灣聲樂團音樂總監李哲藝讓 施振榮變古典樂咖
今日蘋果/財經
建立時間:2019/03/26 05:00
作者、攝影╱黎瑛蕊
元旦下午,天空下著冷冷細雨,台北大湖公園傳出一陣陣交響樂的悅耳旋律,這是台灣首創的新年音樂會,台上,微笑揮舞雙手指揮的是灣聲樂團音樂總監李哲藝;台下,坐著3千位民眾,身穿雨衣,神情專注,享受這場雨中的音樂饗宴。音樂會結束,製作人施振榮興奮的表示,音樂會明年還會辦,而且會更盛大。
李哲藝要讓古典音樂台灣化,台灣音樂古典化,在國際營造出影響力。
這是一場別開生面的「《臺灣的聲音》2019年新年音樂會」,曲目涵蓋台灣的傳統與流行音樂。除現場參與者,透過電視轉播和網路直播,共計有100萬人次參與這場第一次專屬台灣人的音樂會。
李哲藝事後表示,現在回想,當天陰雨綿綿,現場民眾的雨衣不斷滴著水,3個小時全程專注聆聽,「若不是下雨,呈現畫面不會那麼讓人感動。」依照民眾參與的熱情推斷,李哲藝相信,如果天氣晴朗的話,現場一定破萬。
談起新年音樂會的緣起,李哲藝特別提及宏碁創辦人施振榮。施振榮是灣聲樂團企業後援會會長,更是這場音樂會總製作人。李哲藝表示,在2018年某次後援會會議上,他提到維也納新年音樂會的轉播權要幾百萬元台幣,經費規模之大,足以舉辦一場音樂會。施振榮聽聞靈機一動:「那為什麼不辦一場專屬我們自己的音樂會?」
施振榮(右2)是灣聲樂團企業後援會會長。
企業主管當後援
於是,自去年10月決定要辦一場《臺灣的聲音》新年音樂會開始,李哲藝大概每天都會接到施振榮10多通電話討論,「他是停不下來的!」施振榮還找來宏碁的專業行銷團隊來幫忙音樂會的國際露出,他從科技業企業家跨界變成古典音樂會製作人。
施振榮首次接觸到灣聲樂團時,聽到李哲藝等以室內樂演奏台灣歌曲,將台灣的音樂元素以古典音樂來表達,令他深受感動。因此在灣聲成立後,施振榮與太太葉紫華經常出席灣聲的音樂會,甚至參與名人系列演出。「以前做生意是跑三點半,現在退休了變跑七點半。」李哲藝轉述了施振榮對他說的話。
2017年,出身鹿港的施振榮希望用音樂翻轉鹿港印象,邀請李哲藝創作《鹿港映象》交響詩,讓桂花巷、九曲巷、十宜樓等古蹟入樂,以音樂形式重現鹿港百年風華,獲利相當好的評價。
經過《鹿港映象》與新年音樂會的合作經驗,施相當認同地方要從文化起步、行銷自己的理念,與李哲藝第3度合作,要替他「第二故鄉」桃園龍潭打造專屬的《龍潭映象》交響詩,目前已經進入國、客語歌詞徵稿階段。
灣聲的企業後援會成員除了施振榮外,還有已退休的明基前事業策略長雷輝,及將捷建設、花仙子、台新金控、台北旅店集團、瑞士百達、東元等企業高階主管,有他們在幕後當顧問團給建議,讓灣聲走出一條台灣音樂與樂團的新出路。
施振榮(上圖左2)是《臺灣的聲音》音樂會總製作人,當天吸引3千民眾,在雨中欣賞(下圖)。
為台灣音樂發聲
除立足台灣本土音樂,雷輝還給了許多從企業家角度經營樂團的建議,包括應從能夠獲利為出發點去檢視設計成本結構,不能只求不賠錢就好。李哲藝說,灣聲舉辦成立音樂會時是雷輝發動親朋好友參加,「雷輝給了第一桶金,灣聲才有資金往下走。」
李哲藝表示,灣聲樂團應該要在台灣走出不一樣的路,建立台灣文化特色的品牌形象,進而在國際營造出影響力。
李哲藝舉例,5年前,曾幫高雄做了一部《港都綺緣》,以二胡和大提琴作主奏的雙協奏曲,融合東西方元素,描述高雄百年變遷,感染力十足。正好韓國釜山交響樂團來台考察,聽了驚為天人,邀他創作一首具有韓國特色的作品。最後,他寫了由小提琴和韓國傳統樂器奚琴結合的《釜山幻想曲》協奏曲。
運用古典音樂平台,打破國界,加入台灣元素、融入民眾生活,令人印象深刻的例子是2015年國立台灣交響樂團在桃園機場的「快閃」演出。那年是國台交70周年,李哲藝為其製作濃濃台灣味的《快閃組曲》,在桃機快閃演出這首融合古典音樂與台灣民謠的樂曲,吸引許多遊客駐足觀賞,影片上傳網路後至今超過500萬人次點閱,成功運用台灣文化和世界接軌。
