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早上,我跟台北市產業總工會、婦女新知基金會、台灣勞工陣線協會、TPEA 台灣家長教育聯盟、AETU 全國教保產業工會,以及我的好同事林淑芬、洪申翰 Sun-Han、 立法委員 莊競程,一起參加由 托育政策催生聯盟 舉辦的「給我彈性育嬰假:讓『請育嬰假』成為『做爸爸』的標配」線上記者會。
事實上,婦女團體十多年前,就開始推動父親參與育兒,不只是為了對抗少子化的危機、也是為了在職場雇用、家庭照顧工作上。無論照顧小孩是負擔,還是美好的禮物,不分性別的家長都應該共同參與。
現在,男性參與育兒,已經成為化解少子女化的解方。
2019年聯合國報告指出,台灣長期處在低生育率的根本原因,就是「育兒與家務強烈性別分工不均」。男性參與育兒,正是少子化的重要解方之一。
從勞動部統計資料看台灣現況,自2011年至今,請領育嬰留停津貼的人數雖然大幅提升,從20萬提高到41萬,但是男女請領的比例持續保持懸殊。過去十年,請領育嬰留停津貼的人數,平均有八成以上都是女性。男性請領比例持續低於兩成。
更仔細的看,男性請領育嬰留停津貼的比例,2011年是17.39%,2020年則是18.69%,十年來,只有百分之一點三的成長。
反觀國際,在育嬰假以及育嬰津貼的設計上,瑞典的制度常被認為是最理想的狀態。2017年,瑞典父親請育嬰假的比例是28%、接近三成,但是瑞典政府仍不滿意,持續以請育嬰假男女比1:1為目標在努力。
台灣的現況若是沒有改變,依照十年成長百分之一的速度,我們需要花一百年,才能跟上瑞典現在的水平;若是要達到男女請育嬰假1:1的比例,則需要花三百年。
【若沒有政策誘因 現況不會改變】
男性要請假育兒,無論在職場、在社會上都會面臨許多壓力,像是薪水可能比較高、請假會影響家中經濟,或是對男性不善育兒、照顧的性別刻板印象、甚至親友的眼光、同儕的壓力等。
即便有各種政策鼓勵生育,但若是現今的職場、社會,缺乏相對應的支持,男性即便願意,仍然難以運用現有制度,承擔家庭照顧責任,甚至享有親密育兒的權利。
【跟上國際趨勢 建立有薪且彈性的育嬰假制度】
我們在制度上,應該建立更強力的誘因、更彈性好用的育嬰假及育嬰津貼制度。由政府帶頭,從制度面解決父親請育嬰假帶來的壓力。漸漸的,在社會與文化上才能帶來影響;讓爸爸們也享有親密育兒的權利,能親手抱小孩,跟孩子一起長大!
