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凡全球報導】
這張照片是2016.09.06芷娟第一次播【非凡全球報導】時的側拍,我記得當天我好緊張,腳似乎還有點發抖~~轉眼間1年8個月過去了..。而【非凡全球報導】也即將在5/15熄燈,未來【錢線百分百】將提早到21:00開播,2個半小時,會提供給大家深入財經解析,請大家持續鎖定喔!
這段時間我們做了不少嘗試與努力,也有過不少次的內容調整:
一開始我們有財經話題:
【超級盃成科技戰場 2017.02.06】
https://www.facebook.com/purpleyeh/videos/vl.658330351018209/1212294888866508/?type=1
財經部會首長新人事案一公佈,我們會立刻專訪:
【新任金管會主委顧立雄】
https://www.facebook.com/purpleyeh/videos/vl.658330351018209/1418414078254587/?type=1
稅改版本出爐,我們嘗試讓大家更直覺了解: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WRbG-cAx4sA&t
也曾經獨家專訪王牌分析師:
【半導體產業評論家陸行之談台積電2016.9.19】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sWeQNWxc7sE&t
每半年我們幫您統整台股趨勢:
【2017年上半年結束,哪些族群漲最多?2017.06.30】
https://www.facebook.com/purpleyeh/videos/1355020574593938/
每周五休假前我們用【名家新視野】單元,邀請專家學者帶大家導讀國際財經雜誌:
【台大EMBA執行長 謝明慧教授2018.01.09】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QpN0cubQ7Pc&t
總之,謝謝大家過去的支持喔~
#謝謝編輯們謝謝導播們
#0515最後一集非凡全球報導
同時也有1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萬的網紅hulan,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巨匠剪影─張大千120歲紀念大展」,展出其生平代表作及常用印章,可以略窺其書畫藝術的成就。選件中的〈致張繼正夫人鳳梨紙函〉見證了張大千與台灣本地研發「波羅宣」之關係,顯示其推廣與代言之不餘遺力。大千在書畫上能有如此成就,除了天分加上努力,對於工具的講究也很值得一提。他本人除了是古書畫收藏大家,大風...
名家新視野 在 哈佛商業評論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人資界也開始採用敏捷(agile)做法,台灣企業適用嗎?
中央大學林文政副教授:須有紮實制度與經驗。
【名家新視野】"敏捷"人資管理當道 林文政教授觀點→https://goo.gl/hckrQS
人資轉型快狠準→https://goo.gl/k5xPG1
名家新視野 在 葉芷娟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名家新視野】
今天看到這篇新聞:"30 億美元大市場!Uber 推出 Uber Health 為預約患者提供接送服務"
Uber 3 月 1 日推出名為「Uber Health」的新業務,與醫療保健機構合作為患者提供接送服務。醫療保健機構可立即在幾小時內通知病患和護理人員。
