬
是說都會有上上下下的生活wave
這次一起來陪這個大男孩的低潮吧 🌊
🙋為了感恩許多支持假abc 的聽眾朋友
本集暗藏驚喜彩蛋🥚、要聽到最後呦✨
對了對了~ 記得到 APP 訂閱頻道🎶
IG 搜尋「借問一下」按下☑追蹤 follow
還有iPhone 五星 rating🌟🌟🌟🌟🌟
覺得好好笑就日行一善抖內給我們呦😂
🚀借問螢光筆捷徑
(01:00) 幹嘛今天假abc有點Blue
(01:50) 比爾蓋茲也有中年危機!
(03:00) 和比爾來一場熱狗艷遇
(04:50) 安逸 go crazy 文青姊壞掉的瀏海
(06:50) Tony Wu 人生的最大危機
(07:50) 三明治主管的無力瓶頸
(09:10) 沒辦法換車會有挫折?
(09:55) 一直以來Tony 的朋友都好棒棒
(11:50) 歐吉桑的三根腳趾很勉強
(13:30) 叫「哥」只是一種禮貌
(14:20) (怕老婆的)水瓶座自圓其說
(15:20) 中年男子總是很累?還是裝忙
(16:15) 刷牙沒有泡泡是特殊才藝
(17:30) 昏昏欲睡的男人在307
(18:30) 每週一的11:00am 被詛咒了?
(21:55) Tony 硬起來:「老婆!請妳離開!」
(23:20) 這是世間最無奈的一群人
(24:20) 假abc首次獻唱台語歌
(25:15) 啟示▶90歲阿嬤的鋼琴比賽🗣
(26:50) 鬼打牆的Tony Wu 恍然大悟
(28:00) 強力預告下一集🎧值得期待
(29:00) Ending Surprise!
#借問一下 #水瓶男 #中年危機 #撞牆期 #愛拼才會贏 #比爾蓋茲 #邊緣人 #鬼打牆 #髮型 #瀏海 #葉啟田 #低潮 #憂鬱症 #抑鬱症 #躁鬱症 #更年期 #大叔 #自我成長 #自我實現 #三明治主管 #三明治先生 #假abc
---------------------------------------------------------
洛杉磯文青姊 橫跨太平洋的 mix and match 頻道,拼盤式單元從放洋姐弟私房話、兩性顯微鏡、酷思維蒐集、迅捷式閱聽到社會化研究,日不落不累陪伴全球聽眾
🎤播Fun 普拉斯🎲S3單元:
《假abc543》文青姊合體Tony放洋姐弟來喇賽
《深夜問一下》文青姊+Bob=男女糾察隊
《Cast Talk》文青姊 feat 嚴選玩伴聊聊天
《查閱900秒》和文青姊旁聽老查15min一本書
《文青釘孤支》單純是姊的生活觀察報告
🎧試聽加訂閱、隨手五顆星 https://linktr.ee/excusemejwes
Instagram 搜尋:借問一下https://www.instagram.com/excusemejwes/
💰鎂三元嚇嚇我:你/妳真的愛我們(先抱一個)
https://pay.soundon.fm/podcasts/fd651a9a-5412-4967-8d4d-0b611fa8d483
🔊按下PLAY、訂閱不Delay
💡追蹤 IG、無縫陪伴 OMG
喇低賽我們下次見 在 A力地方媽媽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以為乳酪是一款高難度的烘焙蛋糕,
沒想到隨便喇隨便好吃,
一嚐到甜頭一連好幾烤,
整條奶油乳酪全部烤光了,
當然配著電視劇全都進肚子裡了(掩面),
苔苔烤個蛋糕也有內心戲,
食譜寫得落落長,
長話短說就是:喇A烘A冰A.就醬紫~
當他們在烤箱結合的那瞬間我心好澎湃,
中年鼻樑之酸,感性一發不可收拾,
還是很理智的一天只吃1/8片(約200卡),
.................好啦1/4片(我誠實),
運動菜單會跟上的!
