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疫情重點【今新增206例本土病例,過半數與萬華地緣有關;雙北、宜蘭國三、高三生明起停課,萬華地區4所小學停課一週;全台醫院門診降載,加強醫護人員健康監測,專家:增設社區篩檢站、隔離旅館收治確診者,做好分流】
繼昨(15)日台灣COVID-19(又稱新冠肺炎、武漢肺炎)新增180例本土案例之後,疫情依舊延燒中。今(16)日再新增206例為本土案例,多數集中在萬華茶藝館相關共105例、具萬華活動史者有44例、獅子會5例、宜蘭遊藝場3例、南部進香團1例,剩餘48例疫調中。
台北、新北、宜蘭今也同時宣布國三(九年一貫制的國九生)、高三學生明起停課到畢業典禮前,鄰近萬華警戒區之老松國小、龍山國小、雙園國小及螢橋國小等4校,自5月17日起至5月23日止,停課一週。
另外疫情也影響各行業與民生,雙北地區雖未封城,但原本週末熱鬧的台北街頭宛如空城,疫情指揮中心則公布企業營運指引,要求落實個人、工作場所的衛生管理,並執行分艙分流。
■新增206例本土案例,最早發病日追溯到4月6日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衛福部部長陳時中表示,這些本土案例為90男、116女,年齡介在4歲多到80多歲,發病日/採檢日介於4月6日到5月15日,分布縣市為新北市97例最多、台北市89例、彰化縣9例、宜蘭、新竹各3例、桃園、基隆各2例,台中1例。
其中有一例4月6日就發病,指揮中心發言人、疾病管制署副署長莊人祥表示,該案4月6日就出現症狀,但他並非萬華人,而是4月30日、5月10日前往過萬華地區,13日收到細胞簡訊通知,14日採檢、今確診。
今日上午也傳出一名中華郵政員工確診,莊人祥說明,該案是檔案室人員,上班不會接觸到民眾。因為驗出快篩陽性,但還沒有PCR確診,已收治在集中檢疫所。
■ 確診人數增加,救護車、醫院病床調度需時間,呼籲民眾先在家等候
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這兩天雙北的確診者迅速增加,救護車需要調度、縣市衛生局也得盤點,調度醫院床位,才能派車去接個案。目前先調度集中檢疫所,讓確診者先入住,等應變醫院啟動後,就能有更多床位。
陳時中表示,這幾天本土確診者增多,也整理出確診者、接觸者在等待就醫時需注意的事項,希望民眾提高警覺,確診者也應主動告知自己的密切接觸者,才能在第一時間減少更多接觸。(注意事項請見圖4、5)
衛福部常務次長石崇良也證實,目前雙北的病床數較為吃緊,他表示,由於醫療量能、資源都有限,為了因應這一波疫情,會優先讓有症狀者就醫。而目前全國負壓隔離病床共658床、空床數為297床。台北市最為吃緊只剩51床。全國172家專責醫院病房共有2,400床,目前開設了1,625床,還有空床數1,165床,雙北部分則剩下209床。
石崇良表示,一方面會啟動專責醫院收治確診個案,同時指揮中心也會協調,除北市和平醫院外,再增加一家專責醫院作為收治醫院。而住院10天以上、沒有積極需要治療者(輕症、無症狀者),將分流到集中檢疫所,確保醫療量得以提供給重症患者。
■防疫因應:指揮中心授權地方政府公布足跡、頒布新企業營運指引、推動大眾運輸電子票證實名制
為了因應疫情快速升溫,指揮中心今天宣布,授權地方政府公布確診者足跡,陳時中表示,現在每日確診個案多,昨日在與地方政府開會時討論,認為目前指揮中心公布個案足跡速度較慢,因此指揮中心今發布足跡公布原則,授權地方政府可公布年齡、性別、居住地、接觸者類型、是否搭乘大眾運輸、個案前往的開放場所等足跡,若無採實聯制也應公開。
此外,今日也頒布新的企業營運指引,衛福部常務次長石崇良表示,所有企業要落實個人、工作場所的衛生管理,包括以下6點:
1.執行員工健康監測,若有員工身體不適,應該即時通報、追蹤處理。希望企業給予寬鬆的請假條件,讓員工在家休息。
