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孩與貓】
18世紀西班牙最偉大的畫家哥雅(Francisco José de Goya y Lucientes,1746-1828)曾說過他學習的對象只有林布蘭(Rembrandt Harmenszoon van Rijn,1606-1669)、維拉斯貴茲(Diego Rodríguez de Silva y Velázquez,1599-1660)和自然。他的人生起伏甚鉅,創作風格隨著個人際遇和國家局勢而變化,其中跨越了巴洛克、洛可可、新古典、浪漫主義和近乎表現主義等風格。但那充滿幻想的特質也讓他被標示為西班牙浪漫主義象徵人物,並啟發馬奈(Édouard Manet,1832-1883)、畢卡索(Pablo Ruiz Picasso,1881-1973)等人。
《曼努埃爾肖像》(Manuel Osorio Manrique de Zuñiga,1787-88)是哥雅初期擔任宮廷畫師時的作品。這時候他的色調變化精巧,畫面上布滿生動光線;不同於新古典主義的明暗對照,哥雅利用陰影將細節單純化,以烘托出畫中人物,並利用大膽細膩筆觸捕捉雙眼所見的自然。
--------------
哥雅活躍於宮廷期間,曾畫下許多王室貴族肖像,《曼努埃爾肖像》就是為阿爾塔米拉伯爵(count of Altamira)全家繪製系列肖像畫時的其中一幅作品。曼努埃爾為伯爵之子,那時他約莫4歲。
相較於幫大人們製作肖像得正經八百處處小心,為小男孩作畫便自由多了,無論是在畫面安排或是技巧表現方面,都可以更開心地注入創意和新鮮感。
男孩身穿華麗紅色服裝,蕾絲衣領、腰帶和軟底鞋都相當精緻。手上牽著他心愛的寵物-喜鵲,免得牠飛走了。聰明的喜鵲向來以賊頭賊腦、愛竊取小物聞名,嘴裡叼著的卡片就是牠〝偷來〞的哥雅名片,卡片上有畫家的簽名。
哥雅果真是哥雅,用這種很可愛又有巧思的方式解決了許多畫家該在畫作何處簽下大名,才不至於干擾畫作的困擾(最愛到處亂蓋章的乾隆皇帝肯定沒有這種煩惱,嗯)。再者,一旁鳥籠裡豢養了一些鳥,都傳達出小男孩對動物的熱愛。
--------------
如果肖像畫只畫到這裡,那就太辜負哥雅的聰明才智了。那三隻瞪著大眼覬覦鳥兒流口水的貓咪們是另外一個重點。
一看就知道這三隻貓咪象徵邪惡和危險,意圖提醒人們,孩童的純真世界和邪惡勢力之間的界線其實很薄弱,輕易便會被跨越;或者,無辜與稚嫩都是轉瞬即逝無法永久。雖是傳統警世隱喻,但哥雅卻採用了非常能夠攫取觀者注意並諷刺嘲謔的手法,讓整個畫面像現代卡通般,流露戲劇性喜感。
--------------
貓咪在繪畫裡並不少見,通常負面涵義比正面來得多。(貓奴們先別急著翻桌)
童話故事常說貓是巫婆的好朋友,巫婆身邊通常會伴隨邪惡的貓咪,以及象徵智慧、夜晚與葬禮的貓頭鷹,你看《魔女宅急便》的琪琪也有隻黑貓吉吉。因為在黑暗中還是能保有清晰視力,也讓人覺得貓詭異又多疑。基督教文化常將貓當成邪惡的動物,認為牠與惡魔和黑暗有所關聯,還是個靠不住的叛徒。幸好,貓也並非就此背定黑鍋,牠仍具有某些正面意義。
在古希臘羅馬時代,貓被視為對月神兼狩獵女神黛安娜的崇敬。神話裡黛安娜化身成貓,才躲過擁有百對如蟒蛇般臂膀的巨大妖魔堤弗厄斯(Typhoeus)攻擊,成功脫險。
貓有時會被拿來與基督並論。根據古老傳說,某隻母貓產下一窩小貓當晚,基督也降臨至人間,因此貓也暗喻聖母瑪利亞。不過就是因為一生便是一大窩,象徵豐饒多產的同時,可能會被轉化成反面意涵:放縱淫蕩,例如馬奈的《奧林匹亞》(Olympia,1863)裡頭,女主角腳邊就有隻黑貓暗示她高級交際花的身分。
--------------