這可惡的中年腹圍滯洪池(低頭捏)~
🎎演出陣容:
奶油 20G(紳士的油頭)目測開兩指。
餅乾 60G(底餅紳士)麗滋18片。
奶油乳酪 280G(女主角)。
希臘優格 100G(女二)米杯一杯。
雞蛋 一顆 (新生之喜)
玉米粉 10G(綿密劇情)1 .5大匙。
白糖或糖醇 80G (貓膩之甜)米杯6。
檸檬汁 15ML(清爽的離別)約半顆。
檸檬皮屑 (紛飛的綠意雪花)搓30下隨意。
🖼片場規模:
7吋活動模
一張 可以輕易叛逃的烘焙紙 剪圓
一張 防止表面黑化的錫箔紙 備用
🧸全劇透:👇👇
1.模具邊邊塗奶油,
底部鋪上一層剪圓的烘焙紙。
壓碎餅乾,混合隔水加熱成液體的奶油。
將以上”油碎底餅紳士“
填平模具底部冷凍雪藏10分鐘以上。
2.奶油乳酪室溫軟化,批次加入貓膩糖攪拌。
看不到結塊就可以加入女二希臘優格糾結。
深交之後蹦出 私生子 蛋黃君繼續糾纏。
糾纏到一半玉米粉加進來拌讓舊情綿綿。
心酸檸檬也倒進來,
(沒有離別沒有熱淚沒有收視率)
3.剛剛被排擠的蛋白在一旁被打發掉了。
現在把全部混合的汁液過篩混入起泡蛋白。
剛剛的油碎底餅紳士硬氣地從冰箱拿出來。
倒入全部汁液。
4.外面包兩三層錫箔紙(活動模才需要)。
放一條豆漿巾在烤盤上再注滿水。
放下層用160度C烤上天荒地老的一個半小時(或更久)。
熟了不要急著抽出來他們會全部歪腰。
(忙著談情說愛他們一定沒有時間鍛鍊核心)
讓他們在烤箱適應一下世間炎涼大約半小時。
5.取出後搓上檸檬皮,打入冰箱冰上一夜,
讓感情昇華。~隔天~脱模~吃掉!
👀後記:
👩💻以上可以試試不過篩不分批加入劇情人物,
保證一片混戰,粒粒糾結剪不斷理還亂!
👩💻如果搓弄感覺不出水丟丟是什麼FU,
用一支筷子邊邊狠狠插到底,
沒有糊狀就差不多熟了,
👩💻熟成時間天荒地老的久是真愛我們不要嫉妒。
👩💻如果還沒熟表面已經開始黃掉,
就罩上錫箔紙免得全部的角色都變黑變壞。
(表面上色有個焦香人味)
👩💻搓上檸檬皮讓它頭變綠更有看頭更有滋味!!
好了!追劇就是這麼殺時間!
恭喜又浪費了一個晚上的寶貴人生!
--------------------------------------------------------------------------
我是A力,運動是我的日常,廚房是我的療癒室,
我曾經是個圓噸噸的地方媽媽,也在九彎十八拐的減脂路上迷過路,
如果妳也在學習,我會很開心在這裡見到妳~
這裡有我老公幫我記錄的生活,我也很歡迎妳到粉專上跟我聊天,
生活是一場接力賽,我們一起陰溝裡賞星星!