從國際經驗出發,可發現有薪且彈性的育兒假、親職假制度,早已成為趨勢。例如:
🇩🇰丹麥:每位孩子家長享有 8 - 13 週有薪育兒假,小孩9歲前家長皆可請假。
🇦🇺澳洲:每位孩子一歲前,家長享有 12 週連續的有薪親
職假,兩歲前有 4 週彈性親職假可運用。
🇸🇪瑞典:每位孩子家長共有480天有薪親職假,從2014年出生的孩子起,親職假在小孩12歲前都能使用,並且請假單位可以小時計算。
【提出法案 建構平等育兒的環境】
我前幾個會期已經提出 #性別工作平等法 及 #就業保險法 的修法草案,都已通過一讀。內容包含:將育嬰假改為 #育兒假,延長至小孩 #五歲前 皆可請;育嬰留停津貼提高到 #九成薪,收養家長也可請領; #更完整的請假制度(陪產檢假、陪產暨親職假、有薪家庭照顧假)等。
友善育兒職場不只為了女性,單親家庭、同志家長一樣有需求。照顧不只是單方的責任,我們必須建立更完整的制度,創造伴侶也能安心育兒的環境。下個會期,我會持續努力推動修法,突破現有制度,建立更彈性、更好用的育兒假及照顧假。
#實質監督
#提出解方
「台北市育兒津貼2020」的推薦目錄:
- 關於台北市育兒津貼2020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台北市育兒津貼2020 在 李妍慧 Yen Hui Lee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台北市育兒津貼2020 在 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台北市育兒津貼2020 在 [生產] 生育補助、育兒補助的戶籍問題- 看板BabyMother 的評價
- 關於台北市育兒津貼2020 在 台北市育兒津貼未入帳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健康急診室 的評價
- 關於台北市育兒津貼2020 在 台北市育兒津貼未入帳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健康急診室 的評價
- 關於台北市育兒津貼2020 在 2020育兒補助ptt 網友激推~高cp值嬰兒贈品 - 痞客邦 的評價
台北市育兒津貼2020 在 李妍慧 Yen Hui Lee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台灣新生兒人數跌破萬 新竹市應超前部署』
兒童節剛過,繼續關心年輕國民議題。日前內政部新生兒統計出爐,2021年元月份的新生兒人數為9,601人,為27年來第一次單月新生兒跌破萬人。這個數字比2020年12月份的17,547人少了近8,000人,之後2021年2月也只有11,497名新生兒,台灣的少子化伴隨著Covid-19疫情的影響,恐怕是加乘性的加劇。
除了新生兒數量創新低之外,男女嬰性別比的問題也浮現。過去男嬰約為女嬰人口的102%~106%,但上月份又飆高到了110.2%,女性人口恐萎縮;而結婚數目而言,近年來結婚對數從2015年的千分之6.5、154,346對,一直下降到2020年僅有千分之5.17、121,702對新人。無論是從出生率、性別比以及結婚對數這三項指標來看,現時而言,台灣正往人口結構失衡的現象惡化中。
很多人以為,新竹市的老化指數只有73%(也就是說幼年人口仍高過老年人口)為全國最年輕的城市,比起台北市老化指數144%,還輪不到我們擔心。然而,自2017年開始,新竹市的高生育率已經趨緩,主要的人口增加,已經被外來人口遷入的社會增加率取代。這提醒各位,無論新竹人再怎麼有「生產力」,受制於經濟因素、社會氛圍以及家庭價值改變等,人口萎縮與少子化仍影響新竹,只是不如其他縣市一般嚴重而已。
從新生兒議題到人力資源發展,新竹市必須要 #超前部署,才能讓這座年輕的百年古城,在未來的日子裡持續保有活力。除了小英總統的 #0到6歲國家陪你一起養,以及各項育兒津貼之外,我認為有幾件重要的事情是新竹市應該做的:
首先,幼兒人口已逐步成長為少年,成為國中小學生的主體,為了 #竹塹少年 的未來,我主張推動 #雙語校園、#增加課後照顧班,一來厚植學子長遠的競爭力、二來也減低雙薪家庭接送兒女的煩惱;接著,竹塹少年在成長過程中將面臨諸多挑戰,無論是生涯規劃還是同儕問題,現有的教育資源能給予的資源終究有限。因此,我透過 32π青年基地 的串連,希望以提供共享場地的形式,搭配 #PBL工作坊、#π邀請 講座的擴散,讓更多竹塹青少年能夠在業界前輩的指引下,開心成長,平安茁壯。
各位對於低出生率有什麼看法呢?不曉得各位家長或是青年朋友如何安排兒女的生活規劃呢?歡迎加入 新竹同學慧,跟大家一起討論呦~
台北市育兒津貼2020 在 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為打造友善生育職場,衝一波!》記者會
主辦單位:財團法人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
緣 起:2020年是台灣「生死交關」的一年,出生數較死亡數少了近8千人,首度出現「人口負成長」現象,顯示當局近年來推動的少子化對策,恐力有未逮。
說到生育率低迷,幾乎都會提到女性教育程度高,年輕人偏好自由主義,越來越多人選擇不婚、不生。但若耙梳其背後結構性因素,可發現晚婚與低薪才是問題所在。
事實上台灣女性勞動參與率,在25歲至34歲間高達85%以上,高於歐美先進國家,因此如欲提高生育率,勢必在營造友善生育職場部分,加強力道。為此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邀請立委、專家,力推一套新的作法和社會分享。
時 間:110年3月8日(星期一)下午13:30~14:00
地 點:國政基金會101會議室(台北市杭州南路一段16號1樓)
主 持 人: 簡榮宗(產業暨新創研究中心召集人)
與會貴賓: (按姓氏筆畫排列)
吳怡玎(立法委員)
陳玉珍(立法委員)
陳宜民(永續發展組召集人)
討論題綱:
1.提高生育率,在營造友善生養職場環境部分,還有哪些努力空間?
