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泰NBA神預測 大家好,我HBK!總冠軍賽太陽 Vs 公鹿,大家認為哪一邊會贏得2021年的歐布萊恩盃❓大家可以分享一下,且順便去抽個獎。
FiLa因為喜歡Booker所以她【選擇太陽】,且硬要跟我對賭大餐,那逼得我只能選擇公鹿了🤣
-
這次國泰神預測的活動也將到了尾聲,今年真的很精彩,不知道有沒有人全猜中只剩下最後一步能挑戰百萬獎金?
而現在NBA Finals有加碼送!
❖只要參加預測總冠軍得主,即可參與加碼抽NBA Store台灣官網 #500元線上禮券與20點小樹點,新增超過 #700個中獎名額,大家都可以去賭個運氣或是相信你們自己的分析預測。
🏀神預測活動連結➡https://bit.ly/3Au5Sbg
⚠注意活動只到到7/10為止,所以大家可以快點來二選一來拚的中獎機會。
-----------
🌐國泰NBA這邊也提供NBA Store 台灣官網 【#電子禮券500元2組】,給下面 #留言區有分享截圖 的人抽獎( #我會在留言區示範,記得截圖要截到國泰的Logo唷),假使你選的球隊最終奪冠,將能參加抽獎這500元禮卷。
歡迎大家也可以來玩玩,反正截圖很容易😳
⏰公布期間:總冠軍賽結束後的隔天。
-----------
這系列戰先不管雙方戰力優劣如何,在湖人倒下後,我剛好西區最支持的就是太陽,而東區就是公鹿,主要就在於CP3與字母哥我都很欣賞,結果兩邊竟然很爭氣的在總冠軍狹路相逢,害我很難抉擇....
兩邊今年在例行賽的兩次對決都相當激烈,太陽都是以1分之差險勝公鹿,雙方兩場總得分對比來到【253:251】,戰的可說是難分難解,也讓人更期待這次總冠軍賽的對決戲碼。
這邊得先註明一下:這篇我是 #寫在首戰之前,因為要審稿所以延到今天才po出,這也就不做任何修改了。
-----------
■關鍵變數
[字母哥到底剩餘多少主宰力?]
對於公鹿而言他們仍處在比較不利的不安定因素中,如果字母哥不能打或是復出表現無法正常,那他們贏球的難度相對將提高很多,是無須去相信那些說字母哥不在 #公鹿就會變更強的玩笑話。
🏀字母哥處理球的能力當然還有待加強(能嘗試多打無球與Holiday配合),但他的進攻是非常高效的,過去十年能在季後賽平均28分+,命中率還要55%以上(場次至少10場),僅有 #五名球員辦到,分別為LeBron James、Kevin Durant、Kawhi Leonard與Anthony Davis和本季的字母哥。
-
只要Middleton與Holiday的投籃狀態 #不要跌到谷底(兩人今年起伏不小),有字母哥做為基礎的公鹿是相當有競爭力的,且字母哥本季在例行賽面對太陽 #兩場平均40分、68.2%的誇張命中率,即使來到季後賽,太陽要擋住他無疑也是要付出不少代價。
所以字母哥會是這系列戰的關鍵變數,假使他還有競爭力,公鹿與太陽是相當五五波的感覺,然而假若沒有或是缺陣,就得祈禱Middleton與Holiday的手感能否持續火燙。
-----------
■公鹿所要面對的問題
⬛⬛⬛1.團隊三分到底能不能穩一點?⬛⬛⬛
季後賽至今公鹿團隊三分命中率僅【31.1%】,季後賽十六支球隊倒數第三,只好過湖人與巫師一點。Middleton只有33.8%、Holiday更慘只有29.9%,唯一比較正常的就屬替補的Connaughton與Forbes有36%左右,只是兩人在東冠的表現也極度不穩定。
如果總冠軍賽公鹿在三分的穩定性還是那麼飄,遇到 #攻防更穩定的太陽真的只會更難打,前提有傷的字母哥可能無法扮演穩定的梁柱去支撐大家有時間去甦醒。
⬛⬛⬛2.Brook Lopez會不會被軍訓?⬛⬛⬛
太陽有CP3、有Booker、有Payne,之前就讓Joker與Zubac吃了不少苦頭,而對於同樣是重型中鋒的Lopez等於是如臨大敵,一旦Lopez被針對成功,#公鹿原有的禁區優勢也會喪失。
不過Lopez在面對老鷹後面幾戰打得相當出色,ㄧ些拉出去的防守讓人眼睛為之一亮,但這也得考慮到後面Young缺陣且有傷在身,還有老鷹在 #執行力上 絕對會不如太陽有CP3這樣老謀深算的指揮官。
⬛⬛⬛3.Middleton與Holiday的穩定性⬛⬛⬛
今年季後賽Middleton命中率不及40%的比賽有6場,這6場公鹿是1勝5敗,唯一贏的那場是字母哥單場用62.5%的命中率飆40分撐到他與Holiday醒來才贏下(與籃網G7)。
