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動學習:從挫敗中,點燃內在動力2】
昨天寫了三三從失敗中學會接納與引發學習動力,這讓我想起了妹妹川川三年前也有一個印象深刻的失敗故事。
川川當時六歲,大班畢業時,因種種因素陰錯陽差的成為畢業生致詞的代表。
當時川川代表畢業生致詞,以六歲年幼的年紀,站上600人的大禮堂,對所有的來賓,秀了一場長達三分鐘的演說,精彩的內容,穩健的台風,落落大方的姿態,讓所有家長與孩子都看見了她的魅力,紛紛發出驚訝與讚歎。
當時許多人都說,川川六歲就能表現如此傑出,肯定是川川父母的血統傳承,更歸功川川天賦優異。
但只有我知道,這一切都是因為川川的堅持,是她自己先有了願意,才能咬牙苦練出來成果來。
故事一開始,川川是正向積極的。每天放學,她和我到學校後面的步道,一起討論演講的內容,由她口述內容,我在一旁記錄。等一切都擬定稿子內容之後,川川開始進入背稿狀態時,她就出現散漫了。
川川的記憶不是頂尖,即便是自己擬的稿子,在背誦時仍然頻頻出錯。
反覆數十天的練習,川川只能記得三成。
當時川川不著急,我也就不急,因為我知道,川川還沒啟動她的想望。在她還沒啟動想望之前,一切都是白搭。
於是我們兩有一搭沒一搭的練習,偶爾我若催練習催的急了,川川練習的意願立刻降的更低,我很明白這是教養的槓桿原理,在還沒喚醒她的學習動力之前,一切只能默默的等待守候她,等待主動的契機到來。
在斷續陪伴練習一個月之後,老師突然介入稿子內容,大肆刪除與修改一番之後,川川的背誦就更顯的困難了。
畢業典禮前兩週,川川大致將稿子背妥,但並不算熟悉,因為文章順序經常前後掉換,接續不順暢。儘管如此,川川覺得自己背的很好,不肯再花時間背誦,我也就順從她的意思,不介入她的學習。
於我而言,孩子願意上台,就值得我欽佩,若上台時出糗忘詞,這反而才是六歲孩子正常的表現,也是可愛的回憶。
畢業典禮前一週,學校安排畢業預演,那天放學去接她時,她便躲在我的背後,抱住我的大腿。
當時老師在她面前,告訴我:媽媽,今天川川的表現,說真的,非常差。
我很訝異老師會這麼直白的表述,我開玩笑的回應:這是誇示?還是真的很差?
老師非常嚴肅的說:真的很差,不只我覺得,而是所有老師和園長都這麼認為。
我困惑的提問:川川表現得不理想,那中班的孩子呢?他們表現得好嗎?
老師:喔,這個就不得不說,中班的孩子,表現的超級好,園長都讚嘆,每個老師都很驚訝,川川跟她們比起來,真的落後一大節。媽媽,我們要好好的幫川川練習了,不然當天上場,落差太大了。
我不知道自己當時是怎麼走出幼兒園門口的,我只知道當我聽見老師說得這番話時,自己有多受傷,更何況是六歲的川川?
川川緊緊牽著我的手,依偎在我身邊。
走出校園門口沒多久,川川便哭了。
川川:媽媽,中班在校生致詞,講的比我好,我講的好爛。
我蹲下來,看著她哭泣的臉。
我:你也覺得中班講的比你好嗎?
川川:舞台上面好高,我站上去覺得好可怕,然後我就忘了要講什麼了。中班的弟弟妹妹都比我勇敢,他們都不怕。媽媽,我好爛,我真的很糟糕對不對?
我:也許我們確實講的不好,但是你也有努力了,對吧?
川川:我覺得我不夠努力,媽媽我想要講得好,但是我真的做不到。
我:不,我們當然可以,我們只是需要一點時間,但你真的想要講的很好嗎?
川川:當然想,媽媽你幫我好嗎?
我:我當然願意幫你,但是在幫你之前,我得讓你知道,媽媽確實可以讓你變得很厲害,這部分你可以相信媽媽,但是這過程,需要你付出很多努力,會很辛苦哦,你願意嗎?
川川:媽媽,我願意。
我:練習的時候,就得照著我練習方式練習哦,不能再按照你的方式了,一天至少要練三遍,很困難哦,你真的願意嗎?
