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勝任愛的喇叭手,不讓癌變上身】
這部由白癡公主領銜主演的微電影:https://bit.ly/2XjmoeX
裡頭,Amanda化身愛的喇叭手,盡心盡力搭配神乎其技,展開唇槍舌戰為歷任男友服務,結果竟癌症上身,這讓欣西亞想到,自從我開放性健康線上諮詢服務以來,時常有許多讀者問我:「口愛是否會罹患癌症?」「擔心男性清潔不徹底,害怕導致性病或子宮頸癌,因此對於性愛無法盡情享受其中」,在這裡我要開門見山地回答大家:
📌性愛本身是美好且健康的,不安全的性行為才可能讓你曝露於罹癌與染病的風險之中。
我們都知道全程使用保險套可以預防性病傳播和降低罹癌風險,但百密總有一疏,當進行吃吃的愛,若請對方先戴套你再展開唇槍舌戰,有人嫌麻煩,有人則認為影響性愛情趣,而在我協助的個案當中,有些老二天生容易怯場,一戴上保險套就覺得像套了緊箍咒,立刻被打回原形,還沒開工已經GG。因此要如何行使安全、愉悅的性和預防疾病,成為一項重要的課題。
✅HPV人類乳突病毒,可導致子宮頸癌、頭頸癌、肛門癌、外陰癌、陰道癌、菜花等疾病。
✅人的一生感染機率高達八成,而且不分男女,性行為為主要傳染途徑,但藉由體液、粘膜和皮膚傷口也能相互感染。
✅即使是單一性伴侶, 也有近6成機率可能感染HPV,一生中累計3~6位性伴侶感染HPV的風險約高達9成。
✅意即:只要有親密接觸,即使性生活單純的人也有可能互相傳染,美國流行病學研究推估,約每2對單一性伴侶的情侶/夫妻會有1對感染。
然而各位也不用過度害怕,欣西亞這裡有預防HPV三大關鍵:「安全性行為」、「女性定期接受抹片檢查」和「男女依醫囑接種HPV疫苗」,提供給大家。
我們都知道施行安全性行為的重要性,但這也要看對方願不願意配合。而說到子宮頸抹片檢查,雖然政府每年有提供30歲以上的女性做免費子宮頸抹片檢查,但抹片並無法真正預防HPV病毒感染,再者,有的女生也未必會做。
以欣西亞自己為例,就曾因為工作繁忙而忘記檢查,有些人則因為害怕抹片檢查的尷尬不適,乾脆省略不做,守護健康不完善之餘,若真得到HPV,錯失治療黃金時間不說,還讓自己在成為隱形傳播者,實在得不償失。雖然女性在得到HPV後有超過60%的人可產生抗體,但男性卻只有10%,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年紀越大,感染高致癌型HPV並罹患子宮頸癌前病變的風險就越高。
✅研究指出,當女性持續改染高致癌型別HPV,以22~32歲的女性來說,十年後變成重度子宮頸癌前病變風險為13.6%,以40~50歲的女性來說,則攀升到21.1%。
✅雖然提出的數據讓我們為罹癌聞之色變,但90%以上的子宮頸癌其實是可以預防的,施打HPV疫苗有機會預防如第16、18型等高致癌型別。
因此,兩性共同依醫囑施打HPV疫苗成了一種更積極的方式,而且也能更有效預防子宮頸癌。
現在台灣癌症基金會與台灣疫苗推動協會共同推出「懂HPV更懂你」#HPV衛教友善診所,它涵蓋六大科別:家醫科、婦產科、泌尿科、感染科、耳鼻喉科、小兒科諮詢,目前全台超過250+間診所響應,由具備「專業度、溝通力、同理心」的醫護人員,提供民眾最親切友善的HPV衛教諮詢看診體驗。
性愛一場是美好而健康的旅程,想要完全擁抱性福,守護自我健康,保護他人安全,才能讓我們在床上享受愉悅而無後顧之憂,鼓勵大家多多利用HPV衛教諮詢(📍全台HPV衛教友善診所:https://bit.ly/3jUK5TN )落實接種HPV疫苗,才能放心遨遊兩性世界,開開心心出門,平平安安回家。
現在,為了回饋影迷,7-ELEVEN 提供限量100份的$250商品卡,等著大家領取哦!