讓樂壇有感、刮目相看的,還有灣聲獨特的經營模式,把音樂會變成節目商品,像是名人系列饗宴。2018年起推出名人系列,邀來企業家施振榮、藝人澎恰恰、郎祖筠、前台中市長胡志強……等,暢談他們與音樂的故事情緣,將談話性節目和音樂結合,拉近音樂和民眾的距離,在音樂領域找到另一種客層,替音樂找到不同的可能性。
《臺灣的聲音》透過電視轉播和網路直播,共計有100萬人次參與。
幫下一代增機會
李哲藝說,胡志強在名人系列中提到,13年前的車禍讓太太邵曉鈴受重傷;昏迷不醒的邵曉鈴,唯有聽到陶的《今天妳要嫁給我》旋律時會有反應;另外,施振榮年輕時和葉紫華約會跳舞,當時播放的音樂是綠島小夜曲,因而成為他們倆的情歌。「人生中很多故事其實都和音樂有關連。」李哲藝說。
一般台灣的交響樂團,只演奏貝多芬、莫札特……等西洋古典音樂,台灣音樂多半只會在安可曲出現。根據李哲藝估計,台灣所有的公立樂團每年從政府獲得的經費高達7、8億元,但是一整年的音樂演奏,台灣音樂大概只佔5%。「國家為什麼要花這麼多的經費去做國外的古典音樂?說不過去嘛!」
李哲藝認為,這些國外古典音樂的文化底蘊和台灣沒有關係,「在台灣要發展古典音樂,只有讓古典音樂台灣化,台灣音樂古典化,這是灣聲的核心價值。藉由古典音樂的國際語言,讓大家更認識台灣的優秀的音樂作品及文化。」
李哲藝更進一步提到,台灣職業樂團的位子只有400多個,每年只會釋放出10多個空缺,但音樂系畢業生約有1000多人,僧多粥少,「根本沒有位置!」灣聲樂團創新古典音樂和台灣文化共存的方式,替台灣學習古典音樂的下一代創造發展出口。
李哲藝(左起)小時候與父親弟弟同台表演。
待灣聲做出成績後,李哲藝期待後續還會出現第2個、第3個……更多的灣聲,現在已有很多樂團改變演出型態,會愈來愈多需要創作的機會,台灣古典音樂生態才會豐富。
人稱「音樂鬼才」、「金曲獎常勝軍」的李哲藝,其實並非出身正統「音樂班」體系。在大學二年級以前,從沒想過自己這輩子會以音樂為職業。
李哲藝高中畢業考上文化大學物理系,雖對力學有興趣,但對物理數學、微積分興趣缺缺,瀕臨「三二」退學邊緣,剛好這時音樂系招收轉系生,李哲藝索性申請轉系。如果不是當年的轉系考,台灣古典音樂領域大概就不會有這號響噹噹的人物。
「基本上,我除了很會彈豎琴,其他像和弦、樂理等,都不會,只能硬著頭皮上課。」儘管當時不算科班出身,但李哲藝對音樂的熱愛和接觸並未間斷,高中時參加軍樂社、吉他社,大學則加入熱音社、合唱團,這些經驗對李哲藝後來在作曲、編曲等跨領域創作的幫助很大。「我是有實戰經驗的,學術可以後補,懂理論的好處在於幫助思考系統化,能舉一反三,有利於音樂創作做變化。」
李哲藝念物理系,父親並不反對,因為父親知道走音樂這條路是辛苦的,若是沒有意願,怎麼勉強都是徒勞無功。後來他轉到音樂系,父親很是欣慰。另外,弟弟李哲音退伍後在外工作7年,最後也走回音樂路,開始從事豎琴演奏事業。「繞了這麼大圈,終究還是轉回來了,總算沒有白白培養兩兄弟!」李哲藝笑著替爸爸下註解。
灣聲台灣行腳系列,踏進市街,更貼近民眾。
受父親影響學琴
李哲藝大學畢業、退伍後,第1份工作是教豎琴,也曾在台北美僑俱樂部西餐廳演奏豎琴。那時在西餐廳認識了一位60多歲名為喬治的美國人,在西餐廳演奏鋼琴30多年。
某天,李哲藝看到餐廳的公告上寫著喬治逝世的消息,相當錯愕。他看著喬治的照片發呆,心想:這麼棒的鋼琴家,人走的那天,就只是一張公告,「人生在世,似乎該做些什麼、留下什麼。」
李哲藝開始思考自己該做不一樣的事,因為願意嘗試新事物,就此打開了以前從沒有想過的路,帶他從以往的編曲走向跨域創作。
說起李哲藝音樂之路,不能不提到他的父親李武男。農家子弟的李武男只有小學畢業,有天看到小提琴廣告很好奇,跑到樂器行去詢問,燃起學琴的念頭。但一把琴要價600元,對當時每月工資才250元來說,儼然是天價,只好作罷。
但李武男仍不嫌累地天天往樂器行跑,為的就是看那把小提琴。後來他和老闆商量,四處打工、割稻存錢,老闆被李武男感動,把小提琴給了李武男,錢日後慢慢還。