川川:我願意。
因為受挫過,川川更清楚明白自己要什麼,經過我再三的核對,認為川川真的已經將練習的意願打開了,這會讓她跨越過去的學習方式,晉升為「主動學習」的人。
有了這份主動學習的動力,要引導她,就更為容易了,因為我們有一致的「目標」,而且這個目標,是她自己想要的。
這就是「挫敗」帶而「學習動力」的最好示範。
在那之後,在畢業典禮到來之前,每天,川川會主動背稿三遍,其中一遍還要背誦給全家人聽,藉此練出上台的膽量。
在真正典禮來臨前兩天,老師在放學時又告知我,四所聯校的園長及其他高層來訊,告知川川的分校,要求老師務必要嚴格訓練川川,因為川川致詞在預演時的表現實在太差了,比起中班弟弟妹妹的表現落差太大了,川川聲音太小,速度又太快,希望老師督促川川修正。
川川也在場聽見老師的話語。當天回家,川川的練習便走樣了,每練習一次,川川就哭一次,每哭一次就自責焦慮一次。
川川:媽媽,我還是講太快了,對不對?我講的好差,怎麼辦!其他分校的中班弟弟妹妹她們是四個人上台,我只有一個人,她們台詞都沒我多,她們講的很好,我講的都不好,媽,怎麼辦?
這份焦慮,直到畢業典禮前一天晚上都持續著,我只能陪著她不停練習。
畢業典禮前一天,我帶著孩子學游泳,在遊戲間休息時,趁著裡頭沒人,川川跳上休息的椅子,又做了一次上台練習。
看著川川一次又一次自主的加強練習,我有著感動,我明白這已經是我們所能做到最好的狀態了。
為了鼓舞川川的認真,我將練習的影片傳給舅舅們欣賞,獲得舅舅們一致讚賞,這讓川川得到非常大的力量,川川終於安定下來。
川川的最後一次練習,是在漆黑的房間裡。當時我已經躺著入睡,她突然堅持要再練一次。
我挺心疼孩子的焦慮,但焦慮是她的,身為父母,無法替代,唯一可做的,僅僅只是陪伴。川川在黑暗中,站在床角,大聲朗朗的背誦著畢業生致詞。
在畢業典禮當天,我開車的路上,川川練習了最後一次致詞演說。
當天的練習,她心情平穩許多,或許是舅舅們的稱讚發揮功效,或許是她自己也感覺自己真的非常努力,演說出來的感覺也非常的好,就這樣,川川帶著自信與甜美的笑容,登上她人生中第一個艱難的舞台。
最後她有沒有如她所願表現得出色,這一直不是我追求的,我珍惜的是,我帶領孩子從挫敗中,學會「接納」,從接納中學會「面對」,從面對中啟動了「學習意願」,這一切的開端,都因為有了「失敗」,所以失敗,是孩子成長過程,最重要的成長關鍵。
至於當天川川上台致詞的結果如何,底下的影片可以見分曉,大家可以各自斟酌給分。
─────
☞桃園獨立書店舉辦:《薩提爾的親子情緒課》讀書會分享,報名連結請點 https://www.beclass.com/rid=254647e61173a4cf3470
♬教養工作坊:
🔥 2021年11月高雄親子教養工作坊:https://reurl.cc/WEgL6Z
🔥 2021年12月台中親子教養工作坊:https://reurl.cc/e9g8rb
🔥2022年工作坊日期出爐:4/23-24(台北)、6/4-5 (台中)、9/17-18 (台北)、12/10-12/11 (高雄)
🔥 2021年9月台北親子教養工作坊:https://reurl.cc/1gGbAX (已額滿)
「台北高雄開車多久」的推薦目錄:
- 關於台北高雄開車多久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台北高雄開車多久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台北高雄開車多久 在 獨立評論在天下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台北高雄開車多久 在 [問題] 台北開車到高雄變快了嗎? - 看板car - 批踢踢實業坊 的評價
- 關於台北高雄開車多久 在 「台北到高雄」該自駕或搭大眾運輸?人氣YouTuber實測結果曝 的評價
- 關於台北高雄開車多久 在 [問卦] 台北開車到高雄最速紀錄? - Gossiping - PTT推薦 的評價
- 關於台北高雄開車多久 在 [問卦] 台北開車到高雄最速紀錄? 的評價
- 關於台北高雄開車多久 在 高鐵vs開車!迷思破解....台北到高雄實測!誰比較快?花了多少 ... 的評價
- 關於台北高雄開車多久 在 從台北開到高雄的一些些感觸 的評價
- 關於台北高雄開車多久 在 還有人自己開車跑北高的嗎 的評價
- 關於台北高雄開車多久 在 [問題] 一個人從台北開車到高雄- 看板WomenTalk 的評價
- 關於台北高雄開車多久 在 台中開車到台北跟高雄時間- 機車板 的評價
- 關於台北高雄開車多久 在 [問卦] 台北開車到墾丁四個小時有可能嗎 的評價
台北高雄開車多久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讓小說再次偉大?】
寫作真的是件殘忍的事情啊
真的
不知道為何昨天又有人跟我聊到「創作顛峰」的話題,一時有感🤣🤣
對啊,儘管我目前自己好像還有些很薄弱的信心
但是
那也僅止於如此短暫的此時此刻而已
還是覺得很可能我某天一覺醒來就江郎才盡了
到底還能撐多久呢?
