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BI 對受害者的視而不見,是縱容性侵狼醫的幫兇。」
此次東京奧運賽事,在女子團體體操金牌戰的關鍵時刻,「體操女王」拜爾斯(Simone Biles)為了自己的心理健康,做出了退賽的決定。
其實,拜爾斯也是先前美國女子體操隊性侵案的受害者之一,體操對她的身體所造成的精神和生理傷害,絕非一般人能夠想像。
雖然加害人,也就是國家隊的隊醫賴瑞.納薩(Larry Nassar),已在 2018 年被判罪入獄服刑。但這名加害人之所以能夠在長達 30 年期間、性侵體操選手超過 300 人,犯下如此駭人罪行,背後必定存在結構性的問題,尚未被徹底解決。
因此,就在 9 月 15 日,美國參議院針對此案再度召開聽證會,包括「體操女王」拜爾斯(Simone Biles)在內的 4 名頂尖選手出面作證,控訴美國體操協會和負責調查的 FBI ,系統性地掩蓋案情和拖延調查。而正是這樣的延宕,讓納薩逍遙法外好幾年,對受害者的痛苦經驗造成二度傷害。
在台灣,類似的事件也不斷上演。監察院調查報告屢次指出,安置機構、矯正機構或運動校隊內,除了頻繁發生性侵案件外,更可惡的是,經常有包庇隱瞞的情形。
在台南啟聰學校的集體性侵事件中,該校於兩年內發生高達 3 百多起性暴力案件,僅 300 多人的校園,被害與加害學生高達 70 多人。儘管《性別平等教育法》要求學校教師有通報責任,然而,很多人因恐懼不敢通報,即便有學生勇敢通報,該校的管理高層竟然拿出「同意不調查書」,試圖欺騙家長、規避學校的法定通報責任。
校園霸凌、性暴力的事件至今仍存在於各種角落,而社會的不友善、行政機關的隱匿,都像一雙看不見的雙手,掐著被害人無法出聲。
即使我們已經在《性別平等教育法》強化未通報的罰則,或者學校必要時應提供被害人心理輔導資源,然而,徒法不足以自行,我們還是陸續收到相關陳情,顯現性暴力案件的行政調查過程中,仍有諸多未落實的面向。對此,我會再一一要求教育部確實督導落實。
法律終究是最後一道防線,只能在事情發生後亡羊補牢,我們還需要去了解性侵害文化的脈絡,從背景找到預防的線索,才能徹底改變隱匿性犯罪的文化。
同時也有5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教學力:深化素養學習的關鍵」介紹 訪問作者:藍偉瑩 內容簡介: 每一位對教育有所期待的校長或主任,都該買給校內老師的教師節禮物; 每一位想精進自身教學能力的老師,都值得精讀反芻並思索再三的案頭書。 「教師的教學教練」,也是第一線教師長期且堅定的陪伴者, ...
「台灣輔導教師協會」的推薦目錄:
- 關於台灣輔導教師協會 在 王婉諭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台灣輔導教師協會 在 鄭麗文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台灣輔導教師協會 在 公視有話好說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台灣輔導教師協會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台灣輔導教師協會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台灣輔導教師協會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台灣輔導教師協會 在 (連署)反對減置輔導教師改聘社工師- 看板studyteacher 的評價
- 關於台灣輔導教師協會 在 台灣輔導教師協會(rocgta) 的評價
- 關於台灣輔導教師協會 在 【多元家庭來過節】完整版影片(臺灣客語) - YouTube 的評價
台灣輔導教師協會 在 鄭麗文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東京奧運截至8月3日為止,中華隊已拿下2面金牌🥇、4面銀牌🥈、4面銅牌🥉、還有1面拳擊保底銅牌,是台灣運動賽事最好的成績👍,但在訓練、比賽的同時,選手負傷前進,政府又該如何符合現在運動市場潮流❓
在戴資穎背負沉重壓力,一路挺進東奧金牌戰時,一度拚到已滿是傷痕的膝蓋又磨到地板,連起身都有點吃力,就是這樣奮戰到底的態度,讓全台灣人感動不已,也創下了台灣羽球女單奧運史上最佳成績🎉
但在這的背後問題還有,台灣許多優秀的運動員在巔峰時刻,都曾經遭受到傷痛的打擊,因此中斷或提前結束運動生涯。又或者在奧運比賽當中受傷奮力一搏時,是要拚下去不知道受傷後的賠償、還是保護自己再等下一次的賽事?
