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歷史小巨星─吳宜蓉的推薦。
其實說到戰國時代的電玩遊戲,我會想到以前大宇公司有推出「戰國策」電玩,而且還請了鄭問負責繪畫。
我是沒有玩過這款電玩,畢竟當年我還小,是個窮逼(這點其實到現在好像也沒變),買不起遊戲。不過觀看一些網路上的圖片,我覺得已經算是那個時期,我國電玩公司所能拿出的頂級誠意之作了。
可惜,就還是沒有經營起來......
但戰國時代真的不比三國有魅力嗎?
其實光榮三國志,這幾代都開始出現「古代武將」的人物,這其中就有不少戰國時代的武將登場,例如:白起、蒙恬、王翦、吳起、孫臏......可見日本公司是有看見其中的魅力所在。
個人覺得,戰國時代之所以未能像三國一樣的蓬勃發展,應該是吃了文學創作的虧。雖然是有一本《東周列國志》的古代小說,其中也不乏經典橋段,像是孫臏與龐涓的恩怨仇、蘇秦與張儀的喇叭嘴大師對決,但整體來說,時間被拉得太久進而造成了結構鬆散,在觀看上就不如三國演義精彩了。
(大家如果對照三國演義及正史,會發現三國演義忽略了眾多橋段,例如:東吳就非常的邊緣化,還有諸葛亮掛掉之後,三國演義就以極快的速度收官,要知道諸葛亮死後的蜀漢可是還維持了很長的時間呀。但作為文學安排,這確實能讓作者更聚焦安排他想描寫的重點。而作者也的確創作出了許多經典虛構環節,像是天下無敵的關2D溫酒斬顏良、過五關展六個顏良、水淹七個軍的顏良......之類的。)
前些年,對岸有根據小說改編,推出了電視劇「大秦帝國」系列,似乎也在歷史愛好者中掀起不小的討論(事實上,我在故事網站的連載,很多圖片就是引用自大秦帝國的電視劇照),另外原泰久繪畫的《王者天下》漫畫,也是有不少支持者,甚至還因此改編成電影(但動漫真人話其實往往是悲劇呀,好吧,最起碼我們看王者天下的電影還可以看長澤雅美及橋本環奈來壓壓驚),而我做出的戰國四名將篇,就因為這套漫畫而吸引了一些讀者閱讀(其中效果最顯著的就是王翦以及李牧這兩篇了)。
所以如果有越多人投入這段歷史的創作及描述,我想,說不定真的能打造出不輸三國的璀璨時代(比如我們就期待全軍破敵系列來個戰國時代篇吧)。
說到此處,我這次的作品就算是貢獻給了歷史長河的建造了,大家如果看的心動,趕緊掏錢購買幾本吧!
購書可往這裡走喔:
https://www.kingstone.com.tw/basic/2017820631503?actid=WISE&kw=%E5%93%A5%EF%BC%8C%E5%B0%B1%E6%98%AF%E5%80%8B%E7%8B%A0%E8%A7%92%E8%89%B2&lid=search&pi=0&zone=book&fbclid=IwAR02_piD-Y9sTWA4nCNXTFZ4vnOztCPdf_5ocn-Q3dczYHQIoruhmYsx0S4
https://okapi.books.com.tw/article/14526?fbclid=IwAR27GoK_xMH6mf1WgbFazKnd9KQhIyZK0M5NlKwO876ODeQkaxgulzOoYuY
吳榮根電視劇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吳孟達,從濫賭欠債到配角之王:你喜歡成功,還是喜歡夢想?】
最近 #吳孟達 過世,因為發現我的讀者年紀大多是 16 歲 ~ 30 歲區間,擔心有些人不太清楚他是誰,還是簡單介紹下。
吳孟達是 80 年代璀璨港片時代重要的一抹色彩。
其經典作品不計其數,舉凡《整蠱專家》《賭聖》《食神》《九品芝麻官》《少林足球》等等,都能看到他無厘頭的搞笑風格,是首屈一指的「配角之王」。
吳孟達的離世,媒體對他有說不盡的豐功偉業,回顧他跌宕起伏的人生,活得像武俠小說,曾歷經少年得志,耽溺享樂而墜入谷底,最終大徹大悟、力圖翻身終至重回事業高峰。
每位傳奇,往往是從黑暗迷茫與低頭自省中誕生,一如吳孟達。
/
吳孟達從小就喜歡演戲,在電影院「一人一票」尚未風行的時代,他就會和兩個弟弟僅買一張票潛進戲院看戲,心中立志要成為演員。
