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種下的是什麼種子?🍎
一直都不想特別寫什麼,總覺得在刷存在感攀關係套光環,但來到這一刻真的要結束的話,總想寫點什麼。加速成咁cls。
在壹傳媒工作的時間不長,雖然初出茅廬,現在回顧還是工作生涯以來最辛苦,卻也最獲益良多、大開眼界的時期,直直塑造了今天的自己。既然今天是禍躲不過,天真的想過一些不可行的辦法,就唯有倒數悼念了。
這幾天很多人都說,蘋果這廿六年來,在香港人心中已經不知不覺間種下了種子,曾經在蘋果或壹傳媒工作的記者編輯等都分享了不少工作上的體會和感受。沒有蘋果以後,希望大家都可以帶著壹傳媒的那份精神繼續在香港繼續鬥長命、努力活著。那麼那是什麼樣的種子?🌱
有求真的能力和決心,保持好奇心
自小決意投身傳媒,但進了壹仔後才發現工作起來是兩碼子的事。求真誰都想,但求真到什麼地步才算收貨?怎樣去求真?不懶惰、多方面fact check當然是基本,還有就是如果沒能解除你心中所有疑問的話,就繼續查探發掘。正面方法不行,就要繞道而行。壹仔教曉我的,是「沒有做不到的事」(冇錯,跟adidas的nothing is impossible基本上沒兩樣)。
做偵查報導更甚,有時候就係靠住一絲線索,尋根究柢,雖然未必每次都能找到精彩的故仔,但假如連查都唔查,就更不會有機會找到被掩飾的真相。
對世界保持好奇,保持求知欲,才能不斷發現新的事。也因為咁才行咗咁多山、認識咁多動植物吧。
不隨波俗流,做沒人做過的事
以前每星期交故仔,都不能hea過,總是被一ban再ban。沒新意、別人做過的,都不做。即使談同一件事,也要找一個新的、好的角度,多角度探索同一件事,有時候又會有新的體會。
做好storytelling,時勢造英雄
找到好的材料,也要懂得煮,才能造一道好菜。很多時候知道的往往比能出街的多很多,但如何取材,如何包裝,如何讓事情言簡意賅、容易消化,甚至好得讓人回味,就是技巧。Common sense is not common,邏輯思維很重要,如何有sense有條理有序地將資訊整理、消化、再化身成好看的文字,殊不容易。然後,煮好一味餸,上菜時間也要拿捏得準,在現今的media或social media上才能接觸到你想接觸的人。當然,英雄也能造時勢,但就更難更考功夫技巧了。
蘋果、壹仔也許並非每個欄目、每時每刻都是大家心中做得最好的傳媒,曾經有不少報導為人詬病。但是無人能否定蘋果為香港或台灣傳媒帶來的衝擊,那種對事實、對成品質素的追求,一直是行內的一哥,不論是對行家、或是對讀者,都帶來不少正面的影響。沒有壹傳媒後,希望大家還能保持着這些特質,不論記者、編輯,甚至是讀者都繼續在香港追尋真相、敢說真話。
PS. 當年中學時已覺得記者這工作很有意義,讀書期間盡力修讀相關科目,可惜成績欠佳,唯有將勤補拙,幸得如今社長睇中我的熱誠比機會我,否則我的人生應該會很不一樣,也不會有山女的文章和書出現吧。工作有成功感,但壓力也成正比地相當巨大,所以廢弱的我做咗兩年就做逃兵走咗,仲轉埋行,所以都不敢拿這來套光環。入行前還想到時找機會轉到港聞或報紙,結果咁快就逃了,真的好廢。當年還因為各種原因不太敢比人知自己喺邊度做嘢,生怕被人攀關係起底尋仇,現在看來和現職記者的風險當然無得比。但哩兩年的見聞和所學實在畢生受用,以曾為壹仔人為榮。做人、返工其實帶着這個mindset,點都會OK。
另外,蘋果照妖鏡我是無份的,因為我當然深知出樣影相是基本,唔肯出樣的人佢地不會有興趣訪問,因為讀者都唔會有太大興趣 🤡
#蘋果日報 #壹傳媒 #壹週刊
「台灣逃兵會怎樣」的推薦目錄:
- 關於台灣逃兵會怎樣 在 香港山女 Mountain Girl HK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台灣逃兵會怎樣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台灣逃兵會怎樣 在 無論如河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台灣逃兵會怎樣 在 [問卦] 台灣的逃兵會多嗎? - 看板Gossiping - 批踢踢實業坊 的評價
- 關於台灣逃兵會怎樣 在 律師談吉他- 【當兵是每位男性國民的責任 的評價