選手們的舊傷新傷層層加疊的情況,
依據👉🏻國家代表隊教練與選手選拔培訓及參賽處理辦法:第十三條,依本辦法籌組國家代表隊之培訓單位、組團單位及國訓中心(以下簡稱籌組單位),應於辦理培訓或參賽期間,為其報經本部備查之選手及隊職員辦理公共意外責任保險、健康保險或傷害保險。前項所稱隊職員,包括代表隊領隊、管理、教練、防護員或其他非屬選手之隨隊人員。
投保第一項公共意外責任保險者,其保險範圍及最低保險金額如下:
一、每一個人身體傷亡:新臺幣三百萬元。
二、每一事故身體傷亡:新臺幣一千五百萬元。
三、每一事故財物損失:新臺幣二百萬元。
四、保險期間內總保險金額:新臺幣三千四百萬元。
投保第一項健康保險或傷害保險者,每一被保險人之保險金額不得低於新臺幣三百萬元。
除前項保險範圍外,各籌組單位得依賽會性質與需要,為選手投保短期失能等保險項目。
保險經費得依全國性體育團體經費補助辦法及相關規定辦理。
✅也就是說,當選手進入協會,協會送給國訓中心後,#保障只有「#國光獎章」#獎勵辦法,那,平時呢?未來呢?
又根據《國民體育法》,
1️⃣績優運動員退休後可擔任大專校院專任教師或轉介專業技術人員,這是台灣運動員最常選擇的管道。
2️⃣或績優運動員可免經甄選修習教育學程,直接取得教師證書分發任教。
3️⃣而具學校專任運動教練資格者,可申請分發擔任教練,或輔導至各縣市政府或各級學校擔任教練。
4️⃣若有轉職意願也可接受職訓,由政府負擔費用,而有創業想法的運動員,也可申請青年創業優利貸款。
但這些遠遠不夠,選手們付出青春後得來是「短期保險」,那用完之後,保障到哪❓
也因此,#退休後的保障、#受傷後的保障 #才是重中之重,如奧運這類大賽,#應由體育署先訂定一個制式契約,包括各種出賽前的細項,如:訓練、比賽、機票、住宿、保險,甚至是 #受傷後的賠償費用 等等,再交由各運動協會與選手為契約的修改與訂立,就能免於像這次的搭機爭議,更能 #讓選手無後顧之憂為國爭光‼️
#體改任務任重而道遠
#選手為國爭光保障不容忽視
#國體法內容只有選手等從業人員義務、#不是保障
#就目前國家培訓制度進行通盤檢討
#一起繼續為選手們加油_做後盾
台灣輔導教師協會 在 公視有話好說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節目預告 💻停課不停學,老師、同學、家長都要學?
遠距上課大挑戰❗️再來一次的話,會更好嗎❓
節目連結|https://youtu.be/3CYqytU1Dls
.
老師沒開麥🎤、聊天忘記關麥🎧、開分頁打遊戲🎮、睡過頭沒上線😴、沒穿褲子的爸爸在背景走來走去🩲、媽媽一直問你要不要吃水果👩🦱......
.
線上上課的趣事、糗事,許多人在一個多月中經歷很多,也有不少家長、老師,因為進入暑假才終於鬆了一口氣。
.
疫情突然升三級,讓學校與家長措手不及,老師更必須快速調整教學方式,然而在 #班級經營 方面卻大受挑戰,過去實體教學現場可以使用的 #檢核、#輔導 或 #補救 方式,也都大大受限。
.
很多老師都發現,運用 #線上 工具,不見得讓課程效果變差,但遠距上課更要求學生的自律和家長監督,讓表現不同的同學間落差更大。不過同時,多元的學習素材和相對自由的時間,也讓善於自主學習的人找到另一扇窗。
.
疫情期間,遠距教學讓上課與日常生活界線難分,有些人覺得學習心態變得鬆散,甚至家長也變得煩躁和意興闌珊。但這也提醒著我們:在強調紀律的傳統課堂之外,#我們該怎麼重新看待教育?
.
今天是防疫警戒降 2 級第一天,如果疫情能夠維持平穩,學校或許就不用擔心九月要「遠距開學」,但是秋冬之後停課會不會再次降臨,沒人說得準。
.
如果遠距上課再來一次,老師、同學、家長能做什麼更好的準備?老師們又從這段時間得出那些教學心法?今天晚上,歡迎老師同學們一起來開麥!
.