有了小提琴,李武男開始拜師學琴,後來在高雄成立弦樂團,並四處教學、演奏,成為南台灣早期僅有的6位小提琴老師之一。李武男從早到晚不停教學,5歲的李哲藝天真好奇,吵著也要爸爸教,李武男只得趁空檔教李哲藝,沒想到,李哲藝展現音樂天份,小提琴愈拉愈好。
李武男一次去日本認識並愛上豎琴,開始改學豎琴,而且現學現賣,回家後教李哲藝。李哲藝就這樣學了3年,程度已經比父親還好,才找專門老師授課,12歲的李哲藝每星期隻身坐飛機到台北上課,練就一身好琴藝。
後來,後來李武男開始生產豎琴,成立「藝音豎琴」工廠,研發過程都把積蓄花光,不到2年就開始負債,第5年才量產。李武男創辦台灣第一家豎琴工廠,成為台灣第一位會彈、會教、會編曲,還會製作的豎琴家。
「對我而言,爸爸給的是身教,他是充滿熱情,富有想像力的人,也是很愛做夢的人。他不單只是做夢,還真的把夢『做』出來。」李哲藝從小看爸爸努力地實現自己的夢想,現在輪到自己了。他希望將台灣古典音樂打造成國際品牌,這個夢想正一步步實現中。
李哲藝 小檔案
★現職:灣聲樂團創辦人、音樂總監兼指揮
★出生:1970年(49歲)
★學歷:高雄中學、文大音樂系西樂組、輔大指揮研究所肄業
★經歷:
◎豎琴演奏家、作曲家、唱片製作人、樂團指揮
◎累積演出2000場次以上
★家庭:已婚,育有2女
★成就:
◎1999年美國國際爵士豎琴大賽第3名,為本比賽舉辦21年首位亞洲獲獎者
◎22次入圍傳藝金曲獎,獲得第23屆最佳作曲人、第27屆最佳創作獎
◎2次獲「中國十大發燒唱片」最佳古典音樂演奏專輯
◎入圍2010年「華語金曲獎」最佳古典音樂演奏專輯
◎編曲作品約5000首,作曲作品約2000首
資料來源:作者整理
部分照片:李哲藝提供
https://tw.appledaily.com/finance/daily/20190326/38291338/
同時也有6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8萬的網紅公視新聞網,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為了因應疫情衝擊下的藝文產業變化,國家交響樂團9日將在國家音樂廳,演出《馬勒傳奇》音樂會,特別的是,這場音樂會的錄播內容,將會在影音平台上限時播出72小時。 詳細新聞內容請見【公視新聞網】 https://news.pts.org.tw/article/543472 - 由台灣公共電視新聞部製播...
台灣的交響樂團 在 公視新聞網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為了因應疫情衝擊下的藝文產業變化,國家交響樂團9日將在國家音樂廳,演出《馬勒傳奇》音樂會,特別的是,這場音樂會的錄播內容,將會在影音平台上限時播出72小時。
詳細新聞內容請見【公視新聞網】 https://news.pts.org.tw/article/543472
-
由台灣公共電視新聞部製播,提供每日正確、即時的新聞內容及多元觀點。
■ 按讚【公視新聞網FB】https://www.facebook.com/pnnpts
■ 訂閱【公視新聞網IG】https://www.instagram.com/pts.news/
■ 追蹤【公視新聞網TG】https://t.me/PTS_TW_NEWS
■ 點擊【公視新聞網】https://news.pts.org.tw
#公視新聞 #即時新聞

台灣的交響樂團 在 長笛琴人Annie&Mimi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花之舞》小提琴&長笛版本
DJ Okawari《Flower Dance》Violin and Flute version
想看Annie和Mimi彈鋼琴的話,這部Flower Dance一定要看到最後喔!😄
原來花之舞原版開頭的對話,源自於一部60年代的義大利電影Outer Space,大意是描述男主為了搭訕女主而拐彎抹角鋪陳了一個梗要送花給她,是不是很浪漫呢?