粉專:地方媽媽 健身筆記 Ellie
https://www.facebook.com/ellielocalmom
IG:local_mom_ellie
https://www.instagram.com/local_mom_ellie
攝影-導演 我先森/周琨瑾火野攝影
剪輯-文字 苔苔我/彭佳琳 A力地方媽媽
音樂資訊-
Joy Of Lindy Hop/Freesound Music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iH2fca1XlIc
Ryan Nevis - Just A Dream (ft. Amber Shae)
https://goo.gl/cjBbTE
喇低賽我們下次見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本集主題:生物律動-住在身體裡的音樂家特展
本次將帶著聽眾朋友第一次到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要介紹生物律動特展,一開始先由展覽組策展人 #林怡萱小姐 為大家介紹去年為什麼會策這個展。再來由展覽組教育活動人員 #王凌卿小姐 為大家詳細介紹國外空運來台的13個展件作品。
1、聽見空間:雙耳讓我們得以偵測聲音的方向,幫助我們建立周遭環境的空間意識。將有雙耳聽覺的頭像放在遠處,空間的聲音傳送回你的耳機,讓你能夠體驗遠端的空間感。
拍博曼 [愛爾蘭/英國]
2、聽聽看:你聽得到是因為大腦蒐集並處理空氣中分子的震動,震動在大腦中變成化學訊號。藝術家與科學家聯手打造,讓你探索人類趣味橫生的聽覺世界。
拍博曼與安‧凱莉 [愛爾蘭]
3、聲光艙:這個貝殼狀的裝置將你包覆在沉浸式的影音結構中,眼前看到特製的影像,低頻透過地板連通,在環繞立體及觸覺的聲音中共振,將聲音轉換成震動穿透身體。來體驗一下自己的環繞立體聯覺電影吧。
泰茲 [義大利]
4、聲囊:我們的聲音體驗不只是聆聽而已,身體也接收到產生聲音的震動。這件裝置藝術讓聽者能夠聆聽及感受聲音,結合兩個擴音器與六個傳感器,在聲囊內打造3D聽覺及觸覺體驗,高沉浸式的環境帶你-進到藝術家體內。
森田智嗣 [日本]
5、感覺鏈:這個高度參與的體驗讓人串連起來,打造獨特又不斷變化的音樂饗宴。藝廊內懸掛的金屬鏈邀請你成為音樂鏈的一環。
哈維爾‧杰瑪維契, 貝爾法斯特女王大學聲音藝術研究中心 [北愛爾蘭]
6、移動情緒:你將受邀來量測情緒,這是聲音藝術研究中心正在進行的音樂及情緒實驗之一。你的身體是否喜歡你自以為討厭的音樂?本實驗運用心律監控及膚電反應來讀取身體對精選音樂的反應。
尼爾‧克格蘭、哈維爾‧杰瑪維契、米格爾‧歐提斯、彼得‧漢利、班傑明‧納普、貝爾法斯特女王大學聲音藝術研究中心 [北愛爾蘭]
7、電子音樂桌:這是一個協同式多用戶的影音體驗,桌上編碼的物件由感應器讀取,每次移動時就能創造出不同的聲音。此作品出自巴賽隆納龐貝法布拉大學音樂科技組之手,讓多人能夠同時彈奏樂器,開創音樂的無限可能。
反應系統 [西班牙]
8、泰雷明琴 V2:不經觸碰來製造聲音。泰雷明琴是史上最特別的樂器之一,在樂器周遭創作干擾圖樣,就能做出音樂。這件裝置藝術展示了聲波如何透過空氣傳送,這件原型設計將用音樂教你聲音的科學。
尚‧麥當勞、艾力克斯‧宏貝克與安珀‧緹蘇 [美國]
9、音波椅-獻給什麼都不缺的女孩:每間藝廊都需要一些椅子,但可要當心這張椅子。這張椅子由1920年代的椅子改造而成,充滿聲波電荷。操縱控制面板上由電壓控制的震盪器,就能根據個人喜好用身體感受聲音的力量。
大衛‧漢德福 [英國]
10、竊體者:這是一個讓你在藝廊自己創作音樂的機會。在軟體站自己動手採樣,隨後立即收到個人舞曲的音樂反饋。
艾力克斯‧道與席奈‧米妮 [愛爾蘭]
11、樂器人:這件實驗的音樂作品於三個螢幕播放,為三幅一聯的影像。此作品由查亞‧赫塔(Chaja Hertog)與三位音樂家合作一年,打造、發展出適合每位音樂家的獨特樂器。這些樂器變成身體的延伸,模糊了音樂家與樂器之間的界線。樂曲用三台攝影機同時拍攝、一鏡到底,造就即時的裝置藝術。
音樂家:米夏‧柯──鋸琴、沙夏‧阿赫拉諾福──酋力‧波立帝──打擊樂器查亞‧赫塔與尼爾‧奈德勒合作 [荷蘭]