2.彈性調整人力,啟動異地辦公、在家上班機制。
3.辦公室的空間要讓員工保持適當距離,員工、客戶與其他合作夥伴的工作區域要明確區分。
4.員工餐廳須保持桌與桌距離1.5公尺,或設有隔板,無法落實則外帶。
5.取消或延後與工作相關的集會、活動,或採其他替代方案,例如視訊開會,員工也不得參加集會。
6.員工若有小孩,當幼兒托育或學校暫停上課時,希望企業提供彈性請假。
石崇良表示,所有企業應該落實相關指引,萬一企業出現確診個案,更應強化環境清潔消毒,內部落實分艙分流。
另外,為了加強實名制,指揮中心副指揮官、內政部次長陳宗彥表示,目前有3種電子票證,包含一卡通、悠遊卡、icash都有記名功能,但目前只有3成多有記名,他也提供QR Code連結(請見圖6),希望民眾可以多登記記名票證,萬一需要疫調時,就能了解搭乘大眾運輸的狀況。
■雙北、宜蘭國九、高三學生即日起停課,萬華地區4所國小停課一週
台北市、新北市今日分別確診89例、97例,其中台北市萬華區就有58例,雙北成為疫情重災區。台北市長柯文哲下午召開記者會宣布,雙北的國三(九年一貫制的國九生)、高三學生明(17)日起停課,改採自主學習或遠端上課。柯文哲指出,國三學生昨天今天有會考,彼此有混流;高三學生現在正在準備指考,以準備考試為主,也不用去學校上課。他呼籲學生留在家中,「沒事不要外出,不要像聯考完到處玩。」
宜蘭縣長林姿妙在傍晚時宣布跟進雙北,明(17)日起至28日,全面暫停縣內所有公祭儀式、縣府下週起擴大彈性上下班、國三及高三學生下週起可以不到校上課。
台北市教育局傍晚時也進一步宣布,萬華鄰近地區的老松國小、龍山國小、雙園國小及螢橋國小等4校,5月17日至23日停課一週,要學生在家自主學習。
■全台醫院醫療降載,台大醫院建議非必要門診、疫苗接種延後
針對醫療部分,指揮中心專家諮詢小組召集人張上淳表示,現在全國面臨每日大量COVID-19確診病患,為了能維持醫療量能,今日頒布4大應變措施:
1.門診營運降載:延後非急迫的醫療服務。張上淳說,包括穩定的病人可以透過遠距看診追蹤;非急迫性手術、檢查,一般性的醫美、健檢、物理、職能治療也先暫停提供或延期。
2.加強社區通報採檢:目前在醫院急診外面,都有設置戶外篩檢站,現在也希望醫院針對要住院的病人,也應盡可能採檢後再入院;若有肺炎、發燒的病患,也建議再採檢一次確認是否有病毒帶原。
3.暫停國際醫療:除非特殊狀況,國際的醫療將全部暫停。
4.加強醫院員工健康監測:張上淳說,醫院在這段期間必須加強員工健康監測,有疑似症狀需即刻採檢;在高風險第一線照顧病患的醫護人員,如急診、加護病房及專責病房等,需定期5到7天採深喉唾液檢查一次。
疫苗接種率近日飆高,台大醫院自費接種疫苗者也都滿約,台大醫院今日發出公告,指為保障就醫民眾自身安全以及維持醫院量能,停止(延後)非緊急住院、手術/門診手術、檢查、治療、健康檢查(包含台北市老人健檢)等服務,呼籲已預約5月17日~5月28日之門診民眾「強烈建議延後就醫」,另針對已預約接種自費COVID-19疫苗之民眾,「強烈建議延後來院接種」。
台大醫院副院長、發言人王亭貴表示,目前鼓勵輕症患者能不要就盡量不要到醫院,但若有緊急醫療需求仍可前往就醫,且希望讓能出院的病人出院,盡量空出整層樓的病床,台大醫院目前安排原本3人1間的病室,轉為2人1間。
其他醫院也同時進行降載。衛福部雙和醫院公告,身為新北市防疫隔離醫院,為了儲備重度醫療能量,即日起全線暫停民眾接駁車服務,同時暫停全院各項非緊急處置服務,並將開始執行病床挪移及減收輕症病人,但若有慢性處方箋者,還是能夠前來領藥。
新北市板橋區的亞東醫院也公告,停止或延後非必要緊急住院、手術及醫療,自明(17)日起,暫緩現場掛號服務,一律採網路、電話掛號;暫緩5月31日後公費疫苗預約;暫停全線接駁車服務、關閉捷運通道,並開放院外(南棟大門)慢箋領藥。
