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修,我的大學回憶之一 😅
印象很深,當年我們是系上從 #機械系 轉為 #機電系 的第一屆,
有一門課,當學年最後一次開,下學年之後這門課就停開。
那門課,因此很多同學懷著,反正以後用不太到,pass就好的心態,我也是,
不過,期末考那天,我知道很多人都在作弊,但是我就是想說不要,最後,我跟另外一位同學,成了班上惟二被當的 ...
😭😭
因為是必修課,如果沒有拿到學分,我跟我同學就得找還有開課的學校,跨校選修這門課,不過,還好系上沒有遺棄我們,那一年的暑假,我們在每週六下午,上了一系列 #兩個人 的暑修課 (好像很浪漫?)
最近,有高雄大學生跟我陳情,他有朋友今年要畢業,但是因為這個學期(109-2)休學,導致不能報暑修,如果因為要暑修,而辦理學期註冊,則要多花8萬元的學費。
但因為沒註冊沒辦法暑修,所以他只好延後一年畢業 ... 聽起來,不花8萬元的代價,就是要多花一年的時間。感覺很划不來。
然而,大學課程設計屬於大學自治,其實學校要怎麼做,我們也無從干涉,但是,我大略搜尋了一下各校的 #暑修制度,發現有很大的差異,
🔺清大跟台大是允許學期休學中的學生暑修,不過台大有但書,是限於 #今年畢業生 才行;清大則規定暑修學生下學期一定要復學。
高雄的學校呢?
🔺中山大學、高雄大學、高醫皆不准休學中學生暑修
🔺高科大不准休學中學生暑修,不過已符合畢業資格的學生可以
如果是應屆畢業生,因為需要暑修學分才能畢業,卻礙於規定無法暑修,因而得延後一年畢業(剛好該課程是下半學年的課程),似乎不太合理,制度即便是死的,但也應該有彈性作法;如果當年我的母校,因為是末代課程,所以就不開暑修,那我跟我同學兩人,就真的得要流浪到外校去補修這門必修課。
但現況是:學校有開課,只是因為制度設計,讓準畢業生無法修課,而得延後一年畢業,這個,不知道大家怎麼看?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6,670的網紅侯友宜 houyuih,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2021年是非常特殊的一年,對今年的畢業生而言,六月的鳳凰花開,原本該是各奔前程,成了待在家裡的「防疫月」,更遺憾地不能親自和朝夕相處的老師同學道別,只能透過線上畢業典禮告別熟悉的人和校園。 上個週末我和五位今年畢業的高三同學們視訊,突如其來的停課,同學們說,有種「突然就畢業了」的不真實感,他們也和...
台大第一屆畢業生 在 侯友宜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年是非常特殊的一年,對今年的畢業生而言,六月的鳳凰花開,原本該是各奔前程,成了待在家裡的「防疫月」,更遺憾地不能親自和朝夕相處的老師同學道別,只能透過線上畢業典禮告別熟悉的人和校園。
上個週末我和五位今年畢業的高三同學們視訊,突如其來的停課,同學們說,有種「突然就畢業了」的不真實感,他們也和我分享心情、未來的志向與夢想。
-瑞芳高工綜高衛護學程的黃珮倫同學,是新住民第二代。看到第一線護理人員防疫的付出與辛勞,未來期待投入衛生與護理領域,希望能持續守護全民的健康。
-從小患有先天脊髓性肌肉萎縮症的丹鳳高中黃宥嘉同學,在校內數理學科競賽及科展競賽中屢獲佳績,還參加了國際小行星搜尋計畫、扶輪公益路跑、作文比賽,更以67級分學測成績拚上台大工商管理系。
-三重高中進修部張玉玲女士,小時候由於家庭因素沒辦法繼續升學,決定重返校園,已經有2個孫子的她,健康有活力,今年順利畢業。