身為貓奴都知道,很難把貓皇囚禁在籠子裡,由此,貓皇本人成為自由自在的象徵→其實根本是作威作福,一些巴伐利亞和勃根地地區貴族因此採用貓的形象作為其家族紋章式樣。
哥雅發揮過人才華,以他極具創意的方式,使用輕鬆愉悅的手法在小男孩肖像畫裡重新詮釋貓咪的傳統形象,算得上是相當傑出的一幅肖像作品。可惜小曼努埃爾8歲便離開人世,只能藉由哥雅的畫筆,為這個早夭的生命留下稚嫩的模樣。
--------------
另外,若是把場景拉到近百年後的法國,畫家們畫貓已經捨去舊時警世意涵,而顯得平易近人許多。尤其最喜歡讓貓咪入畫的印象派畫家應該就是雷諾瓦(Pierre-Auguste Renoir,1841-1919)了。
雷諾瓦以描繪人物和輕鬆愉快的氣氛著稱,自然更不會在作品裡蘊含人生大道理,他的貓通常象徵母性和性感。
這幅《女子與貓》(Woman with a Cat,c.1875)畫中女子看來約莫20多歲年紀,豐厚金髮梳成髮髻,泛著玫瑰色的雙頰和豐潤身軀,以及懷裡那隻雖然臉有點臭卻暗喻多產的貓咪都表露她即將或已是人母。雷諾瓦此時正處於典型印象派時期,運用淺綠色、粉紅色和紅色等對比色系相互映襯而營造繽紛多姿,你看整個畫面多麼溫馨可愛啊~
#東西縱橫記藝JunieWang
#部落格 https://juniewang.mystrikingly.com/#articles
#IG https://www.instagram.com/art.junie/
圖片來源 : 網路
《Copyright © 2021東西縱橫記藝JunieWang版權所有,禁止擅自節錄,若需分享請完整轉貼並註明來源出處》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萬的網紅戴愛玲Princess Ai,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訂閱戴愛玲頻道 ➔ https://bit.ly/princessaiyoutube ♬ 《失物招領》專輯數位收聽➔ https://PrincessAi.lnk.to/LostandFound 戴愛玲與黃妃巧扮「雙冬姐妹花」復古造型 金碧輝煌 Local 宮廟時尚 x 五彩霓虹電子花車舞台 ...
古 拉 爵 服裝 在 偽學術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一起來寫】#惡女庫伊拉與70年代龐克起源 // 鄭雋立
.
迪士尼影業繼『黑魔女』後,再度推出以(原)反派為主角的『#時尚惡女庫伊拉』延續反派宇宙。本片世界觀設定於1970年代的英國,預告片大量展示充滿歷史感的畫面,劇本圍繞兩位時尚女魔頭的對決,女主角庫伊拉妝髮服飾嗆辣有形,儼然是擅長滋事的龐克女王,似乎暗喻70年代底層民眾對保守勢力的宣戰。
.
■ #孕育龐克的歷史背景
.
龐克(punk)原本用以形容街頭流氓、妓女或者各種低劣無用的人、物。戰後70年代英國經濟嚴重蕭條,社會瀰漫著無政府主義與各種激進思潮,縱使藝術學校林立帶來思想啟蒙仍看不到前景,不得志的學生與失業青年因此投入階級抗爭(李鑑曄、蕭美鈴,2009),同時地下樂團也用兇惡的曲風與口號宣洩對社會的不滿,如Sex Pistols(性手槍)的歌曲“Anarchy In The UK!”。以龐克自稱的人士模仿原始部落髮型並染色,畫起殺氣十足的暴擦妝、裝戴鼻環耳環、紋身,把皮衣、蘇格蘭裙、鐵鍊與鉚釘之類的性虐待玩具恣意混搭。在樂團與服飾業交互影響下,龐克逐漸成為廣泛的 #反文化運動 ,影響涵蓋音樂、妝髮與穿搭。
.
龐克搖滾樂的特色為技巧簡化(大約3個和弦)、社會批判,後世認為與60年代以來由嬉皮建立、已成為主流文化的搖滾樂對立。這種「去專業化」、「去英雄化」的行動,為搖滾樂的發展帶來 #自我解構 的反身性(張世倫,2011)。
.