■北市新增第5個快篩站,昨日陽性率仍接近10%
目前台北市共有4個快篩站:中興醫院、剝皮寮、和平醫院和西園醫院(民間,無快篩,僅有PCR核酸檢測),台北市副市長黃珊珊表示,今日已成立5個篩檢站,位在艋舺大道跟西園路路口的青草廣場(仁濟醫院舊址),由三軍總醫院來協助設立。快篩站現在都採現場領號碼牌制度,若人數過多,會提前發放隔天的號碼牌。
「所有快篩陽性都會收治,不會回到社區,」黃珊珊指出,昨(15)日北市3個站的快篩站共篩檢 636人(中興醫院407人、剝皮寮122人、和平醫院107人)。但即使快篩呈現陽性,仍要等到PCR檢測後才能確定是否確診。目前先將快篩陽性民眾送到劍潭的安心檢疫所留置觀察,等專責醫院病房開出後,才轉移到醫院去。
北市快篩站是否量能不足?黃珊珊指出,快篩站設立不容易,一個快篩站需要10~15名現場人力(2~3名醫生、2~4名護理師、6位行政人員,還要2名檢驗師以及現場指揮官)。以北市聯合醫院人力,在3站點目前已是最大量能,若還需增設,就需要其他醫院的幫忙。所幸目前已有醫師公會等團體表達協助意願,後續會把其他支援人力納入,看是要增加新站點、或是提升現有醫院檢測量能。
此外,黃珊珊也表示,台北市萬華共有110名街友,都由社會局全程監控中,每日量測2次體溫,和部分輔導快篩,「公園裡面沒戴口罩的人可能都是附近民眾,街友的疫情控制反而算是穩定。」
張上淳表示,台北市的快篩站都採同步進行抗原快篩與病毒核酸PCR,快篩很快就能看到結果,陽性的話就不會讓病人回到社區,台北市政府會將這些病人收治在專門的檢疫旅館暫留,也可送到集中檢疫所,若最終PCR陽性,再轉送醫院。羅一鈞則指出,昨日萬華地區快篩站有119人驗出快篩陽性,陽性率維持在10%左右。
■各縣市政府將研議廣設篩檢站,人力與試劑效果仍是挑戰
陳時中表示,針對急診塞爆、醫護人力不足的狀況,明天上午將會找各醫學公會、學會、協會討論,希望找出最好的方法來因應,同時,也會討論除了雙北之外,接下來各縣市也都會廣設篩檢站,也將針對此方案的人力問題進行協調。
《報導者》清點國內廠商,目前有5家廠商的快篩抗原試劑拿到食藥署核准,總量至少有數百萬劑,數量充足。廣設篩檢站會遇到的困難,除了人力調配之外,長庚大學新興病毒感染研究中心主任施信如說,各家廠商的快篩靈敏度跟特異度,現在仍無法得知。
她表示,抗原快篩的敏感度、特異度都不及病毒核酸PCR,敏感度比PCR少10倍到1,000倍不等,一般只能驗出Ct值較低,也就是病毒量較高的病患,但檢驗速度也較快。在社區流行的階段,抗原快篩可以用來做第一波的篩檢方式,快速找到病患,再用PCR確診是否有偽陽性的個案。
由於國內之前幾乎沒有陽性個案,這5家廠商當初的試驗,僅需要做5個個案就能申請緊急授權,因此實際上到底敏感度與特異度如何,還無法知道,也無法確認使用哪一家的效果較好、也不知道混用會不會造成很多偽陰性。施信如說,現在這一波大量的快篩,同時也有做PCR檢測,應可累積大量的數據,比對出快篩的效果;現在也可以同步進行採取不同的快篩試劑,來了解哪一種試劑的效果最好,之後才能進行廣篩。
■醫院急診採檢量也暴增,一線醫師、專家籲分流,輕症、無症狀者可前往專責隔離場所
這兩天本土案例暴增,出現大量想篩檢的民眾,除了北市的快篩站以外,各醫院急診也出現人潮,造成醫療院所的負擔。
部立桃園醫院災難醫學科主任、急診部主治醫師蕭雅文說,目前急診一天的病患有7成都是來採檢,昨天就有至少6、70人來採檢。醫院目前的做法,是在院外設立檢傷站,再將被匡列來醫院採檢者,以及有發燒、呼吸道症狀者但未有接觸史者,或單純來急診就醫的病人分類分流。但因人數太多,也擠壓了急診原來的看診狀況與資源。
新光醫院急診醫學科主治醫師侯勝文說,這波疫情之前,新光醫院一天約採檢3~5人,這兩天每天就有30~40人來採檢,但「急診與採檢站是兩種思維,急診是看診為主,多數醫院急診對病患仍要做完整的生命徵象測量、問診、確認是否需要篩檢、開藥,最終結帳,每一個程序都需要協調,也導致醫院一小時至多只能採檢5人,新光醫院也已即刻進行調整,讓單純來採檢者、與有醫療需求者快速分流。」