👤來賓:
楊益風(國小老師、台灣教育人員產業總工會理事長)
何俊彥(國中老師、全國教師工會總聯合會副理事長)
高鈺淳(基隆市教育關懷協會理事長)
.
💬 FB、YT 同步直播,歡迎參與線上討論!
▎有話 YT| https://www.youtube.com/c/PTSTalk
▎有話 IG| https://www.instagram.com/pts.talks/
▎Podcast|https://link.chtbl.com/ptstalk
設計/蔡欣佩
台灣輔導教師協會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本集主題:「教學力:深化素養學習的關鍵」介紹
訪問作者:藍偉瑩
內容簡介:
每一位對教育有所期待的校長或主任,都該買給校內老師的教師節禮物;
每一位想精進自身教學能力的老師,都值得精讀反芻並思索再三的案頭書。
「教師的教學教練」,也是第一線教師長期且堅定的陪伴者,
以「客製化師資培育」見長的均一師培執行長藍偉瑩,
匯聚24年教學資歷,以及6年來踏遍全台縣市、上萬人次的師培能量,
從頭細說教學力根基,完整呈現深化素養學習的關鍵。
為什麼公益平台董事長嚴長壽總裁,慧眼力邀她擔任均一師資培育中心執行長?
為什麼當談到新課綱、素養課程設計、教師社群時,她的名字總不斷被提起?
為何連跨縣市教學輔導團成員、課程督學、教育機關主管,
都要追蹤她的臉書、正視她的意見?
她是藍偉瑩,擁有科學教育博士學位的扎實理論背景;
談起教育哲學,她自承受杜威與維高斯基影響最深;
說起課程地圖、教學發展、教師增能,面對國外艱澀難懂的教學理論,思路清晰的她,嘗試將艱澀難懂的架構,轉化為具在地化的脈絡,希望讓教師易於吸收。
因為她真切感受到:唯有真正幫助了現場老師,才能幫助學生免於成為教學的白老鼠。
本書統整了偉瑩老師歷經多年帶領工作坊的課程設計思維與實戰心法,
從課堂提問到課堂設計,從單一學科到跨領域課程,從教學方法到社群共備,
她所帶領的教師共備社群,看似軟軟的弱聯繫,卻帶給學校強大的支持力。
綜觀 教學現場的百家爭鳴,
偉瑩老師不僅是第一線教師最溫柔、長期與接地氣的「入校夥伴」,
是推動「教師學習共同體社群」在地化實踐的重要推手,
更是帶領教師社群,邁向素養教學最堅強的「教學後盾」,
是台灣近年另一股靜流水深、引領推動教學現場改變的重要推手。
作者簡介:藍偉瑩
現任均一師資培育中心執行長、社團法人瑩光教育協會理事長,是國內推動教師學習共同體的重要推手,更是吸引數千名教師安心跟隨的社群引路人。
擁有國立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博士學位,離開體制內之前,曾擔任台北市中教科課程督學、台北市麗山高中教務主任與化學老師、新北市金陵女中秘書與化學教師。在超過24年的教學資歷中,她極度了解學校課程教學與學生學習樣貌,也深度參與課綱相關配套研擬與推動;現在是第一線學校與教師長期且深度的陪伴者,6年來踏遍全台縣市,期許與老師、孩子並肩同行,成為更美好的自己。
在教學理論與課堂教學的交互激盪中,偉瑩老師以學習共同體模式開放課堂,發展具學科素養的探究課程;著力於社群運作與課程教學,透過為上百所學校、上千名教師的教學把脈過程中,不僅提供「客製化師資培育」,更鼓勵教師反思並解構自己的學習歷程,教師不僅是「教學的專家」,更要朝「學習的專家」之路邁進。
請大家支持,我全部七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的亂亂分享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happy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天亮就出發」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sgo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台灣輔導教師協會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本集主題:「青少年的情緒風暴:孩子,你的情緒我讀懂了」介紹
訪問作者:莫茲婷
內容簡介:
當孩子成為青少年,你是否發現……性情變得冷漠、不願意溝通?