而Holiday今年季後賽命中率不及40%的比賽有8場,但相比Middleto來說Holiday還有組織的影響力,只要他助攻能上雙,公鹿5場比賽中能拿下4勝,#能不能串聯球隊對於競爭力影響很大(其中X因子包含團隊三分的準度)。
如果沒有字母哥,Middleton與Holiday基本上沒有失常本錢,而如果有字母哥的話,那還可以由他硬撐一下場面再交由兩人處理關鍵時刻。
-----------
■太陽所要面對的問題
⬛⬛⬛1.Mikal Bridges能否持續降低對手破壞力?⬛⬛⬛
Bridges是太陽季後賽的 #默默付出的英雄,第一輪他對位LeBron James、第二輪Michael Porter Jr(對位命中率35.7%),而第三輪是Paul George(對位命中率40.9%),他幾乎都有做好自己的任務,很努力降低對方得分高手的破壞力。
而這一輪沒意外他要面對 #決定公鹿上限 的Khris Middleton,能不能阻止Middleton進入不可擋的爆發模式,對於太陽能不能贏球絕對要不容忽視的影響力。
⬛⬛⬛2.Devin Booker將持續面對難纏的防守者⬛⬛⬛
西區決賽Devin Booker在投籃命中率的表現上是不盡理想的,僅有38.2%的水平,面對Patrick Beverley的死纏爛打讓他進攻效率下滑很多(被防守下只有25%命中率)!做為球隊主攻手,他必須要更穩才行。
而總冠軍賽他要面對的防守者也很不好惹,是今年防守第一隊的Jrue Holiday。雖然Holiday沒有Beverley侵略性這麼強,但在力量與速度的施壓上他肯定是更高一個層級。
Booker能不能打出對湖人與金塊系列戰那樣犀利的得分表現,將對於太陽在進攻端的破壞力影響很大。當然 #經歷Beverley的洗禮,也很有可能讓Booker在總冠軍賽打得更得心應手與有自信。
⬛⬛⬛3.可不可以限制字母哥?⬛⬛⬛
如果字母哥會打,那絕對要找到限制他的方式,首先就是得減少公鹿有 #太多攻防轉換的機會,因為一旦陷入那模式,字母哥的破壞力是無法阻擋的。
而有Chris Paul這樣老船長的穩定控場讓太陽在 #這一塊有著安定感,接下來就是要如何圍堵禁區,賭公鹿三分不進的區域聯防,這方面不論在執行力上或是防守資源,太陽都比籃網與老鷹還更有能耐。
禁區有Deandre Ayton,側翼有去年就很懂得與字母哥對抗的Jae Crowder,板凳還有Torrey Craig,就看太陽可不可以盡可能限制字母哥破壞力?雖然字母哥今年在 #面對這樣聯防在處理上進步不少,但假使他的膝蓋狀況沒很好,太陽是很有機會成功的。
-----------
■太陽的穩定性與健康是優勢
這系列戰如果字母哥能打且狀態不差,那我覺得會很精采,有五五波水準的感覺。
但我不認為字母哥那讓人看了冒冷汗的膝蓋過度延展會這麼快好....且公鹿傷了Donte DiVincenzo,在 #板凳深度上真的有點告急,相反的太陽有Cameron Johnson、Cameron Payne與Torrey Craig、Dario Saric敢打敢衝,因此就戰力上太陽真的給人感覺比較穩,且有CP3坐鎮,不管經驗、#節奏的掌控、關鍵時刻的發揮,這方面都是太陽所具備的優勢。
所以如果要客觀選擇的話,我認為太陽出線的機率會比較高,除非Middleton與Holiday發揮非常穩定。
-----------
我希望能看到搶七大戰,所以真要預測,我想來個太陽4-3公鹿。
其實兩邊誰奪冠我都會開心,但CP3如果今年不奪冠,之後還不知道有沒有那麼好的機會? 對於他這樣的時代的傳奇控衛,確實會希望他能完成奪冠的美夢。
#國泰金控 #國泰NBA
文/HBK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8萬的網紅公視新聞網,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更多新聞與互動請上: PNN公視新聞議題中心 ( http://pnn.pts.org.tw/ ) PNN 粉絲專頁 ( http://www.facebook.com/pnnpts.fanpage ) PNN Youtube頻道 ( http://www.youtube.com/user/...