蕭雅文跟侯勝文都認為,應該將目前輕症、無症狀,單純來急診篩檢的病患分流,不會所有人都一起排隊等待檢傷,讓病患滯留在急診的時間過長,甚至讓真正需要急診醫療的民眾耽誤就醫。
台灣急診醫學會也在昨日發出聲明,希望疫情警戒三級地區,可以廣設社區篩檢站,請基層醫師協助篩檢;先篩檢陽性的個案,若無症狀或輕症,則送往專責隔離場所;主管機關應儘速規範快篩的適應症,提供社區、各大醫院使用快篩。
台灣急診醫學會感染管制委員會主任委員陳世英說,目前急診採檢量太大,會影響到需要緊急救治的病患。政府應有不同於過去的思維,例如,再多開設社區的篩檢站,可以快篩為主,最多加設一台X光機,確認是否有肺部問題。人力部分也不必擔心,基層醫院、診所醫師都能加入協助。
目前的政策擬朝向若採檢確診,必須醫院就地收治病患,10天後無需積極治療,則轉往集中檢疫所,但這麼做會讓民眾多跑到大醫院採檢,若10天後確定為輕症,也需要多一層轉送負擔,醫院仍要多收治這些輕症病人,耗用大量的醫療資源。
陳世英說,為了減少醫療負荷,建議政府可以思考「隔離旅館」、「隔離場所」,意即把已經確診,但輕症、無症狀的病患,直接送往只收治確診者的旅館觀察。「現在也有許多科技可以輔助健康監測,如生命徵象、血壓,醫護可以隨時監測。假設不幸有10%的人病況惡化,也能即刻得知並轉送醫院,將減輕很多醫院的負擔。」
但隔離旅館是過去從未有過的設計,陳世英說,民眾也可能會有疑慮,政府也可能有其他考量。現在的狀況希望不用走到這一步,但若確診人數再增加,多數醫院病房被徵召成專責病房,會嚴重影響常規、緊急醫療,隔離旅館就有設立的必要。(文/陳潔、林雨佑、嚴文廷;圖表/柯皓翔、黃禹禛、指揮中心提供;攝影/楊子磊、鄭宇辰)
#延伸閱讀
【清院不封院、防疫更細緻,從SARS到COVID-19,和平醫院為何仍是台灣疫情關鍵槓桿?】https://bit.ly/3uQGgC8
【PCR檢測到底是什麼?它的原理為何?】https://bit.ly/30ugPtx
【肺炎疫情關鍵問答|科學解惑:10個「為什麼」,看懂COVID-19病毒特性與防疫策略】https://bit.ly/2WDiECP
#報導者 #COVID19 #確診 #本土案例 #停課 #快篩 #篩檢站 #核酸檢測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500的網紅醫適能 蔡奇儒,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運動、健身應該是一件快樂的事,不過最近卻變成了一場惡夢。目前這個事件已受到許多機關與各地方民意代表關注,我並非當事人因此其他細節我也就不方便談太多。 我想探討的是,對於一般運動與健身愛好者、教練、體適能產業經營者的我們,應該如何避免淪落成為下一次的受害者?歡迎大家留言告訴我你們的想法。 #輕適能...
台中 健康檢查 方案 在 Linyuchun 小胖林育羣 リン・ユーチュン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小胖的全身健康檢查分享】
.
由於這一兩年我有感覺到自己容易有運動後頭痛跟容易疲倦的現象,
加上近年聽說好幾個身邊的朋友因為健康因素突然沒徵兆地離開,
想一想自己大概6.7年沒有做全身健康檢查了,
讓我危機意識大增,原本還在跟公司討論說想要請個假去做健檢,
沒想到貼心的經紀人直接就幫我安排了一個知名的健檢中心來做檢查!
✨✨晨悅預防醫學機構-晨悅診所✨✨
這次的健檢中心在台中,
因為我選擇了包含腸胃鏡的一系列完整檢查,
所以從3天前就要開始執行低渣飲食,
只能吃柔軟好咀嚼的食物:如白稀飯、白麵條、清蒸魚肉、絞肉….等食物。
.