12、心跳與節拍:這件獨特的樂器結合「龐克科學」與日式創新,將你自己的心跳變成曲調的基礎。這件樂器將你的身體當作電路,讓脈搏發出聲音。你可以加進聲音樣本,搭配自己的心跳一起演奏。
佑希赤井 [日本]
13、音波床:該上床了,但這不是拿來睡覺的床,低音喇叭播送深層、親密的音波音景至整張音波床,串連你的感官,讓你不只聽到傳送的聲音,還能感受到聲音。音波床探索我們與音樂之間非常私密的關係。想像一個滿溢聲音的池子──滑進池子泡個音波澡吧。
卡芙‧馬修斯及身體音樂 [英國]
喇低賽我們下次見 在 《Weird But Good》未成年也可以狂喝的啤酒 ...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啤酒+下酒菜+ 喇低賽 【Will Shen嬸嬸】 ... 可以跟你聊天的智慧 喇叭 ?! ... 我們 從認識到開始交往的奇耙故事【Will Shen嬸嬸】. ... <看更多>
喇低賽我們下次見 在 阿辰師- 講Joy哥- Chef Chouchou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阿辰師喇滴賽Podcast]EP4-長得像渡邊O還是算騷擾嗎收聽連結: https://reurl.cc/RvRxae 本集節目還是由「阿辰 ... 不會再有下次了,畢竟以小弟目前的規模也沒這麼多銀 ... <看更多>
喇低賽我們下次見 在 [心得] 【桌球喇低賽】桌「球」的變革- 看板tabletennis 的推薦與評價
這篇內容對於大部分桌球愛好者來說應該已經是老生常談了
但是因為朋友說可以推廣給一些對桌球比較不了解的朋友看看
我個人也是那天去看北區預賽陪學弟練球第一次打到塑料球
加上前幾天在ITTF的粉絲頁裡頭看到一張照片
所以就寫了這篇文章
也請各位不吝批評指教!!
----------------------------------------------------------------------------
【完整影音圖文版】https://www.sportsv.net/articles/11513
筆者(本魯)前幾天在ITTF的粉絲專頁上面看到一張照片:
搭配內容寫道:「最新驚人的大消息,經過多年研究,在2015的世錦賽我們將改採漆的像
足球外觀的球,我們認為這將會使桌球運動更為普及。」
難道桌球又要改變了嗎?那我們來聊聊桌球的「球」吧!
筆者身為一個業餘棒桌籃三七的選手(三成專業七成嘴砲),以前在從事棒籃活動的
時候被學長誇獎反應挺快,這時筆者心裡就會想:「桌球那麼小顆那麼快我都接的到,棒
球籃球那麼大顆,當然不是問題!ㄎㄎ!」在桌球的網路世界裡,大家很常在討論板子材
質、膠皮的不同,也因為各廠牌的球並不如球拍膠皮那般擁有極大的差異,所以對球的討
論似乎也不太常見。
本圖截自網路,若有侵權請告知移除
【乒乓講古】
談到桌「球」的變革,我們通常會稍微聊一下關於桌球的發明過程。桌球這項運動約
莫在十九世紀末期由英國人發明的,當時只是想說如果把網球拿到室內來打不知道好不好
玩。所以桌球又稱為桌上網球(tabletennis)剛開始是用像網球拍那種有弦的拍子打,
而球是用軟木材質製作的(想就覺得打起來應該很怪)。後來才改用賽璐璐材質的空心球
來取代原先使用的球,而這種空心賽璐璐球在彈跳時會發出「乒乒乓乓」的聲音,所以又
叫做「乒乓球」。
【球新球變】
但是歷史終究是歷史這都離我們太遙遠了,我們這輩子可能沒機會打到那時候的那種
球。不過如果你是個年紀超過25歲的桌球愛好者,國小練過球,那在你這輩子到目前為止
的桌球生涯中,至少會打過三種不同大小的球,2000年9月30號以前,當時國際桌總規定
的標準用球為直徑38mm的賽璐璐製空心白色或橘黃色用球。之後則改變成直徑40mm同樣材
質的桌球,不過雖然為40mm,但當時實際用球大約在39.7mm。這樣的用球大概使用了14年
,直到去年(2014)國際桌總再度宣布桌球將有重大變革,自2014年7月1日開始,國際賽事
將用塑膠球(plastic ball)來取代擁有百年歷史的賽璐璐球(celluloid ball),而塑膠球
直徑雖然同樣說是40mm但實際上為40.2mm,也因此目前我們在市面上看到的最新用球會寫
40+。目前國內外賽事都是採用這種塑膠球。