-樹林高中原民專班應屆畢業的何倇馨同學,了解語言是族群之生命,期許自己能持續耕耘族群語言,以傳承原民傳統文化。
-瑞芳高工土木科的陳宇其同學,對於土木測量充滿興趣與熱忱,是測量職類的全國技能競賽的正式選手,也參與國家地震工程中心之校舍耐震能力提升歷程記錄作業。
和同學們的對話讓我想起40多年前中學畢業時的心情。當時隻身來到台北就讀中央警官學校,面對全新的生活與未知的挑戰,我和這些年輕人一樣,帶著炙熱的夢想與希望,邁向新的旅程。畢業是人生重要的新階段,祝福同學們每一步都走得穩、走得自在,審慎規劃、勇敢無懼地向目標前進。
這段在家的時間,有些同學可能樂得覺得假期提早來到,但請還是要規劃好作息,把握機會充實自己,使用3C之餘,記得起來動一動,保持身心的健康,不要荒廢蹉跎了時間。
謝謝同學們配合政府的政策乖乖待在家,我知道青春正盛的你們肯定等不及能夠自由徜徉,再忍一忍,我們用正向的態度面對這次疫情,同心協力,配合政府的防疫措施,我們一定會盡快打贏這場仗,#新北加油,大家加油。
#侯友宜
台大第一屆畢業生 在 吳旭智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走舊路到不了新地方!
第5次定期會旭智的總質詢已經結束。在這次的質詢當中,旭智分別就以下的問題來請教縣長與局處首長:
第一,從公文的品質來看,縣府的行政效率!
第二,優秀的國小國中生,畢業後要到哪邊去?新竹縣的高中就學問題。
第三,公車、公共自行車還在評估,到底我們還要等多久?
第四,強烈建議縣府要增加「資訊科技推動委員會」,才能夠整合縣內各種資源提供給民眾更即時服務!
第五,空氣品質偵測器儘快裝設,建立民眾對政府施政的信心。
還有國中小的校園監視器管理辦法,以及建立輔導機制,來協助社區裝設電動車充電桿……等等,旭智也希望縣府能夠給予明確的規劃與回應。
旭智最後提到,走舊路到不了新地方,與其辦活動、設立各種系統,更重要的是要改變組織內部文化,創新治理的思維!這是一個大工程,但是透過各種教育訓練、創新的制度,更重要的是要透過縣長有強烈的決心跟意志,才有可能來做改變!
相關的影片,可以先參考以下連結。旭智也會再做剪輯,把質詢內容跟大家分享與報告。
🌐相關新聞:
✅《自由時報》竹縣國、高中容量落差近5000人 吳旭智議員憂心優秀學子外流
https://news.ltn.com.tw/news/life/breakingnews/3526984
✅《北視影音新聞》優秀學子外流 吳旭智促擴校、特色班
https://reurl.cc/7ygr0b
✅《聯合報》竹縣學子到外地讀高中比例高 議員盼增加在地就讀誘因
https://reurl.cc/YW2WKn
✅《中時》望能就近入學 台大、台科大皆表明在竹縣無法設高中職
https://reurl.cc/1gdgNV
✅《民眾日報》民代關切國中生流落外縣市就學 楊文科:六家高中將設雙語班 | 奇摩新聞
https://reurl.cc/L08b0e
✅《縣府新聞》新竹縣優秀國中畢業生流浪外地讀高中比例高 吳旭智議員提三建議因應
https://reurl.cc/XedeK7
✅《東台灣新聞網》竹縣科技議員吳旭智緊盯竹縣府行政效能 極力要求縣府與時俱進創新組織管理文化
https://tinyurl.com/rzs26t8t
🔥點我看第19屆第5次定期會5/10上午質詢:https://reurl.cc/v5YGz1
#新竹縣議員吳旭智
#第19屆第5次定期會總質詢
台大第一屆畢業生 在 侯友宜 houyuih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2021年是非常特殊的一年,對今年的畢業生而言,六月的鳳凰花開,原本該是各奔前程,成了待在家裡的「防疫月」,更遺憾地不能親自和朝夕相處的老師同學道別,只能透過線上畢業典禮告別熟悉的人和校園。