「台灣太陽能轉換效率」的推薦目錄:
台灣太陽能轉換效率 在 PanSci 科學新聞網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從2009年開始,「鈣鈦礦」因為高吸光效率,能夠快速分離電子、電洞的特性,成為太陽能電池領域的注目焦點。
不只這樣,鈣鈦礦電池的製程就像刷油漆一樣簡單,比傳統矽晶的製作工序省時省力,因此,讓台大材料科學與工程學系的林唯芳教授如獲至寶!這項新材料,不但能和矽晶搭配使用,創造更高的光電轉換效率,也為台灣的太陽能技術產業導入新的前景跟應用!
*本文轉載自合作夥伴 科技大觀園
延伸閱讀:
「乘風」突破綠能瓶頸,臺灣離岸風電大未來——專訪臺大機械系教授楊鏡堂
https://pansci.asia/archives/322111
智慧城市讓高科技超方便生活不再是夢!——專訪中興資管系助理教授洪智傑
https://pansci.asia/archives/321097
______________
泛科學為您準備的 COVID-19 防疫專題 ( •̀ ω •́ )✧
https://covid19.pansci.asia/
讓我們一起渡過這次的危機
台灣太陽能轉換效率 在 媽媽監督核電廠聯盟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台灣能源轉型進行式ing..... 【綠能科技聯合研發計畫】再生能源點亮創能、儲能應用大未來(05/18/2021 天下雜誌)
文: 台灣經濟研究院
創能技術開發著重提升綠色能源能量與降低成本
創能領域前瞻綠能技術開發配合發揮臺灣太陽光電與離岸風力等再生能源特色,透過提升電池模組效率趨動太陽光電成本下降,以及利用智慧平台系統助於離岸風場海事工程量測與運維,降低風場運維成本,以提升產業競爭力。
開發高效率、低成本、超輕量之太陽能電池技術
提升太陽能電池效率已刻不容緩,成功大學陳引幹教授團隊運用原子層沉積技術,沉積不同氧化物材料膜層於堆疊型太陽能電池中,以優化各膜層厚度、品質與材料純度等,進一步提升太陽能電池品質。中央大學許晉瑋教授與劉正毓教授團隊以軟性三五族太陽能電池收集室外光源,提供智慧模組(溫度感測器與藍芽)足夠電能回送電子訊號,朝向智慧模組「自我維持」前進。
在降低成本方面,大葉大學黃俊杰教授團隊利用非真空設備取代電漿輔助化學氣相沉積(PECVD)、用原子層沉積設備(ALD)以及銅漿料取代銀漿料達成低成本射極鈍化及背電極(PERC)太陽能電池開發。成功大學張桂豪副研究員與李文熙教授團隊創新製程置換太陽能鋁電極,以低成本空氣燒結銅電極應用於高效率雙面太陽能電池,將有效降低太陽能電池成本支出,增加產業獲利能力。
隨著太陽光電產能市場逐漸飽和,相關企業轉型尋求高效率與超輕量太陽能模組,以無人機應用為例,臺灣大學藍崇文教授團隊替無人機縫製出可以吸收太陽光轉成電力的衣裝,賦予偵查、通訊等任務。臺灣大學林清富教授團隊開發適合於固定翼無人機之輕量太陽能模組的大面積(30x150 cm2)太陽光模擬器,於宜蘭大學城南校區建置可供太陽能無人機測試起降與飛行場域。
兼具發電及產氫之仿生創能技術
氫能源為一種乾淨、能量密度高、環保零汙染、應用廣泛與取得容易的新能源,仿生電池即是透過模仿植物光合作用,為既能製氫又能發電的多功能太陽能系統。清華大學嚴大任教授團隊開發氫氣光電催化的催化劑由鉑金轉換為更具有普及性且兼具效能的材料,透過電漿子結構來強化二硫化鉬與日光光場交互作用,增加光能轉化為氫能的效率。中央大學王冠文教授團隊則建置高效穩定低成本之雙效產氫產電系統,利用其太陽能轉換再生電力進行光電催化分解水產氫並儲存,達到能源永續發展之概念。
智慧平台系統助於離岸風場海事工程量測與運維