然後檢查前一天晚上跟當天檢查前3小時開始還要服用瀉劑,
來讓自己的胃腸道保持乾淨,
所以我在檢查的前一天就到了健檢中心旁邊的飯店入住,
不然吃了瀉劑還要舟車勞頓坐車前往台中…..
那咕嚕咕嚕的舒爽你知道的.......😅🥴
.
當天一進到健檢中心,
跟想像中不一樣耶,有點……豪華?
不太像是來做檢查反而有點像是到了高級會所?
稍微等了3分鐘核對資料,馬上就進更衣室換上整套的檢查戰袍了!
.
不得不說,這健檢中心真的是高科技,
手上戴了一個自己專屬的手環,
不管是衣物寄放、做哪一項檢查、
只要嗶一下,就可以使用儀器了!
而且做了哪項檢查全部一目瞭然,
也不會有病人資料登記錯誤的狀況發生。
診所環境超級明亮又舒服,
而且必須誇讚一下:抽血的護理師技術真好!
由於我本人皮下脂肪比較厚,血管不容易找,
所以其實常常抽血都要多扎好幾個洞,才能順利抽到血,這邊快狠準地一下到位,我先給一個大大的讚!👍👍
.
我這次選擇的方案比較完整,
除了抽血及尿液檢驗、
還有各項超音波(腹部、攝護腺、甲狀腺、頸動脈跟心臟)、
X光(胸部、脊椎、下肢)、各項斷層掃描、
心電圖、自律神經檢查跟眼底攝影。
.
這麼多的項目,原本以為可能要做個一整天,
但沒想到健檢中心有專人引導,每一項幾乎都沒甚麼等到,
上午8點半開始做,結果才11點就做完了耶!
.
接下來就是大家心目中的大魔王 - 腸胃鏡了!
一般人都會選擇無痛的腸胃鏡 (打麻醉),
睡下去完全沒感覺,可能一個多小時就醒了,
但因為我隔天要進錄音室錄音,擔心在做胃鏡時沒知覺,
萬一不小心有意外讓我聲帶受傷,或是麻醉後當天隔天比較遲緩會影響錄音工作,健檢中心的小姐姐也耐心地聽完我的訴求,跟我說明注意事項以及各項諮詢後,
總之我最後就選擇在清醒的意識下做了腸胃鏡。
(我覺得我好像蠻勇敢的😱😱😱)
.
整個過程其實蠻奇妙,醫師在做檢查的時候,
我可以透過左前方的螢幕清晰地看到我的”內在”是否健康,
一個火車過山洞的概念哈哈哈!
還好我清腸做得蠻徹底,一切都是乾淨的粉紅色(羞)
沒有甚麼病灶或是息肉。
而且其實醫師非常溫柔及專業,完全沒有弄痛或是弄傷我,
看來我之前是多慮了😂😂
唯一要注意的就是,不管是肛門或是喉嚨的肌肉,絕對不能夾!
一緊張肌肉用力了,內視鏡就容易卡住,反而容易受傷!
喉頭要像打呵欠那樣放鬆;
肛門括約肌則是要像在嗯嗯那樣的放鬆感。
.
結果整個做完也才12點左右!
最後一個行程是要等下午3點左右,醫生的總結評估。
.
哇那中間這麼久的時間要幹嘛?
別擔心,健檢中心有附帶一個休息飲食區,
之前好像是有buffet可以吃!
但近期因為疫情關係,改成了便當、麵包餐盒以及各式飲料果汁!
吃飽喝足之後旁邊還提供超柔軟沙發躺椅可以休憩!
因為當天提早起來吃瀉劑,睡眠不足的我很快就進入夢鄉zzz😪
.
一轉眼就到了三點多,來去聽一下醫師總結,
醫師相當專業且細心的問診,而且會根據你上午做的檢查,
來建議你是否需要去醫院掛那些科來做追蹤檢查!
.
現代人常常身體都會有些大小病痛,
卻又不知道該往哪個專業方向去做檢查。
這時候全身健康檢查這樣的預防醫學就很有幫助了!
可以讓我們更加了解自己身體的狀況、
生活作息是不是有需要調整的方向。
.
最後的最後!來到台中怎麼可以不吃一下當地的美食呢?
畢竟自己都執行了三天的低渣跟流質飲食,飢腸轆轆的~~~
台中的燒肉跟火鍋都還蠻有名的,裝潢又舒服,
那我就不客氣的點了一份壽喜燒小火鍋,結束一天的行程囉!