原本成績優異的孩子,突然變了樣?親子之間,只要一開口就是吵架……
其實,孩子變得暴躁,可能是心裡充滿悲傷或恐懼。
孩子心理期盼的是……有人可以來拯救他,為他梳理心裡的糾結。
面對青少年,爸爸媽媽也該開始學習,如何了解孩子情緒背後,真正想說的話。
這本書能獻給所有父母,讓你帶著愛與方法,
作者簡介:莫茲婷
台灣大學心理學系畢,格瑞思心理諮商所所長。
經歷:
「愛+好醫生」顧問團、Stars RADIO 星蹤之愛廣播網《新獵人本色》主持人、社團法人陪伴者兒少生涯教育協會-常務理事、聯合報好讀周報「同理力」專欄作家
著作:《小心青春禁區:31則諮商室裡的故事》
專長:
1.兒童:情緒暴怒、對立反抗、強迫症、自信心低落、某特定事物恐懼症、分離焦慮、父母離婚後創傷、手足衝突、人際問題、特殊族群之適應問題諮商:亞斯伯格、過動症。
2.青少年:人際困擾、霸凌問題、情緒低落、焦慮症、親子衝突、生涯迷惘、情感議題、特殊族群之適應問題諮商:亞斯伯格、過動症。
3. 團體課程:兒童青少年人際&情緒技能團體、父母親職訓練、成人自我成長、輔導志工培訓、教師輔導課程進修、機構心理衛生教育推廣及演講。

台灣輔導教師協會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本集主題:「鋼琴老師沒告訴你的24件事:學音樂,追求什麼?」新書介紹
訪問作者:蔡佩娟
內容簡介:
鋼琴家蔡佩娟,紐約曼哈頓音樂院鋼琴演奏碩士,邏輯與感知並行的著作。
誰說,學音樂就是浪漫與隨性?所有的學習皆需邏輯與紀律。
誰說,學琴就會學到藝術性?有多少人以填鴨或土法煉鋼的方法學琴,最後變呆?
學習,關乎自己;與音樂的連結,只為自己。
致力於鋼琴演出與教育多年,輔導過多位鋼琴老師,亦辦給家長的講座,網友讚其文章總精闢切中要害,其觀點總為人打上預防針、看見更多。本書中,鋼琴家蔡佩娟揪出許多家長的盲點,打破習琴人長久以來的眾多迷思。從「理」到「情」,最周到且細膩的陳述。
因為自己走過、看透,所以不忍下一代再走錯,到最後一場空。
盼我們的音樂教育,能回歸學音樂的本質,讓孩子藉著習琴,學到能力、啟動生命,在未來找到屬於自己與音樂的連結。
謹以本書獻給讓孩子學音樂的辛苦家長們、在音樂路上奮鬥的你,以教琴為志業的你,或已教琴教到灰心喪志的你。
「在框架裡,扭出最大彈性,讓自己在學習裡,獲得最大利益。」
要改變下一代的教育.唯有從大人們先影響起,才有改變的可能,有幸學琴的孩子,我們不該只是教會他們如何操作樂器,而是給予他們認識音樂、會思考、受美學潛移默化的機會。
身為家長,究竟希望孩子獲得什麼?身為老師,希望自己在教育上站著什麼樣的角色?只是學興趣,就該隨便嗎?從學齡孩子常見的教育問題開始談起,到參加坊間比賽、檢定,如何避免陷入成績與名利誘惑,學音樂又有哪些出路與困境,如何面對大環境的理想與現實,藉著學音樂,我們可以得到哪些人生啟示。
#若你是家長,這本書裡的許多教育觀不限於學琴,帶你看見在教育孩子與陪伴他們學習時,可能會有的疏忽。面對親子關係,你是否害怕要求,在制度與功名亂流裡,你是否陷入迴圈,坐上時光機,看看未來的他對音樂是熱情擁抱還是疏離倦怠,究竟學音樂,可以獲得什麼。請在孩子初學琴時看,多年後再拿出來提醒自己,是否維持初衷,還是方向已走偏。
#若你是本科孩子,這本書提醒你念音樂班與參加比賽該把持的心態,讓自己得到最大利益,不受大環境氛圍與制度擾亂自我成長,並提供你方法如何讓臺上的自己變得更好,亦提醒你別因為學音樂反而局限自我。
#若你是老師,或將以教琴為職,不妨將此書列入你的必備書單,教學職涯裡會遇到各種問題,困惑時,拿出來梳理思路,穩定信心。提醒你身為教育者該如何與家長溝通,又該做哪些堅持,是否隨意被動搖了信念,是否只複製著前人給你的觀念去教育下一代,是否未曾省視舊有的制式慣性其實隱藏著各種優缺。身為老師的你,如何提升自我觀點,去為學生與家長指引方向,帶給他們音樂的美好,提供下一代更廣的路。
作者簡介:蔡佩娟
鋼琴家蔡佩娟,紐約曼哈頓音樂院鋼琴演奏碩士,以獨特的個人風格與舞台魅力活躍於樂壇,擅長將音樂與人性之間的連結做獨到觀察,特有的見解與熱情總能為音樂帶來更多的生命力,注入更多元的想像。