本圖截自自由電子報,若有侵權請告知移除。
此外還有兩種比較特別形式的球,一種是44mm的球,一種是40+的黃白雙色球。
本圖截自網路,若有侵權請告知移除
先介紹44mm的球,最初開始推廣44mm的是在日本,日本桌球總會在1988年正式推行
44mm的桌球運動,主要推廣的對象為初學者以及老年人,而且比賽規則方式與使用器具和
我們目前看到的桌球也有些微不同,例如為三戰兩勝,每局九分,拋球不需16公分但要離
球台50公分.......等規定。詳見下表:
(本表取自網路,陳光紫、曾瑞成〈44毫米桌球運動初探〉,中華體育季刊第十九卷第四
期。若有侵權請告知移除。)
而另外一種40+雙色球則最先使用在2014年的中國乒超總決賽中,選用雙色球最重要
的目的就是為了要讓觀眾更能體會桌球旋轉的奧妙,雙色球將使視覺效果更加突出,特別
是在電視轉播慢動作重播中更能看出球的旋轉,使得觀賞性提高。(可參考影片中之慢動
作重播鏡頭)
剛開始決定要使用時,我國好手鄭怡靜也曾在臉書上面PO出雙色球的圖片,還開玩笑
的說好像神奇寶貝球。但目前在國際間的各大公開賽中,也只有去年的白俄羅斯公開賽使
用雙色球,其餘依舊使用白球。
本圖截自網路,若有侵權請告知移除
【眼前的黃不是黃,你說的白是什麼白】
至於黃球白球其實也是有發展背景的,誠如標題所說,其實黃球不是黃,它帶有一點
偏橘色,根據筆者的歷史記憶剛開始應該是先打白球,並且搭配墨綠色的球桌(有些學校
如果這幾年沒有買新桌子應該在校園內還可以看到這種墨綠色球桌)。但後來為了轉播時
能讓觀眾看得更清楚,將白球改為橘黃色的球,而將桌子改為藍色的桌子(當時的藍比較
偏天空藍),但可能因為橘黃色的較容易受到週邊環境顏色的影響(例如體育館的木頭地
板),因此最後國際桌總又將球改回白色,而搭配深藍色桌子,這也是為什麼我們近年來
看到的比賽大多是用白球深藍桌的緣故。
【差之毫里】
一般而言,球的直徑越大體積越大,在飛行中接觸的面積就會增加,形成空氣阻力增
加的情況下,球的旋轉與速度勢必是會下降(想想壘球跟棒球的全壘打牆距離便可略知一
二)。也因此球體變大之後,對於一些力量相對較小,原本是靠發球控制旋轉落點取勝的
選手,將面臨較大的衝擊。加上無遮擋發球、改為11分、2球換發的規定之後,在剛從
38mm換成40mm那個時代下,中國隊的劉國樑的時代大概就結束在那時。(不過中國大陸江
山代有才人出,也許沒有換球改規則一樣要退下來,但會不會再晚個幾年呢?)
而由於球速減慢,亦即表示來回球會變多,相持球回合數一多,選手跑動的肌耐力與
心肺能力都必須要提升。而且也因為球速變慢,要打出同樣質量的球需要更大的瞬間爆發
力。在技術層面上,由於旋轉下降,發球方的優勢已經不像過去那麼明顯,反倒是接發球
的撥球、擰球技術將會不斷的提升。另外就是因為質量會比打小球時差一點,前三板得分
率勢必會下降,也因此連續球一多,小手臂的快帶或是中遠台對拉的能力都會變成日後選
手訓練時的重點。我們可以從影片中的精采好球來觀察上述的狀況。
【結論】
從桌「球」的演進過程,不難看出絕大多數的目的是為了增加球的來回,不僅是觀眾
能夠更清楚的看清楚球的變化,更是希望能夠將桌球運動繼續推廣出去,誠如日本發明
44mm大小的球一樣,否則撿球的時間比打球的時間多,那就不好玩了吧!(雖然世界比賽
也是撿球時間多於打球,可參閱乒乓邦大大的【外電+影片】桌球比賽中實際擊球的時間
比例https://www.sportsv.net/articles/11500)
所以,桌球改成足球的外貌,這樣好不好呢?
本圖截自ITTF粉絲專頁若有侵權請告知移除
原來只是愚人節的玩笑啊!
--
我的文章更新,都在卡爾的粉絲團:
https://www.facebook.com/KaLELsports
個人運動視界部落格:
https://www.sportsv.net/authors/byka0217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82.234.251.89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tabletennis/M.1428129824.A.06F.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