想到去年10月時,IC詹益鑑曾和我們談過類似的趨勢概念,當時連結如下,再貼出來和大家分享。
互聯網新商業模式 醫療交通平台攜手Uber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cbMK4-DlbW4
新聞連結:
《30 億美元大市場!Uber 推出 Uber Health 為預約患者提供接送服務》
https://technews.tw/2018/03/02/uber-health-removing-transportation/
#每周五導讀國際財經雜誌
#名家新視野
名家新視野 在 hulan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巨匠剪影─張大千120歲紀念大展」,展出其生平代表作及常用印章,可以略窺其書畫藝術的成就。選件中的〈致張繼正夫人鳳梨紙函〉見證了張大千與台灣本地研發「波羅宣」之關係,顯示其推廣與代言之不餘遺力。大千在書畫上能有如此成就,除了天分加上努力,對於工具的講究也很值得一提。他本人除了是古書畫收藏大家,大風堂中古今紙張的藏品近年來也受到矚目,成為收藏家競逐的新目標。由於他的作品中有筆有墨,加上寫意工筆兼擅,因此對於紙張的選擇便極為嚴苛,能夠獲得青睞者莫不紛紛成為書畫界的名紙。
鳳梨紙
張大千〈致張繼正夫人鳳梨紙函〉:「鳳梨紙厚薄各五十張。試用之何如。爰用之已久。覺勝宣城近百年所製。海上謝稚柳以為可追乾隆內庫所也。杜芬世講。爰頓首。」(圖1)信中大千送100張鳳梨紙給張群媳婦杜芬試用,並認為此鳳梨紙勝過宣城近百年所生產的宣紙,上海的好友謝稚柳在試用後也認為可比乾隆內府紙,評價相當高。
大千雖然晚年定居於台灣,卻從沒使用過台灣產的宣紙,直到中興大學森林研究所教授張豐吉成功研發鳳梨紙後才打破這個局面。1978年,中興大學校長羅雲平贈與張大千試紙作畫,獲大千先生高度讚賞,喜作詩箋題贊:「羅侯遠餉菠蘿紙,玉版銀光滑更凝;我愧淋漓揮灑手,直須奴視剡溪藤。羅雲平先生以其中興大學張豐吉教授所製鳳梨紙見貽,滑能駐毫,凝能發墨,直與元明以來爭勝。」完成〈松雲二士圖〉後,題「試吾家豐吉所製鳳梨紙」,並評論此紙「潑墨留筆不減乾隆內庫御用」。另一作〈仿徐青藤墨荷〉提到「得波羅紙試寫此,風韻殊不減青藤道人」,濃墨沉重,淡墨靈動,濃淡之間的變化萬千,筆觸歷歷分明,墨韻之佳,確實非常少見。
這種由鳳梨葉纖維抄造而成的書畫用紙,顯然十分受到大千的喜愛,甚至認為是明清以來最好的紙,提出「滑能駐毫、凝助發墨」,願意用一張紙1美元的價格購買(張豐吉只肯收成本費台幣4元),並要求加上「大風堂」浮水印。雖然之前也先後有棉麻試驗所、林業試驗所、中興紙業公司都嘗試以鳳梨葉造紙,但都因品質不佳而放棄。經過了三年持續地研究,才找到正確抽取纖維的方法,為了達到畫家對墨色的要求,還要經過一些加工過程,同時摻入其他纖維(稻草、竹子等),菠蘿紙(中興大學叫它中興宣)的品質才穩定下來。當時不少書畫家仍寧以高價自香港購入中國安徽製造的「港宣」使用,又或是向日本訂製。菠蘿宣經過大千登高一呼,自是造成轟動,當時名家如黃君璧、姚夢谷、葉公超、台靜農、陳子和、馬壽華、歐豪年、傅狷夫等莫不推重。之後長春棉紙廠與張豐吉進行技術轉移,發展出菠蘿1號單宣、雙宣、菠蘿2號單宣、雙宣等品項,為裱褙、書畫、修復等多用途的高級用紙。資料來源\視野
2019.05.14
名家新視野 在 飲食男女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想去五箇山到訪合掌屋,由日景看到夜景,不想住市區,可能你會選擇特別一點住合掌屋。但是因為實在太搶手,通常都要早很多預約,而且價錢最便宜一個人都要800元一晚,不太划算。其實五箇山都有很多民宿,現在就試住其中一間!
