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子過敏能根治?醫︰從根本改善❗️❗️
「狂打噴嚏、流鼻水實在好痛苦!有沒有什麼方法可以讓過敏不再來?」每每過敏性鼻炎的病人來到診間,這一道絕對是經典必考題。
「過敏性鼻炎」其實是鼻腔內黏膜的發炎反應,這是當鼻子吸入某些會刺激鼻腔的外來物後,身體的鼻黏膜接收到「可能有害」的訊息因而產生防禦反應,引起組織胺釋放,產生如打噴嚏、流鼻水、鼻塞,甚至氣喘等上呼吸道過敏發炎症狀。
🤔引發過敏性鼻炎,原因有哪些?
根據統計,過敏性鼻炎和體質有很大的關聯,假使爸媽都有過敏體質,子女有過敏體質的機率可能高達70%!加上台灣氣候潮濕、空氣品質不佳,若未做好保養與防護,自然容易增加鼻過敏的發生。依症狀的不同,鼻過敏還可簡單分為:
1️⃣「季節性」過敏性鼻炎:主要是一年中的某些時刻比較容易出現過敏反應,可能的過敏原包括花粉或空氣中的污染物等等。
2️⃣「常年性」過敏性鼻炎:如果是不分季節、全年都有過敏症狀,那麼有可能是塵蟎、貓毛狗毛等經常碰觸的過敏原所引起的了。據研究統計發現,台灣有過敏性鼻炎的人,九成以上是來自塵蟎。
通常若想了解造成自己過敏的致病因子,透過抽血來檢驗過敏原,會是比較準確的做法。但建議應先由專業的耳鼻喉科醫師診斷、觀察,再討論是否要做「過敏原測試」,因為臨床上碰到不少自述深受鼻過敏之苦、堅持自費檢查過敏原的患者,最後卻驗不出的情況,常常都是因為病人誤把感冒當過敏啦!
🤔鼻塞難暢通、鼻水止不住,究竟是感冒還是過敏?
鼻炎分為很多類型,但症狀卻都極為類似,因此往往讓人分不清,尤其一般人更是直接就把感冒和過敏兩者搞混了。在初步的鑑別診斷上,我們會留意以下幾個重點:
症狀持續的時間:一般數天內症狀便可緩解或消失的,大多是感冒,而過敏則通常會持續兩週左右。假如發生不適症狀的時間維持在數天至兩週內,如果伴隨喉嚨痛或頭痛等其他症狀,多數經常是因感冒引起。
鼻水狀態:由於病毒感染,導致免疫系統產生抗體來對抗病毒的感冒,從鼻腔流出的分泌物常常是比較黏稠的鼻涕。而沒有發燒、喉嚨痛、咳嗽或四肢無力等症狀,單純只有打噴嚏、鼻塞、流鼻水,且鼻水較清澈者,一般是過敏性鼻炎。
鼻子黏膜狀況:感冒是「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疾病的一種,理學檢查常見鼻黏膜偏紅腫。但若是鼻子過敏這種慢性長期的發炎,鼻黏膜看起來就會呈現灰白腫脹的樣子了。
🤔對抗鼻過敏怎麼治療?用錯鼻噴劑恐加劇鼻塞
目前針對過敏性鼻炎的主流治療方法,仍以「藥物控制」為主,包含口服抗組織胺及鼻噴劑,用來壓制病人過度敏感的體質、緩解急性症狀。然而,有些長期鼻子過敏的人,可能會出現鼻肉肥大造成肥厚性鼻炎問題,致使鼻子阻塞不通,當藥物控制不佳時,也會考慮進行手術改善。
這邊要特別注意鼻噴劑的使用,通常耳鼻喉科院所開立的鼻腔噴霧劑,分為三種類型:
⭕️ #類固醇鼻噴劑:直接作用於鼻黏膜,抑制發炎細胞與發炎物質的釋放,達到抗發炎目的。作用時間比較慢,需要一到兩週左右才能出現完整效果。因為是局部的低劑量給予,即使是孕婦或兩歲以上的小朋友,依醫囑使用都會是安全的。如果是常年性過敏性鼻炎者,長期每天規律使用後,身體對過敏原造成的刺激將會逐漸適應,比較不容易產生嚴重的過敏反應,有助改善鼻腔環境,待狀況穩定後,醫師會依病況調整藥物的使用次數與劑量。
⭕️ #抗組織胺鼻噴劑:主要在減少發炎物質(組織胺),降低後續發炎反應。比起口服藥物,噴劑作用的時間較快,也較少有全身性(如嗜睡)等副作用。不過,若想緩解鼻塞、鼻子癢、眼睛癢等症狀,效果則不如類固醇噴劑來得好。
⭕️ #肥大細胞穩定劑:能穩定肥大細胞,避免因過敏而釋放出組織胺,所以在接觸過敏原之前(組織胺釋出之前)就作為預防性使用,效果最好。
至於民眾可在藥局購買到的鼻噴劑,成分主要為 #血管收縮劑,它能讓腫脹的鼻內血管收縮,所以能迅速減緩鼻塞的不舒服症狀。建議作為暫時不方便就醫時的救急之用,若長期使用恐怕將使血管鬆弛、失去彈性,這時噴再多都不會有效果,反而演變成藥物性鼻炎,要是經醫師治療後仍無法恢復正常,可能就必須透過手術來解決了。
告別塵蟎過敏體質!#舌下錠減敏療法 有解
根治過敏性鼻炎的最有效方法,就是遠離過敏原,說來容易卻很難實踐,因前面提過,台灣90%以上的過敏都是塵蹣引起。所以在治療上,多以症狀控制居多,若無法避開過敏原,即便動了手術也不能一勞永逸。
慶幸的是,國內近來引進「減敏舌下含錠減敏療法」,便是針對塵蟎引起的過敏性鼻炎所做的根本治療。此療法藉由舌下含錠方式,讓身體每天吸收低劑量、對人體無害的過敏原萃取物,使其漸漸習慣過敏原的存在,進而增加免疫系統對過敏原的耐受性,大幅降低因接觸到過敏原便過於敏感、發炎的機率。以下4個重點提醒:
減敏舌下錠僅針對塵蟎的過敏現象,使用前需抽血檢驗確認是否有塵蟎過敏體質。
一般至少需要半年以上的療程,研究則建議連續使用三年,且健保目前不給付,須自費。
每天使用一顆,約兩個月後,過敏症狀會明顯改善;持續超過一年,症狀可改善五成;若完成半年治療後中斷藥物,改善成效可維持至少超過一年。
目前適用對象是12歲以上的塵蟎過敏族群,12歲以下的小患者仍在研究階段,還未開放使用喔!
〔陳亮宇耳鼻喉科診所提醒您〕
呼籲有過敏困擾的朋友,當不適症狀已影響生活時,第一時間應先就醫,讓醫師評估、診斷,並依照個別狀況開立適合的藥物。此外,搭配每日規律且溫和地沖洗鼻腔,或食用特定的益生菌作為輔助,對減少過敏症狀也會有幫助。
#鼻塞
#過敏
#台中耳鼻喉科
#陳亮宇耳鼻喉科
吸入性類固醇種類 在 Dr 文科生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哮喘並非想像中的輕鬆
在日常問診的時候,不難發現很多病人都有不同程度的長期咳嗽問題。
有些病人小時候有哮喘,每當換季或做運動時需要用到一些藥物減輕呼吸困難,但長大後便漸漸穩定下來。但有些病人卻未必那麼幸運,哮喘病情一直以來都未曾好過,仍然常常受哮喘困擾。
那麼,到底什麼是哮喘?跟一般感冒的咳嗽有什麼分別?