.
P.S 大約過一兩週後,健檢中心會寄來一份完整的健康檢查報告書,還會附上腸胃鏡的光碟以及一本衛教手冊,報告書裡面會有個人化的一些建議,也會把你所有非正常的一些檢驗項目給整理出來,讓你一目了然,知道該如何更好地照顧自己的身體唷! ❤
#全身健康檢查 #晨悅診所 #預防醫學 #台中
#專業 #隱私 #高貴不貴
#林育羣 #LinYuChun #リンユーチュン
台中 健康檢查 方案 在 新竹縣議員 林禹佑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質詢-焚化爐篇】
新竹縣因為沒有自己的焚化爐
一直以來都要送往別的縣市代燒
不過苦惱的是
每年只要焚化爐歲修
上千噸的垃圾只能往掩埋場送
現在就連掩埋場也即將達到飽和
人人都不希望自己家附近建焚化爐
因此禹佑也絞盡腦汁
在質詢時向環保局提出解套辦法"MT垃圾機械處理設備"
-
簡單說
是將垃圾細分再加木屑粉做成垃圾衍生燃料
木條狀可拿進鍋爐裡燒
不過 環保局的說法
以新竹縣的條件是行不通的
-
如果最終得靠建造焚化爐
紓解垃圾處理的困境
未來焚化爐的底渣跟飛灰
環保局表示
通過戴奧辛和重金屬檢測
無害就可製成再生粒料
也制定了"新竹縣垃圾焚化廠焚化底渣資源化產品使用管理自治條例草案"
運用在公共工程建設
-
另外
民眾最關心的回饋方案
其實可以參考台中烏日焚化爐
自107年開始
增加烏日區公所1000萬元地方建設經費回饋鄉里
例如排水溝、公有建物的修繕和設備汰換等
提供溫水游泳池和8公頃體育場用地
-
再比較到新竹市焚化爐
補助一般住(租)戶水電費、健康檢查、地價稅及房屋稅等生活津貼
-
#新竹縣垃圾處理問題
#焚化爐興建與否
#焚化爐回饋金制度
#新竹縣議員林禹佑
台中 健康檢查 方案 在 醫適能 蔡奇儒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運動、健身應該是一件快樂的事,不過最近卻變成了一場惡夢。目前這個事件已受到許多機關與各地方民意代表關注,我並非當事人因此其他細節我也就不方便談太多。
我想探討的是,對於一般運動與健身愛好者、教練、體適能產業經營者的我們,應該如何避免淪落成為下一次的受害者?歡迎大家留言告訴我你們的想法。
#輕適能 #健身產業觀察 #醫適能 #蔡奇儒
-
近期 MedEx 醫適能 |特殊族群專業訓練 課程資訊:
1. 國際四大體適能證照6小時總覽課程
時間:6/13(日) 9:30-16:30
▋本課程以美國運動委員會國際認證私人教練證照 (ACE-CPT) 為課程學習的主架構,輔以結合美國運動醫學院 (NASM) 、美國運動醫學會 (ACSM)、美國肌力與體能協會 (NSCA) 重要知識觀念授課
▋本課程目標在於讓參加學員、欲轉職為教練之運動愛好者能獲得不只是知識上的學習,更對於四大證照有清楚的分析,對未來方向將有更清晰的了解
▋授課講師蔡奇儒老師具有實際取得四大機構相關證照之專業背景及相關經驗,並獲邀成為美國肌力體能協會 (NSCA) 最新運動科學證照 (CPSS) 之共同翻譯作者;同時身為醫適能創辦人。醫適能 (MedEx) 目前為多間診所、醫療院所、企業之合作機構,致力於協助運動愛好者與教練們媒合相關工作機會
▋報名網址(早鳥5/20前或額滿截止)
https://forms.gle/yMAXojHTdZ72dCcf6
2. 懷孕及產後訓練專家(PPES) (ACE 1.2學分)
▋為什麼這堂PPES課程很重要?
女性懷孕期間的運動與產後運動是未來趨勢,運動對於身體健康帶來的益處是眾所皆知,但是如何安全有效的運動變成下一個最關鍵的問題。
研發這門課程的目的,就是希望帶你從科學實證的角度,更認識懷孕及產後訓練。包含認識孕期運動注意事項、運動禁忌、產後腹直肌分離、骨盆底肌訓練等重要議題。
▋時間:6/5-6/6 (六日) 9:30-16:30
▋報名網址:https://bit.ly/30DxZUH
3. 特殊族群訓練專家 (SPES) (ACE 1.2學分)
▋為什麼這堂SPES課程很重要?