旅美期間師承俄籍鋼琴家Nina Svetlanova(教育家涅高茲Heinrich Neuhaus嫡傳弟子) 與 Alexander Korsantia (1995年魯賓斯坦大賽金牌得主),受俄派技巧與風格薰陶甚深,曾獲選紐約音樂會暨藝術家協會新興之星、曼哈頓音樂院President Award(Top 5)之殊榮;曾參與紐約New Paltz鋼琴音樂節與芬蘭Suolahti’s 國際音樂節。
返臺後積極於獨奏會與室內樂音樂會演出,並致力於教學。合作過的音樂家包括挪威指揮家Kare Hanken、日籍指揮家兼作曲家Kentaro Sato、英籍指揮家暨大提琴家Mark Graveson、瑞典籍小提琴家Gregory Mayton、英籍次中音號演奏家Owen Farr、日籍巴松管演奏家Akio Koyama 、Rie Koyama等。亦受黑潮藝術之邀於2015第八屆芭蕾舞星Ballet Star Gala與德國德勒斯登舞者於國家戲劇院合作演出。
做為教育傳承者,發揮音樂獨有的師承制,以嚴謹、多樣化整合的理念,期盼完整孕育下一代的音樂感受能力與思考方式,邏輯與感知的訓練並重,並致力於傳遞「音樂美感與生活」予社會大眾。
有感臺灣教育端的欠缺,開辦「科譜學堂」計畫,錄製簡短且深入淺出的鋼琴教學影片;舉辦「音樂私塾」活動,開設「鋼琴教師研習」課程給鋼琴老師們進修,輔導多位鋼琴老師,並舉辦「給家長的講座」,致力革新音樂學習與教學,盼下一代習琴子弟的音樂學習更能直指核心。
曾任教於台灣各中小學音樂班;曾受邀至東吳大學音樂系、台北大學鋼琴社、政治大學鋼琴社演講大師班;曾受功學社、YAMAHA之邀演講鋼琴教學講座,亦受美商、日商公司、扶輪社之邀演講音樂導聆。
更多文章、個人彈奏影音請見個人網站:www.pianistpei.com。

台灣輔導教師協會 在 台灣輔導教師協會(rocgta) 的推薦與評價
台灣輔導教師協會 , 台中市。 904 個讚· 2 人正在談論這個。由關心學生權益、具有學校輔導工作專業的基層輔導教師與專業輔導人員組成,為維護以學生為本之學校專業輔導 ... ... <看更多>
台灣輔導教師協會 在 【多元家庭來過節】完整版影片(臺灣客語)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 EkSim 感謝審查者吳宜霏(社團法人 台灣 女子運動體育 協會 理事) ... 楊嘉宏(高雄市立路竹高中專任 輔導教師 ) 謝佩珊(高雄市立瑞祥高級中學老師) ... ... <看更多>
台灣輔導教師協會 在 (連署)反對減置輔導教師改聘社工師- 看板studyteacher 的推薦與評價
【反對減置輔導教師改聘社工師
主張社會局/處增聘社工從社區支援學校】
-----------
臺灣輔導教師協會立場聲明:回應「臺灣社會工作專業人員協會」之「學校社會工作議題
」政策
---------------
有關『臺灣社會工作專業人員協會』網站於2017年3月7日發佈之「學校社會工作議題」政
策立場之聲明,針對社工專協提出政策建議:「(一)修正學生輔導法,將專任輔導教師員
額減量,並將其中部分人力改聘學校社工師,以呼應校園學生需求。」本會表達反對立場
,說明友會可能因對學校輔導生態不了解、對學生問題歸因錯誤而推論之。本會多數會員
為中等以下各級學校基層輔導教師,為維護學校整體輔導環境需求,表達本會看法如下:
一、 將專業輔導人員與專任輔導教師視為應「齊頭式數額增加」謬誤:學生輔導法本為
維護學生身心健康及全人發展而訂定,要求學校應視學生身心狀況及需求,提供發展性輔
導、介入性輔導或處遇性輔導之三級輔導。依三級輔導規範教師、輔導教師、專業輔導人
員分工職責;社工師與臨床心理師、諮商心理師皆為負責「處遇性輔導」之專業輔導人員
,即「經介入性輔導仍無法有效協助,或嚴重適應困難、行為偏差,或重大違規行為等學
生,配合其特殊需求,結合心理治療、社會工作、家庭輔導、職能治療、法律服務、精神
醫療等各類專業服務。」故需求比例本來就比承擔發展性輔導與介入性輔導職責的教師與