面對臺灣附近海域高溫、高濕、多颱風與地震頻繁的特有地理環境,以及海上嚴苛條件,成功大學林大惠教授團隊開發離岸觀測塔風向定向系統,可降低量測成本、提高觀測準確性與量測效率,有助於離岸風場開發之海事工程量測。臺灣大學蔡進發教授團隊著重開發離岸風場運維大數據智慧平台,提供數據及開發各種量測技術,達到風機早期診治、早期預防功效,以期降低運維成本。
儲能技術開發著重高效能、高安全、具經濟性以支持各種儲能應用
隨著電力系統快速發展,電力儲存設備的布建應隨之增加其靈活度,以確保間歇性再生能源的儲存整合,促進電力供應端和儲存之間高效率的轉換。而儲能領域當中,又以先進二次電池與先進氫能為基礎核心發展項目。
開發高能量與高安全之固態電池技術
為進一步提升儲能電池安全與效率,全固態鋰電池已經成為研發主流。研究方向多針對電池正極、負極、以及電解質創新材料與設計,進一步提升能量密度需求與提高電池系統的總體能量。
正極材料方面,大同大學林正裕教授團隊開發具可量產層狀富鋰錳基正極材料合成技術,同時透過離子摻雜技術穩定其正極材料之晶體結構、改善材料的離子導電度,進而提升其電池穩定性及電容量。
負極材料方面,清華大學杜正恭教授團隊採用太陽能板製成切削的廢料矽,將此進行高值化做成鋰電池的負極材料,並用交聯反應開發矽負極黏結劑,以共沉澱法、自身氧化還原法進行正極材料開發參雜改質,提升鋰離子電池的循環壽命和快速充放電的能力。交通大學陳智教授團隊利用電鍍雙晶銅箔作為矽基負極材料的基板,配合富鎳層狀氧化物正極構成鋰電池,提升鋰電池的整體能量密度,提供各項裝置或載具更好的續航力。
電解質材料方面,明志科技大學楊純誠教授團隊主要開發鋰鑭鋯氧氧化物固態電解質,並將其應用在NCM811陰極材料上,最終組裝成鈕釦型及軟包型電池。成功大學方冠榮教授團隊開發高緻密性鈣鈦礦、橄欖石、石榴子石結構氧化物及硫化物電解質,以及具獨特性金屬、非金屬中介層,有效降低固態電解質/電極介面阻抗。臺灣科技大學王復民教授團隊研發固態電解質具環保水溶性,有低成本與綠色製程之特性,且能有效改善固體接觸的介面問題,可製備成高容量、輕量化與高性能二次電池。臺灣大學鄭如忠教授團隊深入探討高分子固態電解質,藉由合成改質方式可提供具彈性的高分子,進一步利用後調整加入鋰鹽的種類及添加劑,使研發的高分子固態電解質更符合商用規格。
兼具發電及產氫之仿生創能技術
氫能可作為重要儲能技術研發之原因,乃因其最終可實踐潔淨能源,提供眾多行業(如化工、鋼鐵重工及長途運輸等行業)有效脫碳方法,降低碳排放量,改善空氣品質並加強能源安全。且相對其他儲能系統,氫能另一大優勢為其電轉氣儲能系統有儲存量大以及放電時間長的特性。
行政院原子能委員會核能研究所長久以來專注於氫能領域。張鈞量博士團隊開發大氣電漿噴塗製備金屬支撐型固態氧化物燃料電池之可量產技術驗證,可進行大面積(10╳10 cm2)金屬支撐型固態氧化物燃料電池片之生產;余慶聰副研究員團隊利用新型產氫技術結合二氧化碳捕獲技術,使用低成本觸媒生產95%以上的氫氣,省去複雜的純化處理,大幅降低氫氣製造門檻;李瑞益研究員團隊則是著重於開發固態氧化物燃料電池發電系統,可直接將燃料如氫氣、瓦斯或天然氣轉換為電力,並將餘熱回收再利用,具有高能源轉換效率。
燃料電池方面,中央大學李勝偉教授團隊開發中低溫操作的陶瓷電化學儲能電池,所使用的關鍵電解質材料可使操作溫度降到400-700℃區間,且開發關鍵電解質、氫氣電極與空氣電極材料性能與微結構設計,利用靜電紡絲技術製作空氣電極材料奈米纖維,並成功與電解質相互整合,可提升單電池性能14.1%。
儲存氫氣方面,清華大學陳燦耀副教授與曾繁根教授團隊選擇碳材料進行儲氫研究,以零模板水熱碳化法合成出奈米碳球,最後輔以奈米金屬修飾產生之氫溢流效應(Spillover Effect),提升氫氣吸附效能。