Annie跟Mimi的結論就是,若是想給女生好的第一印象,送花就對啦😜
歡迎幫我們多多分享、按讚留言和訂閱唷,你們的支持是最大的鼓勵:)
FACEBOOK:長笛琴人Annie & Mimi
https://www.facebook.com/annieflutist/
各式活動演出/婚禮演出/商演等都歡迎至Facebook來信
姐妹均畢業於國立維也納音樂暨表演藝術大學碩士,分別師承維也納愛樂交響樂團首席及帕格尼尼大賽得主,在國內外均有豐富演出經驗
P. Mauriat 保爾‧莫莉亞 亞洲區長笛代言人:Annie
P. Mauriat 保爾‧莫莉亞 台灣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pmauriatartists
P. Mauriat 保爾‧莫莉亞 全球官網:https://www.pmauriatmusic.com.tw/showpiece
歡迎支持贊助長笛琴人
歐付寶 ▶ https://p.opay.tw/ZvhLj
Paypal ▶ https://www.paypal.com/paypalme/anniemimimusic
樂譜網站
MUSIC SHEET ▶ https://www.mymusicsheet.com/anniemimimusic
蝦皮 ▶ https://shopee.tw/anniemimimusic
If you like the video, Please SUBSCRIBE :)
記得開啟小鈴鐺接收通知哦!
有喜歡的歌希望長笛琴人演奏嗎?歡迎留言在下方讓我們知道,有機會將會為你演奏哦:)
#FlowerDance #花之舞 #花舞 #DJOkawari #長笛cover #小提琴cover #長笛演奏 #小提琴演奏 #婚禮演出 #活動演出 #商業演出 #長笛樂手 #小提琴樂手 #長笛 #小提琴 #長笛老師 #小提琴老師 #flute #violin #flutecover #violincover #長笛琴人 #長笛annie #小提琴mimi

台灣的交響樂團 在 長笛琴人Annie&Mimi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貝多芬病毒》小提琴&長笛版本
《Beethoven Virus》Violin and Flute version.original from Diana Boncheca
讓我們用貝多芬病毒來打敗世界上所有邪惡的病毒吧!😆
這首Beethoven Virus不僅是在婚禮演奏上經常被指定的歌曲外,也是我們在點歌歌單中最常看見的曲目之一!這樣激昂快速的節奏是不是也讓你們熱血沸騰了呢?
歡迎幫我們多多分享、按讚留言和訂閱唷,你們的支持是最大的鼓勵:)
【樂譜下載】
MUSIC SHEET ▶
https://www.mymusicsheet.com/anniemimimusic/39275
https://www.mymusicsheet.com/anniemimimusic/39276
蝦皮 ▶ https://shopee.tw/《貝多芬病毒-Beethoven-Virus》小提琴長笛樂譜-長笛琴人版本-i.439762452.3793682056
FACEBOOK:長笛琴人Annie & Mimi
https://www.facebook.com/annieflutist/
各式活動演出/婚禮演出/商演等都歡迎至Facebook來信
姐妹均畢業於國立維也納音樂暨表演藝術大學碩士,分別師承維也納愛樂交響樂團首席及帕格尼尼大賽得主,在國內外均有豐富演出經驗
P. Mauriat 保爾‧莫莉亞 亞洲區長笛代言人:Annie
P. Mauriat 保爾‧莫莉亞 台灣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pmauriatartists
P. Mauriat 保爾‧莫莉亞 全球官網:https://www.pmauriatmusic.com.tw/showpiece
歡迎支持贊助長笛琴人
歐付寶 ▶ https://p.opay.tw/ZvhLj
Paypal ▶ https://www.paypal.com/paypalme/anniemimimusic
樂譜網站
MUSIC SHEET ▶ https://www.mymusicsheet.com/anniemimimusic
蝦皮 ▶ https://shopee.tw/anniemimimusic
If you like the video, Please SUBSCRIBE :)
記得開啟小鈴鐺接收通知哦!