活動訊息如下:
《活動期間:9/13-10/15》
需於期間內完成以下三步驟才符合參加資格
STEP 1️⃣:前往HPV衛教友善診所拍下諮詢照片
STEP 2️⃣:留下個人基本資料👉 https://bit.ly/3tuObVM
STEP 3️⃣:等待審核拿好禮 #限量100份先來先贏
HPV衛教友善診所 傳送門👉https://bit.ly/3jUK5TN
全台250+,一定能選到離你最近的那一家!
#愛的喇叭手 #做愛的事癌別礙事
#HPV #八成與你有關 #HumanPapillomavirus
#子宮頸癌 #頭頸癌 #外陰癌 #陰道癌 #肛門癌 #菜花
#台灣家庭醫學醫學會 #美商默沙東公益贊助
台灣小兒耳鼻喉科醫學會 在 張益豪醫師/張益豪耳鼻喉專科診所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醫院等級醫師駕到,神燈許願成功】
千呼萬喚地,我們找來了醫院等級的醫師來兼任!
目前本院有6個醫師。有手術需求、可能需要去大醫院接受進一步檢查的民眾,可以先來診所執行『手術前諮詢或轉診前評估』。過往想去大醫院看病都需要大排長龍,所以我們幫民眾找好高手前來,可以執行轉院前的初步評估喔,很方便的~歡迎善用
🔵 陳俊志 醫師 (肌肉猛男良醫)
• 現職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
• 張益豪耳鼻喉專科診所 兼任醫師
• 中華民國衛福部 耳鼻喉科專科醫師
• 新竹馬偕紀念醫院耳鼻喉科 主治醫師
• 台北馬偕紀念醫院耳鼻喉科 主治醫師
• 高雄醫學大學醫學系 醫學士
• 新加坡中央醫院頭頸腫瘤手術 進修
• 上海動力微創中心頭頸腫瘤手術 進修
#專長
✅ 耳鼻喉科各項手術
✅ 睡眠呼吸中止症手術
✅ 鼻部微創手術
✅ 口腔病變/耳部手術
✅ 耳鼻喉科所有疾病
✅ 久咳/頸部腫塊
✅ 慢性咽喉炎
✅ 耳鳴/眩暈/聽力問題
✅ 轉診醫院之前的前哨站評估與討論
#12月的週五晚診
--
🔵 李瑞翎醫師 (醫界李千娜)
• 台北榮總耳鼻喉頭頸部 總醫師
• 台北榮總耳鼻喉頭頸部 主治醫師
• 台中榮總嘉義分院 耳鼻喉科主治醫師
• 台北榮總桃園分院 耳鼻喉科主治醫師
• 台北榮總最佳實習醫師
• 國防醫學院醫學系 臨床指導教師
• 台灣耳鼻喉科醫學會會員
• 中山醫學大學醫學院書卷獎
• 中華民國衛福部 耳鼻喉科專科醫師
• 氣喘慢性照護認證醫師
• 慢性阻塞性肺病照護認證醫師
專長
✅ 氣喘慢性照護/慢性阻塞性肺病
✅ 耳鼻喉科所有疾病/久咳/過敏
✅ 鼻竇炎/鼻炎/腸胃炎/扁條腺發炎
✅ 專精於耳鼻喉科局部/眩暈/聽力問題
✅ 成人10大自費疫苗施打/口腔黏膜篩檢
# 每週三晚上1900~2100
# 想掛李醫師的民眾,歡迎線上掛號喔
線上掛號 ➡➡➡ https://reurl.cc/gmjQVQ
--
6個醫師的介紹
https://ent33ent.com/meet-doctors/
--
台灣小兒耳鼻喉科醫學會 在 美國小兒科醫師 Peddy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術業有專攻:
小孩生病請務必找蓋有小兒科醫學會認證出廠的兒科醫師