之後他瞞著父親報考 TVB 演員訓練班,試鏡時演了個流氓,一次就考上,事後吳孟達回想:「我只是有小聰明而已。」
少年得志的人,確實有點小聰明的。
兒時勤跑電影院觀影的基礎,吳孟達對表演早已養成某種直覺,總是能精準達到老師要求。
他記性又強,劇本看 2 遍就能將自己跟對手的台詞記住,很快就成為訓練班中的紅人,同班同學杜琪峰和周潤發都對吳孟達的梳理台詞的功力佩服不已。
彼時表演班共有 40 人,僅 7 名學員拿到 TVB 的長約,吳孟達便是其一,那時他不過二十出頭,意氣風發地說:「我覺得其他同學都沒我帥,周潤發也不如我!」
1979 年,吳孟達演出《楚留香傳奇》爆紅,星運直衝,許多粉絲會聚集在公司樓下找他簽名、送禮物,廣告與片約紛至沓來,然而鮮花與掌聲,反倒讓吳孟達迷失了。
他開始泡賭場、混酒吧,成天將自己圍繞在賭桌、酒瓶和大腿裡。
/
吳孟達在《楚留香傳奇》演的角色是遊戲人間「胡鐵花」,而他的前半生也活得跟角色一樣。
只是他忽略現實人生並非電視劇,當一個人身處高峰卻缺乏自省意識,踏空一步便是直墜深淵。
吃著小聰明和天賦的老本、不精進演技的結果,吳孟達試鏡開始變得不順、工作量銳減,而他又改不了賭博酗酒的惡習,四處借錢繼續賭,終至欠下 30 萬港幣的巨額債務、被公司雪藏。
吳孟達被銀行宣布破產,向好友周潤發借錢,遭到對方拒絕,另名好友杜琪峰甚至直指他是「扶不起的爛泥巴」。
吳孟達心中恨死這兩人,和他們斷絕往來,後來才明白,兄弟們不過是在救他,「如果他們借我錢,我就會一直對他依賴,還是會跑去過那種生活(賭博)。」
和好兄弟不相往來,債務還是得還。
1981 年到 1984 年的這段期間,吳孟達都在四處跑龍套,開始遭受工作人員的白眼與嘲諷。
他徹底見識到一個人在谷底時,受到的待遇連狗都不如,別人當初對你的追捧,也可能在下一秒變成石頭。
「那時才知道,原來小聰明不長久。」他歎道。
/
努力還債的 4 年來,吳孟達開始反思過去。
不跑龍套時,吳孟達就會在家看書、研究電影,從《演員的自我修養》《角色的誕生》一路讀到《演技六講》,就連導演陳凱歌的電影《黃土地》,吳孟達看了起碼 100 多遍,反覆鑽研片中農民角色的塑造。
上工跑龍套時,哪怕劇本台詞只有兩句,吳孟達仍會讀到 200 遍,還會替角色構思心路歷程與家庭背景。
他這才驚覺:「原來我是真心喜歡這行的,如果還有機會重新做人,我想好好當個演員。」
儘管演的都是龍套角色,周遭人慢慢發現吳孟達變得不一樣了。
「昔日交惡」的好友周潤發與杜琪峰瞞著他、偷偷替其製造機會,幫助吳孟達演出電影《天若有情》中的「太保」一角,該片讓他一舉摘下當年香港金像獎「最佳男配角」,人生開始朝好的方向改變。
同時,吳孟達和小他 11 歲的周星馳相遇,合作第一部電影《賭聖》就引爆全港,票房高達 4132 萬元,成為香港 1990 年度票房總冠軍。
後話大家都曉得了,周星馳與吳孟達陸續合作《逃學威龍》《鹿鼎記》《武狀元蘇乞兒》《喜劇之王》《大話西遊》等等,成為港片史上最經典的黃金拍檔,將吳孟達一舉推向「配角之王」的事業巔峰。
/
從過氣到翻紅,吳孟達對演戲的態度丕變。
和他合作過《花田喜事》的香港導演高志森回憶,吳孟達從來沒有遲到,每天都會提早到現場和導演與演員們過戲,收工後就回飯店研究劇本、不參加無謂的應酬。
另外,當夥伴周星馳在創作時遇到瓶頸,壓力太大在片場發脾氣,只有吳孟達知道如何安撫與疏導他的情緒。
曾經跌落谷底,吳孟達深知演藝圈一切都是假的,唯獨過好自己的人生、照顧好自己的情緒才是真的;而他現在與未來的目標,如他所述,就是想好好成為專業演員。
他做得非常好。
/
每當和想走演藝圈或藝術行業的朋友聊天,我時常感覺到他們鬱鬱寡歡,理由大抵是深感懷才不遇。
實際上,有些朋友真有兩把刷子,但就是沒有機會,而我相信這也是為何很多演藝圈的人都喜歡算命,畢竟多數時候你不免會懷疑「人各有命,富貴在天」,而真相也的確如此。
許多販賣成功學的人士會刻意忽略所謂天時地利人合,僅告訴社會大眾努力就好,但他們心裡清楚,努力不過只是基本。