怕.jpg
‧
這裡貼一下今年三月印刻雜誌封面專輯
我與駱以軍老師的長對談
真的是長對談
名副其實,非常長
有1.5萬字左右
我找了其中大概最輕鬆有趣的一回合貼在這裡
提到有次2006年
機緣巧合,駱以軍開車載我從南投回台北
路上塞車
所以我們就尷尬又歡快又激情(?)地在車上「共處」數小時的事情
(剛寫完時,我曾開玩笑地想把這次對談命名為「讓小說再次偉大」🤣🤣🤣)
‧
然後週六晚上8點有個中國的直播活動
(應該是類似podcast)
如圖
有興趣聽我聊一下生物龐克的朋友們可以自己掃QR扣
────
駱以軍:
我記得十幾年前(搞不好十七、八年前),有一次我去南投一個文學營演講,你也去了,我回程台北時,你搭我便車。如今回想,我那時也才不到四十歲,所以你也不到三十歲?更早些時我就認定,你們那一輩的頂尖天才,一個童偉格、一個你、一個甘耀明。這和後來的文學地位無關,我就是只讀到你們二十多歲時第一本小說時的,一種同為練武者,對這年輕作者,他初展露的某些極特殊的眼球轉速,或濾光的方式,或奇怪為何他為特別定格某一幅畫面。
這是我作為武痴內心真的驚嘆。當時你搭我的車,年輕的你非常害羞沉默。其實我好像後來變成一個哈啦大叔,但那時碰到純質的小說天才,我會有一種怕碰碎玻璃器皿的笨拙。天知道那次台中到台北的高速公路大塞車,我們的車好像緩慢在車陣困了五個小時嗎?天啊那對我是和一個劍氣在身的下一代頂尖小說家,我們在封閉車內共處五小時!
我連年輕跟同輩哥們在PUB喝酒亂屁小說、電影,也沒那麼長時間。而且那時我(愁苦於自己那麼窮,然後妻小,一籌莫展),你(愁苦於家人還不接受你放棄醫學系,改要寫小說),我們都並沒那麼多的人世閱歷,哪怕如今如果這樣場景我們還可說些自己遇上的倒楣事,但那時我超焦慮。
我後來才認識童偉格,啊啊那更是你發動漫天唬爛忍術,他都可以一句話不說就只傻笑的悶葫蘆。
不過那一次困在高速公路上,發生了一件奇妙的事,拯救了我焦慮的那五小時,我問起你「最喜歡的世界小說家」。
說真話,我覺得我自己那樣真的很幼稚,但我記得我年輕初遇黃錦樹、董啟章、童偉格時,都會很白痴問這問題,甚至會問「你心目中的第一到第五名」?真的很白痴,但如今想來真美好。因為這些人也會出現同樣崇敬、嚴格內心排名的表情,真的認真和我說起來。卡夫卡、波赫士、馬奎斯、杜斯妥也夫斯基、納博科夫、大江,這些人一定跑不掉的。偉格很意外對我提到巴加斯.略薩,錦樹則對我展開那時我根本不認識的奈波爾。
這幾年,有次我遇見黃崇凱,我和他說到波拉尼奧,簡直像在說喬丹那樣的迷醉。
我記得你對我說起符傲思的《魔法師》,然後我們也歡快激情的說著艾瑞斯‧梅鐸的《大海,大海》。
天啊,那可是那時我內心的兩大天書!極品!啟發之理想大小說的某種「城堡設計圖」啊!我沒有和任何人提過(後來才有在文章中提過)。
對我而言,我們兩個像是對了「通關密碼」,為何那其中的設計、展開、愛之瘋狂、高藝術修養之人,但卻搞了個莎士比亞《暴風雨》的現代演劇。我們講得超嗨,完全忘了之前的拘謹、張力。就像兩個天才棋手在大聊哪一年世界西洋棋大賽,哪一局經典然後白方哪一手下錯,黑方在哪一手如何做局,那真是聊的暢意、兩眼發光。
當然之後,我們其實隔幾年遇見,某些對談活動,某些和其他創作者的咖啡屋聚會。但好像不再能復返,那樣我們相較都年輕,然後像高手拿劍晃幾下探對方內力的傻瓜行為。
但我心中留了個念想,想有機會再聽你說說。
‧
伊格言:
你提到多年前這件事(準確地說是二○○六年十二月;因為我清楚記得前晚天氣極冷,我在南投文藝營住宿處小房間電視上看到陳菊以極小票數差首次擊敗黃俊英當選高雄市長。換言之,那時《噬夢人》也還在我腦子裡還沒被寫出來呢),我讀得熱淚盈眶。