哮喘是是過敏鐵三角(Atopy)的其中一員
1. 哮喘(Asthma)
2. 鼻敏感(Allergic Rhinitis)
3. 濕疹(異位性皮膚炎)(Atopic Dermatitis)
哮喘大部分都是因過敏反應而產生免疫細胞和因子,例如Eosinophil, interleukin-4 and 5和IgE等,令呼吸道肌肉收縮和氣管收窄,導致呼吸困難的徵狀。過敏原因很多,可以是天氣轉變、常見的花粉、塵蟎和化妝品等等。
長期不受控的哮喘可引致呼吸道慢性炎症,長遠可引致呼吸道組織變異而令哮喘狀況惡況而不受控制,令藥物的效果變差。所以於哮喘早期時盡快治療和良好的長期控制便極為重要。
在香港,不少人都對哮喘認識不深,很多都把早期或慢性哮喘的徵狀當作是一般天氣轉變或小感冒去處理。但這樣是無法長遠控制好病情的。
跟大眾固有印象不同的是,常見哮喘徵狀並不只是咳嗽;胸口痛、喘嗚(Wheezing)、呼吸困難或過速、半夜咳醒或睡眠質素偏差、運動時體能不佳而動輒要停下來休息喘氣等都是常見的徵狀。
那麼,怎麼知道自己是不是患有哮喘?這種情況下便要諮詢醫生的意見,如有需要便會安排進行肺功能測試,如結果是呼吸道受阻而在使用藥物後有改善的話,便很可能有哮喘的問題。
一般來說,哮喘治療主要有以下幾種
1. Short Acting Beta-2 Receptor Agonist(SABA)
2. Short Acting Muscarinic Antagonist (SAMA)
3. Long Acting Beta-2 Agonist (LABA)
4. Long Acting Muscarinic Antagonist (LAMA)
5. Inhaled Corticosteroids (ICS)
6. Leukotriene Antagonist
這些藥物對哮喘到底有什麼功效?而什麼人應為用什麼藥物控制?
首先你需要先諮詢醫生再進行肺功能測試,判斷是否有氣道受阻(Airway obstruction)或氣管抽搐(Bronchospasm)的問題,而這些問題亦可透過氣管擴張劑(bronchodilator)減輕從而改善肺功能。
幾十年前哮喘來來去去都是靠俗稱為藍色噴霧的短效氣管擴張劑(SABA)例如salbutamol。一般來說輕度哮喘的確可以靠SABA在有徵狀時,例如換季、做運動或過敏時減輕徵狀令生活不致太受影響。然而研究發現高達七成的哮喘病人並未能良好的控制哮喘徵狀。[1][2]
很多人都以為哮喘只需要發作時吸一吸氣管擴張劑便會好,但其實如果是中等至嚴重級別的哮喘,單靠短效氣管擴張劑並不能完全控制。SABA亦非沒有副作用,常見的副作用為心跳過速,當病人病情不穩需要不斷使用SABA時,便可能出現以下問題
1. 心跳過速至不適或頭痛
2. 生活質素被哮喘徵狀嚴重影響,例如半夜咳醒需要吸SABA或未能進行運動,因休息不足而經常疲累
3. 哮喘從根本上並未受到控制,長期炎症和過敏反應令氣道組織變異,導致哮喘持續惡化
因此近年愈來愈多新型藥物能提供長久的哮喘控制。當中以吸入性類固醇(ICS)和長效氣管擴張劑(LABA)最為革命性的發展。
吸入性類固醇針對身體因過敏反應所產生導致炎症和氣管收縮的問題,透過壓抑過敏和炎症而紓緩徵狀同時減少長期過敏發炎引致的氣道組織變異。
長效氣管擴張劑例如Salmeterol和Formoterol,跟短效最大的分別是,長效一天只要噴一至兩次,短效在中等至嚴重的患者可能需要每數小時噴上6次甚至更頻密,頻密地使用氣管擴張劑增加了副作用的產生和生活質素的影響。
傳統長效氣管擴張劑能產生長效藥力紓緩氣管收縮、咳嗽和呼吸困難的徵狀,務求達到改善生活質素,讓患者不用半夜醒來或日間經常要停下來吸SABA。近年更有新一代Ultra Long Acting beta2-agonist例如vilanterol,從而達至更穩定和長效的徵狀紓緩。
令人無奈的是,哮喘可以說是一場長期的戰爭,當你日以繼夜夜以繼日要噴氣管擴張劑時,不少患者都會感到無助令大家久而久之不再跟足醫生或藥劑師建議,間中不適才噴一下,令病情未能得到良好控制。