- 關於台灣逃兵會怎樣 在 台灣逃兵潮?台軍士兵不想打仗投誠大陸,美國武裝寶島鼓吹 ... 的評價
- 關於台灣逃兵會怎樣 在 [問卦] 開戰不接受徵招會怎樣? - PTT 熱門文章Hito 的評價
- 關於台灣逃兵會怎樣 在 發生戰爭真的有人會上戰場? - 軍旅板 - Dcard 的評價
- 關於台灣逃兵會怎樣 在 [討論] 逃兵法院判決只要罰15萬,這樣是不是很賺PTT推薦- Baseball 的評價
- 關於台灣逃兵會怎樣 在 逃兵很多嗎? 會怎樣?? (第2頁) - Mobile01 的評價
台灣逃兵會怎樣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生命.語錄.玻璃藝術》
* 為每個晴朗的日子,甜美的瞬間,我們都要向命運交付眼淚與哀愁。—-萊蒙托夫《萊蒙托夫抒情詩全集》
* 讓我們坐看幽暗的海水,在平庸和瑣碎泛濫的生命裡,像岩石一樣生活。—-德里克·沃爾科特《走向終點》
* 命運之神沒有憐憫之心, 上帝的長夜沒有盡期。 人的肉體只是時光,不停流逝的時光。 人只不過是每一個,孤獨的瞬息。
——博爾赫斯
* 我們得去相信。我們時常接受失望,這樣我們才能不斷地重整旗鼓。—-加布瑞埃拉·澤文《島上書店》
* 讓我們像大自然那樣從容不迫地度過每一天,不讓任何一片落在鐵軌上的堅果殼或蚊子翅膀把我們拋出軌道。讓我們黎明即起,迅速吃頓早餐,平心靜氣,毫不心煩;任客人來來去去,任鐘鳴孩子哭,下決心過好這一天。—-梭羅
* 為了避免對人性的失望,我們必須首先放棄對人性的幻想。—-馬斯洛
* 如果把童年再放映一遍,我們一定會先開懷大笑,然後放聲痛哭,最後掛著淚,微笑著睡去。——宮崎駿《龍貓》
* 世界很小,請帶著你的夢想一起奔跑;世界很大,請帶著你的堅持一起抵抗。—-摩西奶奶《人生隨時可以重來》
*當法國總理貝當、也是昔日長官和希特勒簽訂和平協議時,戴高樂此時站在人生的重要關口,他究竟應該支持以前的長官貝當維琪政府呢?還是為他摯愛的法國全力奮鬥呢?戴高樂後來回顧他一生,那一次是他一生最痛苦的抉擇之一,他曾說:「我生命的一部分似乎在這一刻死掉了!這部分就是我長久以來信守的整體法國、不可分割的法國陸軍,還有我對領袖的忠誠。」
然而,命運對他的呼喚,從小就十分清晰而響亮,一個沒有榮譽感的法國,就不是法國。歷史要他為法國做出高貴的貢獻,只許戰鬥,絕不許投降。
他拒絕維琪政府要求他做的事情。
搭上一架小飛機,他前往英國倫敦。
這個抉擇的意義是什麼?他從此在倫敦成立流亡政府,因為不承認維琪政府的投降主義,成為衆矢之的。
不久之後,如戴高樂已經預見的,希特勒未遵守協議,揮軍入侵,幾乎全法國都投降,德軍在一九四○年的六月十四日毫不費力進入了巴黎;八天後,法國在六月二十二日投降。
戴高樂已經看清法國的情況,當時的法國人能夠勾結德軍的就勾結德軍。
在二次大戰結束後,法國曾掀起一陣聲討「維琪政府賣國賊」風,包括主教、將軍,甚至香奈兒(Coco Chanel)⋯⋯都被抓到法庭;大街上有人動用私刑處決若干和維琪政府人員同居的女子,或是剪剃她們的頭髮。
戰後半年,有位法國知識分子寫了一篇文章,登在《費加洛報》(Le Figaro)說:「夠了吧!不要再罵了,全法國都是叛國賊。」
戰前的法國舉國都是投降主義者、明哲保身者。理由很簡單,一次世界大戰法國已經死掉一百萬人,法國人已經不想再打仗,他們逃避現實且一廂情願認為自己可以躲過戰爭。
就在這個時刻,戴高樂在深愛法國的心情之下離開了法國。他在為法國的榮耀而戰的心情,切割了祖國;不過,他切割的是法國舉國的投降主義,而不是法國本身。他飛往倫敦,身上只有五百塊錢美金。
當他離開時法國,希特勒還在攻打東歐,直向北歐,法國人當然沒有存亡危機感,也尚未投降,他被法國人咒罵是「叛國者、逃兵、懦夫」,甚至有人公開主張應該判他死刑。
可見罵人,多麼容易啊!而講這些話的人,主張處死他的人,最後自己都投降。
戴高樂一下飛機,立即前往英國國家廣播公司BBC,發表一篇非常著名的演說「榮譽在召喚」,他說,法國只輸了一場戰役,沒有完全戰敗,他呼籲所有在英國國土的法國人和他聯絡。他說:「一個新的法國在這次的廣播演說中誕生了!他的名字叫自由法國。」
戴高樂每天晚上透過收音機宣傳他的理念,漸漸的,英國人、還有在英國當地的法國人知道有這麼一個背負法國榮譽、人長得很高大的法國少將在這裡。但是你可知道,他這樣拚命不斷的演講,第一年「自由法國」號召了多少人?七千個人!