是啊,如你所言,那多麼「傻瓜行為」,純淨而真誠無比──並無特別私交,但同樣懷抱著對小說這藝術行當的虔誠之心的兩個瘋魔者(是啊,不瘋魔,不成活)的彼此試探,擺好了架式過招;然而同時又信服於對方的虔誠與深情,心知肚明因而有種知音的相濡以沫。那是多麼美好的時刻。而確實也正如你所說──那樣的時刻如何可能?連你(以軍老師!)和你的同輩們聊小說,也不太可能一聊五小時啊。黑暗的北上高速公路上黑暗的車裡,有時車行順暢,路燈的橘色燈光霧氣般間歇性侵入車內;有時路面擁堵成為大型停車場,舉目所及所有車輛方盒子共同陷落於一個被按下了暫停鍵的虛擬夢境中。
而後我們竟然就這樣聊小說聊了五個小時!誇張點說,出之以〈二階堂雅紀虛擬偶像詐騙事件〉主角葉月春奈之語:一切豈非近乎神蹟?
所以「上帝」是什麼?「神」是什麼?我們何德何能,何其幸且不幸,與那樣既徒勞無功又煙花般燦爛的命運相遇?
我想到的是,在無神論者佛洛依德那裡,那是人類用以抵禦恐懼的心靈幻覺(《圖騰與禁忌》、《一種幻覺的未來》);在另一位無神論者馬克思那裡,那是統治階級用以麻痺人民的鴉片。而如今重新思索這不可思議的提問,如果一如馬克思與佛洛依德所說,「神」純粹是人類心靈的創造物,那麼我會問的是:在何種時刻,在「智人」此一物種的心靈中,恐懼誕生了,神也因此而誕生了?
尼安德塔人的心中有神嗎?黑猩猩們的心中有神嗎?虎鯨、狗或貓的心中有牠們自己的神嗎?
我必得如此提問,因為我無法無視於數世紀以來人類的智識進展與文明跳躍。那是達爾文的凝視,《盲眼鐘錶匠》的洞見,丹尼爾‧丹內特等一眾心智哲學家手術刀般鋒利的思索,凱文‧凱利的的空照視野,甚至再加上伊隆‧馬斯克等夢想家的狂想與實踐。
法國作家韋勒貝克在《誰殺了韋勒貝克》中虛構了一幅藝術家傑德‧馬丹的成名畫作,題為「比爾蓋茲和賈伯斯討論電腦資訊的未來」(韋勒貝克的描述是,畫幅中,北加州燦爛的夕照下,正向生命終點快速趨近的賈伯斯眼中燃燒著深沉的火焰,「不只是預言者、先知的火焰,也是儒勒‧凡爾納筆下描述的發明者的火焰」)──
而在我們這個時代,毫無疑問我們該凝視的是「伊隆‧馬斯克與哥德爾虛擬視訊會議」或「凱文‧凱利、理查‧道金斯與教宗聖方濟各針鋒相對」。
我懷疑,在小說的世界裡,「神」與「鬼」或許都是命運的代稱(幾年前我寫過一篇談及普利摩‧李維的小文章,題為「鬼是命運的隱喻」)。
《魔法師》的作者符傲思並未迴避此一大題,在序言中,他明白表示,《魔法師》最初的原名叫「上帝遊戲」。是,我個人以為,符傲思在討論的確實就是「命運」;而小說主角于爾夫的遭遇無非是一部微縮膠卷化的個人心靈史──必須說明的是,此處的「個人心靈史」並不僅是小說情節中的角色個人心靈,而毋寧隱喻著整部人類文明之智識啟蒙流變的歷史。
在我看來,符傲思與《大海,大海》的艾瑞絲‧梅鐸(Iris Murdoch)、《基地三部曲》的艾西莫夫,以及韋勒貝克等人是同一類小說家
(當然了,或許可以再加上《三體》、《阿特拉斯聳聳肩》),他們思索的是整個文明過去的脈絡與未來的去向。
「我是誰?我從哪裡來?我到哪裡去?」的個人哲學三問,在此或已化為烈焰煙塵中的「文明三問」:「文明是什麼?文明從哪裡來?人類文明終將往何處去?」。我以為,這或許就是最「大」的小說了。
小說還能有多「大」?是以,就此一角度而言,或許我可暫且心虛地回答你半開玩笑的提問──你提到,你很想聽我唬爛看看「愛的量子力學論」。
當然了,我沒有直接回答的能力,但或許恰恰有一趣事可供參照:在《噬夢人》的幾十則註解中,有一則我簡稱為「方程式測定儀」的註解──我假想未來有位名叫森山和正的日本教授發現了關於「愛」或「靈魂」的物理學證據。
事實上,此刻,二〇二一年科學家們所掌握的弦論已然推測,我們身處其間的世界並非僅只我們所習以為常的四維時空,而是另有七個細小的維度踡曲於其中;是以,宇宙並非四維時空,而是以共十一維的形式存在。而小說中森山和正教授的理論則論證了,類似「靈魂」、「意識」、「生命」與「愛」,甚至「詛咒」這樣我們此刻以數學或物理無法證實的「東西」,都實存於那感官不可見的七個細小維度中。