又エ門民宿位於鄉郊地方,附近沒公共交通工具車站,較適合自駕人士。不過如果開車的話,去五箇山合掌村也只需3-5分鐘車程。另外周邊餐廳較少,亦無便利商店,不太方便。於民宿出發走路10分鐘左右可到河邊拍照,秋季紅葉景色很美。
內部方面,民宿屬傳統日式客房,簡潔、舒適,唯枕頭較硬。房間景觀開揚,視野廣闊,可欣賞山景。由於主要提供住宿,所以沒有特別設施。民宿主人親切,且廚藝不錯,凡住宿會包早餐及晚餐,均為山菜料理, 夠地道。
民宿 又エ門
地址:〒939-1914 富山縣 南礪市 上梨629
電話:+81 763-66-2222
價錢:$550(¥8000)(1泊2食)
網站: http://www1.tst.ne.jp/calm/minsyuku/minsyuku.html
更多富山縣資訊可見: https://toyama-amazing-journey.com/
採訪:黃愷晴
拍攝:黃愷晴
===================================
立即Subscribe我哋YouTube頻道:http://bit.ly/2Mc1aZA (飲食男女)
新店食評,名家食譜,一App睇晒!
立即免費下載飲食男女App: http://onelink.to/etwapp
《飲食男女》Facebook:http://www.facebook.com/eatandtravel
飲食男女網站:http://etw.hk
Follow我哋Instagram,睇更多靚片靚相:http://bit.ly/2J4wWlC (@eat_travel_weekly)
名家新視野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本集主題:「寫作第一課:從閱讀起跑」新書介紹
專訪作者:凌性傑
內容簡介:
閱讀是一切的起點:
認識自我,理解他人,看見世界,28篇重磅文章帶你朝目標前進!
為什麼要寫作?
也許為了記錄生活、分享經驗,
也許有話想說、有心創作,
也許,只為了作文成績。
無論目的為何,提筆之前請問問自己:
我有材料可寫嗎——最近看了什麼、想了什麼?
我有技巧能寫嗎——能否將這些感受和思索寫得清楚、寫得好看?
閱讀,就是解答
面對寫作,常有學生疑惑:已經非常勤奮督促自己練習作文,為什麼還是沒有進步?
沒有進步的關鍵在於:只有寫而沒有讀。在寫作的路上走得越久,越能發現文字技巧容易學習,但是宏大的視野、深刻的識見很難達到。
一個人若是沒有變得更「大」,寫出來的文章也很難變大;若是沒有累積見識,就寫不出主題深遠的文章。而讓自己變得更大、更淵博浩瀚的第一步,就是閱讀。
閱讀與寫作的強力推手建國中學國文科凌性傑、臺南一中國文科林皇德老師,精選 28 篇兼具知性分析與感性抒發的名家文章,並逐一撰寫賞析、提示要點,從中延伸「人與自我」、「人與他人」、「人與世界」的重要課題,幫助寫作學習者在閱讀的基礎上進一步感受、思考與體會。
這28篇文章,除了展現作家各異其趣的精神境界,他們梳理情感的方式、發出議論的聲腔,有的能引起共鳴,有的讓人想與之辯論,更幸福的是,能指引我們繼續追問那些關於情感與思想的議題,不但豐富了平凡生活,也讓思索變得更有能量。
透過閱讀和寫作,重新發現自己,讓思想發光、讓感情發熱。
作者簡介:凌性傑
高雄人。師大國文系、中正大學中文所碩士班畢業,東華大學中文所博士班肄業。現任教於建國中學。曾獲臺灣文學獎、林榮三文學獎、中國時報文學獎、中央日報文學獎、梁實秋文學獎、教育部文藝獎。著有《男孩路》、《島語》、《海誓》、《自己的看法》、《彷彿若有光》、《陪你讀的書》等;編著有《靈魂的領地:國民散文讀本》(楊佳嫻合編)、《人情的流轉:國民小說讀本》(石曉楓合編)、《另一種日常:生活美學讀本》(范宜如合編)等。
作者簡介:林皇德
生於一九七六年,臺南麻豆人,高雄師範大學國文所碩士班畢業。現任臺南一中學務主任。生活主要是讀書,教書,帶小孩,偶爾喜歡寫寫東西。著有《用愛釀成篇章——臺灣文學家的故事》。曾策畫帶領學生閱讀作家史料,實地踏查府城,書寫《府城文學地圖》、《府城文青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