製造氫氣方面,臺北科技大學鄭智成教授團隊致力研發低成本、高穩定度、高效率之中溫固態氧化物電解電池電極材料,另外開發新型氨氣裂解觸媒技術,大幅改善現有氨裂解觸媒反應速率過慢之缺點。中興大學楊錫杭教授團隊則開發非貴金屬觸媒應用於水電解觸媒,以降低裝置成本,並且研發陰離子交換膜和膜電極組,使效率能有效提升。臺灣大學謝宗霖教授團隊發展具突破性之太陽能電解水產氫技術,以低成本、易量產、高效率的鈣鈦礦─矽晶疊層太陽能電池進行電解水產氫,並達到具競爭力之太陽能轉氫能效率水準(10-15%)。而臺灣科技大學胡蒨傑教授研發適於氫氣分離的複合薄膜,藉由熱力學與動力學的基礎理論調控薄膜成膜機制,開發高孔隙度且結構穩定的基材膜,結合優異特性的基材膜及選擇層。
綠色能量持續擴散,協助臺灣繼續邁進成為「亞洲綠能發展中心」
科技部「綠能科技聯合研發計畫」藉由學研界前瞻創新研發能量,推動新能源及再生能源之科技創新,進一步擴大產學研界連結之效益,積極延續科研成果落實產業應用,以期為我國綠能產業布建機會,並協助政府達成能源轉型,且透過綠能科技發展躍身國際舞台。
完整內容請見:
https://www.cw.com.tw/article/5114845
♡
台灣太陽能轉換效率 在 公視新聞網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更多新聞與互動請上:
PNN公視新聞議題中心 ( http://pnn.pts.org.tw/ )
PNN 粉絲專頁 ( http://www.facebook.com/pnnpts.fanpage )
PNN Youtube頻道 ( http://www.youtube.com/user/PNNPTS )
PNN Justin.tv頻道 ( http://zh-tw.justin.tv/pnnpts )
公視新聞網 ( http://news.pts.org.tw )
太陽光這個取之不竭,乾淨又安全的能源,讓很多人對它的未來,充滿著美好的想像。不過,在成為主要能源之前,還有幾個問題要克服。
以效能最高的單晶矽太陽電池來說,發電轉換效率平均在15%左右,遠低於傳統核能電廠的30%,以及火力發電廠的37%。
誰能掌握到提升效能的關鍵技術,就能開闢這個產業的新藍海。
薄膜太陽電池被認為是太陽能產業的下一個明日之星。未來的應用也將更為廣泛。
連水養建議,台灣應該在前端的研發,投入大量的經費,掌握關鍵技術和設備,才有可能在這個產業裡頭發光發熱。 "
台灣太陽能轉換效率 在 一片太陽能板發電量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 台灣景點資訊 ... 的推薦與評價
在台灣太陽能轉換效率這個討論中,有超過5篇Ptt貼文,作者ynlin1996也提到日本AIST成功試製GaN結合SiC功率半導體https://bit.ly/3LdwRNP 日本産業技術綜合研究 ... ... <看更多>
台灣太陽能轉換效率 在 太陽能電發 的推薦與評價
(六) 要判別一個太陽電池性能的好壞,最重要的就是轉換效率( η ),轉換效率定義為 ... 太陽由東方升起後,行進的軌跡會在台灣的南方,所以架設太陽能光電板將板面朝南. ... <看更多>
台灣太陽能轉換效率 在 一片太陽能板發電量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 台灣景點資訊 ... 的推薦與評價
在台灣太陽能轉換效率這個討論中,有超過5篇Ptt貼文,作者ynlin1996也提到日本AIST成功試製GaN結合SiC功率半導體https://bit.ly/3LdwRNP 日本産業技術綜合研究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