專任輔導教師來得少,且明定學校或主管機關應視需要來聘任適合類別之專業輔導人員,
並非專僅指社工師。故而以「專輔教師將再增加5,086人,達8,158人,成為世界上學生輔
導人力編制密度最高的國家之一。然而,專輔人員員額並未增加。」將專業輔導人員與專
任輔導教師視為應「齊頭式數額增加」顯有不當。
二、 「處遇性輔導」的視角來涵括所有學生的問題或學校輔導工作謬誤:
友會引用林萬億(2015)的研究佐證,說『當前校園學生常見的問題以親職功能不佳最多,
其次依序是就學不穩定、中輟、心理健康、人際困擾差行為、性侵害、兒童及少年虐待疏
忽、身體健康、少年犯罪、高風險家庭、網路沈迷、物質濫用、師生衝突。這些議題涉及
家庭、社區、社會環境者多,可歸因個人者少,校園需求學校社工師更甚於輔導諮商人力
。』。忽略了學校輔導工作係關懷全體學生身心健康與全人發展,「學生常見的問題以親
職功能不佳最多」並非普遍現象。從「103 年度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補助各直轄市、
縣(市)政府辦理輔導人力成效評估」報告中專兼任輔導教師服務的主要項目有「個別輔
導」、「心理測驗」、「諮詢服務」、「適性/生涯輔導」…等,其中個案類型的多寡依
序為「人際困擾」、「情緒困擾」、「家庭/親子」、「偏行為」、「學習困擾」……等
等,非上述研究中所說的「就學不穩定、中輟、心理健康、性侵害、兒少虐待疏忽、身體
健康、少年犯罪、高風險家庭……等等」問題。以「處遇性輔導」的視角來評斷介入性輔
導的學生問題需求,進而錯誤推論「這些議題涉及家庭、社區、社會環境者多,可歸因個
人者少。顯示,校園需求學校社工師更甚於輔導諮商人力。」顯有不當。
三、 就友會訴求之『(二)為降低城鄉資源差距,並減少因班級數下降造成的人力不穩』
重新檢討以班級數為設置標準;以及『(三)俾利建立以學生為中心、以學校為本、以社區
為基礎的學生輔導體系;並改善勞逸不均缺失。』均已看見「以學校設置社工」之不當,
確實應以「社區社工」為基礎提供學校輔導工作外部資源,可能較「學校社工」更能有效
支持學生於家庭社區所需之協助,成為在社區中扮演「統整官方之警政、社政、地區資源
」主要角色,而此等功能是「學校社工師」所無法扮演的。
★★★本會認為:
學校輔導系統需要教師、輔導教師與專業輔導人員共同合作協助全體學生全人發展,即是
因為「學生問題成因可能非單一因素之結果」,會與學生所處外在環境,如其班級、學校
、家庭、種族、社會文化與經濟處境…等生態系統有著不同的連動關係,遭受來自不同系
統的擠壓困頓,而外顯為個人生涯發展、班級人際關係、學習困難、自我接納、家庭功能
不足……各式學生問題。故而需要校園系統內外,不同的專業助人工作以專業功能偕同支
持學生。輔導教師負責連結學校系統內部的資源,並將外部資源引入。社工師則是協助連
結或處理學生在校園外部的問題,才是學生最大福祉。
因此本會呼籲:
(一) 嚴正抗議「以謬誤推論訴求減少輔導教師員額,改聘學校社工師」,建議友會應做
修正,避免誤導大眾,以正視聽。
(二) 敦請教育部即時實現「學生輔導法」編制規範,督導各縣市政府依法補足專任輔導
教師及專業輔導人員。
(三)支持專業輔導人員(心理師及社工師)向所屬主管機關(衛福部)爭取社區心衛中心或社
區性的社服中心立法編制心理師及社工師,保障其工作權、薪資福利與相關勞動條件,提
供民眾社區化的服務,共同推動校園系統內外的整合,才是廣大學生及社區民眾長遠的福
祉。
台灣輔導教師協會
歡迎加入連署>>>>我要連署網址:
https://goo.gl/ggp6LL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23.138.176.13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studyteacher/M.1495811491.A.075.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