■ #無產階級滋事份子槓上菁英乖寶寶
.
在歷史上,比鄰而生的龐克跟嬉皮同樣都被歸類成帶有叛逆色彩的 #反文化運動,但內在精神卻大異其趣。嬉皮衣著五彩繽紛、倡導世界性的愛與和平,投入者多為白種人中產階級(吳鼎武.瓦歷斯,1999)。相較之下,以底層流氓與失業者為主的龐克則用個人化的性與暴力宣洩情緒,穿著色調也是極嗆辣的紅黑白配色。『庫伊拉』女主角明顯是龐克元素集大成,可說成功運用了 #身分識別 的概念,建構出可供觀眾聯想的符號,彷彿隨時高喊著「老娘就是壞」,相較於伯爵夫人及服裝設計師略帶嬉皮特徵的造型,很清楚地清楚地區別出敵我關係,隔著螢幕都能嗅到煙硝味。
.
1977年,英國設計師Zandra Rhodes將龐克元素融入高級訂製服,同期另一位設計師Vivienne Westwood也因為精品事業廣受龐克歡迎而開始崛起。70年代後期以這些知名設計師的成功為分野,中產階級不再將模仿富人穿著視為唯一的流行指標,時尚工業開始吸取街頭流行而複製量產,縱使龐克抗爭的政治影響力不大,僅停留在街頭滋事的程度,卻意外促成 #文化位階 的易位,從此成為歷史上輝煌的一章。
.
『庫伊拉』雖未在台灣上映,但DVD即將上市,有興趣的讀者歡迎一起回顧龐克的歷史背景。
.
■ #延伸閱讀 ,讓偽學術陪你閱讀更多復古文化:.
.
◆平井堅的1995懷舊密碼
https://www.facebook.com/Pseudoscholarship/posts/1771424406378510
◆「蒸氣波文化」與藝術崇古心理(上)
www.facebook.com/Pseudoscholarship/posts/1597765127077773
◆「蒸氣波文化」與藝術崇古心理(下)
www.facebook.com/Pseudoscholarship/posts/1605350856319200
|
■ #參考文獻
.
01.李鑑曄、蕭美鈴(2009).〈龐克風格在服裝設計上之探討與創作應用〉.《華岡紡織期刊》;16卷1期(2009.03.01),P.66-74
02. 張世倫.(2011).〈怎樣「反叛」,如何「抗議」?試論「搖滾樂改變世界」的政治想像〉.《台灣社會研究季刊》;81期 (2011.03.01),P.443 - 461
03. 吳鼎武.瓦歷斯.(1999).〈嬉皮文化在現代設計風格中的語彙初探〉.《Journal of Arts Education美育雜誌》,Vol.0 , No.105,P.35-42。
古 拉 爵 服裝 在 電影神搜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藍調天后》帶來充滿活力的攝影、音樂與服裝。#查德威爾鮑斯曼 也帶來最棒的演出,片中兩段令人震撼的獨白絕對是最優秀的演出之一;#薇拉戴維絲 的每一段演出更稱霸了整部電影。」
改編自奧古斯特威爾遜劇作,講述傳奇爵士女伶瑪雷尼故事的 Netflix 電影《藍調天后》即將在 12/18 起上線,日前搶先於美國電影協會合作的一場數位首映活動放映,外媒評價也紛紛出爐──
古 拉 爵 服裝 在 戴愛玲Princess Ai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訂閱戴愛玲頻道 ➔ https://bit.ly/princessaiyoutube
♬ 《失物招領》專輯數位收聽➔ https://PrincessAi.lnk.to/LostandFound
戴愛玲與黃妃巧扮「雙冬姐妹花」復古造型
金碧輝煌 Local 宮廟時尚 x 五彩霓虹電子花車舞台
「歹姐妹仔」MV 歡樂呈現有笑有淚姐妹情
「歹姐妹仔」描述人生中不可缺少,願意對你講真話的珍貴閨密友情,請到超強創作人-金曲台語歌王陳建瑋作曲、謝銘祐作詞,並邀請到台語歌后黃妃合唱。
MV 中戴愛玲與黃妃飾演在電子花車歌舞團表演的好姊妹,突破形象巧扮「雙冬姐妹花」復古造型,特地吹出高角度瀏海髮型、化上濃豔舞台妝,戴愛玲穿白流蘇舞衣化身「屏東碧昂絲」展現電臀動感,黃妃也難得穿上全身亮片的舞台裝,氣勢十足卻掩蓋不住她的溫婉氣質!