2.如何創新工作與家庭平衡措施?
3.為什麼育嬰留職停薪津貼與育兒津貼只能選其一?
台北市育兒津貼2020 在 台北市育兒津貼未入帳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健康急診室 的推薦與評價
屏東縣(超級複雜要細看) 資料表下載>>>https://goo .gl/ Js7ido.高雄市生育津貼- 高雄市政府社會局socbu.kcg.gov.tw › ...二、未設籍本市或 ...台北市育兒津貼2020-2021-04 ... ... <看更多>
台北市育兒津貼2020 在 台北市育兒津貼未入帳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健康急診室 的推薦與評價
屏東縣(超級複雜要細看) 資料表下載>>>https://goo .gl/ Js7ido.高雄市生育津貼- 高雄市政府社會局socbu.kcg.gov.tw › ...二、未設籍本市或 ...台北市育兒津貼2020-2021-04 ... ... <看更多>
台北市育兒津貼2020 在 [生產] 生育補助、育兒補助的戶籍問題- 看板BabyMother 的推薦與評價
各位板友好
有一些戶籍跟補助問題,查了網路文章還不是很明白
想說上來問問大家的經驗!
---狀況---
兩人尚未登記結婚,下週會到新竹縣登記
老公:長期設籍台北市
老婆:長期設籍新竹縣
新生兒:預定明年3月出生
---問題---
因為一些因素,所以一定會在新竹縣登記
但可能就要再到台北來辦理老婆的戶籍移轉(新竹→台北)
查詢過縣市生育補助,台北市為2萬、新竹縣為1萬(勢必優先以台北市的為主)
而育兒補助津貼查過需要夫妻雙方連續設籍滿1年才能請領(?)
如若為了育兒補助,想盡早讓老婆的戶籍遷到台北市
但是會不會因為這樣,而領不到縣市生育補助?
還是只要老公的有設籍在台北市,就可以領到台北市生育補助的兩萬
以上問題,詢問大家,非常感謝!!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80.176.40.228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abyMother/M.1602740397.A.7FD.html
不然就是跟樓上大大說的一樣,請領中央(內政部)的津貼
光是現在產檢,有些自費項目台北市就有補助,還是滿有感的
前陣子有新聞說會調升到5000,應該就是中央的
育兒津貼部分,中央/地方是二擇一吧?
※ 編輯: P2P (180.176.40.228 臺灣), 10/15/2020 13:56:18
細想滿奇怪的,應該是以實際育兒的人來請領感覺較合適XD
回答的也很詳細,總結一下內容
1.台北市生育補助2萬元,設籍限制只要父母雙方1人符合即可
2.育兒補助在雙方戶籍不同的狀況,向中央請領每月2500元(但有育嬰留停補助就不能領)
等到老婆戶籍遷滿一年之後,可再切換到台北市政府的補助2500元(無上述限制)
(金額雖然相同,但還是希望以台北市的補助為主)
※ 編輯: P2P (180.176.40.228 臺灣), 10/15/2020 14:17:33
※ 編輯: P2P (180.176.40.228 臺灣), 10/15/2020 14:49:25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