法國不只國內全都投降,在國外的法國人也覺得根本不可能重建「自由法國」,這就是那個時候的氣氛。在這過程當中,讓「自由法國」這個運動可以不斷持續下去,最後成立法國流亡政府的關鍵人物不是偉大的法國人,而是邱吉爾。
那時邱吉爾不但給了戴高樂最急切、最渴望的承認,而且給予這個運動必要的資金。邱吉爾宣佈,只要是認同戴高樂「自由法國」的人, 不論他們身在何處,戴高樂都是他們的領袖。
從那刻開始戴高樂成為反抗希特勒、反抗投降者維琪政府的最重要象徵。
依靠邱吉爾及英國人民對他的支持及慷慨,甚至有十幾位寡婦寄來她們當年的結婚禮物,她們是一群猶太人,她們太感謝他了!
歷史及人民多麼荒謬,戴高樂在法國先是被當成叛國者,後來當法國完全被佔領後,憑靠邱吉爾的接濟,戴高樂又成為英雄,開始展開他人生最偉大的戰役。—-陳文茜《文茜説世紀典範人物》
*1959年,八十五歲的邱吉爾再度中風。如果你一生曾經風光過,最後躺在床上,不良於行,中風了,你會怎樣看待自己的人生?
那時邱吉爾說了一段話, 這段話我特別想分享給讀者,他只簡單說:「唉!該我的總會輪到我, 算了,船到橋頭自然直。」
—-陳文茜《文茜説世紀典範人物》
《文茜說世紀典範人物》本書所有版稅收入全部捐贈台灣國際音樂家協會
🎉🎉3月26日已正式出版上市
📝博客來 https://reurl.cc/WE8ydD
📝誠 品 https://reurl.cc/L0QVd4
📝金石堂 https://reurl.cc/e9Vn9Q
——圖片:Paul Stankard 是國際知名的玻璃藝術大師,在四十多年的創作生涯中獲得兩個榮譽博士學位和各項殊榮。
玻璃鎮紙以及其他工藝品中,注入神秘和魔幻景觀,植物與生命,如同視覺的詩歌,凝固透明的空間。
台灣逃兵會怎樣 在 無論如河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無論如河新年開工推書:
無論如河作為全球第一家書店兼居家護理所,常常被問「居家護理」是什麼?我們很難回答,不是回答不出來,是發現這個問題的背後,反映出大家對於「護理」的印象,大多停留在醫院裡聽醫師的醫囑打針、發藥,對於護理不同於醫療的獨立功能,民眾是霧煞煞的!
這個事實,常常讓書店女工心情複雜,深感社區護理的推廣不易。因此很開心《護理的一百種可能:白色巨塔外的風和日麗》、《護理的一百種可能:醫院裡的角落生物》這二本書有這麼多的護理主體現身,不依靠他者論述,優秀的護師紛紛現身講自己的護理實踐。
如同這本書的精神──無限可能,無論從事什麼工作、怎樣的職位,在每個角落奮鬥的你,都是這個社會、這個世界重要的一份子。
很榮幸,無論如河護理另類實踐故事,被放進《護理的一百種可能:白色巨塔外的風和日麗》這本書裡。書店女工作為護理人員,深知台灣醫護不可思議的堅韌,這本書裡有多名離開醫院的護理人員,不侷限於醫院,走出白色巨塔,創造出屬於自己的天空,擺脫「護理逃兵」的污名,這是全台第一本寫給為未來護理人的斜槓指南,也是讓台灣民眾真正認識護理專業實踐的好書!
另一本書《護理的一百種可能:醫院裡的角落生物》,寫的是醫院體制下,護理人員化身千手千眼觀音,被迫長出各種能耐,除了應付醫療現場與評鑑所需要的一切外,還要能照顧好病患的各種真實故事。
感謝林怡芳Harper Lin為這本書的付出,沒有她就沒有這二本書的誕生。
#好書推薦
#無論如河
#護理的一百種可能
#白色巨塔外的風和日麗
#醫院裡的角落生物
#熱血護理師們
台灣逃兵會怎樣 在 律師談吉他- 【當兵是每位男性國民的責任 的推薦與評價
如果役齡男子逃兵行為的話,依據妨害兵役治罪條例,會有刑事責任。像如果是役齡男子沒有經過核准就出國,或是經過核准出國但經過一段時間不回來的話,會有五年以下 ... ... <看更多>
台灣逃兵會怎樣 在 台灣逃兵潮?台軍士兵不想打仗投誠大陸,美國武裝寶島鼓吹 ... 的推薦與評價
![影片讀取中](/images/youtube.png)
台灣逃兵 潮?台軍士兵不想打仗投誠大陸,美國武裝寶島鼓吹兩岸一戰!|美國實施毀台計劃消耗中國,蔡英文禁真相流出,疑美論成共識 台灣 慘變刺蝟島! ... <看更多>
台灣逃兵會怎樣 在 [問卦] 台灣的逃兵會多嗎? - 看板Gossiping - 批踢踢實業坊 的推薦與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