導演胡瑞財以喜劇手法拍攝 MV,將電子花車場景拉到金碧輝煌的 Local 宮廟廣場前展現生猛道地的台灣味,劇情中戴愛玲愛上不對的人,姊姊黃妃一路陪伴為她加油,在傷心的時候不忘狠狠點醒她,是最棒的「歹姐妹仔」!
【歌詞】
愛玲:閃閃爍 人生戲 若齷齪 有誰來清心池?
黃妃:欠人罵 教袂會 老症頭 會醫的有幾个?
愛玲:話無濟 喙一開 刺對心底 無咧管你的面皮
黃妃:直直來 直直去 愛搧到你清醒
愛玲:歹姐妹仔有美麗的心肝 利利的眼神掠你金金看
黃妃:天若崩落來 袂替你擔 是愛你勇敢 毋是毋敢
愛玲:歹姐妹仔伊求嘛求袂來 日子若無伊隨時做風颱
合 :花花的世界 愛有人佇遐
黃妃:無為啥
愛玲:閃閃爍 人生戲
黃妃:若齷齪 有誰來清心池?
黃妃:欠人罵 教袂會
合 :老症頭 會醫的有幾个?
合 :話無濟 喙一開 刺對心底 無咧管你的面皮
黃妃:直直來 直直去 愛搧到你清醒
愛玲:歹姐妹仔有美麗的心肝 利利的眼神掠你金金看
黃妃:天若崩落來 袂替你擔 是愛你勇敢 毋是毋敢
愛玲:歹姐妹仔伊求嘛求袂來 日子若無伊隨時做風颱
合 :花花的世界 愛有人佇遐
黃妃:無為啥
愛玲:歹姐妹仔有美麗的心肝 利利的眼神掠你金金看
黃妃:天若崩落來 袂替你擔 是愛你勇敢 毋是毋敢
愛玲:歹姐妹仔伊求嘛求袂來 日子若無伊隨時做風颱
合 :花花的世界 愛有人佇遐
黃妃:無為啥
【音樂製作名單】
詞Lyricist:謝銘祐Ming-Yu Hsia
曲Composer:陳建瑋Jacky Chen
製作人Producer:蕭賀碩Shuo Hsiao
編曲Music Arranger:鍾承洋Cheng-Yang Chung
吉他Guitar:鍾承洋Cheng-Yang Chung
和聲編寫Backing Vocal Arrangement:蕭賀碩Shuo Hsiao
和聲Backing Vocals:戴愛玲Juiguu Lebagenmuz/蕭賀碩Shuo Hsiao/古晧Hao Ku
錄音工程師及錄音室Recording Engineer & Studio:蔡周翰Chou-Han Tsay、單為明Link Shan @ Lights Up Studio/陳以霖Yi-Lin Chen @ 大小眼錄音室Twin Eyes Studio
錄音助理Assistant Engineer:于世政Shih-Cheng Yu @ Lights Up Studio
人聲處理協力Editing:伊勗賢Edward Yee
混音工程師及錄音室Mixing Engineer & Studio:林正忠Jerry Lin @ 白金錄音室Platinum Studio
製作助理Production Assistant:呂明鎮Luke Lu
OP:三川娛樂有限公司/Great Music Publishing Ltd.
SP:Great Music Publishing Ltd.
【MV製作credit】
恭喜發財映画 HOORAY PICTURES LTD.