有喜歡的歌希望長笛琴人演奏嗎?歡迎留言在下方讓我們知道,有機會將會為你演奏哦:)
#貝多芬病毒 #beethovenvirus #長笛cover #小提琴cover #長笛演奏 #小提琴演奏 #婚禮演出 #活動演出 #商業演出 #長笛樂手 #小提琴樂手 #長笛 #小提琴 #長笛老師 #小提琴老師 #flute #violin #flutecover #violincover #長笛琴人 #長笛annie #小提琴mimi

台灣的交響樂團 在 NTSO 國立臺灣交響樂團 的推薦與評價
適逢成立50週年,臺灣為曲盟創始會員國,「亞洲作曲家聯盟台灣總會」特與國臺交合作舉辦2場音樂會,發表多部管弦樂作品及室內樂。除了有客家元素創作的交響樂、協奏與 ... ... <看更多>
台灣的交響樂團 在 [自由時報] 國家交響樂團仍有進步空間- 看板clmusic 的推薦與評價
過度自傲 社會基礎不足 國家交響樂團仍有進步空間
編按:交響樂團是西方精緻藝術的結晶,一個交響樂團,集合了近百位專業的表演者,以
協奏與合奏共同完成樂曲表現的型態,符合現代社會中個人專業發揮所長以搭配群體共同
發展的進步方向。
在台灣,國立台灣交響樂團、國家交響樂團與台北市立交響樂團三個公設樂團,每年用掉
來自公部門將近五億預算,成績究竟如何?民間樂團則百花齊放,台北愛樂室內暨管弦樂
團、長榮交響樂團、樂興之時管絃樂團以及奇美管弦樂團等,這些樂團又有多少籌碼,可
以在國內生存,未來我們將以一週一團專題討論方式,呈現國內樂團市場的消長與發展。
記者趙靜瑜/專題報導
------------------------------------------------------------------------------
一年預算一億五千萬的國家交響樂團(NSO) 明年也將滿二十歲,這個全台灣最好的交響樂
團,優點在於專業水準最高,演奏素養優秀,在隸屬於國立中正文化中心之後,更具競爭
力。
這五年來,國家交響樂團在音樂總監簡文彬的帶領之下,已經慢慢形成了一種自己的風格
,領先台北市立交響樂團與國立台灣交響樂團,從貝多芬交響曲系列開始到現在,樂團已
經跟馬勒、蕭士塔高維契等作曲家交手過,有系統的演出雖然讓團員感覺沉重,但也讓樂
迷有了學習感。除此之外,團員的換血,年輕一輩在中生代的帶領與合作之下,也讓樂團
有了新氣象。
現在國家交響樂團的團員有著比以前溫暖的向心力,新團員戰戰兢兢,老團員也不敢有所
鬆懈,至少在舞台上,已經很少聽見國家交響樂團的某某團員又不小心睡著的趣聞;取而
代之的則是經常有團員留下來練習自己的樂段,一種自發性的努力,已經瀰漫在團員四周
。
但是在心態上,如果拿國立台灣交響樂團跟國家交響樂團相比,國家交響樂團團員自傲,
國台交團員心態則明顯自卑,自傲的態度之下,不容易平心靜氣做到扎實;過於自卑,在
音樂上也就不成一家之言。
除此之外,國家交響樂團在硬體上,空間也明顯不足,現在國立中正文化中心也沒有適合
的場地給樂團,現在的三樓排練室根本就不是為樂壇排練量身打造,團員排練時沒有機會
聽見正確的音響,除此之外,不當的共鳴也讓管樂或是打擊樂的團員必須塞上耳塞,避免
聽覺傷害,這些都有待改進。圈內人私下表示,台灣的夢幻交響樂團應該是國家交響樂團
的團員,國立台灣交響樂團的演奏廳,再加上台北市立交響樂團的團員福利,現在顯而易
見各團都有缺陷。
除此之外,國家交響樂團的社會接觸點不足,也會影響到樂團的發展方向,現在除了下鄉
非常頻繁之外,看不見其他明顯的做法。要如何被需要,就要看國家交響樂團可以付出什
麼,國家交響樂團在社會上的知名度不夠,影響力不高,也沒有具代表性的團員人物,這
些都是要努力改善的方向,畢竟拿一年一億五千萬政府預算,只被少數樂迷需要是不夠的
,國家交響樂團除了演出之外,也必須適切地分擔部分藝術教育的內容,讓社會對國家交
響樂團產生需要。(系列一)
https://www.libertytimes.com.tw/2006/new/jun/20/today-art6.htm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59.104.231.215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