特殊族群是未來健身體適能與醫療領域的共同趨勢。
「特殊族群」指的是「非一般健康族群」之總稱。最常見的是身體罹患各種不同常見慢性疾病,例如糖尿病、高血壓、癌症、骨質疏鬆等。了解如何帶領特殊族群訓練安全、有效的運動,是本堂研習課程研發的目的。
因此,不論是作為一般大眾、一般運動愛好者作為自我保健的知識準備,也同樣很適合運動教練、團課老師共同參考學習。
▋課程時間:5/8-5/9 (六日) 9:30-16:30
▋報名網址:https://bit.ly/30DxZUH
---
■ Facebook 臉書粉絲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medex.chiru/
■ 訂閱電子報:分享參加研習課程資訊筆記、心得、經驗分享
http://bit.ly/2nKb4H8
■ Instagram帳號
https://instagram.com/chiru.tsai
■ MedEx Circle國內最專業的臉書體適能知識討論社群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medexcircle/
■ 一鍵點擊加入我的LINE,接受最新資訊
https://line.me/R/ti/p/%40qbq0699u
■ 醫適能 特殊族群訓練培訓機構,查看最新研習課程
https://www.facebook.com/medexasia/
#醫適能活動預告:
當全世界都開始重視 #運動對於癌症病患的重要性時,成為Cancer Exercise Training Institute (CETI) 「癌症體適能訓練專家」就是您不可錯過的國際研習課程。
去年11月已經成功在台北舉辦的首發研習課程 (活動集錦 連結: http://bit.ly/2MWiEIn ),今年2020的5月,我們再次幸運邀請到擁有超過20年癌症體適能訓練經驗的 CETI 創辦人 Andrea Leonard 將在 #台北、 #台中、#台南,親自來台授課二日專業研習課程,同時課程將有專業翻譯及專業講師擔任課程輔助教學,請大家把握難得的機會!
【師資陣容】
本課程將全程由 CETI 創辦人Andrea授課並輔有課程翻譯 (林口長庚紀念醫院 復健科主治醫師 王思恒醫師) 與專業講師 (醫適能創辦人 前美國官方ACE國際講師 蔡奇儒) 協助課程進行。
【報名辦法】
因為名額非常有限,請有興趣與意願參加者,請立刻私訊臉書粉絲專頁:CETI Taiwan 網址連結:https://www.facebook.com/CETITaiwan/
【國際研習時間表】
➤台北假日 2020年5月30-31日
➤台南平日 2020年5月25-26日
➤台中假日 2020年5月23-24日
【課程內容】
➤ 瞭解癌症成因及定義;免疫系統的作用;瞭解癌症類型,了解最常應用於15種癌症以及兒童癌症的步驟,不同外科手術 (包括乳房重建) 將如何影響身體活動機能
➤ 瞭解乳房重建包括植入/擴張器/TRAM/LAT/GAP/TUG/DIEP皮瓣重建手術;手術如何影響肌肉平衡與活動範圍。課程將會導入基礎矯正性運動觀點
➤ 學習識別和預防淋巴水腫,以及淋巴水腫患者的運動指引建議;瞭解癌症患者所經歷的神經系統併發症;各種癌症治療及其急性和慢性副作用,以及如何利用適當的運動來減低或預防副作用影響
➤ 瞭解並學習分析如何協助癌症患者創建個別化訓練計劃,改善肌肉失衡;瞭解運動將如何幫助降低癌症機會、減少治療副作用;癌症治療相關疲勞的成因、管理方法;瞭解癌症治療與肥胖、酒精之風險
➤ 學習如何與專業醫療專業人員合作,並建立癌症運動專家的個人形象
➤ 案例探討研究:學員將討論不同的案例研究,其中包括各種類型的癌症和治療方法; 評估淋巴水腫風險,姿勢偏差,活動限制等;學習如何處理緊急程序,病歷和瞭解身體檢查結果,並為每個案例研究制定全面性的矯正運動訓練方案
【適合參加對象】
課程從基礎開始,輔有線上進階課程資源,因此非常適合一般的運動私人教練想幫助癌症患者,亦適合希望透過運動改善癌症患者身體健康的一般大眾,不需過度擔心銜接或專業背景不足。
此二日專業研習亦適合教練、專業醫療從業人員(醫師、藥師、護理師、物理治療師、職能治療師等),串連醫療端與運動體適能端的缺口。