上個週末我和五位今年畢業的高三同學們視訊,突如其來的停課,同學們說,有種「突然就畢業了」的不真實感,他們也和我分享心情、未來的志向與夢想。
-瑞芳高工綜高衛護學程的黃珮倫同學,是新住民第二代。看到第一線護理人員防疫的付出與辛勞,未來期待投入衛生與護理領域,希望能持續守護全民的健康。
-從小患有先天脊髓性肌肉萎縮症的丹鳳高中黃宥嘉同學,在校內數理學科競賽及科展競賽中屢獲佳績,還參加了國際小行星搜尋計畫、扶輪公益路跑、作文比賽,更以67級分學測成績拚上台大工商管理系。
-三重高中進修部張玉玲女士,小時候由於家庭因素沒辦法繼續升學,決定重返校園,已經有2個孫子的她,健康有活力,今年順利畢業。
-樹林高中原民專班應屆畢業的何倇馨同學,了解語言是族群之生命,期許自己能持續耕耘族群語言,以傳承原民傳統文化。
-瑞芳高工土木科的陳宇其同學,對於土木測量充滿興趣與熱忱,是測量職類的全國技能競賽的正式選手,也參與國家地震工程中心之校舍耐震能力提升歷程記錄作業。
和同學們的對話讓我想起40多年前中學畢業時的心情。當時隻身來到台北就讀中央警官學校,面對全新的生活與未知的挑戰,我和這些年輕人一樣,帶著炙熱的夢想與希望,邁向新的旅程。畢業是人生重要的新階段,祝福同學們每一步都走得穩、走得自在,審慎規劃、勇敢無懼地向目標前進。
這段在家的時間,有些同學可能樂得覺得假期提早來到,但請還是要規劃好作息,把握機會充實自己,使用3C之餘,記得起來動一動,保持身心的健康,不要荒廢蹉跎了時間。
謝謝同學們配合政府的政策乖乖待在家,我知道青春正盛的你們肯定等不及能夠自由徜徉,再忍一忍,我們用正向的態度面對這次疫情,同心協力,配合政府的防疫措施,我們一定會盡快打贏這場仗,#新北加油,大家加油。
#侯友宜
台大第一屆畢業生 在 公視新聞網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更多新聞與互動請上:
PNN公視新聞議題中心 ( http://pnn.pts.org.tw/ )
PNN 粉絲專頁 ( http://www.facebook.com/pnnpts.fanpage )
PNN Youtube頻道 ( http://www.youtube.com/user/PNNPTS )
PNN Justin.tv頻道 ( http://zh-tw.justin.tv/pnnpts )
公視新聞網 ( http://news.pts.org.tw )
至於今年台灣大學的甄選入學、已經在昨天放榜,雲林虎尾高中出現了建校七十多年以來、第一位考上台大醫學系的應屆畢業生。一起來分享她唸書的心得。
站在台上為班上同學分析數學題目的女同學,就是這次申請錄取上台大醫學系的郭芳慈,而她也是虎尾高中建校七十多年以來,第一位應屆考上台大醫學系的學生。不過郭芳慈表示,她前陣子才因為繁星計畫,申請陽明醫學系落榜心情失落,經過這次的面試申請,反而讓她學到不少課外經驗。
郭芳慈表示,她沒有特別的讀書方法,重要就是上課專心聽講,平時分配好課餘時間,唯一的補習就是請外籍老師和她對話,加強語言能力,班上的導師也覺得,她很主動又熱心幫助同學解題。
除了本身對醫學有興趣,郭芳慈還看到自己的阿姨苦於病痛,卻找不出病因,才會選擇醫學系就讀,再加上寒暑假都會去參加醫院志工,發現鄉下有更多急需幫助的民眾,她也期許未來完成所學,幫助更多人。
記者王威雄雲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