因此,另一個革命性的改變便是combined inhaler,近年不少吸入性哮喘藥物均為混合式,吸一次等於吸了兩種藥物,例如大家可能都見過的Fluticasone/Sameterol和Budesonide/Formoterol。較新的有超長效混合藥物,藥效可持續12-24小時,例如Fluticasone/Vilanterol。這些混合式藥物大大減少病人每天需要使用吸入器的次數,令更多病人更願意持續的使用,
最後想提提大家,使用吸入式噴劑的技巧非常重要,研究發現不少患者技巧欠佳令不少藥物只噴在口內無法成功到達氣管內[3]。近年不少新型吸入式device有特別設計改善這問題,由於種類太多,強烈建議你諮詢你的家庭醫生、護士或藥劑師建議以及讓醫護人員評估你的使用技巧。
視乎患者的臨床狀況,一些病人只需要間中用到SABA;一些病人需要用到SABA+SAMA;嚴重點的病人需要用到SABA+LABA+ICS;醫生可能建議病人使用不同的combination以控制哮喘,所以患有哮喘的話,請務必定期與家庭醫生跟進。
*新型藥物如生物製劑(IgE-inhibitor或Eosinophil Inhibitor或IL-4/5 Inhibitor)由於太複雜的關係便不在此講解,留待下次有機會再跟大家分享。
Reference
[1] Woodcock A, et al. (2017) Effectiveness of fluticasone furoate plus vilanterol on asthma control in clinical practice: an open-label, parallel group, 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 The Lancet
[2] Martyn R Partridge et al (2006). Attitudes and actions of asthma patients on regular maintenance therapy: the INSPIRE study. BMC Pulm Med.
[3] Lia Jahedi, et al (2017). Inhaler Technique in Asthma: How Does It Relate to Patients' Preferences and Attitudes Toward Their Inhalers? Journal of Aerosol Medicine and Pulmonary Drug Delivery.
吸入性類固醇種類 在 雙寶爸的小宇宙|兒童感染科 顏俊宇醫師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粉絲福利時間📌 分享此篇文章 📌留言tag@一位以上朋友📌粉絲頁按讚😘至11/30中午從中抽出 #三名 粉絲贈送 #理膚寶水b5全面修護霜
(含有效皮膚保溼成分維生素原B5,可以用全身修復各類皮膚不適,但因不含氧化鋅等阻隔成分,所以稍嚴重的尿布疹效果不好喔😅)
🎯秒懂「尿布疹」懶人包—A.B.C.D保養原則! #屁屁膏什麼成分有效?#尿布疹警示訊息!
👉詳文請見: https://reurl.cc/Z7vozM
----------------------------------------------------------------------
📖重點摘要
尿布疹產生原因主要是尿液潮濕、糞便裡的刺激物、尿布摩擦…造成的皮膚發炎,常見出現在下腹部、生殖器、屁股、大腿上緣,很重要的是紅疹通常出現在皮膚「露出的表面」,皮膚的「#皺摺處沒有」。輕微就是一些散散的紅疹;中度就是變成大片的紅疹,這時候就會有疼痛的感覺;嚴重就是產生皮膚潰瘍。輕、中度的尿布疹經過 #治療通常2至3天 就會好,假如超過3天的傳統治療無效的話,可能就要擔心是否合併有黴菌或細菌感染。
-----------------------------------------------------------------------
🌸尿布疹預防A、B、C、D四原則
■ #AIR屁股透氣 :在剛尿完尿或大完便的時候讓小孩光屁股透透氣 (一天1-2小時)。