這兩個禮拜我在FLEX,這是一個有趣的rotation,台灣好像沒有。FLEX設在R2,工作時間下午四點到十二點,目的只有一個:幫忙接admission。我們醫院值班時間是下午五點開始算起。5PM~7:30PM是白班on call team,7:30PM~8:00AM是夜班team。無論哪個team都是一個 senior (R3) + 兩個 R1 cover 病房。FLEX的功用就是幫忙減輕值班負擔,因為下午到半夜這段時間最容易進病人。我非常喜歡這個rotation,接新的病人有助於訓練思考跟判斷能力。研究顯示:住院醫師訓練期間接的新病人數量跟提高ITE考試成績有顯著關係 (ITE: 美國每一科的住院醫師每年都要接受一個叫做in training exam的考試。此考試成績能有效預測專科考試通過率,因為考題都是同一群人出的哈哈XD) (參考資料 Residency factors that influence pediatric in-training examination score improvement.) 在美國花一個小時接一位新病人是正常的,有些複雜的甚至要90分鐘,因為要花很多時間去翻以前的病歷。我現在每天工作八個小時平均看4~5位病人。在台灣如果以這種速度接病人大概永遠都不要想下班了 😭
最近有位4歲的病人因為嘔吐跟fussiness(中文不知道怎麼翻?就是很ㄏㄨㄢ的意思)來急診後被收住院。這位病人因為早產(小於24周)腦內出血導致腦性麻痺,還有水腦裝有VP shunt。在急診看這位病人的是位從外院來rotate的急診住院醫師(我們是兒童醫院,但我們急診有三種主治醫師: 兒專、兒急專跟急專; 也有三種住院醫師: 兒科、家醫科、急診科) 。病人在急診做了許多檢查(包括shunt study),卻都沒有太大的發現於是入院觀察。在病房我花了30分鐘以上的時間詢問各項病史,發現他最近Baclofen(一種肌肉鬆弛劑,常用在腦性麻痺的病人)的劑量被提高,已經三天沒有大便了。rectal exam觸摸到大量便便,KUB一照便便都一路排到胃上面去了(誇飾法)。給了Enema後排出大量便便就不吐了.....
寫出這個例子的目的不是想說我比那位急診住院醫師厲害。急診科醫師的訓練在於應付緊急狀況跟急症,急診醫師看到嘔吐的首要任務是排除攸關性命、需要緊急處理的急症,不是找出確切原因。這位病人因為有VP shunt送到急診是正確的,急診醫師的處理也是正確的。但小孩生病排徐緊急狀況後的後續處理還是要靠小兒科 (而且小兒科醫師也知道如何處理緊急狀況,不用靠兒急專或是急專醫師。我們拿到兒專就可以在小兒急診工作了) 一般小孩生病如果你想真的解決問題,第一個應該要找的是兒科醫師,不是急診科醫師(除非急症)、不是內科、更不是耳鼻喉科。每個專科訓練的focus完全不同,兒科醫師花在看小孩時間絕對是其他專科無法相比的。在美國小孩生病沒有人會先帶去給耳鼻喉科醫師看,因為這根本完全邏輯不通。難道小孩子發燒就只會是上呼吸道感染嗎?! 如果帶去急診,一出來就300美金,急診醫師可能連藥都不開就叫你回家找你的小兒科醫師。內科不能看小孩。家醫科可以看小孩但很少有醫師願意看青少年以下的小朋友 (根據AAFP統計,家醫科的兒科病人數只佔10~15%) 。在這裡,小孩生病的第一站就是兒科醫師,我認為這才是正確的作法。
術業有專攻,尊重專業讓每個人各司其職發揮最大的用處,或許是當今我們社會最需要努力的地方。再次強調,***小孩子生病請務必找蓋有小兒科醫學會認證出廠的兒科醫師 *** ,謝謝。
台灣小兒耳鼻喉科醫學會 在 林口長庚醫院兒童耳鼻喉科李立昂醫師開講|親子天下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為何晚上特別容易夜咳?親子天下邀請林口長庚醫院兒童 耳鼻喉科 李立昂醫師線上直播,為家長解答孩子最常碰到的 耳鼻喉 ... 台灣 肝臟學術文教基金會•11K views. ... <看更多>
台灣小兒耳鼻喉科醫學會 在 臺灣小兒耳鼻喉科醫學會 的推薦與評價
臺灣小兒耳鼻喉科醫學會成立於2021/7/31,作為臺灣耳鼻喉頭頸外科領域下的一門次專科之一,除了進行國內的學術交流以及次專科之教育業務以外,也期待與國外相關領域的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