《噬夢人》成書於二○一○年;而其後數年,英國大導諾蘭就釋出了他的《星際效應》(*Interstellar*),在電影中拋出類似設想:「愛」就在第五維度裡。我有時演講時提到此事,不無得意,開玩笑地說我與諾蘭大約是英雄所見略同吧(笑)。
當然了,這在《噬夢人》中僅是一支線,而在《星際效應》中則得到了完整的發展。諾蘭無疑是個自造迷宮的高手,《星際效應》中迷宮仍在,但明顯不如《全面啟動》(*Inception*)與其後疫情下的《天能》(*Tenet*)般錯綜迂迴,取而代之的則是巨大的、寬闊的,宇宙尺度的深情。我在想,這個小巧合或許也代表了我對此類「大小說」的個人偏執。小說此一藝術形式,究竟可能「宏偉」至何種程度?
我對此事好奇無比。而這點,又直接連上了我個人對藝術的另一理解或執念──小說,或謂藝術,是否有可能更有效、更毫無閃躲地回應當代人類的議題?如何「讓小說再次偉大」?
作為一位虔誠的文字手工藝人,我猜想,這或許就是我們所在的這個行當為文明做出一些無可取代的創新的機會吧?
台北高雄開車多久 在 獨立評論在天下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為什麼過去能和父母同住18年,現在兩個禮拜就想逃家?】文/韋寧
2021年5月14日,台灣疫情大爆發,父母一得知消息,隔日便開車往返8個小時,把在台北求學的我和哥哥接回高雄。
大概因為一家人許久未見,好不容易有那麼長時間可以在同一個空間裡,大家都格外珍惜,沿路談笑風生,和樂融融。但在如此和諧的氛圍下,我不禁開始思考,像這樣融洽的相處,能維持多久?
隨著國家警戒持續延長,到了第三個禮拜,大家不免產生一些不耐。生活中處處充滿摩擦⋯⋯
https://bit.ly/3qE3t9e
台北高雄開車多久 在 「台北到高雄」該自駕或搭大眾運輸?人氣YouTuber實測結果曝 的推薦與評價
」拍攝影片,分享從台北到高雄,高鐵和開車哪種方式能更快抵達目的地。 ... 時間來說開車更好。 影片曝光後,不少網友分析「開車贏在省錢,搭高鐵贏 ... ... <看更多>
台北高雄開車多久 在 [問卦] 台北開車到高雄最速紀錄? - Gossiping - PTT推薦 的推薦與評價
今天載幫表弟載行李來台北放啦原本以為3小時就到了結果整整開了4個小時想問問你各位台北高雄開車最速紀錄是多久到? ... <看更多>
台北高雄開車多久 在 [問題] 台北開車到高雄變快了嗎? - 看板car - 批踢踢實業坊 的推薦與評價
汝提
小弟我明天開車下高雄看生病的阿嬤
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
谷歌預測路線只要三個半小時
因為我印象開車到高雄要五小時(到台南就要3個多小時了)
一些車手才有辦法3、4小時從台北到高雄吧
是最近有蓋什麼快速道路嗎?
查了一下網路都是差不多的資訊,開車北高也是都4、5小時,還是我谷歌壞了?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80.217.32.114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car/M.1674999063.A.16E.html
※ 編輯: dejavuG1104 (180.217.32.114 臺灣), 01/29/2023 21:34:35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