演出:戴愛玲、黃妃
導演:胡瑞財
導演助理:劉芷妤
製片:張瀠之
製片組:梁紋綾、林秭瑜、林宜岑、蔡惠貞、汪億展
攝影師:康浩天
攝影大助:黃偉根
攝影助理:陳韻如、賴建榮
燈光師:余毓鈞
燈光大助:陳重佑
燈光二助:葉佐琦
美術指導:陳若宇
美術助理:易樺欣
美術場務:爵特鍆美學影像有限公司團隊 GTM
歌手造型師:王鴻志
歌手化妝師:Think(戴愛玲)、平羽媜Arial(黃妃)
歌手髮型師:姚介堃Ethan@Flux(戴愛玲)、黃健峰Kyo(黃妃)
演員造型師:Elle
演員梳化師:周乃湞
梳化助理:劉翔玉
場務領班:陳億昌
場務助理:許家儒
大升降組:王正山、張俊雄
平面側拍:薛中強、楊世全(歌手)
剪接師:蕭秉亞
調光師:神鵰俠侶( Lee)
演出:李緯綸、曾濬煒
舞者:郭雅雯、林沛芬、蘇怡蓁、楊靜、陳加惠
車輛:陳桑車隊
平面設計:劉芷妤
動態特效:胡偉榮
特別感謝:Daniel Wong(協助歌手服裝)、胡焰棠、萬美麗、林宸瑀
●更多活動詳情請上●
戴愛玲 Princess Ai 官方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sonyprincesstai
戴愛玲 Princess Ai 官方微博
http://www.weibo.com/u/1781184057
Sony Music Taiwan CPOP-華語粉絲團
https://www.facebook.com/SonymusicTaiwanCPOP/
Sony Music官方網站
http://www.sonymusic.com.tw/
#戴愛玲 #黃妃 #歹姐妹仔

古 拉 爵 服裝 在 梁允睿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國際劇場藝術節 原創中文音樂劇 瑪莉皇后的禮服
【作品介紹】
兩廳院駐館藝術家梁允睿以「橫濱瑪莉」故事為題材,創作一齣以二戰時期「慰安婦」與現代對話的中文原創音樂劇,將ㄧ個沈重的歷史故事,用另ㄧ個觀點闡述。劇情描述一位身份成謎的女人「瑪莉」,遇到ㄧ位想做ㄧ件「有故事的衣服」的年輕裁縫師「正太」;瑪莉對正太述說自己的身世,真假虛實交織的對話中,時空拉回戰爭年代,瑪莉也化身故事中不同的女性,窺探亂世中女性的憧憬與失落。
《瑪莉皇后的禮服》劇中時序跨越了將近百年,設計上運用舞台和影像技術,營
造時空交替的魔幻場景,帶領觀眾深入瑪莉不為人知的腦內世界,揭示她高貴姿態底下潛藏的真實面貌。故事有如進入「時空旅行」的看戲體驗,呈現電影融接般充滿驚艷的流動感。
【團隊介紹】
紅潮劇集
紅潮劇集由藝術總監梁允睿創立,以原創音樂與戲劇為基礎根本,追尋現代人心最脆弱、渴望與真實的一面。紅潮劇集從強烈的音樂性出發,並以貼近生活的議題為論述主軸,除現代戲劇外,也逐步探究從本土素材累積發展成為原創中文音樂劇的可能性,將人與人之間特殊的情感交流,透過旋律及文本戲劇的演繹轉化,成為更能觸碰人心的藝術形式。
【創作團隊列表】
編導演/詞曲 梁允睿
共同導演 王靖惇
製作顧問 張乃惠
製 作 人 劉姿含
執行製作 李穎珍
舞台設計 廖音喬
舞台監督 柯辰穎
燈光設計 鄧振威
服裝設計 李育昇
影像設計 羅士翔、孫瑀
平面設計 王俐心
音樂總監/編曲 張絜宇
舞蹈設計 董怡芬
歌唱指導 魏世芬
音響指導 楊孟儒
平面攝影 林育全
影像紀錄 陳冠宇
助理導演 孫自怡
排練助理 張宇勝
演員 李曼
演員 鮑奕安
演員 洪健藏
演員 張洪誠
演員 陳昭如
演員 楊璇
演員 朱珮慈
演員 徐顥
爵士音樂編曲協力:呂其霖CHI-LIN LU 弦樂團協力:甘威鵬與曜爆甘音樂工作室Wea-pon Gan & Just Busy Music Studio
京劇文武場協力: 吳承翰Wu Chen-Han
林世連 Lin Shih-Lien
林采瑩 Lin Tsai -Ying
余濟維 Yu chi -wei
張貽琳 Chang Yi-Lin
鄭聿翔 JHENG YU-SIANG
本節目曾獲臺北市文化局 105年度表演藝術專案補助《瑪莉皇后的禮服》音樂劇 劇本與音樂創作案 106年度《瑪莉皇后的禮服》階段設計實驗計畫補助
【感謝名單】
王孟超、李惠美、董騫、于善祿、林采韻、陳美吟、周慈愛、朱安麗、朱怡潔、林佩如、王寶迪、台北天后宮、滿滿大百貨、有木之森咖啡廳余銳、張嫚芯、張育群、蘇筱芬、劉主平、陳薏先、胡雅絜、龔羽柔、黃緯緯、古佳臻、黃長頌、鄧名佑

古 拉 爵 服裝 在 VH - Vast & Hazy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手環、面罩、蘋果...