■ #BARRIER使用屁屁膏:含 #凡士林 (Petrolatum)、 #氧化鋅 (Zinc oxide)、 #羊毛脂 (Lanolin)、二甲聚矽氧烷 (Dimethicone)、蘆薈 (Aloe Vera)、礦物油 (Mineral oil)、石蠟 (Wax)等成分,可以形成一個油脂保護膜有效 #阻隔刺激物,以達皮膚保護作用。
其他有零星研究證實有加強皮膚保濕或舒緩功能的成分如:維生素A + D、維生素E、 #維生素原B5 (Dexpanthenol)、乙酸鋁溶液 (Aluminum acetate舒緩搔癢)。
🌟屁屁膏使用「注意事項」:每次更換尿布就可以抹上屁屁膏,假如屁屁沒有沾到尿尿或大便, #不用擦掉原本的屁屁膏,直接在比較薄的紅疹區域加強塗抹。另外假如有其他情況醫師有開藥膏,每次換尿布要記得 #先擦藥膏,後再擦上屁屁膏,才不影響藥物作用,屁屁也可以形成保護膜。
■ #CLEANSING溫和沖洗:用溫水 (37-40℃) 輕柔沖洗屁股,有便便較髒的時候使用少量中性至微酸性的清潔劑,最好與皮膚酸鹼度相近,微酸性的肌膚才能維持正常的菌叢,避免致病細菌或黴菌入侵。濕紙巾也要使用無香料、無酒精的種類。
■ #DIAPER勤換尿布:每1-3小時換一次尿布,減少悶熱、尿液與糞便刺激,選擇高水分吸收力、透氣、材質舒適、符合寶寶身型的尿布。
-----------------------------------------------------------------------
🛡尿布疹避免產品
美國兒科醫學會不建議使用含 #滑石粉或玉米粉的爽身粉,因為使用時粉末飛揚,吸入後會傷害呼吸道。不要使用含 #Neomycin抗生素藥膏 (如Neomycin新黴素軟膏、Bacitracin利膚藥膏),因為有可能產生過敏反應。重點使用的屁屁膏要選擇 #少防腐及無香精成分,以減少紅屁屁刺激。
----------------------------------------------------------------------
⏰尿布疹警示訊息
假如寶寶已經勤換尿布且擦屁屁膏 #3天無效、有水泡、膿泡、出血、潰瘍、 #紅的範圍變大、寶寶 #發燒、身體不舒服,那就有可能是嚴重發炎甚至合併感染,或是其他疾病引起尿布區域皮膚炎,要考慮的層面就更廣了,還是看醫師請專業的醫師來判斷吧!
----------------------------------------------------------------------
🌟尿布疹治療藥膏
✍️#低、中效價 #類固醇藥膏
輕微的尿布疹可以先擦屁屁膏治療,中重度的尿布疹就需加上「低、中效價」的類固醇藥膏:
1. Hydrocortisone 1%:吉舒乳膏、皮質醇軟膏
2. Clobetasone butyrate 0.05%: #可貝乳膏
3. Betamethasone valerate 0.06% :#臨得隆 (Rinderon-V)
4. Fluticasone propionate 0.05%:#克廷膚 (Cutivate cream)
尿布疹因為有尿布包覆的關係,假如使用 #高效價的類固醇, #全身性的吸收比例會上升,可能會造成內分泌系統等副作用。另外類固醇藥膏同個部位使用 #小於兩週, #紅退就需要停藥,比較不會產生皮膚變薄、血管擴張等副作用。
✍️黴菌藥膏
有合併黴菌感染的話,含Nystatin ( #Mycomb美康)、Clotrimazole ( #黴克頓)、Miconazole (可寧乳膏、達膚寧乳膏)、Ketonazole (必克多黴) 藥膏可用,每次換尿布時就可以重新上藥膏一次。
✍️抗生素藥膏
輕微狀況使用含Fusidic acid (膚得舒、褐黴素)、Mupirocin (Dermasafe膚利舒) 藥膏 5-7天,嚴重細菌感染的病人還需要口服抗生素。
🐶最後希望每個寶寶都有 #乾爽的小屁屁喔!🥰
💎感謝 王筱涵醫師。皮膚科的生活內涵。 提供 #理膚寶水B5修復霜 ~請大家也到他粉專看看 #按讚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