長期勤奮耕耘卻苦無出頭機會,該如何是好?看完吳孟達的谷底翻身後,我突然獲得某種想法。
所謂難關,我認為是一個「檢視你到底喜不喜歡這件事」的機會。
喜歡一件事情和深愛一個人相同,哪怕對方是個渣滓,你仍舊會義無反顧地去付出,也願意去接受他某些「讓你不太喜歡」的部分,試圖找出某種平衡點。
我曾經和一名朋友聊天,他滔滔不絕地告訴我自己有多愛演戲,但聊到後來發現他想演的全是男主角,至於配角(特別是丑角),他全是面有難色,於是我告訴他,你只是喜歡被注意,不是真正愛演戲。
還有一種人,他們一樣想當明星,但苦惱自己賺不到錢、打零工很丟臉,坦白說我認為他們也不是喜歡演戲,而是喜歡賺錢。
/
如果一個人想被注意、想要追求成功財富,我覺得完全沒有毛病,但你必須考量的就是你「擅長」的事情,而不是你「喜歡」的事情。
吳孟達曾經表示,他起初不曉得自己到底愛不愛演戲,以為只是貪慕虛榮,直至潛心進修的 4 年低潮,他才發現演戲是摯愛,一生一世都放棄不了。
所以,與其說吳孟達 4 年來在「認真磨練等待機會」,不如說他根本從未想過機會會上門,搞不好他已經做好心理準備要演龍套一輩子了,只因他喜歡。
我鼓勵每個人都一定要去追求自己的心之所向,也相信任何挫折、焦慮的等待與自我懷疑,恰恰是一個很好的機會,幫助你更加釐清自己想要追求的到底是什麼。
當你翻過山頭、真正了解自己要追求的人事物時,我深信這種信念會令你擁有更強的爆發力,也更加有續航力。
如果你喜歡的事情,剛好是你擅長的事情,那麼恭喜你,你是被上天眷顧的孩子,好好珍惜你的人生。
如果你喜歡的事情卻「不是」你擅長的事情,然你還是因為喜歡而勇往直前,那我一定要對你說,你是世界上最有生命力的人,而我欽佩你。
#Adaymag
https://www.adaymag.com/2021/03/03/wu-mengda-story.html
吳榮根電視劇 在 新經典文化ThinKingDom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從此好好過生活》韓國怪物新人 #張琉珍 首部短篇小說集
🪐新書預告暨活動募集
「完美捕捉我們這個世代的故事!」
從疲憊、迷惘、屈就的底層生活往上看,
你是否也曾心想:
十年後的我,會以什麼樣的姿態存在?
不想為公司賣命,也不想追求世俗的成功,而是想做自己覺得真正重要的事,可以嗎?
放下夢想,接受平穩生活給予的安全感,是沒有志氣,還是學會了生存?
也許難免會流淚,卻也有大笑的時刻,
無論快樂或悲傷,這一生,我要選擇好好過。☕️
■引爆社群網站討論狂潮的 #現象級小說
1986年生的新人作家張琉珍,以文壇中少見的獨特背景:在IT產業的多年工作經歷為根基,寫下8篇發人省思的現代故事。
短篇作品〈#工作的快樂與悲傷〉在創批出版社網站刊出後,引爆超過40萬人次點閱、轉發的社群媒體熱潮,瞬間湧入的讀者一度癱瘓出版社網站!
甫出道即獲得第21屆創批新人小說獎,2020年以新作〈研修〉榮獲第11屆新人作家賞,並拿下第7屆沈薰文化大賞,成為韓國文壇及當代讀者眾所矚目的超級新星。
👑榮獲書店聯合組織年度選書,入選韓國最大網路書店Yes24年度選書
👑口碑爆棚,改編電視劇,由《未生》男星吳珉錫、高媛熙主演
👑繁體版獨家收錄:作者跨海親筆問候
👑Fion(作家/Youtuber)‧Let Me Sing You A Waltz‧吳曉樂‧徐豫(御姊愛)‧陳又津‧劉芷妤──感同身受推薦
------
【活動募集】分享《從此好好過生活》新書封面+留言,就有機會獲得新書一冊!
►步驟1️⃣ 分享本篇《從此好好過生活》封面貼文,設為公開🌏
►步驟2️⃣ 在本篇貼文下tag一位好友、留言:「十年後,想要成為怎樣的人?」聽聽彼此分享自己的想像。
➔即日起至2.12(五)23:59截止。共抽出三名獲獎人,名單於2.17(三)公布,獎項陸續寄出。
------
《從此好好過生活》일의 기쁨과 슬픔
作者/張琉珍 장류진
譯者/王品涵
#2月3日好好上市 🌞
#珍惜每一刻平凡與真實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