關於被捆綁的靈魂,哪裡才是他的歸屬?
特別演出|張耀仁
導演|邱柏昶
製片| 孫偉強
製片助理|王紘晟
攝影師:|林眾甫
攝影組 |彭晧益、劉炤宏
女主唱服裝|李安
演員造型|郭大花
妝髮師|鍾佩宸
造型助理|陳怡蓁
器材|NIKON TAIWAN 國祥 (機型:D7500)
空拍|空拍小柏
場務|古翹瑋
剪接|白欣田
調光|馮鈞凌 ( 時間軸 TimeLine Studio )
歌名標準字|舒國銘
團名標準字|黃夏妤
特別感謝|
NIKON TAIWAN 國祥
高雄市政府文化局
荃田川車業
恆春醫院
墾丁大船帆民宿
Fu Chen
Ian Chang
Wen Chiang
【歸屬 Eleanor 】
屬於我的星球已經毀滅,
游走在陌生土地,我的內心也跟著崩解,
一切曾經糾結的那些種種,
重到不可能輕輕放下,那麼該何去何從?
對世界來說,對你來說,對我自己來說,
我都已是個陌生的人,到哪裡都是異鄉人
詞 Lyricist | 顏靜萱 Ka Ka Yen
曲 Composer | 林易祺 Yi Chi Lin
遠方的星火 忽明忽滅
離開已多少年 我忘了歲月
轉身想要安慰 才想起世界早已毀滅
遠方的星火 忽明忽滅
離開已多少年 我忘了歲月
窺探宇宙邊緣 才發現時間緊緊糾結
我的一切
壓抑的偏見 執拗的精確
愛和後悔 深刻與殘缺 全都事過境遷
你的眷戀
腐壞而卑微 也無可避免
眼淚流下來的瞬間 沒有人看見
我的一切
壓抑的偏見 執拗的精確
愛和後悔 深刻與殘缺 該為什麼妥協?
你的眷戀
腐壞而卑微 也無可避免
漂浮在最寂寞的象限 慢慢地拉遠
編曲 Arrangement | 林易祺 Yi Chi Lin
木吉他 Acoustic Guitar | 林易祺 Yi Chi Lin
電吉他Electric Guitar | 林易祺 Yi Chi Lin
電貝斯Electric Bass | 曹家瑋 Marcus Tsao
爵士鼓 Drums | 潘維瀚 Wei Han Pan
和聲編寫 Chorus Arrangement | 田曉梅 Brandy Tien
和聲 Chorus | 田曉梅 Brandy Tien、董兆怡 Aida Tung、林易祺 Yi Chi Lin
製作人 Producer | 林易祺 Yi Chi Lin
錄音工程師 Recording Engineer | 蔡周翰 Chou Han Tsay、李詠恩 Joshua Lee、林易祺 Yi Chi Lin
錄音室 Tracking Studio | Lights Up Studio、荒原錄音室 Wasteland Studio
混音工程師 Mixing Engineer | 蔡周翰 Chou Han Tsay
混音錄音室 Mixing Studio | Lights Up Studio
母帶後期處理製作人 Mastering Producer | 林易祺 Yi Chi Lin
母帶後期處理工程師 Mastering Engineer | Steve Corrao @Sage Audio
本歌曲收錄於Vast & Hazy樂團第二張EP【次等秘密】
2017年1月發行
Vast & Hazy 臉書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VastHazy/
Everything I had
Depressed prejudice,
Stubborn precision,
Love and regret,
profound and incomplete...
What should I compromise?
///
"Eleanor" from Vast & Hazy's 2nd EP [ Insignificant Secret ]
2017.01 released
Vast & Hazy's facebook fanpage:
https://www.facebook.com/VastHazy/