【第一波超級早鳥優惠|有名額限制】
為維護授課品質,課程名額有限,第一波早鳥超級優惠只至2/29截止(具人數限制),團報再另享優惠,請大家把握,額滿即立刻關閉報名表單。
【附註】
此課程提供國際權威體適能機構 ACE/AFAA/NASM/NFPT/Yoga Alliance 等持續教育學分(CEUs)
了解更多
■ 一鍵點擊加入我的LINE,接受最新資訊
https://line.me/R/ti/p/%40qbq0699u
■ 醫適能蔡奇儒臉書
https://www.facebook.com/medex.chiru/
■ 醫適能 特殊族群訓練培訓機構,查看最新研習課程
https://www.facebook.com/medexasia/
■ 訂閱電子報:分享我參加的研習課程資訊筆記、心得、經驗分享
http://bit.ly/2nKb4H8
■ 追蹤我的IG,看看短篇好吸收的IG知識:
https://instagram.com/chiru.tsai
■ 加入臉書交流討論社群,一起交流一起變強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medexcircle/
■ 訂閱我的Youtube頻道,觀看最新影片
http://bit.ly/2mY3YyI
【醫適能 近期研習課程】
■ 2019.11 癌症體適能訓練專業培訓(台北,已額滿/結束)
■ 2019.12 懷孕及產後體適能專業培訓(台中,已額滿/結束)
■ 2020.02 高齡銀髮體適能訓練專業培訓(台北,已額滿/結束)
■ 2020.05 癌症體適能訓練專業培訓(北、中、南,開放報名)
■ 2020 懷孕及產後體適能專業培訓(台北,尚未開放報名)

台中 健康檢查 方案 在 朱暖英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拒絕毒蛋! 朱暖英呼籲嚴格稽查.勿放寬標準
2017-12-12
先前因為雞蛋檢驗出芬普尼,掀起毒蛋風波,引起各界討論,市議員朱暖英也利用總質詢機會,談起毒蛋問題,除了要求加強稽查,她也呼籲市府不應該放寬芬普尼殘留標準,為市民健康嚴格把關。
根據中華民國養雞協會的統計數據,105年日平均雞蛋產量全台有104,538箱,一箱20斤約有170顆到180顆的雞蛋數量,折合一日約有1千7百萬顆蛋進入市面販售。議員詢問衛生局長如何,替我們把關確認我們市民下肚的不是毒雞蛋。台中市幾乎都是雙薪家庭,學生族外食族又特別多,每一天從早餐到宵夜,避免不了會食用雞蛋製品,三餐在外就算是有心刻意想避免,一餐挨一餐的可能也不容易實現。
議員呼籲,衛生局應該要自重。每每有食安問題發生,察覺風頭不對勁了,稽查動作就大張旗鼓,上新聞上報紙,檢驗行動如火如荼又主動提供報告。當大家沒有聚焦在食品安全的問題了,就彷彿事過境遷一切安往如昔了。台中市有全台美食一級戰區的美譽,食品安全的稽查很重要,除了一般例行的檢查外,應該增加一些不定時的抽查。
衛生問題對台中市餐飲業而言,又是特別重要的事。就毒雞蛋的問題來看,當時衛生局指稱說:下游用蛋的早餐店、糕餅店、自助餐店,覺得說自己做料理的蛋材有疑慮的話,可以查詢上游回溯進行退貨。乍看之下,衛生局的講法似乎很有道理。但實際上,享有回溯機制的品牌蛋,價格相較散裝蛋貴,餐飲業者拿來做生意,未必是人人消受的起,市面流通的散裝蛋因而佔了絕大多數。議員直呼別本末倒置,把稽查問題又推回給民眾。
面對多數的散裝顆蛋,上游蛋商未必可以百分百確定哪一顆蛋,是從哪一個蛋場產出,所以並不像品牌蛋的認證系統那麼健全;也不是每個蛋商或餐飲業者,都知道送驗管道,而且也不清楚送驗費用行情,自己能否負擔得起。衛生局的把關程度,就變得事關至重。
朱暖英議員強調,這是衛生局的權責不能推諉。如果被衛生局繼續有一搭沒一搭的稽查方式,這樣搗一下蛋,食安的事情就沒完沒了。誰敢來台中吃東西又影響台中眾多餐飲店家的生意。實在有必要深入檢討衛生稽查的程序,並立即向市民報告改善方案的措施,並逐一落實不要只是嘴巴提一提過過關行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